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15 06:44:37

孟子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篇1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16、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7、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9、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2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2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6、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0、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1、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g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4、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5、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3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37、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3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9、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2、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43、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44、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4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8、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4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0、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51、仁者无敌。

5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6、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5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5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6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6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6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6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6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67、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6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9、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70、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7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72、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73、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7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7、”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7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8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8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3、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84、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85、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孟子的名言篇2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孟子的名言篇3

若要评选一个“中国最具喜感的公民行动”奖,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与他的胡子大概有望问鼎。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一份“内部资料”——39号文,最终以喜剧收场。

孟浩很好认。他身材高大,喜穿唐装布鞋,留着一头花白长发,头比一般人要大。他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比如“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孟大炮”等等,在公民社会气息浓厚的广州,他是意见领袖、媒体宠儿。

本刊记者见到孟浩时,他著名的胡子已经剃掉了,胡须制成了毛笔,其中一支正挂在他的办公室一幅上书“天地正气”的字画上。今年3月底,广州地标“小蛮腰”与数十名媒体记者在雨中围观孟浩剃胡子,见证这位明星委员以蓄胡子的方式成功倒逼政府信息公开。

虽说孟浩有着广东省政协常委的身份,但他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不仅让“公知”们艳羡,也让大多数的“委员”、“代表”望洋兴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出身,到目前为止也还是一名企业员工的普通公民,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视媒体为盟军

孟浩很少单兵作战,当他针对某项公共事务采取行动时,总喜欢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闻媒体活跃的广州,记者是孟浩最常见的盟军。

南方都市报一位编辑记得,早在2004年,孟浩就不时邀请媒体记者一同调查社会问题。“那一年,有人向他反映惠州有工人被欠薪,他就主动叫上了我,我们一起坐火车到惠州跟工人们座谈,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政协委员跟别人有点不一样。”

而令这位编辑啼笑皆非的是,孟浩一路上还跟他大谈自己参政议政的方法论,把“不该说的”都说了:“他跟我说,他并不是什么都管,比如说,涉及自己供职单位的事,他就不会管。这都能跟记者说,他也够坦诚的。”

广东媒体喜欢孟浩这样的“个性委员”。此地毗邻港澳,民间涌动着公民社会的思潮,市民强调个人权利,媒体热衷舆论监督,省会广州的媒体尤甚。一到省“两会”,报纸编辑时常忍不住嘱咐跑时政的记者:“留意有无委员开炮。”如此氛围,当媒体遇上一个好“开炮”,而又个性十足的政协委员,那就好比蜜蜂遇上了花蜜。

孟浩也认定媒体是自己的盟军,他说:“媒体是人民的喉舌嘛,政府出台政策的时候会借助媒体传播,那我对政策有异议的时候,当然也要借助媒体发声。”

今年以来,孟浩公开关注的公共事务有39号文、广州中考新政、广州限外、红专厂存废等,此外,他还在私下推动着一系列民生事务。这样的大忙人,按理说没时间接受太多的采访,但一位跑线记者的经验是:“即便再忙,孟浩也会准确地告诉你他什么时候有‘档期’。”

孟浩对记者的重视在媒体圈内很有名,财新网一名实习记者对此也有体会。4月3日,广州暴雨,当天,孟浩参加一个关于39号文的研讨会,而这位实习记者被安排采访孟浩,但尚未毕业的她没有采访证件,被堵在了大楼门口。她忐忑地给孟浩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孟浩就托人把她带进了会议室。“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得到孟浩的照顾,心里暖暖的。”

但是,孟浩与媒体“过从甚密”,此事也颇有争议。有政府官员认为,作为政协委员的孟浩,履职时总爱都带上记者,“不是善意的行为”、“有作秀的成分”。而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力挺孟浩,韩志鹏说:“就算是作秀也值,只要这个‘秀’能推动社会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不少人说孟浩爱作秀,我不屑于去讨论这个话题,他把政协委员的履职‘行为艺术化’了,这是一种创新。”一位与孟浩相熟的媒体人说,“对孟浩的批评大多出于一种‘木秀于林,风欲摧之’的心态。”

孟委员的“圈子”

喜欢联合同道中人的孟浩,在广州媒体有意无意的“撮合”下,逐渐与本地的意见领袖结成了一个个“圈子”。目前最活跃的一个圈子,是南方都市报评论员苏少鑫召集的“广州公共观察”。

“广州公共观察”的成员共有9名,包括孟浩、王则楚、李公明、信力建、朱永平、曾德雄、赵邵华、王世军、苏少鑫,他们当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人、律师和企业家,他们都关心公共事务。自去年成立以来,这个苏少鑫眼中的“松散联盟”每月聚会一次,就近期热点的公共事件交换看法。

圈子里有着像王则楚这样的“名宿”。1945年出生的王则楚比孟浩大了13岁,早在孟浩“出道”之前,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诤言者”的王则楚已经很有名了。当年,既当过人大代表,也当过政协委员的王则楚连续6年就广州洛溪大桥收费问题提出议案,成功让洛溪大桥在2005年停止收费。

“孟浩喜欢关心大家关心的事,性格执着,凡事都要弄出个结果。”但王则楚并不认为孟浩是一个激进的人,“他很注意分寸的掌握。”苏少鑫同意王老先生的说法,他说,蓄起胡子叫板政府的孟浩在圈子中是一个“温和有礼,非常客气”的人。“在争论的时候,他会说,‘我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从不会说别人是错的。”

“特别好说话”的孟浩主动结交了一批有志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盟友,其中包括“不平则鸣,性子有点躁”的韩志鹏。韩志鹏坦言,他与孟浩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彼此的价值取向、志向基本一致,“比如说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今年上半年,广州的“意见领袖”们顺

应市民意愿,联手推动了当地中考新政的延期,孟浩、韩志鹏二人是其中的主力。大年初六,孟浩约韩志鹏到自己的办公室商议对策,当晚两人便联名向教育部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次日,《羊城晚报》以《“中考新政”不应仓促实施》为题报道了二人的联手“发难”,这让出台政策的政府部门不得不在农历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考虑来自民间的声音。

在外人看来,孟浩等人上报纸、批政府,威风八面,但事实上,他们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2008年,广东政协换届,此前屡次给政府部门挑刺的孟浩一度感到很焦虑,他向多名媒体朋友倾诉,担心“这次要被拿下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孟浩不仅连任政协委员,还被选进“常委”班子。事实证明,尽管孟浩为部分政府官员所不喜,但作为一个整体,广东官场依然希望在政协树立一面“敢言”的旗帜。

孟浩的妻子武玫曾取笑道:“孟浩就是个穷酸书生的样,像孔乙己又酸又犟。”苏少鑫打趣地跟武玫说,王则楚老先生说孟浩是一副“民国遗少”的形象,武玫说:“不愧是名门世家,同样的意思,表达就是文雅。”而孟浩不以为甚,他说,自己最信奉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苏少鑫看来,孟浩、韩志鹏等人的故事“估计也只会在广州发生”。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也有相似的说法,他认为,广州是个充满市民气质的城市,平民们喜欢讨论公共事务,批评政府决策,不但七嘴八舌,而且理直气壮。“孟浩委员蓄须明志,用自己的胡子换政府39号文的公开,要在别的地方,或许难以想象,而这在广州,却很自然,几乎见怪不怪了。”

6个片段让你了解孟浩

成名之作:孟浩事件

2006年8月,广州市一名初中生向孟浩反映,称自己填报了某高中公办公费的志愿,最后被录取为要多付4万元的择校费的择校生。

出于义愤的孟浩带着电视台的记者到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但被工作人员告知“领导不在”。孟浩不信,要自己上楼找领导,工作人员急了:“你敢硬闯,我就打110报警。”后来,教育局官员出面,就工作人员的态度向孟浩道歉,并说明该考生填报志愿的缘由,孟浩这才罢休。这事后来被央视报道,“较真”的孟委员声名大噪。

此事的戏剧性在于,当时广州教育局颇不服气,一度要求广东省政协“调查”孟浩,但被省政协强势顶回。这对于刚在“委员”的位子上找到一点感觉的孟浩来说,可谓最好的一剂“鸡血”。

明星委员的“胡子问政”

为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39号文”,孟浩在长达13个月的时间里坚持不刮胡子,直至文件公开。

39号文在2008年出台,主要涉及广州市的交通、地铁、垃圾处理等民生建设项目的经营思路。在广州市政府官网上,人们能看到当年的38号、40号文,就是见不到39号文。

2011年3月,一名记者在孟浩的办公室遗落了“39号文”,孟一看,认为该文件出台的合法性有待商榷,理应让公众知晓,由是开始了与“39号文”的角力。次年1月,他在广东省“两会”上“抢话筒”放话:“39号文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

今年1月,广州市长陈建华承诺3月底公开39号文,并通过媒体喊话,让孟浩赶紧把胡子剃了。但孟非常较真,不见39号文就是不剃须。直到3月底,“39号文”面世,他才在媒体的见证下剃掉了胡子。

蹲点火车站抓小偷

2002年的一天,孟浩看到一个小偷正在作案,他走上前一把

抓住小偷的手,钱撒了一地。妻子武玫说:“他太天真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他在石牌桥、岗顶一带,看到小偷就抓,根本就不知道人家背后还有同伙。”2008年,大年初三,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坐电梯的时候被偷了6000元。报警无果之后,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地铁口潜伏,观察“可疑分子”动态,还一度打算写信向深圳市政府反映情况。对此,王则楚评曰:因为有人报道了他才去做这个事情,实际上没人报道的话,他自己才懒得跑这一趟。

微博上与官员“对飙”打油诗

孟浩喜作打油诗,他把自己八句的打油诗称为“一桶”,四句则称为“一瓶”。今年1月底,广州市教育局出台“中考新政”,民众质疑新政偏帮官家子弟。孟浩随后在微博上发了“一瓶”:“中考新政起波澜,民怨顿生欲掀天;鹏浩策笔疾书紧,哨兵即应细谋篇。”有意思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也是风雅之人,随即赋诗回应:“中考因由遇波??,当听民愿事关天;此固一谢孟夫子,从长计议谋新篇。”

在孟浩、韩志鹏及众多家长的争取下,原本箭在弦上的中考新政最终推迟3年实施。

向全社会公开联系方式

2002年,孟浩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朋友告诉他,这只是一个风光的头衔。但他不愿顶着政协委员的光环枯坐办公室,开始不断寻找收集民意的途径,想办法提案、建言。

2004年,孟浩成为了广东政协第一个公开自己邮箱和电话号码的委员。他还在提案中建议其他委员跟人大代表也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委员在私底下抱怨:“你看孟浩带的一个什么好头,他自己跳出来,还要连累别人。”

2008年,他成立了民意工作室。2009年两会,他交了10个提案,被媒体誉为“提案大王”。找孟浩反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这样写道:“材料就像雪片一样飞到这儿来。快递的地址栏上只写着‘孟浩’和‘广东省政协’,也能转到孟浩手上来。”

书法“发烧友”

孟浩的名片背面,印着他自己的一幅小楷作品,上书鬼谷子的名篇,落款是“长安行吉”。长安是孟浩的出生地,“行吉”则是他的字。据说,孟浩自6岁起学书法,擅长行草,工于小楷。他自号“方圆庐主”,乃出自他的书法老师赵承楷所赠的“方止圆行”四字。

孟子的名言篇4

关键词:《孟子》;散文艺术;研究;述评

在思想史上,“孔孟”并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1](P316);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3],刘大杰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4](P81)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本文着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瞻,以期为未来的《孟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语言特色与技巧研究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P7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势胜。”[4](P83)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6]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入手?盐章鬯袋a href=//wenxue.7139.com/291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亦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杨公骥认为,《孟子》的“语言严谨而流畅,委婉而犀利,雄恣而细致,在生动泼辣的语言中,流露着强烈而鲜明的感情”,使“孟子的性格活现在纸上”,从而充分地表现了孟子的个性特征[7](P354)。一些研究者从修辞技巧运用的角度分析了《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罗星明撰文认为孟文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8]章沧授认为孟文通过书面语的口语化、引俗语入文、释古语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平朴自然,开口见心”的语言艺术风格;加之“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准确凝练,辞简义丰”[9]。边家珍也指出《孟子》具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其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确如泛舟中流,优游自如”[10]。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11],联系具体作品分析了孟文“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认为《孟子》文章朴实通俗而不粗浅俚俗,是因为其极重视“文采”,从词语的锤炼,到句式的选择,以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是“极见功力的”。此文分析颇有深度,立论平实而新颖,在孟文语言艺术研究方?娼嫌刑厣档米⒁狻?/P>

孟子生当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使《孟子》与《论语》的“慎言”间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出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鲁迅精辟地指出:“孟子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12]张振镛认为:“大抵孟文以闳肆胜。”[13](P26)郑振铎认为,孟文“沾了战国辩士之风”,因而“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钱基博ii认为:“儒家之文,至《孟子》而极跌宕顿挫之妙。”[15](P33)均含有对孟文由“繁辞”而形成的语言风格认识的意思,对此研究者多从修辞的角度作了探讨。谭家健认为,孟文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叠的句型,“使文章的如长江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6]。李泽厚指出:“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16](P60)贺友龄具体地分析了《孟子》遣辞造句方面的特点,认为其“行文中那种铿锵顿挫的音节,排散结合的错落句式,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鲜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使人感到作者笔端凝聚着的激情,使人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11]章沧授把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概括?捌瓢蹴纾劢∮辛Α保浔硐钟腥?、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列尽事理,千言不穷;3、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水到渠成,迎刃而解[9]。侯爱平、吕玉玲《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共同特色》一文[17]通过二者的比较认为,战国时期以“辩”为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形成了二者语言上的共同特色,一是善于揣情摹意,引人入彀,以利害打动人心,二是体现出文学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色。文章着眼于二者之“同”,而忽略了光明正大的孟子之文与“逆探巧合”的纵横家言之“异”,而二者的貌合神离正是孟文语言艺术特色之所在。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对此研究者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郑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刘大杰指出,《孟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实在是巧妙,然而又是出色的比喻和讽刺”,“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4](P83)。谭家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浅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为开风气者,这类“叙述则时特精妙”的长喻“曲折多姿,生动有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练,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因此,《孟子》的比喻“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艺术匠心”[6]。杨公骥认为,孟子尤为擅长以寓言故事作譬喻,从而使《孟子》更具文学性,虽然这些譬喻有时并不都能恰切地阐明其理论,然而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而孟子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情感联想的产物,因此它也是抒情的”[7](P354)。徐立认为,《孟子》设喻取譬不仅数量多,而且丰富生动,“孟子设喻不拘一格,有的是眼前景物,有的是出于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语破的,有的妙喻成串。”[18]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文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因此,作者认为:“孟文用喻,自如娴熟,摇曳多姿。”[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19]iii,通过比较论析认为,孟文用喻不仅多而广,而且比喻手法富于创造性,作者往往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设喻,既有针对性,又妙趣横生,同时孟子的比喻富于想象力,并且通过与对比手法结合,以一些超乎常理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上述可知,对孟文擅长的譬喻手法的研究比较深入,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比喻,还是故事性的长喻,为先秦诸子散文所共有,而孟文为人所称道,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风格,管文提供的思路当有某种方法论意义。

二、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知言的本领植根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20](P112),具体运用于在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与风格。在对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中,又大致集中在论辩方法技巧与论辩风格两方面。

钱基博认为孟子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15](P33)段凌辰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孟子〉之辩论术》一文[21],对孟子的论辩技巧方法作了条分缕析的分析概括,奠定了孟文论辩艺术研究的基础。另外,杨寿昌《孟子文学之管见》[22]、李长之《论孟子文章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23]等一批早期论文,对孟文的论辩技巧也时有论及。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孟子论辩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当是50年代中后期以后。谭家健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其特征是:(一)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作集中分析论证以服人;(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次序极为清楚,“简直是块天成的织锦”;同时(三)又极富于腾挪跌荡,摇曳多姿,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幻章法,富于戏剧因素,“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6]。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一文[24],对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几乎是一部辩论集”,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疏解,不怕反复,多用排语,重言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己”而辩的现实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方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陷论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一文[18]称孟子在论辩中“表现了自己的论辩技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辩滔滔的辩论家”,“有纵横家的特点”,指出:“他擅长纵横家那套‘捭阖’、‘转丸’、‘揣情’、‘摩意’之术,”加上他的长于“知言”,辩论起来“很会揣情摩意,把对方心理摸得很透,使人完全听从他的摆布”,又重视第一手材料,论辩多以事实作基础,所以有理有据,论辩滔滔,有的放矢,言必有中。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一文[25]认为,孟子散文中所用的论辩方法,形式多种,变化万千,往往因所论辩之事不同而异其方法,“无不理充词沛,说服力强”。章沧授着力分析归纳了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抓住要?Γ讲浇舯疲迫绶缋祝嵌员嚷郾纾馊裆羁蹋芾焱纯欤佣纬闪庶a href=//guoxue.7139.com/272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孟子“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与风格[9]iv。郭预衡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对孟文的论辩艺术作了阐述,指出:二者虽然都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但《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而且结构更加完整、富于辞采、极有气势和感情色彩[26](P135—139)]。管仁福认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主要是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出来”,从论辩主体和读者接受两方面看,对话体的论辩不同于文章论证式的论辩,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因而论辩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对答,在这种情境下,由于思想的直接碰撞和语言的激烈交锋,最容易激发起论辩者的智慧和灵感,从而使论辩呈现出灵活、机智、生动的特点,发为文章极具活泼性和可读性,读者阅读时会有亲临现场之感,从中很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情感和充沛的 “文气”[19]。杨福生认为,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论辩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于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来驳倒对方,既挥洒自如,又能牢牢控制论辩局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从而形成了“理懿而辞雅”的论辩风格[27]。

三、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也为人所注目。研究者认识到,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是“却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在论辩过程中,孟子成功地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无论和谁辩论,孟子都从没有输过”[6]。洪波认为,《孟子》“文章的组织与逻辑推理的规则极相吻合”,作者把孟子论辩中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归结为:(一)逐层推论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开合自如,引人入胜;(二)破斥两端法,针对论敌用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的综合方法进行的责难,孟子从容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三)提出新论点法,即当论敌用假言和选言推理进行论辩时,采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论点,以击破对方隐含的错误观点;(四)例证法,即把例证作为一个前提,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文章还认为,与“名辩逻辑学”和“墨辩逻辑学”重在立论不同,“孟辩逻辑”重在驳论,因此作者认为:“辩难体散文,当自孟子始”。[18]

显然研究者已从《孟子》文章的逻辑特征进而到对其文体特性的认识。关于辩难体,50年代中期,罗根泽认为是韩非子所“独创”[28]。到了80年代有研究者认为其“独创”者应为《孟子》。张惠仁《孟子——我国古代辩对文的开元者》[29],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孟子》的论辩篇什,“把辞章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形成了“以反驳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孟子以他“量多质高的辩对散文驰名一时”,而“辩对散文,是一种反映人们逻辑思维成果的文体,它以证明、反证明、推理的逻辑方法,阐明基本观点”,主要是“以问对、答辩的方式展开文章,它的针对性较其他‘论’、‘说’体,要求更高,它以驳论为主要的或突出的论证方法。”辩对散文的产生有赖于逻辑学的形成和发展,孟子的“知言”说,提出和解决了“墨辩逻辑学”中所未提出和解决的驳论问题和方法,“自孟子的‘知言’说出现后,不仅使先秦时代我国朴素逻辑学体系从概念、判断到证明、反证明、推理臻于系统化,而且在我国的文章史与逻辑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文章学与逻辑学合为一体”;在实践上,“他认真地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辩对中来,使用多种逻辑方法,驳论有力,立论有据,从而使文章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那种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赖志明《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观》一文[30v]认为:孟子“给儒家的‘正名’学说中注入实际的逻辑内容,把‘正名’主张从政治、伦理领域逐渐地引向思维领域,从而使儒家的‘正名’与论辩这一思维逻辑的领域有了更多的联系”,论辩中“很讲究立论与驳论的论辩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他善于抓住论辩的契机和对方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把反驳的重点放在论敌的‘所蔽’、‘所陷’、‘所离’、‘所穷’之处,在辩论中努力指责论敌的谬误”。

学者们在肯定孟文逻辑性的同时,对其不足亦时有论及。张惠仁认为,孟子对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甚至还使用一些诡辩法”[29]。徐立亦认为,孟文在逻辑方面“没有墨子、荀子那种‘隆正’、‘察类’、‘明故’的科学态度,而有时是一种‘无故’、‘乱类’的恣意推论。”[18]根据孟文的特点把逻辑学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这类“跨学科”研究对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把握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但对孟子逻辑思想的评价,意见尚有较大分歧;对于《孟子》散文逻辑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回顾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有创获亦有缺憾。仅从以上所撮要列举的情况看,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从起步而蔚为大观,逐渐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憾。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百年中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用欧美移植来的,并不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为《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因素,在诸如文体品类、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先验的理论模式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阉割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揭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思想轻艺术,既造成了众多的迷误,也造成了研究的浮浅和领域的狭隘,甚至有一些“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填补。这方面,徐华龙的《孟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一文[31][4]或能给人以某种启发。徐文探讨了孟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指出孟子大量运用了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传说等“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民间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并联系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章体式对此作了精到的分析,认为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孟子有强烈的‘民’的观念”和“为了对话的需要”,这表明孟子“在自觉地肯定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其确有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在先秦诸子各家文章中都不难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按照流行的观点,一切文学活动和艺术形式均肇始于民间,因此探讨先秦其他诸子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此,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南京:中正书局,1948.

[2]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之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1,(2):17—37.

[3]郭沫若.十批判书[M],重庆:重庆群艺书社,1945年。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中华书局,1941.

[5]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商务印书馆,1948年。

[6]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9,8),(9,15).

[7]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8]罗明星.《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J].承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82,(2):1—7.

[9]章沧授.论《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J].安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4).

[10]边家珍.《孟子》文学风格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3):65-68.

[11]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2):58-62.

[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M].商务印书馆,1934.

[14]郑振铎.中国文学史[M].朴社,1932.

[1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前国立师范学院铅印本,1939;北京:中华书局,1994.

[1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7]侯爱平 吕玉铃.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共同特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54-59.

[18]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华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3).

[1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J].南京大学学报[J](哲社版).1994,(1):132-137.

孟子的名言篇5

母亲,是一盏明灯,为迷途的孩子照亮前路,指引方向;是一泉甘溪,滋养干涸而贫瘠的心灵;更是汪洋大海,广纳百川,胸襟博大。从牙牙学语到口齿伶俐,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你是否有思考过这一切改变是因为谁呢?是否有停下一直匆忙的脚步?回头看看吧,对在你身后一直支持你的母亲说一声感谢。

抗金不利的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催其回营抗敌,并在其背后刻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使其以报国为志,以表忠心。“精忠报国”四字时刻提醒岳飞,抗战杀敌,报效祖国,终成一代名将。

杨绛老先生用自己最真挚的母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续写女儿钱媛未尽之笔,终成书《我们仨》。这是她对家庭的理解,也是母爱的升华。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离不开孟母的用心良苦。汉有赵岐《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字经》里更有记载:"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自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惜举家三迁,从墓地到市集,再迁至学校旁。孟母虽无过多言语,却用她的行动,影响着孟子的成长。

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农历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母亲节,听起来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定于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子女的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名“忘忧草”。

无论何时何地,身处怎样的境遇,母爱都是如此深沉而伟大的。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从事播音行业,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倾尽一切,自小培养我的各项艺术技能。在学业上,她对我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风雨无阻,每晚都要准时检查我的政史背书情况。虽不能说我的成长一帆风顺,但母亲用她的爱,为我撑起了保护伞,才使我无误,健康地走到今天。

孟子的名言篇6

关键词:与句法给予一、引言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解释如下:

(1)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

杨伯峻译为: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把“与”译为动词“给”,并采纳俞樾《群经平议》的说法“立”同“位”。这与邢、朱熹和刘宝楠的解释并不一致,即推举柳下惠与之并立于朝,“与”即为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之”,“立”为动词。

以上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与”到底是介词还是动词“给予”,根据本文调查,朱、邢、刘氏的解释更为确切,理由如下:

1.语言具有经济性原则和可理解性原则,在不违背可理解性原则的前提下,一些非主要成分可以省略,这一规则适用于各种语言。《群经平议》认为“但曰不与立,文义未足。”[1](P1096)我们认为这一点欠妥,臧文仲即鲁国的大夫孙辰,历仕庄、闵、僖、文四朝,[13](P165)作为鲁国的大夫,推贤进士是其职责,而且孔子也向来主张“举直错诸枉”,上文知贤而不举这一语境已限制了“与立”的意义,所以即使后面不加“于朝”,听话人也会明白,这正体现了《论语》言简意赅的特点。

2.“位”在《论语》中共出现8次,其意义有两种,一种指“职位”,共5次,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一种指“座位”,共3次,如“吾见其居於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无论是职位还是座位,都写作“位”,而不写作“立”。“立”在《论语》中共出现26次,都写作“立”。除了俞樾、杨伯峻认为应当作“位”解的外,其余的24次均不作“位”解,这不太符合《论语》的用字系统。“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在这一处讲得通,不但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连在同一部书里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么,这种意义是可怀疑的。”[3](P318)

黄侃先生曾说:“恒文句读,但能辩解字谊,悉其意旨,即可了然无疑;或专以文法剖判之,亦可以无差忒。”[7](P137~138)语法是语言中的一般规则,具有严整的系统性,当然这并不能排除一些例外,规则性、条理性是语言的基本职能所要求的,因此在语言中就存在着一种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即“类推作用”。下面将从语法的角度探讨“与”作“给予”解时在先秦时期的用法,当我们弄清了它的用法后(即总体分布特征),这一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

二、“与”作“给予”解在《论语》中的用法

根据《十三经新索引》,“与”在《论语》中共出现144次,其中作动词“给予”解的有11次。根据“与”的前后搭配成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与+名词/代词

“与”后是名词或代词,直接宾语由于在前面已经出现,因而省略了,只保留了间接宾语。这一类在《论语》中共有5例。如:

(2)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3)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治长》)

“与”的间接宾语无论是代词还是名词,都是指人,没有指代物的,如例(2)中“之”指代孔子,例(3)“之”指代前面的无定代词“或”。

2.与+名词/代词+名词/名量词(名词+数量短语)

这一类间接宾语仍然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但仍然都是指代人;直接宾语由名词或名量词来充当,或由名词加数量短语来充当,数量短语作后置定语。这一类在《论语》中共有5例。如: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论语・雍也》)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论语・雍也》)

其中“釜、庾”在例(4)中作了直接宾语,“秉”与数量词“五”组成数量短语作“粟”的后置定语;例(5)“与之粟九百”中“之”指代“原思”,“九百”作了“粟”的 后置定语。

3.以+()+与+名词/代词

间接宾语置于“与”后,直接宾语用介词“以”提前作状语,有时由于语境的原因,“以”的宾语常省略。这一类在《论语》中只有1例:

(6)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即“以之与尔邻里乡党乎”,“之”省略,指代前面的“九百粟”。因为“九百粟”在前面已经提及,省略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与介词“以”在先秦时期的用法规律相一致。

三、“与”作“给予”解在《孟子》中的用法

正如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在语言的要素中,语法变化得最慢,语法的变化不仅具有渐变性,而且还具有系统性和继承性。以上我们考察了动词“与”作“给予”解在《论语》中的用法,为了对动词“与”的用法认识得更清楚,我们又考察了《孟子》。

根据《十三经新索引》,“与”在《孟子》中共出现226次,其中作动词“给予”解共32次。根据“与”的前后搭配成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与

“与”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都省略了,在《论语》中没有出现这种类型,而在《孟子》中这一类共5例。如:

(7)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

(8)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孟子・尽心上》)

例(8)由于语法的原因,“与”的宾语省略了,而例(7),孟子旨在发出某种告诫,因而其针对对象非常广泛,没有必要列出宾语,疏曰:“凡所与之道,可以与之则与之,而不为伤其惠;可以无与而乃与之,是为伤害与惠也。”[8](P2729)可见赵岐对此做了发挥,从“不为伤其惠”,可以知道“与”的宾语“之”指代人,而非物。

2.与+名词/代词

和《论语》一样,“与”后跟名词或代词,一般都指代人,这正体现了语法的继承性。这一类共11例。如:

(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也。(《孟子・告子上》)

(10)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孟子・告子下》)

通过对《论语》的考察,我们知道,“与”的间接宾语都指代人,而例(10)却不是这样,体现了语法的发展。“此”指代鲁国,而“彼”指代其他的小国家,虽然间接宾语不是人,但是“鲁国”却是一个生命度极高的词,其后能跟许多动词,非其他无生命的词所能比拟。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将其看作指代人的词。

3.与+名词/代词+名词/代词

这类与《论语》的第二类一样,在《孟子》中共有9例。如:

(11)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孟子・公孙丑下》)

(12)孟子曰:“梓匠轮舆之功,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例(11)直接宾语是“燕”,即燕国,间接宾语是“人”,在这里指代“子之”;例(12)的间接宾语是“人”,直接宾语是“规矩”。

4.以+名词/名词+以+与+名词/代词

这一类在《孟子》中有7例,“与”后双宾语句型和这种用介词“以”把直接宾语提前的句型在孟子时代并行。如:

(13)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

(14)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

(15)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以上三例的间接宾语都指代人,毫无例外;用介词“以”把直接宾语提前,作了句子的状语,这是由原来的双宾语句型变换而来的,如:

(16)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孟子・万章上》)

很明显,上句中代词“之”即指代前面的“人”,例(13)、(14)中“以天下与人”正是例(16)变换的结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论语》和《孟子》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孔子、孟子时期,动词“与”作“给予”解时,就是一个三价动词,要涉及给予的事物、给予者和接受者,其中接受者绝大部分指代人,有时也不是人,但却是生命度极高的词,如例(10)。

2.由于上下文语境或词语搭配语法上的限制,接受者和给予的事物往往省略,但这并不影响“与”是一个三价动词,而且这种省略有一定的限制:

A.可以同时省略,如例(7)、(8)。

B.当二者要省略其中一个时,是给予之物而非接受者,如例(2)、(3)等。

C.当接受者在前面出现时,作为间接宾语的代词不能省略,如例(5)。

D.所给予之物还可以作为介词“以”的宾语而提前,作整个句子的状语,如果它指指代的内容在前面已经出现而且非常明确时,也可以省略,如例(6)。

E.当作者为了陈述一般的道理或旨在发出某种告诫时,此时无须指出或无法指出间接宾语时,在形式上“与”后跟直接宾语,此类例子在先秦时期很少。

弄清了动词“与”作“给予”解时的用法规律以后,根据语法的系统性与类推性,我们上面讨论的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中的“与”不是动词“给予”,如果把“立”当作“官位”,“与”动作动词“给予”,也即动词“与”后跟直接宾语,省略了间接宾语,这和动词“与”在孔子、孟子时期的用法相悖,所以这种解释是不成立的。我们认为,“立”是动词,“与”是介词,其后省略了宾语“之”,因为它指代的对象“柳下惠”在前面已经非常明确,将它省略正好符合先秦时期的语法惯例。

尽管本文讨论的材料限于《论语》《孟子》两书,但是它的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使上文的讨论得到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又对先秦时期的其他重要著作进行了考察,现将各书中全部“与”(作“给予”解)的使用情况连同《论语》《孟子》的材料列表如下:

形式

书名 与 与+名/代 与+名/代+名/代 以(名/代)/名以+与+名/代 总计

论语 0 5 5 1 11

孟子 5 11 9 7 32

诗经 0 1 0 0 1

尚书 0 0 1 0 1

荀子 3 2 4 0 9

韩非子 12 13 9 4 38

我们在《韩非子》中发现了三个例外,其余35例均符合以上结论:

(17)国以功授官与爵,则治者省,言有塞,此谓以治去治,以言去言,以功与爵者也。(《韩非子・饬令》)

(18)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今君设法度而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9)桓公谓管仲曰:“官少而索者众,寡人忧之。”管仲曰:“君无听左右之谓请,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君何患焉?”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三例和以上所举例句有所不同。首先,前边的例句针对对象都非常广泛,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所以不能列出间接宾语;其次,我们在《论语》《孟子》中见到的用“以”把直接宾语提前的例句,都可认为是处置式的早期形式,但是以上三例“以功”“见功”“录功”都表示“给予”的凭借,因此不能等量齐观,也不会影响“与”在先秦时期的用法规律。所以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从《论语》《孟子》总结出来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先秦时期的其他著作。

郭锡良先生在《古汉语语法研究刍议》中,对古汉语语法研究提出五点重要的指导思想,其中一点就是“重视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的系统去考虑问题”[18](P175)。我们认为从语法的角度来判定一个词的词性和意义也是训诂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训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陆宗达先生才说:“分析句子结构是训诂的重要工作,因为一个词或词组的意义,必须通过语法组织才能确定下来,只有正确地分析语言结构,才能准确地理解词和词组的意义。”[19](P44)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引得编纂处.荀子引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A].周秉钧.古汉语纲要[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李波,李晓光,富金壁.十三经新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5]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阮元.十三经注疏[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

[9]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向熹.诗经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周秉钧.白话尚书[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1990.

[16]周钟灵.韩非子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18]郭锡良.古汉语语法研究刍议[A].李佐丰.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孟子的名言篇7

论文摘要:《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较鲜明地体现了战国词汇概貌。对《孟子》一书中“之”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战国词汇的面貌,而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对后世书面语的发展状况的了解都非常有价值。《孟子》中“之”字随处可见,在对其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之”字在《孟子》一书中有以下几种用法:即“之”作动词、连词、兼词、代词、助词。 

 

《孟子》是一部溶哲理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它的语言明快生动且富有哲理性,而且在古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在《孟子》一书中,“之”字是使用最多的字,据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考证,光“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之”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又实又虚的词,用法非常的广泛,在《孟子》一书中大都有所体现。 

 

一、“之”作动词、连词、代词、兼词 

 

(一)“之”字作动词,这是其本义,可译为“前往、到……去”。《孟子》一书中“之”作动词,共出现了33次。 

[1]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孟子•告子下》 

[2]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孟子•告子下》 

(二)“之”字作连词,表示并列或联合关系,相当于“与”、“及”。此用法在《孟子》一书中只出现了一次。 

[3]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 

“‘之’字作连词的用例只见于先秦,而且数量极少。秦以后不用此用法是为了避免与助词‘之’混淆。”( [2] 

(三)“之”字作兼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9次。 

[4]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孟子•告子下》 

[5]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人畜之池。《孟子•万章上》 

[6]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沦汉,排怀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上》 

(四)“之”字作代词,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了848次。 

(1)“之”所指代的对象或事物出现在上下文中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7]臣闻之胡?曰。《孟子•梁惠王上》 

[8]“孰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2)“之”字作双宾语的间接宾语,用在动词后,“之”与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同时作动词的宾语,即所谓的双宾语结构。 

[9]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忘。《孟子•梁惠王下》 

[1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梁惠王下》 

“其中‘之’和后边的成分一起作前面动词‘谓’的宾语,构成‘谓之……’固定格式,一般用它来表示社会上对事物名称约定俗成的称谓,可译为‘叫做……’等,‘之’所代的对象包含在上文中,可不必译出。” [3] 

(3)“之”字指人,形式上是指第三人称,实际上是指说话者自己,即指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11]人知之,亦嚣嚣。《孟子•尽心上》 

2.“之”字作指示代词。 

[12]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2)“之”字同其他词语一起组成凝固结构,作指示代词,但已经虚化,失去指代作用,用法同于“如何”,可作状语、谓语等。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3)“之”字代比较近的事物,作宾语,可译为“这……”。 

[1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梁惠王上》 

[15]若固有之。《孟子•尽心上》 

二、“之”字作助词 

 

“之”字作助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和语助词两种情况。 

(一)“之”字作结构助词,有较强的粘附性,起着标志某种语法结构的作用。《孟子》一书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共出现了994次。 

1.“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译为“的”,或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6]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7]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告子上》 

2. “之”字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能译出。 

(1)前置宾语之前不用其他副词强调,形成“宾语•之•动词(介词)”的格式。 

[1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前置宾语由疑问代词“何”与另一成分组成的偏正短语充当,构成“何……之……”的格式,动词则一般常用“有”,整个格式表示反问或疑问。 

[19]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孟子•万章下》 

(3)为强调宾语的唯一性,在宾语前再加上副词“唯(惟)”,构成“唯(惟)……之(之为,之是)……”的格式。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 

[21]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二)“之”字作语助词,《玉篇•之部》:“之,发声也。”表示调整语气、作词缀或使音节和谐。《孟子》一书中“之”作语助词共出现了17次。 

1.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2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尽心上》 

[23]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可用于人名、地名、动植物名或其他事物名之间。凡人名一般加在姓与名之间,凡事物专名一般加在种名和属名之间。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24]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的名言篇8

孟晓东,1964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现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第六批语文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江苏省首届“仪征化纤杯”中青年教师语文赛课一等奖。工作近30年来,领衔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参与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首届、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见诸省级及以上刊物,编著的20多本教育书籍正式出版,在全国各地举行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与公开教学,事迹入选《江苏教育功勋录》和《中国教育专家大辞典》。

二十年前,听说孟晓东。晓东是江苏省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系统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当时我在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持工作。

十年前,熟悉孟晓东,缘于工作中的联系。他时任锡山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有声有色地策划了几届“太湖之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名动一时。

近几年,更为了解孟晓东。因为周德藩会长选择锡山作为科学认读的实验区,晓东担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彼此接触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显然,他对语文教育有了较为成熟且系统的思想。

孟晓东以“生长性”来定义自己的语文教学观,以“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隐喻。我的理解,这似乎并不仅仅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的阐发,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探索。因为,生命是颇为沉重的话题,生长是一种蓬勃旺盛的境界,生命的成长正是教育最为本质的内涵,而“树”在汉语传统中从来都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寄托。所以,“生长性语文”似乎应有更为丰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有更为高远开阔的精神境界。循名以责实,知人以论世,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孟晓东于行走中的思考,其对人生的追求与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品格:天赋与勤奋。张爱玲戏言,同学少年出名要早,但出名之早大多系于天赋。史学家章学诚言:“才色本于天而事由于人,本于天者不可勉强,而由人者不可力外。”意即先天禀赋之不同制约人们的造诣,无天赋而勤奋难成大器,有天资而懈怠同样难有大的作为。孟晓东显然是早慧的少年,成名之早绝非浪得虚名,当今社会名曰敬老敬贤,实则按资论辈,少年新进而能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晓东成名既早,历练也多,由中师生起步,一路走来,成为今天的教育硕士。学业之勤奋,其间多少辛苦可想而知。由语文教学起步,旁涉教师培训、教育管理、课程理论等,多方探索,潜心研究,奋笔疾书。晓东无其他嗜好,唯一卷在握,青烟袅袅,读书之乐,其乐无穷。由教师而校长,由校长而局长,本色不变是书生。少年既未轻狂,成年也不孤傲。“高明者由大略而切求,沉潜者循度数而徐达”,孟晓东之学术研究是见识与学问的殊途同归,道德与文章的相得益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视角审视语文教学,由是另有一番见解与感悟。

生命的尊严:事业与志业。将教书这一职业修炼成为之终身奉献的事业并非易事,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志业,为生命之所系则更难。西方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不断官僚化、专业化的当代社会,学者为学术而献身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他认为学术研究之独到之处在于,决计不去计较名利和得失,“只有发自内心对学问的献身,他才能因为献身志业,而给人以高贵和尊严的印象”。学术需要坚守,缺少坚忍不拔的毅力,纵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而难成高挂天幕的明星。这份坚守决不是烦躁苦闷中的克制,不是孤灯残影下勤苦的自许,而是一种人格的解放、个性的张扬,读书的品味中有发现的乐趣,探究的神迷中有创造的乐趣,由此构成生命幸福的乐章。天赋闪光,人格升华,见识卓著而成一家之言。由教师而官员,倘汲汲于名利,执著于升迁,便难有今天的孟晓东。孟晓东难以割舍的还是这份语文之情,是“不思量自难忘”,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校长执教小学语文,局长“下水”试教小学语文,虽非空前,也非绝后,但毕竟少见。粉丝称其无官员之态,有侠士之风,诚哉此言!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是今天受诟病最多的课程,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根本改观?孟晓东主张“生长性语文”,呼吁“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这是因为他首先在自己的生命里种下了这样一棵树。种子,幼苗,雨露,阳光,春风吹拂,桃李满园。这个世界也因此有了摇曳的小树,有了参天的大树。这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绿色的希望。

生命的价值:幸福、正义与崇高。人之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动物的生命成长是特定的,而人的生命成长是待定的。蜘蛛生下来就能结网,但它一辈子只能结同样的网;人刚生下来一无所能,但他却有无限的成长可能。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其成长,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即生长”。孟晓东对杜威素有研究,他明白无虞地告诉我们,他的教育主张源于杜威思想的启发。以生活诠释教育是杜威一生坚持的理论取向。“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在生活中人们力图使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或需要而改变,同时人的生存属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现实地展开。这种“改变”或“展开”正是借助语言以彰显生命的张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据此,我们能进而理解孟晓东为什么称语文教学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而不仅仅是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踏踏实实、蓬蓬勃勃”。

“扎根沃土,伸向天穹。”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这棵树既在生命中成长,必带生命之属性。生命有其自然属性,当求其幸福;生命有其社会属性,当求其正义;生命有其精神属性,故求其崇高。所以,教育要让儿童有梦想,在知识学习中享受幸福童年。教育之培育德性,关键是培育正直与正义的人格。格瓦拉在进入丛林之前留给孩子的告别信中写道:“你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最高贵的品质。”追求崇高则是拒绝物质化的平庸,从实然世界走向应然世界的超越,这是整个人类从动物界的提升,也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孟晓东的生命之树上挂着求真的知性之果、求善的德性之果与求美的智慧之果。

语文的教学决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教学,爱因斯坦说:“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之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而是要寻求生命成长的意义。当然这种寻求是基于语言的学习,而不是疏离语言的说教。“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最高尚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民连成一个伟大的活生生的整体。”(卡西尔)试看当前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沦为庖丁解牛式肢解课文的演示,作文教学流为言不由衷的空话、假话、套话的连缀之词,语文练习化为与心灵绝缘的一连串知识点,并罗列为千奇百怪的习题训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孟晓东“生长性语文”的主张,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现实针对性。他呼吁“尊重儿童”,“满足生长的需要”,并让学生在追问、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播种:母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孟晓东认为:“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心灵、生命密不可分的文化。”他主张:“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运用的实用功能,也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语言成长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同步生长。”孟晓东所理解的“生长”,是指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学生自我主体的构建,教师的职责全在于引领与作出表率。他认为教育要为学生成长营造适于生长的空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教师要多角度审视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孟晓东主张语文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语言体验为途径,以转识成智为目标,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不同角度定位“生长性语文”教学。他以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作为“生长性语文”的理论基石,使“生长性语文”达到逻辑的一致与理论的自洽。

孟晓东的语文教育思想充满着辩证法,既是理性的又是诗意的。语言既是他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他思想的直接显现。语文教学既是他的道路,也是他的家园,甚至是他个人的命运――那挥之不去的情结。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境,塑造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命运。英语文化塑造了探险与征服野蛮的鲁滨逊,西班牙文化则创造了心灵天真、情感善良的堂吉诃德。晚年的杨绛自学西班牙语并翻译《堂吉诃德》,这契合她怎样的心灵呼唤与命运选择?今天,在杨绛先生的家乡,孟晓东作出了自己的命运选择,他更多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晓东的心灵有怎样感应不得而知,但他对语文教学的期望,是他思想的直接体现,“生长性语文”是他三十年求索的结晶。

孟晓东是有行政权力的学者,但他没有通过权力将自己的观点加之于学校与教师,孟晓东是自如驾驭课堂的著名特级教师,但他并不忙于表演。他真切地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他脚踏实地推进教育改革,这种谦逊自律、踏实勤奋正是生命的境界。孟晓东是有学问的,他也有许多朋友,他的师友杨九俊、成尚荣、肖川、赵宪宇等都是时代之俊彦。呼朋引类是因为有共同的心声,而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朋友的品位,这是生命的成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己而立人,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孟晓东的教育思想不仅适于学生,而且昭示青年教师成长。李勤校长的三句话――“‘完整生命’是儿童生长之要义所在”,“‘自我构建’是儿童生长必须的方式”,“‘教师发展’是儿童生长的前提与保障”,条分缕析地概括了孟晓东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李淑英校长在孟晓东指导下逐步形成“注重性情培养,着重思维训练,着重语言生长”的课堂教学风格。作为知己朋友,特级教师、著名杂文家赵宪宇先生以“渊博”“睿智”“卓越”评价孟晓东,显见这位“孟夫子”在师友心目中的分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不在于是否能给予其确切的学术评价,而在于从他的成长个案中我们能看到什么,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解读是与他的又一次“相遇”,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究中“相融”,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命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是树的风采,也是教育研究者共同的选择,共同的夙愿。

孟子的名言篇9

孟子和孟轲是一个人。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来源:文章屋网 )

孟子的名言篇10

这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女检察官与一个一度失去生活勇气的失学少女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病魔突降,

女检察官不堪忍受绝望人生

隆冬,济南大雪。33岁的优秀女检察官孟红伟迎来了她生命中最寒冷的一天。她感觉自己的左乳如针刺般的疼痛,医生建议做个活检。此时,她默默地躺在手术室台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知道,一旦病理结果是恶性,等待她的就是立即进行左乳根除手术。

仿佛等了一个世纪,孟红伟感觉身边的护士医生开始忙碌起来,她的心情也一点一点地沉落,她想证实,却早已没有了询问的勇气……5个小时后,她在丈夫李明的一声声呼唤中醒来,下意识地一摸前胸,心头一颤,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的左乳没了!

然而,癌症的病灶还在延续,7天后,孟红伟开始接受化疗,仿佛置身人间地狱,她满头的秀发没有了,五脏六腑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化疗结束后,面对自己不再美丽的身体,她找不到过去快乐的生活,开始变得焦躁,不愿迈出家门,塌陷的左胸让她感到自己的世界也坍塌了一半。

孟红伟绝望地打发着日子,直到她遇到赵静静――一个和她同样不幸的女孩。

不久,济南市长清区有关部门向全区发出了一封救助失学孩子的信。当天晚上,李明拿回一份需要救助的孩子的名单说:“老婆,我以为我们是最不幸的,可事实上,这世上还有更加不幸的人。”

孟红伟接过名单,名单后面还附有几篇介绍孩子家庭情况的文章。读着读着,她的眼里涌出了泪水:这些孩子太可怜了,有的为了攒读书的费用,竟去做童工;有的父母双亡,过早地失去了亲情的呵护;有的双亲患上绝症,幼小的心灵始终徘徊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孟红伟想,自己得的是绝症,不知哪一天生命就会终结。与其将钱浪费在无法预测效果的治疗上,不如用来资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在名单中,有一个叫赵静静的乡下女孩,上初三时,父亲得了肝癌,女孩辍学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再也不肯走出家门。也许是“癌症”两个字激起了孟红伟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情愫,她指着赵静静的名字对丈夫说:“我们救助她!”

生命延续,

让我搀着你趟过这段黑暗的河

在机关举行的捐助仪式上,孟红伟见到了赵静静。16岁的少女正是含苞待放的年龄,而眼前的赵静静黑黑瘦瘦的,看起来只有自己10岁儿子那么高,脸上长满了疙瘩,穿着肥大的校服,目光里充满了忧郁,没有一点花季女孩应有的清澈和快乐,似乎总想从人群中逃离。第一次接触,赵静静没有更多的言语,没有亲昵的动作,但她那腼腆的笑容、瘦弱的身躯、若即若离的神态,让孟红伟心中涌起一种母性的柔情。一年多来,她第一次忘记了自己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苦痛,迫不及待地想接近这个同样经历着苦难却像谜一样的孩子。

在孟红伟的资助下,赵静静重返校园。心情渐渐变得开朗起来,除了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之外,她偶尔也会和同学说两句话。但与同龄人相比,她还是显得十分孤独和忧愁。一天,孟红伟买了一些营养品和学习用品去看她。赵静静的几个同学远远地看到孟红伟来了,不停地扯着赵静静的衣袖。赵静静头埋得更低了,用眼睛的余光瞟她,磨蹭了半天才向她走来。孟红伟拉起她的手问:“快要考试了,是不是很累?”赵静静依然低着头答:“不累!”

孟红伟说:“我听老师说你抓得太紧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注意身体。”赵静静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感动:“我怕考不好,让阿姨失望……”她咽回了下面的话。孟红伟明白,孩子是怕学习不好没人再资助她,不禁眼里一热,难怪这孩子总是快乐不起来。“傻孩子,只要你尽了自己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阿姨都对你满意!”孟红伟感到,赵静静的小手在掌心里微微地颤动了一下。虽然赵静静还是那样寡言少语,但孟红伟正在慢慢地走近这个孩子的内心。

从此,孟红伟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只要有时间,她就到学校里看望赵静静。当她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她感到活着又有了意义。

转眼,寒假到了。那天,孟红伟提着一大袋年货赶到赵静静的寝室,因为身体虚弱,她不住地喘气,半天说不出话来。赵静静急忙扶着她坐下,歇了半晌,孟红伟方才说道:“放假了,你爸爸身体不好,回家后,多做点事,好好给爸爸调养调养身体。有什么事要及时打电话给阿姨,别忘了,阿姨惦记着你!”赵静静和往常一样依然一言不发地低垂着头,突然,大颗大颗的泪水一滴接着一滴不停地滴落在手上。

“怎么啦?”孟红伟紧张地站起来,在她的眼里,赵静静是个喜怒哀乐从不外露的女孩。“孟阿姨,以前我一直不愿您到学校来,我怕同学笑话我!因为穷,我不得不接受资助,这让我抬不起头,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赵静静呜咽着,“现在我知道,您是真的关心我,真的对我好!”

孟红伟惊得目瞪口呆,她没想到,贫困和苦难竟能夺走一个孩子所有的自信,就像癌症夺走了她的美丽也夺走了她的自信一样。她默默地搂着赵静静,这一次,孩子没有拒绝她。看到了孩子内心的结,孟红伟不由得也审视起自己的内心,她惊讶地发现她和赵静静如此的相同。

那天分手时,赵静静一直挽着孟红伟送了很远很远。“贫困不能代表什么,苦难只会让人坚强起来。孩子,没有人能让你低人一等,除非是你自己。记住,你永远都是最棒的!”对赵静静说这番话时,孟红伟感到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日子如水般流过,赵静静和孟红伟越来越亲近,那个曾经忧郁自卑的少女在爱的阳光下慢慢变得快乐自信起来,她不再紧紧包裹、隐藏自己的内心,虽然话仍然很少,但她选择了用写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给孟红伟的信中,她这样写道:

“……孟阿姨,是您的关心与支持伴我度过了风风雨雨,让我走出了心灵的困境。最近的一次单元测试,我考了全班第一,同学们还选我做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语言能够表达我的感激,我唯有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您,我始终记得您说的话,我是最棒的……”

读着赵静静的来信,孟红伟突然有一种感觉:帮助赵静静就是在帮助自己!静静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到欣慰;静静的每一份快乐,都传染给了她,让她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孟红伟的脸上有了笑容,她在给静静的信中写道:“阿姨想和你做一个约定。每天,你微笑着去上学,我微笑着去上班,如果有一天你不微笑,阿姨也一定不会开心……”静静回答她:“我一定信守约定,再苦再难我也会笑……”

赵静静的变化重塑了孟红伟对生活的信心。化疗伤害了她的皮肤和头发,但她觉得这不能摧毁她的美丽。每天上班前,她精心地在镜子前将自己好好整理一番,仔细地处理好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她对自己说:“你拥有爱,你拥有信念,你拥有整个世界。”揣着这份好心情,孟红伟容光焕发地走在上班的路上。

在查办一起副县长渎职犯罪案件时,孟红伟带领办案组吃住在乡镇,20多天昼夜调查取证,终于将副县长送上法庭,该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收入渎职侵权犯罪典型案例汇编。一位曾接受过调查的乡政府工作人员后来听说孟红伟是癌症患者,连声惊呼:“不可能,不可能!她不像绝症患者,倒像球场上的运动员。”

一天,正在上班的孟红伟突然接到赵静静的电话:“阿姨,我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啦!”当孟红伟得知静静这次中考成绩名列全校第一时,刹那间,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静静身上得到了延续……

互相取暖,

两颗心一同登临生命的高处

升上高中后,赵静静学习更加刻苦。一天孟红伟去学校看她,远远的,赵静静就飞奔而来,一脸的兴奋。原来,在高二理科的月考中,她又考了全班第一。

阳光穿过树荫点点洒在赵静静身上,孟红伟发现那个原来黑黑瘦瘦的孩子长高了,阳光般的笑容让人无法想象她曾经因为自卑而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一刻,孟红伟深深地被感染了,孩子在进步,她也不能落后。化疗使她的满头秀发只剩下稀疏的一点,而检察官又必须在外面抛头露面,爱美的孟红伟上街买了两顶很大的帽子,将头部严严实实地罩住。有一位年长的亲戚劝她:“像你这样子,今天不知道明天的,还拼命干什么?”但孟红伟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活得很好:“如果明天就要走了,我也一定要把今天的日子过好!”

一天,孟红伟办完案子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正在这时,静静来电话了。“阿姨,您身体还好吗?”电话里,她只说了一句话就开始抽泣起来,“我……我今天才知道您得了癌症!”孟红伟一怔,有点语无伦次:“静静,别担心,我没事,我已经没事了!”赵静静一边哭一边说:“我今天才听老师说,晚上一直在打您的电话,越打越心急,您身体不好,做过那么大的手术,还来看我……”

孟红伟心里一热,没想到这个孩子如此懂事,便安慰她:“静静,阿姨会注意的。”电话那头沉默良久,半晌,静静小声问:“阿姨,我……我能喊您一声‘妈妈’吗?”孟红伟拼命地点头:“在心里,我早已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了。”一股热流从孟红伟的心底出发穿过她的胸腔,最后从她的眼眶里喷涌而出。在寒冷的冬夜,两颗心在电话的两端互相取暖。

几天后,孟红伟收到了赵静静的来信:

“妈妈,这几天我心中一直涌动着一股冲动:想叫您一声‘妈妈’――高尚坚强、深深令我折服的妈妈!

妈妈,您给了我一份人世间最真最重的爱,因为有了这份爱,相信没有任何困难再能够把我击倒。”

读着赵静静的信,孟红伟百感交集,她给赵静静写了一封回信:

“静静,其实你也给了妈妈很多很多。妈妈因为你又有了重新面对灾难的勇气。在我快要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你的出现重新唤起了我对生活的激情。如果说我在黑暗中搀扶了你一程,你也在黑暗中搀扶了我一程……”

写完信,孟红伟感到从未有过的释然,是啊!自己还活着,一种紧迫感在内心蔓延,想到自己曾经因为病痛而懈怠生命,想到曾经为失去美丽而无法释怀,孟红伟感到一丝愧疚,经历了人生变故,她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爱,让人美丽;付出,让生命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