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25 09:38:30

高校师德问题分析

一、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

(一)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淡漠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其教书育人的精神支柱。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教师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凸显,少数教师受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影响,职业理想不再像以往那样浓郁,表现为利益考量多了、理想情怀少了,个体意识强了、全局观念弱了,批判精神浓了、建设心态淡了,权利意识升了、责任意识降了,不能很好地平衡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价值行为的选择上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大局观。(二)师生关系、师生规范淡薄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大学需要大爱、师爱。师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爱人之心、立人之德、树人之情。在现有的辅导员系列和教师系列分开、人文学科教师和自然学科教师并列的体制下,有的教师主观认为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有的自然学科教师认为立德树人应该是人文学科教师的事情,不主动地走进学生、深入学生。特别是教师不能帮助各类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导致他们一定程度上产生困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而且,由于面临着极大的科研压力,一有时间和机会,教师都要忙着写论文、报课题、拿项目,无暇、无心、无力同学生深入交流,这种状况使师生之间成为“陌生人社会”。(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一个阶段内,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少数教师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违反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损害了学术界、教育界的公信力和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四)教师人格魅力、美德伦理下滑中国历来崇尚“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风,就是师风,就是师德的社会传播力和历史影响力。亲其师,则信其道。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大师之所谓大师,不仅因为他对人类知识和科学作出了理论贡献、方法贡献,更重要的还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道德示范常常对社会的信仰体系和道德规范起着引领和典范作用。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应当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维护者,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的君子之风、绅士之风在当下大学教师身上并未得到继承,现代的公共意识、社群意识未能发扬。相反,一些公共知识分子不能自重、自省、自励,给社会道德风气带来消极甚至恶劣的公共影响。

二、师德问题产生的机理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自身的问题当然是师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对师德问题而言,伴随着社会转型,大学也在不断转型重构之中,教师的生活形态、知识的生产形态、文化的生成形态都发生了许多重大改变。因此,分析道德问题的体制基础和客观成因,对于我们加强师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不失意义。(一)片面的发展导向,导致学校重队伍建设轻师德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高校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成为人才资源相对充裕,表现为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竞争力不断提高。然而,其中也有许多大学因为受到排名、舆论的压力,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教师队伍的数量、规模等硬指标,对教师文化、教师核心价值等关注不够,存在一手较硬、一手较软的现象,造成了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不平衡、不协调。在考察教师上,往往过于重视教师个人的学历、履历、职称、职务等,而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关注较少,考察不够,德才兼备原则在口头上讲得多,行动上落实少。(二)片面的科研导向,导致教师考核体系忽视师德对一流大学而言,当前对教师的评价许多指标只是停留在科研标准上,对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偏重考察教师的情况,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更简单化为对教学工作量的数量考核,将教学工作量视同教学质量。更严重的是对于教师师德的考查存在缺失,导致考核体系中重才轻德,在师德考核方面缺乏持续性与长期性。(三)片面的行政导向,导致学校重管理轻治理教师是师德的承担者,高校师德建设应该主要依靠教师,师德标准的制定、师德问题的鉴定、师德责任的评定,应该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当前许多高校管理意识浓厚,治理思想薄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处置不当。有的高校学术组织碎片化,依附于职权部门,独立性不强,学术委员会或其下属的学术道德委员会有关师德工作的一揽子问题,并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教师有关师德建设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支持和参与度都低。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师德建设对师德问题,既要回答“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

要在“辩证看”的基础上,努力“务实办”。加强师德建设,治理师德问题,既要从微观的教师个人着手,也要从总体的学校管理着手,重在提高师德治理能力,形成科学规范的师德治理体系。(一)采取主体性的提升路径。1.加强中华传统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信念伦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6]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从孔子到孙中山都提倡师者的“修德”。但是,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道德体系的激进革命,对传统君子人格和师者风范的盲目自弃,加剧了信仰匮乏、伦理失范、道德蜕变和文化低俗。因此,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传统师德教育尤为重要,培育和实践以传统师德为主的教师核心价值观和“教师人格”尤为重要。这也是在中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体现民族特色的需要。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教师向往和追求讲师德、守师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保持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努力让中华民族传统师德成为教师词典中的“关键词”、教书育人的“导向标”和职业生涯中的“压舱石”。2.完善现代师德治理体系,提高教师的规范伦理。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教师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具有明确的道德主体性。建构教师师德主体制度:一是明确教师主体地位。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师的道德自觉来加以贯彻和体现。师德的外在律令只能取消教师个人对道德的自主选择和判断,而无法体验自主的道德行为的责任感,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完成道德义务。当前师德建设要从单面的客体向度,转向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同存并重。要创造条件,运用各种形式,强化教师的道德主体意识,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教师的内在道德需要,提升面对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时的自我选择、自我判断的能力,以及积极践行道德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二是构建师德评估体系。有了权利体系,也要有规则体系,二者不可偏废。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但从实际情况看,有关规定的可操作性、执行的有效性等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一些规范设定的目标比较模糊,可资参考的标准比较抽象,没有实施细则,许多文本流于一种道德宣言。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能检验、可执行的师德管理评估体系。这一评估体系要充分考虑一般性与特殊性,考虑师德作为道德的范畴和作为管理对象的范畴,形成可量化与超越量化的指标。能够以数量、数据、规模加以衡量的就以量化方式考核,能够加以说明和给予规范的就以可规范化形式考核,不可量化但可以言说和感觉的就以超越量化的形式考核。例如教师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数量、产出创新成果及其影响力等就可以量化考核;教师的知识传授风格、教学技巧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就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或教学对象意见等加以评估;而体现教师精神境界的形而上的方面就宜以超越量化的方式评估。三是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有少量的研究型大学具备相对完整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不能用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来要求和考核每一个学校每一名教师,要积极探索建立教师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制度。可以尝试把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等不同类型,对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师德要求,实行不同的评价方式。3.改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美德伦理。师德问题,不是孤立的教师个人问题,而是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因此,解决师德问题,不能止步于个人,而应该从加强教师群体建设中找出路。一是引导教师实现学风和师风相促进。教师队伍总体质量的提高既靠教师的学术能力,也靠教师的道德力量。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标志是知识生产力和道德感染力的结合。一方面,教师要严谨笃学,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另一方面,要具有道德魅力,注重养成教师人格。一个教师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师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二是引导教师实现“经师”和“人师”相结合。大学者,大师之谓也。习强调:“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这样的大师也是中国传统所谓“经师”和“人师”的完美统一。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要从片面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转变,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静下心来研究,潜下心来育人,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三是引导教师实现“道德批评”与“道德实践”并重。师德的改善,固然需要教师的“道德批评”,但更需要教师的道德实践。当前师德领域一些现象值得人们反思。比如,有些教师一方面抱怨“人心不古”“师风不存”,一方面又不能在人格修养上做到以德修身、为师以德;一方面抱怨“斯文扫地”,一方面又不能在学术规范上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等。这种相互矛盾、“双重标准”的心态,这种只批评不践行的方式,既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更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4.发挥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师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体系当中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当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够受到最合适的教育。教师在师生关系之间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成长,这是教师在师生关系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发挥师德作用的重要方向。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地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中教师的称职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称职的教师能够受到学生更多的依赖和信任,道德品行良好、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的教师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2)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对于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更加深层次的关注。(3)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其交往方式,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教师会受到学生更多的尊重。(二)构建保障性的提升路径。1.完善师德制度机制,加大规范力度。师德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对教师的考核有合理的依据。一是要加强考核制度建设。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将师德列入考核指标,这样的考核制度能够加强教师对于师德的重视程度,完善的师德考核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在校园中营造出尊师重德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推进监督制度建设。在培育良好师德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本身注重师德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推进,需要制定相应的师德监督制度,对一些没有师德的教师进行处罚。建设师德监督制度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学校,学生、同行对师德进行综合监督。三是要建立健全惩处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既要弘扬师德先进,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也应依法依纪处理,对于那些在师德方面失范的教师一票否决,这样才能将师德监督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完善保障体系,推进师德建设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高校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学校的相关部门在推进师德建设工作中需要协同配合,并将相关政策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在师德建设工作中负起领导责任,并不断提高教师及学校各个部门对于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师德建设工作走向深入。二是要提供条件保障。为了使高校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取得明显进步,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保障。比如在资金方面需要持续投入,师德建设费用应列入学校经费常规预算。充足的师德建设经费有助于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并在一流的教师队伍中加强师德建设。

作者:齐琦 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