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挑战及策略

时间:2022-11-02 08:38:18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挑战及策略

摘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不仅要做好收集和处理工作,还要进行全面分析,即使是比较复杂的管理组织行为,也能够有规律可循。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挑战

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发展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遇到的新的发展机遇,具有双重性。在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大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思路。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根据人事档案的相关信息数据,积极展开收集与分析工作,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的工作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进而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1大数据时代的概述

在当今社会中,学术界还未能对大数据形成一个固定的定义,不过,相关的定义存在很多的共同特性,比如:数据量十分庞大。在数据的种类方面,不仅多,还很繁杂,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会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在信息的传递方面,显得尤为关键。当然,对于大数据而言,也并不完全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仅仅是超大容量,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十分巨大,信息种类也较多,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在诸多的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些数据是毫无联系的,一些数据又是密切联系的,由于这些数据的存在,进而产生了大数据,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加,需要有效处理这些数据,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带来诸多便利。在大数据时代中,是继物联网以及云计算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行业的飞跃。因此,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速度是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对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的本质是创造“大价值”,而不是创造“大容量”。对于大数据来说,主要的特点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庞大的数据量。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人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数据,在获取信息时,也会造成很多的数据信息。二是数据种类多样化。在大数据中,数据的类别很多,比如:文本、微博,还有以视频、二维码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三是价值密度较低。以某个角度来说,在数据量以及数据价值之间,保持着反比例的关系。随着信息数据的逐渐增值,在信息数据方面,其价值密度会越来越小。四是处理效率较快。随着数据量的不断产生,在数据传播速度方面,也得到了明显加快。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应该积极优化数据处理技术。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2.1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料收集面临挑战。在我国的高校中,人事档案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编教职员工的档案,这些人员的档案是高校重点管理的内容;二是退休人员的档案;三是离职人员的档案资料。作为高校教师,往往拥有较高的学历,市场需求很大,流动性较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离职人员的档案资料未能及时转走,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按照学科门类来管理人事档案,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管理人员会十分吃力。虽然,在各个高校中,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均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不过,在人事档案方面,其信息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依然采用的是纸质形式进行归档。可见,在大数据的环境中,人事档案的信息化需要进一步建设,为了有效处理纸质档案,高校人事档案部门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2.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业务面临挑战。现阶段看来,在许多高校中,人事档案管理还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教职工的档案资料主要依靠手动查询,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都很低。对于高校的人事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之中,开放性不足,服务意识较弱。通过一个人的档案,可以得知一个人的过往,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查询,纠正错误。不过,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来说,查看档案时,手续过于繁琐,更改也十分困难。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对人事档案的纸质档案及时归档,利用信息技术,取消手动操作模式,在云平台中,对人事档案的相关资料进行储存、准确计算有关数据,做好分析,简化人事档案的管理流程,使这项工作朝着规律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2.3高校人事档案在服务人事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对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服务理念方面是缺失的,在管理权限方面也未能统一,没有明确的归属机构,对人事管理进行服务时,几乎都处于被动状态,人事档案不能得到高效利用率。在大数据的背景中,在云数据库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档案实施分类,并且,做好相关性的分析,在不同的信息数据间,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则无法满足数据信息多样化的要求。

3应对策略和建议

3.1树立大数据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针对人事档案的管理现状,高校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领导层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的领导层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认识人事档案的大数据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这项工作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在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中,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不断加快人事档案的大数据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实现共同发展。不仅如此,由于大数据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高校的内部,树立大数据理念十分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建设大数据。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基层人员,都应该大力宣传大数据的管理理念,在校园内部建设大数据环境,让每个工作人员均能够具备大数据管理理念,进而推动高校的发展。3.2加大人事档案管理资源配置与建设力度。要想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资源的配置与建设力度,首先就必须针对人事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合理地配置。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来说,不仅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还必须要熟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各种培训方案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高校应该积极展开培训教育活动,组织不同门类、不同层面的知识体系,对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实际要求,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满足大数据的需求,进而实施多形式以及多渠道的培训教育活动,对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另外,在高校中,应该积极组织一些专题学术会议,提高相应的业务交流机会,举办不同形式的网络业务学习活动,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参加开展讲座,让领导层以及基层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先进的管理方法,明确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而顺应大数据发展,高效地管理人事档案。在此基础上,在高校中针对人事档案,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对原有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并且,与社会的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人事档案的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软件,在硬件层面、软件层面进行完善,进而改善人事档案管理质量。3.3建立人事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对于每个人而言,人事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记录着个人信息,只有足够透明,才可以有效地监督,自己也能随时了解自身的档案,避免存在错误现象。但是,由于个人档案牵涉个人隐私,需要有一定的隐私性,所以,人事档案的公开范围应该合理控制,作为知情人,要具有一定的资格,否则,不可以查看。对于透明化而言,并不是完全公开,指的是在特定的人群之内,只有指定的人物才可以公开,保证人事档案的信息安全。对于数据标准化和开放,有助于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在高校中,就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应该对不同的院系、机构中的教师个人信息进行统一归纳,构建不同层次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统一整理高校内部的人事档案信息,实现资料的共享。不仅如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教职工的资料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各个院系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对比,加快实现高校的可视化目标,促进高校的战略发展。3.4加快人事档案数据库建设。为了实现高校人事档案大数据,科学可靠的原始信息是基础,在确保原始信息数据完整的基础上,还要建设基础的数据库。对人事档案的数据库进行实际建设时,应该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等,建设不同层级的数据库,并且,要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在数据资源方面,要储备丰富,为高校人事档案的高效管理打下基础,使其具有良好的后台数据库。对于人事档案数据库,主要随着信息的增加而不断建立,在大数据的条件下,信息管理部门十分关键,要保证数据库的信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保证其他人事档案的安全性。由于人事档案数量不断增多,要确保录入的信息正确,不同的人事档案要科学归档,对人事档案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在现阶段看来,大多数高校的人事档案机构几乎都应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FoxPro、DBase以及FoxBASE等进行编写。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这几个系统都是根据一般操作系统延伸的,只能应用在高校内部,不能满足大数据要求,在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功能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共同开发,相互合作,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搭建硬件平台,进而构建统一规范的云数据库,能够及时更新数据库,共享人事档案信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下,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方面,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需要建设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充分应用人事档案资源,才能够不断强化办学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稳健运营。只有这样,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在向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系统性建设,消耗时间较长。所以在高校中,作为人事档案管理机构,需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树立大数据理念,加快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进程,实现人事档案的价值,进而“让数据发声”。

参考文献:

[1]张慧,刘亚娟.浅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现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129-131.

[2]刘冬梅.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研究现状与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傲会科学版),2011(3):141-143.

作者:杨碧倩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