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3-18 11:21:38

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围绕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入结合,根据财政部及省市有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全面理顺和巩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国有资产管理在政策落地方面成效显著。相继制定了《磁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磁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及处置收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初步搭建起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管理、公务用车编制及配备使用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有效规范了资产管理行为,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强化技术支撑。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化管理,实现了资产购置及时入账、资产处置及时销账,推进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三是严格规范处置。严把资产处置关,全面推进大额国有资产处置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处置收入依法缴入国库,提高资产处置的公开透明度。(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是加强企业财务监督。组织对各国有企业进行专项审计,通过检查企业财务账表、经营效益、对外投资、资产购置及处置等情况,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支持企业平稳转型。按照县去产能和转型发展维稳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依据政策对县申家庄煤矿和磁县六合工业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共2877人进行经济补偿,涉及资金2.9亿元,并全部及时兑付到位,确保了两矿“去产能”期间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关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缓慢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聚焦问题,强化措施,深查彻改,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缓慢问题,确保整改效果。四是规范企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积极履行国有资产处置监管职责。2019年,共处置收入72万元,保证了企业国有资产利益的最大化。五是充分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由县政府授权县国资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县属国有企业5家、国有独资公司5家,目前由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财政部门在依法保障出资人权益同时,通过开展日常财务检查和年度财务审计等方式,全面加强对政府投资平台公司财务收支行为的监管,确保了政府投资平台公司的稳健运行。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监管机制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部门权责不清晰等原因,普遍存在着家底不清、管理粗放、处置随意的现象,“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及低效使用、闲置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首先,部门或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认识及重视程度均存在不足,“重钱轻物”“重使用,轻监管”等现象在不少单位和部门明显存在。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国有资产的闲置、损毁甚至流失,从而降低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及其保值增值。其次,单位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时效性的认识,单位内部没有对资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各个单位都享有财政拨款,其中专项资金占较大份额,对各项开支预算、计划不准确,存在较大的虚报行为;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无盈利要求,且接受内外部审计压力较小,支出控制力度较差。再次,资产处置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个别单位为改善办公条件、弥补经费不足,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也未经批准、评估,擅自将本单位闲置不用的非经营性资产低价进行出租、出借以及兴办投资项目等经营活动,且“非转经”收益没有上缴县财政部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盲目配置、超标配置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单位资产配置不按照现存资产数量及配置标准严格控制,造成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二是监管机制不健全。首先,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单位只注重对公用经费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不健全;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其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根据资产管理制度要求,监管部门应该对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一些违规事件。再次,相关管理体制不规范。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本采用分散管理、分散使用形式,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离,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多部门多头管理现象普遍存在,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事权责任难以划分。三是资产使用效益不高。由于个别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监管乏力,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指导和约束,尤其缺乏针对闲置资产处置的监管和绩效考评体系,这种弊端突出表现在大量资产被闲置,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如有的单位资产配置缺乏可行性论证,配置过剩、重复配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单位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资产处置,应报财政审批的而未报批、未经审批自行核销下属单位呆坏账、未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就将资产分割转移到下属事业单位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将办公用房、门面房、土地等资产出租、出借,未向财政部门履行审批手续,不进行评估,不按规定上交财政,对这部分资产收益很难实施有效监管。四是基础工作不扎实。首先,各类国有资产涉及面广,数据统计难度大。目前,全县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均以部门管理为主,由财政部门牵头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对其他部门还缺乏有效抓手,部门按时报送资产情况还有欠缺。其次,国有资产数据量大,专业性强,审核难度大。财政部门主要是对各部门报送的资产数据统计汇总,相关资产的数量及价值、管理实际情况等均不能从各主管单位现有的财务报表中体现,无法对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

形成问题的原因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是思想意识淡薄。一些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财务知识和财经纪律的了解,把国有资产当成单位资产随意处置,随意投资,随意担保。加上个别单位客观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等问题,导致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管理人员贫乏。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是由财务股(室)兼职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兼职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个别单位把资产片面理解为就是固定资产,以人员紧缺为由让后勤人员分管资产管理工作。这种状况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相距甚远,使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制度建设滞后。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存量资产的管理,而对资产形成这一重要环节缺少有效的规范。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建设滞后于资产质量、数量、结构的变化。有的资产配备办法和标准已沿用多年,有的资产尚无有效的管理办法,不能适应改革发展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造成资产管理不规范。四是内控体系不完善。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已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由于对所建立的内控制度重视不够,在制度建设、管理内容等方面,内部控制目标、岗位职责及分工、主要业务及内部控制操作流程不明确,导致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促进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国有资产的调出、出售、报废、报损或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经单位申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审核后,报国资局审批。二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不用的国有资产,进行调剂、处置,采用无偿划拨的方式,集中整合国有资产,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使闲置不用的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出最大效益,所得收益上缴财政部门,专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或财政拨款收益投资兴建的国有资产,需要转让、租赁和共同开发的,经国资局审核,报政府审批。四是对改制重组的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按照资产重组方式,参与合资、股份制企业经营,按国有资产出资比例进行分红,由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监管,并收取国有资产产权股权转让和利润分红等经营收益。五是对破产、倒闭企业的国有资产,按照破产拍卖程序,由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后,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收入剔除清算费用、职工安置、税收和偿还债务后,剩余拍卖收入上缴县财政部门。(二)加强监督检查,摸清资产底数。积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一是审查核对,摸清底数。对照资产登记账表,逐项进行审查核对,看账表登记是否与实物相符,资产处置、转让是否符合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资产经营收益是否全额上交财政部门,切实搞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清理账外资产,收回资产经营收益。二是健全账目,完善登记。要建立国有资产登记台账制度化,做到账、卡、物、证、表相统一,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和年检,避免因人员变动及其他原因而引起资产流失。三是强化管理,严格责任。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占有、使用、转让或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给予党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管职能。一方面,实行国有资产监管、统计以及编制报表信息化、网络化。县财政通过上级财政部门统一运行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软件,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已登记入账的资产进行全程监控、管理、统计以及编制年度资产报表,基本实现了对已入账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监管。另一方面,强化收益管理。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办法以及非税收入相关管理条件,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收入的归集和相应税费的扣缴,明确了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出租出借收入以及储备土地出让收入应足额缴入非税收入专户,纳入非税收入集中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变相流失。同时,明确国有资产处置等办理的相关程序,要求全县各单位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发生国有资产处置,如调拨、出租出借、报废、报损等相关事项,及时到财政部门办理备案或审批相关手续。(四)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积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国有资产专业知识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一是集中开展知识培训。专门聘请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专家,组织全县所有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人员,通过专业知识讲座等方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二是择优竞聘上岗。着重选拔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经营方法多的资产管理人员,参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闲置资产、转让处置资产的最大效益。三是加强业务考核。每年年底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大家抓管理、促效益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作者:陈玉障 单位:河北省磁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