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立法保障分析

时间:2022-03-19 09:31:05

乡村振兴立法保障分析

[摘要]法治作为当前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治理乡村也逐渐呈现了法治乡村的概念,就当前的背景来说,因为主要是以法治乡村为时代背景,因此以提供乡村建设以此来约束乡村的法治建设,包括公权力的实行,以及其他方面等的实施。现在治国的理念都是依法治国,因此乡村的建设更加应该向着依法治国的形势发展。当前保证农民依法治国权利的实现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文章主要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的立法保障方面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立法保障

现在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之一,我们国家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因此生活中出现了纠纷一般普遍采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解决,因为当前从1999年依法治国的理念开始进入宪法,就标志着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其中建设法治国家成为目前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为作为比较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当前乡村解决问题的核心,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

1关于当前乡村的主要治理模式的发展

因为当前一般普遍使用两种意义上的乡村概念,第一种指的就是国家编制内的县级以下的建制,第二种就是自然而然演变而成的农村的概念,因为二者主要在现实意义上有不同,乡村涵盖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在经济意义上可能也是更加开放的。从乡村普遍的意义上对乡村的概念进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法治乡村来说,学界和官方当前一直在研究其中的主要意义,有的学者站在语文含义的角度上对乡村的概念进行研究,有些学者是单纯从地理的角度对乡村的概念进行研究,这些分析以及解读在现实上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因为主要是基于对法治的尊重。当前虽然没有明确对概念作出界定,但是法治乡村也是目前乡村治理模式最终可能追求的,因为在法治的规范下,乡村的治理有一个比较规范的治理的体系,可以更加合理地规范乡村村民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使得乡村的基层权力和公共权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制约,现在当前的主要价值追求就是使得农民的权利得到基本保障,这个样子就能够营造乡村振兴的环境。当前乡村治理的核心还是农业的发展,因为对于农民来说,农民如果有钱,富强起来了,就不会使得国家不稳定的发展,乡村治理的核心才会走向最终的成功。以前的乡村治理的模式,仅仅局限于一些固定的格局以及一些熟人社会,但是当前的宗法秩序主要是以自发的特征为主要限制的,家长权威现在也慢慢的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因此乡村的治理更加应该体现法治思维,目前已经成立的法律可能会得到比较普遍性的服从。法治得到服从主要依据的是能够体现以人民的意志制定的法律,因为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普遍服从,关于法治社会最终讲究的就是一个法律制度,一个好的法律制度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服从,一个不好的法律,怎么样人们不会从心底里去遵守它。关于乡村的法治实际上讲究的就是从社会规律层面去规范乡村中生活人民的行为,使得人民的行为得到乡村规约的限制,目前来说乡村的法治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制约,因此不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制约。当前主要是法治和人治相比,会从多个方面表现出一些不同。主要是法治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许多人的参与,因此关于法治的重点是不能离开许多人的参与。关于乡村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实际上法治乡村建设主要是通过国家的控制进行的,因为当前关于国家规划以及扶持的措施之所以能够一直推进以及不会因为基层权力中个别领导以及农村自治过程的一些负责任因为私人的事情最后导致领导干部以及农村自治的结果发生大范围的改变。法治乡村主要是通过一些基层的政权组织对于有些公共权力的实施,进行权力的约束,这样可以使得乡村得到比较良好的建设,农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不会因为基层的官员私自进行权力的实施,相应乡村的法治建设。目前乡村的法治建设可以使得许多的基层的基础建设不会出现官员把基础的投资收入自己囊中的事情,导致最后乡村的基础建设无疾而终。

2乡村振兴立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研究

2.1关于农村“四项制度”。首先是对于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来说,通过立法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并不是一项长久之计。只有在农村承包土地的时候重视对于土地经营权的落实,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是要重视农村土地制度的落实,必须要允许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并且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以及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效地结合着实际的要求对农用地的用途管制规定和用地标准进行规范,使得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用地等设施实施农用地备案管理。另外,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优化改善,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来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最后对于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来说,只有积极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2.2关于产业发展。第一步是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且要积积极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第二步则是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实际调研和经验的总结,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和落实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并积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第三步要重视对绿色乡村的发展理念落实,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2.3关于民生问题。需要尤为注重的就是农民的就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只有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并把农民技能培训列入地方职业技能培训总体社会救助体系,将给予其最大的经济保障。另外,我国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政策也有效强化了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等工作的落实,对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3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立法保障

现在关于党的已经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国家已经把重心放在了乡村法治建设上了。当前关于我国农村的乡村发展进程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就是的关于建设法治主义的国家。当前从法治观念的发展来说,从很久以前一直到现在,法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核心,因此法治作为治理国家是一种比较认可的治理方式,是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都要依照法治进行治理,目前不是依靠任何单个人的社会权威就可以得到治理。当前“法治”一词可能最早是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因为此种治理方式对于保证乡村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1可以推进党的“三农”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党的之所以把法治建设写入党章,也标志中国共产党可能想主要以此为一个长期发展的目标,因为当前在两会中,一直提出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当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研究核心。目前关于如何把党内的目标转化为一些重大的方针政策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核心。3.2关于乡村战略的具体内容。当前,党的主要是要以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因为按照产业兴旺的概念以及乡村文明、生活富裕的观念来说,发展农业都是第一选择,实际上来说,不仅仅应该保证从经济得到振兴发展,还应该使得农村的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发展。3.3关于农村深化改革的基本保证。因为乡村振兴的实现一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的梦想,因此关于法治建设如果能够使得这个目标实现,农民会支持这个方针政策的。当前深化改革土地机制,进行农业经验机制的改革,完善承包体制,进行综合治理,一直是当前重大改革的核心,但是改革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来说,还应该有一些依据。3.4适当补全依法治国中一些弱势问题。当前党的建设目标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但是乡村在依法治国的建设中是基础力量,但是在社会管理现在面临很大的转型的环境中,乡村建设也以自己的发展力量在发展,因为大多数的法律上还是和城市有关系的,所以当前的发展方向应该把重心放在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上,这样可以促进依法治国理念的发展以及普及。

4结论

上文主要就乡村目前主要治理模式以及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立法保障进行了叙述以及研究,可以发现乡村的振兴实施中需要依法治国理念的支撑,因为乡村是主要的基础力量,因为近些年来,一直把重心放在城市上,忽略了乡村的重要力量,当前乡村的法治建设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因此关于乡村的基础法治建设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普及,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国家法治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旭光.关于我国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14).

[3]顾云霞.关于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保障作用[J].广西学报,2018(23).

[4]胡晓丽.国外法治农村建设的经验[J].经济论坛,2016(27).

[5]海若.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作用[J].资源导刊,2015(34).

[6]唐湘龙.乡村建设管理制度及法律保障[J].城乡建设,2016(16).

作者:王婧 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