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6 16:35:11

计算机课堂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1

1当前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实践,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改善。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且普遍忽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虽然目前计算机已经高度普及,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QQ聊天和网络游戏等,在基本的office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水平层次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一些学生认为他们会利用计算机上网娱乐就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往往不上心。二是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单一。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练”的方式,学生听课时间长、操作时间短,学习积极性不高,实操效果低下。三是软硬件资源更新较为滞后。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设备很难跟上社会的更新换代,硬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使用的教材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也就都会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实用性不强。

2微课应用于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微课,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要求,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中围绕某个单一的知识点或技能开展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微课突破了以往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具体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时间短。通常情况下,一个微课教学视频的时间大概在5到8分钟,只对一个主要的知识点或技能进行教学,短小精悍,更符合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二是教学资源容量小。微课教学视频支持网络传播,既能在线播放,又能下载至终端,使用方便。三是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教学视频在设计和制作时就是围绕某一个主题或知识点展开的,精简教学内容,对于知识的阐述更为详细具体,教学指向十分明确。中学计算机课程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于初学计算机的中学生而言,知识点与技能点显得多而散,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讲授+演示”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听,而后再跟着教师的演示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后遗忘速度快,教学质量低下。而微课在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图、文、声三位一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详细具体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于一次没有掌握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能够缩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一而导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3微课在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设置教学内容与设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选择微课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此以OfficeWord2010为软件环境,选取中学计算机课程中“Word排版”部分的“插入和编辑图片”这一个知识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设置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本节微课中,笔者先为学生创设了“制作班级电子板报”的任务情境,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版面编排”和“格式设置”的基础上,在该Word文档中插入班级相关的图片和文本框,设置图片格式,并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Word排版技能,提高Word操作水平。3.2微课的制作。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主要采取“PPT录屏+声音+字幕”的方式进行,应用到的软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PPT软件、Word软件、话筒、耳麦、微课录制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首先,根据选取的教学内容,搜集并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制作一个“班级电子板报”的范本,并制作好相应的PPT教学课件。其次,根据教学设计方案,以文字的形式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教学语言。然后,打开微课录制软件和PPT课件,带上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与音量大小,试录30秒确定无误后进入正式的微课录制。在正式的微课录制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PPT课件的演示速度,同时在相应的环节打开Word软件进行相应的操作演示,边演示边进行细致的讲解,进而确保教学的趣味性。最后,保存好录制完成的微课教学视频,并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对视频进行合理地完善,在必要的部分加上字幕。3.3微课的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微电影”、“微视频”等微作品的接触逐渐增多,学生对于微作品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为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微课视频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不好或计算机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很难迅速掌握一些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教师又可以把微课视频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为了提高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提前一个星期把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与资料上传至学生们的班级群中,以供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自主练习。同时,微课视频存储在网络共享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下载,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笔者针对“Word排版”内容制作了一系列的微课视频,形成相应的知识专题,通过专题教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康锦春.探究提高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J].现代交际,2017(20):141+140.

[2]冯玉平,高勇,李鹏飞.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2):133+183.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美学素养

一、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美学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已是许多中职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但是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有一些不足,在其教学中引入美育迫在眉睫。将逻辑性较强的计算机课堂和形象性较强的美育相结合,利用计算机资源加深美育的深度,同时审美意识的提升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利用计算机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此外,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应加强美学和美育的理论修养,在计算机教学中深入渗透美育。

二、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美学素养教育的策略

1.提升教师师德,渗透美学素养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灯,其师德和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美学素养培养和未来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新教育观念,意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是立德树人的过程,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美学素养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自己满腔热情和丰富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发挥出教育的美,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教学中的美与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奋进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积极的影响下,将良好美学素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例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借助互联网技术搜集网络上优质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和美学培养资源,提升自身对美育的认识。树立起坚持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吸各方精华,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和我国学情分析,将这些精华科学合理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发挥出教师的表率作用,用自身高尚的素养和品行熏陶学生,构建真、善、美的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尽情倘佯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同时,让学生能够在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美学素养中获益终生。2.将美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感悟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挖掘出教材内容与美学素养之间的衔接点,将美学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美的需求。例如,在讲解“常用计算机设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显示器、鼠标、键盘、硬盘、扫描仪、摄像头等常用计算机设备形状、颜色等外观设计上的美感,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常用计算机设备的熟悉和掌握,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了学生美学素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巧设美好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美的体验。由于中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对技术性有较高要求的学科,逻辑性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缺乏感性的一面,教师更加注重对技术操作步骤、理论知识、概念的讲解,枯燥无味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新时代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立足于计算机学科本身,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创设美好教学情境,发挥出计算机学科优势,应用计算机技术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将美育与计算机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美好的教学情境中更加认真积极的学习计算机知识,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音频、视频处理”这部分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当上课铃声响起后,教师利用手机播放课前编辑好的《义勇军进行曲》音频片段,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学生被教师新颖的“入场”方式吸引了注意力,思考着教师是如何编辑出与自己走到讲台时间相符的音频。接着教师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我的学生”短视频,视频中有教师平时用手机拍摄的学生课前游戏活动场景、学生实践课中的认真操作场景等,学生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对于编辑视频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个美好的情境中,教师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积极响应教学活动,认真学习知识,在课堂结束前十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我心中的美”的视频制作作业,促使学生将学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应用能力上,在观察、寻找美的过程中,提升美学素养,在处理视频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水平。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美学素养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和一生有深远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真、善、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宗,于畅.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美学素养[J].学园,2013.

[2]孙云.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美育策略[J].信息与电脑,2016.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中职;就业;计算机课堂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当前市场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人才的支持。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计算机课堂进行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使中职计算机课堂对人才的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适应了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堂的实践性,重视对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以更好的解决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引入就业问题,有利于增强课堂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达到当今社会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1]。

二、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达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达标,造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教师们应该不断进行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到培养专业型计算机人才的目的。

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目的是培养专业型的计算机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中等职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过多的把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以至于对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我国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仅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困难,而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陈旧,考核体制不完善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陈旧,考核体制不完善,造成了计算机专业型人才的缺失。中等职业学校的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不熟练。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与考核[2]。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分析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改革工资体制,采用竞聘上岗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培养教师的创新理念,完善教师的教学思维,引导教师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改变以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型都很强的课程。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主次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堂形式的变更,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综合素质,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日常的课堂实践中[3]。

4.完善计算机考核体制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考核体制进行改革,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学校可以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使考核内容不再依托于书本,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再以传统的理论考试为主,增加计算机考试中的实践性和企业参与性。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企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让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不再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是适应了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吴 珩 单位: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廷栋.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230.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职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

计算机是我国教育体系之中不可或缺一门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掌握相关技能,提升操作水平,还能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促进学生多的全面发展。在职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氛围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计算机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必须要及时优化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1职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现状

1.1缺乏清晰的定位

职校和普通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校主要为我国输送科研型人才,职校则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1]。所以职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仅要为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们开展实践活动,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的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课程较少,学生们缺乏良好的实践操作空间,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无法有效提升。

1.2教学手段单一

时代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改革。有的计算机教师较为传统保守,仍旧沿用过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进行授课[2]。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收计算机教师的内容输出[3]。教学手段的单一,往往是计算机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理论输出,一节课涉及的内容过多,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这些知识点全部消化。所以在很多职校学生眼中,计算机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对计算机课堂产生逃避心理,走神发呆、逃课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

1.3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

职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地区经济发达,教学水平先进,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强;有的地区位置偏远,经济落后,教育质量不高,学生计算机能力较弱,甚至都没有系统化接触过计算机[4]。学生们计算机使用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很难统一完成教学目标。

2提高职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对策

2.1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教学思路

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管理质量,需要计算机教师先从思想入手,摆脱原先落后的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教学思路[5]。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计算机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计算机教师才能够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2.2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计算机这门学科,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逐步培养综合素养,提升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教学涉猎广泛,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6]。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

2.3摆脱传统束缚,改革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借鉴先进的教学案例,尝试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计算机课堂氛围。比如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方式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之中得到广泛普及,并取得良好成效。适当在计算机课堂中引入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职校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带领学生们参与项目,让学生们亲身实践,不仅锻炼他们的计算机技能,而且帮助他们有效巩固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实践项目。如果实践项目过于简单,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提升;过于复杂,学生的自信心会倍受打击。所以,项目难度适中便于提升学生探究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完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项目过程展开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实践水平等,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平,便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反思活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谈一谈在项目实践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感想。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便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项目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水平,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合作教学法也是当下教育领域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开展合作教学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善教学内容。参考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能力、个性发展、学习需求、操作技能等多个角度考虑,展开合理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均衡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大家在沟通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消化他人观点,及时改正或者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便于学生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计算机教师不可过多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只有当学生们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再进行适时的引导。小组合作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个体差异性是计算机教师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长背景和学习环境,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统一教学。计算机教师可借助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分层教学顾名思义,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分成4个等级:计算机水平高超、计算机水平良好、计算机水平一般、缺乏计算机基础。按照不同的等级,为学生们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们消化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分层考核,保证教学的客观性。通过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提升教学效率。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教师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中,有效地吸收计算机知识,提升计算机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职校开展计算机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立春.试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1(3):275-276.

[2]李海霞.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4):186-187.

[3]李成.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风,2021(15):83-84.

[4]陈红梅.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47.

[5]刘静.浅谈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0(6):281-282.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管理

一、管理现况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课程教学已移到计算机实训室中,充足的计算机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基础,但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差,后进生多,计算机课程课堂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如学生不服从机房管理制度,在机房里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吵闹,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虽然老师三令五申制止学生,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教育学生,但效果不持久,学生经常趁老师不注意玩游戏,甚至是不理睬老师的警告,一个人玩带动一大群人玩,严重影响学习的氛围,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问题分析

对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首先要分析问题。分析就是将研究的问题分为各个要素,并分别加以考察和认识的活动。课堂管理的要素包括管理的对象、管理的环境、管理的方法、管理的实施者,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差,很多初中阶段的后进生都流向中职学校,后进生多,课堂管理的难度自然大。后进生的特点有:自卑感强、对学习没兴趣、逆反心理强、自控力不足、对老师有抵触心理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课堂难管理。然而后进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初中教育阶段或家庭教育阶段养成的,他们也许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又或许是调皮捣蛋等原因,导致老师或家长对他们过度批评教育,造成他们自尊心受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老师有抵触心理等。再者,中职学生处于16~18岁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强、自控力不足也是正常现象。

2.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计算机实训室,实训室主要的设备是电脑,而电脑是可以玩游戏的,这就相当于一个很大的诱惑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每次上机都要面临这种诱惑的考验,即使学生没有马上玩游戏,也会时刻惦记着游戏。还有计算机实训室里电脑的布局是两排“背靠背”式布局,两排电脑屏幕的朝向相反,这样虽然便于机房布线,但是不利于老师观察学生,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学生经常玩游戏。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应该能让学生专注于学习,不容易分心,而计算机实训室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3.管理的方法

管理的方法是各种规章制度,虽然已经组织学生学习规章制度,但学生犯了规,老师只能口头警告,而口头警告可以说是不伤皮毛,学生根本不怕。现在不要说老师体罚学生,即使是口头警告学生,也要和和气气的,不能侮辱和谩骂学生,因为体罚、侮辱和谩骂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又没有什么替代的惩罚方法,缺乏强硬有效的惩罚措施,导致规章制度如一纸空文。此外,后进生的自卑感强,如果教师一味惩罚学生,他们就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自暴自弃,失去前进的动力,更加难管理。这是个矛盾,一方面要加强惩罚的力度,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多惩罚学生,因此课堂管理陷入了困境。

4.管理的实施者

管理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有两个任务,一是课堂管理,二是课堂教学。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计算机实训课本身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导致老师忙于指导学生,而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管理课堂。如果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玩游戏,老师只能花很少的时间去教育学生,然后就被别的学生叫过去做指导了,而老师走后,个别学生又开始玩游戏,因此课堂管理的效果不持久。

三、应对方法

根据以上课堂管理的四个要素分析,采取四个应对方法。

1.抚平伤痕,建立自尊

后进生在初中阶段饱受冷眼,心理有创伤,心病还需心药医。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因此教育学生要从关爱学生入手。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朋友,关心爱护学生,在课后和学生多交流,多表扬学生,多帮助学生,学生会慢慢变好。如果学生恨老师,那么必定会和老师对着干;如果学生敬爱老师,那么他们将会协助老师的工作。爱可以抚平学生心中的创伤,让学生变得坚强和勇敢,学生不再害怕失败,敢于面对挫折,建立学习的信心。爱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从而重视自己,建立自尊。有了自尊后的学生不再是“破罐破摔”的后进生,而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好学生。学生变好后,课堂管理也会容易很多。

2.改造环境,消除诱惑

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控力不足,经不起电脑游戏的诱惑是正常现象,因此老师不要对学生的自控力寄予厚望,而应该从改造环境入手,将计算机设置为不可玩游戏即可。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或管理软件,可以禁止游戏的安装和运行,这样就断绝了用电脑玩游戏的可能,消除了环境对学生的诱惑,学生可以专心学习,课堂管理也容易一些。计算机教师的技术手段远高于学生,所以使用技术手段管理机房也是一大良策。在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以奖代惩,加深情感

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对其过多的惩罚不但效果不好,甚至适得其反。老师可以以奖代惩,通过奖励一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况且奖励学生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学生具有很丰富的情感,情感建立起来了,学生对老师就没有了抵触心理,更容易听从老师的话,愿意服从老师的指挥。奖励包括口头表扬,在平时的课堂或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如学生在劳动时表现积极,或完成作业有了一点小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在班上给予表扬。表扬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学习。如果每个学生都努力学习,那么课堂管理自然变得简单。

4.以人为本,互帮互助

课堂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维持好课堂秩序,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教授课本知识,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拓展性发展。正所谓以人为本,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培养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参与课堂的管理,减轻老师负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培养学习标兵,让学习标兵帮助老师辅导其他学生,在减轻老师负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当老师培养了得力的学生助手后,简单的课堂问题由学生助手处理,困难的问题由老师处理,从而课堂管理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学生参与到管理和教学中来,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大环境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四、小结

虽然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比较多,课堂管理过程的问题也多,但找到问题的起因后,就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善于做教育教学研究,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青年教师向成熟教师转变的过程。

作者:苏敏智 单位: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高敬敬.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计算机教学课堂管理秩序[J].课程教育研究,2012(13).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德育教育;计算机;中职;课堂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使用网络和计算机资源的人员增多、网络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教育部门支持下,各个学校都开始增加计算机课程,增加对硬件和软件的学习,其间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也要实现德育教育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实现总体的进步和发展。

1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

计算机学科教学越来越重要,很多学生和计算机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计算机也成为当前影响学生道德伦理的主要因素。在计算机学科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大量信息,其中,不可控的道德环境信息更为复杂,大量信息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素材的同时,也考验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如识别能力不强的学生,极易被计算机诱惑,特别是一些诱惑图片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意识。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将其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但是,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1.1教师问题。教师的道德教育意识不强。在计算机教学中,虽然教学效率得到一定提升,但是也增加了一些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以及网络犯罪现象。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还需要注重一定的道德规范。实际上,学校中的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为了应付考试,设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仅仅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的传授,未充分将学科教学和道德教育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未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且使学生增加了违法行为[1]。教师未正确认识学生的自制力的重要性。基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程度还处于过渡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已经得到有效发展,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也更全面,能理性看待。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自制力已经和成年人一样,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制约和负责。如果再进行道德教育,是无法发挥其作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青少年思维模式接近于成年人,但道德判断还不够稳定,在独立或者叛逆的情况下,会不听从父母以及教师的意见,对事情的处理较为独立。同时,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等都存在很大限制,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当发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无法发现实质问题,从而出现一些错误行为。并且,青少年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更向往自由。基于相关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接触计算机,很多目的是放松,将其作为辅助学习软件的很少。所以,教师都未充分认识到该现象的重要性,实际的教学效果较弱。1.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道德教育一般人们认为讲起来非常重要,但没有必要做,在整体教学中较为无趣,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方针政策的讲解,还需要强调一套日常行为规范,除了一些实践活动以外,没有更新颖的题材和方法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上进行的道德教育多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在其中被动学习,没有发言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影响学生思维模式,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会给学生情感以及心理带来较大的抵制,从而增加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学科也不够重视,一些教师将传统接受的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既不符合当前的学科教学特点,也未对教学方法积极改进,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未给予总体的创新,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2]。

2德育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充分结合

结合上述对计算机教学中道德教育问题的分析,为了实现问题的充分解决,需要实现计算机学科和道德教育的充分结合,保证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具体实施和执行期间,需要从几方面来完善[3]。2.1从教师的角度积极改善。在对计算机学科进行教学期间,需要保证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充分结合,以保证学生素质和品德能力的提升。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增强道德意识,需要基于国家的相关方针和政策执行。我国针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了一定标准,为计算机学科教学确立了课程目标,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使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伦理道德,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实际上,该方向是政府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师提出的道德教育要求。并且,还需要各级部门对其加强重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基于教师的责任知识、高水平职业道德,给出有效的培训方式。最后,在各个学校中,要结合实际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对一些道德教育工作中比较优秀的教师增加一些奖励,这样全体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工作中。比如:认真分析青少年的道德自制能力。如果教师让学生明确了计算机虚拟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学生会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完全释放自己。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内,不仅会肆意张扬,还会到处制造假消息且进行传播。同时。也会增加一些辱骂、故意伤人等现象,从而使青少年增加犯罪概率[4]。第一,积极引导。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认真疏导,比如,利用QQ、邮箱等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上网接触的一些内容的信息,了解他们的计算机动向,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要给予积极指导,针对他们的不端正态度和不规范行为要认真疏导,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增强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健康、针对性较强的网站,使学生在积极浏览和学习的同时,能正视自己的思想问题。第二,抑制源头。青少年本身道德自制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这种局面,教师和学校其间不仅要增加计算机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保证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意识,还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为学生引导一些健康、绿色网站,也可以在计算机中增加过滤器等一些软件,避免不健康内容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有效抑制学生接触不健康网站,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计算机空间[5]。2.2基于学生角度展开道德教育。实质上,道德教育工作是培养青少年形成友善、乐观、向上的思想,为了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性和自觉意识,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给出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了解到,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样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仅会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使他们达到一定的自律性,也会提高其自身素质[6]。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第一,保证对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基于相关调查分析,有些青少年更热衷于在计算机上与人聊天或者私下见面,以打发自己无聊的日子。计算机通讯教学过程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正确引导,督促学生在网上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增加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各种账号、卡号以及密码等,以免出现劫财、骗色等现象。比如,为学生介绍一些实例,通过故事了解,让学生了解事情的严重性。第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计算机信息,因为计算机信息量较大,其内容变化速度快,存在明显的良莠不齐现象,为了使学生积极选择正确消息,一般在期间不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鉴定,也不会明确哪些信息是虚假的。在大量的信息趋势下,需要教师和父母有效引导,给予多个条件的充分控制。同时,还需要学生学会独自处理和选择,且掌握综合计算机信息的处理能力。例如,在对计算机信息收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搜索引擎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使用,给予相关信息的收集,并结合资料收集等工作有效对比。也要将其与其他的学科相互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会查询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会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资料收集方式[7]。2.3基于教学方法进行思考。计算机自身在积极发展的阶段,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和计算机道德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为欠缺,这种虚拟化计算机形式很容易受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经常会出现群体攻击、谩骂、攻击、暴力、黄色等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身边出现的典型事件、存在的计算机道德失范现象等,将其放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探讨,以引起学生的不同思考。比如,在PowerPoint应用教学中,可以设定一些主题,如计算机中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我最厌恶的事情。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中通过对一些文章、图片或者视频的查询,学会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学会好坏的辨别,也可以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学生积极培养自我选择方式,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会使其明确道德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以促使其发挥道德教育主体。同时,在计算机开发课程教学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德育素材在计算机上的传输,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中。其间,教师也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负责,以打造文明计算机教学[8]。

3总结

基于研究和探讨,发现我国的计算机道德教育还需改善,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打造良好的计算机环境,且为青少年提供更为健康,具有理性化的计算机环境。所以,在该建设背景下,引进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充分结合,以确保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进步。

参考文献:

[1]洪成.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下旬,2015(2):21-21.

[2]铁俊娜,张凌云.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德育教育创新改革的途径与实践[J].教育界,2016(6):33.

[3]张楚生.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80-81.

[4]陈一鸣.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6):171-171.

[5]杨丽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电子制作,2015(11):135-135.

[6]周艳芳,刘明月.谈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计算机教学中[J].才智,2015(29):122-122.

[7]赵志阳.多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233-233.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计算机运用;融合

一、前言

有效应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手段。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赋予教学新的内容与含义,有效促进了教学工作在内容、方式上的深化改革。然而,如何做到课堂教学中计算机的运用与学生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形式

1.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多功能媒体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大多还是仅仅在课堂之上,还有较多的发展空间。让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增进课堂互动与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师能够直接将计算机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迅速地掌握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和思考。3.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这一点在一些远程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方面起到了更为明显的作用。使教育教学的空间得到延伸,教学形式也具有了新的拓展。

三、课堂教学中融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一)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国外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兴趣与学生能否形成主观能动的学习态度是完全呈正比的。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人类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加入计算机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刺激学生们的感官,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也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加新颖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当借助计算机的动画播放功能调整课件,帮助学生们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课本知识点。(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特点设置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们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举例来说,在教授低年级学生数学课时,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与数字计算相关的场景。将数学世界巧妙地设置成为一个游乐园的场景里,把数字与一些孩子熟悉的游乐设施相对应和关联,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计算机多媒体功能的运用。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利用计算机在课堂上现场操作及演示,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引导孩子们自主求学,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三)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升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举例来说,在美术课堂上对于物体的透视教学,教师可以利用3D软件将生活中常见的事务用软件制作出立体的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上的差异,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使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得到显著提升。计算机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也让教师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除此以外,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功能,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课堂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如何有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融入课堂

(一)充分利用计算机视频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教学视频来增加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度,提升学习的兴趣。使课堂中融入了现代计算机技术,有了动态的音频和视频的介入,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以语文教学为例,针对《守财奴》这篇课题,能够播放一小段影视作品,强化学生们对于葛朗台夸张的表情的印象,让作者笔下人物形象及性格变得更加清晰和形象。(二)注意适度性与实用性。在课堂上提倡融入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避免学生们的厌倦情绪,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但也并非运用的时间越多越好。所谓的实用性与适度性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机应用需要准确把握时长。以视频播放为例,教师不一定非要把整个影片进行播放,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截取相关的片段并且加以停顿拆分和具体解说。(三)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的交流和互动,在融入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以后,适当设置由学生来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动态效果或者是音效来丰富课堂互动的气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

五、结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们对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有效融入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知识点的吸收。但教师们一定要注意方法,注意适度性与实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视频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合适的情景、使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龙敏敏.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3(2):86-87.

[2]吕云云.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34(6):46-47.

[3]阮谦.浅谈互动激励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商情,2015,68(11):250-251.

[4]夏尚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2(20):87-88.

[5]宋艳梅.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5):98-99.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几乎每天都在改变着社会生活。比如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提高,计算机的这种巨大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公共课程;如何提高这门特殊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出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一直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怎样上好计算机课,换言之,怎样使计算机课程成为艺术的课堂,其内涵是复杂而繁富的;当然,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是他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扎实。《礼记.•学记》云:“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作为老师,如果不对自己所担任教学课程的内容有透彻的了解,不知道该怎样去传授给学生,则永远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作为计算机的老师,对自己的专业不仅“知其美恶”,而且又能“博喻”,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深入浅出,挥洒自如,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所谓教师胸中“自有百万甲兵”,这是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化最基本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辅以教学之三昧,则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艺术,渐而可达矣。

1信念:“志须预定自远到”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三昧,首先是教师的志在教育,心在学子。所谓三昧,乃梵文Samā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晋•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后来又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任何一位老师上课的成功,首先在于他能耐寂寞,甘当人梯,爱教爱生,忠于职守。所谓“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必有人君之德”,(宋•李觏《安民策》)师德者何?职业操守为至也。学生如果喜欢自己的老师,应该说,首先是老师无私的奉献与付出,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赞赏。元人徐谦有诗云:“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冯公岭》)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这一份执著,才可能有教学的成功。尤其是今天,在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举世浮躁,逐利为先,以计算机教师的能力,去社会上兼职乃极易之事,名利双收,何乐不为。但身为人师,责任至重,去兼职就要分心,分心就上不好课,上不好课就对不起学生,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2学识:“胸中贮书一万卷”

说教师“胸中自有甲兵百万”,这甲兵当然是自身的学养与见识,唐代诗人李颀在《送陈章甫》一诗中评价他的朋友是“胸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李氏之语,岂非优秀的计算机教师之谓乎。只有对自己的专业了解深透,烂熟于心,才能在课堂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尤其是计算机老师,一定要对所教专业的学科体系非常熟悉,学科基础知识牢固,上课之时才能从容若定,娓娓道来,前后引证,左右逢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所以,大凡做教师者,必须要有范仲淹“断粥画齑”的求学艰苦,但其刻苦勤奋自不待言。曾经听过一堂课,授课教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侃侃而谈,似不经意,没有半点的迟疑犹豫,更无一字的多余累赘,阐述明白,分析透辟,突出难点,紧扣重点。任何一个最细节的知识点都不忽视、放弃,比如他在讲TCP/IP协议组件中的“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释协议)时,知道学生不了解该英文字母缩写的的含义,便通过提示告诉同学们具体内涵,并着重指出第一个R是Reverse的缩写,其意为“逆”。古人云:“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暗之毁也。”(汉•王充《论衡.•别通》)的确,道德不高尚决不能让人顺服,而学识不渊博就决无深刻的见解。所谓“入道弥深,所见弥大”是也。(《论衡.•别通》)

3艺术:“意匠如神变化生”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9

有的放矢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抓住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任何学科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教学过程就是解决教学目标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的斗志。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计算机课程,赋予他们思考、探究、发现和创新的宽阔的视野、开放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就可以构建他们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因为计算机的学习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自由的实践性,让中职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习惯和团结协作能力。在职业学校更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学生解决基础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让学会使用OA办公系统,进行网页设计,构建和刷新网站等。唯有在教学中将这些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目标,才能达到认识或掌握计算机知识体系目的。例如:在学习WordOffice软件中进行相关的图片和文本框的处理知识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你约朋友外出游玩,由于你不认识路,他用什么办法找你到所在的地方呢?为了防止误入歧途,你会做些什么呢?让你为朋友制作一张线路图,引导他找到你所在位置。这样的情境可以挑逗学生的激情,让他们热衷于实践。第一步,学生会策划方案,在打开电脑之前,先把想法粗略的画在一张纸上,成为简单的草图。第二步是进行电脑操作,把所画的线路图上为重点建筑和道路标注图标。并通过调整线条的粗细和颜色,区分主要街道和其他小街道;在Word中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编辑方法让途径中重要标志一目了然,这些都需要进行文本和图标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合理化调整……第三步就是美化线路图,分析你制作的线路图,线路图中的重要标志物是否都在正确的位置。这样的案例不但让学生学会了WordOffice软件中进行相关的图片和文本框的处理知识,而且帮助他们了解身边的世界,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培养了学生的高层次的思维品质。

理论联系实践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中职计算机专业知识内容是操作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大量的上机训练才能到达学以致用,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将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让中职学生实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终极目标。学生也只有进行上机训练,通过反复运用、练习,才能将所学知识加深巩固,技能夯实发展,才能在相应的资格考试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与计算机类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例如:网页设计经常用到的元素是表格,作为计算机的学习内容,在操作层面一个典型的表格(table)应该涵盖表头单元格th———标题、标准单元格td———内容,通常都是tr———一行行内容的展示。也就是说在图文混排时表格可以将它们固定下来。为了加强基础训练,在学习框架网页时让学生利用它来制作自己心仪的电子图书;在学习表单知识时让学生利用它来美化表单,如快速设计报名表、购物表、分析图表等等。在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反复重温表格的使用,在电脑上不断地操作练习,才能让学生对表格知识的运用得以巩固与提高,通过训练学生网页设计的能力就会潜移默化。因此,没有理论的实践只能是肤浅的,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谈。将理论与实践互为一体是计算机知识教学的基础,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也是职业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普遍采纳的教学方法。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课堂设计,必须以培养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为导向,在时代的召唤下,激发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驱动学习潜能,让他们心中有目标,让知识赋予实践,在不断训练中磨炼意志、提升技能。

计算机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Sakai网络教学平台;反转课堂;大学计算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逐渐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思想和观念。Sakai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源的在线协作和学习的环境,非常适合高校课程教学和管理。河南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对Sakai网络教学平台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目前在学校大范围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平台能提供课程管理、教材分享、在线作业、课程讨论、在线考试、学习记录等功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互动式、协同式、不受时空限制、多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本文结合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支撑平台的不足,研究Sakai网络教学平台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功能支持,进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

1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设计思想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前学生观看教师讲课视频,完成针对性的练习;课中包括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学习、情况简述/反馈[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为依托,方便教师管理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学习的交流互动。研究表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得当,开发和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越丰富,可以使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加深师生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Sakai网络教学平台是由印第安纳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于2004年在Mellon基金会的赞助下共同开发的,能提供课程管理、教材分享、在线作业、课程讨论、在线考试、学习记录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式、协同式、不受时空限制、多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目前,世界上有300多个教育机构采用Sakai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自己的课程管理系统。Sakai网络教学平台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少学者也纷纷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如教学模式囿于传统、缺乏面对面交流、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课程设置不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课程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评价形式单一,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问题。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课程,如何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实现对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本学科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设计,是利用河南理工大学校园网络,进一步完善Sakai网络教学平台,通过Sakai网络教学平台模块功能的开发和实践,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支持课程的资源,建设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资源平台。内容主要以微课程为主,方便翻转课堂教学。在资源建设中,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课程设计和管理能力。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Sakai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结合在一起,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传统课程呈现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课前预习不能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就难以开展。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为保障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效完成课程任务,对课堂时间(河南理工大学一节课共50min)进行划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前20min)、课堂教学(课堂中间20min)、评价反馈(课堂后10min)。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反馈3个阶段。

2.1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前20min)这部分活动基于Sakai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生登录Sakai网络教学平台观看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视频、PPT课件等相关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任务。同时借助学习交流平台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系统的完成课堂的前20min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在此阶段,需及时掌握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师课前对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这部分学习资源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运用课程大纲、课程空间、作业、练习与测验、通知等Sakai平台中的课程工具,作业、练习,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偏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2]。2.2课堂教学(课堂中间20min)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师生都应有效的利用好该平台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内化。2.2.1简单讲解首先由教师做基本知识点的讲解,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时完成的作业和练习任务情况,就较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等进行解答与反馈。2.2.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协作学习通过某种载体(例如,项目、调研等),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的实践活动[3]。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质量直接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Sakai网络教学平台创设协作小组活动所需的资源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对学习者进行分组,或者学习者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积极开展各种协作学习活动。学习者是协作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之间要有充分的交互,讨论学习目标、任务等,只有充分的交互,才能进一步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学习小组分好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个性化特征,分配相应的角色,选择要承担的工作,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利用WIKI、Blog等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并通过论坛等交流工具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观察者和指导者,课程中积极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讨论中。教师引导学习者采用多种协作手段,鼓励学习者进行交流,及时地对学习者活动给以相应的反馈,指导和协助学习者的协作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站点统计工具查看学生在线时间、访问学习平台次数、课程任务完成情况。2.3评价反馈(课堂后10min)教师在该阶段,教师表现为促进学习的知识迁移者、组织者、评价者,应针对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质量,学生在学生作业分享、学习测试评价和相互总结分析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4]。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习者自评与互评、学习资源的评价。教师要求学习者汇报分享解决问题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并接受其它学习者的质疑和共同讨论,在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思维的能力[5]。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作业提交情况、练习与测验完成情况、站点统计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学习,在讨论和交流经验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互评。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效果,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给予评价反馈,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对教师进行评价,使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组织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教学实践

在河南理工大学Sakai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实践。建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资源平台,资源建设主要以微课程为主,方便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建好后,为了验证基于Sakai网络教学平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效果,将其应用于河南理工大学2016级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随即抽取2016级学生120人,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认知水平,无差异的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使用基于Sakai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第二组学习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其他学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了学习条件和环境、研究对象初始能力的同一性等条件。对上课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思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和维护搭建起来的Sakai教学平台。通过平时的教学评价、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发现采用Sakai教学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较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通过调查问卷对基于Sakai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度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有86%的同学习惯使用Sakai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这些结果反映出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基于Sakai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喜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分工,协作学习,有更多的课堂交流与讨论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

4结语

基于Sakai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应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对传统课程呈现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视角,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及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基于Sakai的翻转课堂教学,会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穆肃,郭鑫.学习工具发展的“风向标”———基于对2012年TOP100学习工具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42-48.

[2]梁明,赵蔚,刘红霞.Sakai平台上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创建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4):96-98.

[3]柴少明,赵建华,李克东.基于活动理论的CSCL协作意义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96-100.

[4]马秀麟.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