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运用

时间:2022-06-11 02:51:15

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运用

摘要:结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其中,并从任务选取和教学组织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任务的合理设置原则,以期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应用

1研究背景

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零距离”就业型人才,即工程一线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操水平,能做到到岗即上岗。目前,高职高专的主要生源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普通高中的高考学生,另一部分是职业高中的毕业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入学分数集中在150~350分,学生的理论基础差,计算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少学习兴趣。这些问题体现在教学中就表现为教学难以推进,很多学生不知道三角函数是什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无法完成。基于这样的现状,要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而任务驱动法可以将任务作为载体,让学生明白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工作以及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任务的设置在任务教学法中尤为重要,合适的项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建筑工程测量课中任务的合理设置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来进行,关注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合理设计任务,既要基于工程实际,又不能过于庞大和复杂。任务来源于工程实际,又要简化于工程实际。在任务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学科体系和工程实际,又要兼顾学生的兴趣。2.1任务不能过难,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度,要对学生有吸引力。每一个任务的选择都要基于工程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体系的任务设计要由易到难,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能探索新的知识,持续保持“我能行”和“我能提高”的良好心理状态,并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2.2任务设计要紧扣实际工程,任务选取要来源于实际工程。任务选取只有来源于实际工程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是为工作而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可行性,实际工程往往情况复杂多变,不是初学者能够控制和解决的,不适宜直接拿到教学中使用。因此,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合理选取内容,要从实际工程中找到适合教学的部分,并设计成适合教学的形式。2.3任务设计要递进,体现出知识的体系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丰富知识掌握技能。而每一部分知识都有其系统性,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也要由简单到复杂,保证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体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4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因为班级设置是混编,同一个班中既有普高学生,也有职高学生,而且不同学生之间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心理学倒U形曲线理论,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必须保证难度与水平相匹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能够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感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以水准测量为例,任务一为教学区鲁班路上两点之间的高差测量。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定为200m,这个任务包含水准仪的认识与管理、基本操作方法和高差的计算三个知识点。测距选择为200m是考虑仅用一个测站就可完成测量任务,而且数据简单,计算方便,学生很容易学会。任务二为教学楼周边道路点的高程测量(道路形成封闭路线)。该任务测量距离大约1500m,需多测站测量,形成的是闭合路线水准测量。该任务包括选点、选线(确定测站)、前后视距点的转换、高差闭合差的计算、误差的调整分配、精度控制计算、高程计算这些新知识点。任务三为教学区鲁班大道的水准测量(道路为非封闭路线)。该任务测量距离大约1000m,需多测站测量,形成的是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该任务包含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附合水准路线误差的调整分配、附合水准路线的精度控制计算这几个新知识点。任务四为测设+50线。该任务是完全实践化、同步工程的任务,是对前面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

3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

3.1确定好教学中心。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去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并通过讨论和会话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展开教学。教师要在课前下发教学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将要面对的工作,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还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3.2任务。教学任务应以电子版的形式在上课前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任务内容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平台数据进行监控。在平时成绩设计中,预习占有一定比重,此举能够督促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讨论、自学、互助学习来得到解决,也可以在课程班级群或平台上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上课当天的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保证问题可以妥善解决。3.3任务执行。任务执行采用小组学习制,小组选人应本着资源合理搭配的原则,既要包括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的学生,又要包括没有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这样才能形成小组内的互助互学模式和全班范围内的讨论学习模式。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要保证学习任务有完成的基础,不能由学生任意组合,避免出现能力强的组别没有任何问题,能力弱的组别无法开展工作的现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是执行主体,学生通过预习、讨论、答疑来掌握任务所需的知识点,教师则主要起到技术支持和进度控制的作用,要关注各组的进度,确保教学进度能够按计划完成,并随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关注人员安排,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实操核心技术的机会,同时重点关注整个实习场区的人员安全和仪器安全。3.4任务评价。在任务完成后,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任务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掌握是否达标,还有什么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任务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情况评估、任务设计评估和任务总结三个部分。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其中自评占该次任务总分的35%,小组互评占该次任务总分的35%,教师评价占该次任务总分的30%。任务设计评估是通过任务执行来分析任务设计在预习和执行过程中的形式、时间、过程控制等方面是否合理,可控性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并根据每一次任务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牛少儒,丁锐.如何合理设计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71-72.

[2]沙晶晶,孙雅雯,李磊.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经济导刊,2019,(36):116-117.

作者:丁锐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