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投送保障标准体系建设探究

时间:2022-12-04 09:48:37

公路投送保障标准体系建设探究

1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相关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1)重装备运输车辆出勤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军整建制部队跨区机动日益频繁,作为重装备公路投送的主要力量,重装备运输车辆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时间、高强度、全地域的机动需要车辆良好的技术条件作为基础,而重装备运输车辆结构复杂,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车况良好,就要严格按照厂家规定的维修保养项目和要求来操作,而当前对于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组织实施探讨研究较多,对于相关匹配的标准制度的理论问题研究较少,这就很容易导致车辆、驾驶员等一系列要素没有标准去执行、参考,容易出现超负荷、高风险运行,给投送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要尽快推出相关的标准,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等安全可靠。(2)不断完善和补充现有标准的重要举措。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建设之初,仅仅为部队配属了必要的重装备运输车辆,相关技术层面的标准制度并没用配套出台,随着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执行任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现行的军用标准体系难以满足和适应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保障需求。一方面现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军事交通运输专业训练和考核大纲》的对象是全军的一般运输车辆,对重装备运输车辆涉及较少,也缺乏针对性,不宜在重装备运输分队全面铺开;另一方面在现行诸多标准体系中,虽然也有些许与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相关的标准,但覆盖不全面,针对重装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燃油消耗等需要引入新的、有针对性的标准加以规范。(3)加强重装备运输分队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严格的标准可以规范部队的活动,规范各种行为,引领部队正规化建设,建立最佳的秩序,促进诸多要素的相互协调和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装备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相关的协作越来越广泛。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保障往往涉及多个方面,既涉及机关,又涉及基层;既涉及人员,又涉及装备,这样一个复杂的工作,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就必须通过制订和执行很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使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保障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重装备公路投送能力不断升华,发挥出最大效能。

2当前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标准存在的问题

(1)驾驶员选拔培训标准不明确。目前我军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编配已初具规模,都已投入到重装备运输的相关保障中,但配备重装备运输车辆的各单位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开展训练,加之训练涉及部队重型装备,一般只是在部队坦克等重装备送修时,采取以运代训的方式组织,并没有统一的训练标准来进行规范。一是重装备运输车辆驾驶员选拔标准不清晰。驾驶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运输任务完成的质量,现如今重装备运输分队在驾驶员选拔上没有具体的选拔标准,既不能照搬《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军事交通运输专业训练和考核大纲》对一般运输车驾驶员的相关要求,也不可依赖于平时的主观印象,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水平、思想觉悟等诸多要素并没有全面的衡量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发展。二是缺乏相应的驾驶员考核标准。原有汽车驾驶员训练考核大纲虽规定了一些训练考核项目,但针对重装备运输车辆驾驶员的还亟待补充,重装备车辆的倒车、直角转弯等重点难点项目没有体现。考核是检验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标准则是考核中的关键因素,而重装备运输车辆驾驶员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考核标准,很多单位都是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照普通运输车的考核标准来实施,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一定的针对性。(2)技术保障标准不明确。目前重装备运输分队实施公路投送保障,相关的保障要素没有规范到位,给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是油料保障没有明确的标准。重装备运输车辆的油耗高,现有两种车型的平均每百公里油耗基本为90L,在一些山地或高原地区的油耗会更高,但目前对油料的相关补充标准规定还不够因地制宜,从而导致有些单位有车不敢用,用车就要自筹,在执行任务上大打折扣。二是装载标准不够明确。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主要是输送重装备的,现有4个吨级的重装备运输车承载量为25~60t,单从承载量来看,可以运输部队所有履带式重装备,但对于一些可用可不用的重装备并没有标准规定,这就会给任务的执行、运力的派遣带来很多不便。2016年9月某战区组织的联合演训中,有参演部队提交的运力使用中要求重装备运输分队组织相关力量运送其单位的30辆某特种车辆,但经现场确认后这种车辆可以使用一般的运输车进行运输,重装备运输分队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演练过程中的运输投送效率。三是训练场地的建设标准没有落实到位。由于受场地的限制,一些单位没有专门建造重装备运输车训练场地,都是在普通运输车训练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而成,相关课目的设置也没有按照规定的尺寸和技术参数来建造,从而使一些针对重装备运输车辆的训练课目无法顺利实施。(3)修理保养标准不清晰。随着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频繁使用,里程就会增加,重装备车辆的技术状况会逐渐恶化,可是由于相关的修理保养标准不清晰,导致车辆的运行能力下降。一是修理保养标准不明确。车辆维修质量对维持和恢复车辆技术状况将产生决定性作用,由于重装备运输车技术复杂,涉及的电路、气路、油路等修理保养要求比较高,而当前部队的修理力量对重装备车辆的维修保养的相关标准还没有明确,维修的流程标准有待规范,清洁、紧定、润滑、补给、更换等保养技术作业的相关标准还未明确,维修保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零件磨损速度、车辆故障发生频率和车辆使用寿命。对重装备车辆的维修保养周期也没有系统的标准执行,还是按照一般运输车的维修保养周期来进行,缺乏针对性。二是重装备车辆维修器材消耗标准缺失。近年来,随着我军大规模跨区机动演习的逐年增多,重装备投送力量的器材保障需求也明显增加,但由于我军还没有统一的重装备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器材消耗标准,造成器材筹措、供应无标准可依,器材保障针对性较差,部分备件采购价格高、周期长,车辆保养作业需要充分的准备时间,按照厂家的规定,重装备运输车辆的发动机及底盘主要总成的润滑油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各类油液总量为350L左右,换油费用很大,而当前并没有相关的标准来确保此项任务按时、按标准执行。(4)演练考核标准不规范。随着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组织的重装备公路投送演练演训活动越来越多,有的是在本战区内,有的则是跨战区的联合演练,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而现如今在重装备公路投送的考核组织中,并没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很多考核内容都是照搬部队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相关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没有专门的重装备公路投送考核标准,无法从作战属性和后勤保障属性等多角度、全方位来衡量和评判重装备公路投送行动的效果。

3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标准体系建设

3.1基本原则。(1)实战牵引。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根本着眼点,强化打仗思想,紧贴与谁打仗、打什么仗和怎样打仗等实战要求,统一建设思想,规范建设活动,把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相关标准建实、建细、建全,为未来保障作战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规范,确保经得起实战检验。(2)系统配套。按照信息化作战要求,兼顾传统与新型作战领域、常规与新型作战力量运用,建立涵盖各级重装备运输分队,满足各种保障任务,适应全域作战样式,内容完整配套的运输保障标准体系。(3)动态更新。把握军事发展动态,着眼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化,结合体制编制调整和重装备的建设发展,及时吸取战、建、训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动态更新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的相关标准,使其能够不断适应作战的最新发展。3.2重装备投送保障标准体系的总架构及主要内容。按照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标准建设的总原则,结合重装备公路投送行动本身和重装备运输车辆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3.2.1人员要素。公路投送的重中之重就是驾驶员的水平高低,优秀驾驶员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投送任务,由于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任务具有作战和后勤保障的双重属性,这就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针对性的重装备运输车辆驾驶员相关标准。(1)驾驶员选拔培训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就是要严把驾驶员选拔关,为重装备运输分队选择适宜的驾驶员。标准应该从驾驶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驾驶业务水平、思想政治觉悟性等多方面综合衡量,规定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具备的身体条件标准,必须通过必要的心理测试,要通过不同复杂道路和气候条件的驾驶技术测试并达到相应的标准,通过对个人平时的表现建立衡量思想觉悟的标准,只有满足相关标准才能确定为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2)驾驶员考核标准。建立此标准,是为确保能够在日常训练中督促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员,时刻保持高度的紧迫感。标准应该从驾驶员的日常训练、执行任务等相关情况进行整体衡量,把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情况按照一定的比重进行计算,最后确定考核的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驾驶员继续留任,未达到标准的驾驶员进一步组织复训,直到符合考核标准。3.2.2装备要素(1)修理保养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重装备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作业实现正规化、标准化。一是明确修理保养作业标准。首先是对保养技术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确立保养的技术动作符合操作要求,保证保养效果。其次是确定保养周期标准。保养的周期应根据担负任务和所处地域的不同来区别制定,针对使用频繁、驻地地理气候恶劣的单位要缩短周期。最后是确定保养的部位和程度的相关标准。对需要保养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标准规定,要确定保养需达到的程度,使车辆装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建立涵盖发动机维修保养、底盘维修保养、电气设备与附属装置维修保养三大模块的维修保养流程。例如在底盘的传动系统保养方面,要从润滑油的选定、机油更换周期及程序、传动轴的保养行驶里程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量与合理确定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车辆保养规定》中将军用车辆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定程保养和定时保养,其中定程保养和定期保养又分为三级、二级、一级,结合重装备公路投送实际,为了能够确保重装备运输车辆长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重装备运输车的定程保养以及定期保养应该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二是确定器材消耗标准。在与厂家协商沟通后,担负不同任务、驻扎在不同地域的重装备运输分队要因地制宜建立器材消耗标准,从器材消耗的种类、数量、大概的周期等方面系统地反映出器材消耗标准。对于轮胎的更换,用深度尺检查花纹深度,当轮胎花纹磨剩3mm时就要及时更换。对于制动鼓,检查内表面,如有明显的刻痕或内径超过436mm,失圆度超过0.25mm时必须更换。(2)油料保障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重装备运输车辆的油料消耗标准。该标准的确立要以重装备运输车辆的百公里油耗为基础,结合具体担负的任务以及单位驻地的特殊地理环境等相关要素来确定相应的供应标准,同时要根据需要设立平时补充标准和担负应急保障任务的相关补充标准。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规定,对重装备运输车辆的发动机及底盘主要总成的润滑油每年至少更换1次,所消耗的各类油液总量也要比照厂家规定的350L左右进行配发。(3)重装备装载匹配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定重装备与重装备运输车的匹配性,以便清楚可输送的范围。根据不同种类履带式重装备对不同吨级重装备运输车的适应性,兼顾运输的经济性,即25t(含)以下履带式重装备优先选用25吨级重装备运输车,在运输车承载面长度等条件不能满足运输需要时,再选用上一吨级车辆;25t以上40t(含)以下履带式重装备优先选用40吨级重装备运输车,在运输车承载面长度等条件不能满足运输需要时,再选用上一吨级车辆;40t以上50t(含)以下履带式重装备优先选用50吨级重装备运输车,在运输车承载面长度等条件不能满足运输需要时,再选用上一吨级车辆;50t以上履带式重装备选用60吨级重装备运输车。3.2.3支撑要素。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作用的发挥主要靠支撑条件来实现,而由于重装备运输车辆和重装备运输分队保障的特殊性就要求对支撑要素建立相关的标准,通过适宜的标准来更好地催生重装备公路投送能力的生成。(1)场地建设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重装备运输车辆的驾驶训练得到相应的质量保证。重装备运输车场地建设是驾驶训练的主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驾驶技能生成、应用和提高的基础,重装备运输车具有超长、超宽、超高、超重、操作装置多等特点,要根据重装备运输车辆训练课目的设置来合理确定训练场地的标准,倒车和倒库场地尺寸的大小,桥涵的承重力和弯道驾驶的转弯半径都要依据重装备运输车的技术特点来确立标准。(2)捆绑加固标准。重装备公路投送中对重装备的捆绑加固是运输保障的重中之重,只有捆绑加固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才能确保装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一是确立捆绑加固器材标准。根据技术要求确定捆绑加固器材的质量和技术标准,从加固块的体积、硬度,捆绑绳的张力等方面进行标准规范,对一些应急的捆绑加固替代器材也要作出相应的标准约束。二是确立捆绑加固流程标准。针对捆绑加固工作确立符合技术要求的标准,确立先后顺序、捆绑加固的部位以及捆绑加固需要达到的要求。三是确立组织指挥标准。为了规范捆绑加固作业实施,要确立标准的组织指挥流程,包括人员的分工和站位、指挥的手势、捆绑加固后的检查。(3)演练考核标准。建立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重装备投送力量演习演练的组织实施,更好地实现保障有力。重装备公路投送检验评估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是实施重装备公路投送能力检验评估的基本前提。应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坚持实战要求、突出能力检验,科学、全面地确定重装备公路投送检验评估的体系框架和各项具体指标的名称与内容。应从组织筹划能力、投送准备能力、重装备运输分队快速出动能力、公路输送途中组织指挥能力、辅助勤务保障能力、运输防卫6个方面设立标准,重点突出保障的全过程、全要素。

4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确保系统完整。区分各重装备运输分队、各保障修理模块,逐级细化指标体系,围绕主要保障样式,突出重装备运输分队管理、运用以及相关辅助勤务保障急需的指标数据,系统梳理和科学确定最底层数据指标建设清单;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建设标准和质量管控措施等保障性制度。(2)深入探讨研究,确定建设顺序。通过近年来我军重装备运输力量的建设及运用,对重装备运输保障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进一步深化对重装备投送力量相关的基本概念、内涵外延、本质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一些亟待解决和确定的问题优先建立标准,对一些还不太确定的要开展试验、论证,逐步建立,要统一对标准建设的认识,尽快把具有我军特色的重装备公路投送相关标准体系建立起来。(3)完善试验论证数据,合理制订标准。指定专门的重装备运输分队担负专项试验,不仅要考虑重装备运输分队的整体性,还要考虑到每一台重装备运输车,要确保试验对象多样化、层次化,完成动态数据采集和试验评估;要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各种相关勤务保障基数,采取数学计算和模拟仿真等方法,完成各种地形、各种区域运输保障能力的试验论证和测算评估,建立完善的、有科学依据的重装备公路投送相关的标准体系,从而指导重装备运输保障行动,为正规化建设提供依据。(4)实时更新标准,注重动态调整。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新体制编制的后勤保障需要,应当立足既有的和正在建设的标准体系,根据保障要素和范围及时调整标准内容,促使标准不断向实战化要求靠拢。要根据承担任务的多样性,修订明确动用权限、程序、经费补偿等方面的标准。要根据重装备运输力量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有关标准制度,包括成套装备、物资、器材标准。(5)严格执行标准,做好监督反馈。没有有效的落实,再好的标准也只能流于形式,在落实标准方面要加强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为高效落实重装备公路投送相关标准提供有力保证。一是强化执行,在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使用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用上层的制度来约束下层标准的执行。针对一些标准可采取试点执行的办法,要检查其是否合乎既定标准,是否具有实效性,是否符合后勤保障实际,是否有利于提高供应保障力,通过反馈意见及时完善。二是有序实施多维度检查监督。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全面督促各项规定落实情况,避免发生标准制度不执行现象。

5结语

重装备公路投送保障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发挥重装备运输保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从战略全局来把握重装备公路运输保障标准的制定以及标准的落实,按标准、按制度抓好建设,有效提高重装备运输保障能力生成。

参考文献:

[1]总后勤部.履带式重装备公路输送技术要求[Z].北京:总后勤部,2006.

[2]总后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军事运输规则[Z].北京:总后勤部,1999.

[3]田润良.汽车运输勤务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4]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部队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规定[Z].北京:总参谋部,总后勤部,2006.

[5]赵世宜,汪江,冒云,等.部队摩托化机动运输保障标准规范体系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5,17(5):14-17.

作者:赵世宜 刘巍 刘海英 单位:陆军军事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