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5-24 04:14:19

金融保险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本篇以高等职业院校的金融与保险专业为例,以该专业学生为探究分析对象,基于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对“四模块”实践性教学模式相关施行的探究与讨论,逐步分析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内金融与保险专业相关学生同院校外相关企业单位的岗位、职位要求的更客观科学的衔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模块”模式;高职实践性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当前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有了较好的起色,但是纵观国内外发展可以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进仍旧存在一些障碍,具体体现在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家总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下降;另外,我国相关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引导方式较为保守和片面,往往相关的教育理念很难顺遂社会时展的需求,教学模式等僵化、相关专业引导创设呆板不够变通等,致使高职院校内众多专业学生毕业面向社会工作时难以将校内所学相关基本理论学识与工作实际职业岗位要求准则等合理科学的运用与结合。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在我国的适用状况德国“双元制”模式主要针对社会下的年轻人提供一定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过程。其将相关企业单位与院校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常常以企业培训为主要重点形式。其相关课程内容自成体系,综合性深度较强,主要依据社会专业职业的各项实际需求创立和设计,有极强的专业针对性。不仅局限于德国,我国政府也尤其重视“多元制”,并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支持,比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就业与相关行业需求状况

(一)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供需不均等的缘由针对高职类院校方面,校内对保险与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的创设上,常有紧密追随相关重点本科类院校的现象,致使对相关课程发展方面偏重教材理论基础教学而轻实践顺遂发展,对相关科目类别的侧重上也常有片面的潜性忽视,使学生就业忧患意识加重;传统的教师授课讲学,学生受教倾听的固化模式缺少师生灵活互动和实践性践行,较难以达到相关行业准则;金融保险相关企业往往更重视公司相关市场占比,致使该专业学生相比其他经管类专业难以很快就业;该专业相关学生就业设定要求标准较高,常与自身实际能力不相符等。

(二)相关金融保险的行业需求境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全方位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贸易、金融保险、财经等相关专业对综合素质相关人才的巨量需求。另外,伴随我国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普通大众的经济消费能力、财富合理投资、各项生活保障等需求与日俱增,相应的各类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服务机构应运激增,同期也越来越需要更多自身素质、综合全方面素质能力极强的“新鲜血液”及时注入。所以,保险金融类社会市场有巨大的技能人才资源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模式施行的必要性及面临相关问题

(一)施行的必要性目前阶段随着各类相关高等院校的革新顺势发展,过往的侧重教材学识理论却常常形式化,生活实践培训等的传统教育教学固化模式渐渐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供需矛盾、冲突等,根据其教学模式发展培育出来的人才、劳动力资源很难顺应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而生存。所以,该僵硬化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注定日渐被社会大众所摒弃。而相继地全国各地日渐涌现具有多样化特点的各类高等的职业性院校,尤其是非公办性质的相关职业性的教育院校,其基于对传统的固式教育模式的反省而不断推陈出新,并不断创新立意及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思维模型,逐步形成异同于传统思维教育的新型模式。而职业性教育教学往往采取技能特训加学历提升的相关教育方式,具体在对院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期也积极提升专业相关学生的素质教育。总是以院校内专业相关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恰当施行因需取材并因材施教的高效率方式,侧重社会实践需求,

有机结合素质相关教材理论,以绝美的后起之秀独特姿态展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里。而校企合作的模式正是职业教育发展演变出来的一种创新型途径。(二)面临的重要问题各项企业的前进发展缺少不了各类院校的大量储备人才的输出,相应地各类企业的拓展壮大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各类高等院校的再发展。所以,校企合作互惠的施行模式顺应了当前的社会发展。但是,综合多种因素了解到,校企合作新型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相关主要限制如我国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推进落实化,相关院校与各类企业单位缺少双向沟通,偶尔需要一定中间力量的介入与施力;再者固有的传统观念滞后等,社会大众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偏见,具体体现为时常将我国高等教育接受同等规划为普遍普通高等教育接受程度,而对高等职业性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解;另外,相关院校的教育教学体制上存在适度合理的革新,往往表现在相关院校缺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与相关各类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时常还会缺少资金等储备保障力量的维系支持、相应革新要措不完备等制约因素。

四、校企合作“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块施行构架

(一)相关课程基础强化、实习认知高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安排实习往往是临近院校内相关学期的冬、夏季两个较长的小长假期间,或者直接插入该学期内本专业相关专业或基础课程内进行的具有实践性的特训实习活动。此类相关安排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类相关学生,在对校园课堂上的基础、理论性课程了解、学习的大体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校园课堂上学到的丰富知识,将相关教材理论与现实的实际、实践生活及相关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校内模拟练习相关高等职业类院校为了给校园内的受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贴合现实职业化的相关职位、职场化氛围,高等职业类院校金融与保险相关专业商议决定与专业相关院校外的一些企业进行适当的沟通与合作。比如,双方有效合作建立建设高职类院校校园内部相关保险与金融专业的特训实际模拟室,适时的两两联合开发创新制作出相关专业性风格较强的系列软件、操作等线上操作实训电子平台等,具体为“保险类模拟教学实践操作软件”、“银行模拟教学实践实操软件”、“证券类实践模拟教学实操软件”等。主要是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内保险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实训、模拟实习训练提供丰富、全面的硬件和软件成套拟合基础设备、设施或前提。当然,高职类院校内部的特训、实习模拟主要依据其一系列校内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等创立设计,常常汲取相关专业课程的优势、特长等,在高等职业类院校学生在校的第三学期与第五学期之间进行,主要为了使保险与金融相关实操性较强的专业相关学生可以在院校内部拥有自己进行模拟操作实践感知的特训场地。

在相应的实际操作训练进行过程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探究、研习相关专业性难题的能力以及提升院校学生独立自主思索、拓展革新多维度分析相关实践性问题的能力。而针对院校内部的特训实操项目内容来讲,一般简要的有单向性训练与系统综合性训练之分,其主要相关内容往往包涵6个相应的方面,具体如下所示:

1.银行商务柜台业务实操训练该项实操训练限定要求高职院校金融与保险专业学生时刻熟悉操作各项具体流程,要牢固掌握相关商业银行中汇款、转账业务操作方法、个人与对公账户贷款、汇存款业务实操方法以及相关对内对外代收、代付等系列具体业务实操方法。

2.保险类模拟业务实操训练该项实操训练要求高职类院校相关专业学生要熟练和逐步掌握好具体理赔处理、如何应对核保、承保等相关保险类相关实操技能,同时也需要着力掌握录入保单的基础专业性特定技能等。

3.证券投资类实操拟合训练该项特定实操训练要求高职类相关专业学生能懂得线上操作,模拟买卖期货与相应股票,也要懂得依据所学所知大体分析和基础判别出个股以及大盘的总体走势及相关波动情况分析等。

4.专项技能性系统特训高等职业类相关院校关于保险与金融专项系统性、综合性实际训练,主要依据高职类3学年学习到的专业性理论基础、专项性学识、专业性的基础技能、专项性技能技法以及逐渐塑造、培育出来的相应的职业素养等综合集一身的体系化特训课程学识。要求高职类保险金融相关专业学生可以比较熟练悉知的实际操作相关商业银行、保险以及证券等相关各项实际业务及流程;也可以依据相关投保人的各项基本必要的个人信息、家庭相关信息等现况定制出专属适合的投保方案;也需要适时的依据对应客户的现实状况创设出恰当的理财金融相关方案等。该专项系统性实训往往被安排在高职院校学习末年的初学期,一般安排利用一个月左右时间专项集中性特训。而这样的专项化特训安排常使院校内相关专业学生对为期三学年的专业学识被进一步系统性强化,有侧重性的紧密巩固。又通过这种校内模拟职业性实操练习,为将来步入社会实际工作职业等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和长远的工作和发展。

5.素质拓展特定训练该项实际特定训练只要是在通过有针对性的系列训练后,高职院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逐渐增强自我自信心、心理素质及自身综合类能力素质都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塑造。比如,了解到自身的巨大潜能,逐渐击破了内心紧迫压力的阻碍防线,认识到了自身相关的不足之处,增强了对班集体、团队等的主观参与能动性及责任心等。

6.职场相关礼仪专项训练该专项训练主要是通过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职场素养、商务工作中应遵循的相关得体礼仪等的讲解学识学习,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地科学指导学生加强所学到的各项理论专项知识,更好的塑造更加规范和得体适宜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以便更好的进入毕业后的社会生活及职场工作中。

(三)校外企业单位实地训练高职院校学生校外企业单位的实地实践性训练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经过校内相关保险金融课程的理论素质课程学习后,能否适应和从事社会当下的相关岗位职业,中间必须经过校外相关企业的实践性考验。而相关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如职业院校引进模式、兼合轮换工与读结合模式、校企竞聘互动式模式以及“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现就最后一种较普遍运用的合作模式展开分析。一般满足校外相关企业的相关基本限制条件的各类高职院校,二者会适时的签订相关的“订单式”协议,校外企业常以纸质形式限定出院校学生准入的系列标准规定、特定专业、需求数量等。高职院校方也可以经过商议,依据相关企业的各项准则适时的暂停校内学习、进度安排,以便于相应学生到校外企业实践实训活动中。这样相关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基础理论实际处理实践企业中相对的各类具体问题。通过这类“订单式”校外企业岗位实训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内模拟实践与院校外实训职业岗位就业的紧密结合。相应的施行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可以如下所示:职业院校内实训以专业教师教授专业学识为主,同期间隔穿插一定的保险金融机构讲师宣讲;校外的岗位实践可与企业相关讲师授讲为主,并时常与校内教师互通、有效交流等。

(四)校内外多维度拓展该模块主要有两大方面,即面对社会现况,分析适时高职类金融与保险热点以及扩充校内专业需求,适时邀请高职院校外各金融、保险相关领域行业中的经验前辈者入校特别的有针对性的宣讲,从而对金融保险相关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的高效拓展,从而促使高中院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金融与保险知识的实践性及立体框架塑造等。

作者:谢汀芬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