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时间:2022-03-19 04:35:11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型农村,新型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本文通过搜集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特征及其在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并以德州市农村建设为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德州市新型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村;改革;城乡统筹;德州市;对策

传统农村社区的改革与发展是影响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早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已经逐渐落后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城乡矛盾逐渐扩大,所以进行新农村改造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缓解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矛盾,务必要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虽然我国许多地区的新农村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建设道路任重而道远,对于成功地区的实施方案也只能借鉴,不能全盘接受,必须要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区的发展条件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国家更要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近年来山东省新型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地方各县级市成绩突出,涌现出黄岛区、诸城市等案例。在此基础上德州市不断创新提出“两区同建”的方针,推动新型农村建设,因此本文以德州市为例,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特点,根据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管理策略,为实现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1]。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概况

1.1新型农村社区内涵与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且多为自给自足,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认知比较薄弱,新型农村社区和一般的农村还有很大的差别,其是农村的一次新的变革。新型农村社区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短与城市的差距[2]。随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使得农村地区的功能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明程度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革。新型农村社区逐渐取代传统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人口结构越来越复杂,村庄面积逐渐扩大,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精神文明生活不断丰富。其特征有以下几点。1.1.1新农村社会管理措施现代化。按照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化的社区管治应当具有较高的法治水平、科学水平,同时人们的社区管理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向现代化、服务化模式创新,领导主体不再是单一的管理委员会,还涌现出了各种专业组织、合作组织,甚至是社区居民也可以就自己的需求发表意见,社区管理办法更加公平公正。管理手段更加多元化、通过建立“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社区网络治理模式[3]。1.1.2社区规模人口、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新型农村社区与一般社区不同,是由多个村庄共同组成,规模大、人口多,虽然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社区中的通讯网络、购物娱乐等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并且新农村社区在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较高[4]。1.1.3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优美,生态文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导致空气、水体、固体颗粒物等各种环境污染,农村地区更是严重,以污水处理问题为例,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仅20%左右,剩余的生活污水约有超过4300万m3•d-1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湖泊当中,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5]。在新型农村社区中,排污设备、污水处理站、技术操作人员充足,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1.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管理对策。1.2.1新型农村建设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乡镇政府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单位,为了保证新农村的顺利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自律,遵纪守法,为人清廉,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要转变观念,适当放权,将权力下放到社区企业及市场当中;同时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防灾、抗灾工作,妥善处理村内垃圾,保护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人口素质。1.2.2增加群众收入、就业机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幸福感,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大量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留在农村的多是些老龄人口,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因此收入也比较低,就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产业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实证研究———以德州市为例

2.1德州市农村概况。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被称为山东省的西北入口。北临河北省沧州市,南临济南市。德州自古以来就与周围的城市联系密切,是主要的交通枢纽,历史悠久。自从2008年开始,德州就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区改革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8年上旬,德州市已有新农村社区465个,搬入新社区的住户47万左右,已达标准的社区数量超100个,在已经入住的社区中,88%的社区做到了供暖供气,93%的社区还建立了幼儿园或小学、敬老院或老年人活动中心[7]。德州市农村面积大,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比较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社区改革中建设配套产业园区900多个,使得村民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收入来源。2.2德州市新型农村建设特征。2.2.1新型农村建设采用“合村并居”模式传统农村的占地面积往往不足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改造,因此德州市将村庄合并作为改革建设的第1步,但是村庄合并不只是去除村庄之间的隔断,还得充分考虑各个村庄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风俗习惯等方面,从而做到村子间的有效整合。由于村庄的合并所产生的土地问题、补贴待遇问题及村庄历史文化古迹保留问题等,在进行改革之前都已经做了明确规定,村庄的合并不会变更之前的各项条款,“合村并居”意味着各个村庄还是独立的个体,只是新型社区规划中的一部分。2.2.2政府主导,各村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由传统的农村过渡到新型农村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许多地区而言是比较新颖的,因此对于如何建造、如何实施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法。而且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落后、认知水平较差,所以必须要政府的帮助和指导。德州市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满足群众需求,创新管理,协调各方,统筹兼顾,与人民群众一起建设新农村。此外德州市出台了《德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到2020年,30%以上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培育一批特色风貌示范村。2.2.3基础、公共设施健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自新社区建设以来,公路、通讯、网络、水力、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满足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村内绿化面积率提高,休闲广场娱乐设施健全。在新农村社区中都设有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居民若遇见困难可随时向服务中心申请帮助。组织多种宣传活动,向居民传递优良知识,提高居民文化水平。新社区注重社会服务和福利,特别是卫生医药有了很大改制,力求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表1、2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注:数据来源于2019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3德州市新型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3.1土地利用和协调耕地保护难度大在对德州市部分村落进行调研后发现,农村宅基地使用率较低,部分房屋呈现出破败景象且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村内年轻劳动力大部分迁居城里使得大量房屋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村内房屋违规乱改乱造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开展社区改革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一大重点问题。另外,新社区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耕地保护放在首位,传统农村耕地大都集中在一起,“合村并居”模式下如何协调社区与耕地的关系成为关键。2.3.2社区管理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一个新型社区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力,德州市虽然在建设速度上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但其对服务的规划落后于社区的建设进程,这是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并不重视公共服务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德州市的新社区中为了维持优美环境在各个点都放置了垃圾箱,并且定期进行集中处理,但是天然气使用率、污水处理设施等整改并不理想,很多住户家中排污设施较为简单;除此之外受资金不足的影响,一个社区中往往只有一家小型社区诊所,医疗设施不齐备,区内文化场所利用率较低,居民参与意识较差[7]。2.4德州市新型农村建设对策与建议。2.4.1提高土地利用率,重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原因是没有统一规划部署,当地领导班子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整顿村内宅基地乱改造的现状,集中土地资源发展适宜的现代化产业,吸引年轻劳动力资源。同时要创新土地管理政策,严格查处乱占耕地的违法行为,实现科学、统筹规划,使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并驾齐驱[8]。2.4.2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保为了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要改变过去粗犷的发展模式,建立良好的循环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9]。转变原有的耕种方式,推广集约化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节约农业劳动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在农村建设问题上,要抓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民的饮用水质量,增加绿化面积,在村内修整道路、修整农民的房屋。在每个村都设置垃圾处理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长民.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梁瑞智.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及管理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27):6-7.

[3]徐世雨.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德州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9):3-5.

[4]王甜甜,韵卓敏.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1):1-2.

[5]李秋月,谷京泽,殷丽春,申健.昌平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现状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水务,2020(02):38-42.

[6]刘慧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7]胥娟娟.德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8]朱传民.乡村快速发展下的耕地利用转型与调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9]陆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作者:李淑敏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