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5 02:45:42

出口信用保险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出的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和政府的决策能力得到外界的认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元和美元资产的地位。美元的信誉度虽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投资者不会再盲目地投资于美元资产。虽然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仍有争议,但对赶超本身已没有不同意见。欧债危机更甚一筹。欧债危机中市场几乎已经达成一致看法,目前欧元的架构难以为继。市场也不乏传言,希腊、爱尔兰等小国可能退出欧元区,从而形成一个更小、更精英化的欧元区。瑞士也讨论了一旦欧元解体将采用哪些新货币作为外汇储备。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策略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和对外开放一贯采取了渐进策略,中央政府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依然采用了稳步推进的方式。国内范围方面,从四个试点城市逐步扩大到20个试点省份,最终扩大到全国;境外范围方面,从香港、澳门和东盟扩大到全球;业务类型方面,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投资,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央行的政策支持也是逐渐展开的。2010年8月,央行《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三类机构指境外中央银行、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2011年1月,人民银行制定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国内非金融企业用人民币投资于境外机构,获得外资企业股权或在境外设立合资企业。2015年7月,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上述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的有关事宜。

三、出口信用保险体系支持“走出去”

作为支持中国外贸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经营出口信用保险的专业保险体系,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国提出了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口号,发改委、商务部、银监会等主管机构纷纷出台支持“走出去”的文件措施,积极发挥谋划、指导、调控、管理、服务的功能。出口信用保险充分支持了我国产品、服务“走出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仅仅依赖银行的信用及融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出口产品面向各个复杂的市场环境,而风险承担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是出口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纷纷发生政变或暴乱,为企业正常产品服务出口带来了极大的扰乱。有了出口信用保险发挥“金钟罩”、“铁布衫”功能,中小企业可规避部分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我国企业在海外竞争工程项目,面临竞争对手强、环保要求高、施工环境差等重重挑战。招投标的竞争对手包括国际知名的设计师事务所、建筑工程公司如澳大利亚Thiess公司、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等。境外承包工程期限一般较长,很多项目需要5-10年的投资期。如果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走出去”企业几乎无法获得银行融资支持。在这方面,出口信用保险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他们更能够放开手脚,灵活稳健地应对境外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

四、中国信保国别风险研究与报告

中国信保成立以来,在国别风险的研究、报告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与被保险人的深入互动、与国外政府、机构的合作以及实地考察,中国信保的国别风险研究积累了数据,掌握了情况,锻炼了队伍。另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金融机构对境外的情况与风险了解的不多、不透彻。自己去现场调研成本高、收效慢,采用境外评级机构的数据有时候缺乏针对性,可靠数据的取得要花费高昂的费用。中国信保可适时推出自己的国别风险研究报告体系。包括定期报告和针对临时突发事项的特别报告。这些报告可向有需要的企业有偿提供。针对某个具体的国家或地区,哪些行业鼓励投资,哪些行业适合投资,监管沟通的潜在问题有哪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等等。这些“走出去”企业关注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将极大地支持和指导企业更好、更理性地“走出去”,在“走出去”之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综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大趋势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不断推进。在这个趋势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大有可为。通过加大人民币保险产品的研发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资本金的提高和经营范围的扩大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基于数据的研究报告扬长避短,指导企业理性“走出去”。

作者:卢大明 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