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6 17:27:08

金融行业监管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1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2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3

金融行业的道德问题金融行业的道德问题除了的ATM取款获罪、证券开户困难、保险理赔困难这些具体的争议问题。金融行业各类企业存在的“品德”问题可以概括为:银行业的过度趋利性—就是银行在企业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借贷而在经营困难时不顾企业经营状况抽回资金;证券行业的对大客户提供各种全方位的服务但是对中小客户置之不理;保险业在你加入保险过程中提供详尽服务但是需要处理出险状况过程中推三阻四。这些都是金融行业在自身服务过程中的道德问题。金融行业的服务于自律问题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行业管理方式,是金融行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民间的管理。自我管理在缺少比较的监督之下,会产生众多的问题。金融行业的自律问题主要突出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腐败的问题。银行业的违规违纪、违章操作、渎职失职,证券行业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问题十分突出。第二,服务质量下降,金融行业的提供的服务需要专业知识提供,但是金融行业的在外部监管和内部制度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使服务的质量下降,不能够完全的提供给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有保证的服务,仅仅靠金融机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来获得客户。金融行业的监管的问题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构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作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由于监管的制度与监管结构的问题,我国的金融行业的监管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第一:在对商业银行的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第二:在监管方式上依赖传统的性质审批制度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监管的组织系统复杂,职能交叉。第三:由于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的衍生品数量的增加,全面的监管也不够现实,监管的内容无重点。第四:金融监管的专业人才稀缺,监管能力不够。金融监管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的人才,由于培养机制的原因使监管人力资源稀缺。第五: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腐败。由于监管机构的权力制约问题,监管人员和机构也出现了腐败现象。

要解决金融行业出现的上述问题,除了要完善制度建设、法律建设、改善金融监管机构以为,还要发挥第三方媒介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媒体在金融业运作过程中的作用。传递的金融信息,发表的金融市场评论目前,媒体已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重要的信息来源参考。一般来说,独立的媒体特别是金融行业的媒体,具有十分强大的智力资源。这些强大的信息分析队伍和社会的知名的学者、专家和金融投资者能够提供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对金融的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表评论和政策建议,金融监管结构可以广泛的听取这些意见,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决策和判断。比较著名的云南的ATM机取款案件的审判。直接进行舆论监督,对金融监管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进行监督金融行业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为数众多,投资者甚众,仅仅依靠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是不能够完全有效的进行监管,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监管。媒体作为各披露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能够依靠自身的信息传播渠道对金融监管者和金融从业者进行监督。首先对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提高其自身素质和自律意识。金融从业者往往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手中权力去谋取私利,而媒体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金融监管机构,广泛的曝光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对市场的操作手段,提高其在从业过程中的透明性,也可以督促其提高自身的素质,防止在为投资者服务过程中出现差错。对与金融机构,特别是在我国的国情下,金融行业也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监督,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在决策过程中减少嫌贫爱富,促进其履行其社会责任。其次对金融监管部门及和人员进行监督,使其依法行使监管权力,防范腐败的产生。金融监管部门拥有对金融业运作过程中各种权力,于是对其监管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通过我国的各种实践证明,利用媒体的监督权,通过曝光金融监管过程的中各种信息,从而防止金融运作如贷款、新股发行审批、公司上市这些金融运作在信息透明就行,防止金融监管机构权力寻租。成为与金融行业、投资者、企业的沟通渠道金融监管机构在制定各种政策时,要事先通过上述三者的反应来修改政策措施,才能够制定出符合金融发展和运作规律的政策。金融的政策具有时效性,由于监管机构的信息来源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政策的吹风,来观察三者反应,判断意图,从而更好的进行监管。媒体也可以作为这三者之间的桥梁,实现信息的互通,利于金融业选择客户,也能够帮助企业和投资者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和投资,实现资金供需的平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媒体在金融业运作过程中可以弥补制度、法律和监管机构对金融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非常好的积极作用。但是媒体也会在发挥对金融行业运作监督过程中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比如放大消息,对证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媒体为利益集团服务等等。所以在发挥媒体的正面作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其负面影响,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作者:孙乘昀工作单位:西南大学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4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

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自1983年,工商银行脱离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银行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职能于一身的旧金融管理体制的结束,我国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在1984到1993年间,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监管的现象十分明显;在20世纪的90年代,我国金融行业衍生的产品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保险业迅速发展,直到2003年银行监理会的成立,是我国金融行业最终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因此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

(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证券、银行、保险相互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力度,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证券、银行、保险都是金融市场的共同体,在资金的清算通融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了三个行业业务之间的交叉。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分工不明,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2.金融创新造成了监管缺位、重叠现象的产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涌现出了很多创新金融业务,这些金融业务多是处于金融领域的边缘,成为了交叉性质的业务,这就可能会导致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缺位现象的出现。

3.缺乏必要的风险监管措施。新形势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规范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进行监管,预防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有:网上银行交易、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新型的业务。这些业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更加猛烈地冲击着金融市场。因此,金融监管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预测能力,保障金融业的顺利运行。

二、金融监理模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金融业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政治社会制度和金融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论是选择哪种金融监理模式,都要保证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具体来说,我们要依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在金融监理模式的选择中,我们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所谓前瞻性要求我们既要立足现在又要放眼未来,要科学预见金融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监管的变革,这都会使金融体系的风险增加。因此,这要求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目光和预测风险的能力。

(二)适度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属性,但是过度的竞争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金融体系的危机。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被监管机构的外部强制管理,保证金融体系内适度的竞争。

(三)低成本和高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合理科学的金融监管模式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在我们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方面还要考虑到经济方面。

(四)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独立性指的是各个监管单位要明确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不受政治干预;协调性指的是监管模式的监管部门及其内部各个机构要明确自己的权责,以免出现管理上的疏漏。遵循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保证金融监管机构的顺利运行。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们实行的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模式各有利弊。其实,金融监管模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判断金融监管模式的好坏,主要要看它是否适合国情,是否能保证金融行业的顺利运行,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新的环境。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要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是每一个金融界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

由于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在运行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舍的独立性,对违规的机构要及时地发现、惩治;另一方面,在目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定期的会晤制度,以便就重大问题及时地进行协调和磋商;最后,对于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和业务有交叉领域的金融机构,我们可以实行联合监管的策略,加强监管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不太全面和完善,这就造成了金融监管机构在很多方面存在有灰色地带。一些不良的企业机构就借此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这给我国的金融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从法律的高度保障金融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以往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往往注重行政手段而忽视了法律手段,即使在运用法律手段的时候,经常用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很少运用司法系统独立运行的法律。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完善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运用修改、废除、制定和补充等手段对现行与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选择研究朱舜沈奇胡振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券业、银行业以及保险业相互间的业务划分变得必要的清理和重建,让金融监管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金融监管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律规范。

(三)金融监管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随着2001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WTO),我国金融开始对外开放,逐渐地融入世界金融的洪潮中。一些外国银行和外资银行涌入国内,由于这些跨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都有复杂的机构以及分布广泛的机构网络,这为我国的金融监管单位的监管工作增添了负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顺应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跨国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四)我们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目前,金融界的混业经营模式反映了金融经营的本质,这也是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适应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我们要建立与之适应的金融监管模式,即:统一监管。而统一监管的金融模式也将成为世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从我国金融监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应为金融统一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指导,促进我国金融监管行业朝着规范、科学、合理方面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5

关键词:金融市场;地方化;监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整体经济水平迅猛发展,金融市场随之快速发展。众多地方性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因此中央将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质改革的重要任务。各省各地方政府也将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作为地区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加强地方性金融行业发展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2014年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等三个方面对我国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相关意见。2014年8月又出台了《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该意见强调了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协调机制的现实依据和实施必然性,并提出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协调机制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办法。

1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

1.1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金融市场开始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期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成型,资本市场上股票开始发行,保险业开始恢复,金融市场也逐渐融入国际金融格局。一个国家对于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体制就是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主要决定的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负责机构、该负责机构按照何种方式进行监管以及由谁来对监管效果负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发展、国家政体、政治经济体制、地区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推行实施的金融监管体质也存在差异。美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州和联邦分管的分业监管体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本州上位法的基础上对第三方金融行业相关事项做出切合本州经济、政治发展需求的监管规定。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强国施行的是也分业监管体制,英国分别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和审慎监管局来分管金融监管。由于我国近代资本市场起步和发展较晚,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多方的推动和监管,所以目前我国现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身上,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则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下属金融主管机关和相关机关分别履行。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中负责监管银行的机构为银监会,负责监管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为证监会、负责监管保险机构以及保险市场的机构为保监会。不同的监管机构承担不同金融行业的监管职责,负责促进各金融行业平稳快速发展。而部分国家监管职能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审计机关、税务机关等分别履行,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

1.2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基础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我国国情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制定的,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政治发展环境,能够切实推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体制。首先,目前我国金融业秩序较为混乱,金融行业又为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我国现行的金融行业分业监管体制能够分散和有效规避金融行业风险并规范和稳定我国混乱的金融秩序,促进整个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分业监管体制将监管权力和职责下放,有利于各机构各部门做好行业监管,提升金融行业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职责和权力的下放,同时意味着各省各地方对金融行业的投入力度加大,有利于金融业“做大做强”并快速发展。最后是分业监管体制既有利于相关行业做深、做细,又有利于保持部门稳定,防止各监管部门的监管空缺和监管不到位。针对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任务艰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稳定的现状,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仍然比较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2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

2.1金融管理体制实施时间较短

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实施时间较短,缺乏长期积累经验,在监管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具体经验的指导。金融监管体制地方化的推进阻力较大,我国由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政治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各机构各部门分权监管金融行业的监管体质在推进过程中容易受地区差异、政治经济差异、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限制,使金融监管地方化难以达到实施的理想效果。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效果容易对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一定波动,甚至造成冲击。但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实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政治发展环境,能够切实推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体制。因此如何推进金融监管地方化体制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加深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是目前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发展格局严峻,我国金融体系处于起步且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家对于金融监管体系的探索也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经验,因此,如何加速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成为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大发展、大转变”的重中之重。

2.2金融监管机构分散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监管机构分散,多方监管的局面容易造成金融监管体制监管力量分散,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方监管同时也会造成多方推诿的局面,监管出现真空,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缩小。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没有建立起来,缺乏社会联合防范机制。金融机构上级行对下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下级行经营者强化内部控制的激励不足。缺乏一整套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基层中央银行缺乏一套科学严密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法,监管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由于商业银行报送数据可用性较差,中央银行的非现场监管体系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措施的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过低,违规处罚执行中缺乏严厉性,且当前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缺乏有效性。

3关于金融监管地方化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推进金融监管的地方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需要,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的意见》中已经深刻阐明了中央与地方分别对金融行业进行推动和监管的实施必然性。其次,推进金融监管的地方化金融行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与交叉融合不断深化,新的金融业态和产品不断涌现,新的监管盲区也越来越多。金融监管的地方化正是符合全面监管,扩大监管范围、加深监管力度的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最后,推进金融监管的地方化是各省各地方政府主导地方金融管理的需要。在推行金融监管分业制之前,中国实行的是金融监管混业制,各省级地方政府想要推进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往往是“有心而无力”。对地方金融行业的监管没有实权,难以对地方金融行业做出符合当地经济政治环境的整改,金融市场混乱不堪。金融监管的地方化,做到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有了“实权”,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地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并做出相应的整改。

3.2推进金融监管地方化机制

关于加强金融监管地方化机制的推进,第一,应该树立符合国情和地区发展状况的目标和原则,在促进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不违背国家的基本方针和策略;第二,在推进金融监管地方化的过程中应清晰明确监管职责的划分,防止各监管机构和部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第三,应做到及时整改,对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加大对违反规定的组织或个人的处罚力度并即使上报;第四,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到及时更新;最后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还应积极促成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环境,推动国际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作者:沙萌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勇智.对构建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调查与思考——以望奎县为视角[J].黑龙江金融,2016(09):49-51.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对外开放;监管

对外开放一旦实施,我国开放大门就不会关闭。从目前金融国内金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在国际上有了深度融合,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可观。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纵观金融行业不难发现,其在实现对外开放上,问题逐渐凸显。为了控制对外开放深度,相关领域负责人必须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利与弊,采取有效手段予以监督管控,以此来加强中国金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金融对外开放的意义

(一)有助于优化市场结构

当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到达一定深度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形成国内银行竞争氛围,还会形成国际银行与国内银行相互竞争形势,从这一角度来看,可以优化国内金融市场结构。在此氛围下,金融企业会感到竞争与挑战存在,也可以注入更多竞争活力,提高金融企业运作能力,对于推动国内金融企业改革有着积极作用[1]。同时,金融企业可逐渐获得顺应新时期发展的能力,最终可增强国内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有助于吸引人才驻足

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强了与国际市场间的交流,但同样也意味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拓展,在此前提下,金融行业需要引入更多人才才能满足对外开放需求。而当国外金融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势必会带来许多新鲜血液,或者国外金融企业在国内培养人才,这为我国金融企业发展指明了道路,更新我国金融技术,推动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吸引外资进入

当中国金融实现对外开放后,国外金融企业会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以此来带动本金开办业务,这给国内金融企业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外资引入后可有效增强国际市场自信,加强国内企业建设,而国外金融企业也会带来更多新型业务,可以帮助国内金融行业产业改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四)有助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快速实现

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提出来的,强调了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全面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找到金融行业服务功能与重点,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在金融行业打开对外开放大门之后,有效扩大了国内金融行业融资比例,减少了对信贷的依赖度,从而平衡好直接、间接融资比例,提高金融供给有效性。

二、金融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金融行业在实现对外开放时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随着对外开放速度与深度的共同提高,势必会冲击到国内金融行业传统经营理念,在金融企业业务开发、产品经营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国际金融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更会对国内金融企业带来双重威胁,即风险预防能力、企业盈利水平。其二,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监管上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目前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例如,国内期货市场并未建设与之对应的期货法,衍生品市场也并未得到针对性法律制度管控,这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国内金融转型。其三,国内金融企业会遭到强大的国际竞争冲击。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金融企业相比,我国金融企业资本稍微落后。国外金融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无论规模、体制,还是国际服务网络都更胜一筹,但我国金融行业相关内容亟待完善。自从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必须遵照相关协议取消对外资企业的限制,外资企业同样可以在中国开展业务。这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必然是一大挑战。

(二)面临的机遇

站在对外开放角度看国内金融机遇,主要可从三方面有所体现。其一,在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经营理念、方法转变,可从国外优秀的发展思路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国内金融行业发展效率,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在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后,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其良好的服务做法、经营方法,以此来协助金融企业转变传统经营思维,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3]。其二,在实现对外开放后,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而言是良性机遇。自从我国国务院于2009年在香港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之后,人民币就具有了国际效应。而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实施更在原基础上加强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其三,对于国内金融企业海外扩张而言也是一大机遇。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环境下,国内金融企业主要通过贷款、授信等方式和沿线国家合作,金融企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机构,也可利用对外开放实现国际规模扩大,从而提高国内金融行业整体进步。

三、金融对外开放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监管法律

金融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得到健全的监管法律支撑。然而,从目前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监管现状来看,缺乏健全的监管法律是显著问题之一。我国实施的是分业监管,即使在相同的部门中,法律法规起草部门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权限与利益等因素影响,使得监管工作很难高效实施。并且,从监管情况来看,我国与国外金融领域的监管方法、理念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仅会对外资企业有所制约,使其无法顺利实现融资,也会给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带来阻碍。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对外开放监管法律。

(二)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

缺乏协调机制也是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监管的问题之一。监管工作本具有系统性特征,监管部门应当对金融企业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这就意味着监管部门需引起重视,抓住监管重点,立足于现状与趋势落实监管对策。但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建立在协调机制基础上。但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在对外开放上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是导致监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协调机制的缺乏主要在政府监管机构、行业监管机构等方面有所体现,我国国内各监管机构间并未形成有机协调力,再加上国内和国际上的监管机构理念差异较大,就导致对外开放无法得到有效支撑[4]。

(三)监管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金融对外开放监管组织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监管部门权威性有待加强。其二,监管部门机制缺乏完善性。其三,监管部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监管工作更偏向于形式化。

四、金融对外开放监管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对外开放监管立法和执法

金融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与监管法规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强化对外开放监管立法与执法,提高相关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以此充分发挥法规作用。在实际的立法过程中,监管部门应结合金融对外开放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状的法律法规,并立足于现状展望未来,提高立法灵活性,使立法可跟随金融行业发展情况随时调整,从而对金融对外开放全程予以监督。同时,在监管执法上必须从严执法,对于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任何违法乱纪行为要及时指出、制止、处罚,提高监管法规威慑力,规范对外开放市场秩序。

(二)落实全面化监管

对于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来说,全面监管十分有必要。并且,从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现状来看,其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是对外开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需抓住管控核心,着眼全局,在关注金融行业准入监管的同时,又要加强退出监管。监管部门必须意识到全面监管的重要性,加强监管力度,并达到获得较好监管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要意识到国内金融企业与国际金融企业间的差异与差距,在借鉴国际金融行业监管理念的时候,也要结合国内现状存同求异,实现全面性监管。

(三)完善监管组织体系

对于国内金融行业对外开放而言,在得到完善监管组织体系的支撑后,可在极大程度上推动行业稳定持续发展。从现状分析中发现,监管组织体系不完善可从权威性、机制、作用三方面有所体现,因此,当局需加强监管部门权威性,健全部门机制,并发挥监管部门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5]。其一,监管部门的独立性需得到加强,这是提高监管力度的前提。在新时期背景下,监管部门可以把金融行业监管责任与行业发展职责进行划分,使其成为两个独立的职责范畴。如此一来,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关系就变为监管与被监管关系,独立性得到前所未有提高,也可以借此机会增强监管部门权威性。其二,监管部门要对现有机制予以完善,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更应有所重视。若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作用,就无法推动外部监管工作落实,这可以凸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其三,监管部门需对金融企业实施自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金融企业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规范、管理与自省,减轻监管部门压力,凝聚国际竞争力。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对外开放的实现不仅有助于优化市场结构、吸引人才驻足,还有着吸引外资进入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快速实现的积极意义;在金融行业对外开放上挑战与机遇共存,只有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从当前对外开放监管现状来看,还存在缺乏健全的监管法律、缺少有效协调机制、监管组织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对外开放监管立法和执法、落实全面化监管及完善监管组织体系等策略,辅助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爱玲.如何推动全领域金融对外开放[J].中国对外贸易,2020(09):14-16.

[2]聂新伟.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9(03):25-29.

[3]吴小花.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之路分析[J].科技视界,2019(35):273-274.

[4]张嘉昕,于珊,王庆琦.新时代我国金融业推进改革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研究[J].海派经济学,2019(04):92-111.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7

*成立银监会是政府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进行全盘考虑的结果之一,也是全盘改革银行业的开始。

*银行业变化在改革大背景下将出现新变化,竞争因素加大,混业经营趋势将加快,但行业总体利益将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护,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谨慎进行,存款保险制度将加快推出。

*改革的受益者将是四大国有银行和上市银行,各种类型的投资主体将有更多机会参与投资以分享银行业的成长回报。

*银监会作为正部级事业单位,其地位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平行。

*银监会的成立强调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职能的独立性。

*银监会的成立明晰了国内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架构,突出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监管架构并没有固定的最优模式。

*银行监管架构的安排是一个权衡监管成本和效益安排的结果,受多种具体因素的影响。

一、银监会促生新的行业监管架构

根据国务院最新出台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被委以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任而成立。根据该改革方案,银监会将接收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并对原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银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

继1983年将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使人民银行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以后,国家又于1992年10月成立中国证监会、1998年11月成立中国保监会,本次新设银监会,意味着沿用了近5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和银行监管合一的管理模式正式结束。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组织形式上理顺了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监管的分立关系,一方面强调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人民银行不再承担金融监管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将不断加强,同时不断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和改进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明晰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的分业监管架构,着重了金融特别是银行监管工作的发展。

二、各国银行监管架构及作用机理

近几十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机构类型迅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日趋复杂化、支付和流通渠道广泛并多样化、金融主体经营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大,这些巨变与混业经营、行业竞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糅合在一起,迫使各国监管架构不断革新。银行监管在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比较突出的变化:第一,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第二,银行监管被纳入新成立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中。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化等差异,各国的金融体系、银行监管架构以及运行机制仍显得各有特色。美、英、德、日四国各具特色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监管架构就是最好的例证。

金融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举足重轻,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目的和目标如出一辙,主要是增加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度,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加强货币政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监管更肩负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银行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架构的安排即要与金融业的总体发展和监管安排相适应,又要与市场约束、银行内部管理相协调,此外还要考虑由于国家特有的制度安排、信用发展状况、文化因素等所产生的监管成本,事实上是一个权衡监管成本和效益安排的结果。各国在权衡各种影响的得失和监管配套手段的发达程度之后,形成本国的监管架构和监管模式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

三、设立银监会是改变行业监管模式和促进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经济发展对央行和银行业的角色提出转换的要求,分立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以来属于银行主导型体系,银行在金融产业中占据绝对地位,并与计划体系下的制度安排相适应,以资金调配功能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目标冲突,央行同时执行这两项职能的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以宏观调控为主要任务,其调控手法虽然有一定变化,但其首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仍带行政色彩,另一方面,银行本身是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其运行要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目前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提高经营效益和经营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解决不良贷款和提升竞争力等多重问题,监管要求与微观主体的市场化相适应。这两方面需要从不同角度开辟新的政策执行方法,央行的货币政策功能和银行监管功能相互独立更能体现政策效益。

2、银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内部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决定了独立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由于银行的特殊性,一方面它是"高杠杆"的金融中介,极易发生流动性风险。利率和价格的变化在银行获利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高风险。另一方面它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维持着社会支付机制的运行,单个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的目标会使资金流向发生变化,难以保证社会各个经济部门和主体平等获得资金的机会,而且银行利益最大化目标使银行经理层始终有一种冒险的冲动,一旦银行破产,会造成支付体系的混乱。对银行风险的控制来自市场约束、内部管理和政府监控,目前,国内相关立法不健全,银行业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总体的内部管理意识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而拥有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国有银行仍未建立市场运行和经营管理机制,但科技和市场的迅速发展又给该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并留下风险隐患,摆在政府面前的监管任务非常重。独立的银监会形式更有利于全方位改造银行业的监管模式,从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角度推进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3、目前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监管技术和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独立的子行业监管格局更符合现状。

行业变化将突出表现在

*混业经营发展加速

*银行监管模式快速转化

*行业经营环境向市场化标准加速转化

*市场竞争主体和主体类型将增加

*利率改革谨慎,存款保险推出加快

从国际经验看,混业经营监管架构均是在先进的监管技术和混业经营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目前国内金融业存在子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内各经营主体的发展不平衡等多重问题,混业经营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而且政府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模式与混业经营下的全方位、多维度、全覆盖的监管要求之间差距还很大,贸然对金融行业进行统一监管不适应现有的金融业发展格局,反而将加大监管成本,并隐留监管不到位的巨大风险。保持分业监管的架构,虽然机构人员设置上有些庞杂,但与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相匹配,有利于发展监管技术和培育各子行业的市场约束机制,特别有利于加大银行业的改革力度。

4、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转轨使银监会的成立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它是政府全盘考虑的结果,也是全盘改革的开始。

开放型经济体系所受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市场规律对经济的影响使政府的管理职能日趋向制定公平的市场制度、监督规则执行状况和保持市场运行秩序转化。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经济突飞猛进,目前已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选择职能转型和社会资金的运行机制作为再次改革的突破口,而银监会的成立既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社会资金运行机制改革的标志,其背后隐含的改革意义深远。

四、新的监管架构孵化行业新变化

银监会的设立向外界表明了政府进行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显示了政府以加强监管建设为引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改革意图。在这一改革背景下,行业的变化将加速体现:

1、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和混业经营发展将加速。银监会的成立是一个制度性变革的标志,政府对银行业的指令性安排将全面退出,换之以监督和调控,市场成为银行经营最主要的风向标,而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将更为公平、透明和规范,因此银行业在经营、管理、准入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会迅速加大。此外,央行独立性增强以后,在制定货币政策及建设传导机制方面更能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制度的安排将以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升行业总体竞争力为目标,这将加快金融子行业的竞争程度,同时加快混业经营的发展步伐。由于目前存在分业经营管制,混业经营的突破口将最先表现在产品创新上。

2、国有银行的改革问题首当其冲。当前经济运行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及旗下不良资产的处理问题,摆在银行监管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在确保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的同时将四大银行成功改制。银监会的成立为国有银行扫清了以前存余的行政性负担和负面影响,同时本次政府机构改革也将为银行的两权分离问题提供解决和明确的契机。加入WTO有如对银行的改革定了时限,国有银行的改制只能加速进行,股权转移方代表明确以后,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良资产的处理,从2002年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看,只要宏观经济面持续走好和对新增贷款严控风险,不良贷款的下降便顺理成章,因此银监会成立以后必将致力于对监控贷款风险、鼓励扩大贷款总体规模、促进银行拓展新的盈利业务、维护行业盈利空间、向管理要效益等几项工作。

3、行业监管的规范化发展将使行业竞争规则产生较大的改变。银监会的最终任务之一是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适当的市场竞争和规范化监管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规范经营也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银监会必将更重视对银行的规范经营进行监管。以前以创造短暂业绩为目标钻政策空子的经营思想,或者通过行政特权进行不公平竞争等行为,都不再成为创造业绩的有效措施,行业竞争规则将朝市场化、公平化、透明度高的方向发展,而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的客户认同度、市场占有率和内部管理效率。

4、市场竞争主体和类型将有较大幅度和范围的增加。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另一个渠道是适当增加市场竞争主体,特别是在国内目前的银行业发展现状下,四大国有银行的改制任务重,银行种类和格局布置受以前的行政指令和规划的影响大,行业主体普遍竞争力弱,类型和格局布置过于单一,现在又要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通过适当增加主体的种类和数量以提升行业竞争效率已被提上议程。银监会成立以后,在行业准入方面必将有新的举措,为了保证业内企业的基本素质以及基于银行业特殊的资本要求,在准入主体的资本金、硬件配备、人员素质方面估计条件仍会往上调,但至于经营主体的性质、地域等其它限制则会相应放宽。这一改革取向使竞争行为朝多层次、多维度和多领域方向发展,竞争必将更为激烈。

5、利率改革措施将显得更为谨慎,存款保险制度可能配套推出。市场化改革目前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方向,利率作为价格是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一个直接体现。目前银行业的监管和经营环境已经朝市场化方向快速迈进,但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因素,特别是对目前的银行业而言:一方面,大额不良贷款需要依靠银行的经营利润不断化解,在贷款利差收入仍占各银行收入的60%以上的情况下,对存贷利率的改革需要谨慎为之;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银行的经营手段和水平仍相对落后,经营主体之间存在差距,在市场约束和监管无法即时配套的情况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大经营主体的违规操作可能性,使系统风险加大;此外,由于银行资产在整个经济中仍占据绝对地位,银行利率也使社会资金的风向标,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利率改革的社会影响无法估量,目前已经尝试的8家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推广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仍会以谨慎为主,配合国有银行的改革和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再逐步进行。估计提升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改革举措会很快推出,如果不良贷款的消化进展顺利,放松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和完全放开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将会随着推着,在此基础上,其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也才可能逐步推出,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改革过程,具体进度要视行业总体经营和改革状况而定。但利率市场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措施将在改革中作为配套措施加快推出。

五、谁将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导致行业竞争更激烈、行业利润减少、行业集中度提高、产品创新加快,但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银行业本身的产业特征,使改革必然带有"保护"的性质,基于对行业变化的基本判断,改革的受益者包括:

1、保护行业总体利益的取向使现有银行能够利用"最后的晚餐"加速提升竞争力。目前银行汇集的资金量非常大,银行业改革必须以社会安全为前提条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内向型改革,即通过改良银行系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改革的成本需要在行业经营过程中逐步消化,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增加贷款总量、降低新增贷款不良率和利用银行利润化解,四大银行的改制也需要充足的资本金,这就决定政府对行业的保护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现有银行在价格机制的保护下主营业务利润得以保证,再加上中间业务市场的日渐成熟,银行的总体收入来源有望得到保障。

2、上市银行将先行一步,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上市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场内部资产和管理上的市场化改革,在现有银行之中资产质量相对较好,透明度也较高。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上市银行机制灵活创新力强,市场活力足,更容易获得外国战略投资者的青睐。相对于其他股份制银行而言,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好、融资渠道广,并已经通过上市筹资在总体规模和内部技术系统的建设上先行一步,无疑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可以说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下,上市银行将获得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并凭借已有优势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回报。

3、各种投资主体将有机会获得银行业的投资资格,分享行业的成长回报。基于对银监会成立以后改革措施的基本判断,为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力和加大行业竞争度,对银行业经营主体的性质、地域等限制将有可能放宽。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银行业属于红筹投资行业,目前业界对国内宏观经济走势看好,银行业的成长空间有目共睹,改革给各种投资主体提供了一个参与银行业投资分享行业成长回报的机会。

表一:外国典型的金融体系与监管架构的安排

国家

金融系统

改革前的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新变化

美国

市场主导型

银行资产小于股票市值

*联邦储备体系(中央银行,主要是制定货币政策,同时监管银行)*货币监理署(国民银行管理机构,隶属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监督联储外的投保银行)*储蓄监督局(监督储贷协会)*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监管联邦信用社协会)

1999年赋予美联储对金融持股公司的监管权力,目前是美国唯一同时监管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联邦级机构。--伞式功能型金融监管

英国

市场主导型

银行资产大于股票市值,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持有的家庭金融资产最多

*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没有独立指定货币政策的权利,监管银行业)*证券投资委员会(监管证券业)*其他金融自律组织

1997年进行重大改革,赋予英格兰银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同年分拆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能,与证券投资委员会和其他金融自律组织合并为金融监管局,监管所有金融机构。财政部负责法规和组织体系建设、英格兰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及金融安全问题、金融监管局全面负责金融机构监管。--分立监管

日本

银行主导型

银行资产大于股票市值

*财政部(下设官方金融检查部和证券交易等监督委员会)*日本银行(中央银行,没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监管银行业)

1998年进行重大改革,财政部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全面淡出,日本银行独立性增强并对银行有现场稽核权,成立金融监管厅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双重监管

德国

银行主导型

银行资产远大于股票市值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刑法

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的一种热门行业,吸引了一大批金融、计算机人才的加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在推广中,体现了明显的创新性,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也在逐渐暴露,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不容小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整体金融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行为,应立足于合理的行政监管,争取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规范发展行为。对于相关的违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格划分,明确指出违法行为的范围,引用刑事法处罚规制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严格处理。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并很快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响应,那一年也被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5年,互联网金融被划入我国的五年战略规划,并对其具体发展予以了重要的肯定,我国对互联网的出发点在于,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并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对互联网金融行为,实施严格管理。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社会常见的金融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且在很多国家对进行了快速推广。目前,世界各国都将互联网金融纳入了法律监管体系,明确的规划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范围,并对可能发生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提早警戒,引导互联网金融的正确发展,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借贷,为我国的很多小微企业发展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并为我国的民间闲散资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投资渠道,有效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刺激了基层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所有的事都要通过辩证的方法去看待,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业也同样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而且,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管和刑事立法更多的是针对于传统金融管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办法仍然很缺乏,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建设门槛低,对于开办单位的资质也过于宽松,致使互联网金融业务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立足于经营创新,但创新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考,并对经营模式进行强行整改,造成一种传统金融和创新金融的混乱发展模式。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立足于资金融通的方式,发展脚步过快,忽略了传统金融业务员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定,出现了违规操作。甚至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号,背地里却进行着非法集资、诈骗等行为,严重的危害了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发展。鉴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行政法规不够完善,对于很多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缺少明确的管理规定,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的立法管理较为严格,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管理仍然处于一种模糊的态度。我国近年来,不断地加快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对于刺激基层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较为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属于支持的范围内,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短,相关的行政监管部门对这个领域也较为陌生,很多金融行为也都难以产生明确定性,因此造成现在整体发展无序的状态。

二、互联网金融下行政监管和刑法的完善

(一)行政监管完善。监管是目前世界各国对互联网金融的扶持和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众筹、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等相关经营行为都出台了监管条例,加强了对市场的事前监管。而市场监管行为,其根本要立足于互联网金融其中,包括市场准入、强制信息披露,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是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标准。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注重了明确分工,各监管部门之间泾渭分明,各部门都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工作内容,缺少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整体方向把控,对市场整体缺少引导,造成一种管理松懈,市场混乱无序。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混业经营中关联交易一类的经营行为,极易导致市场风险的连锁反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部分金融衍生品也在快速更新着,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不断地融合,其附带着复杂的金融交易规则,甚至超出了很多专业认识的知识范畴,分工监管难以对这种衍生品进行严格控制,极大的降低了监管效率。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面混业的经营趋势,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对自身的做出调整,实行混合管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减少互联网金融中的混乱经营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法身的概率,目前很多国际都改变了监管模式,开展混业监管模式。(二)完善监管思路。互联网金融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金融风险能够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并进行逐步的扩大,甚至对全国的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中,由于对相关的行业经营行为界定管理较差,很多小微企业在不进行申请的情况下,擅自对自己的经营产品进行增加,改变整体经营内容,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发展的金融风险的隐患。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应立足于金融安全为首要责任,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管,减少行业的风险隐患。保障消费者权益是世界各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监管原则之一。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风险性,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机制,强化从业机构的风险提示业务,并对相关经营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并扩大整体监管范围,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机制,并在法律层面上完善相关条款的保险制度,结合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行业特点,建立金融保险业务,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的可能性。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这是一种政府性质的监管行为,政府部门立足于相关法律法规之上,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对行业整体进行监管。但对于行业监管中,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也不容小觑,行业协会是一种行业内部自发组成的一种非政府性质的监管组织,可以完成政府监管以外的微观行为监管补充。而其行业协会由于身处其中,对于相关问题了解到更加清楚,对于行业变化也更为敏感,对于相关的监管方式和要求,也更能符合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三)刑法完善。1.将大数据纳入刑法财产权。刑法保护的对象之一就是财产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刑法对财产的界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很多传统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互联网金融中的都是虚拟产品和一些相关数据,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来对财产做出明确的体现。以大数据为例:大数据与商业、农业、金融等多个领域融合,优化发展方式和相关策略,目前,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争相发展的主要金融制度之一,大数据不管是作为金融行业的信誉依据,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依据,充分的展现了大数据在行业中的整体价值。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多,其中所包含的相关属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行业中所体现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提升着。因此,将大数据纳入刑法财产权中,将大数据纳入刑法财产权中,并将部分针对大数据的行为纳入到侵财犯罪体系中,保护大数据不受损伤。为整体行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2.完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众存款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整体发达程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于保护我国家金融机构垄断地位以及对利率的绝对管控,打击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维护国家整体的金融秩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实就是立足与公众存款的基础上,实现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资本在市场调节下对配置进行优化,将资金转移到部分小微企业的需求中,改变传统金融侧重国有大型企业的局面,刺激基层经济建设。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部分企业开始非法吸收公众资资金,利用公众资金填补资金的资金缺口,出现跨过法律底线的行为。我国的金融机构的资本体系已经开始进行转变,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引入民资,民资银行也已经获得了银行经营的资格,我国通过这种改革已经进行了重点推广。可见,将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纳入非法集资范围,降低了民间银行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对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概念完善,对相关行为进行详细划分,将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其能够明确区分法律界限。3.完善非法经营罪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经营模式,经营概念相对宽泛,但是对于犯罪的可能也比较宽泛,其在金融形势创新、金融业务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可能触及法律界限。例如,第三方支付利用资金和规模优势进行资金结算,这种行为是国家丧失了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洗钱犯罪的可能性。要对法律的界定进行严格规范,对于经营范围明确规范,在权限范围内的经营不予理会,对于经营权限外的予以严肃处理。

三、结论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9

【论文摘要】香港金融监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到紧的过程,笔者分析了香港金融监管的演变的3个主要阶段。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贸易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府构架体制和具有香港特色的经济发展轨迹。为了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香港政府对金融的监管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到紧的过程。

1行业自律主导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香港金融市场建立初期,没有中央银行,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缺位,经营环境宽松,资本自由流动,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本,加速了香港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家银行发生挤兑、破产。这为香港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香港银行业开始意识到对市场发展适度的监控是必要的,而缺乏监管极易造成金融发展的不稳定,因此在银行业行业内部组建了自律性的监管组织,其监管目的主要是控制银行业的内部风险,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在20年代至60年代保证并促进了银行业稳定发展,60年代是香港银行业快速膨胀时期,由于银行业的监管尚未建立,也为之后的银行危机埋下了隐患。香港证券业管理首个行业监管组织是自律性的组织―香港证券经纪业协会。它采用会员制,运用内部的管理机制对其会员进行规范。在这段时期内香港证券业是稳步向前发展的。保险业的情况与证券业基本上是类似的,首个管理机构是保险经纪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会员发展壮大。

这段时期是香港金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自律性监管变化灵活、监管成本低、监管强度松适应了当时香港经济发展状况,促进了香港金融业发展。

2“积极不干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末)

60年代初香港第一次爆发了银行危机,香港政府意识到完全依靠银行内部自我的风险控制是不能完全有效的应对波及范围广、影响强度大的风险,开始着手制定香港银行业的监管法规,60年代末《银行业条例》颁布。在此之后,香港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萌芽,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业开始出现跨领域产品。产品创新日益活跃,监管对象日益多样化,金融风险日益增加,仅依靠行业内部的自律性监管己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开始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约束和管理,以求控制香港金融业的风险,实现稳定发展。在这30年间,香港先后成立香港金融管理局、证券监管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对行业进行监管,关注各行业风险状况和业务水平。但这些监管机构没有像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监管机构对金融业进行过多的直接监管。证监会、金融管理局只是在其认为可能会出现大的危机的情况下,对所监管的领域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协助处理一些纠纷。

这一时期香港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比较良好,政府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抱的是积极不干预”的态度,“积极”的涵义是政府会采取积极的态度,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权衡轻重,仔细考虑支持和反对采取干预行动的理据。

3“小政府、大市场”阶段(90年代末~至今)

90年代末,金融国际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国际其他金融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香港,给香港金融业的稳定带来冲击。自律性监管和“积极不干预”的监管制度己经不能满足这一时期香港金融发展的需要。这两种监管体制易在金融传导链上形成薄弱环节,为金融风险的冲击提供了可乘之机,要避免这种状况,需要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同时,香港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自由、开放的经济环境,一旦进行严格的监管,可能会令香港失去其竞争优势,因此,要掌握好监管的度,既不能过分的限制香港自由的经济环境,又要避免产生监管不足与交叉监管的真空等问题。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香港政府提出了“大市场,小政府”的监管理念。把它落实到监管理念当中,其含义就是金融业要坚持以市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强化政府“管理者”的引导作用。

这一时期,香港政府颁布了《证券及期货条例》。它与《银行业条例》、《保险公司条例》构成了香港金融业监管执法依据,以这3大条例为核心,香港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同时政府对于法律的修订和补充越来越重视,《证券及期货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修订,这种及时的修订能够使法律更富有活力,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政府同时也开始扮演起“协调者”的角色。

这一阶段,以市场为核心的的“大市场,小政府”的监管时期,很好地控制了香港金融业的风险,促进了香港金融业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行业监管范文篇10

一、监管目标及其主旨:理论的辨析

现代经济学对银行监管的原因、必要性及其应达到的目标的解释,主要建立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之上,特别是“市场失灵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该理论体系认为,政府实施银行监管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对市场运行过程中不适合或低效率的一种反应,是为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等所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做的制度安排。从理论分析的逻辑看,主要有两个基本分析视角:一是基于银行系统的宏观视角,主要着眼于银行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外部性效应,认为银行体系在提供金融服务等特殊商品外,还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体系,对整个经济体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从而使得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银行业是高风险聚集的行业,同时银行风险会引起系统风险,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能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破坏整个支付结算体系,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影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介入,通过外部监管来限制银行倒闭的不利影响,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

另一种视角则是基于银行合约参与者——存款人的微观视角,主要着眼于保护一般存款人及金融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Kareken,1986)。认为在金融商品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为保证作为人的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委托人服务,金融商品的消费者需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者进行监督。对于银行而言,为避免银行经营者在使用存款人的资金发放贷款时过于冒险、损害存款人利益,存款人需要对其进行监督。但由于银行与存款人及各金融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督成本很高,数量众多而分散的中小存款者存在着普遍的“搭便车”倾向,中小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去搜寻信息或干预银行管理。因此,银行监管对中小存款者而言具有公共品性质,供给严重不足,需要政府承担这一公共品的供给。

作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和关注视角,尽管在最终监管要求和监管内容等方面是基本统一的,两者异曲同工,都要求被监管行尽可能稳健经营,避免其过度涉险,进而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存款人利益的最大化。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监管,常常可以获得对维护系统稳定有用的信息,而以维护系统稳定为目标的监管,也照样可以甚至必须对具体业务行为进行监管(王君,2001)。然而,基于两种不同的目标和关注视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两者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冲突,如基于稳定整个金融系统的角度考虑,在银行业出现一定问题时,出于担心整个市场崩溃的角度考虑,监管者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的信息,但从存款人利益的角度来讲,显然具有一定的“欺诈”之嫌,侵犯了消费者的充分知情权,不利于其及时调整投资决策。

为了避免目标冲突,相当一批经济学家主张监管机构应围绕监管目标设置(Wallman,1977;Taylor,1995;Goodhart,1998)。但在具体方案的设计方面,理论界仍未达成共识。较为普遍的一种模糊分类方案认为,各类金融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对维护系统稳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并且与宏观经济政策关系密切,因而应当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而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消费者保护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由相应的专业监管机构负责。但在这一框架下,对于某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常常难以同时兼顾不同的目标,只能有所侧重。如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只以维护系统稳定为重点,有时不可避免地难以顾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对证券业的监管,则主要顾及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为避免这种主次的冲突,泰勒(Taylor,1995)提出了一种“双峰”论(TwinPeaks)的观点,认为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可以根据目标的不同,设置两个相应的监管机构。两者的监管对象都同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只是前者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性监管,以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尽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崩溃;后者针对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商业营运监察”性的行为监管,以防止其出现欺诈或机会主义行为,保护知情较少者(中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负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应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对象,而负责稳定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应以支付系统为对象。

二、银行业监管目标体系的确定:中国的选择

监管目标的确定与划分,既应当遵循整个金融系统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有效进行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具体金融机构的体制安排、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环境等国情实际,从既有利于整个金融系统长远发展的战略发展需要,又有利于保证体制改革平稳推进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具体设计、安排。

从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来看,随着银监会的成立,逐步形成了与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框架。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央银行除了在传统的货币政策职能之外,还有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职能。而在目前正在讨论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就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宗旨。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首次得到了明确区分,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民银行既承担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宏观职能又负责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的微观职能的双重监管目标冲突问题。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专业监管机构,银监会的成立使得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监管目标获得独立化,使得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得以凸显,有利于存款人利益能得到切实保证。

从理论上讲,银行经营中对存款人或消费者可能造成的利益侵害,一方面是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高负债率和有限责任制而导致的经营者过度涉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在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存款等负债业务取得经营资金并实行有限责任的条件下,对于其股东与经营者发放贷款或从事某项投资而言,如放贷或投资成功可以取得几乎全部的收益,而如放贷或投资失败则只需承担极小部分的责任,因此,在缺乏必要的债权人监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存在过度涉险的激励,从而威胁到存款人资金的安全性等。另一方面可能的损害基本与一般企业类似,商业银行可能会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降低银行服务的质量和有效产出,侵犯消费者利益,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银监会“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的监管目标定位,就是要通过对于银行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各项经营业务的检查和监控等各项审慎监管工作,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服务部门或金融市场其它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或垄断定价的损害,促进各商业银行积极发展、稳健经营,加强内控制度,强化风险管理,确保消费者得到诚实、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外,由于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普遍存在,消费者行为之间也具有相互模仿和影响的外部效应,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信心。因此,出于对消费者整体利益的考虑,监管者还应当提供市场公信这样一种公共产品,要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及时预警、控制和处置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通过增加信息供给,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银行业经营的透明度,进而增进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防止出现因集中性的恐慌而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营。同时,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最为根本的是要提高其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之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发展滞后,市场规则及相关知识尚未完全建立并深入人心,居民缺乏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作为监管者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考虑,还有一个重要职责便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金融机构要及时向公众披露市场及金融产品的信息,监管者要对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作出判断,并纠正消费者对一些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误解。

最后,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还未健全,法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为从根本上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者必须严密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通过加强监管,建立起防范金融犯罪的机制,有效减少金融犯罪。同时,通过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损失,进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应当说,目前银监会的目标定位,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多目标的,但实质上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目标都统一于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这一最高目标,前者是基础与根本,后者则是其的具体化,四者共同构成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有机体系。

三、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定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分析

1、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反映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现代政治经济学对政府监管的分析认为,政府对不同行业的监管是不同利益集团政治斗争和利益较量的结果,反映了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佩茨曼,1976;Stockman,1991)。对银行业而言,正如前面的分析,政府介入主要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一个“有积极性的代表”(M.Dewatripont&J.Tirole,2002),以解决广大存款人之间因“搭便车”而出现的监管不足问题。目前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投资工具有限,居民主要以储蓄存款为主,几乎都是储户,其利益与银行密切相关。因此,银监会对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最为直接而深切地体现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