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2:55:15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范文篇1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深入”,主要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新闻现场的第一线。我近读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联系我们的电视新闻采访拍摄,颇有启发。王安石在游览褒禅山的一个山洞时,他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为电视新闻采访,也是如此,采访拍摄越深入,困难也越多。当然,这种所谓困难,说到底,无非是要多吃一点苦,多付出一些汗水和心血。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真实、生动、新鲜的新闻感性材料,来自火热的生活。记者在采访拍摄中亲自感受各种信息,经过头脑这个“加工厂”的选择、过滤,把捕捉到的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镜头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恰当剪裁,才能写成一篇好的电视新闻解说词,剪辑成一条好的电视新闻片。王安石在他的文章中告诫人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事实正是这样,许多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事迹,往往都是在条件很差、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如果要宣传好他们,记者首先要有不避险远的决心和毅力,只要在客观条件许可下,一定要深入现场,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口勤、脑勤,尽可能地多搜集一些第一手材料,才能得到有价值的收获,也才有可能正确地传播他们的经验,反映出他们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二、在“提炼”中创新

电视新闻的“提炼”,应尽可能提炼出醒人耳目、出人意料的立意。唐代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明代黄子肃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主要指主题。首先就要联系当前的现实需要,从全部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带有指导意义的主题来。提炼要精粹些、具体些,就会使电视新闻更有指导价值。电视新闻主题按不同情况,分别向两个方面提炼。重理的内容,使其哲理化;重情的内容,使其诗意化。要重视和发挥观众的形象思维能力,记者只要下点“定向暗示”的诱导功夫就行。比如拍摄龙卷风袭击后,人们帮助受灾户清理废墟,大家穿梭来往,干得满头大汗。受灾的主人笑着要大家休息一下喝喝水,如果抓住这一瞬间的表情,来个特写镜头,加以“定格”处理,就可能向观众作出定向暗示,使其产生诗意的联想。拍一堆废墟旁正在翻盖新房,也许能使观众向哲理方向去升华——人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灾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等等。

三、在“贴近”中创新

电视新闻的“贴近”,主要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电视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接受,就必须保证电视新闻能够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需要和兴趣。人们的需要和兴趣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既有眼前需要,又有长远需要。如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趋利避害的安全需要,进而是学习、娱乐和社交的精神需要。按照一般观众的心理,人们最愿意接受的是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无疑会使多数人兴趣盎然。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对经济新闻和会议新闻不感兴趣,其原因也正是这类新闻传播的信息没有同群众的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只要注意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群众,真正在“贴近”二字上下功夫,重视对观众的服务,大量传播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新闻,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中央电视台办的《焦点访谈》(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实话实说》(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等,这些名专栏播出的新闻观众爱看。作为企业电视台也应努力办起这样的名专栏,真正在“贴近”二字上下功夫。

四、在“细节”上创新

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创作——这就是把许许多多细节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前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末细节就是网中结点。”许多著名作家十分强调细节,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作品。大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起感情共鸣的电视新闻,大多数有深刻感人的细节。以宏观作指导,以微观作依托;宏观选题,微观取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就会形成重大的主题,报道就会生动活泼、有血有肉,为观众所欢迎。电视新闻的微观,就是新闻的细节和镜头语言。作为形象宣传、视听结合的电视新闻,它的新闻细节和镜头语言最富有表现力。一个生动的细节,一个形象的镜头,往往凝聚着丰富内容,起到小中见大,传神入化的作用,能提高整个报道的新闻价值。

五、在“含蓄”中创新

含蓄,指(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或(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古代许多名人论及“含蓄”的作用,对我们电视新闻创新启示极大。含蓄和直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新闻要求真实自然,这在手法上容易形成直露,也容易被人误解,好象不直露就不足以显示其真实。其实不然,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含蓄,并不妨碍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讲究一点“藏”的艺术,往往使电视新闻表现的内容更深刻,思想更丰富。

电视新闻范文篇2

1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电视新闻中大多存在着“两层皮”的现象众所周知,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由电影新闻简报转化而来的的电视新闻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视中的画面跟解说词的相对独立,电视中的解说词离开画面之后也能够独立成章,电视新闻的这种形式与报刊、广播播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画面来说,离开解说词,就会让画面变得凌乱不堪,画面表述不了文稿所要表达的内容,往往在播放电视新闻的时候,你看你的,我说我的,这种声话不同意的现象,使电视最具有优势的视听语言失去了特定的含义,电视画面就成为了可以任意解释,任意表达的万能商品。众所周知,所谓的电视新闻,就是应该靠画面、现场声音和解说同时报道的,其中画面的现场声音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看到的新闻事件,也就是记者借助画面的内容,通过解说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买向电视观众表达清楚,因此,可以看出解说在电视新闻中是多么的重要。然而,“两张皮”的现象恰恰忽略了电视中画面和现场声音的重要作用,但是,过分着重解说的完整性,而画面配合不好就会显得很不协调,现场感也就会缺少真实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画面中表现什么事物,解说中还是不厌其烦一遍接着一遍的重复。另外,“两张皮”现象还典型地表现在解说词与画面所要表达的实践相违背,自相矛盾。

1.2现在的电视新闻中,普遍存在“穿靴戴帽”的现象由于,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起步比较晚,发展历史较短,与报纸、广播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尤其表现在电视新闻的写作中“穿靴戴帽”的现象。在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事件本身本来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就会表达清楚,但是有些人在表达的时候就会添上许多空话、套话。其实一个事件本身就没有多少内容,如果再加上这些空话,就会大大降低了新闻的价值。这种“穿靴戴帽”的电视新闻,既低估了观众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又没有充分把电视新闻的教育性和重要性表现出来,降低了新闻的客观性。

1.3电视新闻采访中普遍存在着“浅尝辄止”的现象有些记者由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有限,自身修养也比较低,不懂得交际礼仪,采访前不进行准备,没有全身身心的投入,最终造成提的问题比较空洞,一点新闻价值都没有。例如,在今年四川大旱的采访中,有的记者就表现出了上述的的问题,专业术语用的不准确,错话连篇,严重影响到了观众获取信息的价值。还有一些记者,到达采访地就把话筒一伸,让被采访者自己说,一点问题也不问,导致采访一点新闻价值也没有,采访没有针对性,只是在浪费时间,应付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这就导致了电视新闻中采访的浅尝辄止的倾向。

2解决电视新闻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2.1声画要统一,注重画面与声音的完整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无论在电视新闻采访,还是在新闻剪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声音与画面的和谐统一,新闻工作者要通过画面向电视观众展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采访完后,编辑要细心研究现有画面所含有的信息量,并在新闻制作中充分加以利用。可以说,电视新闻中画面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解说只是画面的一个补充,要坚决摒弃那种配好音后胡乱插上几个画面的作法,充分发挥画面与语言的优势。

2.2要抓住新闻的价值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克服这种“穿靴戴帽”的现象,这就需要电视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责任心。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要不断学习,对自己进行充电,及时掌握和把握新闻的价值信息,在平常工作中要不断进行积累,总结经验。还有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要学会深挖掘新闻线索的深度,选择好报道的角度。其次,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事物的本质弄清楚,抓住新闻的本质,挖掘有用的价值信息,不要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浪费时间、物力、财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言简意赅。

2.3加强专业学习,从多方面提高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就会很快,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多方面查证,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进行报道,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要如实报道,不能对其新闻事件进行虚假夸张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了解互联网的应用,还要学会信息的搜素和排查能力,要从浩繁如海的新闻信息中找出对观众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

2.4加强新闻记者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时,接受非法矿主的贿赂,报道失真,导致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为了防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要加强对新闻记者的严格管理。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搞好新闻报道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要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队伍。新闻记者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选择了记者这一行业,就要对得起记者这一光荣的称号。因此,作为记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任务。新闻单位还要建立相关的惩处和制约机制的规则。新闻首当其冲就是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当出现假新闻时,就会做成不好的影响,会普遍引起社会舆论的谴责,给新闻单位带来不好的影响,针对假新闻的出现,要一定严惩,绝不姑息养奸,杀一儆百。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再次发生,国家要加快相关法律的出台,使新闻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确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范文篇3

现在许多编辑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还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效果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媒介的特性不同,对于同一条新闻因此也有着不同的编排方法。应该讲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的看法。比如,一篇“社论”,一位领导人重要讲话,一些典型经验,报纸将其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电视则不然。电视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

电视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如一条新闻的长度为2分,而前面1分半是录像加解说,后30秒是现场采访,能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吗?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三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同时,并列式以及对比式的编排方式,则可以形成相应的声势,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

二、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世界变得更加变幻莫测;而在国内,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更是有许多新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和研究。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观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能及时快速得到全方位的相关信息已成为受众新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电视新闻编辑要以快取胜。

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了解过去发生什么,而是渴望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为什么要发生?还将要发生什么?可以这么说,现在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如今在电视和报纸之间进行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想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来赢取新闻的时效性。在很多地方于是就出现了“电视抄报纸”的现象,电视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但在也有些台却做到了“让报纸抄电视”。如《南京零距离》,就以它对新闻事件采拍、播发的“快速”特点,使它的新闻时效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高素质的电视新闻编辑的功劳。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直播技术成熟的今天,电视新闻已经由过去的预制式向现在的直播式迈进,在新闻节目播出中直接插播由现场同步发回的信号以成为各台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播出。

三、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应有新的认识

电视新闻范文篇4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棗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前期:组织、指导。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组织指导要摆在首位。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中期:编辑、制作。这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可以这样形容,诸多工作就像宫商角羽徵,各自发出应该发出的音响,才能构成一首完美的乐曲。

后期:控制、指挥。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波进入电视的时代,外采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担任导播任务的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

2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例如,大纲中列有某记者上午10时采访香港客人访问武汉的消息;而在12时或晚些时候的节目单中,则会清楚地写上拟就的稿件题目,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名字、消息的长度以及在第几条播出,该节目编辑带的序号等。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

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

电视的版面,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连续性有时还表现为,同一题材的不同角度,某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时都可以将记者在现场播报的信息编排到整块节目的某一空间。

一般说来,在一天的最后一个时段新闻中,编辑不妨将当日发生的重要事件,回顾一番,评述一番。值晚班的记者针对一些有社会影响的消息对受众反响的采访,在这个时段里播出是十分贴切的选择。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抱怨,摄制的许多素材,白白地浪费;在电视新闻实现滚动播出后,这种抱怨,就会减少,因为,那些未能采用的素材很可能由编辑排到另一个节目单中。

编辑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夫:将超过既定播出长度的节目缩短,将达不到播出长度的节目延长。对庞杂的素材进行合理提炼,从剩余的材料发现“精华”,当然其中需要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的鼎力配合。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新闻先抢发消息,来不及配制图像或制作“成套新闻”的,就采用“独白式报道”(记者拿话筒在现场直接播报),或者根据电传文字稿由节目主持人口播。在播发消息的同时,最好预报一下在什么时间播出相关的新闻专题、跟踪式报道或现场直播等。这种方法,专业术语称之为“立体式报道”,即轻重武器同时“攻击”目标。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电视新闻的编排可以根据原料和佐料的供应情况随时修订“菜单”(节目单),同时可以一菜几吃(一个新闻事件分期传播);也可以玩特殊的拼盘,同样的原料做出不同的菜来(多种电视宣传手段一起上),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3

在了解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普遍原理后,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编排”这门学问。换句话说,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艺术”地进行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讲,有益于适应受众“心理”,而受众“心理”则规范着“艺术”行为。报纸的受众是读者,因此,它的版面结构更多地考虑“空间”的规划;而电视接受者是观众,对于时间的认同,则是至关重要的。

报纸率先问世,它将“空间存在形式”的编排“艺术”转嫁给“时间存在形式”的电视。若干年后,这种沿袭仍然留有痕迹,最突出的表现在忽视了电视形、声兼备的特性和不可重复阅读的局限,忽视了“时间”可以创造出“节奏”的优势。

让我们先看看头条的选择。电视的头条从时间上看,最先播出的那一条,或者说列在节目单第一条的自然就是头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最重要的”。

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的看法。比如,一篇“社论”,一位领导人重要讲话,一些典型经验,报纸将其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电视则不然。我认为,电视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1.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有些消息,从内容看是重要的,但当天的报纸已刊出,电视就不应该视为“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它曾经引人注意过;有些消息,虽然题材重大,但时过境迁,记者无法拍摄第一现场,也不应视为“重要”,因为它未能体现电视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

2.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美]特德·怀特等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

制作》一书中,将电视新闻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他说“每次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即从高峰开始”。这一想法当然是合理的,但如果“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近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那么观众就会索然无味地关掉电视机或另换频道。因此,应该找到一个办法,让观众感到每个时段新闻中随时都可能有“高潮”发生。目前广泛采用的“本台最新消息”或“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就属于这种“办法”之一。实际上,在实现“直播”后,有时也很难将最重要的摆在“头条”,只好“头条”屈居其他位置了。

3.要随时变换编排方式。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例,前20-25分钟,是国内新闻,后10-5分钟是国际新闻,而国内新闻,常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山峰、峡谷、山峰、峡谷”这是一种编排法;“峡谷、山峰、峡谷、山峰”这也是一种编排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新招应该经常推出。当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什么样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就不会使人觉得故弄玄虚。

电视编排“艺术”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蕴含在相对时空中的“节奏”。

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在具体操作上,他认为“要将录像新闻和口播新闻恰当地混排。”

“混排”只是最简单地形成“节奏”的方法,“节奏”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编辑工作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试想一下,如果一条“成套新闻”的长度为1分20秒,而前面1分钟是录像加解说,后20秒是现场采访,能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吗?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三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有时由节目主持人利用串联词间隔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

此外,报纸排版中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也要吸取。比如,集纳式报道

棗将同一类型的消息连缀到一起,形成相应的声势;对比式编排棗将正反两类有关联的消息对应,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穿插式汇编棗选取甲乙或更多消息中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进行综述,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等等。

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呢?

第一,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第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第三,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了。

纯熟的编辑技术,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第四,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便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发、如何发,都须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如果来不及写稿,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而后,直接见诸屏幕。

第五,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电视新闻飞入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可以介入电视新闻中来。“双向传递”的实现,更要求我们的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

电视新闻范文篇5

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其实在我国存在已久,但是“新闻策划”这个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使用,但是对于新闻策划始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对某一特定的报道活动的策划,即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学者赵振宇将“新闻报道策划”定义为:新闻报道的主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1]穆宝华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媒介为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新闻实践活动进行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去影响受众,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2]虽然说,学者对新闻策划的定义看似各不相同,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有一致之处,他们都认为,新闻策划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获得最佳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策划并不等同于新闻炒作,也不等同于宣传策划。笔者认为,新闻炒作带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容易造成媒体的无序竞争,而且很难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新闻策划从理论上来说排斥盲目性和随意性,它有一定的程序性,而且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策划是通过传播一定的观念来达到控制受众的目的的一种活动,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策划和题材都是宣传性的,宣传性报道只是新闻策划中很少的一部分题材,两者是隶属关系。

2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

2.1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环境议题是媒体为了正确地引导舆论有所选择地设计的有效话题,电视新闻策划具有设置议题的功能。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舆论宣传的阵地,电视台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并监督舆论的主要工具。通过策划,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的聚焦在那些新闻价值含量高、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题材,以及党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上,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后,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报道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新闻价值,促进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丰富采编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有没有经过策划,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和播放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经过策划后的电视节目会让人感觉选题有新意,视角很新颖,节目信息量大,包装精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节奏感和强大的震撼力,印象深刻,传染力强。没有策划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中过于简单,没有章法,苍白无力,往往达不到这样的宣传效果,有的甚至只是过眼云烟。笔者认为,需要电视新闻策划的节目必须把握题材重大、社会热点、时效性强等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和审视事件内容,让观众在了解事件全过程的同时,了解该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告诉观众欲知而未知的事情,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央视在“香港回归”、“北京奥运”、“60周年国庆阅兵”、“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的成功报道告诉我们:新闻事件一旦有了谋划成型的报道方案,在操作中就会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2.3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升社会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电视新闻策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有没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说新闻工作者费尽周折后策划的一个新闻在报道后没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没有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即使这篇报道很有艺术性,这样的新闻策划也是失败的。只有经过策划的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引起强烈反响,在带给人们新的信息的同时还能够成为议论焦点,才能够算是成功的策划。因此,电视台在做新闻节目策划是要本着促进电视新闻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在选题、角度、细节、时机、包装、宣传等多方面上作出统筹的考虑和安排。

2.4电视新闻策划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电视新闻策划是一项复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新闻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新闻策划者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知识,还要有一定的预测、分析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此外,新闻策划并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它建立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要求新闻工作者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在观察社会的同时研究社会、研究同行,努力吸取各方面的营养和知识。新闻策划还能帮助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明确思路,激发写作欲望,发挥最大潜力。

3电视新闻策划在我国的发展和出现的问题

3.1电视新闻策划在我国的发展新闻策划在我国最早开始于报纸。1994年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了首届全国地市报“报纸策划”研讨会。研讨会就地市党报的总体策划、编辑策划、采访策划、重点报道策划、专版专栏策划、版式版面策划以及地市党报走向市场的策划等进行了研讨,并对报纸策划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取得了共识。此后,新闻策划从形式向内容发展,从报纸到电视台,新闻策划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媒体的有力武器,各大媒体也自觉地将新闻策划则为重中之重。在电视媒体中,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由专人从事信息采集和选题策划工作的一批央视品牌栏目。1998年《,人民日报》发文要求各大媒体“加强新闻宣传的组织策划工作”,并要求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策划小组,负责带有机动性、综合性的重要选题策划,这就说明了新闻策划已成为新闻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和业务热点。[3]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新闻策划受到了广大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没有新闻策划就没有新闻精品,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公识。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题材事件的宣传,各个媒体都是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策划。而电视作为主要的新闻媒介,自然成为了新闻策划的主要执行者,尤其是在近些年“,新闻策划”更是被全国各电视台大量使用,有的电视台甚至提出“周周有策划,月月有活动”的要求。可以说,新闻策划已经成为了电视媒体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制胜法宝。

3.2电视新闻策划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概念上的混淆。所谓新闻策划,实际上就是真实地、忠实地以最有效的传播形式和最佳的内容去传播新闻事实。新闻策划是过程与效果的完美统一,是理性思维与传播实践的高度统一,是预案与结果的有效统一,是一种建立在信息真实基础上的最佳传播效果,其最终价值诉求是实现对新闻事实传播的新闻价值最大化。[4]而策划新闻则不同“,策划”是动词“,新闻”则是“策划”的对象,策划新闻的意思就是“设计谋划新闻”,是为了某些私心通过精心谋划制造新闻,是策划新闻事实。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因此策划新闻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在性质和目的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新闻具有客观性,强调用事实说话。“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保持了新闻的本源,遵循了新闻报的规律。也就是说“,新闻策划”是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其新闻内容是真实的,是真新闻,目的是通过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报道活动的策划,使新闻报道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显然“,新闻策划”有着很强的公益性,重在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而“策划新闻”是人为制造的,是站在策划的“新闻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新闻事实”或歪曲或造假,丧失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策划新闻”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其新闻内容是虚假的,是假新闻,其目的是通过炒作、造假等新闻策划手段,人为制造新闻卖点,吸引受众眼球,片面追求点击率、收视率。显然“,策划新闻”有着很强的功利性,重在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很多媒体将新闻策划变成了策划新闻,新闻报道远离了新闻源——客观事实。新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为制造,无中生有,以假乱真;二是刻意炒作,片面报道,抓住部分事实当作新闻引子来制造噱头。媒体不去关注整个新闻事实,而是绞尽脑汁,花很大力气去包装那点可怜的新闻引子,成了真正的“功夫在诗外”。(2)新闻策划的娱乐化倾向。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千篇一律的新闻形式已经不能再吸引人们的眼球。为了争夺更多的受众,新闻媒介开始探索新闻形式的变化,走出了适应市场的第一步。生活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现场感、贴近性,这些都是对新闻表现形式的有益探索,而在探索过程中,娱乐为主体、“信息传播”为配角的娱乐化的表现形式逐渐受到一些媒介的追捧。当然,对于新闻娱乐化,学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新闻娱乐化是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5]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则认为“,从最初的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开始,最终则发展为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和娱乐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6]“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总之,新闻娱乐化就是将新闻信息与戏剧化情节、信息和娱乐、名人效应和流行文化等元素混合在一起,模糊了硬性新闻与软性新闻的界限,增加新闻的人情味、煽动性、趣味性。近年来,中国媒体发展明显朝着新闻的娱乐化、小报化发展。娱乐化不仅仅表现在大量肤浅的娱乐节目、娱乐报道充斥着各种媒体,而更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肤浅化。在新闻娱乐化愈演愈烈的时候,新闻的不完整和不准确、新闻庸俗化,甚至假新闻的出现致使媒体的公信度和权威性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在新闻娱乐化运作中,部分媒体有着“生产新闻”的心态,想法设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通过通俗、弄假等手段获取效应“,促销”新闻。一般来说,新闻娱乐化的内容力求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和“庸俗心理”,极力兜售什么明星婚变、大款寻“二奶”、“富婆”“婚外情”等等,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违反伦理原则,恶俗到了极点。

4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策划

电视新闻策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电视新闻策划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特的、有创造力的、有很强新闻价值的,既要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代的主旋律,又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新事物的存在变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完美结合,赢得更多的观众。

4.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现代社会,舆论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就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关键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及时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生动反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新闻策划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吃透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又能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和掌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报道思想,正确引导舆论。当然,策划人还要关注经济、消费、生活等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非政治导向问题,因为这些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

电视新闻范文篇6

一、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的病灶

(一)政治性的媒介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同时代的政治需求、政策方针,造就不同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过去,由于政治与文化的封闭性,我国一直把媒介单纯地当成一种工具:战争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经济改革工具,让媒体充当政府的播音喇叭,服务于政府的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大炼钢铁需要全民动员,媒体就一窝蜂地报道谁家谁家砸锅卖铁,炼了多少多少吨钢铁,响应国家号召,呈现祖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假象;经济改革需要树立榜样,媒体就千篇一律地竞相报道哪里的农民在党的政策下发家致富,盖洋房,种果树,买轿车,好似全国农民都已达到小康生活,典型报道的宣传意义大于一切,即便报道的内容“假、大、空”,即便新闻的本身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尤其在对典型报道的人物选择上,典型人物能否见诸于报端,亮相与电视,要看该人物身上是否体现了政治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媒体的生态环境逐渐转变为开放的、公正的、平等的,媒体的报道宣传不再唯单一的政治需求马首是瞻,开始发挥媒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典型报道的选题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但历史遗留的病灶还未完全治愈,在典型人物选择上仍然以政治性为第一要务。

(二)“神话”色彩的“天人合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对于正面典型报道中的人物宣传,出现“完美化”、“标准化”、“天人合一”的“神话”现象。只要是正面典型人物,他就不可能有缺点,他一定是完美的,崇高的,无可挑剔的;他一定是“党性”的,而不是“人性”的;他一定是“超人”的,而不是“平常”的。如1994年一篇关于马永顺的报道写道“‘退休后的马永顺仍然每年都上山栽树、扶育、整地。’年近八旬的马永顺看了报道很反感,就说:‘我老了,干不动了,春天上山造林都没干多少,请记者不要再逼我夏天扶育、秋天整地了’”[1]。媒体的典型人物报道把普通人“神话”,为了这个“神话”的形象,甚至有时为了表现先进人物的思想解放,就把群众写成观念陈旧;为了突出先进人物的无私奉献,就把群众写成自私自利,甚至把群众的智慧写成是先进人物一个人的创造,把集体的功劳记在先进人物一个人的身上等等[2]。媒体报道典型的思维模式就是,典型就得“高、大、全”。但实则,完美的“超人”脱离了群众生活,反而使得典型悬挂空中,让人敬而远之。

(三)故事性和真实性的偏离

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中,人物的刻画和形象的展现很难把握。虽然电视新闻报道的典型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媒体宣传的典型人物总是“样板戏”一般,缺少“亮点”,缺少人物内心真实的写照,缺少报道角度的新颖性和报道内容细节的深入挖掘,使人物的性格特质和时代特征不鲜活。比如宣传政府干部,会写典型人物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一心为做人民的好公仆,但也会套路般地写他一心为工作而几年不回家,为解决百姓疾苦而抛下父母妻子儿女与不顾,甚至多少年对家人都不管不问,只顾着执着地工作和为人民服务,活脱脱将一个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写照为一个六亲不认的工作狂,试问这样不真实的典型人物怎叫观众可信、可亲、可感?即使再鲜亮的躯壳,即便事迹感人心肺、震撼心灵,也会让观众觉得太假,太虚,而收不到积极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作为电视——以画面取胜的媒体,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和真实感。但是对于典型报道来说,它不像消息类报道,观众可以从抖动的、模糊的画面中断定新闻的真实性。典型报道是很难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及时地捕捉到现场画面,它更多地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跟踪的深度报道,镜头难免有导演的痕迹。因此,观众总是会问:“那个时候,他们怎么知道?”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的良药

(一)写真实的人,写生活中的人

典型人物是人,不是“神”。电视媒体在做典型人物报道时,应摒弃“高、大、全”的传统报道理念,将典型人物置于现实环境中,自然地写人和写自然的人,从典型生活中的故事体现时代背景下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操守,做到生活化、人性化地报道,既宣扬典型的优良品质,引导社会学习、效仿,也不刻意避讳典型自身的缺点,让观众觉得典型就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他没有“超能力”,没有“神助”,有的是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3]。比如2006年“大孝至爱,大爱无疆”的典型代表——河南焦作煤矿工人谢延信,他以默默的行动,演绎了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孝道的现代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在对谢延信的典型报道中,就是用平实的目光报道平实的谢延信。画面中穿着朴素,已头发灰白的谢延信,在一个祥和的下午,拿着一柄梳子在小院里给84岁满头白发的岳母梳头,边梳边和岳母聊着家常,不时传来谢延信傻呵呵的笑声。这幅画面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画面中没有绚丽的服饰,没有华丽的背景,有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与家人的关爱,它充分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谢延信。这个镜头让很多观众都留有深刻的印象,让观众觉得距离自己很近,觉得它是真实的,生活中的,这则电视新闻典型报道教化了很多观众,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于细微处体现“典型”的精神品质

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定有常人达不到的某种精神境界。过去,电视新闻典型报道中常常用豪言壮语或者祖国、全民之类的语言来体现典型人物的思想境界,但在这种豪言壮语下,观众并未擦出思想的火花。典型是生活中真实的人,新闻报道应多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活动中,自然地表现先进人物的思想内涵,于细微处体现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展现典型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一个有思想,有境界,有故事的典型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尤其是当有思想的矛盾冲突时,新闻报道绝不能守着骆驼不说牛,事实上,矛盾冲突才更能体现典型的优良品质[4]。实现了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割肝救子,日行10公里“的”暴走妈妈”的新闻典型报道,在电视画面中:坝上,一个胖体型的中年妇女,急速地行走着,大口地喘着气,前襟后片已被汗水浸透,从一个标有“湛堤2”的界碑走到标注为“湛堤4.5”的界碑,镜头中母亲脚上的布鞋已被磨损。这幅画面体现了3对矛盾:一是母亲想割肝,但体形肥胖,不能捐献;二是母亲矮小的身影与长长的堤坝的强烈反差;三是母亲汗流浃背却还急速行走,不敢停歇。正是这3对矛盾的冲击和镜头对鞋子的特写,刻画出了人物内心的坚毅与顽强。这幅画面感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浓浓地传达了母亲为救儿,坚持锻炼,坚韧不拔的精神,再次向世人宣告了母爱的伟大,令人感而生敬。

(三)“立体式”丰富典型形象

电视新闻范文篇7

一、电视新闻标题的基本特点

电视新闻的标题分为两种:屏幕标题和提要标题。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标题除了具备一般新闻标题的共性之外,还有其个性特点。

1)言简意赅。屏幕标题是显示在荧屏底部供观众看的新闻标题,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通常不会播报,所以电视新闻标题的遣词造句要做到质朴而通顺。这样观众在浏览新闻节目时只在一念之间便能了解它的内涵。观众的视觉反应速度要求屏幕标题要切实避免生僻或华丽词藻的滥用。同时,电视新闻的标题要相对简短,尽量避免或减少复合句以及不必要的副标题的出现。依据视觉范围特点,电视新闻的标题字数应控制在20个字以内,字幕打一行为最佳。以《主持仪式欢迎阿根廷总统访华》、《会见冰岛外交外贸部长》为例,这两个标题就紧扣新闻内容,简明扼要地传递了新闻的主要信息。

2)浅显易懂。提要标题是由节目主持人播报的,观众只能听而不能看。因而提要标题应同时兼顾播音员播报和观众收听两个方面,即不能使播音员说起来拗口,造成播报失误,也不能使观众听得迷茫而不能明其大意。标题语言要尽量大众化,符合受众的口味。电视的受众相对于报纸等其他平面媒体来说,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较低,因此标题语言更应该浅显易懂、紧密联系群众生活。例如,《全国农民画展,绘就农村新生活》,《春节期间全国多个城市因燃放烟花致空气污染》,这两个标题都用尽可能精简朴素的语言使观众完全理解新闻的重点内容,并且引起观众进一步详细了解新闻内容的兴趣。

3)新颖生动。一条高效的电视新闻标题不仅要提炼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激发观众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器官,更要起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效果。社会新闻内容精彩丰富,是一个类似于万花筒的世界,在制作这类新闻标题时,更应充分发挥它寓教于乐的特性,不要给一则生活化、人性化的社会新闻起个古板、乏味的标题。同时,一个好的标题,一定要独具匠心,要“创新”,以达到使观众更好地收看新闻的效果。但在一档电视新闻节目里,即使每条新闻的标题均达到了上述要求,但为了避免标题的结构或遣词造句出现“撞衫”现象,文字编辑还要仔细地斟酌标题,使新闻节目的标题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当前电视新闻标题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与网络等新新媒体竞争,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越来越重视其外在的包装,在追求包装的精美规范的同时,却忽视了其内部千疮百孔的漏洞。尤其是技术性的,常规性的错误较多,这连最基本的规范都不达标。

1)题不对文,题文脱节。新闻标题应当对应相应的新闻内容,这是设计标题时不言而喻的要求。可是有的作者为了刺激观众收看的欲望,有意夸大或缩小部分内容的比重,造成题文不符。这种做法只会对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产生“昙花一现”的效果,而不利于维持稳定的收视群体。

2)虚虚实实,模糊不清。某些标题看似文艺气息很浓厚,但仔细品味却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标题晦涩难懂、空洞无物、以偏概全、夸大其词、词不达意,甚至在字词句的使用上出现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错误。如果不能从标题上突出新闻的内容实质,标题便成了无源之水,甚至成为这则新闻的“鸡肋”。有一则报道内容是朝鲜渔船进入韩国水域被扣留。标题却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的标题给人以云山雾罩的感觉。不看内容,很难想象出这则新闻所要报道的事件内容。

3)牵强附会,揠苗助长。有些新闻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无论什么内容都想贴上政治的标签,借以增加其理论性与思想性。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新闻的思想性不是靠一句话、一两个口号就能突显出来的,其主要蕴涵于整个内容之中。例如一篇关于某地区积极开办群众摄影展的报道,这则新闻的重点应当是表现群众丰富的文娱生活。若把题目拟为《展现改革成果,助力社会经济跨越发展》这就显得是在强贴标签,人为拔高的目的过于明显。

三、改进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观看时间逐渐缩短,“读题”已成为大量观众了解新闻内容的主要方式。记者、编辑只有兼容并蓄,广采博收,不懈追求,才能提炼出信息充足、内容丰富、生动且有韵味的好标题来,以满足在“读题时代”受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联想”收购“IBMPC业务”、春耕抓住“高、抗、好、强、实”等新闻标题都是简明而切题的典型代表。新闻以实效信息的准确传递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其表达以突出真实的内容为主。对于新闻标题来讲语言是首要的,因为只有准确而简明的语言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凸显内容。最好的新闻标题是当其进入观众视线时马上以正确信息的形式存入观众脑海,而不是让观众费解的停留在字面、或存入错误的信息。所以新闻标题要求省去一切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做到主题先行,同时运用结构和逻辑的严密性、措辞的准确性来客观、完整、准确、鲜明地体现主题之所在。

电视新闻范文篇8

【论文摘要】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新闻敏感,善于在现场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现场感首先是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产生的现场感受,之后再把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的声音和图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传达给观众。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才能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呢?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新闻敏感,善于在现场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有幸参加2007年遵义广播电视奖参评,凤冈电视台送评的《200多台收音机热闹凤冈偏远山乡》就采用了现场报道,并体现了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获得遵义市广播电视奖消息类一等奖。之所以能够获奖,就是它那强烈的现场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十七大前夕,为让偏远农村的群众能及时了解十七大召开的盛况,听到党中央的声音,遵义市委宣传部分别在凤冈县土溪镇梯子岩组和王寨乡的土璜村举行了“喜迎党的十七大赠送收音机到农家”活动,将205台收音机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是采访中采取了在捐赠现场记者出场景的一个报道,并分为两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第一组记者:介绍了梯子岩人民在现场感受到现场农民喜悦的心情,“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土溪镇鱼泉村梯子岩组赠送收音机的活动现场,由市委宣传部赠送的105台收音机正发放到农户手中。”第二组记者同样采取现场出镜介绍捐赠的情况,“各位观众,这里是王寨乡土璜村的捐赠现场,100台收音机将发放到受捐赠的农民手中,他们将通过这些收音机收听党的十七大的盛况,了解党支农、惠农的政策。”这样用两个记者出镜现场进行报道,把在两个偏远的农村捐赠收音机现场连接起来。采取此种方式,向观众口头报道当时“刚刚发生”、“正在发展变化”的新闻事实,使它极具现场感强、真实感强和参与感强等特点;记者直接“出镜”把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声音、细节、结果等通过屏幕向观众叙述,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给观众造成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直接带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记者还现场直接采访了受捐赠的群众,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使观众有参与新闻事件当中的感觉。同时,使观众看到、听到记者和当事人的叙述和现场特有的同期声及图像,使观众倍感亲切,增强新闻的冲击力、可信性和真实感。还用几组描写人物内心深处的近景和特写画面烘托现场气氛,与大家一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三是在新闻编辑后期制作中,记者用了几句话交代了事由,用第一组外镜主持人介绍捐赠情况,再加上市领导张明辉部长给老百姓讲的一席话:“你们这种自强不息,自己想干事,自己想改变面貌的这种精神感动了我们……让我们老百姓的思想与国家能够同步。”一席话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他们心明眼亮,脸上总堆满了笑容。接过收音机的群众全神贯注地听广播电视技术员讲解如何使用,有的嫌人多听不清楚就把一个个耳朵贴近收音机头挨头专心听起来。就这样用现场同期声+现场音+现场描写人物内心的几组镜头,最后介绍了两个偏远山区,常年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而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想办法让老百姓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了解惠民政策。通过活动的开展把整个捐赠现场热烈的环境衬托出来,群众也高兴得不得了,此条新闻能够获奖,主要是它本身新闻价值大,记者抓住现场感强的细节,深人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合理地运用了同步摄录画面和同期声,达到了声画统一的现场报道效果,造成强烈的现场感,给观众以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的感觉。

鉴于此,我对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首先,一条现场感强的新闻,在采访中,记者要能及时捕捉到最能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现场镜头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使现场报道产生“轰动效应”,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现场要能抢拍、抓拍到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镜头。现场感与现场拍摄两者截然不同,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是在现场拍摄的,但并非现场拍摄的电视新闻都具有现场感。现场感就是要求记者在拍摄现场能迅速明确主题,初步策划出棱角,做到胸有成竹,做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在现场捕捉抓拍到比较自然、真实的、能反映整条新闻核心内容的镜头和生动场面,就能给新闻报道有效地增强现场感。如果我们的记者在现场缺乏新闻嗅觉,采访不深入,到了现场对新闻事件理解不深,面对事件出现的现场气氛无法应对,只是简单地拍几个镜头,漏掉了现场最真实的、说明事物本质和充满活力的、最具现场感的画面,就会使整条新闻大为失色了。

电视新闻范文篇9

随着各地方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的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电视传媒特点把握不够,一些新闻节目虽题材不错,但画面雷同,有些节目甚至画面和声音毫无关系,没有可视性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的是电视记者工作作风不深入,有的是电视记者对电视观念在电视新闻采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电视语言与广播语言、报刊语言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它用视听语言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性,因而它是原始语言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它把认知与感受融为一体,而不是强调主体的体验。文字语言抛开了直接的视听对象,这就使得作者需要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转化为文字,受众只能借助文字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认知,而电视思维则是图像的连接与变化,它恢复了视听思维的直接性。电视新闻是电视系统构成中的一部分,既有一脉相承的共性,也有独立的个性。它是电视记者向观众叙述事实、阐述理念的窗口,它赖以传递信息的物质材料就是以广电信号为载体呈现的电视画面与声音。ENG摄录方式为电视新闻采制带来了声画同步的、有别于新闻电影声画后期合成的不同方式,这一技术手段的变化,同时决定了电视新闻采制的特点。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这一特点,进一步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所谓观念就是思想意识。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统一性和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电视观念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电视声画同步的形象化传播特点达到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指导电视新闻节目的采制。

把握电视传媒的立体信息传播特点

信息理论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视声音与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即电视传媒特点是综合性的,是一种立体信息传播方式。确立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就需要探索如何使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息的结合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在实际采制新闻中,强化电视观念,把握电视传媒立体信息传播特点,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画面语言是电视的本体,是第一位的。首先,从电视的传媒特点分析,电视不仅与报纸、杂志在物质基础、信息载体、传播符号、接受方式上根本不同,而且与广播也有显著的不同。通俗地说,报纸、杂志是读的,广播是听的,电视是看的。可见,电视画面是电视传递信息的第一语言,是电视的本体。它包括字幕、色彩、光线、景别、角度、构图、运动等元素,这些元素或单独或相互配置撞击,都将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感官和心理流程。其次,从电视新闻采制的过程分析,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电视记者除了发现新闻线索,明确主题思想,详细占有新闻材料,认真选择材料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要用在片子结构的设想和情节、细节、场面、角度等的构思、安排上,而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都离不开画面。可见,画面是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这就要求所有的电视新闻采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记者都必须亲临现场,深入采访。否则,就不可能拍到真实的原始画面,不能用镜头准确清楚地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可能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电视新闻采制比其他任何媒体更需要现场,更需要记者经历新闻事实的过程,一个没有新闻现场画面或者缺乏典型形象的瞬间捕捉的电视新闻报道,很难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再次,从电视观众的视觉心理分析。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观众看电视主要还是希望通过电视画面直接看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直接认识现实生活,由此进一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并希望通过电视画面获得一种仿佛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现场感、参与感。可见,画面是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最后,从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分析。画面的作用是直观、形象、生动地反映事实、刻画人物、表达主题。电视节目通过画面把宏大的世界、色彩纷呈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随着画面一起走进现实、走进过去、走进未来。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新闻,而不是用文字来描绘新闻,这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也说明了画面的魅力和作用所在。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好的新闻,越是受观众的欢迎,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努力用画面语言说话。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是电视节目的生命所在,也是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的根本。

重视同期声的运用。同期声是指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记录的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现场声。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了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使人感受真切、灵动。同期声再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报道记者和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传播学理论认为,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最佳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声画同步的传播则如实向观众再现了人际交流的最佳方式,它缩短了观众与荧屏的距离,具有一种亲近感,也容易激发观众的认同与参与意识。青岛电视台获奖新闻《细说“振超精神”》,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平视”的视角和凝练的笔触,展现重大的时政新闻,有举重若轻的意味。报道中大量使用了现场同期声,极具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总理和码头工人之间的深情,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总理亲和、亲民的人格魅力。

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表情、神态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肢体语言”、“环境语言”等。电视新闻篇幅短、容量小,因而不能做透彻的解剖分析,这就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表现元素,如特技、字幕、图表、资料等以丰富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北京电视台的《跨世纪之路》充分利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把北京的路、桥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三维动画、多画屏分割等特技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条新闻极大限度地开掘了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表现技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信息冲击,满足了电视观众的视听享受。

新闻解说词的使用要做到声画合一。解说词在各类新闻中虽然不可缺少,也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闻解说词要以画面为基础,密切配合画面,充分表达画面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补充画面的事实,增强画面的表达效果,传达画面无法传达的信息。解说语言要大众化、口语化、短小精悍、高度概括,满足观众收看新闻节目时轻松随意的状态,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发挥电视现场纪实的优势

电视观众对即使已经知道的事,也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因此电视新闻要立足现场、突出现场,在现场报道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声画的特殊表现力。

以现场这个视角去报道新闻。新闻的现场报道对象绝大部分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拍摄,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人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应等都展示在观众的面前,直接诉之于观众的视、听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纪实的手法拍摄。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跟踪拍摄、充分运用长镜头、故事化、情节化是最好的报道手法。江西电视台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地震灾区第一夜》,其成功之处,就是采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5个小故事,客观地向观众报道了地震灾后第一夜的真实状况,突出现场的氛围,增强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新闻一开始,用了高音喇叭巡逻车的现场声,“发生余震的可能仍然存在,室内活动很不安全……”直接把观众带入紧张的情绪中,然后画面切入到排查队员挨家挨户的检查上,显得自然流畅,接着是排查人员劝一名还留在危房中的妇女到空旷地方避险的画面,这与高音喇叭的声音形成呼应。随后,画面又转到医院,有一名可爱的小宝宝平安诞生了……记者精心选择的小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说服力。在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抢拍到极具现场感的生动画面和同期声、背景声。这些迸射出光彩的好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充分体现出电视新闻记者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敏锐的新闻眼光及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的形成。

激发观众的多层次参与。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不仅仅是展现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把这一过程直接传播给观众,还能激发电视观众的参与感,调动他们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欲,使观众感到平等、亲切,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因此,在电视新闻的采制过程中让观众多层次参与,是强化电视观念、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电视新闻范文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提升新闻本身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发稿之前都需要进行很多次审核,以此保证新闻的准确性。而影响广播电视节目新闻准确性与真实性的关键在于新闻编辑。但是目前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量也非常大。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新闻更新的速度要求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量不但增大,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所以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大,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新闻本身的准确性。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还能够规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最终起到提升新闻本身准确性的作用。(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现阶段,媒体行业飞速发展,信息的渠道与信息传播的方式逐渐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能够便捷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从网络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十分复杂,所以人们会接收到大量不文明信息。如:谣言、暴力语言以及错误的价值观等。这些不良信息会对人们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而且,这些不良信息在传播时往往会以特殊的方式吸引群众的目光,尽可能地扩大社会舆论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从新闻内容以及新闻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为大众传递正确、真实的信息,更好地引导社会正确价值观。(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够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多,受众涵盖的范围广,新闻影响的范围很广,所以说广播电视新闻内容能够引起大规模的群众心里变化。但是现阶段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些虚假新闻或者是谣言会在短时间内在群众中扩散开来,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社会恐慌。虽然相关部门针对虚假信息的谣言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范围广,速度快,所以谣言一旦扩散就难以控制。针对这一情况,广播电视要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及时辟谣并正确信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能够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与新闻编辑的敏锐度,做到实时动态更新,向社会真实、准确的信息控制谣言,维护社会稳定。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下降,影响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以下是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介绍。(一)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较差。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兴起与发展,广播电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以及信息更新速度快等。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广播电视新闻播出的时候很多人已经从其他信息渠道获取了信息,所以不愿意再重复看一次,这就导致广播电视新闻收视率下降。.6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声屏视野(二)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形式存在问题。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新闻节目的内容形式单一,比较乏味。而且广播电视新闻主要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评论,存在很多文字性的重复内容,这就无法吸引受众的兴趣,从而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三)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信任度降低。现阶段,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而网络平台存在很多负面虚假信息,这些信息会对人们产生错误的引导。由于网络信息的形式十分多样,而且舆论影响力非常大,所以人们降低了对广播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另外,在网络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想要提升收视率,有时会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新闻编辑,这样就会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从而降低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信任。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策略

由于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与网络信息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所以想要解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水平,促进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创新,以下是创新策略的具体介绍。(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广播电视新闻对大众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广播电视新闻还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同时也是党新闻事业的重要部分。所以说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广播电视新闻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是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纽带,所以说广播电视新闻要以政治为第一导向。只有这样在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的政治价值。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和研究民众的心理,在保证新闻准确性的情况下尽量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让民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同时给予民众正确价值引导。(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体是相关工作人员,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中,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另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不仅需要创新思维的引导,还需要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闻编辑工作人们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善于分析社会现状以及人们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能够吸引大众。另外,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同时还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形式多样化,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图片处理能力,以及文字排版能力。所以说,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三)广播电视新闻创新要满足群众需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服务,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创新中必须要满足群众对新闻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真正受大众喜爱。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上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所以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必须要立足于群众,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排一些有特色的有质量的新闻节目,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要立足新颖。由于现代媒体发展迅速,人们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的形式十分多样,所以以往单一乏味的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必须要立足新颖,在新闻编辑时选择新颖的新闻素材,尽量用比较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人们的关注。

综上所述,近年来,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创新。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研究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首先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说明,然后详细分析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作创新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有效解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梁尚丽.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1):155.

[2]温蕾,赵子龙.编辑创新理念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3):153.

[3]王林,张衍宁.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168.

[4]丰金东.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以及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158.

[5]高劭劼.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8):86-87.

[6]高颖,王海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分析及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