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23:53

资金监督

资金监督范文篇1

第一,做好监督前准备工作。一是检查方案的设计。好的检查方案是检查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案要切合实际,详细务实。要采取按拨付路径,自上而下的检查措施;涉农补贴检查时应进行抽查,每个县(区)必须对乡镇、村小组、个户人家作抽样调查。二是要认真研读国家支农各项政策;掌握国家财政支农政策支出的重点;准确掌握被查单位运行机制;掌握财政财务隶属关系、主要业务经营范围或职责范围、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审计部门对被检查单位做出的检查结论、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涉及建设工程的还应掌握相应的基本建设施工理论,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使用说明、相关的定额解释等。

第二,做好跟踪监督检查。首先,做好前期调查,包括项目报批、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工程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一致,有无擅自转包或者变更标段、工程量,有无工程招投标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等。其次,要在施工准备阶段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是否按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机制。监理单位及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相应资质;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审核;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设计措施进行审查。最后,支农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督检查要把握好重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工程的分包手续是否合法,责权利是否明确;施工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工程项目设备、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采购,有关合同是否合法合规;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有无擅自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降低质量等问题。

第三,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监督检查人员要加强跟踪问效检查,在熟悉文件资料后,必须到现场取样、询价,与施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进行交流,准确掌握工程实施的具体状况,以便更快地熟悉工程的结构。主要查核内容有:剩余物资和设备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财政资金是否按原渠道上缴主管财政部门,是否对贪污盗窃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做出处理;项目全线贯通后,是否按设计的规范要求组织试运行,对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缺陷问题,是否进行返工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项目资料的归档是否有专人按要求系统地分类整理了各种资料;验收程序是否规范,设计、建设、施工监理、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等专业人员是否参与,反馈意见建议是否落实,问题是否及时处置。

第四,狠抓账簿资料审核。一是核查是否设立专账管理;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是否转增本金,利息及结余是否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是否改变资金用途及平衡财政预算;是否存在贪污、克扣、挤占、挪用、截留、滞留补助资金现象;核查年度截止日银行对账单与专户账面余额是否一致;是否重复开设、随意变更和撤销专户,检查财政部门开设的专户余额是否与账面数相符。二是检查金融机构拨付资金是否附有财政拨款单;拨款金额是否与拨款单金额一致,如不一致,应查明原因。三是“一卡通”信息系统是否实行专人管理,专管员是否进行审核监督;是否严格限制非操作人员操作“一卡通”信息管理工作系统;是否对林业、农牧部门提供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粮食面积、人员花名册及补助金额进行审核。四是领款情况的审核是否有虚报冒领,乡镇或村集体以其他项目或名义克扣、抵扣直补资金的问题。

资金监督范文篇2

第一,做好监督前准备工作。一是检查方案的设计。好的检查方案是检查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案要切合实际,详细务实。要采取按拨付路径,自上而下的检查措施;涉农补贴检查时应进行抽查,每个县(区)必须对乡镇、村小组、个户人家作抽样调查。二是要认真研读国家支农各项政策;掌握国家财政支农政策支出的重点;准确掌握被查单位运行机制;掌握财政财务隶属关系、主要业务经营范围或职责范围、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审计部门对被检查单位做出的检查结论、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涉及建设工程的还应掌握相应的基本建设施工理论,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使用说明、相关的定额解释等。

第二,做好跟踪监督检查。首先,做好前期调查,包括项目报批、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工程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一致,有无擅自转包或者变更标段、工程量,有无工程招投标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等。其次,要在施工准备阶段把握好项目法人质量控制、监理工作。项目法人质量控制是否通过资质审查;是否按程序选择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有效,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制定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考核机制。监理单位及所派监理人员是否有相应资质;是否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了审核;是否对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和设计措施进行审查。最后,支农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督检查要把握好重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的代表是否按规定到位,各个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工程的分包手续是否合法,责权利是否明确;施工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工程项目设备、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采购,有关合同是否合法合规;设计变更是否按程序办理,有无擅自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降低质量等问题。

第三,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监督检查人员要加强跟踪问效检查,在熟悉文件资料后,必须到现场取样、询价,与施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进行交流,准确掌握工程实施的具体状况,以便更快地熟悉工程的结构。主要查核内容有:剩余物资和设备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财政资金是否按原渠道上缴主管财政部门,是否对贪污盗窃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做出处理;项目全线贯通后,是否按设计的规范要求组织试运行,对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缺陷问题,是否进行返工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项目资料的归档是否有专人按要求系统地分类整理了各种资料;验收程序是否规范,设计、建设、施工监理、质检部门、管理运行单位等专业人员是否参与,反馈意见建议是否落实,问题是否及时处置。

资金监督范文篇3

关键词:涉农项目资金;财会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

对涉农项目资金开展财会监督是保障党和国家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举措。2020年1月13日,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将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一并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会监督工作在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新定位、新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财会监督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涉农项目资金开展财会监督提出个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

一、涉农项目资金财会监督的主体

明确财会监督主体是强化涉农项目资金监管的前提。从现行法律法规所赋予职责职权看,实施财会监督的主体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单位财会部门的会计监督和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但是财会监督不能等同于财政监督,财会监督包含面更广,它们有各自的不同点和不同作用。(一)单位会计监督。《会计法》明确了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一是从经济往来现象看。凡是涉及到资源配置的地方,就需要会计核算,无论是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公共资源,都不例外。那么对涉农项目的监督职能自然应由单位财会部门来实施基层监督,这种监督是对涉农项目事前规划、设计、预算、评审、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参与式监督,事中项目建设、票据审核、拨款、成本管理、项目结算、财务决算、项目移交等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过程式监督。这一监督也是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可以增强单位财会人员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其熟悉单位管理现状、合理调配资金、落实成本核算、费用监督、资产管理、税(费)率变化的长处,更重要的是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机制下,项目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离开了单位财会人员组织或参与,绩效评价是很难开展的。二是从在管理现状看。权力运行集中体现在对资金、资产、资源等的管理和使用,这些行为都要通过财务成果来表现。因此,单位会计监督也必须成为财会监督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单位会计监督既是一种内部监督或者是基层监督,也是一种社会监督,为规范项目管理增加一道“防火墙”,能够改变过去财会边缘化、工程腐败化的现象。有了这种监督,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许多违规行为,为市场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坚实的防护基础。(二)实施财政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作为会计主管部门,财政监督需要切实运用好预算监督和会计监督两大基础工具,对单位财务成果实施再监督,但财政监督是事后监督,是对财政规定、会计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专业性的监督。一方面,涉农项目资金是政府公共资源配置亦即分配的结果,需要单位财务行为来反映,以体现公共政策和政府活动落实的具体结果。公共资源配置属于稀缺资源事关公众利益,并与公共权力行使直接关联,因此,财政监督从表象来看是针对“财”,实质上是针对“权”,通过财政监督,保证党的惠民惠农政策有效落实,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体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财政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反映,没有真实、完整和准确的单位财务成果,政府对经济社会的认识和决策就会丧失前提,财经纪律和法规也就会形同虚设,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无从谈起。财政监督对反映单位财务成果、会计信息质量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就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也就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可见,会计监督与财政监督尽管有各自不同特点,但二者在监督对象上是共同的,监督目的上是一致的,构成了财会监督统一体。

二、会计监督是涉农项目资金财会监督重要形式

会计是通过核算和监督来反映经济活动信息。对涉农项目开展财会监督,无论是从法律赋予的职责,还是现实管理需要看,会计监督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应当成为财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以保障国家财经纪律、财会法规有效落实。(一)法律定位。《会计法》赋予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是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审查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主要是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涉农资金是有具体专项用途的,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注重资金使用绩效,有必要对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对涉农项目资金实施会计监督责无旁贷。(二)资金适用范围。涉农项目资金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危房改造资金对涉农个人补助或补贴类资金,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农业生产发展类资金,退耕还林、农业生态治理保护等生态建设资金类等。适用范围广、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群众关注度高,资金使用效益社会影响大,加强惠民资金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监督十分必要。(三)实际管理情况。一是项目管理从项目设计、预算评审、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实施、资金拨付、竣工验收有其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会计监督应是这些程序中的重要一环,预算编制、税费变动、材料费、人工费、工程机械费等是项目成本的内容,如果会计监督与项目实施两张皮,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二是目前涉农项目多数是财政报账制,资金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各负其责,资金管理部门只能对报账资料的完整性负责,而对合法性和合理性就很难把握,形成了财政想管没有能力管,项目实施单位财会部门想管而管不了,发挥不了就地就近监管的作用;三是审计、监察监督是一种很好的监管方式,但是这些监督属于事后监督,形成不了事中监管态势,容易形成“监管盲角”;四是近几年各级对财会监督过多的强调的是财政监督,而对会计监督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导致许多单位财会人员对管理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会计监督职责没能有效发挥,财会监督“合力”没有形成。

三、如何开展涉农项目资金财会监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财会监督也要与时俱进,要从此前相对单一的财政监督领域向联合性监督转变;从事后监督向事前评审招投标程序性监督、事中支出审核决算合规性监督、事后效益评价绩效性全程管理监督转变。(一)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一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加强政治和政策理论学习,切实增强财会监督重要性的认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全社会支持财会监督的局面;二是加强财会法规知识培训。重点开展《会计法》和《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学习培训,加强对各类财政规定、会计制度的学习,增强依法理财、依法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通过网上培训、现场教学、岗位交流等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四是落实好《会计法》,健全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财会人员的社会地位,对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给予保护表彰,切实维护财会人员的权益。(二)理清财会监督重点对涉农项目资金财会监督需。要关注的重点有,一是在立项方面主要有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决策不规范,没有建立“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项目立项不科学等;二是在项目前期方面主要有预算评审不及时,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到位,工程招投标不规范等;三是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主要是合同意识不强,预算管理不到位,项目变更未按程序审批,项目超预算,追加预算指标未按规定用途使用,政策落实不到位,税费变化没有及时变更,工程管理不到位,偷工减料导致项目质量存在瑕疵等;四是在项目验收管护方面主要表现是工程验收不严谨,项目以结算代替决算,后期管护流于形式,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等;五是在资金使用方面表现是现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往来款长期挂账,违规管理使用项目管理费,违规管理使用工程前期工作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这些问题贯穿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全过程,需要会计监督与财政监督协力发挥作用。(三)为财会监督提供制度保障。财会监督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一种专业的、全过程的监督,构成了“监督链”中的一环。这一监督需要有强力的制度来保障,需要从监督主体、对象、程序、问题处理、数据共享等方面来规范,需要明确基层会计监督与财政专职监督的区别与联系,理顺两类不同监督形式的关系,注重两类监督的各自作用,不能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引导基层会计发挥监督前哨作用,以提高专业化财会监督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参考文献:

资金监督范文篇4

一、林业资金管理监督上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和规范林业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国家财政部、林业局2016年开始整合林业资金,定义为“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培育、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国有林场改革、林业产业发展等支出方向的专项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同管理。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会同国家林业局分配及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国家林业局负责相关规划编制,会同财政部下达年度计划任务,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同财政部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绩效管理。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统一、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包括:造林绿化资金(中央和省级造林补贴资金、三北防护林退化修复资金、退耕还林资金)、森林资源保护资金(森林防火、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部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林业贴息贷款补助资金、森林抚育补贴资金、部级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国有林场扶贫资金、中央支持国有林场改革资金等。此外,林业科技推广、森林公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林业管护补助、良种化建设、二类调查等经费也逐年增加。由于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投入的资金种类多、项目多、数额大,有的资金年度增加幅度也比较大。这些,都将增加财务部门监督管理的任务量和工作难度,对于林业财务部门是挑战,也是考验,更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使命。(一)林业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拨付资金不及时。资金拨付程序直接关系到补助资金能否按规定使用,切实发挥其作用。目前各地拨付程序不尽一致,繁锁的发放环节,出现违规滞留、截留、抵扣工程资金现象,有的用林业资金抵拨下级单位应上交的育林基金、管理费等,有关部门不按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到用款单位,导致拨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工程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发挥。这个问题既有财政部门的原因,也有林业主管部门的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地滞拨问题。2.专项资金不专用。国家每年都有相当大的林业资金从财政拨入到林业项目实施单位,目的是为了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彻底改善总体生态环境,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一些地方财政困难,存在拖欠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在争取到财政资金拨款后,往往将工程部分专项资金投入到非直接工程建设上,用于支付工资、核销办公费、招待费,有的甚至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无视主管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工程资金成了“唐僧肉”,林业造林后拿不到钱,既侵害了基层林业利益又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3.资金使用不规范。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林业资金使用单位要配备专人对资金进行管理和会计核算,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统一管理。而事实上,多数使用单位没有建立资金使用过程的规章制度或制度不规范、不严格,行政干预过多,造成资金使用随意性大,转存资金、工程之间资金互相串用普遍,有的弄虚作假,虚列工程支出,通过做假账等方式套取工程资金用于管理性质的支出或计划外建设,甚至出现了“打白条”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4.其他一些新问题。一是转移转存工程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二是在种苗采购等资金支付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大量提取现金,不但给资金管理增加了难度,还给某些人违法乱纪提供了条件;三是个别施工单位在上报工程项目时,故意把定额报高,工程报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定额又压到最低点,形成“大头小尾”;四是有些施工单位假借封山育林的名义,用前人造好的林子应付检查,在既没有增加新的作业内容,也没有增加护林人员,更没有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争取来工程专项资金。(二)林业资金使用管理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对林业资金管理重视不够。存在重争取、轻管理的现象,认为资金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过于依赖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来对资金监督管理负责。2.财务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缺少责任和担当意识,原则性不强,主动积极作为不够,防范和规范意识缺乏,往往造成疏于监管,流于形式,许多违纪违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3.项目建设单位的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只是重视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疏于对资金的跟踪管理和问效,导致出现擅自变更项目计划、挤占挪用、虚列开支、不按规定使用现金、“白条子”列支等现象。4.财经规章制度滞后,常常是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也不够完善、具体和符合实际,缺乏可操作性。

二、林业资金管理监督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在资金管理上,各级林业财务部门,要率先作为,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积极为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这是新时期林业财务工作的永恒主题。管好用好林业资金就是最好的服务、保障和最大贡献。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严管钱、重效益;不违纪、重预防;不越轨,重法纪;不变通、重落实”的观念。把资金监督管理作为一项永远不敢懈怠的大事,充分认识加强林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加大资金管理力度,确保国家的每一笔投资都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应有的效益。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林业资金管理责任制。强化林业资金的责任意识、资金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资金监督的责任意识,确保林业资金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二)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1.严格执行各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化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思想在林业资金管理中的集中体现。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指导和监督不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全程把关,强化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2017年6月6日,黑龙江省财政厅、林业厅森工总局联合印发《黑龙江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对林业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综合考评,必须使之成为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执行。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严格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3.探索资金安全运行新机制,强化资金运行全过程管理。大力推进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的招投标制、工程管理制、报账制,增加林业资金的下达、分配和使用透明度,从源头上保证林业资金专款专用。4.认真清理“小金库”和银行账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使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透明化。(三)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林业资金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制度再好,办法再多,都要靠人去执行,人的素质决定了制度的执行质量。因此,增强林业主管部门、单位法人和财务人员遵纪守法、严格照章办事的意识和自觉性至关重要,也是加强资金管理的基本条件。加强业务培训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培训,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行政许可法》、《会计法》,《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熟悉生态建设及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掌握林业的基本情况和计划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章及具体操作方法扩大林业生产、经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在林业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中分析判断、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林业资金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四)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搞好资金稽查。新时期,赋予稽查的职责和任务是非常光荣和艰巨的。1.各级领导要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按照资金管理的法规制度要求,切实把资金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保证资金用在林业工程建设上,要像反腐败一样警钟长鸣,切实将资金管理、资金稽查工作抓好抓实。2.规范管理,提高资金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资金稽查工作是确保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资金管理要求的有效手段。稽查人员要敢于碰硬,敢担当,善作为,坚持“四个意识”,严格按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及其《细则》的规定,强化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3.严肃查处违纪问题,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纪问题是资金管理全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道关口。在每一次重点工程审计、专项资金稽查中,发现有挤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的要一查到底,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处罚,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林业资金监督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牵动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质量和效益。如今的林业资金管理涉及的往往是更多的生态项目和更大的资金额度,已经发展成林业资金和项目的双重监督管理。在当前林业以改革促发展,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形势下,管好用好林业资金,直接关系到林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加大林业资金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周英 李佳忠 单位:1.龙江省依兰县林业局 2.黑龙江省林业重点工程稽查管理总站

资金监督范文篇5

一、扶贫项目资金审计监督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一)持续开展了对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围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农村医疗卫生和饮水安全等一系列重点、热点问题,结合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10余次。审计发现,个别地方对扶贫政策宣传不够,个别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或比选,少数项目竣工验收不及时,部分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建后管护不到位、农村饮水安全未按规定筹集维修养护基金等问题,审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处罚,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6条。

(二)认真开展了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为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特色产业和就业发展、移民搬迁、低保、医疗救助、灾后重建等资金的审计力度,重点揭露挤占挪用、滞留截留、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揭示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残疾人保障金专项审计、就业再就业资金审计、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粮油高产创建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农民工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0个,对发现的36个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61条,移送案件线索3条。同时,配合市审计局完成县2011-2013年扶贫资金审计,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

(三)扎实开展了对扶贫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为促进扶贫项目建设,大胆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核减工程投资,节省建设资金,促进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挥效益。完成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村损毁沼气恢复重建工程、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优质粮油基地重建、巴山新居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审计项目113个,送审金额11.78亿元,审定金额10.22亿元,审减金额1.56亿元。

(四)组织开展了对扶贫资金管理部门的审计。在财政审计中,加强了对财政转移支付中扶贫资金的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与扶贫建设有关的农、林、水、文化教育事业资金、农村卫生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列入了审查内容,通过对领导干部履行脱贫攻坚相关责任的审计,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各类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共完成对财政、扶贫、国土、住建、交通、农业、水务、环保等部门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18个,对发现的46个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并提出建议意见39条。

二、扶贫项目资金审计监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内容较为单一。扶贫资金自上往下,逐级下拨,涉及的部门多、链条长,既需要对资金进行全面的跟踪审计,更需要对分配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和合规进行重点关注。要全面开展审计,就需要对财政以及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业务部门全部进行审计。当前对扶贫资金审计往往局限于合规性和财务账目基础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涉足较少。

(二)审计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如决策分析评估人士、土地专家、环保专业人才等,我们目前的审计力量和水平还不适应开展此类综合性审计。现行审计技术大多为就地手工搜集、整理、复核及分析各种信息,未充分利用现代审计新技术。

(三)问题整改难度较大。目前的扶贫资金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项目完成了,才开展审计,问题已经既成事实,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难以纠正。

三、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提升扶贫项目资金审计监督实效

(一)创新审计理念,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在审计理念上,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充分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工作目标上,要重点检查纠正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把握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在审计技术上和方法上,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审查财务资料为主向审查业务流程手续为主转变,从账面审查为主向延伸调查为主转变,从手工审计为主向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加强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深化道德教育和学法用法,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工作作风硬的审计队伍。

(二)审计关口前移,全面开展扶贫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对扶贫资金和项目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将审计的关口前移和深化,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变阶段审计为全程审计。及时查处和纠正在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违规问题,避免损失浪费,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突出审计重点,努力提高审计监督效果。重点检查项目计划落实情况,有无冒领补助资金和损失浪费,是否改变资金用途,以评价其达到的效果;配套资金筹集是否到位,分析项目的进度以评价其项目的效率性;分析项目的经营收入和成本,以评价其经济性。对人民群众关注或反映较大问题的审计,应在全面熟悉扶贫政策法规基础上,对照有关责任状或协议书,看有否及时按协议兑现有关扶贫款或补助资金,落实各项扶贫政策。

资金监督范文篇6

近年来,作为市农业第一大支柱财产的蔬菜栽种业其项目规划不时增大,各类搀扶资金不时增多,惠及群众不时添加,如若监视治理任务不到位,势必会影响蔬菜项目资金的运用效率和结果,势必会繁殖糜烂,势必会损害党和当局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应该如何强化对蔬菜项目资金的监管呢?笔者在仔细进修相关文件、回忆积年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展开状况、总结以往经历经验并带着问题查询研讨的根底上,经由仔细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蔬菜项目资金监管的内在、目标和意义

(一)内在

蔬菜项目资金是指投入到蔬菜财产开展范畴,具有特定合用局限和专门用处的财务性资金和其他资金(首要包罗:省级财务资金、市级财务资金、价调基金、国开行借款资金等)。蔬菜项目资金首要用于蔬菜基地根底设备建立、蔬菜质量平安系统建立、蔬菜科研、蔬菜出产、新技能推行、蔬菜行政法律等任务。蔬菜项目资金监管是指蔬菜主管部分对蔬菜项目资金进行方案、执行、监视等任务。

(二)目标

强化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的目标是促使广阔蔬菜阵线的干部职工在深化进修和理论科学开展观的根底上,发扬清廉、高效、为民的优秀作风,具体贯彻落实好中心、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加速蔬菜财产的开展,确保市民蔬菜供给和菜农增收。

(三)意义

1、强化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管是推进蔬菜财产又好又快开展的要害。近两年,市蔬菜办调动各类要素争夺项目资金,较好地发扬了资金的效益,使我市的蔬菜财产有了较大开展。跟着项目资金投入的增进,蔬菜综合出产才能明显进步。

2、强化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管是蔬菜项目资金发扬最大效益的保证。当时,我市蔬菜财产处于构造调整的要害期间,只要以蔬菜项目标实践成效和业绩吸引更多项目,才干争夺社会和相关部分的注重,争夺更多资金,构成财务性资金投入的良性增进。

3、强化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管是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定要求。科学地布置蔬菜项目、合理地统筹资金运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足、用在刀刃上,充沛发扬蔬菜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经过有限的蔬菜项目资金对产销龙头企业、大户(协会)的搀扶带动,构成优越的投资情况,促进传统蔬菜出产方法向集约化蔬菜出产方法转化,完成蔬菜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的必定要求。

4、强化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管是确保当局蔬菜任务干军队伍廉政勤政的要害。进一步增强蔬菜项目资金的监管,既是强化治理本能机能,促进蔬菜财产开展的久远需求,也是表现党的在朝为民理念,维护农人亲身好处的实际义务;既是促进社会公道,构建调和社会的必定要求,也是推进当局效能建立,进步当局在朝才能的主要内容。

要做好蔬菜项目资金的监督工作,标准化的做事顺序尤为主要,笔者经过仔细调研以为,蔬菜项目资金监管应该遵照以下顺序。

(一)项目方案治理

1、年头布置。市委、市当局于2006年出台了《2007年——2010年蔬菜财产开展规划》(筑府发【2006】103号)(以下简称《规划》)。每年岁尾,市蔬菜办依据《规划》都要出台第二年的《蔬菜任务布置定见》(以下简称《定见》),并将《定见》下发到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寻求定见。

2、项目申报。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连系当地区实践,在寻求蔬菜栽种乡(镇、办)的定见和建议后,依照由市蔬菜办一致制造的《蔬菜项目申报底本》,每年岁尾提出第二年申报项目和资金方案,并报市蔬菜办有关营业处(站)。

3、项目论证。在收到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上报的《蔬菜项目申报底本》后,市蔬菜办辨别与市发改、价调、财务等有关部分对接,并由班子成员率领相关营业处(站)人员深化现场调查评价,提交主任办公会研讨构成初步定见,再由办首要指导与分担指导及营业处(站)与区(市、县)当局分担指导及蔬菜主管部分对接之后,再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讨论证。

4、项目审批。在上下对接论证的根底上,将项目和资金的方案向市财务、价调、蔬菜、国开行等部分单元上报资金预算,最终以审批的资金投入蔬菜财产开展。

(二)项目执行治理

1、资金拨付。

(1)财务资金:在预算根底上,市蔬菜办与市财务局对接,连系出产时节,一起下达至各项目施行单元。

(2)价调基金:依据出产时节要求,由市蔬菜办向市价调办、市财务局辨别请求资金并拨付到市蔬菜办,办再拨至各项目施行单元。

(3)国开行资金:依照方案,由市蔬菜办向市财务局请求拨至市蔬菜办,办拨付到各项目施行单元。

2、物资收购。蔬菜项目资金到位后,各项目施行单元严厉依照有关准则规则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当局收购。

3、物资发放。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和乡(镇、办)农技部分严厉实行物资入库清单、出库清单等准则。物资发放时一切物资一概执行发放清单公示准则,要将物资发放的工夫、地址、经办人、受益人、数目、价钱等状况具体公开。如以现金方式对农户进行直补,则要采用农行“一卡通”从帐上付出,执行阳光操作。

4、反省验收。项目施行完成后,由项目施行单元提出请求,市、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施行单元担任供应验收的相关材料,专家组担任出具项目验收申报,市、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担任将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三)项目监视治理

1、明白责任,分层治理。每个项目都要明白项目担任人、详细经办人、营业治理人和监视人。项目担任人是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担任人,担任项目标总体协调;详细经办人是相关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有关人员或乡(镇、办)农技部分有关人员,担任项目标详细施行;营业治理人是市蔬菜办营业处(站)的相关人员,担任项目标营业指点;监视人是市、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的纪委监察室、财政处的相关人员,担任项目施行的监视,对蔬菜项目资金运用状况进行指点和监视。

2、严厉准则,重点治理。

在蔬菜项目施行进程中,严厉三项准则的执行。

起首,严厉执行立案制。市、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运用的每一笔涉农资金,填写《涉农项目资金注销立案表》报同级纠风办立案,由纪检监察部分牵头进行跟踪监视。其次,严厉执行公开制。一是各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蔬菜项目资金运用状况要接纳恰当方式公开。二是农资补助、物资发放等状况,必需向农人和效劳对象公示,进步资金分派运用通明度,承受群众监视。第三,严厉执行责任追查制。监视人要增强监视治理力度。对在项目执行进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实时反应,责令整改;对发生严峻结果的,要依纪追查相关人责任;对触及违法行为的,要实时转交司法机关措置。

经过对前阶段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的查询研讨,发现存在以下首要问题:1、单个单元对蔬菜项目监督工作主要性的看法有待进一步进步;2、单个单元重项目申报,轻项目治理;3、资金到位与蔬菜出产时节的超前需求有必然矛盾,很难知足蔬菜出产的需求;4、因为受县级财力缺乏的影响,良多项目区(市、县)匹配资金难以到位,影响了项目施行结果。

经过总结蔬菜项目资金监管的成功经历,提出如下行动:

(一)增强教育,进步看法。增强主旨教育,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政勤政教育,展开向进步前辈榜样人物进修的示范教育、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等运动,实在进步党员干部清廉自律的认识和拒腐防变的才能。增强营业培训,让广阔干部职工熟习营业,熟知任务顺序。还,连系展开深化进修和理论科学开展观运动,深化展开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起劲在蔬菜系统构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勤为荣、以懒为耻,以能为荣、以庸为耻的优越风气,为进步党员干部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主要性的看法打下优越根底。

(二)增强指导,明白责任。市、区(市、县)蔬菜主管部分要成立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指导小组,担任该项任务的指导、协谐和职责分工。要将蔬菜项目资金监督工作归入主要议事日程,增强对蔬菜项目资金监管的指导。还,每个项目都要明白项目担任人、详细经办人、营业治理人和监视人。要落实责任,分层治理。

资金监督范文篇7

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

实施以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实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和谐固镇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关心民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审计部门要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的审计监督。一要加强领导。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审计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二要健全制度。审计局将结合民生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省、市有关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三要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谋划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工作,要结合实际,加大对民生工程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为构建和谐固镇做出审计部门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监督,确保民生工程资金的安全与有效运转

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强化对农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资金的审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八项民生工程是“高压线”,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工程资金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

1、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县审计部门将围绕民生工程建设这个中心,结合地方政府关注、全县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在去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审计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审计的基础上,今年拟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农村卫生(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以及救灾、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各相关项目的实施单位要按照省审计厅确定审计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审计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审计质量。对未纳入2008年审计项目计划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其他民生工程项目,审计机关将结合省审计厅、市审计局安排,从今年起,有计划分步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将根据项目实施周期和进度,纳入滚动审计项目计划,连续实施审计。

2、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在开展民生工程项目或资金审计中,认真搞好审前调查,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在揭露违规违纪问题的同时,从制度建设入手,把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内容,重点把握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果,突出资金的安全性、及时性和效益性。对部分重点建设项目,除采取跟踪审计或滚动审计外,还要根据建设项目审计的要求,对项目的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和调查,结合民生工程建设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尝试性地开展效益审计,适当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重点揭露项目管理与使用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加强原因分析,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制度建设、机制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作用,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

3、加强审计结果运用。要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和资金审计,加大审计处罚力度,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侵占民生工程资金等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县审计机关除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另外,要加强审计结果运用,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使各项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开展民生工程审计,既是扩大审计影响,又是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的有利契机,县审计机关将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等相关规定,报经县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

资金监督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为原则,以建制度、查隐患、促整改为目标,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化和专项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促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

(一)检查项目

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结合项目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审查账目、查阅档案等形式,重点检查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检查项目为扶贫贷款贴息、2013年公租房、2014年廉租房,以及部分建设项目资金,具体见附表《县2014年财政专资金被检查项目及单位》。

(二)检查内容与要求:

1.补助对象的基本资料是否属实,有无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问题;

2.项目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是否按规定办理资金拨付手续,有无滞留资金问题;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或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

3.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财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是否符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规定。

三、检查时间

2014年10月27日召开检查布置会议,2014年10月27日开始检查,11月20日检查结束。

四、检查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2014年度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由县财政局局长负责,副局长分管,财政监督检查局具体组织实施,检查人员由县财政监督局工作人员和委托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人员组成,局相关岗室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五、检查方式、方法

主要是采取听取汇报、查验账目、翻阅档案、召开座谈会、深入现场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取汇报。听取被检查单位对相关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取得书面汇报材料。包括工作开展情况、财政财务管理政策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对财政资金支持和管理的意见建议。

2.查阅文件、资料。查看有关会计账簿以及文件资料等,查阅各级财政部门下达财政专项资金的文件或拨款单,掌握资金拨付情况,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3.实地查看。实地查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对有关专项资金进点查看。主要了解项目建设进度、标准和质量以及项目运行管护等,查看有关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

六、具体要求

1.参加检查人员,要提高认识,认真履行检查职责,不能走过场,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按规定处理。

资金监督范文篇9

关键词: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治理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和乡村地区的振兴工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国家更是先后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保障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涉农扶贫资金也随着政策投入力度的加大也越来越多,在资金的具体使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涉农扶贫资金拨款时间较长,再加上基层一些干部对这部分涉农扶贫资金的贪污,涉农扶贫资金没有落实到实处。为缓解这一现象的发生,需加大对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治理,找出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

一、涉农扶贫资金的现状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逐年调增涉农扶贫资金,2018—2020年仅安排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增量资金就高达2800多亿元。但由于各地方重视程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导致涉农扶贫资金的落实不到位。首先,涉农扶贫资金的使用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中央财政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专项扶贫资金达1461亿元,但实际很多地方的涉农扶贫资金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还有一些地方的涉农扶贫资金并没有及时拨款,导致一些地方的扶贫项目工作搁置,或是拨款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造成了资金剩余。其次,涉农扶贫资金被挪用现象频发。据统计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等职务犯罪案件1892件,同比上升102.8%。最后,部分资金使用出现浪费。一些基层部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涉农扶贫资金使用有失科学性,还有一部分由于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没有针对性的合理预算资金,在工作中造成了涉农扶贫资金的浪费。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都导致了涉农扶贫资金没有发挥其实质的效果,影响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步伐。

二、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涉农扶贫资金使用现状,政府认识到必须要加强资金的监管,在财务上建立了审计监督体系,用以保证该项资金的使用到位。但目前的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能力还有不足,存在以下问题:1.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涉农扶贫资金财务的管理人员需要有很高综合素质,在进行涉农扶贫工作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资金财务管理队伍不仅要求财务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财务技能,同时,也需要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以此来满足扶贫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但目前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人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就会在监督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对于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的工作人员,还没有一个坚定的态度,甚至还会有贪污受贿、走后门的现象,一些专业能力不强的人也进入到监督工作中,导致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缺乏专业性的财务审计监督人员[1]。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接受培训不够,据统计2021年各省市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受训覆盖率仅为49.3%。还有一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没有对培训工作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培训敷衍了事,工作培训即使实施也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工作培训没有及时跟进,就会导致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不能够紧跟实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内容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一些工龄较大的员工仍旧采取较为传统的工作模式,严重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效率。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中,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工作能力、工作创新方面和工作职责上都有所欠缺。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国涉农扶贫资金财务管理人员40-50岁占比45.17%,可以说是中坚力量,这部分人普遍学历较低,平均学历仅为大专,同时,也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无法实时的跟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创新精神,在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时效率较低。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现有人员更注重记账、交报表等方面的工作,且财务人员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2]。这两个原因导致财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工作重视度不高,导致在这方面工作也做得不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和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强化财务战略思想,并具有创新思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处境,落实精准扶贫,做好财务审计、管理和监督的工作。2.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科技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更多地使用科学技术能够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技术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可以更快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采取信息化的技术能节省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信息化技术同时也能够避免一些贪污受贿的发生,信息化技术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是机械化的,工作的成果是准确的。当前,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非常少,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仍旧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导,没有积极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导致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相比于其他工作质量较低,效率也较低。3.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没有相应的审计程序尽管各省市均制定了《涉农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但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程序并未统一,基本上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更严重的是部分省市还未完全形成相应的审计程序,直接影响了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工作。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项目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项目大多随意安排,审计时工作比较繁琐,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相应的程序,这就大大降低了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的工作效率[2]。其次,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的力量不足,审计工作的能力有限,一些涉农扶贫资金财务的审计时间较长,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监督工作往往就会起不到效果。4.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的总体效益不明显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的总体效益在工作中并不明显。首先,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停留在传统的账目上,并没有针对涉农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同时,对涉农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并不了解,在审计工作中往往并没有重视。其次,财务审计与监督对涉农扶贫的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主要针对是否符合规定,且主要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也没有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更没有将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得出的结论上升到更高层次进行宏观分析。

三、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治理措施

1.提高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直接的联系,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不断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首先,在对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进行招聘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筛选,招聘学历高,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其次,要不断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能力。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根据时代的发展,发掘适合当下的工作方法,使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财务审计方法,且能将所学习到的先进的审计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来,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再次,对于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文化普及也不可以懈怠[3]。要对刚刚进入工作的新职员进行必要的文化宣传,涉农扶贫资金使用是帮助农民富裕起来的一个重要保障,每一个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明白自己在脱贫攻坚中所承担的职责,使自身拥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意识,认真工作,恪尽职守。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还应当在工作之外仍旧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监督责任,完善自己的监督意识,时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完善自身的工作意识。在财务管理不断发展过程中,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和监督人员要有极高的素养,还要富有创新精神,专业方面的知识也要十分的完备,这样才可以根据财务数据深入研究其信息价值,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保证建设过程中资金财务的健康发展,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实施,使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由此看来,财务管理人员是不可缺少的,进而得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2.加强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科技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高科技已逐渐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为了能更好地加强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工作效率。审计监督工作应不断提升工作中的科技应用,在工作中不断采用新兴的科技,现代的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地获得审计工作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运用到保密工作中,更好地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的保密工作。虽然现在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工作中已经大量使用科学技术,但不免有些工作仍旧存在漏洞,仍旧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质量不高和工作效率低下,在科技运用中,应当对整体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科学技术已经很成熟的一些领域,审计监督工作中更应该积极引用[4]。在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应当更多地采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应用更高的科技方法,更快地获得审计工作的数据,也可以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质量,也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财务审计监督系统。3.优化审计监督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审计监督环境是监督工作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涉农扶贫资金及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监督环境。通过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工作手段,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扩大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范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营造遵纪守法的监督环境,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人员的法律素养,为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注重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网络工作,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也成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部分,在网络环境的监督工作中,也应当正常工作,遵纪守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4.加强乡村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能力根据近年来涉农扶贫资金的使用项目统计来看,拨付到乡村建设上的资金数额逐年递增,这将是今后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的重点方向。首先,要制定涉农扶贫资金使用制度,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和审计流程,对重点项目的监控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要深入项目过程中,理清资金使用的条线。其次,加强对预算、决算的监督管理,做到预算有尺,决算有度,合理规避资金使用过程的浪费现象。

四、结语

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去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去制订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且在措施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问题。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部门应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涉农扶贫资金财物审计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改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监督系统。不断引进新型人才,不断应用高科技技术,不断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通过这些治理措施来不断提升涉农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发挥审计监督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问题与治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2]杨婷婷.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问题与治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3]潘华萍.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究[J].经贸实践,2016(6).

[4]康丽雅.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与优化设计[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

资金监督范文篇10

本制度所称专项资金是指本级财政安排、上级财政补助用于我局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财政性资金。

一、监督节点

(一)资金申报

局相关各业务科室,直属单位根据每年建设厅及省财政厅的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申报通知,按照所确定的下一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申报原则、申报范围、资格条件、申报时间、支持方式等审核、申报专项资金、各科室上报局党组通过后,上报县财政局。

(二)资金使用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按照下达该资金的指标文件确定的范围确定。不得用于补充人员经费、津补贴、运转经费等经常性支出,以及楼堂馆所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建设支出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按照下达专项资金的指标文件,由相关业务科室按照资金支持方向,提出使用计划并提供相关依据,报主管局长审核,经主管局长审核后,报计划与财务科,由计划与财务科报局党组审核通过后,报县财政局备案,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资金管理

我局作为专项资金使用部门的,严格按照预算、按进度、按程序拨付和使用,坚持先批后用,先审后用。

(四)监督检查

计划与财务科会同各相关科室对项目进展、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开展专项检查。

二、监督对象

项目资金申报、使用、管理、检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监督措施

1#廉政风险点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未按专项资金支持方向(范围)申报,未按流程申报专项资金。

监督防控措施:在申报过程中,严格执行省、市、县文件,各科室(单位)上报项目要报请主管局长审核,上报局党组,党组审议通过上报有关部门。

由局党组负责监督,局纪检监察室适时介入。

2#廉政风险点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未按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分配专项资金、挤占、挪用、截留等。

监督防控措施:各有关科室(单位)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指标文件使用方向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经主管局长审核后,由计划与财务科提请局党组审议。

由局党组负责监督,局纪检监察室适时介入。

3#廉政风险点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局本级作为专项资金使用部门,未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监督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计划与财务科负责局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并对所属单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计划与财务科负责监督。

4#廉政风险点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检查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