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及防范研究

时间:2022-08-28 09:15:51

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及防范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也面临着更多的财务风险。防范高校内部财务风险便成为各大高校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才能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文章就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成因进行有效分析,并有效识别出财务风险类型,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录用人数也在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这便增大了资金需求。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式转化为如今的大众化模式,各高校的办学经费的筹集也从原有的财政拨款单一模式逐渐转变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集方式。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进而增大了高校财务风险。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正式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高校会计制度与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总则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单位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贯穿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保护资金使用安全。因此,各大高校现阶段面临着如何识别与防范各类型的财务风险,以便有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办学规模扩张、基础设施扩建,加重财务负担。多年来高校扩招,为了加强其竞争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很多高校不惜斥巨资投入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比如学生食堂,宿舍,图书馆,新建教学办公大楼以及其他公共设施。为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和师资,还需要增加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新颖的教学资源。原有的财政拨款与自筹资金的模式也捉襟见肘,无法满足当下高校的发展需求,因此,多数高校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以此来解决高校内部的资金需求,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有些学校在随之增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还爆发出基建腐败,部分高校的主要基建负责人在工程招标投标等环节接受他人贿赂,这样也可能引发财务风险。(二)债务结构不合理,还贷压力大。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有限,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招的同时,支持学校向银行贷款以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而且高校本身对贷款资金使用不合理,在贷款时没有考虑负债风险系数的大小,一味追求低成本,或过于偏重某些方面,致使债务结构不合理。除去每年高校正常的开销之外,剩余款项也只能勉强偿还贷款利息,资金问题捉襟见肘。各高校为解决还贷与还债,基本上是“借新债还旧债”,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怪圈,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加上贷款结构的过度集中,还贷高峰到来时,出现还款困难,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三)财务风险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一直属于事业单位,在国家政策保护和干预下,没有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法律主体。学校管理层未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予以足够的认识,财务风险防控意识较为淡薄。与此同时,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也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条例。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财务制度,但是并没有制定详细的执行细则,缺少涉及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致使财务制度与实际操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很多岗位出现了权责不分离的现象,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对负责人的财务权利约束较弱,导致一些项目负责人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现象滋生,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债务风险。银行贷款是多数高校的债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公办高校非营利事业单位,其主要依靠于国家财政拨款,还有学费收入、科研收入,社会捐赠以及其他收入,而这些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来维持高校的日常运行支出及基本人员支出。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和扩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很多高校不得不走上负债搞建设的道路,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其负债规模超出其自身偿债能力,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开,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二)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指的是高校资金在正常流转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和投资性风险。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管理,运营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收入和支出时间、规模不相符的现象,学费收入先全额上缴财政再进行相应的拨付,国库资金以零余额额度的方式按进度下达。而高校支出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来衡量,一旦某一时间出现支出增长,就会造成很大的财务压力。同时,部分高校盲目投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实验设备,由于不能达到预期收益,影响高校资产流动性,占用大量资金带来投资风险。(三)管理风险。随着互联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已经形成以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的远程管理和在线管理的网络财务管理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高校资金运作与资本决策得以迅速完成,但这也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发生可能性,进而导致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无法同步进行,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在预算管理、会计处理、资产管理、内部监督等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与漏洞,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加大资金管理风险。

四、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拓宽筹资渠道,减少和控制债务风险。高校不能过度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在筹集发展资金的过程中,应开放思路、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规模。主要可以采取银校合作、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力度,达到引入筹集高校发展建设资金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现有的人际资源,吸引社会捐赠资金;或者通过租赁和有偿服务等方式,盘活高校限制资金,实现增收的目的。在高校的银行贷款业务处理方面,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偿债能力,科学合理的确定贷款规模,避免过多的举债增加自己的财务风险;同时应尽可能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对贷款管理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强化责任来有效控制债务风险。(二)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资金运作管理。按照国家规定,高校应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为高校财务资金的有效运作提供安全环境,进而充分发挥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管理层必须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保证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高校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结构,尽可能减少因盲目投资给学校带来财务风险。(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阶段各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在高校当前基础之上,应针对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对财务资金流动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与分析,未雨绸缪,将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避免潜在风险向实际风险转化,确保高校财务的安全。

五、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是其在发展历程中客观存在的。高校管理层应重视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及时察觉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最大限度上避免和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为高校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锋.高校财务风险及其控制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265-267.

[2]严夏,文拥军.内控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6):66-69.

[3]彭华.论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25-26

作者:陈娟丽 单位:西北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