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电专业产学研结合探究

时间:2022-06-27 03:25:22

高校机电专业产学研结合探究

高职机电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产学研结合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4~5],也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6]。

(1)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内容陈旧。机电类专业是一门高职工科类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行业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相应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手段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企业用人的需求。

(2)产学研结合不深入、形式单一。高职院校、企业虽然意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并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挂职锻炼等方式推动产学研结合,实际上把产学研结合当作解决学生实习、丰富教师企业经历的一个途径,产学研结合仍处于形式化、浅层次状态。

(3)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政策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是校企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引导产学研结合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措施和激励等政策,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没有很好地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导致产学研合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校企双方责、权、利不明晰。

高职机电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实现途径

(1)丰富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纳企业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丰富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拓宽实习渠道和领域,努力使学生实践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市场资源和企业资源,大胆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通过项目或任务驱动、“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模式,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技改、研发和管理工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7]。

(2)依托平台发挥优势,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活水源头,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高职院校要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洪流,依托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和实际,嵌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区域创新平台,借助市场机制的资本驱动和中介主导模式与政府干预机制下的“三螺旋”模式或“官产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形成区域创新联合体[8],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合作和特色服务,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的产业链条之中,拓宽产学研结合的领域,深化产学研的层次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3)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要协调好企业、高校间的关系,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制定出台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并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企业、高校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政策,形成工作合力,为产学研结合保驾护航。

作者:高倩南楠杨晓峰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济宁市市中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