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地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2:55:45

重要地位

重要地位范文篇1

关键词:林地林地特性林地重要地位

0引言

林地管理直接研究的对象是森林里森里资源。林地的概念各有其说,通常人们把树木成林的土地称作林地,这只是最简单的概念。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者所称林地,不仅是有林地,而且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地),统称为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小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些学者和林业专家认为,从生态观点而言,林地是由一个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所组成的林地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为林地是活立木的载体,是林木和森林生长的基础条件,是构成森林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部分。

1林地的特性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1.1林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一些生产资料,多半是劳动的产物,而林地这种生产资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在土地上营造人工林。从森林在生态效益上发挥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这类林地具有改变土地种类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

1.2林地的有限性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积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程度,从而使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3林地的永久性人类往往使用一些生产资料过程中,常常至陈旧、直到报废。但林地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当,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相反,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变成荒山秃岭。因此,必须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对林地资源合理规划,合理经营,使林业建设保持继续发展。

1.4林地位子的固定性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移动,而林地则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森林结构,持续发展林业事业。

1.5林地的可变性林地经自然或人为破坏,而形成迹地,由于自然环境或人类不干预,而形成“不毛之地”,则就不成为林地。相反,土地具有适宜自然环境空间或人类干预,则它又可恢复成为林地。因此,要掌握林地的可变性,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力作用,将对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林地的重要地位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重点课题。保护好林地和森林资源与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生产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业化生产,高投入高产出,先污染后治理、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森林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林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林地与木材供需,林地与农业的建设,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当代林地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1林地与木材供需的关系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及间接林产品,都依赖于林地的供给。因此,人类对林地的依存关系,将日益增强。我国是少林国家,林地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林区,包括山区,林地数量不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有所增加。非林区域在国家整体规划下,大力营造人工林、防护林,以增加森林覆盖率,从而生产各类木材和林产品,以缓解木材供需的矛盾,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2.2林地与农业等建设的关系林地对农业等各项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林地是森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轻洪涝灾害等功能。保护好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农业丰产增收和国民经济各项建设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正效应。森林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安身和立命之本,更是农业和农村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农村再生能源的短缺,导致对林木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植被的严重破环,加剧了山地农田的严重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肥力衰弱、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忽视,只有加强林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建设完整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和资源合理利用,使农业环境与社会经济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3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林地概念出发,林地本身也是环境,是一个林地生态系统。土壤、森林等都是林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是指林地生产力的保护和破坏对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林地与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互为作用的关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来体现的。物质和能量流从外界环境如大气、太阳能和动物遗迹等向土壤不断输入,并通过土体内迁移转化,引起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从而促进林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同时,物质和能量流从土壤向环境输出,导致环境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从而使不断改善。林地和环境条件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各类森林的结构和生长发育不断加速。但是,当物质和能量流的循环系统的某一环节,受到自然因素或认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时,则循环系统的自净作用将受到破坏,使林地的生产力受到破坏,进而生产环境受到污染。因此,要合理利用林地,保护林地生产力是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关键。为此,要加强林地的管理,严禁盲目的毁林开荒,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森林和青山,保持林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为林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新年.林业生产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胡继平,杨君临.当前林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5年04期.

重要地位范文篇2

1食品抽样检验的含义

食品抽样检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抽样方法,将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食品进行有选择的提取和检验过程。由于食品数量极其巨大,使得对每个产品都进行检验是无法实现的,而合理的抽样则可以在保证检验覆盖性的前提下,极大降低食品检验的工作量。目前的食品抽样检验是通过检验指标进行食品质量和外包装两方面进行判断[1]。食品质量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抽样的样品的各项质量标准是否达到食品要求,从而推断该批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对于食品外包装的抽样检验,主要是对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厂址厂名、原料配料、产品标号等相关信息进行检验,从而保证食品食用者能够熟知食品相关信息。食品抽样检验是现代化食品监督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食品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抽样检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极大提高我国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2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食品始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因素,这也为我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切实有效落实食品监督管理,才能够保证国民生活质量与健康,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不断优化和完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其核心都是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工作重心,将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舆论导向的前沿,已经在食品监督方面做出了表率,通过315晚会及日常新闻,对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曝光。通过这样一种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并存的方式,极大提高了我国食品监督效果,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3目前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3.1食品添加剂过量问题。由于一部分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从而增强食品的保质期限以及食品的味道和色泽。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使用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如果过量添加,将会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目前一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在食品中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极大影响了食品安全性[3]。例如,一部分食用辣条生产企业,为了能够使辣条看起来更加红润,口感更加麻辣,在辣条生产中大量加入苏丹红等添加剂,从而给食用者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3.2食品生产环境卫生状况不良。由于我国很多食品企业资质不健全或者对食品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管理不到位,导致了食品在生产环节容易受到细菌和脏污物质的影响,从而降低食品的卫生情况,给食品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4]。食品由于其食用需求,对卫生环境的要求较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生产者配备专业消毒服装及用具等。但很多食品企业对于卫生生产投入较少,生产人员往往在生产中往往没有更换专门的服装等,从而导致食品生产环节中的卫生情况无法保证。3.3食品外包装信息不真实。国家对食品外包装的公示信息有着明确的规定,如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清晰印制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成分以及食品许可证号等,从而能够保证食用者的知情权。但一些食品厂家为提高销售量,在食品外包装上增加了一些虚假的功效宣传,从而造成了对使用者的误导[5]。另外,一部分生产企业只重视外包装的华美,不重视外包装信息的严谨性,导致一部分食品外包装的必要信息缺失,例如,没有必要的食品成分等信息,从而使一些对食品有着特殊限制的人群无法有效选择,如糖尿病患者无法判断食品是否含糖等,从而给使用者的食品食用体验造成不利影响。

4食品抽样检验的步骤

4.1制定科学详细的抽样计划。食品抽样检测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工作,需要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抽样处理。因此,在进行食品抽样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完备的抽样计划,结合我国对不同食品的要求标准,有针对性的确定抽样数量以及抽样方法等,从而保证在实践抽样环节中,能够有详细的抽样指导,避免抽样的随意性[6]。在抽样计划的制定中,要保证抽样的样品数量和方法能够满足食品检测中对于数据普遍性和精确性的要求,从而能够实现抽样检验的有效性。4.2进行现场抽样。在食品监督管理中,为保证食品抽样中的样品的真实性,要做到严格的现场抽样。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委派专人到食品生产现场直接取样,并且要保证抽样人员人数满足至少两人。这种对抽样人员的要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抽样虚假问题[7]。抽样人员在进行抽样前,要对食品抽样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学习,并严格按照食品抽样政策和流程亲自进行抽样操作。在执行现场抽样过程中,包括食品抽样的内容,都需要对被抽样单位进行严格保密,从而保证食品抽样的公正性。

5保障食品监督和食品抽样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措施

5.1提高食品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食品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抽样检验的质量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食品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到日常管理中,培训的形式可以是聘请食品检验监督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或者采用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培训的内容要根据我国国情涵盖食品监督管理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的职业道德教育、食品检验知识和方法等,从而能够从多方面加强我国食品监督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5.2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食品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能够极大提高我国的食品监督管理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平台的功能,能够帮助群众及时的、详细的了解食品情况,并通过在食品信息公开平台中食品抽样检验报告,也能够使食品监管工作被更多人信服,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配合食品监管工作的执行。在食品监督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要优化和完善群众意见反馈以及食品安全举报等渠道的建设,从而能够在群众与监管部门之间建起紧密的联系,帮助食品监管部门更好地执行监督工作。5.3对重点食品问题进行专项检查。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出现往往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因此,为有效进行食品抽样工作,需要在食品监督管理中配合专项食品检查。通过对一定阶段中比较严重和易发性食品问题,组织专门的人力进行突进检查,并根据食品问题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抽样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找出食品问题发生的根源,从而进行有效解决。例如,针对目前零食生产企业普遍对苏丹红等着色性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问题,需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零食生产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并根据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并综合国内外先进的抽样检验方法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样检验调查,从而保证我国食品领域的安全发展。

6结束语

食品抽样检验的效果是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食品监督管理中要重视食品抽样检验的积极作用。为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保障,食品监管机构要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积极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使群众能够通过食品信息平台了解我国食品状况。对于社会中重点的食品问题,要进行专门检查,从而提高食品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会.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9(06):12.

[2]高原.食品抽样在食品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J].现代食品,2018(18):29-30+34.

[3]赵旭.食品抽样在食品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J].食品安全导刊,2018(21):23.

[4]季葛振,杨俊,许蓓蓓,等.食品监督抽样过程中证据保留措施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7(34):68-69.

[5]程虹.湖南加强保健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J].食品安全导刊,2014(19):58.

[6]龚翔.“雾里看花”眼神需犀利[N].中国医药报,2012-12-21(003).

重要地位范文篇3

1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1有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历史事实证明,民营经济从微不足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这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融合发展。民营经济从刚开始不为人们所了解到逐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到今天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民营经济在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税收、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总书记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概括为“五六七八九”,“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民营经济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民生问题中担当重任;新时期,我国步入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在带动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当今我们处于国家与国家互相联系、休戚与共、互帮互助的全球发展时代,发展离不开国际,民营经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民营经济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面对外部质疑和不肯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些言行,我们应及时自觉做到不信谣言。坚信民营经济会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挑战做出经济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2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

总书记非常重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要求更多、更好地向世界传播我国发展的经验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们应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法律政策环境,改善民营经济的投资环境,与此同时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自身文化和道德素质修养,提高民营经济的企业管理水平,推动和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2021年,我国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朝向更高质量地发展,目前我过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有了质的提高,我们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为实现我们最终目标持续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重视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所作出的贡献。民营经济不仅提升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造福了我们中国百姓,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大家庭。我们要在这些巨大的变化中,肯定民营经济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发展,民营经济在促进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1.3有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方位的发展角度,坚定了民营经济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超凡影响。民营经济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势,它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相同之处,能够对我们目前的国有经济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2]这不仅重点强调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助于民营企业家重拾信心,投入到新的经济发展中。这是党第一次明确表态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包括民营经济,这也使民营企业家心理上得到宽慰,解决了心中困扰。同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充分表明了党对民营经济重要性赋予了极大的重视。综上所述,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深入发展。

2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意义

2.1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与此同时出现一些不肯定民营经济积极发展的观点,认为民营经济存在许多不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党中央都态度明确地进行否定民营经济的错误观点,反驳外界质疑声音,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过去有人看不起民营企业家,认为他们与资本家具有相同之处,占用社会资本,剥削人民群众,对社会财富不断占为己有,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于这些基于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产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答复,改正了人们的点有一定偏见的观点,也使民营企业家能够抬头做人,东山再起、继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总书记先后六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多次表态对于那些企图动摇我国基本经济方针的谣言,我们要明辨是非,谣言止于智者,坚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会变更不可能动摇,因此对于那些企图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话语都要及时制止。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要放到一定的高度的地位,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一切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活力充分迸发。目前我们国家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公平竞争,促进公平公正新的发展格局形成,这也是在认识的理论上的突破与飞跃。我们必须以“两个毫不动摇”为鲜明导向,做到坚持正确的战略部署,给予民营企业家相应的政策、法律保障,使促进社会发展的经济要素充分涌动,使民营经济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2.2赋予爱国统一战线新内涵

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微不足道到目前的不可忽视,建国初期,我国暂时没有民营经济,当时私营工商者在全国统一战线中担当着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时,通过对私营商业的限制、利用和改造,将资产阶级中部分通过自己劳动的人民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私营经济产生并且得到一定的发展。其后,民营经济地位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党的十六大突破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可融合的重要论断,公有制经济不能一直占有至高无上地位的重要论断,这有助于激发各种社会主体发挥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焕然一新的发展阶段,民营经济提高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党的报告中为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表明了坚定的发展方向,为民营经济充分发挥起作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党立足于历史交叉、全方位和战略意义上,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我们自己的亲人,是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充分发展民营经济,体现了更高的宽容度、更大的广泛性和更强的包容性,也体现了党对民营经济发展所给予的巨大期望。

2.3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展民营企业,我们必须坚守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在制度方面保障公平,保护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公平参与社会分工,能够依法受到法律保护。我们党中央在宣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同时也在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有序使用生产要素,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力量,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生产总值、产业升级,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贡献许多力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激励约束有效,能够充分发挥价格、人才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有用的经济,民营经济能够让人民有工作,让社会就业多起来,让资源流动动起来,让地方经济好起来,让人们生活富起来。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看成我们的朋友,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提高了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就整个社会来说,增加了我们的社会财富,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增加公众财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肯定民营经济的地位,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客观需要。

3新时展民营经济的着力点

首先,我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由于国际贸易冲突,各国之间的不同方针政策等原因,对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的风险不断增加,单边主义势力抬头对我国民营经济及市场经济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次,2021年突如其来的型病毒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地挑战,民营经济面临这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经济必须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创新型发展,人口红利逐步减弱,不可再生性资源日益减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营经济应结合具体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同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处于科技创新时代,民营经济需要面对市场产品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其次,我们应该优化市场运营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秩序,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从经济优惠政策方面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引导民营企业朝向积极较好的方向发展。围绕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也需要在宏观经济方面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这不仅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总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政策落实方面,务必做到条条政策切实可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各司其职,贯彻政策的传达、落实、监督机制,切实把握政策的实施。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要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地理环境、人文、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民营经济发展。最后,我们不仅要响应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更要在实践生活中落实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民营经济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充分迸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新时代,民营经济针对环境、市场、资源等挑战,应加快调整自身产业体系,注重对产品科技技术投入,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民营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转型升级,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优势,踏踏实实做好企业中的各项事务,这也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我们应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高效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面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通过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勇于革新、不断优化自身体系结构、掌握核心技术发展,从而带动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4总结

重要地位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法;弱法;功能分散化

一、汉斯·摩根索国际法思想的重要地位

汉斯·摩根索(1904—1980年),美国政治学家,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平生所著甚多,但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则是《国际纵横策论》(或译为《国家间政治》),该书在学术界素享盛誉,已经成为美国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教科书之一。摩根索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演绎出权力政治学派的国际法观。摩根索的国际法思想的重要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摩根索是权力政治学派的最重要的思想代表,研究他的国际法思想有助于廓清权力政治学派的国际法观

在西方国际法学界,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权力政治学派以其鲜明个性跻身于国际法学林之中。“权力政治学说认为,国际政治支配国际法,而国际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因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要到国际政治中去寻找。这个学说经常提出的是‘势力均衡’的观点,认为‘势力均衡’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也就是国际法效力的依据。”[1](P8)

权力政治学说的代表人物除了摩根索外,还有考夫曼、施瓦曾伯格、柯贝特等人,然而,对该学说贡献最大者首推摩根索。因此,权力政治学说也被人称为“摩根索学派”。在摩根索看来:“在国际关系里,所有的政治问题都可归结为权力问题”。“从《国家间政治》一书的副标题可以清楚显示,国际政治学就是研究‘争夺权力和财富的斗争’的学问。权力(或者说实力)概念自始至终在摩根索政治理论中起着中轴(axis)的作用。”[2](P75)而“均势”概念是指若干国家之间强权分配大体均等的实际事态。[3](P351)摩根索承认:均势是国际法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3](P223)要解析权力政治学说,首先必须研究摩根索的国际法观。

(二)摩根索对国际法功能的局限性作了最为完备的分析,他的论断有利于后人全面地认识国际法的作用,并在运用国际法时做到扬长避短

摩根索在长期科研中,创立了一套权力政治学说的国际法理论。根据其看法,现实的国际社会实际上处于一种分权的无政府状态之下,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也没有任何具有强制力的司法、执行机关,特别是国际法的执行完全依靠于侵权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分配的变化。由于国际法的分散性(分散化)和先天的虚弱性,它对世界和平只起有限的作用。

正是这样,西方有人说摩根索对于战后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从理论上给予了最致命的打击,不利于国际法的发展。[4](P11-13)同时,西方“国际法万能论”者也排斥他。①然而,系统地梳理摩根索的国际法思想,就能发现,摩根索的观点有利于世人辩证地正视国际法的作用,在运用国际法时,能扬长避短,更好地推进国际法的发展。

二、汉斯·摩根索国际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际法是一种弱法,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来源于均势和共同利益,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只起有限的作用

在对待国际法的态度方面,向来存在两种观点:“国际法虚无论”和“国际法万能论”,摩根索既反对前者,又否定后者。对于前者,他阐述道:“越来越多的作家表示根本不存在什么国际法这个意见”是一种走极端的看法;至于“越来越少的评论家认为,国际法只要予以适当编纂和扩充来调节各国间政治关系,通过其自身内在的力量,虽然不能取代国际舞台上争夺强权的斗争,至少可以成为对这种斗争的限制力量”的观点显得“幼稚”:“真正作用于国家间关系的不是国际法而是国际政治。”②

但是,我国国际法学界某些学者想当然地把“权力政治学派”视为“虚无论”。③玩味摩根索等权力政治说代表人物的思想,“权力政治学派”应该是“弱法论”,摩根索则是弱法论的典型代表。

弱法论和虚无论差异极大:

1.就国际法是否存在方面,弱法论肯定国际法的存在,虚无论否定国际法的存在。

摩根索认为国际法的存在、施行源于两个因素:各国之间的强权分配(均势)和它们之间的一致或互补的利益。凡是没有均势和共同利益就没有国际法。“国际法则大部分是客观社会力量的产物”,“均势”为国际法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国际法只有在国际大家庭各成员国中有均势的态势下才能存在,若各国不能相互制约,任何法律准则都不会有任何力量;共同利益则是一种客观需要。它们是国际法的生命线。[3](P352)

2.在是否承认国际法的作用问题上,弱法论承认国际法的有限作用,虚无论否认国际法的任何作用。

摩根索认为,近代国际法体系是重大政治转变的结果,为了防止国家间关系的混乱和暴力盛行,必须由国际法准则来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具体而言,近代国际法的出现,“标志着从中世纪到近代史时期的过渡。它可以概括为由封建制度向领土国家的转变。后者区别于以前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政府在其国家领土内享有最高权威。”在中世纪,君主与封建领主、教会分享权威,而到16世纪完成转变,“政治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从法律上讲,各个国家在各国的领土内彼此完全独立,不承认凌驾于它们之上的世俗权威”。于是,为了维护国家间有某种程度的和平与秩序,必须有国际法。“必须有若干事先规定的行为准则,违反这些准则,在通常情况下会引起某些制裁。这些制裁措施的性质和实施的条件和方式也是事先规定的。”[3](P349)在国际法存在的四百年中,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得到严格遵守的。[3](P352)

当然,“当国际法的一项准则被违反时,它并不总是得到强制执行的。在确实采取强制执行行动时,它并非总是有效的。”“承认国际法的存在并不等于说它作为一种法律体系与国内法律体系一样有效。尤其不是说它在调节和限制国际舞台上的强权斗争方面是有效的。”[3](P350)原因在于:国际法是一种原始型的法律,之所以称其为“原始型法律”是因为国际法是一种几乎完全分散性的法律。“国际法的分散性”是因为国际社会的分散结构的结果,也即各个主权国家独立存在的结果。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不存在立法和执法的中心权威,而缺乏这两者,正是国际法的本质特征。所以依照摩根索的逻辑:均势、共同利益是国际法功能分散性最浅层的原因,“均势”作为一种分散化的力量,只是以对违反国际法行为的一般威慑的形式,并在针对违反国际法行为需要采取强制执行行动的那些个别情况下发挥其作用。同样,一致

或互补利益作为一种分散化动因却不断在起作用;国家主权是国际法功能分散性的最深层的根源,它是国际法软弱无力的根源。因而,把权力政治学派视为国际法虚无论者,忽视摩根索对国际法的肯定及其作用的分析,不存在任何科学性。

(二)国际法的虚弱性体现为国际法功能的分散化

均势、共同利益“对任何法律体系必须执行的三项基本功能:立法、司法和执法施加其分散化影响。”[3](P352)摩根索所说的国际法立法功能的分散化是指法律规定缺乏由集中性的机构制定。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国际法制定规则的独特性。

1.在国际领域中,制定法律的只有两种力量:必要性与相互同意。

必要性只能涉及少量的公共或必需的国际法准则。“国际法中有少量涉及例如国家主权范围,国家对自己的法律条文的解释等等准则。这些准则不管各个国家是否同意,对它们都有约束力。因为若没有这类准则,就根本无法律秩序可言,或至少没有调节多国体系的法律秩序。”相互同意则牵涉大部分国际法准则,它们的产生“是由于国际法各个主体,即各个国家本身的相互同意。每个国家只受那些它所同意的国际法准则的约束。”[3](P353)

2.制定国际法的主要手段是国际条约,国际条约只为那些签约国制定国际法。

就该立法体系来说,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一方面,在所有各方没有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法律规章。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形下,这个法律究竟是什么,会显得不明确,而且在管理同样情况时,不同的个人在各类不同的规定之间会发生矛盾。

摩根索所言的国际法的司法功能分散性是指国际法院缺乏一个独立的有效的司法体系。尽管有因立法功能的分散性所导致的种种欠缺,但是如果有能发表权威性意见的司法机构,那么,每当对一条法律准则的存在和意义发生争论时,一种法律体系或许仍能抑制法律的主体追求强权的向往。“国际法缺乏一个有效的司法体系所有的三方面的基本原则:强制裁判权、司法裁决等级结构和至少在最高法院的裁决中运用按判例决断的原则。”[3](P360)

强制裁判权受制约。国际法院裁判权的唯一源泉是将争端提交裁决的各国的意愿,不得强迫任何国家违反自己意愿将它与另一国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裁决,这在国际法中是自明之理。换言之,国际法院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对国际争端不享有裁判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产生于一项和平条约和商务条约的争端提交裁决的条件使强制裁判成为空想。在一项个别的争端发生后,这一原则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裁决,这一原则只表现在确认法院裁判权的双方之间承担契约义务的这一必要条件上。这一条件就是要求有一项关于将特定争端提交裁判的专门性协议,这就实际上排除了强制诉讼的可能性。第二方面,一般性的争端提交裁判的条件也使得强制裁决成为梦幻。一般性的争端需要一般性的协议,然而保留条款又对一般性的协议加以限制。在诉讼的所有阶段中,各国的意志仍然起决定作用,“国际裁定不能对国际舞台上的强权之争施加有效的限制。”[3](P365)

国际法院本身的缺陷使司法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国际常设法院及它的后继者国际法院的建立,“标志着向国际法领域功能集中化方向前进的重要的一步。”国际常设法院的规约及其后继者的规约规定了挑选法官的独创性方法并规定了程序法和实体法等问题。由此使国际常设法院带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是,这种性质是一个常设组织造成的心理效果而不是该法院司法活动的法律效果———国际常设法院的优势只是理论上具有而实践则不具有。此状况的原因是:“等级组织与按判例决断准则的结合于是产生了整个司法系统中的唯一的裁判规程系统”,但是,“在国际领域中没有任何同这种情况有丝毫相象的东西。”[3](P368-369)

国际法院无须遵循按判例决断的准则的特性使得国际法院的裁判规程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显示出来;况且,国际常设法院没有凌驾一切的权威。两者带来的结果是:“国际法院决不是世界的最高法院,它不可能绝对权威地裁决对于其他国际法庭的判决的上诉”。又,“由于国际常设法院的裁决不受按判例决断准则的约束,其他国际法院没有法律义务要使它们的裁决与国际常设法院的裁决一致。”[3](P369)

摩根索所说的国际法执法功能的分散化是指国际法缺乏实施自身目的的机构和工具。和立法、司法功能相比,国际法的执法功能是彻底的绝对的分散性。国际法所掌握的制裁手段既不系统也不集中,因此在实行制裁时并不可靠。“再没有比这更原始和更软弱的执法系统了。”[3](P370)

首先,国际法把法律的执行付诸违法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强权分配的盛衰变化。“使强者轻而易举地既违法又执法,因而使弱者的权利受到危害”。如果小国受到伤害,只能指望强大友邦的帮助,该友邦“是否要做出国际法的尝试以及这种尝试是否会成功,首先不取决于法律的考虑和执行机制的公正的运行。尝试和成功取决于一项具体事例中的政治考虑和强权的实际分配。保护受到强国威胁的弱国的权利,于是决定于特定形势中起作用的均势。”[3](P371)

其次,出于利益考虑,绝大多数国际法准则一般都自愿得到遵守。对此,在摩根索看来,这并不证明国际法的执行功能的强力。正相反,证明的是利益的功效。“国际法的大部分准则以法律语言阐述了这样一种一致的或互补的利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准则实际上一般会,可以说自动执行,而一般无需采取一种具体的执行行动。”因而,国际法的绝大多数准则一般并未受到执法系统的软弱影响。[3](P372)

最后,为了改变国际法中的强权状况而使国际法的执行功能富有客观性、集中性色彩,人们采取了“保证条约”和“集体安全”两项尝试,其结果失败惨重。

所谓“保证条约”是指保证国和被保证国之间签订的条约,该条约为的是保证与被保证国签有条约的另外一方履行自己的诺言,在另外一方不履行义务的情形下,保证国采取手段使之遵守诺言。不过保证条约的执行受两个因素的制约,“执行的有效性又随均势而不同,它取决于保证国与违法国之间的强权分配问题”:“有效性的完全丧失使保证国并不一定实践保证条约。”[3](P374)当被保证国不遵照保证国提出的忠告时,保证国没有给予援助的义务;保证条约的众多漏洞被保证国利用避免践约又不违约。所以“从各种实际目的来看,保证条约使国际领域内的执法功能与没有这些条约时一样分散化。”[3](P374)

另一个保证国际社会秩序化的手段是集体安全。诚然,集体安全是有案可稽的克服执法系统的完全分散化缺陷所作的意义最深远的尝试。在集体安全下,违法者必须经常想到要面对所有为保卫国际法而自动采取行动的各国的一个共同阵线。作为一种理想,集体安全确实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很难收到实效。就联合国执法系统来说,由于它的运转依赖于每一个常任理事国的意志,于是常任理事国拥有的否决权将分散化的原则引入了联合

国的执法系统。[3](P384)

(三)国际法和主权的诸种关系

1.摩根索论国际法的本质———分散化和主权原则的关系。“分散化看来是国际法自身的本质。而分散化之所以是必然的基本原则,要在主权原则中去找。”[3](P387)第一,主权是国际法软弱无力的根源。主权只是与一种由于集中化而强有力和有效的国际法系统不相容,它并不完全与一个非集中化的,因而软弱无效的国际法律秩序不一致,因为国家主权本身就是这种分散化、软弱和无效的根源;第二,“共同的必需的国际法”的约束力无损各个国家的主权,国家主权仍然约束大量的国际法则。[3](P390)共同的必需的国际法的约束力使作为一种法律概念的主权成为可能,但大部分的国际法法则无约束力或约束力受国家主权的影响。国际法立法、司法、执法功能的分散性是主权原则运用这些方面的结果。

2.摩根索论国际法准则———独立、平等、一致同意和主权的关系。独立意指一国最高权威的特定方面,即它对任何其他国家的权威的排斥,它是一种所有国家必不可少的国格,尊重这种独立的义务是国际法的一项必要准则。平等不过是主权的同义语,说明主权的特定方面。从平等原则中衍生出国际法的一条基本准则,这条准则造成了立法功能的分散化,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执法功能的分散化,这就是全体一致原则,全体一致原则是主权的逻辑结果。[3](P391-392)

3.摩根索论“主权不是摆脱法律限制的自由权”。在他看来,影响主权的不是法律的数量,而是它的性质。一个国家可以接受不论多少法律限制而仍不失为独立自立,只要这些法律限制不影响它作为立法和执法的最高权威的性质。

三、汉斯·摩根索国际法思想的成就与不足

(一)完成从共同意志、法律良知、协议到均势与共同利益的转变

国际法的效力来自何处?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国际法学者是从主体范畴来论证。①而摩根索的研究角度与一般的国际法学者不同,他是从客体范畴来谈论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即从均势和共同利益来研究。这是一种深化,也是一种大转折。

国际法只有在国际大家庭各成员国中有均势的态势下才能存在。若各国不能相互制约,任何法律准则都不会有任何力量,因为极强大的国家会为所欲为,不会守法。至于共同利益则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因而摩根索得出结论:国际法则绝大部分是客观社会力量的产物。

(二)摩根索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法作用的凸显趋势估计不足

就他对国际法的态度而言,他是悲观的。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演进,人们会对国际法的作用刮目相看。根据在于:

1.民族民主的发展将提升国际法的地位。“国际法的进展是与立宪政府对专制到处取得的胜利密切联系的”,同时随着民族独立的深化,“属于另一种族的少数者不应被置于法律之外,而应受到与多数者同等的待遇”。[5](P60)

2.国际法的功能趋向集中化。“依据特别国际法,国际法的创造和适应可以是———而且实际上是———集中化的;而且,这种集中化的过程,由于成立了设有国际法庭和国际执行机构的国际组织,是在不断增强的。”[6](P334)“国际法是迫切需要的,而且国际法规则现在要求一种只有国际法院才能提供的权威的解释与执行”。[5](P60)

3.国际法的逐渐发展取决于公共道德和经济利益的进步。“公共道德标准越提高,国际法就越发展。而国际经济利益越重要,国际法也就越发展。从某一种角度来看,国际法像国内法一样,是道德和经济因素的产物,……国际法是保证会有无限发展的,因为有些永恒的道德和经济因素是有利于它的发展的。”[5](P61)

(三)摩根索有时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不同比较两者的功效,他夸大了两者的差别,忽视了两者的相似

例如“国际法是像国内法一样的法律,因为它是一种强制性程序,是一套规定有执行的社会上有组织制裁的规范作为对不法行为的反应”。[6](P333)最后,摩根索的“主权不可分割”的观点也为事实证伪,如欧盟和原子能的有效国际控制就是例子。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卢明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FrancisAnthonyBoyle.worldPoliticsandInternationallaw[M].DukeUniversitypress,Durham1985。

[5]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M].王铁崖,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汉斯·凯尔森。国际法原理[M].王铁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责任编辑谢维营]。

①摩根索回忆说:“我在日内瓦的许多困难肯定和我对国际法的态度、对国际组织的态度和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有密切看法。”因为他和人们想法不同,否定“国际法是万灵药”。见Kennethw.ThompsonandRobertJMyers,ed:TruthandTragedy:ATributetoHansMorgenthauWashington,D.C.NewrepublicBooks1977,P354。

②见Kennethw.ThompsonandRobertJMyers,ed:TruthandTragedy:ATributetoHansMorgenthauWashington,D.C.NewrepublicBooks1977,P9。

重要地位范文篇5

关键词:学生;教育改革;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随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若要顺应时代形势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社会各个职能部门在教育改革中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改革更是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若要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关注学生的重要地位。

一、学生的参与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果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教学改革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制定改革措施时,根本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诉求,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导致学生与改革严重脱节,教育改革缺乏针对性,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效率。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应当将学生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采取多样化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改革的评判者,引导学生为教育改革出谋划策,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调整改革措施,进而增强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二、学生是教育改革的动力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社会和教育的桥梁,社会的接纳与认可程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而教育部门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学生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学生的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基础。虽然社会各界的用人需求也会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最终仍需通过学生来检验改革成果。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原动力”地位。

三、学生的发展使教育改革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若教育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可见,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更好发展。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都只是为了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因此,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理念都应当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将教育思想和模式的调整作为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这导致教育改革未能取得显著成果。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

四、学生是教育改革的对象

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的改革,范围十分广泛。但无论在哪个层面进行改革,最终都要作用于学生身上,学生都是最终的对象。若教育改革不与学生结合在一起,改革进程就无法顺利完成。由于学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对象,因此,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步骤都要考虑学生的消化和接受能力。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应当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否则就会导致教育改革的主客体之间相互脱节和排斥。此外,学生作为教育改革的最终对象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教育改革的成果也具备最终发言权,因此,学生在教育改革中应当处于主动地位,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改革措施。教育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主动地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产生改革合力,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学生素质是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重要地位范文篇6

在初中物理中有专门讲授速度的一节课,以这节课为例,探讨一下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在这节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解,稍有数学基础的同学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速度的计算以及换算方式。但是在速度的比较方法上面,仅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是不够的。教师只是告诉了学生如何比较速度的方法,但是却无法用语言讲解这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这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只能通过物理实验来论证。因此,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程时,应将此课程设计为三部分: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进行课堂理论的讲解、进行课堂实验的论证。在该实验中借助带刻度的长木板、实验小车、秒表以及挡板,通过多次实验分别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和滑到斜面中点的路程及相应的时间,利用公式算出它们的速度并求取速度的平均值,再算出后半段路程的速度。学生通过对比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就能很好地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和速度的比较方法,并以此论证比较速度的方法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达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统一、结果与过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有磁现象中,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磁体中间磁性最弱;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有关等抽象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这些物理知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让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探求真知的科学方法

实验是探求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有很多种,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实验归纳法”、“验证法”、“理想化实验法”……下面,我就以几种实验方法来简述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1.实验归纳法

“实验归纳法”是在实验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认真加以分析,通过实验事实归纳出符合物理规律的认识方法。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中浮力的计算公式的得出,就是通过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体在漂浮状态、悬浮状态和下沉状态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而归纳出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G排=ρ液gV排。在论证金属能导电这个物理原理时,也是运用了实验归纳法。在通过多次实验证实了铜、铁、银、铝、锡等金属能导电之后,教师便带领学生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这个原理。还有所有发声体都在振动;一切物体的分都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等都是利用了实验归纳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实验归纳法,将在一个实验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其它的物理知识的探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验证法

验证法又称演绎法。它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实验验证法是以推理为前提的。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首先要在搜集相关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到一个设想,然后通过多次实验进行论证。如果论证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那么就证明所设想的是正确的,就得到一个规律。如果论证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那么就证明所设想的是错误的,不存在所设想的这个规律。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或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控制其他变量都相同,只有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时来探究此猜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验证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走出个别的实验误区,从而得到正确的实验理论。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思维、推理、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的程序进行探究,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自主探究。

3.理想化实验法(也叫实验推理法)

理想化实验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实验,它以现实中有限的实验为前提,经过人们的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在理想条件的物理原理。这种理想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就是通过实验,再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在这一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保证每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然后比较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总结出物体所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棉布,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较远;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伽利略认为,是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使小车停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就越远。伽利略科学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这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条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后来经过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理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只能是在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探究真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并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采用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初中物理主要探究的对象是光、电、力、热。这些事物是抽象的,其中所包含的规律是学生难以在脑中想象的,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仅仅采取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先教后学,那么课程就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不但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会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失去兴趣、丧失求知欲。教师应该将物理实验引入初中物理教学,首先演示实验,让学生见到难以想象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地会在脑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此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同时由教师在旁边做指导,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时,教师应先做演示实验,展示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履杯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口上放一片纸,用手按住杯口上的纸,然后倒放过来慢慢把手移开,便可发现杯里的水和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见到这种现象,学生就会十分惊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相关原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物理实验教学能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探究能力、总结能力

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动手做实验,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与演示工作。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功能,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之前实验器材的状态;在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最后,教师要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从而引出所要讲授的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通常要做两到三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但锻炼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结,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综上所述,物理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五、结语

重要地位范文篇7

艺术教育注重个体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审美境界,其审美过程重视个体自身的体验,因此无论壮美还是柔美,艺术教育的姿态都是及其亲人化的,能充分体现对人的主体性的关照。艺术教育独有的情感因素可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正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4]试想,当我们以艺术教育实践的方式带领学生徜徉于祖国壮美的河山中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又何须借助说教之法通过意志来强行进行爱国教育呢?这种令人激动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强制灌输的。可以说艺术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使它在素质教育中熠熠生辉,别具一格,它可使他律主动转化为自律,使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素质教育,会因其形象性、愉悦性和感染力大大消除其他教育方式的生硬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能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各自的接受度。

2艺术教育对右脑开发的促进作用使其具有科学性

“左右脑分工理论”是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提出的,他凭借这一理论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理论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左右大脑的不同分工。人类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而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右脑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与灵感的产生息息相关。爱因斯坦就曾强调说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4]对右脑进行有效训练亦可助左脑的逻辑思维有效拓展,而艺术教育训练的正是右脑负责的部分。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和情感性体验,学生能从这种体验中收获美感,而这种美感的体验会促进个体的感知,活跃其思维,因而使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可为各类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提供最佳的情绪基础。此外,艺术教育侧重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模式同样能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使智育任务在轻松适宜的感受中愉快的完成。

3艺术教育可助学生个体审美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和建构尤为重要,而艺术教育历来都是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艺术教育帮助学生个体明确追求真善美的具体方向,提高人的品位和格调,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艺术教育还可维护个体精神上的平衡,在培养学生们自由创造的能力上,艺术教育也功不可没。

4艺术教育有助于营造正确的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指导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更应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推动社会进一步人化。”[5]当代的大学生们缺乏的正是享受学习、享受工作的心态,因而缺少了创造的动力,创新能力变得疲软,倘若能借艺术教育的东风,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自由感,学会在审美境界中使身心充分解放,精神自由驰骋,主动的欣赏美、感悟美并追求美,自觉激起向往高尚人格精神的愿望,那么大学生群体的修养、趣味、眼光、格调必然会有所提升,其个体必然会变得充实且快乐,其心灵也必将丰盈而充满活力。

重要地位范文篇8

高校创新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就是要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世界各国在高教改革中,都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并开设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方法的课程,如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舞蹈教育因其包括对智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审美心理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创新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教育,而舞蹈美育正好在此与之不谋而合,并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内涵

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作为载体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具有非语言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依靠富有节奏的形体动态来表现社会现象和人的观念。舞蹈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通高校中,舞蹈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让学生懂得舞蹈艺术的特性,了解舞蹈艺术具有时间的、空间的和力的特征,提高欣赏水平。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其艺术情感,增强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高校舞蹈教育的内涵体现在昭示大学生对美的自然需要和审美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同时传播学生情感的信息,陶冶情怀,提高社会的艺术境界,促进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以及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舞蹈,逐渐地去感受舞蹈作品,体会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同时还能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塑造完美的人格,使气质和内涵得到充分提升,养成优雅、文明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更加健康地发展。

三、舞蹈教育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校教育中,美育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舞蹈可以使学生感受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加强纪律观念;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与办事能力。在高校,美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舞蹈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四、高校舞蹈教育的在创新教育中的价值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既是艺术教育的过程,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的需求,让舞蹈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它积极的一面,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舞蹈教育有助于道德素质的培养

舞蹈教育把德育的理性内容转化成生动地、可直观性的感性内容,使学生在提高审美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完善。同时,严格的舞蹈训练可以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增强大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舞蹈能让学生的肢体更加灵活敏锐,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提升审美价值

舞蹈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入舞蹈作品当中去,在领会动作、节奏和韵律的同时,充分地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舞蹈中曼妙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娴熟的技巧及神韵都是通过舞蹈的形态表现出来,它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把观众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享受。

(三)舞蹈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增大,这些都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加剧。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舞蹈的美育教育这一独特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解决。

1.学习舞蹈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在舞蹈中,音乐可以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人的大脑神经产生兴奋、镇静和平衡三种情绪,以缓解生活、学习等对大脑造成的紧张感。各种音乐风格中的舞蹈,通过形体动作,抒发内心的感受,都可以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节奏性的运动中去,从而消除因生活、学习带来的压力。

2.舞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切实地了解自我,从而能够更加有力地增强自我的同一性。舞蹈的动作表情可以传达出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比如:高兴时的手舞足蹈,痛苦时的垂头丧气,感情激越时的腾飞跳跃,等等。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舞蹈动作的起落使学生的自我感觉发生变化,情绪得以重新调整,感情得到充分宣泄,整个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自我同一性在更高层次整合,以此来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

重要地位范文篇9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其核心教育的首位,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德育工作的成效。俗话说得好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就不能顶天立地,即使成了才也是一个怪才、歪才,因此德育工作在高职育人中地位非常重要。同志全面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德育工作在高职育人中的着力点及措施

高职教育是培养有职业道德和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不会自发地形成的,是人类经过长期职业积累总结出来的为人、做事的真谛,是间接经验,对于高职阶段教育的特殊时期,在校学习培养阶段是一名学生,学习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有关行业要求、规定、标准又俨然是一名企业职工,为将来所从事的岗位打基础。因此,高职教育培养阶段是身在校门心在企业的过渡期,职业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培养出一个掌握高技能的人容易,如果没有高素质作保障,就不可能成为人才。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是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德育工作是多措并举、点面结合、常抓不懈、感染熏陶的一个长期教育过程。必须依靠教育、宣传、灌输、感染等手段,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逐步树立职业思想,明确职业责任,掌握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使高尚的职业道德深深的植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入职后能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为入职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学生知识渐趋专业、精力旺盛、接触社会面广,普遍养成了重现实轻教学的特点。因此,我们务必要有目的、有组织、有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德育活动。比如,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竞技性活动融合为一体,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三、德育工作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所体现的深层次

作用德育工作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当今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所展现的正能量。所谓的德就是人们所指道德,是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的潜在规则,使人们普遍遵循的一种共识。加强德育工作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加强德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职教育阶段,是把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劳动者的特殊培养过渡时期。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勇于承担责任,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德育工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是教育人行得正、站得直、坐得端的过程。其落实与否,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上,间接地体现在校风和学风上。因此,德育工作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关乎学校的风气。

(二)加强德育工作还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服务意识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其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重点体现在“职业”上,即高素质、高技能型“职业”工人。加强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把规章制度学习纳入到德育工作之中,使有形的管理变成学生自我约束自觉执行的潜在的行为意识,在学生中形成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主,以辅导员引导为辅的良好风气。即提升了道德水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使德育工作寓教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起到良性互动效应。在潜移默化和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风和学风。这种风气传承下去就是学校向社会所展示的那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底蕴。

重要地位范文篇10

关键词:水利文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发展思路

水利部党组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作出了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丰富发展水文化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部署。本文旨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研讨和谐文化建设和水利文明和谐创建实践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努力为推动水文化建设和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一、水利文化建设内涵及重要地位

(一)水利文化概念

由于人口剧增与水旱灾害的频繁出现、水资源短缺、洪水威胁和水质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水利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出了进行“水利文化”研究的倡议,试图通过对“水利文化”的研究,从本质上揭示水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

具体说来,水利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除水害兴水利及与此有关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诸如制度、技术和知识、思想与价值、艺术、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水利文化既源于水利,那么它的内容无疑均与水利相涉,所以水利文化不可避免的包含着水利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尤指水利科学与技术中所隐含的思想、精神、价值等。

(二)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水利文化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水利工作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加强水利文化建设对更好地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提高水利工作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迈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水问题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水利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等。此外我国水利发展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发展机制不活,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水利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把水利文化与信息相结合,不断引导水利体制改革和水利管理,这样水利事业才能稳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水环境中满足除害兴利要求的同时,提出了亲水,爱水的文化要求。在人们对水的更高层次认识和人水和谐的精神追求之下,只有加强水利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注重水利文化的内涵,更新水利工程建设理念,把水利工程当作文化精品来设计,才能使水利工程及其管理区在发挥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的理想景点、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水利环境的文化需求。

3、有利于提高水利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水利文化是用意识形态去塑造水利职工的信仰和精神,是用水利文化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一种开放诚信、理解信任、文明和谐、宽容自信的水利文化氛围,一定能激发职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增强职工大胆创新的能力,使职工的心智更加健康,使职工的创造力高度激活。通过学习、研究、回顾水利文化史,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强水利文化建设,升华人们的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利于水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水利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目前水利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水利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水利文化建设主要存在观念滞后、建设形式单一和产业发展不明朗等问题。

(一)水利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把水利文化看成是水利部门自己的事,把水利文化当作水利部门的文化,很少有人把水利文化同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提高联系起来;有的又把水利文化等同于水利行业文化和水利企业文化,谈到水利文化,他们就想当然地联想到了水利行业规范、水利职工俱乐部和篮球场,使水利文化建设成为一项文化活动;有的就是收集几句口号、价值观用语。

(二)水利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投资主体单一化

由于对水利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深,观念的滞后,导致水利文化的建设总是停留在一般性的水利文化活动的层面上。不求深入发展,不求长远规划,不求系统协调。文化建设往往只是做做样子、摆摆架子,名为建设实为包装。同时,由于思想上对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了水利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单一化,投资力度不都,严重影响了水利文化建设的进行和发展。

(三)水利文化产业化发展不明朗

水利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水利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水利文化产业的发展却相当滞后。有的甚至连水利文化产业的概念都没有。这样,水利文化建设的发展就少了经济支柱,滞后了水利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水利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发展水利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发展水利文化的首要前提,也是繁荣水利文化的根本保证。要把握好水利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列主义世界观在水利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就要高举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围绕党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部党组治水新思路,使水利工作者同心同德,推进现代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科学的水利理论是指引着水利事业包括水利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水利部门也要组织专家、学者加强治水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理论框架,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广大水利干部要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深入开展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和发展水利理论,进而引导水利文化向前发展。

(二)加快各项水利改革,实现水利文化建设的投资的多样化,推进水利文化建设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当前我们重点要对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增强水利行业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水利文化建设的投资形式比较单一,这是水利文化建设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水利工作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水利理念。在这种形势下,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加大对水利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水利文化建设的发展才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快更好的推进水利文化建设。公务员之家

(三)强化水利文化舆论导向功能,弘扬水利文化,激发群众热情,繁荣水利文化

水利文化是精神文化产品,对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我们更应通过文化作品让良知、崇高、尊严、理想等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水利文化更应该利用好舆论的导向功能,不断弘扬水利文化,增强水利文化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用优秀的作品征服读者,才能真正起到鼓舞群众、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其在心灵深处爱岗敬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自觉选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水利文化真正起到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M]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