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实践创新与提升

时间:2022-02-12 08:30:28

高校德育实践创新与提升

[摘要]高校德育实践既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检验,更是高等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重心,是提升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创新高校德育实践的平台、方法与途径,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瓶颈。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的深入开展实施,借鉴军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乃至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的依托平台,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与意义。本文将从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平台而非仅仅是借鉴其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其可行性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德育实践;军校合作;思政教育;依托平台

高校德育实践是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校园生活和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我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这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服务地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过程。它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德育认知的必要补充,是检验和升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德育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由此可见,德育实践又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德育素质养成的最后直接环节。德育实践工作不到位,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德育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国外高校也很注重大学生德育实践,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就非常强调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是突出个体道德经验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符合他的经验主义教育观: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强调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2]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德育理论也认为,“道德实践能力是道德行为主体进行道德活动的前提,道德素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提升道德的认知水平,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要素和标准来开展德育实践工作,细致遵循德育实践内涵,有效设计德育实践形式,大力提升德育实践质量。

一、目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是通过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有组织性的德育实践和以各类大学生公益活动为主的自发性的德育实践。总的来说,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主流价值观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年龄层次结构的变化、互联网新媒体和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高校德育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影响着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性。(一)德育实践缺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在高校当中,跟德育工作最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应的,该课程的教师相对来说具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但是,这些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的是包括德育认知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德育实践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其他的诸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德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甚至班主任带队指导和管理。虽然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乃至班主任也具备相应的德育工作能力,但是,德育毕竟是一个专门的学术和实践领域,需要更加专业的教师来指导,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况且,即便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部分人员对道德以及德育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以至于无法对德育实践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有效的专业考核评价。(二)德育实践活动本身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正是由于没能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德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甚至不少所谓的德育实践活动根本就不具备德育功能与特点,只是纯粹的专业实践或者调研志愿服务等。而且很多高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虽然也有校团委或者相关学院统一组织,但是缺乏个体的深入具体设计与指导。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乃至学术活动确实也具有德育的附加功能。例如,美国高校就十分重视通过学术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美国高校的专业教育也具有德育和价值观倾向。然而,德育有它自身的专业性和特点,即便是诸如上述美国的这种渗透德育的学术活动,也是高校教师基于德育实践的视角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指导,才能做到学术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术效果与德育效果相统一的目标。所以,德育实践不是简单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放任学生去自主实践。(三)德育实践过程缺乏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与指导,因此缺乏对德育实践过程的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安全保障、分工落实、专业指导和过程评价等问题。实时规范的过程监督与管理对大学生在实践过程的德育动机和行为纠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做出准确的形成性评价。然而,目前而言,这些方面都有所欠缺。(四)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好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往往具备良好的导向、诊断和反馈功能,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就目前高校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而言,由于缺乏过程监督和管理,一般侧重的是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可能导致学生轻视实践过程而只注重实践成果的整理,甚至可能出现学生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从评价内容而言,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调研论文、活动总结、实践照片等方面考查,没能对学生在德育实践前后的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和指标进行测量和对比,有时候很难体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变化与提升,也就没有很好的反馈和持续改进。

二、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高校德育实践而言,要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遵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学科规律,利用相应的德育实践手段来开展德育实践教学和工作之外,也有很多值得依托的社会平台与资源。其中,军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平台。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这是新时代高校发展和军队改革开创共赢局面的重要尝试举措,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可行性。(一)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在军、校合作领域的贯彻实践,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党的报告中,共有三处提到了“军民融合”,旗帜鲜明地凸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构建了一个从思想理论到战略布局再到具体任务的完整体系,为在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军、校融合应该是军民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与方向。因此,加强军、校合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途径。另一方面,上述两者也为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二)是新时代完善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实现军、校共赢的现实意义。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能够创新和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高校德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军队向高学历、高素质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军、校共赢,共同发展。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高校能为其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军事人才和兵源。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鼓励和号召在校或者应届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整体的综合素养,提高军队战斗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但是,根据课题组的实践调研发现,大学生入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身体素质较差、纪律和责任意识需要提高、入伍动机功利化等等。不仅没能给军队带去新的气象,新的面貌,反而是加大了军队的培养成本。如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让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防军事教育和训练,提高大学生相应的国防军事意识和能力,有助于部分同学参军入伍之后迅速、良好地适应军队生活环境,为军队充实新鲜活力的血液,从而真正促进军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军队非常强调纪律和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对高校来说,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最薄弱的地方。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充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三)符合现代学校制度和军队目标的本质共性,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谓军队,就是执行特定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军队非常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军队也具有教育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军事素养教育、军事体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等方式,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军事作战能力的优秀士兵和军事人才。而我们如果追溯现代学校制度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现代学校制度以及现代学校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它的目的也是为国家培养包括军事人才和忠诚的士兵在内的各类国家急需的人才。现代学校教育,即所谓的K-12教育体系,最早是由普鲁士人于18世纪中期开始建立实施的。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要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重要服从国王。[3]虽然现代学校制度的这个起源与目的一直以来遭受批判,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制度正在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和文明的方向转变和演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学校制度通过某种有组织有纪律的乃至强制的方式来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的目的没有改变。虽然普鲁士人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侧重于基础义务教育,但是,在约半个世纪后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廉•冯•洪堡就负责筹建了具有世界“现代大学之母”之称的柏林大学。由此看来,现代大学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以基础义务教育为主的现代学校制度。另外,国家教委年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都说明,高校德育工作和国防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国防教育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综上所述,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的国防军事人才,也是当今高校尤其是中国高校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反之,我们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是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双方都既是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也都具有现实的条件,允许开辟合作共赢的创新道路。

三、以军队为依托的高校大学德育实践模式与途径

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和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发展,借鉴军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乃至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的依托平台,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与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将仅从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平台而非仅仅是借鉴其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其实现的模式途径,以避免后者已有之滥觞。主要通过某种载体将军队和高校做到现实的联结与融合,尤其是通过资源共享共建的方式,真正实现军校融合,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实践的效果。(一)建立基于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军、校联合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国防教育是相对于社会国防教育而言的,属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它指的是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的,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是社会国防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精神和国防技能为主的教育活动。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全面、知识复合、能力综合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4]为此,高校和军队应该在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联合制定军、校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并建立长效机制。开设并创新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为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对象必须覆盖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内容或目标方面,尤其是要加强国防精神教育,主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防,树立保卫祖国意识,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主要内容包含: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尚武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国防道德及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等。在培养方式方面,军、校要重点在师资、教育资源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尤其是要基于大学生的身心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挖掘国防军事教育当中的德育实践方式与价值,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避免一刀切和一把抓。(二)将国防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相结合,不断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以及国防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崇高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军事理论修养与技能并同时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德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且现代科学也证明,一个人的道德与他的性格、人格与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包括德育实践,需要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规律与规范,就德育工作的内容而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教育应该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将国防军事教育融入其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德育治理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国防军事教育中心,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当中,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载体方面进行拓展与革新。一是建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军事国防教育为主要途径的的德育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开展德育实践工作。(三)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营造良好的军、校融合氛围。中国军营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治为核心,以大众化为风格,以战争和生产建设为服务目标的文化。[5]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让地方部队进驻高校,参与学校基层管理、校园秩序维护和以及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将包括军营物质文化,军营制度文化,军营精神文化以及军营行为文化在内的优良的军营文化和军营作风带到高校,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潜意识的影响与熏陶。当然,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要满足几个前提,一是军、校双方都要遵循和服从军队的保密制度,这是基于国家军事安全的需要。二是军队不主导、不干涉高校的政策制定和日常管理。地方军队进驻高校不意味着要将高校军事化,而只是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参与高校基层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安全保障和国防军事教育。三是制定健全的制度保障,明确军校合作的内容、形式与界限职责。就进驻部队的职责而言,一是参与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例如日常巡逻、重大活动秩序维护、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二是组织和参与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丰富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精神。三是负责开展大学国防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实践训练等工作,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管理任务,从而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发挥学校与地方军队深入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五是宣传国家大学生征兵入伍制度,同时,有意识地挑选和培养具有征兵入伍意愿的大学生,做好相关“预科”工作。尽管以上所阐述的驻校军队的职责各有任务侧重,但最终它对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综合性的影响力。当然,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必须还要考虑驻校部队的规模、对接管理以及相关考核工作等,确保驻校部队在不影响高校正常管理运行和军队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四)探索建立高校师生进军营参观、学习和实践的常规和长效机制。借助军营文化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借鉴军队管理与教育模式,乃至采取地方军队驻校制度,固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是,让师生有机会走进军营,接近军队,为军事化的德育实践营造良好的军事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军训为例,由于考虑到军队的国防军事安全保密性和保证军队的正常工作,高校大学生军训基本上是邀请军队士兵进入校园开展军训工作。但是,由于军训的时长以及实际军训环境氛围,大多数大学生军训只是局限于军姿步伐和宿舍内务训练,很难接触到军事文化的深层次的内涵元素,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军事训练效果。如果能够针对大学生军训的需求,结合军队工作纪律,对大学生入军营进行军训进行专门有效的设计与组织管理,将大大提升军训的效果。由于大学生军训是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工作,因此,学校可以联合军队,在军队中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军事训练管理中心,开辟专门的设备场地,承接各个地方高校的军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军训强度,拓展军训内容,丰富军训形式,严肃军训纪律,从而提升军训效果。基于军事化或准军事化德育实践的需求,建议地方军区可以筛选部分军队单位,建立专门的高校大学生军营学习实践管理中心,负责高校与军队的相关合作事宜,将大学生培养纳入军队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既能够帮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也能间接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士兵或士官等军事人才。(五)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具有军事文化氛围的德育实践校园文化氛围。在上述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将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和文化活动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借助军队的各项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托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力求实效的自我教育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以大学生征兵入伍、军事训练、与国防有关的节假日(建军节、建党节、国庆日)等时机为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当然,为了保证实效性,需要军队的直接参与组织或指导。依托军队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在以往借鉴和参考军队管理和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军队的直接参与性与操作性。这是实践与探索新时代军民融合理论,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同时也是军队探索服务地方机制的重要尝试。重在发挥军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直接参与性,有助于发挥军队的制度、文化、精神和行为方面的优势,培养政治合格,道德优良,专业突出的新时代优秀大学毕业生,为社会,乃至直接为军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8-07-20].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叶明娟.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43-45.

[5]谢红军.新时期中国军营文化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华海坤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