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道德教化功能内在机制分析

时间:2022-12-24 04:12:57

礼仪道德教化功能内在机制分析

一、礼仪的道德情感唤起机制

理解礼仪不能离开仪式感。礼仪正是由“礼”和“仪”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合成词,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明显不同的类别,为什么要合在一起统称为礼仪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点。第一,都表达虔诚和尊敬的情感。一些研究礼仪起源的学者认为,礼仪行为是表达自身感情而产生的,人们祭祀天地是表达心中的敬畏,向长辈行礼也是表达本身的敬意。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必出自内心既有的诚意,通过“诚于中而形于外”自然地表现出来,而不是凭借巧言令色的表演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来呈现。第二,都有一套程式化、可操作性的礼节仪式,也就是使虔诚和尊敬的情感获得象征的程序和形式。如春节拜年,作为一种程序,蕴含礼节、礼貌。第三,都可以不断的重复进行。重复是传播的本质。重复的关键就在于在固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情境)做固定的事,比如春节固定在每年大年初一,从而形成具有特别意义的节日;熟人相遇通常都会打招呼,从而形成礼貌。固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情境加上固定的仪式会带来什么呢?会有记忆,会有期盼,有准备,甚至有行动,就可以建立集体记忆、集体期盼、集体准备和集体行动。这会带来仪式感和“驯服”的说服教化功能。正是因为这些同源同类的相同之处,“礼”中有“仪”,“仪”中有“礼”,我们才把他们统称为礼仪。其实把“礼”和“仪”贯穿起来最核心的就是重复和仪式感。礼节礼仪如果没有仪式感就没有精气神,就不能起到涵养道德和价值观的作用。我们日常的礼仪教育也离不开仪式感的渲染。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也深刻认识到礼仪对于塑造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作用。就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并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承载主流价值观的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的话深刻揭示了礼仪规范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巨大作用。信仰、思想体系这样抽象的东西并不能单独存在,需要依赖例如社会仪式的载体才得以表现,仪式能够组合人、物、身体行为、姿势、语言等多种要素,按照具有丰富象征意蕴的程序和形式,表达某种意义,并且使有意义的事情能够有规律地呈现,显得神圣、庄严与尊重,从而唤起人类心灵的崇高庄重体验,并不断激励升华而成为一种精神。这就是仪式的情感唤起机制,它唤起的是人们对礼仪所蕴含的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国家公祭日这种仪式就具有情感的唤起功能。在每年固定的时间以正式、隆重、庄严的国家纪念的方式缅怀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在这肃穆的时刻,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自身国家与民族自我整体的一致性,体验到庄严和崇高等爱国情感。又如,“校园礼仪小天使”是许多学校德育教育的常规手段,但是有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仪式感,没有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礼仪天使”对自己的职责产生神圣感,并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增加绶带交接仪式和仪式感元素,营造隆重气氛,从而在孩子心中唤起了神圣崇高的感情。这里的关键是,一根绶带其实就象征着一份责任,当他们把绶带披在肩头时,就是把责任系在心上,从而更能自觉自愿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当校园礼仪小天使。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升旗仪式上的绶带交接仪式,少先队员们对文明礼仪有了新的认知,神圣感增强了。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这就需要将仪式感融入礼仪教育,把冰冷的规则教育转换为温情的礼仪塑造,甚至转化为具有仪式美感的生活,从而实现主体在习惯养成上的高度自觉。

二、礼仪的人格化机制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国传统文化把礼仪视作人生之本,立业之基。立身行事,礼仪是我们的身份和第二张名片。动作姿势、言谈举止,这些礼仪的要素,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实际上礼仪也可以参与到个体人格的构造中,成为一个人的独特身份标识。礼仪是塑造人格形象的手段。在社交活动中讲究礼仪,可以使人文明、美观、高雅,充满魅力,并使事情做得恰到好处,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一个人即使贫穷,仍然可以通过良好的礼仪行为塑造庄重得体的形象。相反,一个人虽然暴富,但行为举止粗鄙不堪,仍然会受到人们的轻蔑。礼仪还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甚至是一种资源和信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行为举止要讲究,因为别人会通过它们来判断我们的内在和精神世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通一个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这个人。礼仪不仅是规则的重复和坚持,它也带来一个人的形象品牌价值,是别人通过此了解自己的重要载体。礼仪所包含的信息性很强。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就曾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礼仪可以看作是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一个文明小举动就是在传递一个人的人品信息。当某种礼仪行为的组合转化为某一个人的人格符号时,如中国的“君子”,西方的“绅士”,它就成为人的身份标识。这种自我与众不同的身份认同包含着“我”的独特性规定,隐含着精神自豪感荣誉感优越感,是个体行动的意义、动机和目标形成的基本依据。道德践履都需要建立在“我是谁”这一源头活水的本源基础上,只有依托在一个精神生命和人格载体,通过人格化、具象化和符号化,信仰、价值观才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着眼身份认同,借助礼仪这个“品牌符号”,建构个体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是许多伟人的共同特点。

三、礼仪的沟通交流机制

“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处世离不开礼仪。待人接物要恰到好处,需要掌握礼仪;交流沟通获得信任,有赖于文明礼仪。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属于“我知道你知道”的知识。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以据此确立人际交往的共识和尺度,从而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反之,如果缺少这些共识性的礼仪规范,人们在交往中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所谓入乡随俗,道理就在于此。同时,礼仪的本质是尊重人的人格,礼仪教人懂得尊重他人,恰当地表达“爱”,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以得体、优雅的行为与人交往,让对方感受到《孝经》所说的“礼者,敬而已矣”,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中国的礼仪文明更是以其“自卑而尊人”的特点更具有调和社会关系的功能。中国礼仪用语中有自己或自己一方“自谦”与对他人“表敬”两套用语。例如,称呼对方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女性配偶为“夫人”;对方的家要说“府上”等等;而向对方提及己的父母则要称“家父”“家母”,自己的妻子要说“内人”,自己的家为“寒舍”如此等等。目前这一套“自卑而尊人”的话语体系还非常完整地流传在日本、韩国等东亚文化圈内.在人际交往中持续发挥调适作用。因此,文明礼仪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良性运转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正是由于礼仪不仅满足了社会和谐的需要,也适应了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沟通的需求,礼仪才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德规范得以广泛传播和流传。

四、结语

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依旧是每一位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礼仪教育仍然是涵养和塑造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要使践行文明礼仪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需要调动起礼仪所具有的情感唤起、人格化和沟通的内在机制,使百姓日用而不知,却又在生活中乐于践行。情感唤起和人格化机制塑造的是文明礼仪的内在驱动力,沟通交流机制则具有推动人社会化的实用功能,三者都是礼仪道德教化的必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尹璐于伟.“教而为人”——伊拉斯馍儿童礼仪教育思想管锥[J].教育学报,2018.

作者:夏辉 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