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11 03:35:45

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8年8月70例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实践操作性比较高,能够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就诊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且合并不同程度功能性障碍,需要医护人员配合,做好诊疗工作。对神经内科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是现阶段临床工作重点改进方向。神经内科于2016年8月开始在全科范围内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近三年来神经内科满足研究条件的70例就诊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神经内科70例神经内科就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满足诊疗标准[1],患者本人或家属对临床诊疗情况知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35)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2.53±3.52)岁。对照组(n=35)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2.49±3.61)岁。病例收集工作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纳入治疗依从性较高及中途未停止治疗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同时排除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及无法定监护人者。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就诊期间,结合病情,护理人员按照科室相关制度及医嘱,为患者做好护理,满足患者基本需要,保证就诊安全。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人员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需要对科室内部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意识、护理技能进行强化,加强培训,使科室内部人员能够不断提高操作实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能进行明确。与此同时,采取弹性排班模式,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为科室提供连续性服务,满足危重患者需要。(2)精细化护理流程:为有效提高患者在神经内科的就诊质量及效率,要求全体科室人员认真做好患者接待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病房。及时介绍科室情况,做好宣导工作。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降低风险。(3)精细化病种划分: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监测相关指标时间尽量与诊疗时间错开,结合患者需要,明确每日护理服务重点。对分级护理进行细化,护理人员判断患者自理能力及病情进展情况,以Ⅰ级A、Ⅰ级B、Ⅱ级A、Ⅱ级B、Ⅲ级为标准,将神经内科主要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确定下来,并予以实施。(4)精细化安全管理:对患者就诊期间危险因素进行判断,如疼痛、压疮、跌倒/坠床等,加强质控管理,降低患者临床风险,减少不必要麻烦,提高患者就诊效率。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结合科室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判定,每项取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护理质量评分越好[2],做好统计及对比工作。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内科患者发病急,且病情进展比较快,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带来明显威胁,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必要措施,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服务机制,提高科室诊疗能力,强化患者治疗效果。精细化护理管理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出发点,充分融合优质护理内涵,旨在通过改进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满足神经内科患者实际护理需要,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完善护理服务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任国飞,彭爽英,翁水英."鲶鱼效应"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53-154.

[2]李慧.品质圈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33):4-5.

作者:相敏 单位:徐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