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7:26:27

资金筹集

资金筹集范文篇1

一、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我县农村低保实施扩面提标。全县保障人数由14332人增加到21490万人,低保线由人年均683元提高到860元。原纳入低保范围的14332人补差标准由人年均380元提高到437元,人年均增加57元;2008年新纳入低保范围的7158人补差标准为177元。扩面提标所需资金仍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建设的意见》(皖政〔2007〕3号)执行,即省财政承担70%,县承担30%。

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人均补助40元,省财政对所有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地区人均补助30元,县财政人均补助1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

三、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共担;补助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所需资金,中央按照落实基本标准所需经费总额的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财政应承担的50%部分由市、县(区)承担。

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核定2007年—2010年我省20户以上“盲村”30404个,按照每个“盲村”1万元的补助标准共需投入资金30404万元,我县没有项目。

五、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高校(高职)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高校(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省和地方按6:4的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负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财政负担,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民办高校、高职(含独立学院)由省财政承担;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央和地方按6:4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负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财政负担,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县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级与县(财政按8:2的比例分担,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所在、县财政按7:3的比例分担。

六、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规定,所需资金,由中央统筹安排。

七、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根据**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提高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补助标准的通知》(皖农〔2006〕1号)规定,国家和省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补助标准由原来每公里10万元提高到12.5万元。所需补助资金来源为:中央省按每公里12.5万元补,县自筹资金每公里12.5万元,筹集资金主要来源是,地方财政在预算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地方交通规费收入(或分成收入),个人捐资或通过农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其他等。

八、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106号)、财政部印发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财综〔2007〕64号)、省财政厅印发的《**省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综〔2007〕1658号)规定,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所需资金,按照保障范围和保障方式进行筹集:

租赁补贴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解决。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专项补助县,同时省财政继续将此因素纳入一般转移支付范围,对困难县给予支持。

实物配租所需资金,由县政府多渠道筹集:1、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2、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3、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4、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的补助资金;5、社会捐赠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6、其他资金。

九、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县计划统一实施500例。所需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解决。

资金筹集范文篇2

一、筹集对象

凡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本区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组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各类混合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为本单位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和外来人员综合保险(以下简称城保、镇保和综保)的雇佣员工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二、筹集部门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为区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筹集的责任主体部门,区政研室、财政部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税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银行支行协助开展此项工作。

三、筹集办法

企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农业银行支行签订区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自动划帐协议书,按照协议自动划帐解缴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落实有关部门在每年的1月底之前,对应列入征集范围的企业列具清单,送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由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统计确认上一年度末企业未参加城保、镇保和综保的雇佣员工人数,并于每年3月5日之前由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将各企业核定人数和应缴纳金额通知各企业,3月15日之前完成应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人数和金额的复核工作。

四、筹集标准

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人均年缴纳费用以市职工年最低工资标准的4%计算(如2006年缴费标准为750元/月×12月×4%=360元/年/人,90元/季/人,缴费标准随市职工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作相应调整),每季收取1次,按年应缴费用的四分之一缴纳。

五、缴纳期限

每季度末之前企业必须在农行专用帐户中存有足够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资金。

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根据复核后的人数和金额,每季开具中国农业银行市分行委托收款凭证和收款收据,委托农行分别于每季末次月10天内从企业指定的农行专用帐户中收取。

六、资金拨付

筹集的资金由农行直接交付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再转拨给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

七、工作职责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是企业扶持资金的责任主体部门,具体负责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收取工作,实际收取的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与应缴纳企业扶持资金的缺额部分由各镇、工业区承担。

区政研室要将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筹集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镇、工业区的考核内容。

财政部门会同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有关政策和征收措施,协调有关事宜,协助收取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合作医疗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文件资料的拟定工作,并负责企业符合条件人数的摸底工作,协助收取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税务部门协助配合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催缴和宣传工作。在征收期前将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收款收据发放至征收企业。

资金筹集范文篇3

一、筹集对象

凡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本区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组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各类混合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为本单位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和外来人员综合保险(以下简称城保、镇保和综保)的雇佣员工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二、筹集部门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为区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筹集的责任主体部门,区政研室、财政部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税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银行支行协助开展此项工作。

三、筹集办法

企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农业银行支行签订区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自动划帐协议书,按照协议自动划帐解缴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落实有关部门在每年的1月底之前,对应列入征集范围的企业列具清单,送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由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统计确认上一年度末企业未参加城保、镇保和综保的雇佣员工人数,并于每年3月5日之前由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将各企业核定人数和应缴纳金额通知各企业,3月15日之前完成应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人数和金额的复核工作。

四、筹集标准

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人均年缴纳费用以市职工年最低工资标准的4%计算(如年缴费标准为750元/月×12月×4%=360元/年/人,90元/季/人,缴费标准随市职工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作相应调整),每季收取1次,按年应缴费用的四分之一缴纳。

五、缴纳期限

每季度末之前企业必须在农行专用帐户中存有足够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资金。

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根据复核后的人数和金额,每季开具中国农业银行市分行委托收款凭证和收款收据,委托农行分别于每季末次月10天内从企业指定的农行专用帐户中收取。

六、资金拨付

筹集的资金由农行直接交付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再转拨给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

七、工作职责

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是企业扶持资金的责任主体部门,具体负责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收取工作,实际收取的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与应缴纳企业扶持资金的缺额部分由各镇、工业区承担。

区政研室要将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筹集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镇、工业区的考核内容。

财政部门会同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有关政策和征收措施,协调有关事宜,协助收取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合作医疗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文件资料的拟定工作,并负责企业符合条件人数的摸底工作,协助收取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

税务部门协助配合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的催缴和宣传工作。在征收期前将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收款收据发放至征收企业。

资金筹集范文篇4

(中经评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相应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制度被誉为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是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助推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求的长效、稳定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确保社会保险资金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持续稳定增长,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大事。

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及其资金筹集机制概述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转,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机制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银行代扣劳动保险金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起步。范围主要涵盖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单位。企业须按月向中华全国总工会指定的国家银行缴纳劳动保险金,保险对象为城镇企业职工,但职工个人不负担任何社会保险费用。这是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不分险种的“一揽子”保险计划,传统称为“劳动保险”。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直接控管,银行严密地控管着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行,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政府赋予的监管企业的行政职能,在广覆盖和强制性等方面无疑都具有相当的优势,所以当时劳动保险金的筹集由银行负责代扣。

第二阶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1984年,无锡等部分地区开始试行了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建立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并实行企业支付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此时还是实行银行负责代扣.存入专户。但从1986年起,国家开始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此时,按照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银行逐渐还原其金融企业的本来身份,原来所承担的监管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职能随之消失,如果再通过银行代扣社会保险费已不现实。而此时劳动部门负责企业劳动用工计划和工资管理,控制着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基数。在这种情况下,劳动部门开始走上了社会保险费征管第一线,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和支付全部由劳动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第三阶段:税务机关逐步介入社会保险费征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社会保险制度,对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作了根本性改革。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我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覆盖范围扩大到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资及事业单位的所有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工伤、生育保险通过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这时,个体、私营、股份制、外资经济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大增强,企业劳动力的管理已经基本靠市场供求来调节,工资也大部分由市场确定,劳动部门对劳动用工计划和工资控管的职能逐渐弱化,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已显得力不从心,征收管理能力随之大打折扣,对已参保单位和人员的费源控管乏力,而且对企业社会保险费实行差额缴拨。的征缴机制已不适应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要求,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处于较低水平.大量应收资金收不上来.许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社会灵活就业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现象较为普遍.基金的支撑能力下降,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已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区的政府为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缓解社会保险基金巨大的支付压力,将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交给征收力度大、征管基础较好、组织收入经验丰富的税务机关征管。1995年前后,武汉、宁波两地政府决定将企业和有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交给税务机关征收,税务机关由此开始介入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上述两地的社会保险费移交税务机关征收后,很快就扭转了社会保险费征收乏力的局面,收入规模迅速扩大,缓解了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矛盾。

1998年初,财政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财社字[1998]6号),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可以由税务机关,浙江、云南、安徽、重庆等省市在全省(市)范围内先后实行由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费征收力度,1999年初,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59号令),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此后,由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全国已有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云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厦门、宁波两个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全部或部分社会保险费。

二、当前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的迫切性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诉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跨过人均GDP1000美元的门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加大、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增加等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财力做支撑和保障,因此,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使政府有可持续稳定的财力保障社会保险制度顺利运转,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新能力,不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社会保险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但总体上看,法律层次较低.政策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从社保资金的筹集机制看,还缺乏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效力的、规范的法律规定,普遍存在征收机关权责不一致、执法力度不强的问题.影响了社保资金的有效筹集,社保收入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以法律形式规范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和管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是适应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迫切要求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5亿~1.7亿人.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由此会带来大量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同时.新形势下我国就业格局呈现分散化、流动性强的特点,涌现了大量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以“单位”为服务对象,使得大量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灵活就业人员游离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再加上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到位,大量企业漏保、企业主选择部分职工参保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本应在社保覆盖范围内的人员也没有应保尽保。仅从参保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看,截至2006年底的1.86亿参保人员也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4.31%.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的最低线。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社保资金筹集力度,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将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和城镇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因此,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是适应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迫切要求。

(四)是缓解财政风险的迫切要求

社会保险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风险上。由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实行市(县)级统筹,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功能,而只能由财政来“兜底”。几年来,为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来自各级财政的当期补助日益增加,尤其是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补助已由2000年的298.6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29.31亿元,2000~2005年累计达到2940.49亿元。。与此同时,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也在逐年加大。但对于财政而言,更大的压力在于规模庞大的个人账户空账和巨额的历史欠账。1997年以来,各地没有做实个人账户,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满足当期支付需要,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各地合计空账已达到至少8000亿元,需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弥补空账给各级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况且,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转型过程中,已经产生了3万亿元的隐性债务,还清债务需要30~40年时间,今后国家财政每年至少还要拿出1000亿元。社会保险资金缺口,已经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巨大隐患。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就是要尽可能通过当期筹集的资金来满足当期的支付需要,减轻各级财政当期对养老金的补助额负担,使得各级财政有能力逐步加大对个人账户空账和历史欠账的弥补力度。因此,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是缓解财政风险的迫切要求。

三、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

1.必须提高社会保险立法层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加快研究出台社会保险法,明确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法律关系。同时,国务院应清理规范现行的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尽快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以保证社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

2.必须规范和统一社会保险有关政策规定。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应将城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所有制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及其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各类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都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并逐步将农村纳入进来,最终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二是统一缴费基数。要明确和统一各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特别是要明确作为缴费基数的工资总额范围和口径。其中,要分别制定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基数政策,建议个人缴费基数按照个人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单位缴费基数按单位申报的工资、薪金支出总额计算,并结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进行复核。三是统一缴费比例。在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和保证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逐步统一各险种的缴费比例,改变地区间和行业间缴费比例不一致的格局,公平企业负担水平,增强政策的稳定性。

3.必须以法律形式赋予征收机关必要的强制手段。加快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赋予征收机关在社保费征管中有权依法对缴费人采取查封、扣押、拍卖资产及银行扣款等强制手段,并相应调低滞纳金比例,彻底解决征收工作中执法手段不强和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二)尽快明确税务机关为社会保险费惟一征收主体,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

1.尽快明确税务机关为社会保险费的惟一征收主体。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一是有利于真正落实收支两条线原则,确保社保资金安全:二是有利于扩大参保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费征收力度,减轻财政的“兜底”压力;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政府现有资源.节约行政成本;四是有利于方便缴费人税、费统缴,减轻缴费人事务性负担和遵从成本;五是有利于加快政府从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社保经办机构可以从繁杂的征收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个人账户的管理、享受待遇资格的认定和社会化发放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因此,建议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是社会保险费惟一的征收主体,实现税务机关对社会保险费五个费种的统一合并征收。

2.完善征管职能。在统一征收主体的同时,也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税务机关完整的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明确其享有缴费登记、接受缴费申报、核定缴费基数、费款征收、检查处罚等与征收工作密切相关的职责,充分发挥税务机关掌握费源、便于核实缴费基数等组织收入的优势,促进社会保险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3.优化征管模式。探索实行以信息化网络为平台.以缴费人自行申报、自核自缴为基础.以查账评估、重点稽查为手段的征管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缴费人自行申报、自核自缴,明晰缴费人和税务机关之间的法律责任,提高缴费人的参保意识。要按照“税费一体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将社保费比照税收进行管理,统一征管信息平台.规范征管业务流程,在费源管理、缴费评估、分类管理、缴费服务等方面,积极借鉴税收征管中行之有效的征管制度和措施,不断加大征管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推行社会保险费直接缴入国库的方式,确保资金安全。

(三)科学合理划分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在统一征收主体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政府领导,税务征收,财政管理,社保支付,审计监督”的高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1.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相关职责。劳动保障部门作为社会保险的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政策、制度标准的制定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整合,集中精力做好社会保险登记、个人账户的管理、享受待遇资格的认定以及社会化发放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财政部门负责编制社会保险预算,负责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拨付.并承担对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及支出使用的监管职能。税务机关行使独立自主的征收职责.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审计部门依法定期对社保资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

2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切实加强部门配合。各部门在职责明确的基础上,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提高整体行政效能。要建立固定的协作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探讨和解决征收管理中的难点和问题。必须建立严格的收入定期对账制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

3.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税务机关、财政、劳动保障、国库、社保经办机构等相关部门之间要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传递和反馈保险登记信息、征收数据、入库信息等,提高各部门信息利用效率,共同做好社保费征收管理工作。

(四)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全过程监管,建立有力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确保社会保险资金的安全。

1切实发挥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要把各级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设在同级人大相关专业委员会,有关部门要定期向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报告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要对各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进行评定,并定期予以通报。

2重点加强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审计部门要将社保基金审计列为定期开展的重点工作,逐步将过去以社保基金使用情况的事后审计为主转向对社保资金的全程跟踪审计,通过审计促使各部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自我约束机制。财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基金收支两条线和基金支付,使用的监督。同时,各有关部门也要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

资金筹集范文篇5

为切实做好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推进我镇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上级要求,现将做好年度新农合资金筹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深入做好宣传发动

年我市新农合资金筹集标准为农民个人缴纳60元/人。各村要在大力宣传新农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宣传发动。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村干部分片包干、入户走访、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让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新农合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自愿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确保应参全参,参合率100%。

二、扎实做好基金筹集工作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年度新农合参合范围是具有我市户口的农民,属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参加新农合。农民个人仍以家庭为单位,每人60元整户交纳。低保户、五保户和享受经济待遇的优抚对象全部由镇政府负担。

各村要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实行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将农民个人缴纳部分筹集到位。农民参加新农合的人数必须达到年底统计年报农业人口总数的100%。资金筹集到位后,于年12月28日前交镇财政所,存入新农合基金专户,填报《年度各村合作医疗基金收缴情况统计表》。同时,要安排专人到镇卫生院合作医疗办公室做好参合信息核对工作,确保参合信息准确无误。

资金筹集范文篇6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企业规模也将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我国物流企业现状来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而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存在重重障碍。

一、我国物流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1.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产信用不足。

造成我国物流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行业执行国家指令、实行政策性经营,充当政府调剂物资的运输工具,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大量政策性负债,经济体制转变后,国家财政对物流企业政策性负债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二是自身因素。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物流企业没有适时转换经营角色,缺乏竞争意识,自身发展意识淡薄,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经营性亏损。同时,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企业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企业效益,无法积累利润。经济体制转变后,物流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由于自身发展资金长期不足,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丧失发展动力,造成物流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1999年,物流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70%以上。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资产负债比例较高,难以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更不容易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从我国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技术含量来看,总体技术装备落后:所拥有的设备和设施,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经陈旧、老化;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物流企业在利用资产进行抵押融资时,由于资产信用度不高,金融机构对其评估价格自然偏低。同时,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资产技术水平偏低,发展潜力不足,银行不愿对其贷款,物流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额度有限。

2.信贷机制制约物流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部门在贷款过程中均实行“谨慎性原则”,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并建立了一套手续繁杂的审批程序,同时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依靠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而且担保连带责任重大,很少有单位或个人愿为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在办理财产抵押过程中,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较高,而贷款抵押率较低。一般房产抵押率为70%,生产设备抵押率为50%左右,动产抵押率为20%—30%,而专用设备抵押率只有10%,而物流企业的资产主要由专用设备构成,贷款抵押率明显较低,同时金融部门还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用度来调整贷款抵押率,并且抵押物品还要满足金融部门的其他要求,在这种体制下,物流企业融资额度十分有限。由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融资费用较高,贷款抵押率较低,现行信贷机制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金融部门注重“盈利性”,在信贷过程中倾向于“短、平、快”项目,而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金融部门不愿对其贷款。

3.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可以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目前,我国企业尚不能完全享有自由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权力。如果企业要发行债券和股票必须经营业绩良好,达到一定的标准,然后经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批,通过后才能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且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主要在公开市场交易。由于资本市场的严格限制,物流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26家上市物流企业,从分布情况来看,上市物流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效益良好的大型物流集团。从融资规模来看,26家上市物流企业共筹集55亿元资金。无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融资规模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A股市场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发育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不能成为物流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4.社会信用危机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使得金融部门产生“惜贷”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经济普遍不景气,企业负债偏高,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②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有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多头开户,分散资金,逃避监督。③企业借改制之名,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社会信用的危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被迫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并制定一系列贷款条件和担保措施,将一些有强烈融资需求的企业拒之门外。物流企业也被这些条件和措施限制在门外。同时,由于社会信用危机的影响,企业间资金相互拖欠问题也比较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融资。

5.社会各界对物流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国家财政对物资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next]设投资力度明显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瓶颈效应。另一方面,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企业对生产和管理比较重视,但忽视购运和储运等流通环节。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掀起物流热潮,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发展我国物流的对策,部分企业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但是,“物流”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时间较短,进入实践领域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各界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企业的融资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我国物流企业融资体制的建议

1.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部资金。

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3—4年内允许外资拥有运输和储运等企业多数股份或拥有全资子公司。因此,物流领域应立即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导国外投资者向国内物流领域投资,与国内物流企业兴办各种物流方面的合作项目。如广州市政府已经引导运输企业与沃尔玛、UPS、联邦快运等国际著名物流集团合作,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我国物流企业资产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久的仓储设施,需要进行改造,我国应利用“入世”的有利时机,扩大物流开放领域,积极引进外资,缓解我国物流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2.完善资本市场,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比例。

国家证监委应对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的审批上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允许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发行不同期限的长期债券和进行股票发行试点。有关职能部门可以考虑在每个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二板市场”,为该区域物流企业提供筹资场所。

资本市场的完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融资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建立正常的债券或股票的柜台交易市场体系,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完善金融体制,调整信贷结构。

在现行金融体制中,金融机构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或者投资于利润率高的成长型企业。因此今后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信贷标准,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执行信贷过程中,要增加透明度,切实减少贷款环节,缩短贷款时间,降低融资费用。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于某一产业或者行业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必将应运而生。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支持建立物流行业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对物流企业的融资活动,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同一区域的物流企业也可建立互助性金融组织,以加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能力。

4.建立财政融资体系,筹集民间闲散资金。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充足,而企业积累不足,大量的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应适时建立财政融资体系,以国家信用作担保,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筹集民间闲散资金。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目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中长期低息贷款。这种融资体系的显著特征是不增加财政负担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将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融资机会。

5.建立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借鉴国外发展物流的经验,我国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建:

①直接贷款。主要由财政部门对物流企业提供贷款,所涉及的范围仅限于区域性物流中心。

②协调贷款。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协调,对物流企业进行贷款。

③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设立担保机构,以财政预算、税收补贴等多种形式注入担保资金。由担保机构充当物流企业的贷款担保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行担保贷款是物流企业信贷支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该体系并不是为所有的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其所涉及的范围限于有发展潜力、布局合理的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

资金筹集范文篇7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筹资渠道;筹资方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此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抓紧时间调动各种力量恢复重建不仅是幸存者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面对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充满挑战。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和重建水平与质量将全面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它不仅需要这个国家人民具有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力量,也需要国家具有迅速有效调集各种资源参与救灾与重建的制度保障,更需要集聚全国人民创造的物质及技术力量。而后者是救灾重建的重要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测算,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2007年四川省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要筹集如此巨额的资金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并创新筹资方法与技术。

筹资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筹资的渠道与方式,而筹资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也可循着创新拓展筹资渠道、综合利用各种筹资方式的思路展开。

筹资渠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哪里获取资金,根据重大自然灾害的性质与特征可为救助自然灾害提供资金的渠道主要有: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际组织援助资金、企业及其他社团、民间资金等。筹资方式解决的是用什么方式获取资金,常用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捐赠等等。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两者结合才会产生良好的筹资效果。一定的筹资方式可能仅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但同一筹资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因此,在筹集灾害重建资金时应当实现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两者之间的合理配合。筹集重建资金可参照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配合关系(参见下表)。

下面就适于灾后重建资金筹集的筹资渠道与其相应的筹资方式的各类组合加以详尽的论述。

一、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及其适用的筹资方式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中央政府及受灾地政府财政资金应是灾后重建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据国务院2008年9月19日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各级政府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建立的、专项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以及地方财政通过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和开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中央财政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之外,通过调整预算结构安排的向灾区倾斜的相关支出。具体包括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通过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调用预算外资金等等。

非赢利的财政资金与存放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民间等各渠道上的要求盈利的资金相比数量是很少的,财政资金可以补贴(补贴利息、补贴利润等等)的方式吸引盈利性资金参与灾区重建,起到以小资金带动大资金的杠杆效应。

财政资金是非赢利的公共资源,其性质决定了加强对这类资金的监管提高其使用效率对恢复灾后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筹资方式可以成为加强对财政资金监管的工具。救灾的财政资金中,除了用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由政府无偿提供外,其他公益性支出亦可考虑政府以直接出资的方式列支,虽然这种公司化运作模式会增加监管成本但却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具体操作中可再对照利弊进行取舍。

二、银行及非银行信贷资金及其适用的筹资方式

中国银行按性质分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灾区各项事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其造血功能丧失,因此政策性银行资金应成为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资金是盈利性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参与灾区重建必须考虑其利益诉求,其利益更多的要靠国家的优惠政策满足,如贷款贴息、降低央行的再贷款利率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仍属盈利性资金,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保险资金。这次大灾充分说明中国的灾害保险还需加强。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新西兰的经验。日本巨灾保险体系的特点就是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政府为地震保险提供后备保证金和政府再保险。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道路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从出资方式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借款和投入资本的出资方式参与灾后重建。政策性银行应以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参与灾区公用事业或其他关系民生的商业的建设。商业银行可积极参与有较好的商业前景的重建项目。此次地震的区域,山川秀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其地处偏僻、交通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商业的角度看,参与灾后重建既存在着较大风险又存在着较好的机遇。

三、中国企业、其他法人及其适用的筹资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的经营活力日益增强,中国企业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跨越式发展。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截至2007年,中国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就达336768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405177亿元,资产总计达353037亿元。企业规模扩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企业资金也成为灾后恢复重建重要资金来源、尤其是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国有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垄断性国企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积极以多种形式参与灾后重建。

企业本质上是盈利性组织,其资金的使用有逐利的要求因此如何调动企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应在筹资方式上考虑企业对利益的诉求。灾区可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借贷等方式参与灾后重建,形成利益共享的关系。

四、民间资金及其适用的筹资方式

民间资金是指国民个人或家庭拥有的可支配资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老百姓的财富也日益增长,截至2007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仅储蓄余额就达172534亿元。民间资金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金来源,同样也可成为中国人民抗御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中国人民有着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因而与其他筹资渠道相比从民间获取救灾资金从数量和速度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事实上,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困境。截至2009年4月30日,民间捐赠总数达到了767.12亿元(其中捐赠资金约653亿元,物资折合约114亿元),被公认创下“中国捐赠史的新纪录”。公务员之家

大量民间救灾资金是无偿的。但不同的民间资金参与重建有不同的诉求,为了充分挖掘这一筹资渠道的潜力,亦需综合利用多种筹资方式调动各类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除了捐赠资金,对于愿意以借款方式参与灾区重建的资金,可以灾区省市一级政府为担保发行灾后重建债券,或以灾区民众住房或其他资产为担保建立民间一对一借贷帮扶;国家为灾区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筹资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民间资金积极参与该类企业的股票认购便是以直接出资的方式参与灾区重建;发行救灾重建专项也是从民间筹集重建资金的重要方式。

五、国际社会援助资金及其适用的筹资方式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国际社会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因此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中国这次特大地震的情况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是加快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国际社会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也日益加强和有序。从资金的来源渠道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他们应成为国际救援资金的主渠道。除了世界各国政府,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联合国一些相关机构、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可能给中国的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资金援助。

国际社会援助资金的性质既可能是无偿援助,也可能是有偿使用的资金。因此对不同的出资主体应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积极吸收无偿援助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借款、吸引跨国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国际社会的资金,让它们在灾后重建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第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

资金筹集范文篇8

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由于受国家财力、集体经济运行模式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在现阶段由政府、集体或农民任何一方单独承担农村医疗保障资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必须坚持由政府和参合农民承担资金筹集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化资金筹措等创新手段,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的筹集提供强有力支持。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要进一步下定决心,持续加大新农合资金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健康发展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体现在资金筹集上,应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表示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由2013年的280元提高到人均320元,这充分展示了中央政府加大医疗保障投入的决心,也说明了随着国家财政实力增强,中央政府具备了加大农村医疗保障投入的能力。另外,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实力的持续增强,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好专项资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支持,确保所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农民要确保个人参合资金投入能够足额到位。参合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最终受益者,应承担起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责任,每年按时足额缴纳参合费用。另外,广大农民群众应该认识到,在农村家庭中一旦某个成员发生重大疾病,受拖累的不仅是患者本身,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在经济上将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各级政府要对广大农民群众加大宣贯力度,切实改变其传统医疗风险意识,同时增强农民群众的费用意识,务必确保2014年全国平均个人参合资金投入达到90元左右。三是努力发挥乡镇集体企业对新农合资金支持力度。随着沿海经济产业逐步向中西部省份转移,各地农村创办的集体企业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农民群众实现了在乡镇集体企业就业,为乡镇集体企业支持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奠定了现实基础。乡村集体企业所使用的土地等财产权本身属于集体所有,解决当地农民就业以及为当地农民群众谋福利,本来也是乡村集体企业创办的初衷。因此,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引导政策,切实拓展出乡村集体企业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资金支持的可用渠道。四是基于市场化资本运作手段,推动参保资金保值和增值。对于已经完成农民医疗补偿后的上年度结余参保资金,可以借鉴社保基金运作模式,在充分确保医疗资金安全的情况下,积极运用市场化资本运作手段对结余资金进行增值运作,为后续医疗保障资金的总量增加开辟一条新途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如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或购买风险较低的商业基金等。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应在确保政府资金和农民个人资金的稳定投入的基础之上,可灵活运用政策引导乡镇企业支持,基于资本运作推动结余资金增值等多种手段,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增加资金筹集总量,提升农民医疗补偿水平。

二、建立动态灵活的资金筹集机制

随着各级政府财政实力的持续增强,以及农民个人经济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可以尝试引入类似商业化保险模式,分别建立政府财政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与筹资额度紧密衔接的动态筹资机制。一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构建农民经济收入与年度参合费用的匹配模型,确保农民筹资水平与农民个人收入水平成比例,筹资标准能随收入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当前总体上,全国农民的个人筹资比例为其经济收入的为1%~2%,但对于特困地区农民来说,由于个人经济收入资金总量少,对筹资标准变化的感知强烈,应该将其浮动区间设在0.9%~1%之间更为合理;对于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区农村,地方政府可以从提高当地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出发,适当提高农民个人筹资水平。二是各级政府也应建立财政收入与年度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匹配模型,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医疗费用的上涨情况等因素持续提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支持水平。2014年1月至6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8.8%,中央政府对农民个人的资金支持2014年较2013年幅度增长了14.29%,基本保持了财政收入与医疗保障资金的合理匹配增长。

三、推动资金筹集层级排序改革

资金筹集范文篇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资金筹集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卫生、民政、宣传、农业、教育等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各乡镇、街办、各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农民个人资金的收缴工作。各乡镇、街道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农民个人资金足额按时筹集到位,把合作医疗这件惠及百姓的事情办好。

二、宣传发动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2010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120元,农民个人缴费30元;推广门诊统筹补偿,取消现行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的要求。为进一步扩大筹资规模、提高补偿报销比例,给参合患者带来更大实惠,确保参合率不因个人缴费额增加而下滑。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宣传今年提高筹资标准开展门诊统筹将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受益面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卫生部门要做好各种宣传资料的印制等文字材料的准备工作;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通过农民就医的机会讲解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的优势,开展专题讲座、典型事例报道等宣传活动;农业部门及各乡镇、街办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等渠道做好新农合的宣传发动;教育部门要利用在校学生做好宣传,动员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参加新农合。总之,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使合作医疗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三、有关要求

1.以户为单位整户参合每人缴纳30元参合费(低保户、五保户除外)。

2.各乡镇、街办和村委会要层层落实责任制,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同志专人具体负责参合费收缴工作,有条件的由村卫生所人员配合完成。力争做到乡不漏村、户不漏人,全面覆盖我市农村地区。

3.各乡镇辖区内转制村,有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居民,以户为单位写出申请,注明自愿放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各乡镇、街办参合人数以09年实参合数为基数,参合率要达到100%。

5.根据并民〔2004〕87号文件精神,农村中的五保、低保人员参合时不收参合费,由各乡镇、街办摸清五保、低保人员底数,报卫生、民政部门核实后其参合费由财政部门从大病救助基金专户划拨到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6.各乡镇、街办或各村的收缴人员向农民收缴参合费时要认真填写参合农民缴费登记表以及合作医疗证的缴费记录,填写参合者的姓名及身份证号要与户口本或身份证核对准确、不得有误,以免给报销医药费带来不便。新参合人员同时应交付近期一寸照片2张。

资金筹集范文篇10

一、整合财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在县级财力紧张,专项资金规模小,总量少的情况下,要加大县财政统筹力度,将预算内外资金整合使用,并吸收社会资金,集中财力兴办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对以下资金可以集中使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国土部门取得的土地收益;城建部门收取的市政公益设施配套费;旧城改造取得的收益及房屋开发公司上交的部分收益;水务、环保部门收取的水资源费、排污费;电力部门收取的工业用电附加;交通部门取得的上级返还资金;社会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捐助资金;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支出。

把这些资金整合起来,由政府统一使用,集中建设几个能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百姓关心的城建项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深化城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有利于城镇财政增长的体制,调动城镇生财、聚财、理财积极性,增强经济活力;打破行业保护,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行政府招、投标管理,在建设中,财政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财政部门重视小城镇债务管理,对已形成的债务进行清理,摸清底数,建立必要偿债机制,镇政府要为化解财政风险创造良好环境,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量财办事,使城镇真正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都市。

二、盘活存量,扩充建设资金来源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可考虑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之路,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不断扩充基础建设资金来源。对属国有资产部门管理的公有资产,通过拍卖等方式筹集资金,也可进行部门间合理配置整合,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和重复建设。国有企业改制在保证职工合理安置前提下,可对社会公开拍卖,拍卖多得部分可用于城镇建设;对一切可经营的城镇基础设施,都可将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采取卖、租、抵押等办法推向市场,通过转让经营权、收益权和股权进行融资,从而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不断扩充建设资金来源,进入投资、回收、再投资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类处理。将基础建设项目划分为非赢利、微利、赢利性质。非赢利性主要用地方税收收入建设;对微利性项目可考虑适当财政补贴,主要利用商业资金建设;赢利性项目完全商业运作,并以此作为我县财源增长点。对已建成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有些项目可有价或溢价转让,有些项目可改制进行商业化运作。

有偿转让公用事业部分股权。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给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实行收费式经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实现政企分开,走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经营的路子,由福利性服务向经营性服务转变;适当转让城镇维护管理权,节省开支。对于城镇环境卫生、绿化等维护管理,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企业管理;有偿转让公用设施冠名权。将一些街名、路名、站名、校名、公交线路牌进行有偿、有期限地转让。对社会投资者捐助的部分公益事业项目,可以永久冠名。

三、经营城镇,用活用足土地资源

城镇土地是政府掌握的最大资产。近年来,我县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通过有效运作,以地生财,筹集到大量的建设资金。今后还要科学合理调整中心区和繁华地段用地性质,对建成区域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出让土地,实行整体规划,分段开发,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政府可垄断一级土地市场,放开二级土地市场,将土地增值收益尽可能收到政府手中,谋求土地效益最大化。

全民造环境,提高土地附加值。要在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基础上,把经营城镇的思路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树立城镇形象,营造城镇品牌,提高城镇档次,从而使城镇土地资产不断增值。要把环境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绿化、美化、亮化城镇,增添新的人文景观,把城镇形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着力营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机、造人气,带动土地升值。

四、拓展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

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规划和管理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的方针,拿出一个比较具体的、可行的带有战略性规划蓝图,许多事交给民间去办,把民间的财力吸引过来,让他们投入到各项建设。具体地说,就是把我们的资源配置权、管理权变得可以经营,以商品方式转让给民间,可通过财政贴息等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城镇基础设施,使民间成为小城镇建设、投资和消费的主体。同时,大力做好基础设施项目的招商,力争招商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按企业化、市场化、民营化思路,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大力推行委托招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运作的招商方式,广招四海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