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出路

时间:2022-07-22 09:15:23

乡村旅游发展出路

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最初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者地区,按照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增长极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乡村旅游中的增长极就是需要重点建设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即通过精心选择和努力培育乡村旅游的增长极来带动辽宁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在对辽宁省乡村旅游进行整体布局时,需要把那些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乡村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周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促进区域乡村旅游的有序推进和健康成长。

二、增长极理论对乡村旅游效应分析

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由于其自身拥有的一系列优势和所处的领先地位,决定它对区域旅游会产生示范作用。不仅会自身形成强大的规模效益,而且会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互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要素不断趋向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旅游要素生产和分配的极化,然后形成区域上的极化,从而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乡村旅游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边乡村旅游区域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各种旅游经济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地区扩散,或者是凭借其影响力带动和分流一部分经济要素向其周边地区聚集。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推动力带动周边落后乡村旅游地区经济向前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作为增长极乡村旅游区域的差距。在乡村旅游增长极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效应会逐渐加强并超过极化效应从而带动增长极周边乡村旅游地区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依据增长极理论发展辽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1.辽宁省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乡村旅游建设思路容易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背离了“朴素、自然、宁静”的基本要求,有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本质也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本色,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原意,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增长极理论区分对待不同的地区乡村旅游,确立并重点培育增长极,树立并提升增长极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低质化、同质化乡村旅游格局,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新道路。

2.辽宁省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并不均衡。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100km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距离衰退趋势,即与城市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辽宁省有14个城市,但各市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比较早,集中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一大批大中型城市,城镇化水平之高居国内城市群的前列。这一区域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城市距离都接近100km距离内,因而非常适宜城市居民“逃离城市到乡村休闲”的需要。此外,辽宁南部以大连为前沿的沿海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滨海乡村旅游资源,城镇化进程也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与之形成对比的辽宁西部和北部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不十分明显,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和便利条件。因此从全省范围来看,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阶段对全省的乡村旅游区域分层次的进行层级定位,确定不同层级的增长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级,充分发挥不同增长极在不同阶段的效应。对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增长极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实现有层次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

四、增长极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发展理论注重选择合适的增长极,通过其极化效应,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实现规模效益,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经交通线(轴线)波及整个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其基本思路如下:

1.在辽宁省以沈阳中心,大连为前沿,丹东、锦州为两翼,选择一些发展条件成熟、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级增长极,明确确定其发展目标,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功能,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

2.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滨海旅游区、辽东中朝边境旅游区和辽西走廊旅游区已经开辟的乡村旅游一级增长级周围选择若干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交通干线通过的乡村旅游潜力比较好的旅游地带,开发二级增长极,积极引导帮助这些地带受一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作用影响,加速发展,形成轴线,点轴贯通,促成点——轴格局。

3.在发展轴线周围和阜新、朝阳等乡村旅游纵深区域再选择一些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三级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新的轴线。不同等级点、轴构成的点——轴系统逐渐形成,随着点——轴密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相互协作的乡村旅游圈,从而实现辽宁乡村旅游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增长极理论应用于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精选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增长极,加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建设。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配套条件好、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旅游项目作为示范基地。针对这些重点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科技和艺术含量。每一个增长极应根据当地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防止与周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项目雷同,避免形成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2.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城镇化倾向。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和挖掘,强化资源的特色和差异性,强调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安宁的环境氛围,突出休闲和野趣,展示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此外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产品。要提供给旅游者栽种、采摘、耕耘、推磨、捕捞等乡村劳动的机会,让旅游者在体会农事艰辛的同时,获得农业知识、童年回忆、以及健身和娱乐。

3.围绕各级增长极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由增长极到点轴布局,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要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洗手间、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4.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大力提高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辽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想获得主动权,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需要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开设乡村旅游专栏和专刊、增设乡村旅游专题、调整乡村旅游节目时段,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自身定位,找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同时要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增长极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结语

城镇化是辽宁发展的大趋势,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城乡差距和城乡和谐问题最为突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乡村旅游在辽宁是一项有着蓬勃生机和远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规划开发辽宁乡村旅游时,需要扬长避短,按照增长极理论积极整合辽宁乡村旅游资源,盘活辽宁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创新辽宁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夯实辽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强力培育以沈阳为中心辽宁中部乡村旅游区域、以大连为前沿的辽宁沿海乡村旅游区域及其他区域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再适时开发新一批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形成由点到轴,最后覆盖全省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唯其如此,乡村旅游才能在辽宁扎根、发展、壮大,发展为“点石成金”的战略型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日益满意的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