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研究

时间:2022-02-11 09:18:27

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研究

[摘要]为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改革,整体提高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研制《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是当前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基于理论分析、政策梳理、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框架。该框架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训目标,具体涵盖了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研修主题。依据上述培训目标,围绕每个研修主题,我们构建了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内容,并从统筹规划、优化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师德修养培训的开展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师德修养;课程指导标准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从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受教育部的委托,我们承担了《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的研制任务。历时近两年时间的协同攻关,初步完成了指导标准的支撑研究和课程内容的遴选。本文重点介绍指导标准研制的背景与价值、总体设计、基本理念与框架内容及其实施建议,为有效推进中小学师德培训与建设提供依据。

一、指导标准研制的背景与价值

(一)落实党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文化的赓续传承,关系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师德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的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为落实党的精神,2018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因此,研制和出台指导标准是全面落实党对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重要措施。(二)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对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日益法制化、规范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教师的责任与权利,并对师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另外,我国在1984年、1991年、1997年、2008年先后颁布或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中华民族师德观的继承和创新下,对师德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论述,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德底线,提出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例如,2018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分别为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这是国家对新时期各层次教师行为规范和行为品德的新规定、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崇高师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因此这必然要求教师队伍具备崇高师德,每位教师要以具备崇高师德为目标和信念。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教师座谈中提出希望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赋予了师德新的时代内涵。(三)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当前我国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包括五个成分:职业理想(师德)、教师知识、教师观念(对学生的期望值)、教育教学监控(反思)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行为。其中,职业理想(师德)是教师奉献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林崇德,2014)。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正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岗位及其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道德范畴和道德心理的表现。教师的知识如何传授,要建立怎样的教育信念,反思机制能否形成,外化行为质量高低,这些主要是由职业理想即师德来决定。“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弘扬高尚师德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师德实际是反映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顾明远,2018)(四)开展师德建设,培养“四有”好老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职业的对象是人,教育重在育人,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教师的品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与未来,这也是我国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相关部门的规定,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价值诉求多样的背景下,极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育人意识不强,做出了有违师德的事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因此,在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师德修养课程指导标准,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想、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指导标准研制的总体设计

总结归纳师德形成的内在规律与培养的特殊性,是研制科学的课程指导标准的前提。在前期文献资料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学科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相比,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研制面临着三方面的独特性。首先,具体学科均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这使得教师培训具有科学依据与针对性,但是师德没有与之对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甚至师德的内涵与表现在社会和学术领域仍然存在争议,不够统一。其次,具体学科更倾向于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清晰划分为不同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师德是属于道德品质层面的,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其水平高低的划分极易与品德好坏混淆,对个人或整体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身发展规律,既要明确行为规范与失范的标准以保障和促进师德水平提升,更要鼓励教师自我修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以具备崇高师德为追求目标。“从根本上说,师德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张志勇,2018)因此,指导标准的研制首先需要梳理师德的内涵与结构,然后才能据此开展课程内容的遴选与实施。鉴于上述思考,我们确立了以“四有”好老师为指导思想的研制思路,重点解决三方面的内容:明确师德的内涵,建构师德的框架与指标体系,研制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研制指导标准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顶层设计,(2)师德框架研究,(3)指导标准研究,(4)整合与验证。四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支撑,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其中,顶层设计提供宏观指导,制定研究整体框架与指导思想,协调各部分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并组织指导标准的整合与验证。师德框架研究集中解决我国文化背景和国际教师专业标准中师德的内涵与结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政策梳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与培养的国际比较和社会群体对师德的要求与期望四个方面,为指导标准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与实证支撑。指导标准研究坚持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和师德发展自身规律,自上而下地细化出师德框架内容。然后,基于师德框架内容,结合师德理论、政策梳理、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所提供的具体师德指标与表现,确定指导标准的研制理念,具体化培训目标,遴选研修主题与课程内容,提炼标准实施建议。最后,针对指导标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邀请了相关课程与领域专家、一线教师、教师培训专家与教育管理人员等进行研讨与意见征询,并根据其建议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三、指导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框架内容

指导标准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指标体系为框架,制定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并在培训中遵循师德发展规律,注重教师成长需求,分层、分类设置有针对性的研修主题。(一)基本理念。1.价值引领,确保方向培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贯穿于师德养成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确保教师以“德”为核心的正确发展方向。关注教师职业生活品质,发扬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的“四个引路人”。2.遵循规律,培育师德师德修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心中有教师,注重师德养成的规律以及教师群体发展的特点。个人品德的发展是师德的基础,师德是超越个人品德的更高境界。新时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良好个人品德,更应当对自己的身份、职责、能力有清醒认识,加强师德的自我修炼,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并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提升自我。师德教育应遵循教师整体发展基础上的师德养成规律和内在逻辑,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启发教师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智慧,并践行于教育和生活之中,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3.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师德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确立高尚师德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关键,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促进师德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全面要求的目的。师德培训旨在帮助全体教师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学校各项工作的育人功能和育德价值。学科教学是师德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科学引导教师以学科本体认识为突破口,合理挖掘教学内容和载体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中的德智融合,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师德教育应当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培训工作特点,坚持“四个相统一”。师德培训应当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教师的主体性,不应成为一种“灌输”,不应是搬弄概念、照本宣科。应当准确把握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包括年龄差异、教龄长短、学科差异、区域差异和层次差异等,强调案例培训、实践体验、浸润式研修,培育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启发教师要“学出来、悟出来”,更要“做出来、传下去”,引导教师知行合一。“师者,人之模范也。”通过课程修养,激发教师道德自觉,坚持自我约束与崇高追求,成为年轻教师和学生的榜样。5.系统设计,分类实施师德培训的对象为全体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应当做到学科全覆盖,岗位全覆盖,构建一个师德全员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群体的整体特性,系统规划和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师德培训课程;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岗位等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培训;基于跟踪、调研、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培训过程教师们的反馈与实际情况等,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不同教师群体职业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二)框架内容。在师德理论、政策研究、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了中小学师德培训课程的内容框架。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结合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师德理论与调查研究成果,分别提出12个二级指标。其中,有理想信念包括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道德情操包括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有扎实学识包括严谨治学、科学施教、与时俱进;有仁爱之心包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公平公正。从二级指标分别或交叉细化出31个研修主题,围绕各研修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专题(见表1围绕每个研修主题,我们构建了包含A、B、C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其中,A类层级,是必修的通识性、基础性课程;B类层级,是基于教学资源综合运用的拓展性、体验性课程;C类层级,是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的专题化、特色化课程,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长和创造性。三个层级的课程尤其是B类和C类课程的建设,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设计,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经验与优势,鼓励师德教学改革与经验分享。

四、指导标准实施建议

为充分发挥指导标准的有效作用,需要各培训单位有效地指导教师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师德修养规划,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品格与道德智慧,促进教师生命成长和终身发展,成为“四有”好老师。(一)统筹规划师德培训。师德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精细指导是实施师德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充分、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培训单位要宏观研究制定满足不同教龄和水平层次教师(新任教师、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发展需求的师德培训方案,整体架构师德培训内容,注重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前后衔接,把师德培训工作全面纳入教师晋升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名校长培训、培训者培训等各项培训之中,把师德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此外,各地区教师培训机构要基于本地区已有师德培训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自主开发和细化师德培训课程,尤其要体现地区、学校特色,要落实培训课程的各类课程,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根据教师培训主题及专题设置需要,各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组建风气正、水平高、能力强、结构优化的培训师资团队,广泛吸收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教师、专业培训者、中小学一线教师及社会多方优质资源,努力打造一支理念先进、视野开阔、业务精湛、具有现代培训意识和较强管理能力的培训者师资队伍。(二)优化培训实施方法。在师德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个体差异,且兼顾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和教师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的采用多样化的培训组织形式,优化培训过程的方法。要开展多途径培训,注重以“学科育德”为有力抓手,帮助各学科教师科学挖掘、有效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育德内容,逐步形成中小学纵贯横通、分层递进的学科育德培训系列。需要充分挖掘各类优秀案例,如中外历史名人、当代优秀人物、教师以及学生中的优秀个体等,建立并不断丰富师德培训和自主研修的资源库和师资库,在汇集全社会有形和隐形优质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工作效果。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运用专家讲授、案例研究、经典阅读、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培训实施的效果。师德表现在教师工作和生活之中,是基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真实情景,体现在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家庭关系等具体的实践中。鼓励“教师要持续进行学习,反思自身教学实践,不断调整自身教学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InTASC,2013)。”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依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性培训课程的能力,以及将培训课程内容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日常行为习惯的能力,不断督促自身形成关于专业教师身份的新认知、新行为、新习惯和新品行。(三)创新完善评价机制。培训效果要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相联系,重点考察教师在认识自我与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家校关系等方面的成长状态。在现有的师德培训经验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对师德的体悟,促进教师对师德的践行,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各地、各培训机构要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即时评价与后续评价、阶段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针对师德培训项目本身和具体培训课程设计与进行有效性的评估,鼓励以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在加强师德及师德培训课程建设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专业评估机构等第三方协同评估,协力形成由专业培训机构的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多维度、多主体参与的立体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作者:黄四林 周增为 王文静 刘霞 林崇德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