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保险发展研究

时间:2022-01-07 03:23:11

农产品价格保险发展研究

近几年,国家政策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明显,拓宽了保险责任,提高了保障水平和赔付标准。然而,由于价格风险的特殊性和期货市场的局限性,单独依靠保险或期货不能有效分散转移农产品价格风险。

一、“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

“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如下:首先,农业合作社或农户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购买农产品价格保险、管理价格风险,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给自身带来的冲击,确保一定的收益。农产品价格保险是保险公司依据期货市场上对应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对应的期货价格是期货合约主力价格)开发的险种。然后,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向期货公司缴纳权利金,购买期货公司推出的场外看跌期权,以对冲农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风险。同时,期货公司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一般通过下属的风险管理公司,复制看跌期权操作,把保险公司行权后的期权头寸转化为期货头寸,推向期货市场。由此,风险由期货公司又转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最终由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共同来分担。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通过综上所述的“保险+期货”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转移,使投保人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分散。

二、我国“保险+期货”模式运行的现状

目前,我国三大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有二十多种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为“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据资料显示,在2016、2017两年间,三大期货交易所均开展了多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内蒙古、东三省和安徽开展了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其中9个玉米试点、3个大豆试点,政策性鸡蛋价格保险也正式落地。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白糖和棉花两种农产品的“保险+期货”试点。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三、我国“保险+期货”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保险+期货”模式认识不足作者:单位:绝大多数的农户都缺乏价格规避风险的意识,更不知道“保险+期货”这种转移价格风险模式,面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往往只依赖于政府补贴。农业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不具有价格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对“保险+期货”模式具体操作更是不了解,难以引导农户进行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2.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作者:单位:对于“保险+期货”模式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补贴政策。“保险+期货”模式在我国仍处于试点阶段,目前期货交易所和少数地方政府提供相应补贴,但中央政府并没有对“保险+期货”涉及的保费规定补贴标准。由于农户缺乏政策扶持,对费率相对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投保热情并不高。同时,由于保费补贴只补给农民或农民合作社,对保险公司不提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险公司推行“保险+期货”模式的积极性。3.没有统一操作标准,合作机制不健全作者:单位:目前“保险+期货”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对许多环节的具体操作,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统一意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果没有场内期货品种,那么农产品价格保险的保费确定,购买场外期权产生的权利金在财务中无法列支为“再保险”科目,场内期权缺失导致提高了“保险+期货”的运营成本,保险公司从期货公司获得赔款收益的税务缴纳(从期货公司获得的赔款需要列支为“盈利”上税)等具体操作环节尚未有明确的操作标准。对于期货公司来说,也有与保险公司类似的财务和税务上难题。各方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险+期货”模式下,保险公司计算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费率依赖于期货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期货定价数据。但目前,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合作机制。4.期货品种较少作者:单位:当前,我国期货品种较少,农产品期权交易尚处于试点阶段,许多重要农产品还未上市。保险公司在开发农产品价格保险时,主要依据期货市场上交易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进行对立设计。但由于部分产品的产量和交易量较小,如鱼类等水产品,或者不耐储存的特点,如大部分的果蔬等生鲜产品,导致很难在期货市场上市。有限的农产品期货品种无法全方位地提供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支撑。因此,“保险+期货”模式仍无法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5.监管体系不完善作者:单位:在“保险+期货”的运作模式中,保险公司选择的期权工具不合适,就会面临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和期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带来的巨额损失,进而农户的赔付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急需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保险+期货”模式的正常运作。然而,期货行业和保险行业分属不同系统监管,还未进行协同监管体系的建立。

四、我国“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的建议

1.提高农户对“保险+期货”的认识作者:单位:要加大对农户“保险+期货”模式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相关的价格风险管理模式培训,将“保险+期货”模式的运用作为一项新型农民教育的内容,纳入新型农民教育内容和产粮大县轮训内容中。鉴于国内的农业生产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集中的宣传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可以采用以下两种途径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进行培训:第一,在刚结束农忙后,农户相对较集中,保险公司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保险+期货”模式的宣讲会,使更多的农户受益;第二,可以考虑对主产区农业部门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主题培训,组织统一的培训之后,再通过他们向各自所在的村镇的农户进行“保险+期货”模式相关信息的传达,以此加大对农户的宣传教育。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作者:单位:(1)建立政府财政补贴机制建立政府财政补贴机制要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产品保险业务,按照比例减免参与“保险+期货”模式的保险人的所得税,允许保险人从税前扣除一定比例作为赔偿准备金,增强保险人的偿付能力;同时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为农业巨灾风险筑起最后一道防线。(2)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随着农户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提高,利用“保险+期货”管理价格风险的模式会更加普及。在“保险+期货”模式中,农业合作社发挥着组织和引导作用,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其规范发展、积极参与“保险+期货”模式。政府还可以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农业合作社给予支持。3.规范交易制度,完善市场合作机制作者:单位: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应共同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相关的操作流程,制定统一可行的操作标准。共同建立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运营风险。要规范交易制度,对所从事的交易进行严格审查,实时监测交易风险。交易制度还要兼顾灵活性,根据保险产品设计和实际运行的需要适时调整交易规则。同时,“保险+期货”模式下的各方要加强市场合作机制的完善。一是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加强相互合作,进行熟悉对方业务的学习与培训,共同管理规划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期货”模式;二是保险机构和期货公司共同开发针对“保险+期货”的场内期权工具,与场外期权进行互补,扩大对冲风险的渠道,减少运营成本,推进“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4.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期货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并增加场内期货品种,以便保险公司能获得数据支持,开发农产品价格保险。一是推出大宗畜产品和某些果蔬类产品期货交易,如牛、羊、苹果、橙子等;二是将天气指数保险纳入“保险+期货”模式研究范围,由于农业保险面临着如何规避巨灾风险的问题,天气指数保险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产品的期货品种。5.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政府应主导建立保险和期货协同监管体系,颁布有针对性的监管准则,在财务上和税收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处理权利金的支付和行权摊回,费率的浮动性问题等能够提出可行性的方案,以保证“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和运行。

参考文献

[1]安毅,方蕊我国农业价格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的结合模式和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6,(7):64-69.

[2]刘宗军.人保财险公司运用“保险+期货”金融业务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3]车红婷.人保财险与新湖瑞丰“保险+期货”创新模式案例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7.

[4]蔡胜勋,秦敏花.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连接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研究,2017,(3):510-517.

作者:王厦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