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救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7:36:23

住房救助

住房救助范文篇1

自20*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区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20*年,完成275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住房供应体系为目标,以界定对象、明确标准、规范程序、科学管理为重点,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三、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要摸清困难群众的住房状况,并从我区农村实际出发,制订实施计划。要与正在实施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下山脱贫”、“灾民倒房恢复重建”、“撤村建居”、“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按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实施。

(二)因地制宜,分类救助。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要立足于实际,立足于基层,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既要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又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实施分类救助,不搞强拆大拆。

(三)自力更生,多方帮扶。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的对象是农民,要坚持以受助户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补一点、集体经济助一点、亲朋好友借一点、受助户筹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鼓励群众互帮互助。

四、政策措施

(一)救助计划

根据浙江省《关于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92号)文件精神,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我区20*年原则上将省下达的275户救助计划指标,直接平分到各个乡镇及有关街道,率先完成花园街道、信安街道、双港街道三个街道的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2008年—2010年根据省下达指标有选择的在某些乡镇街道实施,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逐个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新新街道的农村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待行政交接完成后列入救助计划,并予以实施。

(二)救助对象

1.农村特困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无房户是指目前还没有自己住房的家庭;危房户是指住房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家庭;住房困难户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或住房残破简陋、不御寒冷和风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家庭。

2.因灾倒房户。既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不能居住且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

3.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家庭。

农村五保户存在住房困难的,通过集中供养方式予以解决。

(三)救助方式

根据救助对象的住房实际情况及意愿,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翻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实施救助。对确定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的住房,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救助住房建设方案经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后,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统一组织实施,或者由村集体组织或受助户自行委托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建筑工匠进行施工,确保房屋质量安全。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采取收购可居住的闲置房,用于置换困难群众的危旧房;或者通过租金补助的方式,由救助对象就地租用可居住的闲置房。

(四)救助标准

1.面积标准:新建、改建、翻建面积以受助户实际在册人口数计算,1人户不超过40平方米,每增加1人可增加20平方米,每户最多不宜超过100平方米。扩建的,参照审批时大、中、小户标准,按不足面积计算;修缮的,按现有住房面积计算。置换的、租用的,参照审批时大、中、小户标准。

2.质量标准:以消除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救助住房“安全、实用、卫生、经济、美观”。新建、改建、翻建的救助住房应为一层砖混结构(基础可按两层楼房建造,便于受助户自身条件改善后加层),设地梁、圈梁、构造柱及纵横拉接,铺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修缮住房应铺设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屋顶做防漏防渗处理。闲置房置换应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

3.补助标准:按新建、改建、翻建、扩建、修缮、置换、租赁等不同救助方式,并结合具体情况,由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补助标准及实施办法。

(五)工作程序

1.申请。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户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住房救助书面申请,填写《浙江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申请表》,并提供如下材料:户籍证明、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农村低保证明或残疾人特困证明、现有住房情况证明及规定的其他材料,并在申请表中明确具体救助方式。

2.评议。村民委员会应在收到农户救助申请5个工作日内,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初定救助对象,并公开张榜公示7天以上,广泛听取意见。经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由村两委签署意见,提出救助方式建议,加盖公章后连同全部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符合救助条件的,连同相关材料上报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审查结果必须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申请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救助的方式及标准,并将标准意见通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申请人;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住房困难程度,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列出分批救助计划,报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各乡镇(街道)一般应在每年一季度按要求完成农村住房救助审查和申报工作,确定当年救助对象名单,并报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

因灾倒房需救助家庭的有关资料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救灾工作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区民政部门核实,并上报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后,列入救助对象。

5.竣工验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同建设等部门对完工的救助住房进行竣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必须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工程质量。

(六)资金保障和管理

1.救助资金来源

(1)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

(2)向上级部门争取的补助资金及社会捐助资金;

(3)省级财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专项补助资金。

2.资金管理

(1)救助资金实行区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和私分。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根据各乡镇(街道)的救助数量、救助方式和建设标准,确定到户救助资金,救助资金按规定渠道下拔到乡镇(街道)。工程开工后由乡镇(街道)预拔工程启动资金,工程有一定形象进度后拔付部分补助资金,工程竣工经乡镇(街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拔付剩余补助资金。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直接利益,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实事工程组织好、落实好。为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规划分局。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正常开展组织实施。

(二)合理安排,统筹规划。各乡镇(街道)要深入调查摸底,制订落实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方案和年度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计划,做到合理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要在每年11月底前完成救助住房验收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

住房救助范文篇2

一、救助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实行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与个人负担相结合原则;

4、坚持住房救助水平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二、救助范围

本市农业人口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即农村低保户)或持有效期内《*市特困群众救助证》的特困家庭,现居住于危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及无房户。农村五保对象原则上进敬老院集中供养。

三、目标任务

根据镇乡、街道调查需要住房救助特困户的情况,结合*实际,计划用5年时间对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600户。

四、实施办法

(一)实施时间与救助方法。自20*年开始,至2010年结束,原则上每年救助120户。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以修缮为主,新建、扩建和闲置房屋置换为补充。

(二)对象确定与审批程序。根据各镇乡、街道调查结果,每年由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各镇乡、街道救助户数,农村住房困难户应书面提出申请及提供建设方案,经村两委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后,报镇乡、街道审核,并在所在镇乡、街道、村公示7天,无异议的,上报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

实施新建住房的特困户,其新建房屋的宅基地应选在非耕地区域,建房用地的报批以镇乡、街道为单位统一到建设、国土等部门办理,涉及到的有关规费,除上交上级部门以外的一律予以免缴。

(三)新建标准与竣工验收。新建房的建筑面积按救助对象实际在册家庭人口数计算,1-2人之家为50平方米、3人之家为75平方米,3人以上家庭每增加一人可考虑再增加15平方米,但最多不超过100平方米。竣工验收由所在镇乡、街道和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五、资金筹措及补助标准

(一)资金筹措。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资金实行市、镇乡(街道)、村三级负担。市设立专项资金,20*年-2010年市政府每年安排50万元,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各镇乡、街道要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列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有关行政村根据自身条件,可出资、出物或无偿投工予以帮助,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帮助特困户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二)救助标准。

1、新建和扩建住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300元,每户补助总额不超过1万元;

2、修缮住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助金额,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实际修缮总额的80%,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一般不超过100元,每户补助总额不超过5000元。

以上救助经费补助标准,由市财政补助80%,镇乡、街道财政补助15%,村补助5%。

(三)资金使用。市级补助采取落实一户补助一户的办法。项目开工后形成一定进度的拨付50%,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50%。镇乡、街道补助款按市级补助同步拨付到位。补助款必须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六、组织领导

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该项工作。民政部门负责住房救助对象的审查、审核,规范救助程序,并做好项目的指导、检查、督促;财政部门负责救助资金的落实和监督管理;审计、监察、建设、国土等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做好服务工作;各镇乡、街道要把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房屋规划设计,落实施工队,帮助特困户办理相关手续,并监督建设标准和质量,确保圆满完成特困户住房救助工作。

七、其它事项

1、凡列入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项目的房屋仅限于特困户自己居住,不得用于出租或转让等其它用途。

住房救助范文篇3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要按照“科学规划,规范设计,经济实用,合理布局,规避灾害,确保质量”的原则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充分尊重农村困难群众意愿,采取自建为主,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房进度,提高建房质量,坚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和改善群众生活相结合,与“减灾安居工程”相结合,切实增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的抗灾减灾能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二、救助范围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必须严格按照赣府厅发[2011]47号文件的规定,只救助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处于自然灾害严重地段,不适合居住的新建、重建住房和救助农村分散五保供养对象维修住房。

三、救助标准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标准原则上定为:农村低保户常补对象建房每户救助15000元,非常补对象建房每户救助10000元;农村五保对象维修住房,根据房屋破损程度实施分档救助,救助标准最高不得超过1500元。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不列入救助之列:

1、已列入五年规划重建、新建的家庭不得救助其维修住房;

2、已救助维修的住房不再列入重建、新建五年规划;

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中的无房户和危房户,统一纳入集中供养,不再救助其新建、重建住房;

4、至2012年6月1日止,凡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农村低保户应投靠子女,原则上不列入农村困难群众危改造救助。

四、对象认定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对象的认定必须坚持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评审、县民政局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工作程序。在评议、评审、审核时,都必须上门调查核实,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和征求村民的意见。村委会评议情况、乡镇评审情况和民政部门审核、审批结果都必须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如无反馈意见,将最后确定为危房改造救助对象,并落实救助资金。所有救助对象还必须与所在乡(镇)民政所签订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协议书。协议内容包括:开竣工时间、救助标准、现房拆除、违约责任等。

五、资金管理

1、救助资金的筹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由省财政统一安排,县财政集中管理,统一使用,民政部门负责发放管理。

2、救助资金的发放。对农村困难群众建房,经乡(镇)政府核实,确认建房户符合当地统一规划和建房计划要求,按建房进度分二次拨付建房救助资金,基础工程完工后,先预拨50%的救助资金,待新建住房一层封顶后,且建房户现有住房已拆除,建房救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维修住房救助资金,经乡(镇)民政所核实,确认维修住房符合维修计划要求,并已完工,维修救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位。救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形式直接拨付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手中。

3、救助资金的管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要确保用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上,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资金的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对贪污、挪用、克扣、私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款物者要严肃查处。

六、优惠政策

为了保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大力支持、简化程序、依法办事、尽量优惠”的原则,凡涉及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收费项目,全部实行零收费。中介组织的服务性收费要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量做到少收费,零收费。

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出台有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创建有利条件。

七、方法步骤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按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工作。

1、宣传发动。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政策,省民政厅专门编印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政策解答》小册子,各地要及时发放到村、组,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全县范围内对有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救助对象、救助标准进行准确完整的宣传,提高农村困难群众对危房改造工作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

2、突击重建。全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在六月中旬全面铺开,确保九月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完成。资金筹措以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自筹为主,辅之以政府救助、政府减免、保险理赔、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结对帮扶等措施,要动员和组织多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造。

3、检查验收。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开始后,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进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危房改造工作各个阶段,要以乡(镇)为单位按以下标准进行验收:⑴乡(镇)成立了高效精干的专门机构,准确完整地开展宣传;⑵危房改造对象与批复相符;⑶新址用地没有纠纷隐患;⑷新建、重建房屋符合规划设计要求;⑸原有住房及时拆除;⑹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纪违法行为。

八、目标要求

1、为了加强对全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民政领导为组长,成员由民政、财政、发改委、国土、水利、建设、扶贫、文广、交通、林业、公安、物价、环保、房管、设计、供电、工商、税务、审计、监察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对危房改造工作中的规划、设计、资金筹集及分配使用和工程质量检查、税收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指导。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我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各乡(镇)要相应成立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国土、水利、林业、工商、税务、纪检等为成员组成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

2、落实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要实行项目管理,定时间、定任务、定资金、定责任,确保危房改造工作的落实。

住房救助范文篇4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年民生工程完成暨年目标任务分解有关情况的通知》(府厅字号)规定,年我县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为重建户80户,维修户为40户。为确保今年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现将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具体分解见附表。

二、实施方式

根据《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实施方案》(县府号)和市、县有关规定及规划要求,为圆满完成年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这一民生工程任务,今年,我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主要采取以下二种方式实施:

1、维修户。采取分散、自行维修的方式进行。

2、重建户。根据市、县有关文件要求,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重建采取集中统一规划,分散自建的方式进行。符合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条件的对象,其危旧房重建应符合市、县有关规定和规划要求,并办理相关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在指定区域新建。

3、不予救助对象:①处于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不予安排重建;②一栋多户的危房,只救助一户;③家有两栋以上房屋,不予安排重建;④年水灾后已重建房屋或移民建镇已建房,以及年“11·26”地震灾害定为一类危房并已安排重建,其应拆除而未拆除的危旧房不予安排重建;⑤对已经在异地新建住房或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旧房成为危房的农户,不予安排重建;⑥非居住用危旧房不予安排重建;⑦省、市有关文件和县府字号文件规定的不予救助对象不予安排重建。

三、有关要求

1、基本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

(3)坚持群众自愿自主与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分类资助的原则。

(5)坚持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

(6)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

2、救助程序。

农村困难群众危房重建申请救助对象,应先向村委会书面申请在已报批的农民集中居住点(新农村建设点)自建住房,经村组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审查同意再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批。救助对象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后,按《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实施方案》(县府字[]号)规定的程序办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重建救助相关手续。救助对象须经申报核定和审批,方能开展重建维修,并依据建房进度,按县府字[]号文件规定给予补助。

3、时间要求

(1)核定对象阶段(5月底前)。核实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情况,完成对新建、重建和维修改造户的申请、评议、评审、审核、审批、三榜公示等工作程序,确定新建、重建和维修对象,建立详细台帐。各乡镇场务必于4月底前审核确认救助对象,5月底前报批。

符合危旧房重建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维修、新建、重建改造申请审批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提供新、旧住房照片、家庭成员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复印件、农村低保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复印件、残疾证复印件、公示照片、危房重建协议书、相关证明材料等。

(2)组织实施阶段(9月底前)。县民政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县规划局、县新村办和县房产局等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全面组织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协助指导农村困难群众集中建房,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全面完成所有新建、重建和维修住房任务。

住房救助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救助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我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建立长效、动态的救助机制与监管机制,实现即时发现、即时救助,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组织领导。

建立*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建委、民政局、财政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建设、民政、财政、发改、规划、国土资源、农办、残联、公安、审计等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建委);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建委、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负责人担任,各成员单位设立联络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实施本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以及考核各区、县(市)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各区、县(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牵头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布置工作任务。

二、救助对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家庭,均可获得住房救助。

(一)不宜实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住房困难户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或住房残破简陋、不御寒冷和风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家庭。

(三)因灾倒房户。即因自然灾害(含火灾)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不能居住、或急需搬迁,且无自救能力的受灾家庭。

(四)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家庭。

三、救助方式

根据救助对象住房实际状况、村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以及救助对象的意愿,可采取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实施救助。救助住房建设方案经区、县(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后,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具备相应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进行施工,确保房屋质量和安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可采取收购可居住的闲置房用于置换危旧房,或通过租金补助的方式,由救助对象就地租用闲置房。

四、救助标准

(一)建筑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面积以救助对象实际在册人口数计算,1人户一般不超过40平方米,每增加1人可增加20平方米,每户原则上不超过100平方米。修缮的,按现有住房面积进行。置换、租用的面积,按上述标准掌握。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

(二)质量标准。以消除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救助住房“安全、实用、卫生、经济”。新建、改建、扩建的救助住房应为一层或两层砖混结构,设地梁、圈梁、构造柱及纵横墙拉接,铺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安全实用。修缮住房应铺设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屋顶做防漏防渗处理。闲置房置换应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

新建、扩建住房所需的宅基地,按有关规定落实。

五、救助程序

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按以下程序逐级申报审批:

(一)申请。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按有关要求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二)评议。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救助申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进行评议,初定救助对象,并在所在村公示7天。经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在签署意见后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审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上报的申请材料及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审查结果应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栏公示7天。

(四)核准。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救助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核准其享受住房救助的方式及标准,报区、县(市)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因灾倒房户需实施救助的,其有关资料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救灾工作相关规定,及时报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核定后,列为救助对象。

住房救助的申报审批工作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完成,当年确定的计划一般在当年完成。

(五)档案。各区、县(市)应按户建立住房救助档案。档案资料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收集整理,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保存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将其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的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协调,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制定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需求动态数据库,制订2007至2010年实施总体计划;年初制订当年住房救助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按季度如实填写救助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年终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考核和总结。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落实专人负责,帮助救助对象办理相关手续,抓好建设质量监督,保质保量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各区、县(市)发改、规划、国土资源、农办、残联、审计、公安等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农村住房保障的有关工作。

(二)资金保障和管理。

1.资金保障。农村住房救助资金的来源,实行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按“政府、集体、个人”比例分摊、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政府补助资金主要由区、县(市)和乡镇两级财政负责,其中区、县(市)级配套补助资金应高于平均每户2000元。各区、县(市)和乡镇政府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并将财政补助资金列入当年预算。市财政将根据各区、县(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在年度预算额度内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平均每户2000元(淳安县为平均每户3000元)。

2.资金管理。省、市级农村住房救助资金,根据年度计划由省、市财政部门划拨到区、县(市)财政部门,由区、县(市)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拨到建设部门集中管理。建设部门应建立专户,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筹使用。不同的救助方式所对应的具体补助标准可根据各区、县(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依据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市级救助资金可先划拨50%,经乡镇(街道)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再划拨剩余资金。如因当年确有未完成项目以致专项资金年终有结余,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各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市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要根据省有关文件要求,不定期地对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实施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跟踪问效,并逐步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对违反本意见规定的,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市财政局停止向区、县(市)财政部门拨款和收回专项资金,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

3.省、市级补助资金申请和上报。各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当年的救助对象情况后及时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并提出省、市级补助资金申请。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县(市)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制订市级补助资金方案,同时按有关要求向省建设厅、民政厅和财政厅提出省级补助资金申请。各区、县(市)申请省、市级专项资金的时间为每年5月上旬,逾期将不予受理。

(三)工作考核。考核按照区、县(市)自查、市核查和省抽查的程序实施。区、县(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本辖区当年度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考核申请。自查工作应在次年的1月10日前完成。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次年2月对全市的救助工作进行核查,并迎接省建设厅、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对我市救助工作的抽查。考核内容分为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成效等五个部分。各项考核内容均应有备查资料佐证。考核结果将作为安排次年度市级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七、工作要求

(一)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应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下山移民”、“城中村”改造、灾后重建、农居建设与重大项目带动等工作有机结合。

(二)凡列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项目的房屋仅限于本户居住,不得用于出租或转让等其他用途。凡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其救助资金一律予以收回。

(三)各区、县(市)建设、民政、财政、发改、规划、国土资源、农办、残联、审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落实对困难群众的各项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乱收费,减轻救助对象负担。新建、扩建住房所需的宅基地,各行政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应给予优先解决。

住房救助范文篇6

一、救助目标

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多方式实施救助,建立和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二、救助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摸清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状况,并从各乡镇(街道)农村的实际出发,制订实施计划;要与正在实施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下山移民脱贫、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设。

2、因地制宜,分类救助。既要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实施分类救助,不搞大拆大建。

3、自力更生,多方帮扶。立足农户自力更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的方式筹措资金,鼓励群众互帮互助。

三、救助对象

1、不宜实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住房困难户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或住房残破简陋、不御寒冷和风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家庭。

3、因灾倒房户。即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不能居住、或急需搬迁,且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

4、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家庭。

四、救助方式

根据救助对象住房实际状况、村镇建设规划以及救助对象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实施救助。救助住房建设方案经县建设、财政、民政部门认定后,由乡镇(街道)组织有资质的企业或具备相应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进行施工,确保房屋质量安全。乡镇(街道)可采取收购可居住的闲置房,用于置换危旧房,或者通过租金补助的方式,由救助对象就地租用闲置房。

五、救助标准

1、建设标准。新建户住房建筑面积按照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对象家庭实际在册家庭人口数计算,一人至二人家庭为30平方米,三人至五人家庭为50平方米,五人以上家庭为75平方米。

2、质量标准。以消除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救助住房"安全、实用、卫生、经济"。新建(改建、扩建)的救助住房应为一层或两层砖混结构,设地梁、圈梁、构造柱及纵横墙拉接,铺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安全实用。修缮住房应铺设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屋顶做防漏防渗处理。闲置房置换应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

3、补助标准。新建、扩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280元;修缮按照调查摸底确定的标准予以补助0.1-0.5万元;置换房屋由所在地村委会先行收购闲置房,然后置换给困难户,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0.6万元。在责任期内,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给予10%的奖励。

六、工作程序

1、申请。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浙江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以及低保证明等材料。

2、评议。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救助申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进行评议,初定救助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经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在签署意见后报乡镇(街道);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理由。

3、审查。乡镇(街道)对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民委员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对乡镇(街道)上报的申请材料要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救助的方式及标准,并根据住房困难程度,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列出分批救助计划,报县建设、财政、民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因灾倒房或其他困难对象需救助家庭的有关资料由乡镇(街道)按救灾工作或县政府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实。核定后,列入救助对象。

5、组织验收。住房救助对象危房改造完成后,由县建设局、民政局派人组成安居工程验收工作小组,按检查时确定的实施标准逐户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再下拨住房救助补助资金。

住房救助的申请、评议、审查、核准工作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完成,当年确定的计划应在当年完成,当年验收。

七、组织实施

1、落实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把它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帮助住房困难户办理相关手续,并监督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困难家庭的住房改造任务。建设、民政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的组织管理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2、完善保障措施。建设、民政、财政、国土资源、审计、公安、残联和农村工作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各项对困难群众的扶持政策,减轻救助对象负担。对救助对象建房,各地要坚决执行农民建房收费的规定,减免相应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乱收费。新建、扩建住房所需的宅基地,国土资源部门应给予优先解决。

3、加强舆论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群众以捐资、出物、投工等方式开展帮扶和互助,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八、其它事项

1、凡列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改造后的住房仅限于救助对象本户居住,不得用于出租或转让等其他用途,凡发现有上述情况的,补助金一律予以收回。

住房救助范文篇7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主线,通过开展“救急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建立“救急难”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即时救助、方便群众的原则;

(二)坚持保基本、托底线的原则;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坚持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

三、建立工作机制

(一)完善县直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民政、卫生、财政、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县直相关部门协调机制。负责组织和协调“救急难”工作的执行;乡(镇)一级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村(居)一级应确立一名“救急难”工作信息联络员。

(二)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各乡镇要依托政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等,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救急难”申请的受理、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让群众“求助有门”,并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县级各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救急难”工作的指导、检查、评估、审批、资金发放等工作。

(三)建立“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一是以村(居)委会为依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种协会、民办非企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工作网络;二是加强监控,建立“救急难”信息档案,健全信息统计和报送机制。加大主动救助和协调救助力度,及时采取帮扶、疏导和监护干预措施,确保救助时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财政、卫生、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要加快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开展情况。加快“救急难”信息平台建设,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有效防止“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

四、全面落实各项救助任务

(一)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着力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准确认定低保对象,加强复查复核和动态管理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特困人员供养。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对特困人员要做到应保尽保。

(三)受灾人员救助。加快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建设,保障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物资的紧急供应。自然灾害发生后,要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同时评估、核定并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住房损毁严重的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四)医疗救助。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及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个人及家庭,给予医疗救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及时、便捷服务。

(五)教育救助。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和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给予适当教育救助,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学习。

(六)住房救助。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经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和县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家庭住房状况并公示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

(七)就业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县人社部门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八)临时救助。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对象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五、创新救助方式

根据急难对象的现实需求开展以下两种方式的救助:一是通过实物和现金救助的方式解决急难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就学等方面的困难;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急难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安置帮教等方面的服务。

六、规范工作流程

对因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急难”的群众,在申请相关救助时,应按以下流程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给予救助。

(一)个人申请。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就医等困难的群众应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救助申请,对于因特殊原因个人无法提出申请的,村(居)委会或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信息管理机构可代为申请,提出的书面或口头申请都应真实表述清楚造成“急难”的原因、困难性质和程度。对口头申请,乡(镇)经办人员要详实记录申请人口头申请的内容。

(二)乡(镇)人民政府应在第一时间接受申请对象的申请,并在接到申请之时起的两个工作日内,组织核查人员对申请人反映的情况进行真实性核查,同时完成申报材料的核报工作。

(三)对核查人员提交的申报材料,由乡(镇)负责人进行审核,报相关救助主管部门审批。

(四)落实救助措施。分别按照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人员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生活无着人员救助、转介救助、社会力量救助等方式,落实救助措施。

七、加强资金管理

“救急难”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按照救助项目建立专户,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为体现临时救助即时、高效的特点,救助资金可以采取现金支付和社会化发放的方式。县、乡两级要规范资金管理,完善资金发放程序,救助资金的发放要以社会化发放为主,尽可能减少现金支付方式。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救急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八、加强监督管理

(一)“救急难”工作要做到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办理程序“三公开”,申请原因、核查情况、审批结果、救助金额“四公布”,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乡(镇)政府应将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在救助对象所在的村(居)委会或其居住地公示5天,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住房救助范文篇8

各乡、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紧迫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广大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是,由于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天灾人祸等原因,尚有不少特困人口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基本生活之外,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困难进一步突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力度明显不足,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各有关部门办要充分认识做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全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逐步构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法律化、服务社会化。

(二)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是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确保必需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要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充分体现公民权益的平等,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救助。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救助标准。三是依法救助、管理规范。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提高工作效能。救助工作要依法行政,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适当向农村倾斜。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一)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的针对和有效性。一要科学调整救助水平。根据物价上涨指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等因素,通过科学测算,实事求是地调整保障标准,做到既能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能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二要推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大病、重残、单亲家庭、子女上学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政策倾斜,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区实际,建立规范、统一的农村低保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

(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妥善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经费来源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多形式供养的保障机制。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我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

(三)全面实施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搞好调查测算,制定切实可行的救助方案,制定审批程序,公正合理地确定医疗救助对象,使患者有重大疾病的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逐步完善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核减租金为辅。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住房保障事业进行捐赠。同时,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进行住房建设和修缮逐步缓解其住房困难。

(五)大力开展城乡教育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力争到20*年,使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继续做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大力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积极实施勤工助学和爱心助学等资助措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教育的积极性,帮助贫困群众子女完成学业。

(六)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健全区级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积极实施就业援助。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尽早实现就业再就业。将低保对象和低保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加强低保和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推进特困人群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八)建立应急救助机制。一是做好突发困难的临时救助工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主要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已经得到救助、但仍然十分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和虽然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因上述原因造成严重困难的“连缘户”家庭。二是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求援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组织好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九)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坚持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户活动,并形成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组织广泛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四、合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建立政府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要建立由区政府主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城镇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民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设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住房援助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度和落实;司法部门负责法律援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款物的审计、监察工作。

(二)落实社会救助必需的资金。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各项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

住房救助范文篇9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的稳定工程、德政工程,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自1997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应保尽保”的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低保标准不断提高,资金投入逐年增长,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目前城市低保对象的医疗难、子女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针对弱势群体的专项救助制度已势在必行。因此,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贫困群众基本权益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做好全县社会救助工作,为困难职工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各项救助制度

(一)医疗救助

1、根据《临邑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救助制度的通知》(临政发[2001]46号)和县卫生局《关于制定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优惠政策的通知》(临卫字[2001]15号)的有关规定,城市低保对象持县民政局核发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到指定医院就诊,可继续享受减收诊疗费、护理费、床位费、手术费、常规检验费、透视费20%的优惠。

2、设立“城市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基金”,对患重大疾病的城市低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

(1)县财政每月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列支总额的15%增加预算安排,由县民政局设立“城市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基金”。该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滚存使用。

(2)患有下列重大疾病,且全年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累计超过2000元的城市低保对象,可申请医疗救助: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进行定期血透、腹透的;②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③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及并发症;④经市、县政府公布需救助的其他重症疾病。

(3)城市低保对象患重大疾病到指定医院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当年发生医疗费实际个人负担部分的30%给予救助,年最高救助额累计不超过3000元。

(4)审核发放城市低保对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费用时,应剔除下列费用:

①医疗单位按规定应减免的费用;

②参加各种商业保险陪付的医疗保险费;

③职工单位或相关部门补助的费用。

(5)城市低保对象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应由低保对象本人和所在街道办事处或单位共同向县民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城市低保对象医疗救助申请表》,并提供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出具的正式医疗收费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和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由县民政局审核审批后给予救助。

(二)教育救助

(1)根据临政发[2001]46号文件和县教育局《关于减免城镇低保对象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通知》(临教普字[2002]16号)的有关规定,城市低保对象子女就学,继续享受教育减免政策。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可免缴一半或全部免缴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

(2)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城市低保对象子女就学确有困难的,根据《临邑县教育救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临委[2003]75号)的规定,可申请教育救助。具体的申请审批程序按该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三)住房救助

对城市低保家庭住房确有困难的,由职工所在单位为其发放租赁补贴或提供廉租房。廉租房的租赁价格应低于市场租赁价格的30%至50%。但享受廉租住房的家庭人均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以保障低保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住房救助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统筹政策制度,整合资源力量,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服务管理,加快构建“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支撑、数据共享”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合力救助、精准救助、及时救助、公正救助,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支撑力

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康复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受灾人员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灾人员、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孤儿和困境儿童、唇腭裂和脑瘫儿童、重度精神病患者、困难残疾人、“两癌”贫困妇女、困难职工、需急救的身份不明和无力支付人员、因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及其家庭、见义勇为死亡(牺牲)人员家庭、受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人员家庭等困难群体全覆盖。按照救助范围、救助水平、救助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加强社会救助制度衔接,依据申请对象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居住条件、财产情况、支出情况等,合理评估救助需求,精准确定救助方式,科学制定救助标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加强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救助的有效衔接,鼓励引导商业保险、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有序、高效参与社会救助,拓宽救助渠道。(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JP3〗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统筹完善能力体系,提升社会救助落实力

1.提升社会救助专业能力。制定社会救助政策专业培训计划,将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纳入相关部门业务培训内容。县级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乡镇(街道)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实施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制定社会救助制度(项目)清单,编制社会救助典型案例,指导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精细把握政策、精准落实政策。(市委政法委、市委编办、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社会救助服务能力。针对社会救助工作不平衡不充分、资源分散、效能不高等问题,建立救助资源统筹、救助信息共享、信息平台共建等机制,努力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领域,总结探索一批具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新模式,补齐社会救助工作短板。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组流程、一套材料、一次办好”“五个一”社会救助模式,再造社会救助事项“一链办理”服务流程,提高救助服务效能。开展以“学先进、提效能、转作风、强服务”为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市委政法委、市委编办、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统筹完善信息化体系,提升社会救助聚合力

1.推进社会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数据资源上云和信息开放共享,完善困难群众数据库,定期更新信息并推送至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救助制度、救助对象、救助需求、救助资源、救助结果等聚合共享、互联共通、精准对接。依托市政务服务网络渠道、“爱”APP分厅、“泰好办”微信小程序、“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等,推进互联网端、移动端、自助终端“三端融合”,实现社会救助精密在线申办、精心贴身服务,打造“救助申请泰好办”社会救助信息化品牌。(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中心、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健全核对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建成市、县、乡上下贯通、各部门横向连接的核对网络体系。核对机构依据个人授权及单位委托,为各社会救助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核查服务。教育、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税务、金融、农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向核对机构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或协调建立查询工作机制,提高核对信息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中心、人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市农机发展中心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统筹完善组织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执行力

1.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整合现有工作力量,县(市、区)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承担本级社会救助工作对接、落实等;乡镇(街道)建立“一窗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工作平台,负责政策宣传、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审核确认、公开公示以及日常监管等;村(居)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负责政策宣传、业务咨询、公开公示、信息统计及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帮办代办,协助做好调查评议等。(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根据辖区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采取现有编制总量内调剂、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社会救助工作力量。县级要优化配置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编制资源,做到人岗相符。乡镇(街道)要明确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调剂。建制村和城乡社区要明确1-2名民政协理员承担社会救助业务。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清单,规范购买流程,加强监督评估。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类社会组织承接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统筹完善资金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救助供给力

1.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有效供给。建立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制度,将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分级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基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认真落实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金奖补等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税〖JP3〗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授权县级统筹管理各类救助资金,盘活存量,合理确定救助重点,分类制定救助标准,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根据救助人数和地方财力状况,分析各类救助项目资金需求和财政支付能力,逐级制定社会救助财政事权清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统筹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社会救助公信力

1.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公开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的原则,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公开机制,明确公开重点,规范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县级民政部门通过部门网站、乡镇(街道)利用政务公开栏以及政务大厅设置的电子屏、村(居)使用低保公示栏以及村(居)务公开栏全面公示社会救助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社会救助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社会救助监测信息分析研判,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加大对骗取社会救助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预防社会救助领域中的“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漠视群众利益行为,依法依规整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社会救助资金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社会救助诚信监管机制。全面推行申请社会救助事项守信承诺和失信记录制度,逐级建立救助家庭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通过虚报、隐瞒、欺骗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相关人员,按规定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录入失信记录,并推送至省级平台,向社会公示,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医保〖JP2〗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工作,定期研究,强力推进。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做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