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导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4 17:06:08

电视编导培训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电视编导;机制;创新

我国的电视创作已经经过了六十年的创作实践,有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有一定的观众,我们必须强化这种创作思维,因此电视编导的责任越来越大。电视编导的创作要想赢得一定的市场,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发挥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电视作品。

其中,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电视编导掌握电视节目的时代性,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封闭就意味着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开放则能推陈出新、开拓发展,在电视节目的创新中我们不但要吸收国内外电视节目作品的精华,还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使电视节目作品能够展现新的境界。

二、影响电视编导创新的因素

工业化生产和群体创作对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在投入产出中追求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最合格的产品。工业化生产在电视节目中的直接表现时功利性的,创作的目的是争夺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电视创作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科学的机制是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保障

科学的创新机制对电视编导的创新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电视编导的创新条件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这些创新的条件就需要有科学的创新机制。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或是创新意识不强,创造便欲低,也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得以实现的能力要素,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意识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创新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工具系统,知识就是能力这是不变的真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如果一个人所接受的都是陈旧的观念、单一的知识和僵化的思维,那么久会难以建构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创新思维,那么所有的创新意识也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施展。

我国的电视发展较快,节目的需求量也增大,电视编导量也随着增多,而我国缺乏电视编导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机制的缺乏必然导致创新的缺乏。科学的机制可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知识和激发创新思维。

四、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1.推陈出新,不重复自己

创新需要不断的背叛自己的老路,不重复自己,也不囿于旧的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是异常的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的电视编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能赢得观众的欣赏。一般的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至多也就两年,而有些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的生存,在于他们的不断的更新改版,这样不断的创新菜能使节目常新。

2.重视编导的心理需求,激发创新的动机

在电视行业,电视的从业人员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要激发电视编导们的创新能力,除了要考虑提高编导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等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成就者喜欢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独立的制片制度是满足编导高层需要、能充分激发电视编导们创新思维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制片制度能够给独立制片人创造集思广益、发挥才能和冒险的空间,有利于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有利于形成个人的风格。激发创新的动机需要不断的细分自己的奋斗目标,信息的反馈要及时,能够正确地、适度地、及时地运用奖惩手段。这样激发创新的动机才能够使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并且使偏离目标的行为得到纠正。

3.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结合

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就在于大胆假设,寻求多种答案和途径。在电视创作中,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有意识的将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的思维结构就趋于合理,创新能力将不断的加强。

4.竞争与协作的相结合

电视群体创作的特点使竞争与协作成为群体基本的组织方法。竞争是群体活力的象征,虽然会使成员间产生矛盾,但它对群体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有促进作用;协作是群体生存的根本,它是群体发挥最佳效能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内部竞争会对群体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群体之间的竟争却能使群体成员间加强协作。因此,电视台或制片公司在建立竟争机制时,既要形成群体内部的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制),又要建立群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如栏目责任制),两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既竞争又协作,保持创新活力。

5.顺从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创新应该基于栏目的定位、一种迂回的上升,而不是游离和脱轨。栏目的定位犹如一棵树的根,是获取生命力的基础,定位的越准,根才能深扎于大地之中。若是与栏目定位相脱离,则创新便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分量。公务员之家

五、小结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节目的主宰,编导在运用电视思维进行构思时,要有运筹帷幄、通观全局的思想,要有对全片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的能力,既要考虑到真体育局部的关系,又要协调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电视语言各要素的优势,使各语言形态相互融合,形成形声一体化的有机整体。作为电视编导的创新,在创作过程中,起到一种调和的作用,只有编导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和思考,不断的增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赢得观众对自己的节目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稚田《中国电视编导的回顾与前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2]陆康.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活[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节目制作;创作技巧

一档好的电视节目的呈现与编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编导对于电视节目的认知,对于电视节目的创作,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影响了电视节目的效果。好的电视节目,不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够开拓人的眼界,增长人的认知,而这样的节目,需要精心的制作,无论是从节目的编排还是内容的设定上都需要编导用心的付出,并且也需要较长的制作过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广播电视编导都需面对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现状

(一)创作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开始涌现了大量的娱乐和综艺性节目,各种类型的综艺娱乐节目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观看综艺节目,人们的压力也会得到释放,有的节目,还会增长人们的见识,在开心之余也能有一定的收获。但是,细细回想,现今国内的娱乐综艺节目更多的都是对于国外节目的模仿,或者直接购买了国外节目的版权对节目进行再加工,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也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受众[2]。因此,广播电视编导还应积极的提升自我,及时的对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制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目,彰显出本土的特点,才能收获更多的观众。

(二)电视媒体处于劣势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出现,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通过手机或者平板,只需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节目,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电视媒体线性传播则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人们只能在固定的时间观看节目,一旦有事错过了精彩的部分,无法回看。因此,电视媒体应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抓住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做出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电视媒体可以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节目宣传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和观众的互动,及时了解观众的心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收获更多的观众。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从节目前期乃至中期后期对节目进行严格的监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也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为便捷。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更为宽阔的媒体视野,提高对新闻资源敏感度,给观众带来最新的和最具吸引力的新闻信息。其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也应具备复合式的知识结构,能够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为人们带来更具内涵,更具吸引力的广播电视节目。此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观众对于节目内容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创新思维,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技术与传播工艺。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高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技巧的策略

(一)创新节目选择技巧,实现即时互动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技巧的提升,离不开节目的策划和选择,也要实现节目的实时互动,增加与观众的交流,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改变传统媒体的弊端,收获更多观众的喜爱。这就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能够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需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选择和确立节目的内容和方向,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策划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增加与观众的沟通与交流,增加观众的参与感,让观众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也能了解观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观众的合理建议,编导也应虚心接受,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收获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二)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培训

广播电视编导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技巧的提升则离不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培训。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才能拓宽自身的传媒视野,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因此,广播电视台应注重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培训。广播电视台可以聘请新媒体时代专业的媒体人士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也应为广播电视编导提供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其能够学习到与时展相符的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到先进的电视编导创作的表现手段,从而切实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广播电视编导能够立足于时展特征,正确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让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有所创新,能够弘扬社会主旋律。也能让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进行创作手段的创新,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广播电视节目,使节目更好的反映出时展的趋势,增加节目的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进而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三)科学合理的选择节目主题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深刻的意识到,观众是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核心,也是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的保障。观众的喜爱与否,观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价,都将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口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技巧也与观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应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投票等形式,了解观众的喜好,分析观众的喜好和需求,立足于观众的喜好,确定节目的主题方向,创作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让观众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心情能够得到放松,压力能够得到释放。其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外,也应坚守初衷,发挥节目育人的作用,为观众传播正能量,做正确的价值引领,让观众在娱乐和放松的过程中也能有所收获。从而收获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四)丰富节目形式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不断的丰富节目的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节目。这就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在新媒体时代下,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分析现阶段主流媒体的传播情况,然后在对节目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节目形式和内容更加新颖,更加富有吸引力。如广播电视编导可以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对不同的受众开设不同的频道,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细分化和多样化,让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也应做好节目的质量把关,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牢牢的把握住自身的质量优势。从而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更好培养观众的忠诚度,在新媒体时代下,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喜欢上广播电视节目。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给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电视媒体要想突破网络媒体的冲击,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及时的进行变革和创新。编导作为广播电视的核心,编导的创作技巧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为了更好的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编导还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的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作技巧,进而创作出更多具有自身特色且符合受众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从而收获更多观众的支持和喜爱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郭保麟.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03):150.

[2]王晓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6(5):74.

[3]黄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科学技术创新,2017(16):196.

[4]杨荣岱.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想探究[J].记者摇篮,2020(03):104-105.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编导;新特征;工作建议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新旧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借鉴与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行业发展环境,尤其是促使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而成为了主流媒体形式,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电视编导等电视媒体人工作的难度,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旧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的编导工作需求,变革与创新电视编导工作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编导需要紧跟新媒体时展潮流,直面国内媒体发展新常态,改进与创新电视编导工作思路,确保可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实现突破发展。

1新时期电视编导工作的新特征

1.1节目竞争日趋激烈。在新时期媒体环境发展形势下,新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促使媒体信息传播路径不断增多,拓展了其发展空间,同时基于互联网所发展起来的众多媒体促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媒体信息,尤其是新时期大多数社会大众更加倾向于借助手机App或电脑端来观看媒体节目,放弃了以往广播电视这种媒体信息获取路径,以至于使得新时期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持续下跌。可见,借助手机来收听或观看节目的方式,是以往传统广播电台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此外,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产物,还具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存储功能,这时候可以使听众随时随地继续回听那些已经播出的节目,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无法回播或回听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对电视编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2工作环境越发复杂。电视编导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幕后工作人员,但是却同现场记者以及台前节目主持人等工作人员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这表明电视编导工作会受到其他部门人员工作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热点社会事件频繁出现,同时受众也可以广泛地参与到电视节目制作中来,这时候为了可以满足节目受众的实际需求,国内许多广播电台专门在节目制作中增设了受众参与的窗口,以至于极大地增加了编导工作的难度。此外,新旧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社会大众的思想呈现出显著的个性化与独特性特征,同时对于节目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这时候电视编导很难再预期或固定安排节目的走向,加之节目现场存在比较多的突发情况,相应的线下参与平台具有比较大的变数,以至于使得编导工作中会需要处理许多临时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1.3工作要求不断提升。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内容愈发丰富,同时传播速度也得到显著提升,促使社会大众的思维更加开放,同时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理解也更加复杂,这使得他们对新时期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复杂的媒体环境也促使社会大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审美水平也大大提升,相应的审美取向日趋多元化,这均对电视编导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电视编导主要是考虑如何对节目进行策划,确保可以使社会新闻等节目内容如何更好地传达给社会大众,引发他们的思考。但是在新时期媒体环境下,电视编导更加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增加节目的吸引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在节目制作中适当地贯穿一些正能量的人文思想与社会价值观念,引导受众思想的发展,这均对新时期电视编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编导必须要对自身的工作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对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重新定位,确保节目制作的质量。

2新时期电视编导工作的出路

2.1创新节目内容。为了增强新时期电视编导节目制作的质量,使其更受新时期受众的青睐,就需要使电视编导创新工作理念,调整和创新节目内容。从本质上来讲,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丰富的内容,所以为了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先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增加其新颖性和个性化特征,确保可以拓展受众选择空间。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节目制作流程进行调整。电视编导人员需要逐步从幕后转到台前,除了做好节目播出之前的策划工作外,还要做好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全程跟踪指导工作,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节目在实际播出过程中存在的异常问题。例如,对于访谈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电视编导人员可以结合线下广大受众群体的留言,对节目预先设计的一些访谈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使其更好地迎合受众群体的收听或观看需求。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节目制作内容进行创新。电视编导人员要彻底摒弃当前媒体行业内存在的节目抄袭通病,而应该结合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受众群体的接收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来科学地编排节目,确保所制作的节目富有人情味的同时,符合地方台特征,加之文化创新力度的加大来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台的优势,促使其收视率不断增长。2.2拓宽传播渠道。新媒体背景下媒体信息量更大,传播路径更广,同时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了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力,新时期电视编导工作的另一个改进点就是要注意对媒体信息传播途径进行拓宽,具体需要他们充分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中所衍生的新型媒体理念、媒体技术以及媒体设备来对广播电视台节目进行完善,尤其是不可仅局限于现有的新旧媒介融合方式,而应该伴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而对广播电视台和新媒体的融合进行合理调整。比如,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微博和微信等得到了迅猛发展,这时候电视编导可以为电视台建设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来同受众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如借助受众群体在公众号下的反馈或留言等来对节目制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来做节目预告等,这样就可以形成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联合传播形式,为社会受众评价广播电视节目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台节目传播渠道,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台发展。又如,当前微博等新型媒体资源比较流行,广播电视可以同它们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微电视”或“微电台”等节目形式,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吸引大批年轻听众群体的关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台在同网络等新媒体开展跨媒体合作的时候,电视编导必须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对传统电视媒介优质内容进行保留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新兴媒体技术来增强节目质量,拓展媒体传播路径,增加节目收视率。2.3强化教育培训。为了可以在激列媒体竞争环境中顺利突围,就需要从提升电视编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入手,有效地解决新时期国内电视编导人才更新速率慢的问题。一方面,要构建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多为电视编导人员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的机会,使电视编导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媒体行业内部中的一些新兴媒体技术和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如果条件允许,广播电视台可以和一些专业的媒体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做好编导人员的全方位培训,以更好地提升专业培训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构建健全的人员选聘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多从社会中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电视编导人才,同时还可以和一些媒体专业比较强势的院校开展“校企合办”,定向招收一批专业的优秀媒体人才,不断提升电视编导群体的整体工作水平。

3结论

在当前新旧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刻不容缓。电视编导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节目制作质量的主要领航。在新时期环境下,电视编导工作存在节目竞争日趋激烈、工作环境越发复杂和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等新特征,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台发展,就必须要在提升电视编导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创新节目内容,拓宽传播渠道,确保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夏箐.探析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3):95-96.

[2]钟骏岚.新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编导的创新与改进策略[J].科技风,2017,15(12):267-268.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环境。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对于节目播出效果有直接影响。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编导工作理念及方法,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需求,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传媒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不断融入新媒体技术,从而拓展传媒空间,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传媒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实时互动。通过开通节目微信公众号、加入微信摇一摇等功能,让观众可以充分参与到节目互动中,改变以往的单向传播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及时获取观众的反馈信息,了解观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从而对节目内容和形式加以改进,获得观众的青睐。(二)多元渠道。在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广播电视传媒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可以依托于更加快捷高效的互联网、移动网络开展传媒活动,满足观众利用智能手机获取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同时可以发挥多元渠道传媒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三)创新内容。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节目更新速度非常快,一款节目的设计和制作周期很短,通常几周时间就可以上线,然后根据节目的播出效果决定去留。如此高效的内容更新速度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围绕观众品位,不断对节目内容及播出形式进行创新,否则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促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作出了许多积极的改变。但是就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而言,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满足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需求。广播电视编导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水平偏低。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在新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也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跟风现象。一款节目流行后,会出现多个雷同版本,而且制作质量明显较差,是一种低质量竞争的表现。(二)编导工作理念落后,缺乏互联网意识。虽然已经开通了多种与观众互动的渠道,但是不重视对观众反馈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在节目编导过程中,仍以工作经验为主,难以真正契合观众的喜好和满足观众的需求。(三)与新媒体的融合深度不足。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环境的改变下,从节目的设计、制作到导播,都需要使用到新媒体工具。导播工作人员也需要熟悉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善于抓住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广播电视节目加以创新和改进。但是由于部分编导人员不熟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仍围绕大屏观众设计节目,缺乏对小屏手机用户需求的关注,未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目标。(四)广播电视导播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除了缺乏新媒体操作技能外,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有所不足。部分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也缺乏自我上进的动力,未根据新工作环境下的需要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存在随意性较高的现象,容易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路径

(一)创新节目设计理念,突出节目特点。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首先应创新节目编导思维,善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媒形式,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意。广播电视导播人员首先充分了解市场,找准广播电视发展定位,结合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确定节目创新方向。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下,节目自身的特点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要想让广播电视节目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摆脱盲目跟风、模仿的节目制作方式,真正从观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娱乐需求出发,编制观众喜爱的节目。同时在节目定位过程中,不能过于泛化,应专注于一类受众,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特定类型的受众需求进行分析,以此为出发点设计节目内容及播出形式,从而真正满足此类观众的需求,建立忠实的受众群体。其次应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节目审查等方面的工作,满足有关部门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挥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可信度优势,不断提升节目产品的竞争力。(二)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互动。广播电视节目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互联网思维,将传媒过程看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充分发挥观众在媒体传播中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节目制作者、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工具,参与到媒体节目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也应积极做出改变,打破以往闭门造车的生产模式,主动邀请受众参与到节目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集合公众创意,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在此方面,广播电视节目应积极建设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丰富节目互动形式,及时了解观众的反馈信息。比如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将节目热线与在线留言方式结合起来,及时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将观众互动环节设计到节目内容中,吸引观众的参与。同时应开放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满足观众互相讨论的需求,比如开放视频弹幕、建立微信群、QQ群等。在多种互动形式下,观众可以充分参与到节目播出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可以借助观众的微博、“朋友圈”等渠道,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一举两得。(三)加快新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离不开编导工作方式的创新。编导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快速搜集与节目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利用专用资讯处理软件,完成内容筛选和整理工作,提高基础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创新素材的利用方式,使用各种剪辑、编导软件完成节目内容的精加工过程,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观看效果。最重要的是对新媒体渠道的利用,目前我国网民总数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8.17亿,占网民总数的98.6%。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手机小屏受众的观看需求,借助快速的4G通信技术,提高节目清晰度。通过从各个方面提高节目质量,获得观众的认可和青睐,从而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良好发展。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必须注重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积极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工作岗位胜任能力。(四)提高编导人员素质,做好相关培训考核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下,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需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从工作理念到工作方法,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继续发挥电视节目领军人、把关人的角色作用。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不仅要具备节目策划、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艺术鉴赏能力及相关理论修养。在参与节目制作和编导的过程中,积极提出创新观点,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针对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应建立长期的培训考核机制,注重对高端编导人才的培养。同时与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衔接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岗位储备人才。在现有人员的培训考核过程中,应与个人绩效考核评价联系起来,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对于无法适应新工作环境、长期不能完成培训考核任务的人员,应采取末位淘汰的措施,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激发编导人员的工作动力和进修动力,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广播电视编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同时应尽快弥补广播电视编导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俐.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力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33):130.

2.罗琼.新时期电视编导工作的新特征及出路探讨[J].科技传播,2018(20):34-35.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探究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各个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现已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青睐,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大家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能离开大数据技术了,无论是我们每天看的电视,还是手机,都是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支撑,更好的展示了数据时展的技能,为数据时代的进步和形成展示了更加强有力的条件,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一定要掌握好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将电视编导的内容和形式更好的拓展开,帮助电视教育的内容展示更多的动力,为电视编导内容的质量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相关要求,高校需要实行多元化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将高校的学生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建设能力方面提供应有的保障,并且能将人才在电视编导方面的创意和电视编导的意义更加深刻的展示出来,并且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相对的优化、完善、系统的培训,为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素养要求,总结了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为大数据时代电视编导人才的发展和技术的要求更好的推进,促进人才的进一步形成。

1.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素养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媒体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广播电视传播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促进了媒介融合进程,也将媒介的融合以及发展更加深层次的展示在大众的面前,更好的形成大众的媒介多元化意识,帮助高校的学生能在现有的层次上进行相应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应和大数据时代联系起来,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当前的教育和形式进行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时代和背景相连接,才能创造出符合时展和符合人民要求的内容,在电视编导方面形成良好的发展诉求,更好的建立电视行业发展新局面,为电视广播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新鲜的力量。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素养应满足多元化要求,要多方面的进行高校学生在电视编导人才方面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不断的培养电视编导人才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将大数据的技术和能力更好的融合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在形成教育发展的形式和观念以后,展示电视编导的技巧,为电视编导的内容提供更加新鲜的动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员需要从行为方式、心理活动、人际交往、话题关注度等方面,获取更多有用的数据、资料,深入挖掘这些内容的价值,还需要明确节目舆论方向,将电视编导的内容真正的理解深入。这是在人才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方面的进步。其次,大数据可视操作能力,这是在电视编导技术方面的全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员应将多项数据进行组合,形成相应的组合能力以后,完成数据影响工作,将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和整合,为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利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些资料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将有效性也作为基础数据的开端。最后,一定要培养高校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故事化构建能力,将多重能力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的早就一批完整能力的学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解读社会问题,做好故事化构建工作,将故事化的形式和社会的问题更好的展示在社会大众的面前,为社会大众服务。

2.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

2.1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电视编导教育质量。为了积极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工作,高校需要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优化,实行校媒联合的教育模式,更加充分的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的机会,并且真正的在实践中寻找到技巧,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教育的实践要求,在开展新闻媒体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新闻媒体和电视编导的作用,真正的将学习到的理论的内容更好的进行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强劲的实践。因此,作为媒体单位,应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实践基地,这不仅能帮助媒体单位做好数据分析、搜集等各项工作,还能为高校解决一批又一批需要走向社会进行实践的学生,这是双赢的局面。学校和媒体单位不断合作,互助共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察协作的形式。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很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过程中,过于关注的人员输出,为合作媒体带来了很大压力,最终会造成拒收实习学生的现象。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需要针对校媒合作形势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可视化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媒合作制度,将校园和媒体融合的形式以及学生们的今后发展前途进行相应的融合,为学生们的发展和进步形成更加强劲的力量源泉,最终,能有效的保障校媒融合。2.2增加数据分析课程,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进入大数据时代,媒体数据分析人员应当主动承担起主导舆论、代表舆论、影响舆论的责任,将媒体的数据分析工作真正的展示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时,在形成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主题把握能力、节目策划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将电视编导工作能更加融合群众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感知程度以及反馈的内容,为群众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进程,应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舆论数据分析能力,将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规划能力更好的展示出来。其次,还要关注学生的信息预警和预测能力,这是对于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程度的发展进程引起的思考。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对许多有价值信息的预测可能性逐渐加大,因此,应当引导高校的学生在处理新闻的时候,利用数据处理的技巧以及对数据方面的分析能力,对相关数据进行彻底的分析,进而完成人类能力范围之外的预测任务,培养自身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不仅是指对自然事件产生的相关预测,还包括对社会事件的相关预测,在预测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相关的能力,为预测任务的发展奠定基础。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指引学生关注人们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对这些元素的分析可以为新闻编导提供帮助,也能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服务。为了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活动,通过大家的动作行为、语言表达获取更多有价值、趣味性信息,为行为编导、撰写提供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洞察能力,以及重要新闻敏锐度。在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对学生信息预测、预警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需要及时关注社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大数据处理问题,掌握问题处理技巧,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合理地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大纲,使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工作。另外,高校在设置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更好地搜集、分析、筛选更多信息,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综合素质。2.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师资源泉。为了培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高校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教学素养、教学能力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效果息息相关。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需要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培训、教育工作,并渗透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了解大数据技术、传播理念,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另外,高校需要加强和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定期开展研讨会、座谈会,通过会议的形式,将交流的功效最大化,帮助交流能进一步的发展,促进学生们和教职工人员能更加贴合当今的发展要求,使高校的教师树立大数据理念,培养更多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而努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中,广播电视编导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素养,还需要掌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专业技能。因此,在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合理设置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大数据分析能力,让数据的形式能更好的转换,以培养出更多满足大数据时展需求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推动文化事业的持续、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芳.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培养策略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000(016):P.177-177.

[2]郑莹莹.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No.429(13):61-62.

[3]杨淼.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000(021):41-41.

[4]仇筠茜,陈昌风.大数据思维下的新闻业创新——英美新闻业的数据化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7).

[5]安丽亚.“工匠精神”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析[J].视听,2019(04):254-255.

[6]郝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3.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实环境;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经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困境;发展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和影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的精确定义在国内还是比较模糊,简单来说,它主要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广播电视系统从事幕后工作。最近几年,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瓶颈

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创建是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开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面临着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院校之间学科设置不统一

在我国,各院校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基础性研究相对不重视,使得电视编导专业没有明确的定义,这就导致不同的大学在开设此专业时所设置的学科千差万别,造成了专业学科设置与教学培养混乱的现实。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差异,使各高校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现实的工作岗位,从根本上说,专业学科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阻碍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院校招生存在两极分化

由于学校之间学科发展的先后不同,使新兴院校在与老牌名校的竞争中,招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优秀生源向优秀院校集中,新兴院校遭到挤压,再加上国家对优势学科扶持,使得新兴院校更加难以追赶老牌名校的脚步,这样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

(三)普通院校师资力量匮乏阻碍专业发展

以宝鸡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2010年的专任教师5人,现在20人,其中讲师9人,占45%,助教7人,占35%,硕士17人,占85%,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大部分都是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因此,对于普通院校来说,它们难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去与老牌名校抗衡,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偏向,使得普通院校缺乏足够的资源,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更加艰难。

二、广播电视编导如何突破困境

(一)加强理论研究,统一学科设置

由于学科设置的不统一,使得各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造成了专业培养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因此,各院校应努力加强理论研究,并由老牌名校组织召开相关专业研讨会,加强理论交流,针对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并统一专业标准。在加强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真正实现电视节目服务于民生。另外,电视编导要积极进行相关编导策略的创新,加强国内外交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提升节目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二)国家政策扶持,促进良性竞争

从某种方面来说,一定程度的竞争有利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但是,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就目前存在的这种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所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只会使得不同院校之间的两极化差异更加严重。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普通院校的支持力度,使其有与老牌名校竞争的资本,各院校间百家争鸣更加有利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现实环境中的发展。

(三)完善实践培训,促进校媒联合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社会输送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与现实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能忽略社会实践环节。学校与媒体的合作,将为学生的实践培训提供便利,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接轨。校媒联合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媒体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为媒体进行数据分析,为媒体的发展提供数据指导.

三、结语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编导;创作技巧

新媒介的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人群出现了明显的分流情况。在栏目中,电视编导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与栏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创新性以及趣味性有直接联系,其自身也是提高栏目竞争力的重要所在。在这种背景下,电视节目编导必须改变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充分融合各种新媒介,注重和电视观众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竞争力,促进电视广播行业的长远发展。

1.电视编导需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养

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的核心参与者,编导的素养对节目趣味性、吸引力都着直接影响,作为栏目创作的核心参与成分,电视编导直接影响着栏目的趣味性、创新性和吸引力,是提升栏目竞争力的关键。电视栏目从策划、制作到播出的每个环节,电视编导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这个作用更加凸显,并且对创新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电视节目要综合考虑节目自身的制作理念和受众的接收方式,提升受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新传播环境下受众阅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对电视节目时间长度没有太长的忍耐性,更倾向于内容紧凑时间精简。这就需要电视编导人员基于节目整体性要求,并对节目实质进行解析以及认知,从而在合理时间内充分表达出节目自身理念以及思想。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电视编导需要增加对不同媒体平台的了解,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电视编导要了解不同媒介的优势和特点,掌握最新的新闻动态和信息,分析来自于不同媒介的信息内容和主题,利用最前端的信息,编导出于电视节目受众观赏品位相符的电视节目。比如电视编导从不同媒介上了解一天或者是一个阶段内观众最感兴趣的话题,经过求证之后,围绕这个话题和事件进行深度、全面的节目报道,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品味和需求。电视编导要积极学习新媒介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新媒介背景下,电视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已经有所下降,针对这个问题,电视编导应该另辟蹊径,不再执着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而是要制作角度更加新颖、全面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节目,扩展观众的视野和知识,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观看电视节目的价值。电视节目创新和发展需要电视编导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懂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为电视编导工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新意,也能让观众感觉到眼前一亮,从而提高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作为电视编导,在新媒介背景下还需要学习媒体创作形式,借鉴多种媒介的节目内容和形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全面提高电视编导的业务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与考核机制,将个人绩效纳入到考核评价中,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热情。在新媒介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冲击,电视台的经济收入等方面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电视节目可以采取“末位淘汰”的制度,逐步淘汰一批节目观众少、互动沟通效果不好的节目,增设更多有特点的新节目。

2.电视编导需凸显电视节目的理念和特色

在新媒介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人们每天都在接收着来自于不同媒介的信息,对一般的节目和信息都已经逐渐厌倦和麻木。想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比如打造有新意、有特点的电视节目,为电视节目赋予记忆点,让观众一看节目就能够记住节目的特点。电视节目编导必须深入调查市场的变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线上问卷等方式了解现在的观众们想要看到什么样的电视节目,电视编导根据观众的想法重新创作和定位电视节目,使其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只有了解观众的想法,才能够制作出受欢迎的节目。近年来,各种电视节目层出不穷,但是不同媒介的发展挤占了电视节目的市场,尤其是网络综艺节目,因为其内容新颖,播出时间灵活等优势更受观众欢迎。很多电视节目借鉴了大火的综艺节目,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可见盲目跟风并不可取,电视编导必须深入了解电视观众的需求,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电视节目,让观众通过电视节目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但与此同时,电视节目编导也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一味的迎合电视观众,而是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也能够引导观众,让观众通过观看节目能够形成健康、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念。电视节目编导需要创新编导工作的方式,新媒介环境对传统的电视编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编,电视编导工作必须要顺应这种变化,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电视编导需要学会利用各种新的媒介平台收集和整合与节目相关的内容与信息,通过大数据完成信息的筛选等环节,这样能够工作效率,更好的了解电视观众的欣赏品味。电视编导还要利用各种新媒介方式完成电视节目的剪辑、编导等工作,电视节目的传播平台除了通过电视,还需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介,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不断扩大节目的知名度。

3.电视编导要运用多种途径和观众进行互动

新媒介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和观众实现及时互动,这给了观众一个表达自我想法的出口,能够让人们畅所欲言,所以各种新媒介广受欢迎。在这种背景下,电视编导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通过更多的途径和电视节目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电视编导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对受众的节目喜好进行分析,使节目更具针对性。另外,电视节目编导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兴趣所在。例如韩国有一档《我的小电视》的综艺节目,就是通过电视直播和互联网互动平台的结合方式,让受众通过投票来选择最佳主播,最后节目开发出直播和点播两种形态。这种方式拉近了电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同时让观众直接参与的表现形式也对受众更具吸引力。在新媒介背景下,节目制作者、传播者以及节目受众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设备制作以及传播爱一个节目。电视编导需要借鉴这种思路,和节目观众以及其他人员保持良好的互动,举例:电视编导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观众的节目需求,确定新的节目发展方向;可以每一期邀请几名电视节目观众,让他们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体验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增强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了解和兴趣;在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观众进行互动,比如电话连线、公众平台问答活动、开放视频弹幕等等,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通过电视节目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互动环节中,可以设置新的奖励活动,比如将节目分享到公众平台、朋友圈等新媒介渠道中有机会获得奖品,这种方式既能够提高观众的参与感,也能够起到节目宣传的作用,具有良好效果。

4.媒体融合时代电视编导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提升全媒体时代媒介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媒体融合时代,单一的传播媒介已经很难适应受众的需求,尤其是当下年轻人对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青睐,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游戏、微信等时尚媒介的融合成为年轻一代使用较多媒介,占据着很大的市场额度。在媒体迭代加速的当下,电视编导要对电视这一传统媒介有清晰的认知,在工作中积极实现更多的媒介合作,将各种媒介资源的优势进行整合,实现最佳媒介组合的选择,打通互联网优质资源,不断强化电视节目的创作模式。4.2强化节目编导的传媒主导意识。融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现节目的转型为目标。因此编导要在思想观念上切实实现转变,强化在节目中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电视节目实现转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大方向把握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电视节目重新定位,在这基础上努力构建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新的电视栏目。积极挖掘节目内容创作背后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是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弘扬社会主旋律,真正落实电视节目为满足受众媒介需求的价值理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促进了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与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编导,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能力,全面提升创作技巧,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电视编导要学会利用新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打造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电视节目,促进电视广播行业的长远、良好发展。同时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加强节目主导意识,使节目更加符合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雪雪.探究媒介融合视角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

[2]陈冰琪.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J].声屏世界,2020(01).

[3]杨如倩.媒介融合视角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探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4).

[4]罗延财.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6).

[5]郭丽媛.浅谈大众传媒环境下电视编导工作模式发展新方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9(18).

[6]沈慧萍.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人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基于上海地区机构媒体从业者的调研[J].新闻知识.2019(07).

[7]景琳.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J].记者观察.2019(09).

[8]何昱洁.探究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J].科技传播.2014(15):89-90.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如若不能把握住“互联网+”的趋势,那么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这些传统媒体一定会慢慢地没落下去。尤其是广播电视,在现阶段下,信息传播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对广播电视的质量、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这就很考验广播电视编导的能力,考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水平。如何才能将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相结合,并且不断壮大,这都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雄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很多地方刚刚开设的专业。可以说是高校里面刚刚起步的专业,甚至有的地方没有这门专业,因为开设比较晚的原因,涉及广播电视编导的师资结构也不是很合理,教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本专业可能就是有一点相关的关系,专业知识并不扎实。实践能力比较低,就算有本专业的教师,整体来说专业的教师还是比较年轻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对于一些整体实力比较弱到高校来说,更加无法给出优厚的条件吸引专业的教师,所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有待提升[1]。(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上述也提到是由于专业起步比较晚的原因,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专业知识力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又比较年轻,缺乏教学经验。除非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能够引进既专业又有经验的教师之外,其他地区很难吸引到高水平教师。甚至有的高校在课程建设上面仍然是刚刚起步,还专注于研究怎么为学生讲解好基础知识,精品资源科缺乏,多种原因导致了各地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三)学生缺少实践经验。高校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的实践基地比较少。不少学校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的机会。不仅仅是校内实践基地少,学生校外实践平台也非常缺乏,甚至部分高校都没有实践平台,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十分缺少实践经验[2]。(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基本上都十分重视建设自己本校的强势专业,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的专业,而新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备,开设经验比较少,无法帮学校提升知名度,随意学校一般不是很重视。学校的不重视就导致学校的专业设备不足,所以实践课就很少能开展下来,学生的时间经验就更加不足。(五)学生数量多但是整体能力较差。现在大部分高校招收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都是艺术类学生,而且刚刚起步发展,所以招收的入学门槛比较低,生源非常充足,虽然学生多从一方面讲是件好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数量多,学校不方便管理,而且教学的时候由于学生多,就只能进行合堂大班教学,所以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互联网+”给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来的变化

(一)广播电视编导第一时间掌握资料并且进行编辑。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新闻具有突发性,很多重大事件刚刚发生就可能被不同的人在不同渠道被报道出来,所以这就对采编人员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收到消息,然后去现场采访搜集一手资料。其次,新闻的延续性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对新闻做好充分准备,对事件保持怀疑的态度,对事件后续发酵的相关时间都要及时做出反应,不然就会被其他的同行或者不相关的人在网络上报道出来,事件就不再具有新闻性,不能吸引人的眼球。第三就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在无论是什么的事情都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听者观众都可以通过网络的不同渠道搜索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采编人员和广播电视编导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可靠。(二)采访写作编辑的风格和技巧都要做出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报道由于条件所限,所以在内容的编写和形式的展现上都比较呆板和严肃,而这种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技术能够不断发展,这就让广播电视采访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所以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编辑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具体来说“互联网+”对广播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让广播电视的形式和内容都要分层次,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要求。其次,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语言能够幽默诙谐,使读者比较容易理解。

三、“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的方式

(一)利用“互联网+”对教师进行指导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是现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教师水平的方式一般对外可以通过开出丰厚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老师进入本校;对内就需要通过培训本校老师,提升校内广播电视编导老师的教学水平。对校外老师引进的重点,一定要注意在引进的时候需要注意引进那些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还可以从其他学校引进高素质学术型的人才,并且一定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对校内老师的培训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其他学校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老师上课教学的视频,让本校老师观看,总结吸取他人的上课经验;对于专业知识不足的老师,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寻找专业的知识让这些老师学习。另外还可以增加这些老师互相研讨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的次数,让这些老师互相吸取经验教训。(二)利用“互联网+”对课程进行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课程建设非常不成熟。所以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指导课程建设。在专业课程教材缺乏的情况之下,尝试建立一些网课,比如可以利用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课程平台构建自己的网课,通过网课平台开展专业课教学,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让学生做一些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除了以上好处,学校还可以利用网课的作业及时收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于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三)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所以高校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而现阶段的广播编导实践,学生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高校一定要严查,杜绝学生的抄袭现象。另外学校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借此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除了校外实践活动之外,高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或者是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这种形式避免学生偷懒不进行社会实践。另外学校还要积极建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平台,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校内就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竞争,努力制作好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3]。(四)建立实践考核机制。单纯地让学进行校内外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切实认真地进行实践活动,扩充了自己技能。所以要建立校内外实践考核机制,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实践作品成交出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由课堂内的小实践作业变为实践作品。另外,除了让学生提交自己满意的实践作品,学校还可以采用学分制,学生必须完成这些任务,比如学生要修够五学分的话,平时上课的可以占三学分,课程作业可以占三学分,修不够的话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去实践。

四、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要求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不得不做出改变。因此,这种形式就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才能够让广播电视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才能让这门专业具有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单怡茗,宋璐伟.“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J].赤子,2019(3):277.

[2]许楚鑫.“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74-75.

电视编导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现实环境;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要涉及到编辑、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有诸多繁琐的环节,由此发展就要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人们对广播电视编导这一环节了解甚少,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和教育等环境,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呈现良性态势。

一、广播电视编导面临现实环境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研究了解到,政治环境可以被看成早期影响的因素,由此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为使理论知识和政治知识相一致,就要逐步融入政治环境建设,例如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播电视编导内容,因为广播电视编导是服务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由此这一专业要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开展,并融合强烈的中国化特色,在发挥自身公共作用的前提下,要加大广电人才的原则性编导要求,为人才的选拔树立正确价值观。

2、经济环境

态势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推动各类媒体发展的加速剂,不仅能够促使社会科学水平提升,更能在先进的科学和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带动广播事业飞速发展。例如比较突出的湖南卫视,在编导方面需加大力气,不仅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更带来完备的人员培训机制,这成为湖南卫视立足业界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良好的经济环境发展为变革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路径,让编导人才在经济体制革新的背景下,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并且发挥正面效应。比如可以借助官方的平台,用以吸引大量的专业化高素质人员,这是为广播编导发展提供人才和资源支持的关键举措。

3、社会环境

社会的变化发展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实广播电视编导的各项内容需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前行,使我国的国民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发生巨大的转变,这不仅有助于社会化转型,更应在社会环境和国民状况优化的情况下,使广播电视编导更多的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的新影响形势。由此在社会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需要迎合社会发展进程,并根据环境做好编导,这也是夯实群众基础的关键性举措,推进广播电视编导进入持续更新。

二、现实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路径

1、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

增强编导的文化素养,是拓宽学生和从业人员眼界的关键举措,让编导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并将掌握的内容逐步消化,做好丰富的知识累计和文化积淀。进而在工作中通过实现现实的文化和价值观,让影视节目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的体验出来,特别是在校学习的学习,更要充分使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教学资源等,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内,实现文化素养建设,创新学生的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期为广播电视编导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其“躯体”更强大。

2、加强政治素质的培养

政治环境是影响编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故而对编导进行政治素养培养十分必要,我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特殊国情的国家,由此影视产业是我国国情的表现载体,服务于社会,用以弘扬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广播电视编导作为影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编导人员自身的政治素养对编导行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时候,学校以及学生的第一要务是熟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以此为契机树立职业观和人生观。

3、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让广电编导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并且加大其创作能力,编辑出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喜欢,就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沿用前人千篇一律的编导方式,这样才能在编导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借以带动影视、媒体等衍行业的发展,并且借助这些行业优化自己的编导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资金已经技术支持。例如,可以针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从业人员和学生,举办影视编导作品选拔大赛,通过大赛让同行业之间有交流和切磋,这也是激励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最佳途径,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的鞭策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借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且集各家所长,创新自己的编导路径。

三、结束语

广播电视编导是重要的社会事业,由此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发展进程中,需要结合经济、社会、政治等环境变化带动发展的走向。另外广播电视的编导发展要综合分析环境变化因素,并借助于环境与作用关系,让其不断的协调,最终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为应道广播电视发展进入良性发展态势做必要的准备。

作者:丁越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