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车辆保险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8 03:00:29

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车辆保险问题研究

一、问题现状

随着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车辆保险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西省彭泽县内车辆投保人、未投保车辆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下县域车辆保险市场发展虽然不断活跃,但其中体现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和居民的切身利益,应引起关注。

(一)从宏观的汽车保险业务市场监管角度看

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下县域车辆保险市场监管不到位。目前,县域保险市场主要依靠省保监局和依托市级保险业协会进行监管和自律,保险监管部门对县域保险的监管在某些方面处于鞭长莫及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不良竞争关系

在实地调研的结果中显示,保险公司之间开始出现为了争夺客源保险份额而诋毁同行业形象的行为。不同的保险公司间也开始出现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车辆同一规格险种给出差异较大的保额的现象。这种不良竞争关系的出现还体现在县域的车辆保险发展市场中出现个别几个较大规模的保险公司之间保险份额占比较高的情况,使得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很难获取利润。而在已有报道中,出现在城镇化进程下县域车辆保险业务中有关不良竞争关系的问题还有:有的保险主体为抢占市场,不按市场规则办事,破坏了保险市场秩序,影响县域保险业的良性发展,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埋下了隐患。

2、道德风险下的问题

县域车辆保险业务中因监管不力而涉及到道德风险问题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投保居民的骗保行为在已有的实地调研结果中显示,该县的居民骗保行为虽时有发生,但是发生的频率其实并不是很高。而在已有的发生实例中,多以“掩盖事实”、“先出险后投保”“冒名顶替”这几种方式进行。(2)保险公司的不诚信行为而在保险公司的不诚信行为方面,反映为保险公司业务员会为了拉到保险业务,在推销和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客户隐瞒真实情况甚至有意欺骗,出现夸大保险责任、过多许诺利益、夸大产品功能、没有履行全面告知的义务等情况。

3、关于理赔纠纷的发生

在调研结果的统计中反映出,县域车辆保险业务中的理赔纠纷问题虽然较少,但时有发生。我们通过分析了解到纠纷发生的原因,一是因为理赔程序的复杂性;二是因为保险公司的拖延赔款行为;三是条款中出现了较多让人难以接受的“无责免赔”规定。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公安机关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4、投保险种随意性大

按照规定,车辆保险中五个险种即“交强险”、“第三者商业责任险”、“车辆损失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不计免赔率险”都必须保全。但据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下县域内某些财险公司对车辆保险的要求是除了“交强险”外没有限制。余下的险种一旦出事,则进行内部调整,尽量使未投保的险种得到理赔。

(二)从现行交通环境角度看

现行交通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县域车辆保险业务的保赔率。

1、道路基础设施

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下的县域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县域城区的建设等一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道路设施的完好。通过实地调研的结果可看出,中小城市下县域现行道路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中但并不健全,导致车辆保险的保赔率增大。

2、人们交通法制观念

县域环境下不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对交通法制观念都不强,安全意识也不高。经常会有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人违规通行的情况发生,这无疑影响着车辆保险业务的保赔率高低。

3、对二轮机动车、非机动车及客货车的问题

县域车辆保险市场中对二轮非机动车即摩托车的管制比较松懈,主要体现在摩托车的购买保险率上。目前我国摩托车只需购买“交强险”,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问卷调查中还是在法院的案例查询中,未购买车辆保险的几乎都是摩托车,并且摩托车的肇事率相对而言也是极高的。对于非机动车,我们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非机动车的肇事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关于“非机动车保险”的问题争议也较大,在受访的94位居民中,有27人提出了应增加“非机动车保险”的建议。虽然在“非机动车保险”这一板块,有很多人质疑,非机动车其本身价值就不高,为其保险很不值得。我们仍不能忽视非机动车辆驾驶者驾驶车辆的风险性。但是目前的交通监管体系中,一旦发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无论主要责任在谁,都是机动车的受罚程度较大。而在所有不同类型的车辆中,客货车的肇事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三)从保险公司角度

1、员工素质

目前,县域保险机构招聘员工时对员工的上岗资格规定不严格。绝大部分员工为临时招聘,正式职工很少,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投保人保险失效、保费损失、保险售后服务无法保障。另外,县域车辆保险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体现在服务态度差、经常来电骚扰业主、事发后不能及时到场勘察上。

2、专业技术能力不达标

县域车辆保险业务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其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甚至有保险公司员工混淆不同险种的事例发生,专业型人才缺失。据实地调研可知县域车辆保险理赔纠纷的发生多是因为在保额核定、损失厘定等技术问题上不达标而造成的。在城镇化的推动下,车辆保险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专业技能上的落后,造成了现今车县域辆保险业务面临着两难的局面。

3、新型营销方式发展困难

由于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导致保险人员受信度不高。再加上县域居民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开放,接受新型事物的能力较差,使得新型营销方式如电话营销、网络营销方式得不到接受。

(四)从投保人角度

对于投保人的角度上,主要问题体现在对车辆保险的业务内容及相关知识上认识不清,尤其对于个别险种并不重视,容易混淆不同险种。以至于在出现车辆保险理赔事故时不知道在第一时间内该怎么处理,也不知如何应对保险公司复杂的理赔程序。

二、总结与建议

目前县域内车辆保险业在县域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面对这样许许多多风险问题的存在,本文试图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及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做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县域车辆保险业务更加适应并促进中小城市城镇化的发展。

(一)加大部门监管力度

1、健全完善车辆保险监管体系,增强保险监管功能。应当在所属市内建立车辆保险监管机构,赋予在县级交警队监管职能,以此为分属设立网点对全县的车辆保险市场进行监管汇报。

2、加强对保险公司间竞争的监管,避免不良竞争的发生,规范保险市场。适当提高进入县域保险市场的门槛,合理控制县域保险机构数量。定期核查保险公司的营业绩效,对于有不良竞争行为发生的公司处以严厉惩罚;对于违法业内规则诋毁其他公司形象的员工处以严厉批评。

3、建立保险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对于保险公司的不诚信行为和误导现象的,按程度大小扣除其报酬所得;将有侵犯消费者权益不良记录如理赔过程中索要贿赂、弄虚作假等的从业人员列入“黑名单”,并公布于众,解除合同,并告知其他保险公司在规定期限内不再录用。

4、提高骗保信用风险警惕,建立保险公司共享体系。在核定投保人的保险损失、保险原因时,保险公司应当配合交警人员施以全面的调查,各保险公司也应当既安全自身保赔体系,从根本上杜绝骗保漏洞的存在。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查处力度,对于骗保人施以严厉惩戒,同样建立共享体系,通告此人在规定期限内若投保则提高保险费率。

5、治理车险理赔难问题。应将治理车险“理赔难”作为产险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车险理赔查勘服务标准,简化理赔单证标准,并规范查勘定损人员管理标准,及时勘察,杜绝拖延赔款现象。另外,应当将此类工作视为日常考察项目,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建立并完善一套有效的体系,合理创新,避免争议发生的源头存在。对于不合理条款的争议,县级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上反映,采取权威人士意见,共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车辆保险制度。

(二)交通环境现状的改善

1、规范车辆投保及驾驶制度。监管部门不应当纵容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承诺投保人不保全应保险种的行为。对摩托车驾驶员以及非机动车驾驶员的行驶路线做详细规定,限制此类车辆在某些路段的灵活性。对于客货车辆,应当注重考核驾驶人员技术,减小此类车辆的肇事率。

2、加强居民安全法制意识和保险认知。涉及到城镇化发展下政府对居民素质和保险知识普及方面的教育传播。公安交警机关应当加强对驾车人员的驾驶监测和对交通环境下行人的行为作出规范。对有意违反交通法规的居民作出严厉的惩罚。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培育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念。

(三)提高保险公司人员专业工作技能

1、应当加强行业内的互相监督机制。对于上级管理层的资格要进行严格的审批,上级管理层应当定期不定时检查业内员工的营销行为及其素质表现。

2、注意考核其应聘人员从业资格。不能因为人才缺乏而一味迁就,应以合理的方法吸引专业技术型人才。

3、加强专业能力学习学习。对于在岗人员,应组织相关培训并定期检查考试,对于不过关者处以相关惩戒,对于表现良好者实施奖励。

(四)营销方案的提升

1、形成独特文化,完善后续服务工作。各车险公司要根据中小城市县域车辆保险市场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汽车保险服务文化,注重在各环节上的后续服务工作,建立从销售、维修、保养到索赔等一整套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体化服务。

2、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自身竞争力。车辆保险公司应当制定更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人性化方案,简化流程,提高理赔效率;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制定个性化方案;加强广告宣传力度,节假日开展车险问答活动,短信问候老顾客等。挖掘潜在顾客,增加老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3、对于网络、电话营销等创新型营销方案的突破。首先应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建议将电话车险和网络营销方式与直接方式结合,在电话上达成协议后由专业人员亲自送合同给客户,并与其再次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作者:汪欣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