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与教化理论道德教育分析

时间:2022-03-27 03:06:21

孟子性善论与教化理论道德教育分析

摘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是先天固有、与生俱来的,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性善论与教化理论相结合,在性善论影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根据现代社会的变化对人的发展的教化目标、功能、模式进一步完善,最终使受教化者能够终身运用教化理论去完善自我的善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教化理论;道德教育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王道理想和仁政学说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这一观点重点强调了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核心理念对当代道德建设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教化有多种含义,其中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以及喻环境影响的释义是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联。深刻认识教化所蕴含的意义和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立足于对人现实生命的价值实践,有助于当今社会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性善论的思想内涵

孟子在儒家学派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人性理论。儒家学派中,孟子被称为“亚圣”,其地位仅居孔子之后,也是儒家学派文化的一个象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恶之争曾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并产生深远影响。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观点,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是先天固有、与生俱来的,概括为“性善论”,并进一步指出保持并扩充“善”需要发挥教化的作用。孟子所提及的“性”是指人性,是人生来具有的资质和属性,同时也是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质。孟子当时力排众议,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1.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人类有着共同的社会属性,这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其内容即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主,而不是与动物无区别的自然属性,这是孟子性善论的立足点。孟子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但并不否认人的社会属性,而且认为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用,但又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孟子能从社会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2],这是在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中,主张“生之谓性”。由此可以看出,告子认为人性就像流水一样,东边有决口就向东流,西边有了决口就向西流,一切随着外界的不同而异;同时,告子提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3],意指人性的善与不善是没有办法分清的,就像河里的水一样,是无法区分那些水是东边的,那些水是西边的。孟子虽然也承认存在“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4]的自然之性和“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5]的道德之性两者的不同,但他论“性善”只是从后者立论,从而确立了人性的本质。孟子肯定人性与动物性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社会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属性,比告子的观点更高一筹。因此,动物的自然属性不能与人的道德行为混为一谈,更不能以此认为人和动物具有相同本质属性。人性不只是具有自然属性,并且还有社会属性,这是人性与动物得根本区别,这种观点在先秦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的善性与生来就有的口耳之欲一样具有共同性,而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是后天产物,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6]意思就是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道德观念不用学习和思考,出于本能就知道,就像小孩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的父母和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兄长一样。由此可见孟子的观点是:人性原本是善的,但由于后天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变为不善,但这并不是人的天性,需要采取办法避免这种事情的出现。因此,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端,但还需要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加强,否则有遗失的可能,为了保持这种善的本性,每个人都需要主动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人格境界。这表明孟子对道德自觉、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以上孟子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人“心”中原本就有仁、义、礼、智的种子,而这些美德将人与其它动物最终区别开来,可称为人的“性”,而且人性的善是先天具有、与生俱来的。3.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7]孟子认为,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善良之心,如果没有这四心,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称为人,是和动物的属性是一样的的。人性的善主要指的就是人性的四心,即四个善端,“端”字有开端、萌芽的意思。孟子讲人性的善实际上指的就是善端。孟子对四端的具体论述如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8]孟子表达的就是恻隐、恶、让、非之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和萌芽状态,也是四德产生的可能性因素,并非其最终完成状态,只有发展成熟才能形成四德。孟子认为:天赋德性,人的本性为善,性善即是心善,而心之善,只是见其“端”,会受本能欲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两者都可以使其失掉自身的善端。所以要避免“以小害大”,“以贱害贵”,“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同时也要“养”,即修养心性,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寡欲清心。求其放心与养心,是壮大人性善的重要途径,其相似之处就是都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是观之,孟子的性善论不但是对人性本源的探讨,更是对人的道德人格以及人的精神的深入探究,虽未解决人性起源问题,却体现了对道德人格较为系统全面的思考,其深入阐释也在客观上探讨了人的本质属性,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是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这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会激发了人们对道德的重视和追求,彰显了道德教化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二、教化的意蕴

1.教化的涵义什么是教化?“教化”一词,本义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使有改变。“教”指文教,是指使人向善的方向转变。“化”是指悄然改变,上有所教,下有所行,便可以称为“化”。黑格尔认为“就个别的个体来说,个体的教化乃是实体本身的本质性环节,即是说,教化乃是实体的在思维中的普遍性向现实性的直接过渡,或者说,是实体的简单的灵魂,而借助于这个简单的灵魂,自在存在才得以成为被承认的东西、成为特定存在。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化的意思显然就是自我意识在它本有的性格和才能的力量所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把自己变化得符合于现实。”[10]在先秦,各个思想家对教化一词也有各自的解释。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1]“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方面,“文”则是其具有文化、文明的因素。文质彬彬即是人的本性和文明教化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如果质的方面占据优势,就过于野性;同样如果文的方面占据优势,就会过于虚浮。所以一定要“文质彬彬”,也就是人的本性通过后天教育充分成长并升华,则会复返归于自然本性,这样才能达到人格的圆满成长,即为“君子”,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教化。孟子则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2]有些人认为教化等同于教育,其实二者区别很大,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化”字上。依许慎《说文解字》所释:“化,教行也。”[13]教化不是可以通过纯理智的抽象概念加以把握和认识的,更多的在于深层次的理解和现实中的实践,强调熏陶、浸渍、感染、影响的作用,这才是教化的真正含义所在。教化一词可以说有两方面的意蕴。首先,具有政治的意蕴。统治阶级利用其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实施教化,使其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以实现其阶级统治,巩固政权,否则,其行为就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一个试图逃避意识形态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会存在物,也就是说,掌握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14]其次,教化具有德治的意蕴。“所谓德治,就是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来管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产生一种自觉心理,同时通过道德的法律化、规范化产生制裁力,从而内外结合,来达到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15]德治强调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规范和统治秩序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行为,以达到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是治国理政的一种政策方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化是德治的同义语。2.儒家思想对教化的理解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化一词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就是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儒家思想教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与它在历史中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化方法密切相关。《北史•苏绰传》中一段对“教化”一词有非常准确生动的描述:“夫化者,贵能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使百姓睦……此之为化也。然后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此之谓教也。”[1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教”是示范,“化”是熏陶;“教”是外部灌输,“化”是潜移默化。也就是说,“教”主要是通过具有一定硬性要求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完成的,“化”主要通过营造外部道德软环境和合理的道德评价来实现,让人们在不自觉中就能接受。对教化何以必须这个问题,古代的思想家们各抒己见。以孟子的观念来说,人们为了不失去上天赋予的德性,所以要教化。而提倡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使人转恶成善必须要教化。董仲舒把这两个人的思想观念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并非已善或已恶,而是未善未恶,“性未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个“未善未恶”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既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又包含潜在的“恶质”,这是广大“中民”拥有的人性特质。教化能使“中民之性”中潜在的善质转变为现实的善行,教化好这一部分人,即“中民”,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当时,统治阶级需要这种思想,而儒家思想也要借助统治势力来推行其教化理念,这样,政治和教化逐渐合一,最终的结果儒家教化思想在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间风俗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可谓是“双赢”。儒家教化的本质是一种德性教化或者说生命教化,要落实于人心人性的自我矫正和完善,同时对统治暴力和制度弊端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儒家关注社会和现实,因而十分重视作为社会最基本“细胞”的人,主张对人的教化,希望其教行迁善,人人向善,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至善”,正是这一点体现了与其他思想的不同,也是其生命力长久的动力因素所在。

三、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7]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路线,列宁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18]孟子的性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通过后天教化将“四端”发展固化为“四德”。在当代中国,性善论对道德教育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使教育根据现代社会的变化对其目标、功能、模式进一步完善,最终使受教化者能够自觉运用教化理论和思想不断完善自我的“善端”。从历史上看,教育都有一个目标,即构建理想人格,这一过程中,教化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成人成德”[19]。孟子的性善理论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包含仁、义、礼、智“四德”的总结为后人的教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从孟子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良知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本质根源,是人们外在的美德、万善的之源。人性和道德完美虽有先天潜在优势,但还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达到“善”的扩充和进一步发展。在性善论的指导下,中国的传统教化模式强调教师“教化”的启示作用,同时在性善论的影响下,教化方式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所以,有必要把性善论和教化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出最符合现代教育模式、最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并能够实现自我“善端”的教化理论。1.内在自觉和外在修养的融合,使“善”的可能变成现实孟子的性善论认为道德行为就好像“绘事后素”,既是关于人性的提高、完善,也是对人性的自我实现。其理论的完整性与理论品格的鲜明性,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独立的特质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理论认为理想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学为圣贤”,即用“君子”的方式和标准来实现。《孟子》一书多次提到“君子”一词,“君子”在书里泛指品行高尚的官员,而“君子”也被孟子认为是标准的道德理想人格。孟子以人格是否本善来区别人与动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以人是否能保持“善”来区别普通人与君子之间的差别;以能否保持“善”并且同时给予人善的教化区别君子与圣人之间的差别,从而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君子”的要求与标准,也就是要时刻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良好的善的本性。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20]意思就是君子为了维护本来的善性,不会因其理想通行天下而有所增加,也不会因困窘隐居而减少,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君子从始至终依照“仁”、“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从而达到保持善的本性。“性善论”是根据人天生固有的善性而进行的教育。教育目标也是通过人把内在自觉和外在修养结合起来,对把握道德固有存在的同时,促使“善”的本性由潜在变成现实。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内因通过外因促进来实现。人的内在自觉就是内因,只有通过内在自觉的觉醒,才能发挥人的主观意识和坚强意志,最终才能实现每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都享受到平等的地位和待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要通过外因发挥作用,所以就鼓励人们依照“理想人格”来加强自身修养。以孟子的观点来看,要成为尧舜一样道德高尚的人,必须通过内外因素特别是内因发挥作用达到内在精神和外在言行举止相统一的境界。孟子的这种对教化主体的人本主义观,是社会对每个人道德要求的一种预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道德提升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因此,新时代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必须尊重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特别是包括道德生活,通过提升道德品质、道德理想、道德境界来满足当前及今后人们的需求,充分发挥道德良知的调节功能,只有将被动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主动、自觉的个体行为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2.发挥自我教化的内化作用,完善外在教化的榜样功能孟子的性善论在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用理论来认识和阐述人自身本质特性。反映了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教化论则从教化者和受教化者两个方面,研究指出人的“善”性是平稳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师,即教化者,通过“善”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可学习的榜样;学生,即受教化者,本着“善”的根源,对整个发展过程进行自我规划、调整和实践,同时在外在教化中得到拓展,在自我教化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孟子的“四德”、“五常”观点为教化理论融入了一种道德意识、伦理精神,完善了“善”的内容和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要素。社会在道德教化中不断发展,人类在道德教化中不断进步。如果社会没有“善”的存在和发展,人类就没有了“精神家园”;没有行“善”人生存的社会,也是极其混乱、危险的社会;社会不仅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教化理论本着孟子性善论为基础,为社会与人类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和保障,同时也给予正规教育一种启示,就是授予学生知识必须以“德教”为本,提倡“尊贤尚德”的教育目标,重要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不会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偏离正常社会发展轨道的现象出现。3.突出教化对象的主体性,发挥内外融合的渗透教育尊重客观事实,探索教育规律,是提升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拥有“浩然之气”是教化对象追求人格和品德完善的重要标准,而人类“善端”的本性为实现这一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孟子的“性善论”对具体实现这一追求进行了分析,认为具体的教化模式就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这也印证了传统儒家思想关于道德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论述,也对知行统一进行了阐述。同时,孟子“内求外修”的思想对教化主要途径有了重要启示,那就是唯有提高自我的道德教育意识,以实现符合道德标准的自我。其实质就是:个体要重视自我思考、判断和体验,要学会思维的独立性和选择的合理性,特别强调个体在行动中要彰显自我的主体性。孟子在其理论中为人们人格理想的形成制定了标准,也为教育模式的发展树立了高尚的典范。他认为,道德的实现就是对“四端”的扩展与发扬,然后才能拥有彻底的科学合理的自我认识,这就是孟子所指的“尽心”。在现代,道德学习机制是所有教育模式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从孟子的理论中得知,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教化不是对受教化者的单方面灌输,而是启发与唤醒并行,使受教化者在树立道德理想的同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当代社会评价学校传统教育有一种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教育的影响,其效果不如在家庭和社会对他两天的影响。可见,外部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教条化与形式化的警示与提醒。因此,现代教育模式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发挥由内向外、内外结合的渗透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达到不断的发展进步。

四、结语

在当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人们对“善”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和需求,同时赋予“善”以更广阔的思想内涵和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努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的真善美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更加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通过把孟子“性善论”思想和教化理论有效结合,唤醒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人们不断追求更理想的“善”,去实现更完美的“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引领价值取向,更好的承担社会的责任,真正做到实干兴邦、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21]

作者:孙英浩 单丹丹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