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学十篇

时间:2023-03-22 20:05:30

电视新闻学

电视新闻学篇1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电视新闻学篇2

1、新闻视角平民化,体现人文关怀

近年来,电视新闻视角渐趋平民化,一方面,以普通群众作为报道主角,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心平气和地反映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发展命运和心理期待,切实做到姿态向下;另一方面,在对被报道者生命特质准确把握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重视人的精神存在、肯定人的尊严。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凤凰卫视记者把新闻视角对准了灾难中的个体,《陈坚的最后79小时》就记录了灾民陈坚被营救以及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逝去的过程。在人生的最后79个小时当中,坚强的陈坚为了深爱他的家人苦苦支撑,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弃,虽然最终还是走了,但他留下了他的歌声,留下了他的乐观坚强和对生命的眷恋。《陈坚的最后79小时》自始至终站在尊重人、关注人的角度,贯穿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观众在观看这个节目时不仅痛惜一条生命的逝去,也感受到了陈坚的坚强和乐观,生命的尊严和力量,心智得到提升,实现了对自身的人文关怀。

2、新闻选题地域化,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振

从心理上来说,地理距离越近的新闻,越容易引起人的关注。电视新闻越是立足本土资源,挖掘利用区域性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越是容易激发区域性观众的审美价值认同,使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有特定的情感寄托。近年来,池州广播电视台树立本土意识,服务当地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发掘地域题材,在本土事件中彰显时代精神,不仅建立了本土观众守望相待的精神文化家园,也使节目屡屡获奖:如《贵池长岗农民喜领退休金》、《守望在大山深处》等稿件先后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梦想穿越黑暗》、《石台县在全省率先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吴红雅:投身公益写大爱》等先后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3、新闻表现细节化,拨动观众心弦

生动的电视新闻细节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可以使人物更丰富、事件更生动、报道更富感染力,成为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新闻作品《温副总理带灾区孩子上课》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在视察陕南灾情时带领一所灾区小学的孩子读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要克服重重困难,为重建我的家园而努力学习。”②这是作品中最精华、最富感染力的部分,情真意切、立意高远,有助于深化主旨内涵。这条新闻播出后,不仅使灾区人民鼓起勇气,为重建家园而奋斗,而且激起所有观众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自强意识,让观众在心情激荡之余得到美的享受。

二、电视新闻的形式美

电视新闻的美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富于美感的镜头语言,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感染力。从扛起摄像机开始一直到新闻制作完毕,电视新闻记者都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美学原则。在确立采访主题时,他就在思考需要用怎样的画面来表现主题;在拍摄过程中,要对光线、色彩、线条、角度进行辨别,通过不同景别的构图,拍摄那些真实、新颖、有典型意义、能更好的表现新闻主题的“画面”;在剪辑时,要综合运用蒙太奇手法,使新闻画面自然流畅、涵义明确,与新闻稿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这些文字、声音、画面、主题高度结合的新闻,具有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价值,能让人从中体悟到更多更深刻的内涵。新闻节目的形式美还包括整档节目风格的和谐统一。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由多人合作完成,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素质有差异、对美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要从构成新闻的诸要素入手,作出统一要求,如统一构图比例、统一亮度色彩、统一拍摄手法、统一编辑技巧、统一音量高低、统一字幕大小等等。这些符合栏目定位、风格和要求的单条新闻由片花、音乐、串联词串接起来,起承转合流畅自然,有一种和谐之美。

三、电视新闻的节奏美

单条电视新闻一般综合运用演播室口播导语、画面、解说、人物同期声讲话、字幕、记者出镜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表意元素搭配合理,交替自然,形成了一种简练、紧凑、富于变化的视听节奏,可以有效地调动观众的收视兴趣。新闻编排则是决定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整体节奏的关键环节,在编排节目时要全面、系统地考虑整档新闻的框架、稿件的内容、每条新闻的位置以及每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增添裁剪、删节取舍,使政治类、经济类、社会文化类新闻节目有序排列,保持多样性,富有节奏感。以往,“倒金字塔”式是比较常用的新闻编排方法,就是将最重要的新闻排在最前面,分量较轻的放在后面,依此类推。这种方法简单而又便于掌握,但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新闻编排中的“峰谷技巧”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峰谷”就是把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一档新闻节目一般来说都把当天最重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或是重大的突发性的事件作为头条,在节目开始处形成高峰,然后随着新闻价值的变小刺激强度逐渐转弱到低谷,在处于低谷状态时找到新的兴奋点,再次形成刺激高峰,使观众在收看时一张一弛,不至于感到疲劳和厌烦。峰谷由多个新闻板块自然形成。在每一板块之中,图像新闻与口播新闻穿插、长新闻与短新闻搭配,还可以巧妙安排、灵活穿插图片报道、现场报道、主持人点评等报道形式,加上新颖时尚、形式饱满的新闻片花承上启下,使整档节目时而如行云流水般绵延不绝、时而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错落灵动,令人赏心悦目。

四、电视新闻的意境美

电视新闻的意境,就是通过镜头语言,将记者对报道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倾注到所报道的事物中,将新闻镜头与创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真实客观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给人以美的启示与评判,促使人去思考,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电视新闻意境美的营造,首先源于富有指示和象征意义的空镜头的拍摄使用。恰到好处地运用空镜头,犹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一样,不仅给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引领观众思考新闻更深层次的涵义,而且能够调动人的情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电视新闻意境美的营造,还来自于镜头剪辑产生的艺术效果。虽然每一个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在按照不同的剪辑方式,组接后的镜头能产生不同的隐喻效果,引导着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产生联想,达到表现思想感情、气氛和哲理的目的。

电视新闻学篇3

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导吴信训的专著《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这是在吴信训担任主讲的广播电视新闻学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的背景下,并在其原有版本―――《实用电视传播学》(1990年出版)的基础上精心修订而成,凝结了他20余年的心血和教学心得。作者作为国内较早出国留学研究广播电视传播学的学者之一,本身也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该书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显得更为融洽,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点,深入独到的理论见解。

全书共分十章。在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原理”中,提纲挈领阐明了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以及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并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性和优势作了富有独到见解的论述。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五章互为呼应,首次分别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外部结构样式特点和内容叙事语境特征着眼区分体裁,以及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内容所属领域着眼区分类别,从题材与类别的区分与联系上,对广播电视新闻消息、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新闻解说与评论、新闻谈话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以及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不同领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不同体裁和类别运用的基本规律与要领,作了较全面深入的解析。

第六章至第十章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从采访、拍摄、编辑、播音与主持,以及编排、播出各环节的重要理论与实务技能进行了更全面、透辟的解析。

同时,本书认为,广播与电视虽然媒介手段有所不同,但因也有同属电波媒介的若干共性,就其新闻报道的体裁、类别而言,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在其具体传情达意的叙事表现上,如何发挥各自的特性与优势,有其不同的特点及要领,所以本书就其每一种体裁、类别,先论其共性,再分述其个性,既有利于触类旁通,节约篇幅,又有利于读者从彼此的联系与区别中,更便捷地理解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要领。

电视新闻学篇4

目前对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至少在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电视新闻编辑学的专著问世。理论界与电视实践之间的隔膜,也许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地苛求研究者。因为,以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对于以形、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新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即使电视新闻工作者自身,也未必能识“庐山真面目”,除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外,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因素。每个人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那么,认识的高低、理解的深浅自然也就不一样。

一、电视新闻学形成的原由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与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与此同时,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还有巧妙地安排受众介入某一事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有意识强化感观效果等等。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1)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2)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3)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2、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新的编辑艺术和技术

现在许多编辑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还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怎样进行新闻编排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总的来讲,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编排技巧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节奏的把握。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

“声音总能引出一个画面,而画面从不引出一种声音”。声音在电视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节目中声音的把握也应该具备较高的造诣。有声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听觉信息,是新闻现场重要的素材。在动态感强烈的新闻事实中,声音的作用更是十分明显。

电视新闻学篇5

关键词:社会学;电视民生新闻;价值取向

一、坚持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进行民生新闻选择

社会学作为一门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认知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能够解释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和预测社会发展。新闻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真实性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新闻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的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的价值取向,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是受众对新闻提出的客观要求。①电视民生新闻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的价值取向,避免新闻失真与失实问题的产生。笔者详细研读了《2018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仔细研究“2018十大假新闻”始末不难发现,虚假新闻更多出现于报纸和网络,往往是因为记者和栏目缺乏必要的采访核实,在环节上出现了重大漏洞。而对于电视新闻来讲,因为当事人要有相应的画面和声音,所以在权威性和宏观真实方面做得比较扎实。但是,在微观真实方面仍需特别注意。基于新闻真实性内涵,电视民生新闻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电视民生新闻所反映的人与事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其二,电视民生新闻所反映的事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原有的面貌,是新闻本质的真实反映;其三,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存在及时性与实效性,做到宏观与微观真实一致。②除此之外,电视民生新闻还应做到画面真实,现场报道与解说真实,新闻整体画面与单个镜头报道主题相一致。由于社会生活、社会趋向、社会动态、社会问题、社会舆论、突发事件等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一些时候,真相更容易为表相所掩盖。③通过对新闻报道失实原因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发现,道听途说、夸大其词、片言只语、事实不清、用词不当等是导致新闻报道失实的主要因素。为此,要想提升新闻真实性,增强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明确认知新闻与事实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即将“事实”确定为民生新闻选择的第一要义,进行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的真实表现。在确保所选用新闻素材真实的基础上,做到新闻报道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第一时间深入到新闻现场,进行第一手资料的准确获取。与此同时,做好新闻事实核实工作,保证新闻所涉及的人名、时间、空间、数据等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得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使用“也许”“应该”“可能”“大概”等存在不确定性、易引发误解的词语。第三,应坚守职业道德,做到新闻报道不造假、不浮夸、不隐瞒、不低俗。

二、电视民生新闻应着力探索主旋律和零距离的关系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主流媒体应“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④。从电视民生新闻本质来看,电视民生新闻是信息时代的分类传播和分众传播,是社会与市场对新闻传播提出的新的客观要求,其根本的价值取向是“民本意识”。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做到零距离。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和一种媒介信息报道,应当遵循“以民为本”的理念,在新闻报道与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⑤电视民生新闻在将“以民为本”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与侧重点的同时,还须准确认知与把握新形势下民生新闻所具有的规律、特征和要求,从而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电视民生新闻要接天接地,就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汇总问题,而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新闻报道热点的选择。例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栏目围绕脱贫攻坚战策划“助莉扶贫”和“校长的愿望”等公益性专栏,为精准扶贫和山村小学的建设贡献了媒体力量。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另一档栏目《民生大参考》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我们的新时代系列》系列微视频,通过《我们的两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新河南》三个篇章采访人大代表、普通百姓、专家学者,多角度呈现新时代。该系列节目既传播了正能量也获得了大流量,受到了的充分肯定。云南广播电视台创办的《都市条形码》栏目围绕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社会就业、商品物价、居民住房、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真实的报道,一方面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开展宣传、解读和舆情监测,另一方面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反映民众的真实需求,促进人民群众与社会管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福建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帮帮团》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所具有的社会沟通能力,围绕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对生活案例的分析,让社会持续不断地关注包括“亲情友情”“诚实守信”“公平与正义”等在内的民生问题,从而让受众在个案反思中实现价值共识,促进民众与社会的沟通,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推动力。⑥相对于其他电视新闻栏目而言,电视民生新闻在进行新闻宣传过程中,基于“以民为本”价值取向,其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将新闻传播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受众,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灵活性、开放性。例如,《都市条形码》曾与《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共同开展“用爱架起希望之桥——怒江建桥行动”公益活动,为马吉乡的学生募集建桥资金。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不仅进行了民生问题的报道,也积极参与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处理中,通过新闻报道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实现了舆论的有效引导和价值塑造。

三、电视民生新闻应准确把握“国计”和“民生”的关系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⑦这是新时代媒体宣传的工作重点与要点,对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⑧缘于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注重“国计”与“民生”的有效融合,即通过民生新闻的传播实现“民情”“民心”“民愿”的传递。为了取得民生问题处理与解决的最佳效果,新闻工作者应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处理好新闻信息主体、新闻信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接收主体之间的关系。关于新闻信息主体,应对新闻信息源具有全面了解,并能够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关于新闻信息传播主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做到上情下达,根据民众关注热点进行新闻视点的选择与确定,做到“引领导向、服务大局,团结人民、凝心聚力”;关于新闻信息接收主体,应提升其与新闻信息传播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要使新闻传播主体能够认知新闻信息接收主体实际需求,做到“讲百姓身边事、说百姓自己事”,同时能够从新闻信息接收主体进行新闻信息资源挖掘,使其成为“新闻信息主体”。此外,电视民生新闻应提升新闻报道主题特色,打造“主流民生新闻”,提升新闻报道品质。一方面,要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进行新闻信息获取与报道;另一方面,应从多角度进行新闻事实分析,实现新闻深度反思。

电视新闻学篇6

[关键词] 人文素养技术素质 立体培养

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具有较丰富传播理论知识和较高新闻采写编评制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新闻传播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舆论宣传、公关策划等工作,尤长于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和影视制作公司从事新闻采写以及各种节目的策划、采编、制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是培养电视制作人的摇篮,今日广电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未来电视新闻业或影视制作的质量。在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一旦进入真正专业影视制作领域,就会发现技术素养大多很缺乏。譬如,一个学生在多方努力之后,进入一家市级电视台专题部工作,应该算专业非常对口,但仅仅工作三天后,由于将工作用DV磁带强行横放进录像机中,导致设备损坏。赔偿损失后,因为在工作中总不能得到同事信任,不得不调往其他部门工作。

一、造成学生技术素养短板的成因

1、生源的原因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以文科学生为主,有的院校按艺术类招生,只有个别学生有一定的理科背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技术方面的概念就犯糊涂,而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牵涉的物理概念又比比皆是,使学生头不大都难。

2、培养计划的成因

课程体系大多以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为主,注重新闻理论和采编理论,技术性课程相对较少。加上近几年,专业热度较高,开设院校增加,专业实践基础投入跟不上,相对薄弱。

3、校园环境影响

学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网络对各专业学生吸引力都不小,对广电专业学生尤甚。以专业的名义邀游网络,观看视频、听音乐,以休息的名义网上聊天或网上游戏,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仅停留在消遣和欣赏的层面上是不够的。

二、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高中起就慢慢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广电人才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随着专业新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广播电视与IT技术结合的趋势非常明显,象传统的摄像机与硬盘和闪存卡的结合,产生的新型摄像机,其功能更便捷、更强大。新技术促使节目制作的程序发生相应改变,磁带变成盘符,录像机则更像一台电脑。这些变化,就要求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随之发生变换。大学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已不能满足要求,应该给学生开设更多的IT与影视相结合的课程,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三维图形制作、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采访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以此带动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首要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就能够在工作实践、采编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影视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课程要有前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技术素质的培养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课程架构

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在专业通识教育完成的前提下,应注意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革新教材,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教材很难赶上技术的发展,变革教材使用方法是惟一途径。技术类课程应在教学中随技术发展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对影像的数字化处理方向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在学生受网络影响较大,新技术带来的视频、音乐享受令人陶醉,不妨以此为契机,改革课程架构。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光学、数字技术、数字化影像技术、MI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高清电视制作等。

2、改革专业课的教学模式

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比讲解更加重要。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影视活动,以提高专业技能,让学生尽早明确做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人所应具备的能力。注重实践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尽快上手,且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应变能力。技术素养好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优势尽显。一个普通高校广电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对技能课程特别用心,大学三年级就已经可胜任一般小影视工作室的工作,毕业招聘中与几大名校同专业学生一起参加竞争,最后以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拍摄技能和对新设备的适应能力而胜出。平时对技术类课程不重视的学生。一旦进入实际操作,或设备或工作环境发生变化,适应或上手的过程漫长,用人单位是很难等待的。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电视新闻学篇7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于2002年在传播学系新开设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胜任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采写、编播、摄录、主持、评论、策划等业务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传播学系办学涉及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学府北辰”。

(来源:文章屋网 )

电视新闻学篇8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质;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23-02

记者,记录者也,作为新闻传媒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信息、记载社会舆论的重担。尤其在信息资讯高速运转的当下,拥有高素质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人才能快速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达信息,才能有效地为大众提供具有价值性的信息。那么,新时期下的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具体说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另外,他们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才能达到社会寄予的要求呢?

1 新闻工作者具备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科学素质一词具体说来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具备对某种专业术语及理论的

基本认知和理解能力;具备包括社会与技能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公共政策议题能力。以上是针对大众的思维方式而言,对于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说,要将新闻资讯等信息取材于社会,又要比社会直观的表达方式更显专业与艺术,则应该要求自身的科学素质水平高于普通民众。因此,新时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总体而言应该具备以下素质:本身应不断充电,力求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向,通过合法的多途径手段获得新闻信息并准确直观地将其转换成为传播实物告知大众,做好为人民宣传正义与科学的“好喇叭”。

1.1 职业性质的要求

新时期的媒体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字不漏地对信息进行呆板报导,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或手段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深层次的挖掘。举例来说,大众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报导并不仅仅追求现象,而是需要了解深层次的原因或实质,而没有相当程度的科学素质水平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

1.2 时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大众宣传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大众每天都会接受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各类资讯,科学生活、科研进展、科研专家等逐渐占据人们的生活,此时如果新闻工作者本身不拥有这方面的认知与素养,不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完整和精准描述,那么有可能导致人类与先进迈上一大步失之交臂。

2 新时期下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科学素质

2.1 爱岗敬业的务实能力

不论哪一行业,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认知都是其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而在新时期的电视新闻工作中,如果连最基本的爱岗敬业精神都不具备:做事拖沓、半途而废,写写文章混日子、爱干不干,没有通过实践而草率决定,只要有以上任何一项死角都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而那些对工作充满干劲,积极热情,为求真实而工作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人往往都能受到同事、家人、社会的尊敬与称赞。因为只有具备以上素质,才能真正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从内心希望通过大众了解实情而解决问题,为人民谋福利。

2.2 科学知识的获取能力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仅需要了解本专业内的基本知识,还应该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晓。综合来说,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本身应该具备广博而专业的理论科学知识,在工作中能够谈古论今、与人侃侃而谈,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水平快速理解当前事态并作出相应措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孤陋寡闻,对所发生的事件没有任何专业性的评价或体会,那么即使再大的信息传载量都不能引起其重视,甚至错过某项重大事件的深层挖掘机会,更不能有效地为公众提供有用的信息,这种人也将在职业生涯中一事无成。

2.3 敏感信息的把握能力

它表现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自身不断累积的心理素质与感知能力对社会各种突发事件与现象直观描述、捕捉并记录存档,最后展现在大众面前的一种行为能力。举例来说,记者,顾名思义,为社会时间与现象记录的工作者。如果其本身不具备对新闻素材的敏感性,那么,他如何对信息进行原始阶段的挖掘和后阶段的分析操作呢?所以,在传播媒体设备设施不断更新、各种媒体主体“相互厮杀”的当代,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升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力才能高效精准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完整真实地公之于众,最后分毫不差地为公众谋福利。

2.4 稳定扎实的实践能力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通过自身优秀的职业素养与心理技能挖掘到价值性

新闻的程序过后,还需要利用专业的实践能力处理好后期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闻画面的理解处理能力,只有自身理解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才能完成后期成品制作;第二是逻辑分析能力,快速对新闻排序等进行流程处理,避免画面缺乏系统性、趣味性;第三是质疑能力,得到好的新闻线索并能够对其进行后期处理是必须的实操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该新闻现象或事件提出自身的质疑,只能平淡地对其进行论述,无疑这条新闻并不能引起大众对其的关注和追踪,最后只能作为一条无效信息被人遗忘;第四是捕捉大众对新闻素材的喜好能力,在当下注重曝光率与收视率的社会,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熟知大众的爱好与注目点,一味采取古板思维进行新闻制作,那缺少了观众该如何将自己的见解展示于人呢?第五是具备对信息高效的精炼概括能力,优秀的文字处理与画面处理能力能为新闻稿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更能够得到大众的关注。

3 结论

新时期下的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描述时,并不仅仅完整地将事态作出复制,而是应该通过自身基本的科学素养将其本质告知于大众,最大程度地做到真实、客观、准确地宣传,这样,才能不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与责任,为公众追求真实、有效地新闻提供条件,才能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健全自律机制内化传媒人职业角色[J].电子研究,2004(1).

电视新闻学篇9

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多年,大多会有种走上不归路的自我放逐感。当然,前提是他还在媒体圈子里混。我这人并没有多少高瞻远瞩,连当初进新闻系也是在阴差阳错的恍惚中完成。不过在这个准圈子里混了三年,自然也沾染了一些圈子里好大喜功的习气。二零零四年七月,在教二那个明亮教室的讲台上,雷蔚真老师负责代表学院向台下二十五个懒散且孩子气十足的学生宣布你们的实习开始了。我的位置距离雷老师不是很远,在这个重要时刻,雷老的表情被我很不小心但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一种过来人的故作镇定和一丝狡诘。台下这批学生的实习以及以后的命运,似乎早已在他的意念之中——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对于实习,台下的学生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不过实际上就两种:决定工作的,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为的是毕业时能在那里留下几个;想考研的,自己找个地方弄份实习鉴定有大红公章就行。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新闻人的试行放逐,为了见识一下我泱泱大国第一大台的风范,我没多想就选择了前者。于是在七月中旬的一个我被告知我的发配接收地是央视新闻中心部时段一组。

所谓时段一组,就是早间组。所谓早间组,就是夜班。夜班组三班倒,也就是说干一天休息两天。这个待遇很是不错,搞得我上铺的小C很是艳羡。我得以将夜猫子的习性在夜间央视方楼二层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天则回到宿舍蒙头睡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实在有悖人性。我现在回忆那段时光,马上感觉有千万个苍蝇瓮地冲进脑袋并将其吞食。人说睫毛长的人爱睡觉,我睫毛长,但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我了解自己并不是很嗜睡的人,我能一次性熬个48小时不睡觉,但我却始终没法适应没48小时就要倒一次生物钟的生活。我没有熬过几个班就开始疲倦并开始怠工。到最后虽然我的怠工并没有影响我留下的可能,但几个月下来我欠下的睡眠帐最终让我选择离去。

在早间组值夜班,所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其实我是有心睡眠而身不由己啊。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地方台用卫星传送过来的稿子放到对编机上重新一下。这个工作没什么挑战性,因此我的斗志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境下开始休养生息。说到这里要提醒诸位看官:想做事的兄弟,就找点挑战性的工作,不然斗志会很快消磨光,等哪天你想振作一下都找不到感觉了。我就在那里无意识地消磨着我的斗志。看看HBO的电影,翻翻栏目组的杂志自得其乐。每每自感无聊之时,就开始做起未来的春秋大梦来。我开始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钱多,活少,逍遥,有自己时间可以搞点私活。按照这个标准看,央视部的日子也是过得的。只是最终我实在没法忍受那万恶的夜班,只得拜拜了。

电视新闻学篇10

关键词:电视摄编实训,实践教学,行业对接

 

1.新闻学科发展非常重视实践教学

新闻学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新闻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许多新闻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也形成了“课外实习与课堂教学并重,实践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

2.电视摄编实训的具体开展和实施

电视摄编实训是一套系统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项目,它集电视节目策划、摄像、采访、编辑、合成于一身,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节目策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非线性编辑等理论、实践课程之后的总结与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思维与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目标。

为了保障电视摄编实训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好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综合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顺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新闻学科的特殊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新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知识,又能掌握新闻专业基本技能,需要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实践性强的技能操作课程,把课堂教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需要从最初的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开始进行调整。

首先,电视摄编实训的相关课程的学时分配上,我们坚持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讲授为辅,在课时分配上实践环节占三分之二,理论为三分之一,把实践环节进行强调和强化。

其次,课程授课形式上,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课程交替进行。新闻理论的物化过程需要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完成,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检验和巩固。

2.2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突破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化

电视摄编的理论课程上,鼓励老师大量采用案例教学。论文大全。所谓案例,并不是用书本上陈旧的案例来示范给学生,而是用最新的电视电影素材、热点新闻事件、近期社会现象做样本,让学生作为传媒人来进行实地分析,让学生们领悟到新闻学是一门发挥个人创造潜力的学科。

与此同时,按照课程特点,教师会引导学生展开内部竞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作业,加强课程的横向和纵向交流。我们经常会以班级为单位,选择性地使学生观看同年级其他班级或者上几级同学的实践作品,还有一些本校学生参赛获奖电视片,加强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定他人作品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检验和调整,收到不错的效果。

2.3项目化运作全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除了基础的校内学习,我们认为现代新闻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等都可以在“拟媒体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在电视摄编实训体系中,我们的硬件经过长期建设,达到了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具备“拟媒体环境”的条件,学生在实践课环节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带着“任务”学习,成立“项目组”。

在分组实践中有各有分工,一般一组为5-8人,模拟媒体的栏目化运行,由同学担任不同的实践角色,包括制片、记者、摄像、编辑、主播等,各个岗位和角色通力配合,共同完成实践练习的内容。节目流程管理方面也采取媒体常用模式,选题策划、发掘线索、前期素材获取、撰写解说串联词、演播室内容、后期编辑合成、审片修改等,教师在全流程中进行监控和指导。

2.4灵活的学生能力测评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校的新闻学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大多过分注重量化评价的方式,且常采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多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就使得课程评价过于平面化、单一化。

改革传统新闻课程以僵化的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模式是必然的要求。我们对学习实行多维目标的综合评价,即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考核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引导性作用。

我们对涉及电视摄编实训的相关科目,采取了过程评价机制,而不是单纯依靠期末卷面成绩为最终评价。这部分课程采取考察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评定。学生的平时表现为40%的权重,主要考察课程参与度,实践环节占总评价的60%,包含所学的重点知识和要求达到的基本技能,学生在校外实践和参赛经验也考虑在内。这样的分值比例,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状况,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评价更为完整、科学。

3.电视摄编实训对新闻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

3.1与媒体和行业的顺利对接

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演练、项目运行、行业实习等方式的综合叠加,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行业和市场环境的真实经验,缩短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周期,实现培养无缝隙顺应市场需求的最佳传播人才的目标。

3.2培养团队精神,注重协作沟通

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这不是句空话,在电视社编实训中,通过课程设计和“拟媒体环境”,学生不仅技能提升,也切实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增进同学感情,群策群力,更能体会到团体合作所带来的整体效果。

在共同学习中,“新闻洞察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有效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品质”、“协作协调”等职业岗位能力相应地也得到了训练和培养。具有了这样的综合素质,保证了学生顺利地与现实工作情境接轨,能以更加积极、合作的态度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去。论文大全。

3.3推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系统化运行是学生实训的重要保障。如果缺少真实、综合的媒体环境,就很难进行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论文大全。新闻学科因其职业特点,较难在校外集中实训,所以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校内实践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电视摄编实训的深入开展,客观上推动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把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用。在一些积累长期经验的院校,还可以把校内实践基地和商业传播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培养了“双师”型教师,也深化了课程建设,树立了学校品牌。

综上所述,培养一个合格称职的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教”和“训”需要同步进行。而电视摄编实训的有力尝试极大丰富了我们的实践性教学,这种学习模式的突破,合理分配课时,科学地处理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在加强学生技能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团结协作,提早获得行业经验,真正做到理论够用,实践突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深化了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曾振华.“模拟职业化训练”在新闻教学中的应用.新闻大学,2009,11.

[2]郭薇薇.从电视摄编实训看新闻实践教学改革.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

[3]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实践,2004,(10).

[4]魏少华.关于构建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新闻界,2005,(6).

[5]万其中,李文生.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