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特征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3:56

电视艺术特征

电视艺术特征篇1

[关键词]电视艺术,特征;元素

电视艺术是一种新潮的综合艺术,它的科技含量之高,技术制作之精,人文内涵之深,受众面积之广,是任何艺术品种都无法比拟的。对于它的特征,过去已有不少论著从各种视角、各种层面、各种高度予以论述。但是,迅猛变革的当今时代,为电视艺术增进不少的变化元素,形成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科技性、多元性、人文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审视和探讨电视艺术的新特征,为电视艺术提供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双重参照系。

一、科技性

电视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此,科技性便成为它首要的艺术特征。或者说,它是科技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科技含量之高,比其他任何艺术都更加明显。

从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首次播出一场歌舞电视节目开始,电视艺术已走过72年的历史,在72年间,它由最初的黑白电视经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首播),到现在电子传播中以声、光、电为主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整体上说,科技性是它的生命和灵魂。

作为同时传送声音和活动图像的电子技术,在发送端,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即图像上各个画面上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再通过微音器把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音响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卫星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等相应的高新技术。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发明的数字电视,其清晰度更高,效果接近35毫米的电影。

与此同时,电视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紧密结合。形成电信、电视、电脑的“三电合一”的新特点,构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信息高速公路。此外,如电视机中的背投电视机、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等等,也都充分显示出其科技性特点。

由此可见,科技性是电视艺术的首要特征,这一特征又是它处于高科技的21世纪的时代特征。

二、多元性

电视艺术融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一炉,集许多艺术特长为一体。它本身即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元性是它另一大重要的艺术特征。这种多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 涉及学科的多元性,

电视艺术所涉及的学科,是十分众多的,其中主要又可分为两大类。

(1)工程技术类。其中主要包括电子学、电学、声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系统论(又含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集合论、自动化理论、对策论、决策论等)、工程论(又含工程设计、工程测量、工程器材、工程图学等)。其中有许多学科都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更加体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例如系统论,就是系统科学与哲学的交叉理论,或谓二者之间的中介理论。

(2)文学艺术类。

电视艺术涵盖了文学中的戏剧剧本、电视剧本、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种门类,并涵盖了艺术中的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小品)、电影、电视剧、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相声、二人转、鼓曲、评弹等)、杂技、魔术、艺术体操、水上芭蕾(花样游泳)、冰上芭蕾(花样滑冰)、时装表演等等。

2 艺术体裁的多元性,

电视艺术作为电视中的艺术,其本身的艺术体裁,也呈现多元性特点。其中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各种TV(如MTV、舞蹈TV、相声TV等)。每一种体裁本身,也呈现多元性特点,形成“大多元套小多元”的格局。

3 从业人员的多元性,

(1)制作人员的多元性。电视艺术的制作人员,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舞美设计人员(布景师、灯光师、化妆师、音响师、烟火师)、舞蹈设计、武打设计、作曲、演奏员、指挥、摄像师、录音师、剪辑、场记、制片主任等等。

(2)参演人员的多元性。电视艺术的参演人员,既有各种艺术形式的专业演员,又有各种艺术形式的业余人员,既有中国人,又有外国朋友,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其参演人员数量之多、构成之复杂,称得上是各种艺术形式中之最。

(3)传播人员的多元性,电视艺术的传播人员,包括导播、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等等。

由此可见,多元性也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是它处于多元化的21世纪的时代特征。

三、人文性

人文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电视艺术,也必然以人文性为其重要的艺术特征。

具体而言,这种人文性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 服务对象的群众性,

电视艺术的服务对象,充分体现出群众性的艺术特点。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把服务目标定位在广大人民群众上面,并以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艺术节目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从题材、主题到样式、风格,都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习惯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电视连续剧《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恰同学少年》、《亮剑》、《历史的天空》、《闯关东》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又如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也是这方面的品牌。

2 服务范围的普及性。

电视艺术借助电视机的大普及,使许多艺术由“旧时王谢堂前燕”,最大限度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电视机有4亿台,按家庭为统计基数,已高达70%之多,“用户超过3亿,电视观众12.38亿。”

3 服务手段的便捷性,

电视机的方便性,使平民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以在家中观看各种电视艺术节目,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电视传播的快速性,可以使许多电视艺术节目和晚会现场直播,即使是电视剧,也具有制作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等快捷性特点。这种便捷性,实现了电视艺术服务手段的“多功能”――文艺娱乐功能、新闻信息功能、休闲享受功能、益智增趣功能、社会教育功能、科技咨询功能等等,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尤其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电视艺术把节目的选择权与评论权交给受众,频道与节目的收看,受众自己说了算,而且可以边看边评论,成为艺术的“主人”。这比起电视初期观众仅以受教育的面貌出现,主持人与观众无法交流与互动的局面得到了较大改观,由此可见,人文性同样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同样是它处于人性化的21世纪的时代特征。

四、创新性

1 艺术思想的创新。

电视艺术的创新同所有的艺术创新一样,首先是艺术思想的创新,这就要求电视艺术工作者敢于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超越自己,要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离开创新,电视艺术就不能发展,甚至会失去生命,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电视艺术纪实性、政治性的特征比较明显,因为,那时候还有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还不是那么清楚。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国力的空前增强,电视艺术思想不断创新,无论在思想与实践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初。我国南方冰灾的报道,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公开透明的纪实性报道,对地震灾民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救灾英雄的讴歌报导面积之广和深,举世罕见。在极为成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系列报导中,电视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开放务实的理念,报导的方式与手段,可以说是一次电视艺术创新的质的飞跃。新颖独特想象丰富的艺术构思是电视艺术成功的前提。而“东施效A”、“邯郸学步”、“现代克隆”,则永远与电视艺术无缘。

2 艺术样式的创新。

许多电视人,已创造出许多独特的电视艺术新样式,既充分发挥出电视艺术的本体特长,又以互动性吸引了广大电视观众,更使电视艺术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许多人通过走进电视,再走出电视,走进更广阔的艺术天地。例如央视的《星光大道》、《梦想剧场》、《非常6+1》以及“青歌大赛”、“超女大赛”等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代表。以央视二年一次的“青歌赛”为例,它由最初的两种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逐渐发展成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四种唱法,在表现形式上,由过去的单一独唱逐渐发展成独唱、二人唱、组合演唱多种形式,各种艺术形式交叉整合,并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形式,各种唱法色彩纷呈,牢牢地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

3 艺术风格的创新。

艺术风格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电视艺术的艺术风格的创新,主要包含两大内涵:

(1)电视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全国3000多家电视台,都在努力形成本特的艺术风格,如央视的博大精深、上海东方台的开放清新、黑龙江电视台的粗犷豪放、湖南电视台的活泼生动等等。都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取胜。

电视艺术特征篇2

关键词 电视电影 艺术特征 题材

一、引言

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业的 发展 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然而传统的院线电影也是不会被电视和其他新型媒体所取代的,它拥有其一些特殊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是其他发展起来的媒体所不能取代的。超大的屏幕、特定的播放场所、完美的音响效果等。基于国内外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与电影在这股影视艺术行业发展的潮涌中产生了交集,由此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诞生了,也就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movie made for 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和题材接近现实,主要关注于热点新闻、人们关心的话题,使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偏爱,使它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收视群体,保证了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电影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所以,电视、电影以及电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影响观众喜好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1. 交集式

电视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它要遵循电_钡和电影两种媒介的特点,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而且在艺术审美特征上和电视、电影有区别之处也有共通的地方。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电视电影的兴起,似乎正从另一方向弥补了电视短剧创作极其匮乏的缺憾,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正在替代电视短剧尤其是单本剧的功能,但每一种表现形式又都存在着它们自身所独有的一些艺术特征和优势。当然,电视电影也有它自身的艺术特征,因为这些艺术特征也逐渐受到了一批观众的喜爱。

2. 叙事的节奏感强

通过对电视电影和电视剧的比较、电视电影和电影的比较得出,电视电影和电影一样具有叙事的节奏感比较强,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制造气氛,所以要求电视电影必须具备很强的节奏感,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经典战争片之一,它描述了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瑞恩家的四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二等兵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三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对人道的考虑,特令前线组织一支八人的小队,只是为了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h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电影开头的诺曼底登陆抢滩场面,相当程度重现了当年的残酷与惨烈。在《拯救大兵瑞恩》170分钟的片长中,导演在电影开场就让电影进入了一个高潮,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随着营救的开始,影片在节奏的控制上与战争这个主题紧密结合,因为在战场上随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一方面通过表现营救的困难,另一方面影片表达了战争中的人性。而另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视电影《兄弟连》描写了美国101陆军空降师部队e连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这部电影寄予了艺术家对战争底层的士兵们的同情、敬慕与赞赏,也把观众的思想感情赋予了角色,从而随同角色一起去体味逐层展开的战场画卷中的种种兄弟情谊,一方面使观众被吸引着与角色一同回归到 历史 的深处,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一份感动。导演在拍摄战争场面时使用的是手持摄影方式更真实的展现当时的战争场面,在叙事的节奏上依然保持着紧张的气氛,因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巨大,所以在这部电视电影在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上都和电影没有多大的差异,只不过《兄弟连》是在电视这个传播媒介上播放的。所以不难看出电视电影和电影一样仍然保持着叙事节奏感强这一个艺术特征。

3. 视听语言的强调

电视剧由于它播出的时间比较长,节目后期制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加上电视剧追求的是商业化运作,所以为了节省拍摄时间。电视剧在拍摄时对于画面的构图、光线气氛的营造、布景的道具、场景的布置等不会像电影那样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在后期制作上。画面之间的剪辑、 音乐 音响的编辑也不会像电影那样精致。而电视电影对于视昕语言方面的强调远远高于电视剧的视听语言。因为电视电影和电影长度相似,所以要在长度短的情况下让观众熟悉和认同。同时。电视电影受播放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出在影院中观看影片的效果,没有在影院的氛围中体现影片表现的声音立体感的冲击力,所以在电视电影中一般不会花大的代价着重对大场面的刻画,在局部特写中也不能发挥有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电视电影想要吸引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必须在视听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需要依靠每一个画面、镜头和场面的精心策划和营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据我了解,在国外,大多数的电视电影都采用胶片来进行拍摄,他们是想让拍摄出来的电视电影的画质效果和电视剧的画质区别开,特别是在画面的构图、镜头的运动、音乐音响等方面能有一种电影的感觉,形成一种电视电影所特有的一种风格。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要在影院这个特定空间观看,而且在影院中会配备比较好的音响和巨型的屏幕。所以,电影在前期拍摄中的画面组织、画面构图和画面的表达是很重要的,后期的音乐音响和剪辑、调色也是在影院播放时一览无余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大片,比如,《英雄》和《花样年华》。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导演利用色彩很好的主导了影片, 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不同的服装、特有香港电影的色彩搭配张叔平的美术指导,在画面上征服了观众。而且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旗袍一样成为了经典。

当然。电视电影的投入远不及拍摄一部电影的投入,但是,如果能使电视电影的画面更加有活力,那就能弥补资金、人力等方面的缺失,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为了拍摄出比较好的电视电影,则需要追求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精致、新鲜,要把有创意的思想加入其中。对于电视电影而言,虽然没有拍摄电影的条件,没有院线电影那种观影氛围,所以更应该着重的注意电视电影的主题和剧情,在技术上,重视视听语言的运用,用有创意的画面构图、角度,来诠释想要表现出来的意思。表达一定要清晰、明朗。电视电影的内容和文化品味也要存在在影片中,让观众看完能了解一些文化。当然在主题方面,可以运用一些热点题材、新闻题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

电视电影如果将视听语言运用的很成功,那这部电视电影必然会给人带来很深的回忆,最典型的就是希区柯克的电视电影《精神病患者》。这部电视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上班女郎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她未婚夫的钱几乎都要用来支付前妻的赡养费,他们的结婚也就成了一个漫长的计划,一天她的老板要她将四万元现金存到银行去,在极度想改变自己生活的冲动下,她携款逃离了小镇,她要过一种新生活。情节发生到这里,观众的紧张情绪开始被影片调动起来,而之后。这个上班女郎因为长途的劳累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她几乎崩溃,她决定在一家汽车旅馆住上一晚,就在她吃完饭想要洗澡进去浴室的时候,一场离奇而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导演运用视听语言很好的突出了影片的气氛,制造了紧张感。而影片的叙事有张有弛,伸张有力,完美的烘托除了影片的气氛,让观众陷入了影片营造出的恐怖气氛中。这部电视电影拍摄于1960年,这部电视电影可以说是电影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影片是希区柯克带领他的制作班底拍摄的一部成本极低的恐怖影片,因为影片中有许多血腥场面,所以就选择了黑白片,既可以降低成本。还不至于太刺眼,这部影片游刃有余的操纵着观众的情绪。从而完成了一次纯电影的表达,完全通过视听语言的表达刺激观众,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也为希区柯克带来了无数的荣誉。

电视艺术特征篇3

[关键词] 独特的艺术存在;审美生成;审美特征

一、作为独特的艺术存在

电视艺术是人类进入电子媒介时代,电子技术与艺术结合所形成的特殊传播媒介的艺术表现形态,是电视这一先进的传播媒介传播的新的艺术样态。区别于很多艺术形式,电视语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形态,而是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式、科技含量很高的电子语言系统。电视艺术表现手段的多元化,不是单一手段可以发挥作用的,对其他艺术门类语言方式、精神传统的传承和变异,是电视艺术丰富完善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它最先突显出来的特征是其作为信息传播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又因为它的“工具”功能,它所传递的信息其包容的范围极为庞杂而凌乱,因而在电视艺术的研究领域中,人们很容易将电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与它自身的审美功能相混淆。关于我们从电视里面确实能得到什么,借用传播学者乔治・谢曼特的判断或许对我们能够有所帮助――那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看它带来的是民主,还是遍布全国的超级市场”。(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在这里,如果我们把“民主”理解为电视传播内容及形式上的“多样性”,将“超级市场”理解为电视自身所具备“消费可能性”,这两方面不正是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最为明显的特征吗?

电视在具备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特征的同时,由于自身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的特点,电视同样也存在着作为媒介的局限性,概括来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电视传播的线性结构,顺时序的“一次过”,电视缺乏存贮和复现性;第二,电视受收视环境的影响,视听干扰较大,很多时候是处于断续接受的状态,与电影的观赏与接受差别较大;第三,在内容的传播方面,电视不适宜理论性、专业性过强又难以诉诸视听形象的题材,收视方面更适宜浅显与直接的内容;最后,电视是重装备、高技术、高消耗的传播方式,电视传播的发展受经济方面的制约较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更大(叶家铮)。综观上述特点,电视作为媒介的局限,实际上是时间的限制,由此而引申的时段的概念是电视区别于传统媒介的重要因素。广播也是时间的限制,但广播中最大的局限是声音的单向度传播,而不仅仅是时间的线性传播方式,因此按麦克卢汉的划分,广播与电视的区分是“热媒介”与“冷媒介”的不同媒介性质。时间的线性局限对于电视传播更为重要。在这里,时间同时可以理解为即时性,这是与电视在表现在场感很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电视在整体节目安排上体现出的隐藏其中的意识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表达方式,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编播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的存在,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电视作为传播载体,在它自身无限制记录和复制其他文化形式和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正是它消解各类不同艺术形式界限和通过统一的时间概念下,在统一的镜头和视线的变换中,完成自己的重新整理与加工的过程,电视在时段概念下,将不相干的内容合理地打包为一个整体。同时,电视在传播其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将其内容与形式逐渐统一在适宜于传播的方式。一方面是由于电视重装备高成本的压力下惜时如金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因为电视这种“视”与“听”结合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介更为直接简洁和方便,受文化程度和社会经验的制约极小,其他艺术形式在进入电视传播后自觉不自觉地经历了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就像书面语转化为口语的过程一样,电视传播在经历了一个通俗化的过程中,不同的艺术形式都统一装在一个叫做“娱乐”的筐里面了。

某种意义上,与其说电视继承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学传统,不如说电视艺术是建立在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学传统的消解更为合适。之所以不用破坏或者是颠覆这样的表述,事实上电视艺术在对其他艺术形式记录与复制的同时,它首先经历的是一个“杂烩”的过程,也就是在不同时段组合策略下,将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统一在某一个完整的概念下,以对应日常生活中受众统一而又纷杂的需求。

电视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态,它是通过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记录与复制,在不断修正与调整其他艺术形式以适应其自身传播特性的经历中,逐渐完善自身艺术形态的建构。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自觉的,甚至有明确分期的过程,电视作为艺术的存在的前提是建立在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的,电视艺术首先是作为媒介的艺术而存在,也正因为如此,电视艺术不可避免地带有世俗化(或日常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除此之外,电视艺术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这是和电视本身的特点相联接的,那就是科技的进步也将是推动其探索的脚步,它始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具有生长性的。它经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以至于我们总是跟在它的后面跑步前进。

二、审美生成

电视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态存在是电视艺术审美生成的前提,而且只有它作为独特的艺术形态存在的基础上,诗化的电视审美才能够得以生成并发展。电视艺术的本体思维是“视觉思维”,那么可以说就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视觉思维艺术。

在电视艺术发展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误区,人们忽视了艺术的创作规律,而是利用技术的优势经常做一些技巧的试验,但是任何脱离艺术规律的、脱离人的思想表达的纯然的技术技巧的演练,最终都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麦克卢汉提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从英国文学以及传统文化中最先感受到媒介从技术方面对文化以及审美方面的影响。而电视艺术毫无疑问更加突出地映射出技术对于自身文化品格和审美方式的变化。电视艺术的多元化倾向让人们很难把握,它几乎涵盖了其他艺术形式,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他艺术形式照搬过来,通过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将诸多日渐式微的艺术形式重新展示到日常生活的面前;而在另一方面,它也同样可以轻易地将其他艺术形式世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和特点混淆,并且以讹传讹地传递给新生代的受众。

电视出现的哲学意义大于其功能意义,它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也改变了人们认识社会的途径。“人类创造了电视,也被电视这一创造物所改变着。”(麦克卢汉语)但隐含在电视其中的哲学意义并不是受众所关注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电视必须跟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包括现实生活和想象中的生活;如果在电视中看不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愿望及梦想,那么电视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可言。人们通过电视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尽管有些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内容,但在电视屏幕上人们重新感受到了某种久违的激情。事实上,当我们专心致志地观察电视的内在结构的时候,我们发现,日常生活结构与新的传播媒介确实类似,但对于电视,人们常常会被它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及多元化的表征所迷惑。一个是它的日常性和世俗性。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所表现出来巨大潜能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便携式摄像机的普遍应用,使近距离采访拍摄成为可能,电视已经直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是缘于电视的叙述方式。电视在叙述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源于电视本身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贴近与相融。实际上,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日常生活总是经过加工的,但这种加工又不可能是完全的虚构,是在认同的前提下某种暧昧的理想。

正因为电视这种多样性及多元化的表征,常常会让人误解为电视艺术在审美过程中的日常性与世俗化作为电视美学的特征与基础的存在。电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前提不在于它的日常性与世俗化的特性,而在于它是否在以一种审美化的方式生存。如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俗情趣中建构属于电视传播方式的经典,以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事实上,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本身也是一个“诗化”的过程,电视艺术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不断地记录与复制,在大密度地传播世俗情趣的过程中,完成了从记录与传达到“诗”的艺术这一转化。

电视作为“诗”的艺术,首先表现在它是对日常生活与世俗情趣的诗化过程。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直接进入了大众生活的领域中,电视的影像几乎牺牲了作为影像基础的诗意表达,它的诗化不是影像的本身,而是在影像的背后,即电视艺术的诗意表达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真实影像进行编辑后的,所映射出隐含在影像背后的日常生活本身的诗意。

另一方面,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即时性”特点,要求电视所反映的内容应该是当下的生活与世界,即使是历史方面的内容,受众也会不断地与当下的生活相对应。电视将日常生活简化了,在对日常生活的简化过程里,实现审美过程中的超功利的观照。电视里面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拉开了距离,在貌似一致的影像里面显露出不同的本质。电视在混淆了其影像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中,依靠“事件”主题使受众发现现实生活的美与丑,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同样是以影像为前提,以视听结合为特点的艺术形式,电视与电影在其美学基础的建立与特征表现上却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以影像来表达意义,而电视的影像只是外在的表现而已,意义却在别处。

在电视里面,我们看到了平时不经意的事物的另一面,发现了平淡中的惊喜,在熟悉的事物面前产生了陌生感,也因此产生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本身的新鲜感受。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面发现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竟然会让人感动,一条每天经过的街道,竟有如此美丽的林荫,熟悉的城市在宁静的背景下也会有如此的壮美……电视让我们发现了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充满了温情与感动,哀伤与喜悦,激情与希望。而重要的是,电视让我们意识到了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那么多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此外,电视在对日常生活与世俗情趣的诗化过程的另一个途径,是电视在记录和复制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节奏。电视无论是如何客观地再现生活,实际上,电视所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的节奏与现实并不完全的相同,而节奏上的变化,恰恰又隐藏在客观记录的本身。节奏是影视艺术生命节律的物化反映和影视艺术形式美的重要载体。电视的节奏属于相对隐性的节奏,表现在受众的无意识感受到的节奏。在电视剧等电视节目类型中,这种分别并不明显,而在大量的纪实、新闻资讯类节目中,这种隐性的节奏实际上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态度,而在其中我们同样经历着情感上的不同感受。

电视作为“诗”的艺术,其第二个方面表现在,电视是以“纪实”的方式深入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表达对于人类共同理想愿望的渴望。纪实的影像运动最早出现于电影,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它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上世纪二十年代和四五十年代,由弗拉哈迪以及后来的奥逊・威尔斯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都以纪实的电影风格为电影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早期的电影理论,造型与记录是两大相对且相关的美学倾向。追溯电视的发生,其播出内容和传播方式都一直是以纪实性为主的,即便是我国电视最初播放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它的传播方式也是直观的、实况的,是具有纪实意义的。从电视的发展现状看,具有纪实性特点的节目在节目总量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某些纪实风格十分鲜明的节目类型已经相当成熟,而有些本来纪实色彩很弱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把纪实风格作为一种新的追求。纪实性极强的新闻类节目迅速发展,以纪实风格为主调的电视纪录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继2005年底央视一套播出大型纪录片《故宫》后,2006年3月,央视一套又在黄金时间播出了《新丝绸之路》,这里面固有黄金时间播出有利于回收拍摄成本这方面的考虑,但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录片,无疑标志着一种进步。电视在叙述和展现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源于电视本身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贴近与相融。

电视作为“诗”的艺术,其第三个方面表现在,电视以日常生活为本原,在改变“语境”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文化的功能之一便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树起一面选择性很强的网筛。因此文化以其多种形式预定了我们要关注什么和要忽略什么。这种筛选功能提供了关于世界的结构,保护着人们的神经系统免受“信息超载”之累(史蒂夫・莫滕森)。信息超载是用于信息处理系统的术语,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当系统接受的信息太多,无法妥当处理时,就会瘫痪。一旦面对上述的状况,人们可以通过认定和建立优先考虑的事情来应付这种困境。当这种成为惯例的解决办法不甚明显时,高语境规则就起作用了,也就是说,加强信息处理能力而又不增大系统和系统的复杂程度的唯一方法是为系统的记忆编程序,以便只需较少的信息就足以使系统活动起来。系统要应付日益复杂化的情况、满足更大需求的问题,其答案似乎在于为个人或组织预先制订好的程序。这是通过“语境制造”过程实现的。

在这里,相对于电视的语境而言,与其收视环境并不是一个概念,尽管收视环境的千差万别直接影响着电视的收视效果,但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儿。电视的传播方式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但我们一旦接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会发现这里的电视有些不同,最起码有点新鲜,即使是使用同样一种语言,因为我们接触到的是一种有分别的语境。倘若没有语境,符号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只包含信息的一部分。如果人们记得口语是从已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或正在筹划的事件中抽象出来的,那么这些就容易理解了。

电视因为其自身直接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电视所传达的内容是完全适宜于当地及当下的现实生活中的语境,而电视本身在连续传达相近似的内容过程里面,也逐渐地完成从低――高语境的过渡,就像处在一种亲密关系的人,随着相处的深入,语言也会逐渐在简化,逐渐变得不那么规范,但所传达的信息并没有减少甚至更多一样。电视在与相对固定人群的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形成受众习惯的语境。

也正因为如此,电视艺术在内容传达上具备审美生成的基础,电视艺术生长与电视语境制造过程相伴相随,而在这一过程中,电视艺术适宜当下日常生活的同时,承继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方面的习惯及思维方式,又与现代文明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既是电视语境的特点,又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沟通的基本方式。

就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不过是从理论层面出发,在具体的电视实践过程中,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即使是从一个基础出发,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分别,这是电视艺术研究的障碍,同时也是一个挑战。电视艺术研究也恰恰因此而充满魅力和希望,也因此具备了发展的巨大空间。

三、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呈现

在审美观照中,我们的确经常感到一种同情,但却不是通常的伦理道德上的一种同情。首先,美具有一切审美对象都具有的形象可感性。一切非形象、不可感的东西都不是审美对象。“心灵美”、“思想美”不是从美学意义,而是从修辞学意义上,是比喻或是赞誉。只有当心灵和思想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当艺术给心灵以形式,把不可见非感性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艺术形式,它才成为审美对象。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是影像与声音的形象可感性。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的所谓形象可感性,本质而言是事件,单一的或是连续性的事件中所体现出的美感。在这一点上,电视艺术极像人类童年期就产生的故事,能够最早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电视艺术不再是口传心授,而是通过影像与声音,可以更加形象化地叙述故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视艺术本身的传播特点,是因为电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电视艺术也正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手段,在对日常生活整理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细节的放大,对现实生活节奏的改变,将具体的事件以故事的方式展开,将生活中的事件提升到可知可感的诗的高度,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美的形象可感性与非美的形象可感性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形象可感性与人体感官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只要人以审美的态度去感受,它不假思考就令人感到愉悦。

因此,美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客体具有物的尺度的完善性。它包括了三层逐层递进,缺一不可的含义:

一是事物的本来面貌。相对于电视艺术自身而言,由于其与日常生活的贴近性与易受性,即使与电影艺术相比,电视艺术更要求它能够真实反映现实。但这里所区别的是,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也同样有所局限,它可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但绝不能猎奇,不能以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千奇百怪为自己传播的主要内容。电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自身的选择能力,而不是它所具备的记录能力,是因为它自身的表现能力,而不是它所具备的复制能力。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这既是基础又是原则。

二是事物的正常尺度。与审美同属一个范畴的审丑,与表现丑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自身具备了在表现内容上的极大丰富性,这里面不是说绝对不能出现丑,但这与展现丑表现丑却完全不同。而在这一方面,电视艺术在商业化的影响与左右下,的确出现了大量与电视艺术审美相悖的现象,目前的确有一批电视剧和电视栏目,在娱乐化和收视率的牵引下,将低俗视为创新,以丑为美,与电视艺术的发展极不协调,而这种违背艺术审美规律的现象同样也是缺乏长久生命力的。

三是正常中的优秀者。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同样继承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美学传统与标准,而美作为可感知的对象,也构成了电视艺术的主体。电视艺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复制,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断展现生活中的美的同时,为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注入美的因素和理想。因而无论是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电视作品中,电视传达的内容占有主体的都是“优秀”的人和感人的“事”。这也是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的重要特点。

美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电视艺术因为它自身的传播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纪实风格已经成为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而存在,而纪实风格也对电视艺术的内容表达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存在的前提,是它自身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属于自身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又与其自身的表现内容相统一。然而,电视艺术即便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于电视艺术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上的关系仍然无法统一认识。以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来讲,有相当多的体裁与内容就完全不是电视化的,表现在大量电影化的色彩、造型及光影的调度,大量大场面大情节的铺陈与宏伟叙事结构的热衷,全然忽略了电视小画框的局限。而这种以电影影像美学观念来替代电视艺术审美特点的同时,无形之中阻碍了电视艺术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失去存在的基础。

另一方面,电视艺术在具体的实践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形大量存在,而这种象征型的表现方式,与电视艺术作为基础存在的纪实性矛盾也会在受众收视的过程中渐渐失去兴趣。之所以这样说,电视艺术以“事件”与故事为最有效的表述方式,真实感是最为重要的前提,而日常生活中尽管美的理想是以完美为目标,但现实生活完美是不存在,人们习惯于自己日常的生活与电视节目奢华的背景与环境巨大反差,无疑在信息交流与传达过程中产生阻碍,而这种表现出来的完美在人们与自身生活的平实甚至缺陷相比,在社会学角度上也极容易产生不平等的感受,从而产生焦躁的心理。

美的第四个特点是美的对象符合人的尺度。作为审美对象的电视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一是鲜明的时代性,一是它自己不可或缺的历史的传承性。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它首先符合人的尺度,而这一尺度是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另一方面,电视艺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它自身必然要成为占据大众生活主导作用的主流价值的体现,因而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这也是与“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相吻合的。

电视艺术的传承性表现在审美本身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无论是审美的态度、角度及审美的价值等诸多方面,都与社会文化的历史传承联系在一起,而一旦割裂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审美对象也就不复存在。

电视艺术的本身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艺术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完全与历史脱节的,电视作为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它在诸多方面承继了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当电视艺术最终走向成熟的同时,那么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自然也就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典型的美学意义上的范本。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2000).《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

[2] 史蒂夫・莫滕森(1999).《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电视艺术特征篇4

电视新闻的宣传艺术特征分析 精品源 自物理科 笔者作为一个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经过十多年来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到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采、摄、写水平和增强新闻宣传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注意总结探讨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为只有具有新闻与宣传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成为最佳新闻作品。也只有实现了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假如对此问题只注重采、摄、写,而不讲究其宣传艺术,那么其所报道的新闻质量则不会很好,主题不鲜明,又缺乏艺术魅力。则会使受众感到乏味,自然也难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对此问题,我提出以下浅见愿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以求共勉。

1 实现新闻和宣传双重并举的原则

我们有的同志误认为搞新闻与宣传是同一回事。其实新闻与宣传则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新闻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而宣传则是把传播自己的观点、主张以影响受众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宣传价值所表达的是客观新闻事实同社会需求的吻合一致程度,程度高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平常说的新闻宣传,是兼有两种目的的宣传活动。因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中,就必须严格遵守新闻规律,并把握好宣传规律。也就是说,要尽量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双重并重与统一。所以新闻既要注重选那些能引起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注重选择那些能明白显示自己观点的事实,最终使受众能接受我们新闻中的事实和观点,从而实现我们的宣传目的。

2 要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就要不断扩大信息量,努力提供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新闻,要着力反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社会的最新事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这就要求我们所播发的新闻,时间上新、内容上新、思想角度新,这样才能使受众有新鲜感并兴趣浓,才能倍加关注,得到满足。我们的宣传目的也会得以很好实现,否则,我们的宣传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3 要注重新闻的接近性

新闻必须反映人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实和问题,如果我们所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得不到受众的欢迎,其原因大都是这事实不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信息含量不大,内涵欠充实,实现价值不大,难能给受众以有益的启迪教益,这当然难以有好的宣传效果。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在工作中不断深入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吃透上级精神的同时,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求,采制实际工作中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较大问题,选材一定要有针对性、接近性,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使新闻宣传在受众的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质量的新闻并取得满意的宣传效果。

4 新闻要增强受众信任度

信任度是衡量新闻宣传社会效果的根本尺度,只有受众对新闻宣传的内容认为是真实的、积极正确的,是可行的,才会持信任态度。为他们所喜爱,所认同并受到积极影响,乐于接受而引起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宣传价值。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努力追求的,也就要求我们应尊重事实。

说到“事实”,有总体事实和个别事实,表面事实和本质事实等关系。对此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新闻事实的失准、甚至失真。所以我们在采写工作中要反复认真调查、分析核实事实,坚持辨证思维,切勿一点论,并把握好总体事实、本质事实,不能主观随意取舍,以偏概全,把事实抽象化、理想化、标准化,好的就绝对好而没有任何不足之处,差的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优点长处,如此就必然会造成夸大、虚假、失真,引人质疑,而失去受众的信任,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这是新闻工作者应尽量避免的。

5 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及根本。新闻报道要又快又好,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但“快”不是绝对的,而应是相对的。一般说新闻该抢则抢,越快越具有新闻时效性,而不能把新闻压成旧闻,或成了“马后炮”。不过有的事实则要等待适当时机再播发,而不能不加以选择地抢先播发,否则则会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有的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和被动。总的说我们的新闻要注意选择最佳时机播发,也就是要掌握好时宜性。唐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50分》节目,经常针对居民生活中发生的某些问题和出现的困难及时予以播报,使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使市民普遍感到非常满意,有关部门单位也受到大家的广泛称赞,从而使新闻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6 要讲究新闻采摄播和制作的品位

作为电视新闻,提高采编、摄像、播音主持和制作的思想性、艺术性,是增强其宣传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精心研究,不断提高水平,以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力争多出精品,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1)拍摄镜头注重画面安稳,构图要完整,各镜头、拍摄手段运用要合理,要善于捕捉抓拍能很好表现主题的典型生动细节,特别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细节,以及能反映浓厚的现场气氛的镜头。画面信息量要大,内涵充实。拍摄时要选择好环境,讲究背景和前景,突出主体,以充分发挥电视纪实的本性。

2)制作要精、细、巧,画面组接要讲究画面语言,要符合叙事规律而有特点,衔接自然,情节交代清楚,重视同期声的合理运用,声音清晰,音量适中。解说词要与画面有机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可根据内容适当配乐,但要选好乐曲,使其与内容相协调一致,恰如其分,以能很好的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情绪,突出主题思想,增强感染力;配乐音量要掌握好,音量大小变化自然,不可忽大忽小,更不能喧宾夺主。此外,应注意乐句的完整性,一般不能突然中断,嘎然而止,不能“腰斩”音乐,更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总之制作要精益求精,思想艺术性强。

电视艺术特征篇5

    笔者作为一个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经过十多年来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到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采、摄、写水平和增强新闻宣传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注意总结探讨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为只有具有新闻与宣传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成为最佳新闻作品。也只有实现了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假如对此问题只注重采、摄、写,而不讲究其宣传艺术,那么其所报道的新闻质量则不会很好,主题不鲜明,又缺乏艺术魅力。则会使受众感到乏味,自然也难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对此问题,我提出以下浅见愿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以求共勉。

    1 实现新闻和宣传双重并举的原则

    我们有的同志误认为搞新闻与宣传是同一回事。其实新闻与宣传则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新闻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而宣传则是把传播自己的观点、主张以影响受众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宣传价值所表达的是客观新闻事实同社会需求的吻合一致程度,程度高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平常说的新闻宣传,是兼有两种目的的宣传活动。因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中,就必须严格遵守新闻规律,并把握好宣传规律。也就是说,要尽量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双重并重与统一。所以新闻既要注重选那些能引起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注重选择那些能明白显示自己观点的事实,最终使受众能接受我们新闻中的事实和观点,从而实现我们的宣传目的。

    2 要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就要不断扩大信息量,努力提供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新闻,要着力反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社会的最新事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这就要求我们所播发的新闻,时间上新、内容上新、思想角度新,这样才能使受众有新鲜感并兴趣浓,才能倍加关注,得到满足。我们的宣传目的也会得以很好实现,否则,我们的宣传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3 要注重新闻的接近性

    新闻必须反映人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实和问题,如果我们所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得不到受众的欢迎,其原因大都是这事实不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信息含量不大,内涵欠充实,实现价值不大,难能给受众以有益的启迪教益,这当然难以有好的宣传效果。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在工作中不断深入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吃透上级精神的同时,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求,采制实际工作中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较大问题,选材一定要有针对性、接近性,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使新闻宣传在受众的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质量的新闻并取得满意的宣传效果。

    4 新闻要增强受众信任度

    信任度是衡量新闻宣传社会效果的根本尺度,只有受众对新闻宣传的内容认为是真实的、积极正确的,是可行的,才会持信任态度。为他们所喜爱,所认同并受到积极影响,乐于接受而引起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宣传价值。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努力追求的,也就要求我们应尊重事实。

    说到“事实”,有总体事实和个别事实,表面事实和本质事实等关系。对此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新闻事实的失准、甚至失真。所以我们在采写工作中要反复认真调查、分析核实事实,坚持辨证思维,切勿一点论,并把握好总体事实、本质事实,不能主观随意取舍,以偏概全,把事实抽象化、理想化、标准化,好的就绝对好而没有任何不足之处,差的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优点长处,如此就必然会造成夸大、虚假、失真,引人质疑,而失去受众的信任,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这是新闻工作者应尽量避免的。

    5 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及根本。新闻报道要又快又好,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但“快”不是绝对的,而应是相对的。一般说新闻该抢则抢,越快越具有新闻时效性,而不能把新闻压成旧闻,或成了“马后炮”。不过有的事实则要等待适当时机再播发,而不能不加以选择地抢先播发,否则则会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有的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和被动。总的说我们的新闻要注意选择最佳时机播发,也就是要掌握好时宜性。唐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50分》节目,经常针对居民生活中发生的某些问题和出现的困难及时予以播报,使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使市民普遍感到非常满意,有关部门单位也受到大家的广泛称赞,从而使新闻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6 要讲究新闻采摄播和制作的品位

    作为电视新闻,提高采编、摄像、播音主持和制作的思想性、艺术性,是增强其宣传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精心研究,不断提高水平,以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力争多出精品,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1)拍摄镜头注重画面安稳,构图要完整,各镜头、拍摄手段运用要合理,要善于捕捉抓拍能很好表现主题的典型生动细节,特别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细节,以及能反映浓厚的现场气氛的镜头。画面信息量要大,内涵充实。拍摄时要选择好环境,讲究背景和前景,突出主体,以充分发挥电视纪实的本性。

    2)制作要精、细、巧,画面组接要讲究画面语言,要符合叙事规律而有特点,衔接自然,情节交代清楚,重视同期声的合理运用,声音清晰,音量适中。解说词要与画面有机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可根据内容适当配乐,但要选好乐曲,使其与内容相协调一致,恰如其分,以能很好的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情绪,突出主题思想,增强感染力;配乐音量要掌握好,音量大小变化自然,不可忽大忽小,更不能喧宾夺主。此外,应注意乐句的完整性,一般不能突然中断,嘎然而止,不能“腰斩”音乐,更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总之制作要精益求精,思想艺术性强。

电视艺术特征篇6

关键词:电视文艺;审美特征;丰富性;亲和性;大众性;科技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56-01

电视文艺是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从美学的高度与视角来研究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既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照作用。本文就此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丰富性

电视文艺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丰富性。

这种丰富性,既表现在思想内容(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形式(体裁、结构、语言、手法、风格等)方面。从电视文艺这一概念内涵上而言,它“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

而且,每一类电视文艺节目又可以再细分为多种类别。例如电视剧,就分为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等。

由此可见,电视文艺的丰富性,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亲和性

电视文艺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它的亲和性。

电视文艺的亲和性,表现在它使爱众亲近,感到亲切、直接。电视文艺是真正实现与广大受众亲情互动、面对面交流与对接的新的文艺形式。在观赏电视文艺节目时,受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想象性、参与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对节目的内容产生移情与共鸣。

许多电视文艺节目,都为广大受众打造出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成为真正的“百姓舞台”。例如央视的“星光大道”栏目,上海电视台的“中国达人秀”栏目等,都成为广受欢迎与关注的电视文艺栏目,其中推出的草根明星,不胜枚举。仅以“星光大道”为例,就有李玉刚、阿宝、玖月奇迹、凤凰传奇、刘大成等等。这也是有口皆碑的事实。

三、大众性

电视文艺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它的大众性。

电视文艺作为大众传媒之一,大众性是其根本属性。它的快速性、便捷性、交互性、兼容性等优长,都成为它大众性的凭借与依托。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电视文艺的受众数,高居各类文艺节目受众量的榜首。迄今为止,电视文艺已经遍及我国城乡各地,成为广大群众最喜爱的一门艺术。全国已拥有各类电视台3000余个,每个电视台都有数十个频道,其中不乏文艺频道。电视文艺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节目。尤其是电视台,更是人人喜爱的电视文艺节目。从1995年全看看播放的7000部集,到2000年全年播放12000部集,再到2011年全年播放5000余部集,再递增之速,令人瞩目。

可以说,电视文艺节目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成为大众心中的最爱。

四、科技性

电视文艺的第四大审美特征,是它的科技性。

电视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电视文艺作为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出它科技性的优势。很显然,电视文艺已成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人类传媒的历史视角都是,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尤其是电视与互联网结合,更为电视文艺插上了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更久。

参考文献:

电视艺术特征篇7

[关键词] 电影艺术;传统色彩;美学;审美;意境

电影是一门综合了文学、绘画、戏曲和音乐等艺术元素,并诉诸视听觉和感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品味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欣赏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故事情节,而是逐渐扩展到电影中的音乐、画面、色彩、造型与光影等艺术表现的细节层面上来。在国际上,不论是传统电影的拍摄还是高科技数字电影的制作,色彩元素在电影制作中始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在色彩造型方面更是传承了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精粹,将民族传统色彩文化的魅力融入电影艺术中,赋予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一、 传统色彩的文化意义

色彩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对色彩的感知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色彩在中国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追求的五色学说(青、赤、黄、白、黑)对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体现物象生命本体的“意”的境界。WWW.133229.cOM“意象”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传达了虚实的意境,也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传统民族特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中国电影往往通过色彩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追求超越画面有限空间以延伸到画外无限空间的哲理意味,在以“象”写“意”,以“象”达“意”中,获得“意象合一”的艺术境界。色彩是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虽不能完全阐释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但却直接影响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与艺术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在色彩的表现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尤其是在对传统色彩的关注与运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赋予其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陈凯歌是较早尝试对电影色彩语言表现的,影片《黄土地》(1984年)中,画面中贯穿整部电影的是黄色基调:黄河、黄土高坡和黄色面孔,画面简练凝重,影片以大面积的黄色块强烈地表现了黄土高原的拙朴浑厚、色觉强烈的画面效果、西北黄土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色彩在影片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象征,让中国电影开始呈现一番别具风格的新貌。

二、 中国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意境

纵观百年中国电影,人们对于电影的接受,无论是其作者或作品,还是其内容或形式,中国电影主要还是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获得不同时期中国观众的认可,这也正是中国电影得以发展至今的原动力。

中国电影在美学追求方面,从纪实到影像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并结合着种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造意识,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魅力。在电影语言方面,从强调本体特质到展开多种叙事形式,渗入了民族传统美学的形神兼备、情理交融、虚实相生等特殊气质,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张力。在电影艺术拍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要根据剧情的需要,精心选择场景,布置色彩与光线,营造意境与氛围,拍摄出风格迥然不同的特色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而在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恰恰就在于此。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是一部具有传统东方色彩的古装武侠片,为了传达给观众一种具有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画面呈现的 “灰白”色光线基调象征了中国古代文人,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那复古怀旧的旗袍风格,苔藓、老墙、香烟,斑驳的夜光等,画面弥漫着怀旧与奢华,浪漫与现实,使整部电影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东方传统古典色彩。由此可见,电影画面中呈现出的构图、造型和色彩等各种美术元素赋予观众的心理形态本身属于电影美学的一部分,它以动态画面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三、中国电影中传统色彩的审美意味

在电影艺术中,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也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正是由于这种缘故,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深化影片思想的重要表现手段,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影视色彩语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造者在色彩审美上的艺术修养和品味,他们在影片里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对色彩、设计、形式,构成等美术元素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平面视觉效果,以表现自己在色彩审美上的一种唯美追求。

色彩可以产生象征和隐喻。它具有主客观的联想性,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联想,电影艺术家正是利用色彩的这种属性来表达象征和隐喻的意义,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叙述故事情节,表现具有民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在张艺谋电影创作中,“象征主义因素充斥全片,这在题材、人物、画面、色彩等各方面有充分的展现,而正是这些象征主义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张艺谋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①中国人善于利用色彩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对浓酽到能滴出油来的红色怀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而在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中,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引起心灵震撼的,当属那一抹具有生命张力的“中国红”。对“红”的情有独钟也反映了张艺谋特有的传统色彩情结,张艺谋的高明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大胆地运用了特殊的色彩审美价值,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他的早期作品《红高粱》的成功,首当其冲的当属他在造型、摄影和色彩方面的大胆运用。在艺术上,整部电影完全被辉煌灿烂的红色调所浸透:红太阳、红高粱、红轿子、红盖头、红灯笼、红染坊、红棉袄、红辣椒、红肚兜、红衣女、红色鲜血……红色象征了个人情爱仇恨和民族血性,也反映了红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自然的图腾崇拜色彩,具有浓重的陕北地域风情;《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红嫁衣等,红色被解构为愿望、权势、性和野蛮等不同含义;《我的父亲母亲》中“我的母亲”穿着“父亲”最喜欢的大红棉袄、围着红围巾、戴着红发卡,表达了对父亲执著和忠诚的爱;《英雄》中残剑、飞雪、如月和无名等人穿的红衣、红头盔、红枫林和红字,红色代表了爱和背叛、王权和杀戮、野蛮和血腥、死亡和绝望等;在他的新作《山楂树之恋》中开红花的山楂树、老三送给静秋的红衣服、红脸盆和红色日记本等,都具有含蓄的隐喻并为剧情的需要埋下伏笔。解读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他大多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以红色构筑野性,柔中蓄刚和意象合一的美感。“尤其是用红色赞美女性,用红色讴歌生命,用红色表现人性。一句话,用红色构筑电影。”②张艺谋用独特的华丽色彩讴歌生命、表现人性,红色与人物命运、人性善恶紧紧相扣,共同参与情节,构成了作者银幕视听艺术的整体逻辑结构。

色彩可以深化主题,确定影片风格。色彩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往往影响着人的情绪,在电影艺术中色彩可以用来确定影片整体情绪和主题基调,展现影片的风格特色。影片《英雄》开篇以黑色的秦宫拉开帷幕,黑色是秦国崇尚的国色,影片在色彩处理上遵循了客观历史事实,以黑色为主调,不同的场景空间分别搭配红、黑、黄、绿、白五大色调。这种色彩结构在本源上是属于东方主义的色彩观念。但张艺谋的用色匠心并非仅此而已,黑色不仅具有神秘和悲哀、庄严和肃穆的特征,而且也暗示了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和秦国强大的势力,同时也象征影片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因而《英雄》在色彩处理手段上被后来很多影片汲取延续。《满城尽带黄金甲》继承了《英雄》的用色观念。回忆起这部影片,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满眼的金碧辉煌,在影片的美术制作上张艺谋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他在色彩基调上别有用心地选择黄色,画面的黄色基调也正切合了“黄金甲”的“黄”字,黄色是传统阴阳五色学系中最为尊贵的色彩,自阶级社会运用彩色装饰以来,黄色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唐规定除皇帝可以穿黄色衣服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在《黄金甲》影片中真正的主角应是张艺谋使用的金黄色,一向擅长色彩的张艺谋将皇室内钩心斗角的权欲和肉欲在金黄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金黄中屡屡渗出的猩红似乎在暗示奢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它生动地展示了权力对于人性和家庭的腐蚀作用。此后的影片《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在色彩运用上虽各具千秋,但用色观念却是一致。

此外,陆川的《南京!南京!》在表现上一改往日影片的奢华色彩,故事的讲述采用无彩色画面,使观者有触目惊心的视觉震撼。根据剧情主题的需要他特意借助黑白影像来对历史的真相进行挖掘和复原,重现那场罪恶的大杀戮。这种借助黑白无色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具有独特表现力、感染力与穿透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怆的寓意象征,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升华到一定深度的文化层面,使东方主义色彩与现代电影主观色彩达到完美契合。色彩也从附属的影片角色逐步转变为具有独立性的艺术品格,从而我们可以读懂创作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

通过对以上电影作品色彩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到电影创作的审美取向和创作理念已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创作者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给观众留下深沉的文化思考,从而使作品向着更高层次的文化意蕴掘进”。影视作品中的色彩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细节的刻画和情绪气氛的渲染来象征与隐喻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确定影片风格的重要手段。而绝非是为了影片中某一个画面与镜头是否好看,它主要目的还是融入影片内部结构体现出其存在的文化意义。

四、结 语

由此可见,色彩造型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艺术魅力,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好的电影能够使观众感受到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合理地运用色彩元素来表现影片的内容,不但使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更能够增强电影艺术浑厚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得到强烈的审美洗礼。在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造型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制作手段以及欣赏方式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虽然相对于一些欧美电影我们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隐藏的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寓意表现,却是西方电影所不具备的。

注释:

① 田一然:《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象征主义因素运用与生命意义》,《戏剧文学》,2010年第5期。

② 田杰:《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新闻界》,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崔茵.论张艺谋电影的画面色彩与内涵[j].剧作家,2008(02).

[2]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电视艺术特征篇8

[关键词]电影;视觉色彩;情感表现;直视;象征意义

从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第一部电影诞生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探索电影艺术,探索表现电影艺术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对色彩元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现代大量优秀电影作品中可以看到,电影色彩的创作审美取向已经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创作者常用被赋予象征意义的色彩表现深刻的涵义,使观众产生共鸣。所以,电影色彩的表现与色彩象征意义的应用是电影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电影色彩的解读

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种美感形式,是一种物质现象,当艺术家把不同的色彩根据人的审美需要处理成具有美的画面时,色彩才能称之为艺术。用这种艺术的色彩语言表达美感、渲染意境,引起心理上的愉悦。色彩在绘画中是与作品的静态造型有机结合成为画面的重要元素而构成绘画的色彩结构,而电影是与作品的动态造型结合构成电影画面的色彩结构,形成影片的运动视觉节奏,表现出银幕色彩特有的魅力。电影色彩的冷暖明暗调子要同影片中故事结构的情节发展的跌宕起伏、人物情绪的高亢与压抑形成一致的画面色彩结构,由此彰显出电影本体的华彩魅力。电影的色彩审美取向除表达美感外还要赋予它深刻的象征意义,挖掘赋予色彩的内涵,色彩要与影片的风格类型相一致,因为它决定着一部影片的风格样式和剧作结构,这需要创作者要具备敏锐的色彩思维感受和悟性。电影中的“色彩”犹如一部交响乐曲,读懂它的起伏、高潮及故事情节、人物情感、象征意义等视听语言元素所要表现的内涵,形成电影色彩的结构,以此展现它的视觉旋律。

二、电影的色彩表现与情感流露

电影作为年轻的艺术种类,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影人在此过程中乐此不疲地探索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色彩作为电影艺术形式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也是他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色彩是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元素

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表达元素和手段,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丰富画面效果、提高电影本身的欣赏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槌,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在电影艺术中导演就好比是艺术家之手,通过对人物、场景的色彩进行布局和构成、渲染画面的视觉气氛、感受故事情节,使电影画面与观众形成视觉上的交流,体验似幻似真的视觉享受或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引起观众情绪的波折和心灵上的升华。在电影《红高粱》中,大量运用红色基调,使电影主题得到升华,使色彩在银幕上完全被电影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电影画面色彩的渲染使观众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还有《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多部电影都是用极致的色彩表现,如《英雄》中飞雪的红衣飘摇之绝美,大侠无名黑衣劲装之刚毅,残剑白衣飘然之孤绝,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这充分体现出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的视觉元素。

(二)电影视觉语言中色彩的生命力

有人说过色彩在电影中更像一位“情感的演讲家”,是承接“剧作者”“导演”“观众”的载体。“剧作者”通过文字的色彩把故事、情感表现出来,“导演”是把对作品的解读用更深一层的色彩含义表现出来,“观众”受制于两位表现者的引导而使自己的感情波动或宣泄。在《霸王别姬》电影中,画面常常贯穿着一个老北京风味的色调场面,那就是灰气蒙蒙的老北京场面的暖色调,无论是老北京街上的杂耍玩弄的场面,糖葫芦的叫卖声,还是老北京剧场里人们追角儿的氛围,使我们好像进入了老北京的历史,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观众在这种气氛中使情绪起伏,这就是电影色彩语言的魅力,就是电影的生命力。

电影视觉语言中色彩的生命力正像西方古典油画一样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在动态的二维空间里充分演绎着色彩的艺术并融入技术上的手法,使精美的色彩在银幕上将人们带到最真实的境地,带到最梦幻的画面,把色彩表现到极致,使在电影创作中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导演要充分理解色彩、感受色彩和把握色彩,观众才能闻到《白鹿原》浓郁的西北黄土地的味道,才能看到《红高粱》对封建社会的主题悲性的渲染,感受到色彩在电影视觉语言中的强大生命力。一部优秀电影的生命力在艺术表现上色彩是最具说服力的。

(三)电影的色彩表现与情感流露

人们对彩经典画面的谈论,经常会形容为像画一样美,难以掩饰的赞叹之情当中必定包含有对色彩艺术的认可。那种色彩的象征,色调的情绪力量,必定是在艺术加工后将我们的自然生活影像打上了更深刻的情绪的烙印。[1]色彩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罗·马摩里安说:“我认为必须把色彩作为一个情绪元素来应用。如果你把色彩直接用来表达你在一场戏里所要表达的情绪,它会独立发挥其美学功能。它会增加美感,正确地表达情绪。如果违反了场面的情绪和剧情要求,那就会把整场戏毁掉。它会毁掉演员的表演,毁掉你的整部影片。”在此可以看出一部成功的电影,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色彩表达的情感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电影色彩的应用要与电影中所表达的情感相匹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导演更加重视和不断追求的。

在我国的电影人中,被人们称为“偏爱红色的导演”张艺谋,最擅长用具有中国元素特色的“中国红”。他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将红色调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红色的嫁衣、红色的轿子、翻滚着放肆和叛逆的高粱地,使整部影片达到了野性、阳刚、狂欢,将他刻意追求的红色的爆发力推向高峰,在视觉上给了人们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除此,他还常用红灯笼、红染坊、红棉袄、红辣椒、红肚兜等元素,这已成为他的电影作品的一种符号,也许这是他对红色的理解,对情感的表达,也是他用色彩造势的一种手法。因为红色调最能使他表现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从电影作品中直视色彩的象征意义

(一)直视色彩的象征意义

在视觉艺术中,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都是重点表现元素之一。这些象征意义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色彩习惯,使得一些色彩感觉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永恒的象征。比如红色象征着喜庆、热情、温暖、生命、野性等,所以观众不会忘记《红高粱》电影中十八里坡那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弥漫着象征野性的红色向我们张扬着力量和生命;黄色象征希望、收获、丰硕、甜美、权贵,《英雄》中整个画面充满着胡杨树林黄颜色的树叶,在色彩上极为鲜艳饱满,具有铺天盖地之势。《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黄色琉璃、高台,象征着权贵的黄金色也瞬时间充斥了观众的眼球。绿色象征健康、和平、青春、温和;蓝色象征沉静、悠久、理智、博大;紫色象征着神秘、高贵、优雅、静谧等。所以在电影中,导演往往会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即象征意义而设计影片的色彩,我们的视觉才能饱福到具有浓郁特彩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对比强烈至极的《三枪拍案惊奇》、富丽堂皇色调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清香淡雅型的《山楂树之恋》等。在无彩色系中,白色象征着纯洁、苍白、平坦、萧条;黑色象征着沉稳、厚重、高贵、死亡等。对于黑与白更能传达出一种力量,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历史的力量。具有历史感的《南京!南京!》,就是一部用黑白色彩表现的大作。所以无论是有彩色还是无彩色,它所具有的象征性都能很好地表现电影的内涵,导演需要对色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对色彩有高超的把握能力,才能创作出既具有内涵又有美感的电影画面。

(二)色彩在电影艺术中象征意义的应用

色彩是人类思想的载体。作为电影的视觉语言,也是电影的灵魂和精髓,是一部优秀影片脱颖而出的利器。色彩的象征意义,是指当一种色彩与联想到的事物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表现出某种特殊的意义,就形成了这种色彩与某些事物关联的象征意义。电影人常把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用于电影的表现上,如以直观的色彩形象涉指抽象普遍的精神,它超越表象的内容,唤起观众对从未见过的世界的想象。影片拍摄的成功与否,色彩在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是密不可分的,某种色彩可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而某些情感的表达又往往需要色彩象征意义的推波助澜。

首先,客观色彩象征意义的应用。客观色彩要大胆运用色彩的特殊的审美价值,为观众创造一个色彩的世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这也与导演对色彩审美规律的准确把握有关。利用客观色彩本身对人的视觉美感的引导,唤起观众的情绪进行审美体验。如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就是追求强烈的色彩取胜于观众的审美的,李四的桃红、老板娘的叶绿、陈七的亮蓝和赵六的橘子黄,去创造艳丽色彩的极致搭配,这些色彩斑斓的服饰体现着导演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其次,主观色彩象征意义的应用。主观色彩渗透了电影人的主观意念和思想性的“美”,利用色彩本身对于人的视觉的美感的效应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使观众浮想联翩产生某种激情,调动观众的审美体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陈家大院灰黑的深墙宅院,青灰的瓦,暗沉与阴郁的氛围,象征着大院女人的被压抑的悲惨命运。《白鹿原》黄色土地和麦浪的色彩,隐喻着地域性的特色,苍苍莽莽的渭河平原,如同历史的延续与发生。这些都能引起观众的联想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导演对色彩象征意义的追求,渗透了导演的主观意念,是导演思想、观念和情趣的外在表现。

总之,色彩体现在影片中的特色,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色彩表达的情感可以使观众的心境达到升华。色彩体现在影片中的象征意义,并更好地融合于影片之中,也显示电影色彩表现的深层含义,使色彩在影片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的关系上,达到了“化”与“融”的境界时,电影中色彩的意义才能真正全部得以体现,色彩在电影中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存在。

[参考文献]

[1] 胡雪瑾.由《南京!南京!》解读电影视觉语言色彩的情感表达[J].电影文学,2010(01).

[2] 杜娟.浅谈电影中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0(06).

电视艺术特征篇9

关键词:电视艺术;创造潜能;电子技术

        电视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电视艺术是被电视传播的艺术形态,以审美为中心目的的电视文艺、纪实艺术,所以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造型,运用艺术审美思维把握表现客观条件,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审美为终极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称之为电视艺术。我们可以把现在荧屏上的节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纪实),电视文艺(艺术)。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专题是用审美手段表现真实课题。电视文艺则是审美的艺术,是“诗意的栖息”。

        一、电视文学

        电视文学是指被电视化了的文学,其类型主要有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

        电视小说的创作形态主要有两种:电视剧和电视的小说。电视剧改编时应强化戏剧性、冲突性并由导演完成改编,所以电视剧艺术本质上是导演的艺术。我们现在荧屏上看到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等影视作品都是由著名小说改编而来。

        电视报告文学是将真实和虚构融为一体,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体裁。它具有鲜明的新闻性,报告的对象皆为真人真事,伴随当事人现身说法的同期声和生活复原的现场声,并不时有长镜头的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乃至抓拍转瞬即逝的细节捕捉都体现了其浓郁的文学性;最后,它还具有深刻的论辩性,要求创作者对生活做判断,包括是或非的自然判断、善或恶的社会判断、美或丑的艺术判断。例如1989年郑明作品《半个世纪的爱》,在各种思潮入侵的拍摄背景下,描写了十四对金婚夫妇一种人类生活的美,体现了艺术作品最终关注的是生命。

        二、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广义上指凡是具有艺术性、审美价值的作品。狭义上是指一种独立的艺术片种。其类型包括: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

        电视风光艺术片是主观的、表现的、审美的。它营造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情状等客观存在和思想感情、观念意识等主观看法的融汇达到一种美趣境界从而悦耳悦目(如《西藏的诱惑》中佛光绿洲净土所体现的朝圣精神);它抒发感情,通过造型语言、音乐语言、诗话解说达到悦心悦神的情趣目的。它蕴育哲理,思想深蕴含蓄而不外露,体现了悦意悦志的理趣精神(如《西藏的诱惑》中宗教苦行僧代表艺术圣殿艺术教)。

        电视音乐艺术片相对于电视音乐节目原艺术、一次性、短命的特征来说,是电视化视听再创作的永恒作品。它以音乐艺术为母体,以符号语言为依托,完成音画的组合。

        电视舞蹈艺术片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展现了舞蹈、音乐、电视、数字特技多元的美。

        三、电视剧

        电视剧是指运用电视艺术和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电影的诸多表现元素,构成故事性较强,易于在电视屏幕上播出,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的视听叙事形态。其主要类型有: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1958年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标志着电视剧的诞生,这时的直播电视小戏还是遵循戏剧创作模式体现戏剧美学。1976年电视单本剧的出现使电视剧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由室内转向室外、演播室大景转向实景、三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时空束缚转向时间自由体现了电影美学。1980年电视连续剧的出现使电视剧更新为电视美学,其具有审美特征长,以及多极艺术形态、体现了广阔社会内容和漫长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跨越模仿戏剧电影阶段的创作特征。1985年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拓展,具有诸多美学形态兼容的特征,多元形态电视剧形成多元美学。而电视剧真正成熟时期是伴随1990年长篇电视剧《渴望》的出现,至此电视美学得以完善。

    四、电视综艺节目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近些年走入规范化、模式化、定势化的困境,必然导致走向死亡。要进行挽救必需走电视化道路给予电视化处理,如由纪录传播转化为电子创造的手段电视化;由语言单一转化为语言多元的语言电视化;由时空束缚转化为时空自由的时空电视化;由线性思维转化为场性思维的思维电视化。

        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类型有: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电视选秀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特征是走向自然时空、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场信息的艺术体现。电视综艺栏目的主要特征为发挥栏目化的优势、文艺样式的多元化和节目主持人的风采展现(如《魅力12·阿诗玛》中的主持人董卿就是美的化身)。

        五、电视纪实作品

电视艺术特征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价值;意义;要素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0-1.5

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为一门艺术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艺术实践。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特别是电视与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播。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的理论研究。

(四)广播电视的传受观

从人际传播的现场,到超时空的大众传播,广播电视的艺术传播起码包含了两种同时进行的传播样式:从现场的人际传播到各种类型的大众传播。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艺术节目的传播,由于广播电视媒介的介入,经历了两重的传播,从而具有一种双重品格。主持人、演员、嘉宾及现场观众之间有一次传播,现场作为一个表演的共同体又与广播电视节目收视(听)的受众又有着二次传播,作为一个整体的传者向收音机、电视机前收看(听)节目的受众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交流。因为广播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其受众对象可能遍及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当然,由于广播电视作为电子传媒所体现的技术的阻隔,不再集中起来的广播电视的受众,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交流反馈,但是,现场的氛围仍然能够传达给场外的受众,非现场的各类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则是通过再现或还原现场而将传播场无限扩张。从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已经把收视(听)的受众和参与节目的各个元素都整合在一个巨大的场之中。由此,对于广播电视来说,传播即艺术。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的信息结构不仅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不仅广播电视叙事的氛围、环境,包括人的行为、心态及心理变化以及极富人文信息和戏剧化的细节,都在这个传播场中呈现出来,而且,完整的连贯的场信息记录,还可以揭示出真实人生的本真,深入到人性的深层次。这符合人们欣赏心理与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的规律,即通过传)受关系的设置,既展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和美感,又体现了对于受众的思考和判断的权利的尊重;同时,在这样一个传)受关系的结构中,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进而还通过一种受众深层的参与和体验感的获得,达到人本化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能够有效调节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