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施德育的途径

时间:2022-11-26 02:43:20

高中生物学实施德育的途径

党的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德育部门和班主任的工作,在学科教学中也应该有所承担。但受升学压力的影响,目前高中学科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立德树人难以真正落实。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对德育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仅凭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即兴发挥,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常态性。我认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先要通过梳理教材等内容,构建出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施。

一、课堂渗透

通过梳理和构建的高中生物学科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明确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的渗透点,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有内容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渗透。(一)内容延伸,有意渗透。生物的理科特性决定了学科德育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资料记载,不能直接实施。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明确渗透点,课堂上根据已确立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讲到某个渗透点时,有意识地将内容适当延伸,就能实现学科德育的渗透,而达成德育目标。【案例1】学习“生物的进化”时,给学生介绍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科学家在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被确认是鸟类真正的祖先,它比始祖鸟还要久远;在介绍“基因工程”时,告诉学生我国科学家独创“花风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抗虫棉。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介绍这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光辉业绩,将唤起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坚定莘莘学子为祖国的明天而勤奋读书的信心和决心。(二)创设情境,有效渗透。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能靠生硬灌输,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改变低效的道德说教,增加具体生动的事例、逼真的情境再现,用情境感化学生,触动心灵,做到以境动人、以情感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感悟,有效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案例2】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结合教材内容“物质循环”,在分析碳循环时,给学生展示温室效应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利用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数据,创设一个地球正在面临碳循环平衡失调的逼真情境。然后教师引出“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的讨论话题,引发学生对全球生态问题的关注,通过共同探讨,使学生形成危机意识,从而促进其文明生态道德观的逐步形成,为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把握时机,有序渗透。依据高中生物学科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才能避免学科德育单纯的说教式、直白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渗透时机之一:安排在知识点的概念学习之后,结合知识内涵,运用比较、概述等方法渗透德育;渗透时机之二:在章节学习之后,综合教材系统巩固知识时渗透德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案例3】在学习完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知识内容后,教师系统联系本册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细胞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水平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物质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发展变化有其客观规律性。由此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会在生活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四)引导思辨,有机渗透。科学是把双刃剑,伴随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生命伦理问题。高中学生生命伦理道德水平较低,对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生殖性克隆人、生物武器等等。教学中,对于这类与生物科技相关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在辩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最终帮助学生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形成科学健康的生命观和伦理观。【案例4】通过对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学习,让学生体会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利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一颇具争议的话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转基因的利与弊”的辩论赛,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和现场辩论,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它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学会对科学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以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判断和伦理价值取向。

二、活动深化

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科德育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深化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的良好道德意识充分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并通过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不断强化。(一)调查活动。通过组织领学生调查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生命伦理问题等,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案例5】某学校组织学生对县域内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这种乡土资源的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家乡大好河山的壮美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二)主题活动。利用相关节日(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爱鸟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国际禁毒日、10月1日国庆节、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联合学校政教处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案例6】某学校在世界地球日举办生态缸(瓶)制作大赛,比赛吸引上百名学生参加,收到作品35件,获奖作品展出期间,参赛者现场为同学们讲解了生态瓶的制作原理、流程、目的和注意事项,为全校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学知识普及课,深化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三)探究活动。课外探究活动力求不是脱离生物课外活动的特点去进行说教,而是把德育内容与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案例7】某学校通过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养殖、参观访问等课外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团结友爱、合作分享、良性竞争等情感品德表现与践行的舞台,使学生们感悟到集体的价值,体验到互相帮助的快乐,并逐渐养成友爱亲善的行为。

作者:伍恒峰 单位: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