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

时间:2022-08-31 09:10:26

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公平公正、合理高效地分配资助资源,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但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感恩教育、责任感培养等方面仍然是资助工作的短板。本文以闽江学院电子系将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运用到贫困生为例,探讨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构建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管理模式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07]23号)以来,国家、政府、高校都逐步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1]但是,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仍然停留在直接的、线性的、单一的无偿注入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此种物质获取方式产生依赖和麻木心理,进而造成感恩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等的缺失。此外,贫困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封闭等不良情绪。资助只是手段和形式,育人才是目的和初衷。因此,探寻经济帮扶、精神帮扶和心理帮扶等多管齐下的有效做法是完善资助体系、实现高校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议题。

一、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愿组成的、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包括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以及社会公益型等等。[2]公益社团强调围绕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担任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的角色。贫困生的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是加强资助育人功能、解决资助工作困扰、实现资助育人两手抓的重要路径。

1.解决资助工作人力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贫困生人数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加之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和重视,贫困生人数也随之有了井喷式的增长,这为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2017年贫困生总数为252人次,占全系总人数的22%左右。一方面,高校贫困生人数激增为高校的资助分配工作带来挑战。各高校都致力于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学生身上。例如,根据文件要求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经过文件下发、材料收集、材料审核、组织认定、小组评议、结果公示等等环节。为了保障资助资源的科学分配,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其中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严密的监督指导、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资助分配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人数激增为高校的育人工作带来挑战。人数的增加使得资助育人工作过去的经验不足以支撑现实的问题。原有的人力物力在完成资源分配上已捉襟见肘,很难再深入细致地开展育人工作。部分高校的活动多为“短、频、快”,缺乏整体设计和有效指导,加之一些工作人员主动意识弱,创新意识淡薄,导致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成效甚微。因此,开辟新的教育平台势在必行。公益社团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贫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弥补了我国部分高校由于贫困生人数激增所带来的管理人力缺失的问题。师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平台相互交流与沟通,更多的了解贫困生,更近的走进他们内心,有利于事半功倍的做好育人工作。

2.解决贫困生自我实现需求与缺乏资源平台之间的矛盾

高校资助工作一方面要帮助贫困生减轻或解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升华助学目标,提升贫困生群体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可用之才。高校是半社会化的氛围,社会存在的对财富、地位等疯狂崇拜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到学校环境,贫困生在校容易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业、人际交往、生活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所要承受的压力已经超过一个普通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没有有效的纾解渠道和足够的自我调适能力,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贫困生由此容易产生自卑感,由自卑容易导致过分自尊,也就是虚荣心。虚荣心过强表现出孤僻、内向、敏感脆弱、偏执、过激等特征。[3]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闽江学院电子系贫困生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贫困生极度渴望成功、渴望他人尊重、渴望自我实现。但贫困生群体通常受制于各种因素,十分缺乏可以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因此,搭建贫困生锻炼自我、沟通外界的平台,正确引导贫困生自我实现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公益社团管理模式一方面为贫困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平台和与他人沟通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准确的看待自己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此外,公益社团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为贫困生提供了更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公益社团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公益实践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青年公益人才,孵化一批学生公益项目,面向社会需求开展专业化公益服务,实现社会公益创业教育。

3.解决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与资助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以实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为目标做了很多努力。但长久以来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都以经济支持为主,精神帮扶和思想帮扶还存在缺失。一些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后,容易产生“等资助、靠资助”的不良心态,甚至存在挥霍和浪费等现象。同时也有部分贫困生出现拖欠校内借款、拒交学费等失信行为。感恩、诚信、奉献精神的教育既是理论,更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内化入心。而部分高校的隐性育人缺少活动的支撑,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公益组织管理模式丰富了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有助于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奉献、诚信意识。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把友善、利他内化为道德品质,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简单公益行为的长期积累可以显著改变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公益管理模式让贫困生有机会、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是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等中华美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公益组织管理模式有利于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公益活动指向对象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推己及人,唤醒内心的感恩意识、奉献意识等。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帮助的弱势群体正用顽强的意志力与生活做斗争,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正能量。公益社团管理模式丰富了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有助于更好的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

二、公益组织模式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1.出台制度,保障社团科学有序发展

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体现了自主性、自发性和志愿性。然而,无限制的自主和无规矩的自由容易导致社团陷入“杂、乱、散”的困境。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营造发展新氛围是社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和规范化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社团管理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同时更要发挥系院、学校在社团的成立审批、服务登记以及内部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功能,为社团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要实现公益社团模式对贫困生“实践育人”的功能。“实践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着眼于贫困生群体。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可以将社团发展的宗旨、理念和内容内化到每一位成员的身上。常规化、计划性的组织成员开展学习,让学生领略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掌握公益服务的基本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传递互助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第三,创新管理形式,规范会员准入制度。严格规范的准入程序是社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公益社团的成员普遍存在着两种特征:报名积极性高和活动参与率低。刚实行公益社团管理模式时大部分贫困生都踊跃参与其中,但多次活动后部分成员出现积极性低的现象。因此,创新管理模式,规范会员日常管理是社团后继有人、持续发力的有力保障。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对贫困生公益社团采取会员制管理。由勤工中心干部和贫困生里管理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同学担任骨干会员,他们是负责社团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这些同学是经过综合考核个人能力素质、活动参与经历,以及服务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拔出来的,他们不仅享有社团成员的全部权利,同时负有积极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参与社团重要活动的义务。其余贫困生为会员,平时自愿参与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对会员实行公益积分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在活动中使骨干与会员形成合力,有益于社团组织目标的实现。

2.搭建平台,确保公益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性

公益活动的常态化、持续性能够为贫困生提供为公益奉献的渠道和可行性。高校资助部门要积极为贫困生搭建多元化、持久性的公益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同学们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努力探寻适合的渠道和平台。一是要创造性的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做好校园公益活动。学生会、团委等是大学生自我管理、开展活动的重要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学生组织的优势,了解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契合点,切实有效的开展各类校园活动。让贫困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打造温暖、奉献、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二是要积极发掘社会和政府资源、寻求各方帮助,为公益服务拓宽渠道。贫困生的公益活动要不断社会化、普及化和渗透化,需积极发挥各种参与主体的力量,形成联动效应。闽江学院电子系充分利用专业特点,与省、市科技馆合作,组织贫困生利用专业知识为科技馆观众做志愿讲解服务,充分挖掘可实现、有实效的公益服务平台。同时,这也是让贫困生尽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锻炼机会。三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公益”为代表的网络公益随之兴起。网络公益是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它是网络与公益事业结合的产物,具有形式灵活、互动性强、富于创意等特点,在高校中得以迅猛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公益活动,网络公益更易为大学生接受和参与。发挥网络公益的作用,是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同时社团也要注重自媒体的建设,提升会员的网络素养和技能,计划性的建设社团自身的官方媒体,通过网络工具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效应。最后,吸收社会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保障。各高校应通过联络校友、社会企业、社会公益团体等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并指导公益社团建立稳定持久的社会支持系统,确保志愿服务经费的基本来源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稳定发展。

3.培育精品,实现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和项目化

所谓品牌,是指能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4]品牌不仅仅是一个高校社团形象的载体,也是确保社团计划性、完整性和良好运行机制的保障,更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公益社团的品牌化有利于提升社团的整体水平,激励社团成员不断进步。此外,提升公益活动质量、打造公益活动品牌,对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实现社团社会价值都有着重大意义。贫困生公益社团的品牌建设尤其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尤其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贫困生公益社团的良性发展最终要走向品牌化道路,其增值的源泉来自受众对其服务项目的认同感。因此,贫困生公益社团的品牌化应该在逐渐沉淀、时间积累中实现,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在公益社团建设中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平台方面做出的提升和改善,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贫困生进行公益服务项目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树立自己的品牌。一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性格特点,打造具有系院特色、专业元素的品牌公益项目。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了解贫困生,帮助他们发掘自身优点,引导他们利用自身价值实现自我。例如,闽江学院电子系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贫困生开展“义务家电维修进社区”、“手工电器制作传爱心”等活动。组织贫困生走进高校、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通过自己的双手和专业技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理念。服务项目作为社团品牌的载体,必须凸显其即时性和动态性。活动的即时性要体现在内容、主题、形式上。让贫困生可以通过参与其中,了解热点时事,养成关注热点、关注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以世界公益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项目。如以世界森林日、世界读书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为契机,通过游园会、行为艺术、特定人群服务等方式,广泛开展主题鲜明、效果显著的公益服务活动。

4.考核量化,促进公益服务意识的内化

为提高公益服务质量,增添社团成员兴趣点,可以对贫困生公益社团活动采取登记认证措施,如以服务小时为单位设置的公益反馈机制。中国的大学生已普遍进入“95后”时代,学生的社会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志愿服务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公益活动仍然存在活动分散、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保障服务的质量、提高活动参与率,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可行的措施,让学生将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情感逐步内化为自身品质。严密的考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公益社团的内涵建设、品牌创设。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在奖惩制度上构建了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模式。在监督考评机制方面,采用公益积分制度。[5]广州大学自2012年也开始实施公益积分政策与贫困生接受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力争使高校贫困生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经济与身心的“双脱贫”。闽江学院电子系公益积分制度实施细则中规定:获得奖助学金资助的学生(非毕业班)本学年度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毕业班学生当年不少于48小时。目前,系院给每位贫困生发放“公益存折”,每次服务结束后由活动主办方对参与者的活动时长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每学年的公益服务时长和质量将作为下一学年申请各类助学金评选的参考条件之一。此外,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学生打造成标兵,提供公平让他们分享服务公益的历程和心得体会,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示公益服务标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驱力。综上,公益积分制度对督促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升学生能力有巨大的正面影响。而通过公益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能力提升可行且效果显著。通过公益积分制度的督促和辅助帮助学生明确公益活动的意义,从自身出发、由外而内、将公益内化为习惯。

三、结语

贫困生的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生群体。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心理解困和能力提升是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和长期努力的中心。在新形势下,公益型社团模式是贫困生教育和管理的新载体、新渠道、新阵地。一方面要大力提倡、鼓励贫困生组建公益型社团,增强贫困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培育和践行贫困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同时,发挥公益社团在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重要效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贫困生公益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续总结经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不懈努力。

作者:曾诚 单位:闽江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建美.论我国高校助学体系理念与机制的转变[J].湖南社会科学,2012(6).

[2]韩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学术争鸣,2014(12).

[3]张晓玲.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J].继续教育研究,2014(9):87-88.

[4]吴维东,詹美燕.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J].科技咨询,2013(21).

[5]薛敏.公益积分政策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情况调查——以广州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