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节目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研究

时间:2022-06-27 02:55:38

电视文化节目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研究

党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们在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关注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电视综艺类节目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以《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等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方面成就卓然,这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的经验

(一)演绎昨日经典,用信仰的真情引发共鸣。2019年10月在央视开播的《故事里的中国》,融影视、戏剧与综艺节目等表现形式,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以革命故事为题材重现经典,挖掘经典背后的真实记忆与信仰精神,让经典穿越时空,活在当下。《故事里的中国》首期节目将大家熟悉的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搬上了舞台,由演员胡歌和刘涛重新演绎经典片段。节目组充分挖掘经典,用舞台上的角色诠释历史英雄人物,用历史的真情实景演绎真实的红色革命历史故事,使经典背后的故事更加立体、生动,使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节目现场,嘉宾陪伴当年在西柏坡接收电报的16岁报务员苏采青,向当年的英烈发了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观众相信这滴滴答答电波的声音能够跨越历史的时空,告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长眠于地下的英烈。有专家认为,该节目围绕经典,演绎故事,引发共鸣,情感比较饱满,主持、嘉宾、演员之间互动勾连,协调顺畅,观看时没有疏离感和跳脱感。还有专家指出,节目把历史和当下,经典作品和当事人、见证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舞台演绎和嘉宾访谈切换流畅,整个作品格调很正、主题鲜明,不仅能够吸引最大多数的观众,而且能让年轻的观众眼前一亮。可见,《故事里的中国》在传承和传播文化基因方面,给同类节目以创作启发。(二)体悟今日主题,用文化的内核引导心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娱乐生活或是浏览手机中碎片化的信息,或是沉浸在一些日韩剧的追剧中,导致有些年轻人的精神极度空虚。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需要体现时代的主题,要有归属与依托,而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能以受众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近几年的该类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平凡人,他们虽然有着自己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人生经历,但他们的才华在舞台上得到了绽放,在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栖息地。许多选手令人感动的故事更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也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优秀文化类节目对接大众精神需求的成功奥秘有三:第一,内容熟知。文化类节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唤醒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节目中选取的经典基本都在教学课本中出现过,再加上现场专家的解释点评,能够让观众深刻领会到传统经典的魅力。第二,形式适合。文化类节目将传承文化基因与娱乐形式结合,通过一定竞技性激发现场选手参与比赛的潜力,提升了节目质量和水平。第三,哲理点睛。如《经典咏流传》第二季齐豫和赵照演唱的《乡愁》令观众泪目,点评人康震形容赵照的演唱使那些船和那些河历历在目,针对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齐豫回忆起小时候西安的古城墙与肉夹馍,乡愁烙进了人们的文化记忆中。谭维维的《山高路远》则演绎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第四,视觉吸引。文化类节目的舞台异彩纷呈、美轮美奂,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看图猜诗”的环节邀请了国画才子林帝浣,他画出来的舞台背景让选手和观众们沉醉其中,吸引人们感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三)聚焦经典之根,用文化的厚重拨动心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是新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根本出发点。《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自主研发的文化类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之美,从古人智慧中汲取营养、陶冶心灵。《中国诗词大会》将内容聚焦到传统古诗词,对传统语言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全方位传播。此节目选取的古诗词涵盖咏物、咏史、抒情等各个方面,通过深挖古诗词的优秀文化内涵感染观众,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每场的比赛都特别设计有一首开场诗词,百人团一起朗诵《望岳》《将进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令人耳熟能详的名篇,此声势在声光舞美的现场配合下,韵味无穷。其中,“飞花令”环节极其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量,某期节目曾要求选手说出含有颜色和花的诗句,陈更在与实力强劲对手的几轮比拼之后,毫不犹豫地回答了《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二首“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获得了这场激烈对擂的胜利。主持人董卿评价陈更“天道酬勤,水到渠成”,正是各位优秀参与者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了诗词大会的舞台,才给观众带来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底蕴,《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是对历史记忆的一次重新建立,同时也是对当代民众生活价值的重新塑造。”①(四)铸造经典之魂,用创新的设计播撒文化。我国许多电视节目是借鉴国外电视经验,不是“本土”节目。一些看似热门的节目,其实是通过引进国外节目版权进行制作,没有结合我国本土特色,创新力不足;还有许多综艺类节目只注重“娱乐精神”,过分强调吸引眼球,缺少文化内涵,甚至还有传播理念失范等问题。但优秀文化类节目带来的文化清流,通过扎根本土、创新设计等铸造了文化之魂。《朗读者》没有故意的煽情,没有复杂的情节,就是通过一首诗歌、一段文字、一封家书、一个故事的创新设计,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其中首期节目播出后,豆瓣的评分就迅速达到9.5分。《朗读者》充分传承了朗读这种文艺表达方式,激活了朗读文化的要素,例如朗读的嘉宾各行各业,既有社会名人柳传志、郑渊洁、濮存昕、冯小刚、蒋雯丽、倪萍等,也有交流起来有语言障碍的杨乃斌、余秀华、赖敏;朗读的文本都是经典之作,如诗词《沁园春•雪》、刘禹锡的《陋室铭》、冰心的《不为什么》、巴金的《灯》、朱自清的《背影》、林清玄的《百合花开》、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等;朗读的形式精彩各异,既有即兴的集体吟读,又有情景的对话交流;朗读的故事感人至深,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一段历史,体现了一段经历,体现了一种价值。有学者将《朗读者》的创新路径归结为“巧妙灵活地将新闻性访谈、纪实性记录和娱乐性综艺与文化节目融为一体”。例如郭琨先生作为我国南极科考长城站与中山站的亲历者与建设者,在节目中讲述了南极科考站建设中的“新闻”故事,做了一回“历史的新闻人”。在这一期的朗读中,节目邀请了正在南极进行科考的队员进行了特殊的朗读,朗读过程中插播了科考站建设的纪实性影像,其中既有1985年2月20日南极中国长城站落成的资料,又有1985年1月20日南极中国长城站主体工程施工的资料。②此外,《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也表现了较强的创新性,在出题的思路、赛程的设置、选手的配置方面都做了创新性改进。如题库容量进行了升级,题目力求古为今用,力求每道题与当下联系,体现中华文化的传承性;选手通过“以一敌百”的循环赛制选出个人争霸赛中的优胜者,再进入擂主争霸赛争夺最终的擂主席位,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参与到同步答题过程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使得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拓宽了观众的多元对话空间;平凡选手的诗词储备令人感动,外卖小哥雷海为的奇迹夺冠证实了节目海选的“平民化”。

二、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对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传播

对于优秀文化类节目,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学习了传统文化,重拾了根植在中华儿女内心中的文化基因。这股热潮究竟能保持多久我们无法预知,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电视文化类节目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的启示,从而促进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蓬勃发展。(一)坚守文化立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新时代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一定要基于人民的文化需求、坚守文化立场。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人们学习时间更加碎片化,使系统学习和深度研究越来越难,也就造成一些文化基因被慢慢遗忘。我国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也是激励现代人坚守文化立场、为传承与传播文化基因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文化类节目含有中华文化基因,能激发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豪感。这些文化类节目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也有着很强的优势。只有在传播与传承文化基因过程中坚持文化立场,才能唤醒电视节目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顺应时展的文化需要。(二)肩负文化担当,打造中国特色品牌。电视媒体承担着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前些年随着商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电视综艺类节目的文化感召作用表现得不明显。在近几年优秀文化类节目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同类节目出现在荧屏中,这其中许多节目的确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奥的人生哲理,但由于观众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原因,使一些节目并未达到预想效果;还有一些节目盲目引进国外模式,没有中国特色,不利于国人树立文化自信。近年优秀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这类节目突破了传统电视传媒的局限性,找到了适合自己特色的传播模式,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肩负起了文化担当,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化类节目要为观众带来区别于其他节目的独特性,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品牌,在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传播过程中更有主动权和竞争力。此外,还要提高节目制作者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节目制作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文学素养,打造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文化类节目。(三)坚持文化自觉,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近代以来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也经历着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还是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时代,传统文化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立足本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如今,人们思想更加多元化,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欣赏品位不同。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应当不盲目迎合,亦不媚俗,坚持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己任,在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当不断创新文化的传播途径与手段,在题目内容选取和赛制设计方面都进行创新升级,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在节目设计上将古人“飞花令”的文字游戏加入节目环节中,丰富了节目的文化底蕴。另外,通过多种新媒体进行宣传与传播,创造新颖的节目模式,使更多的民众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世界也需要更多了解中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国外文化涌入中国,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借助文化产品向中国传播西方价值观念。这导致在部分青年中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无疑为世界现文化中最优秀者。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塑造和传播我国国家形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在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坚持自己的文化,发扬中国价值观念,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新时代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如何更好地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第一,要进一步提炼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传递给观众,在节目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创立属于中华民族“本土”的电视节目品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第二,在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积极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优秀的文化基因。第三,吸引海外华人与外国友人的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范围内传播,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注释:

①晁晓峰:《解析〈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叙事》,《中国电视》2016年第10期。

②胡智锋、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9期。

作者:李淑文 于金铭 黄梅 闫伟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