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与策略3篇

时间:2022-04-18 02:37:33

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与策略3篇

第一篇

一、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11年12月3日颁布的5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为调研主线,笔者在沧州市三所高等院校中以抽样方式对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研究师德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师德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份,收回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通过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我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一)对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调查

绝大多数教师注重师德修养,他们胸怀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热爱,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敬业奉献,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学生们知识,更用爱与信任呵护着他们的心灵,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我们调查的185人中,学生对本校教师师德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17.3%,较为满意的占72.4%,较为不满意的占7.6%,非常不满意的占2.7%。学生对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现象的认识:认为只是个案,影响不了整体的师德水平的占31.3%,认为只是个案,但急需整治,否则影响师德的整体水平的占61.6%,认为愈演愈烈,将要成为主流的占4.9%,认为失去控制,师德整体水平已经呈现大幅下滑趋势的占2.2%。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我们的教师师德建设主流是好的,我们的教师队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推动教育的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师德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忧的隐患,需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问题,及时纠正。

(二)高校教师师德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待提高的方面

我们认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师人格魅力。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这几个因素的评价不一,分别是: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占2.5%,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占13%,对待学生的态度占42.7%,教师人格魅力占23.8%。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决定教师师德的最主要因素,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也不容小觑。由此可见,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在生活与学习中师生的无障碍沟通,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加上过硬的业务能力是衡量教师师德的重要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出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教师师德有待提高的方面,概括如下:1.敬业爱生精神不足,教书育人观念不够对教师知识更新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教师能够较快更新知识,能随时跟踪学术前沿的学生占33.5%,认为教师更新知识一般,只能了解相关进展的学生占5.8%,认为教师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只能照本宣科的学生占15.7%。分析原因,一是在生源连年充足的情况下,我们的部分教师承担了过重的工作量,导致他们疲于应付课堂教学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能把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研究趋势引入课堂中来;二是有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能把所教授内容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业务上不求精益求精,只求得过且过。对教师与学生交往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教师课上课下均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关系融洽的占36.8%,认为教师上课时与学生沟通,下课只是与学生打个招呼的占38.9%,认为教师上课时与学生沟通,课下从不与学生交流的占15.7%,认为教师课上自说自话,课下拿包走人的占8.6%。有的老师上课即来下课即走,忽视了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渗透思想教育,还有的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家庭背景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更有甚者用言行嘲讽学生或者干脆不闻不问,严重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学生7%以上来自农村,他们遇事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而这往往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教师给予学生热情、周到细致的指导、帮助,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反的话,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上面的调查说明,有些教师还没有把教书育人视为一项神圣的社会责任,仅仅从经济的层面把从事的这项教育事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师德修养有待加强。2.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主动服务社会的热情受社会大环境及考核机制的影响,部分教师治学不严谨,不论是搞科研还是做课题,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更有甚者伪造数据,甚至抄袭剽窃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还有的教师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分派调研任务,自己只汇总数据坐享其成,甚至以财物或其他方式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得科研学术成果的含金量下降,造成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大学的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原本是高校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有些教师缺乏奉献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酬劳趋之若鹜,没有酬劳推诿敷衍,有的教师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有甚者从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为与自己的工作相去甚远,这些都是师德建设不健全的表现。3.言谈举止不得当,功利炫富思想滋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漠,缺乏自尊自爱的精神,具体表现为上课自由散漫,不遵守上下课的时间,课上随意接打手机,有些男老师上课吸烟现象严重,还有的老师不注重仪表,着装不得体,与教师的身份大相径庭;甚至有个别老师不注重自己言行,发牢骚,讲怪话,不负责任地宣讲一些颓废、片面、消极的言论,对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伤害。比如,云南某大学某副教授公开宣称: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毁灭。他还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某教授在微博上公开放言,当你4岁时没有4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诸如此类的报道频频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里的价值攻防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高尚的师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抓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水平,影响到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甚至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方向,因此,师德建设任重道远。针对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引导,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高校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以及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教师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领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教师的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因此,高校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文化知识,更应该做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者与引领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二)高校内部要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各项保障监督机制1.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本校的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学术研究规范、校外兼职兼薪规范等配套政策措施,将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管理之中。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将教师权益保障与责任义务要求相结合,科学引导和规范教师言行。2.各高校要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3.各高校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将5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作为师德考核的基本要求,结合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和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全面评价师德表现,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对师德表现突出的,要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佳的,要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表现失范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2]

三、结语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是新思想涌现与集聚的高地,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3]高等学校的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思想的传播者与文化的承载者,建立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事关能否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本文作者:周妍马敏张迅晖杨勇孙旭颖工作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济危机复苏后,学生就业形势比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基数很大,情况不是很理想。据有关部门统计结果来看,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大约680万左右,而加上2011年没有就业的学生,一共有1000万左右,所以形势仍很严峻。但是重点高校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很多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并进入实习阶段[3]。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4]。中国人才热线最近的2013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津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20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特区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各占16%;选择在上海和天津就业共计8%。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5]。

二、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近些年,各大高校都在扩招,结果是很多高校无论硬件、软件均达不到标准。大学里众多老师忙于“出书”、“走穴”,对学生缺乏关心,忽视学生的感受。高考的应试暂时难以改变,大学教师就更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从书本到社会的转变,这在应试教育为主体的今天尤为重要。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引导他们成熟、理性地思考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有责任感的大学教师,而不仅仅是像现在的许多高校,只在临近毕业时催促学生签约以保就业率,就业指导老师甚至比学生还要盲目,短视,对就业数据进行各种“加工”,贻误学生发展。教师师德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与品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力。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把师德教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内涵建设摆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位置,并形成相关制度,做到师德教育制度化[6]。

三、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既要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又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师德建设[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一语道破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职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在开会的时候顺手带走没有喝完瓶装水,但从各种会议现场来看,教职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至少没有第二个人带走自己的水瓶,甚至地上随处可见。

(一)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高低是衡量人才质量优劣的重要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历史、伦理、美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课堂和课外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内在素养的内化过程。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8],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能够加强教师从业信念,努力致力于教授工作,心无旁骛,从而使学生能够跟从教师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具有生命化指引力量的教师

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他的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因此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的使命感[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教育功能影响较大,生命教育需要有生命化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生命化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道德、精准的专业技能知识、教育职能和职业规范,还要对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建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模式等。生命化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唤醒学生体验生命与健康的指引者,更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与体育实践的鼓励者,使学生发现和探索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生命化的体育教师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培养出不断超越自身的健康体魄和灵魂的现代化建设者[11]。

(三)大力提高教师待遇

201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24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排在倒数第三名。全球教师工资前五名分别为加拿大、意大利、南非、印度、美国;全球教师工资后五名分别为亚美尼亚、俄罗斯、中国、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美元(约合人民币1632元),是全球“最低价”。中国大学老师的平均工资也仅为720美元(约合人民币4537元)。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教师的劳动待遇也带有相当的福利性,待遇不高,精神富有,物质匮乏。结束后提出的科教兴国思想的关键是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大教育投资中最关键就是提高教师的待遇。只有待遇提高,教师们才能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一心致力于教学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四)壮大高校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12]。

本文作者:高雅静工作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第三篇

一、大学之魂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更有自己的灵魂,那就是它在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积淀、涵养而成的凸显自身特殊风格和特色的精神气质或文化底蕴。在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形成过程中,教师无疑是其核心主体;而在一名教师的人格结构中,其道德品位和人格修养则是他作为教师的本质规定。因此,深切关注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精神文化氛围和品味,自觉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是每所大学和每位高校教师所面对的基本主题。什么是大学精神?这既是一个备受关注并争论已久的命题,也是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深而越来越凸显的时代话题。德国现代高等教育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认为,现代大学要符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二是大学要有独立与自由精神。继洪堡之后,在西方教育文化史上又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与阐述,比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校”,要以科学为基础,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要以“精神贵族”为指向,也就是说,大学只是面向从社会各阶层中产生的精英分子;大学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和独立价值。[2]这虽为多年来广为引用的经典之论,但对于界定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基本精神而言恐怕还远远不够,尤其是西方学者们有关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论述几乎很少提及大学教师的德性维度在大学精神内涵中的重要塑造作用,其所追求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以及社会责任等理念仍然不能与近现代哲学论争中趋于强势的科学主义思潮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而言,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内涵上可以分解为人文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爱国精神、拼搏精神、求真求善求美精神等等。有学者根据对“精神”范畴的本体论分析认为:“一言以蔽之,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3]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向外表达着大学之为大学的“所以然”,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依据、内在价值和实质意义,大学精神使大学名副其实。有大学精神支撑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而不仅仅是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它不盲目或被动的受功利性趋向和实用性原则的支配,而是追求和塑造内在的意义。由此观之,提升人性是大学使命的核心和根本,也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大学首先作为教育机构履行着一般教育教学职能,这种教育职能的核心是对普遍人性的提升,而不只是表面的技艺、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这种人性的养成和提升无论是对个人完善、社会发展还是人类未来,都发挥着长远和根本性作用。无论是大学基本教育职能的履行,还是大学精神的创造和展现,大学教师群体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主体,故此,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就是一个由教师这一职业的固有本性所决定的本然使命了。教师这一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又被美誉为“蜡烛”与“园丁”,问题是,教师究竟是否能够担负得起这份光辉职业和为这一职业增添多少新的光辉?是否是合格甚至优秀的教人“蜡烛”与育人“园丁”?这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古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庄严的使命感看待自己的职业,抱着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铸造自己的教学智慧,很可能导致道无所传、业无所授、惑无所解的尴尬局面;同样,如果不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平,即便教师本身拥有一定学识和技术,也未必能真诚而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因此,从逻辑上说,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一定是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但是,师德水平不够的教师,毫无疑问一定成不了真正的名师或者大师。所以,良好的师德素质是胜任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先决条件。大学教师自然不能直接简称为“大师”,但是,大学精神的积累塑造,人文传统的弘扬创新,社会良知的呼吁焕发,价值理想的思索与坚守,无不需要“大师”们的毕生贡献。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不能没有大学的贡献,大学的功能与价值不能没有精神的引领与范导,大学精神的积淀与展现不能没有大学教师的高尚师德与优良师风,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应该引发人们更严肃和深刻的思考。

二、时代挑战

如今,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提高师德师风水平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也是高校管理者殚精竭虑予以推进的重要工作。试想,大学作为知识的摇篮、精神的堡垒和文化的殿堂,本来就是社会文化重地和人类精神庙宇,大学“文化”建设何以成了一项重要议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私奉献的“蜡烛”和辛勤耕耘的“园丁”,本应就是满腹诗书、一身正气和两袖清风的道德楷模,师德师风建设何以成了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这充分说明,重振大学精神,提高师德水平,既是大学这一特殊社会机构、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本然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复杂而尖锐的时代挑战。这是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话题的主要现实背景。首先,毋庸讳言,人类历史在其每个发展阶段,一定是既有它造就的辉煌伟业,也有与之伴随的时代缺失与社会困境,这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表现。在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理论的和实践的重大成就。但是,商品经济与市场逻辑的本然缺陷也必然以种种复杂的形式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问题和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及资本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时指出,“它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敬畏的职业的神圣的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4]275,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面临的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相比具有本质的不同,但在市场逻辑对人——尤其是对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规范的冲击与影响上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某些意志不坚定、思想不纯粹的教师要么不忠于职守地献身教育教学,心有旁骛、追逐物利,有辱师道尊严;要么在学术科研上不勤于耕耘、全心投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大扫斯文。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教师行为的深刻社会影响性,更因为社会对教师群体抱有非常高的甚至相比其他社会成员是最高的人格期待和道德品质要求,在崭新的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本应率先承担起审慎反思时代课题、精心建构时代规范、真诚践行价值理想、自觉宣扬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但是由于上述种种看似意料之中实则情理之外的现象的存在,虽为少数,其不良社会影响却不可小视。所以,大力提升教师师德水平,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其次,从学理层面进一步追问,导致这一结果的深层文化根源则是现代哲学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博弈中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日益成为了独断逻辑和压倒性力量,在物质层面促进了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了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的削弱,其显著的文化后果则是现代人不断倾向于形成和趋向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人生观、价值观侧重于实现其感性和理性的追求目标而必然对传统的德性价值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危机等诸多现代病症。面对这一势不可挡的社会思潮和时代氛围,某些大学就面临着不断退化为单纯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危险而变得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自己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对于这一点,许多有识之士曾做过深刻的阐述。比如前中国科技大学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曾撰文指出“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对高校人才的的重要性;前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先生也曾批评过那些轻视人文学科的科技专家,认为他们或许在某些专门领域取得一定成就,但很难做出划时代的贡献;前新亚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人文教教育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里面应该占有重要位置;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也批评过当今大学重理工轻人文的缺陷,并指出重理工是对的,但轻人文则大为不妥。[5]同时,作为社会良心的高校知识分子理应与之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和足够的警惕从而能够对其缺陷进行有力的质疑、反思与批判,为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塑造和保持崇高的前进目标和价值理想;而如果我们不能够顽强地坚守住自己的道德阵地而欣然接受了它的规则与逻辑,甚至甘为它的俘虏或奴隶,那么师德师风的下滑与没落就是必然的了。最后,当然,教育对象的新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给高校教师能否成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提出了挑战。历史的惯性力量、社会的特殊因素与时代的崭新特点都必然以种种复杂的形式对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相应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乐观进取、要强好胜、追求独立,具有较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烈的成功欲望,这些明显优势是保证他们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并有序展开知识的获取、技术的习练、思维的转变、视野的开拓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同时,由于时代、社会、家庭众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顽强的受挫能力以及吃苦耐劳、朴素节俭、牺牲奉献等美德,浮躁心态、从众心理与享乐思想等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旦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比较复杂棘手的问题,就可能因不知如何正确应对、处理而产生较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甚至表现出某些偏激情绪和极端行为。面对当今大学生的新特点,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既成为学生最严肃的教育者、最严格的管理者,最严明的督导者,更应该成为学生最细心的观察者、最耐心的倾听者、最知心的交流者、最专心的引导者,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无论是技术,还是观念,没有高度的师德水平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明德之路

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会凭空而来,高尚的师德更需要千锤百炼。道德作为人类的重要特征,不管人们对之作出了多么不同的解释和评价,它意味着利他、牺牲以及某种自我否定,则是没什么疑义的。无论是利他还是自我牺牲,既需要强化外在规范,更需要唤发内心自觉。

(一)规范的基础作用

有学者在论述制度的伦理效应时指出,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由它们存在的环境决定的,道德属于精神范畴,而精神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单纯诉诸精神的努力,脱离开产生道德、塑造道德、制约道德的社会环境,道德的善只能成为思辨理性的抽象物,不能成为实践理性的现实解。[6]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满足于对社会的观念批判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满足于批判“颠倒的世界意识”,以为完成了对“颠倒的世界意识”的批判,“颠倒的世界”就可以得到实际的解放;而马克思提出根本的是要批判那个“颠倒的世界”;批判“颠倒的世界意识”只需“批判的武器”就够了,而批判“颠倒的世界”则还需“武器的批判”,即实践批判,即必须考虑“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4]66。对伦理道德建设而言,如果说“观念批判”只是意味着就道德论道德,只是在精神文化领域倡导道德、宣传道德、鼓励道德,那么“实践批判”则是意味着通过重构形成和制约道德的外部条件与环境而从根本上改变道德状况。虽然说正面的言说与宣传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而言或许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但环境和制度的改变与建设无疑才是最现实、最直接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教师法律法规的完善、学习与宣传,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强化、贯彻与落实,教师育人规范细节的履行、提升与监督,都是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的必要举措与基础途径。

(二)学生监督的力量

从外在规范的角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实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甚至相当完备的工作了,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笔者以为主要是忽视了一个重要还节,那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表现的监督作用。在许多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中,或许都有学生评教的相关内容,但这一环节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对某教师教学工作和业务素质的评价,而对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的评价和监督则几乎没有明显体现。如果学校能够不断加强和细化这方面的工作,调动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促进功能,让教师深刻体会到必须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和完美的人格修养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获得学校的肯定和褒扬,这无疑会形成和强化教师们不断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深层动力。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设想,而要使之成为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三)道德自觉是根本

外在制度规范的确会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内心的自觉和灵魂的驱使却是比外在规范更强大更持久的力量,因此笔者以为,提高师德水平对教师自身而言,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拷问和自我超越。这可能看似玄虚不实,实则大有深意。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对自己发问,“老师”二字意味着什么?我真的理解了“老师”的内涵了吗?作为从事这项职业的人我真的符合“老师”的规定性吗?我离一名真正“老师”的要求仅仅是很小的差距吗?如果我达不到“老师”的标准,对自己的职业我还会那么具有想当然的自信吗?当别人称呼我“老师”的时候我还会理直气壮地答应吗?人最怕的就是认真,一旦我们认起真来,这些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浅薄可笑,但当我们真诚地去思考、追问的时候,一定会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下产生神奇的效果,它会强力冲击我们的头脑,深切焕发我们的情感,深刻震撼我们的灵魂,深度重构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不得不对“我是一名老师”这几个字产生不同寻常的感受和体认,认真地思索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总之,大学之魂在于精神,大学的气度不在于楼高门阔,而在于文风诗韵、雅言美行;精神之核在于教师,大学的使命不在于大兴土木,而在于尊师重道、广纳贤才;教师之质在于师德,教师的真义不在于位高名著,而在于内修其德以为天下表率、外精其文以育天下英才!

本文作者:宋绪富工作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