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5:16:17

重要价值

重要价值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音乐教育;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一、音乐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音乐教育,能够培育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品质,有助于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而不断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紧张、压抑等不良心理,学生在体验音乐过程中增强幸福感,能够把握人生价值,充分认识世界。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同步发展,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获取生活、学习动力。学生对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进行欣赏时,能够提高创造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提高鉴赏力和感受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时,能够激发音乐认知情感与创造力,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与文艺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能够对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智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开发学生的右脑,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当结合时展特色,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融入音乐课堂,还原音乐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思想素质。音乐能够陶冶性情,与心灵沟通,通过开展音乐教育,将美好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能够陶冶情操,心灵也变得愈加美好。音乐有激励作用,能够引领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与困难,进行情感调节,使学生能够真诚待人。所以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时,通过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够触景生情,或是借物咏志,在音乐作品中进行思想升华,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开展形式

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与环境文化建设,两者结合,能够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校园文化形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得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凝聚全体教职工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校园可持续化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学校精神层次,由于学校的客观环境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也变得具有活力和生机,校园文化能够赋予校园丰富的内在与精神。具备校园文化的学校才能够发展得更为持久,才能够培育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2.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形式。当前我国大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开展知识技能活动、技术技能活动、校园环境建设活动等。通过知识技能活动,有助于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技术技能活动主要通过小组竞赛或者是演讲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有助于拓宽知识面,也逐步培养了自我表达能力。而艺术技能活动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各类艺术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丰富内心情感,树立学校主人翁意识,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爱校情感,塑造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三、音乐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1.积极作用。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的精神与积极的学习态度,从音乐学习中获取精神层面的满足与精神需求。2.美化作用。美是一种健康和高尚的情感,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自古以来就存在。通过开展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够实现审美意识的提高。开展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校园环境,营造出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感染并教育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感;学校通过举办或开展富有创造性和知识性的文艺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3.凝聚作用。校园文化是院校发展的核心与灵魂,能够协调师生共同发展,所以进行音乐教育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认知进行了解。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与情操,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与学习,产生积极的精神,有助于完善自身人格,形成遵纪守法的集体意识,提高师生之间的凝聚力,有助于塑造校园核心文化。

四、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1.开展音乐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音乐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是情感的表达途径。贺绿汀曾经说过,音乐能够培养人民的高尚品德。思想道德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驱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则能够决定学生是否成才。加强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融为一体,构成民族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文化修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音乐教育通过向学生传授音乐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音乐优美的旋律和令人深思的复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进一步拓展延伸。音乐是基础文化艺术修养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的心智、情商与意志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培养作用,利用音乐作品进行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认知情感。2.音乐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学生生活方式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当前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最大差距就是高校学生有较多的自由空间,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学生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也逐渐增长对音乐学习的欲望与热情。在此种发展背景下,高校进行音乐教育,开展音乐活动,有助于将学生联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展示自我创造自我的舞台;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音乐审美交流,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够充实生活,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缓解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音乐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心理素质的真实反映,音乐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音乐教育有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作用。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功能,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有所差异,所以通过音乐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进行音乐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国内外优秀的民族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能够在听音乐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促进个性开朗,思维活跃,进而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应在加强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教育,利用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对于自然和生活美的感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自觉接近真、善、美,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侵蚀。校园文化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工程,全体师生必须共同努力,重视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获得高雅情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园音乐文化中,可以举办各类表演,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变得朝气蓬勃,积极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音乐教育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的思维逻辑与感知能力。在新时期开展高校音乐教学,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不断地探索创新,丰富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自身全方位发展,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伍小青.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重要价值范文篇2

【关键词】贴牌生产;国际品牌;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摩擦、倾销、反倾销频繁发生,很多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出口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并以此来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从表面看,贸易摩擦只是商品量的多少问题,是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但实质上却是一个旧经济格局的维护与新经济格局的建立,是一些国家对中国政治、外交战略的具体体现。

一、品牌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品牌的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察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指出,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根本在于国家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绝对成本的差异既可能是来自先天的自然优势,如气候、地理、土壤条件,也可能是由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形成的差异。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导致了两国生产同一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使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发挥各国的绝对优势,实现分工和专业化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继承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思想,进一步扩展了劳动生产率差异作为国际贸易动因和竞争力来源的适用范团。认为只要贸易参与国的生产成本存在一定差异即使这种是相对的,即一国虽然各类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但高出的程度不同,各国也可以通过分工和贸易,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出,产品生产需要不止一种要素,而且,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不同。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和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差异,这就成为了国际交换的动因和依据,即一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出口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规定了不同地区和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结构和贸易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较难以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比较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则意味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企业的赚钱能力和赢利能力。

二、我国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品牌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不平凡时期。由二十世纪80-90年代的品牌启蒙时期到90年代中期的品牌发展时期,中国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日益扩大,创造出不少知名品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环境的磨练,逐步地成熟起来。同时,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中国企业的市场,更多的是国际企业参与和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建立国际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同时国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拉动整个外贸出口增长的新格局己经初步形成。

在国外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机制和品牌传播经验时,促使了中国企出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的深刻变化,开始注重从质量、技术、广告宣传、销售服务等方面提高出口品牌竞争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我国本土品牌经营发展较快,但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突现出来。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共有8.5万种品牌,其中90%以上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拥有。著名品牌的数量占全球品牌比例虽然不到3%,却拥有40%以上的市场,名牌产品的销售额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三、贴牌生产存在必要性和局限性

贴牌(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国内一般叫做“贴牌生产”或“代工”,生产厂商生产产品,然后贴上客户商标的经营方式。目前国外不少品牌厂商纷纷开始这样做,不必自己拥有工厂,直接让专业生产商为自己生产产品,打自己的品牌。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从出口结构分析,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这部分出口主要使用外方品牌,剩下45%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又以订单贸易为主,大部分使用贴牌方式出口。这说明,中国主要是在加工生产这一低端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主要还控制在外方手中。一些知名企业甚至在生产自主品牌的同时出口贴牌产品。在目前外贸出口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和贴牌生产PK大战的烽火开始在中国蔓延。

现在,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成为国际品牌自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但自主品牌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成熟品牌的竞争。一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外源型经济,对外资企业往往实行超国民待遇,在诸如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资企业的投资成本比国内企业还要低,于是在贴牌出口仍有微利可图,自主品牌出口需要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企业自然会更多地选择贴牌出口。

(一)贴牌生产存在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贴牌经营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工日趋细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我国出口生活必需品企业技术成熟,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国际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通过实施贴牌战略,利用国外品牌厂商的国际销售网络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取比较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亏损,缓解国内就业不足的压力。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以及处于国际化经营初期的企业更应以贴牌经营为主。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采取贴牌经营方式依附于国外著名企业,可以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从中逐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而且贴牌生产不需要投入技术开发成本,只要按委托厂家设计生产,或将现有产品稍作改动甚至不作任何改动,只改商标与重新印制包装箱便大功告成,就完成了出口或内销运作。而自主品牌的开发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人力物力,另外在国外进行品牌推广、渠道建设,需要诸多的成本投入。一旦发生诸如“西班牙烧鞋事件”,鞋企就血本无归了。从出口退税方面来说,如果是贴牌出口,就可以通过与进口商之间收取现汇或信用证的方式较快结算,符合国家对收汇核销期必须在90天以内的规定;如果是自有品牌出口,由于经过较长的中间环节,如运输、自主销售等,等到将款收回时经常就超过了90天的期限。在出口退税方面,不管是用自主品牌出口,还是贴国外品牌出口,都享受一样的14%水平出口退税。

(二)实施贴牌生产的局限性

首先,贴牌生产实际上挣的就是加工费,一般通过批量生产和薄利多销的优势创造出经济效益,但加工费的空间是很小的。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效益轻松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自主品牌能够掌握收益的控制权,品牌商通常控制两端,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他们可以收取超额的利润,而且把贴牌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控制起来。他们是产品的最终权利人,是最大的收益者。

其次,贴牌生产往往靠资源和劳动力取得利润。但随着资源成本越来越大,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而品牌商从贴牌企业手中购买产品的价格变化不大,贴牌生产企业受到资源成本和品牌商的双重挤压,空间利润将会越来越小。国外厂商在中国企业生产产品,消耗的是我们的资源,而我国的资源己经到了相当稀缺的程度,即使我们拼尽了资源,也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最后,贴牌生产风险较大。随着中国低价鞋对欧出口的迅速激增,自2004年开始,中欧鞋类贸易争端不断。2005年6月期间,欧盟连续对中国输欧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启动反倾销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5255万美元,皮鞋涉案金额则高达7.3亿美元,波及中国1200余家制鞋企业和100多万工人。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这其中除了假冒侵权、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等的恶性竞争,大量的贴牌生产是中国鞋招致反倾销的一大原因。

虽然一个品牌的建设是何其艰难,但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毕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终选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之下,自主品牌的发展己迫在眉睫。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品牌意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强势品牌,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推进国际品牌战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必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际经验,其技术研发投入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不然,就将失去竞争力。而我国目前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1%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有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2003年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66%。2004年我国180多家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大型企业申请专利总数仅6570余项,还不及美国、日本和欧盟一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多。

由于品牌能给客户提供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且具有不易模仿性,因而能有更强的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长久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及产品都具有了相当的技术、良好的质量以及市场经营能力,但由于缺乏被市场认可的品牌,而导致产品价格低、利润少。按照经济学的企业利润分布,品牌运营和技术研发是高利润区,而加工制造是低利润区,这就是“U”字型的所谓“笑脸定律”。我国很多制造业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但销售额只占6%-7%,即使是我们自以为是高科技的IT行业,利润甚至比工业制造业还低。要么是贴牌生产(OEM),要么交专利费,这就是中国企业目前最大的困惑。公务员之家

必须找准市场立足点,打好品牌根基。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其原因是我们还没有过硬的知名品牌,因而产品便没有什么附加值可言,当然也就谈不上好价格。其他加工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尽管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和盈利能力,但终究没有自身的生命力,难以在市场上长久生存,更无从谈起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成长中的我国企业来讲,己经开始了从规模生产向品牌运营的高级经营阶段的过渡。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投资,但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国外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品牌投资并不断实施跨地区扩张,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以在越来越广泛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对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关系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可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品牌竞争力又是这种利益的最佳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品牌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现在:第一,品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第二,品牌竞争力具有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盈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品牌溢价能力。第三,品牌竞争力可以统领企业的所有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最优体现就是能够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创立国际品牌是企业品牌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一方面,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使得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国际品牌使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冬英.中国品牌国际化策略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重要价值范文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英语;外贸交易;推动;作用

英语可以说是一门基础的语言类学科,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也带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身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发言权也变得越来越大,一带一路思想战略的提出,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其不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贸易、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1]。随着一带一路思想战略的提出,该战略也受到了我国周边甚至是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战略不但是强调经济、基础方面的建设,其更重视的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而英语作为各国沟通的桥梁,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英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

1“一带一路”概述及其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的起源在中国古代,其主要代表的是古代连接亚洲、非洲、欧洲、中国等国家的陆上经济贸易路线。最早是运输古代中国生产的一些丝绸、瓷器等商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丝绸之路也逐渐演变成了东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通道。在1877年是,在名叫《中国》的一本书中,其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和印度、中亚等地区以丝绸交易为载体的通道称之为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当时的运输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中国古都洛阳开始,以罗马为终点的一个路程,途中经过非常多的国家和地区,其全长一共6440千米。海上丝绸之路则是从古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开始,以欧洲为终点的一个路程,其途中会经过南半岛、印度洋、红海等地,这也是中国和世界交易、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2]。如今世界上的经济形势非常的复杂,且变化的速度也非常快,让多边经济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都遭受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而各国之间的发展也变得困难起来。我国经济社会在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也开始和世界经济连上了关系,并且其密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带动我国全方面建设的新方面,保障世界经济体系能和平的发展,在2013年时,就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思想战略,该思想相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也让市场变得更加的规范和科学,合作也变得更深层次,当然也带动了各国的合作也经济贸易发展。另外,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我国也开始建立起开放型的经济体系,且必将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2英语概述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作用

英语(English)是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语系,当前是被英联邦国家等很多地区的国家用来当作官方语言,同时也是欧盟等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官方语言,自然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门语言。英语这门语言的由来是从古代钠维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的周围居民、移民、朱特部落的白人等语言转变形成的,在经过了英国殖民的统治,该语言开始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19-20世纪时,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军事、经济等方面得到了崛起,让英语这门语言也开始被各国人民学习并使用,从而化身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并被使用在众多大型的场合里,即被当作沟通、交流的传播媒介。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英语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编程语言,因此被使用和学习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在很多的国际会议上使用,并且被当作必须使用的一门语言,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其英语的地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在进行外贸交易时不掌握英语,那在国际合作或文化交流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甚至无法展开相关的工作[3]。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汇总,其英语身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它和外贸交易的习惯、规则、制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外贸交易中会涉及很多的资金往来和技术方面的交流等,如果自身不掌握英语,其实很难进行下去的。

3英语在“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对我国全球经济贸易、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和发展,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也让各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让世界能稳定、和平的前进,对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其次,英语身为世界通用语言,一直以来在外贸交易中的作用都非常大,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国经济贸易当然也离不开英语这门通用语言的存在,甚至会给外贸交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为一带一路思想的落实、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为各国在进行外贸交易中的沟通提供了基本的语言支撑,避免沟通障碍的产生。3.1英语推动“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中的科学技术知识交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阶段的世界经济发展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很多国家在技术方面的研究都呈现出了自己国家的特点,而各国只有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交流、运用,其才能实现外贸交易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如今的外贸交易中,其技术方面的交流可以说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英语身为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其必须在各国的交流中发挥出语言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让各方面的信息完整的传递出去,同时也保障了信息的准确率。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不但能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动态,还能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交换和沟通,实现技术方面的交流,从而实现共赢。3.2英语的准确表达有利于减少“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中的摩擦。在当前的外贸交易中,其英语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语言,并且和外贸交易的习惯和规则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国际外贸交易时需要涉及非常大量的资金来往、最新型的设备和产品、最严谨的交易思维和最规范的经济行为等,就连外贸交易的语言也一定要有极高的缜密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保障外贸交易的稳定发展。其次,英语自身的实用性、针对性、精准性等方面都非常的规范和科学,并且灵活性也非常强,能很大程度的满足外贸交易中的各种需求。在外贸交易过程中,拥有丰富的词汇量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就能满足各种形式的交易,也不会因为词汇量不足而出现各种问题,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则可以满足各类语言方面的要求,而相关人员也可以根据交易环境的变化来对单词进行混搭或延伸,专业才能出现更多符合交易要求的新词,让其语言呈现出一种商务模式,防止因为语言不通等问题出现的了外贸交易纠纷。3.3英语为“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提供统一交流用语。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让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易也变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频繁,而英语身为多国外贸交易的统一交流语言,其不仅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交流平台,还实现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同时也防止了因语言不通而出现沟通不便利、交流不到位等情况出现[4]。3.4英语为“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提供统一的思维和文化背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合作共赢自然就成为各国发展的共同目标,而英语交流不单单是语言上个沟通,其更是英语思维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应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国经济交易中,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的英语交流,不但实现了多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换,同时也提升了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关系,让外贸交易能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里实现。但是,只有在英语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沟通,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才能进行良好的协商和洽谈,才能实现多国外贸交易和共赢,外贸交易不但能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也保障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其一带一路的思想地出现,让我国的全球经济贸易、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也保障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对各方面也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作用[5]。另外,英语身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门通用语言,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都非常明显,其必定也能在一带一路多国经济贸易中发挥出更深层次的意义,从而实现多国经济贸易的沟通和交流,为全球化经济提供语言方面的支持。换句话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其英语不仅实现了多国经济贸易技术方面的交流,还能很大程度的减少交易中的麻烦,因此,英语自然就成为外贸交易通用语言,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大力的宣传和推广英语,也在交易中多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全球经济贸易、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秦家宝.浅谈英语对一带一路多国贸易的推动作用[J].中外交流,2017(1):445-446.

[2]覃雪冰.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作为通用语在广西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探究[J].大陆桥视野,2015(24):210-215.

[3]王新霞,曹玲.商务英语教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114-115.

[4]包文馨.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的机遇及发展路径[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3):209-212.

重要价值范文篇4

关键词:献血者;信息反馈;隐私权;人性化服务;血液质量

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是献血者的个人隐私,理应妥善保护管理。否则,隐私一旦泄露,血站与献血者之间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法律纠纷,同时也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进行与发展。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采供血机构都应确保献血者信息不被泄露,保护献血者隐私。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血站工作中,对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检测信息反馈和隐私权保护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献血者检测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好处所在

1.1血站人性化服务的体现:人性化服务是血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献血者献血后,本着对献血者负责的态度,对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给予及时反馈,并注意保密,单独通知到本人,这样既保护献血者隐私,又完善献血后服务,使献血者充分感受到血站对他们的关爱。

1.2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输血:检测信息在反馈中,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CV(丙型肝炎抗体)、SYR(梅毒抗体)、抗-HIV(爱滋病抗体)阳性的献血者,应婉言谢绝其以后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并作好解释工作,让献血者做到自我排除,这样能降低再次献血者中的不合格率,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血液质量,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1.3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血站尚未使用电脑管理系统之前,既往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时,由于缺乏电脑的监控,工作人员无法迅速、准确地获得其以往献血的相关信息,这样献血后,势必将造成血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通过信息反馈,将可以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浪费。通过电脑监控可以杜绝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信息的反馈让解释工作做在了前面,也可减少采血工作中一些不必要的解释和查询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献血者隐私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2.1树立公众形象:无偿献血者是奉献爱心的一种社会群体,而血站是接受爱心奉献的地方,这样也就决定了,公众对血站工作具有更高的期望,其中包括了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解释工作、诚信度、隐私权保护等诸多方面,而隐私权的保护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实际工作中,由于献血者隐私权保护工作没做好,而导致献血者流失,甚至造成献血者因献血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生活纠纷(例如,SYR和抗-HIV阳性检测信息的反馈不当,引起献血者家庭成员之间的误会。)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有损于血站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而做好这项工作,则能增加公众对血站的信任度。

2.2保护隐私:“无偿献血倒无所谓,献血后万一查出血液里带有某种病毒,血站能否为自己保密”这是一些市民较为普遍的心里负担,也可能因此而不愿参加无偿献血,做好隐私权保护工作,能彻底消除这种思想顾虑,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三、检测信息反馈和保护献血者隐私权的具体做法

3.1检测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工作应由血站医务人员专人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即血站应指定一个接受过相关咨询解释培训,并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最好是医师来完成此项工作,这样还能指导不合格献血者进一步做有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信息反馈的对象应严格限于献血者本人,在接到有关检测结果咨询电话时,应仔细、全面核对献血者上次献血时登记的相关信息,如:血型、身份证号、单位、出生年月、献血日期、次数等等,确认为献血者本人后,才可进行信息反馈。

3.2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献血前的健康咨询表中应提醒献血者登记好自己的手机号码,若有变动及时告之血站,强调登记本人的手机号码,也是为了在信息反馈中能达到直接的“一对一”方式。若登记的是献血者家里或单位的电话号码,在信息反馈时应更注意解释工作时献血者所处的环境,以免造成献血者家人或同事对其产生误会,从而挫伤献血人群的献血积极性。

3.3信息安全管理:血站应加强内部献血者信息资料的管理,通过电脑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只允许有授权的专门人员才能查询到献血者有关信息,非授权人员无法进行查询,确保献血者信息安全。

四、检测信息反馈和解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4.1血液检测存在的差异: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测标准与临床医疗或疾控部门的检测确诊标准存在差异,血站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某种抗体阳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献血者患有某种疾病或血液中带有病毒。这是咨询解释工作中首先应向献血者说明的,以免增加其心里负担。

4.2检测结果不一: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血站检测结果阳性,而献血者重新复查的临床检测结果阴性的情况,血站工作人员在婉言谢绝其以后再次献血的同时,还应从检测标准不一样、安全输血以及国家输血相关规定等方面加以解释,这也是咨询解释中需重点说明的。

4.3合理的解释:抗-HIV阳性的咨询解释尤为特殊,由于血站采取的检测方式是初筛试验,不能确诊,对每一份抗-HIV阳性的标本按国家规定都要送省、市疾控部门的诊断实验室进行确诊,并由他们对确诊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调查和追踪。但是,对于最后确诊阴性,而血站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咨询解释工作值得血站同行探讨,因为对爱滋病可是谈虎色变,一旦解释不当将造成献血者极大的恐慌。对此,笔者建议血站应和相关疾控部门协商好,对血站报送的抗-HIV阳性最后确诊阴性献血者的咨询解释工作,最好也由疾控部门的专业人员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综上所述,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公民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血站工作中,献血者的信息准确、及时反馈和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正日益凸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作好这项工作对无偿献血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有碍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重要价值范文篇5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用建设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是对财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道德关系的概括与反映。《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下降问题备受关注,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会计信用建设中,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财会人员所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既是贯彻执行《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端正思想,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举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涣职,更不得搞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偶尔发生失误,必须速查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忌患得患失,做到悟尽职守。

2.熟悉法规,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从记账方法、科目运用、账薄设笠、核算规程、会计报告等方面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会计专门方法运用恰当、成本费用及损益核算准确、资产负债权益反映真实。为此,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学习,经常充电,力戒浮躁,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准。

3.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与反映,其本质特征体现为“真实性”,如果会计数据失真,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而公正的本质则体现为合理性,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这不仅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财会人员个人品德的体现。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维护会计信忽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4.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遗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会计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关健,只有在会计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计工作天天要与“钱”、“物”打交道,如果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

5.搞好服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财会工作的服务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遮关注。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统筹兼顾,科学运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密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财会信息洒盖一个单位整个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财会人员必须对本单位以财务成本资料为主的相关财会信息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外传,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财会人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会、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连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行为端庄、生活严谨的作风,讲求实效、雷厉风行的作风,艰苦朴素、大奋无私的作风,平易近人、以诚待人的作风。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依布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大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他们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破力,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起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的作用。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多种业务技能,形成内部检查和监替机制。不相融职务应分开设立,使各种岗位之间能相互牵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重要价值范文篇6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高等学校促进作用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大学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高等教育这种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核心取决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新科技成果向产业部门的转移。要做到这一点,高等院校必须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二、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的重大意义

2.1产学研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与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样,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它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其二,列宁、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实践和发展。

2.2产学研结合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它表明:其一,产学研结合是指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同企业的结合,包括两者同时和企业结合,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没有企业参与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结合不属于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内容,当然涉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但是,不能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等同于产学研结合。其二,产学研结合是实现科技、教育同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是知识经济本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措施。其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3产学研结合是高等院校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

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不仅是高等院校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实现国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随着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化,科技对提高生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将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高等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三大职能,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研究和提供能够开发具有市场潜力产品的科技成果,为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服务。高等院校通过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科技成果,又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质量,并且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取得收益,开辟科研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从而形成产学研各方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三、由“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引发的产学研对高等教育促进作用的思考

3.1“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概况

“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于2000年5月正式启动,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企业的聚集区,也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代表着我国光通信和激光领域的最高水平。因此,在武汉建设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是国家对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现实基础的准确把握,是将国家的需要、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对于发展区域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武汉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和经济的新增长极,有效推动中部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融合与接轨,带动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及趋势证明,将优势产业纳入相对集中的区域,共享技术、人才、信息、政策与管理等要素资源,更大程度地吸引国际知识、技术、资本等战略性资源,对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目前,“武汉·中国光谷”在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创新建设、金融资本的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武汉·中国光谷”50km2范围内集聚了18所高等院校,56个省部属科研院所,65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名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5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有5万余名大学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拥有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源。武汉地区从事光电子领域研究开发的实体约占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总数的14%,其中国家部属4个,高校属20个,共占总数的63%,分别占部委属总数的18%和高校属总数的20%。在武汉的科研体系中,高层次的光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力量占有重要地位。武汉东湖开发区己经成为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科研和开发基地。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院、717所为技术依托,以长飞、烽火、华工科技、长通、楚天激光为企业依托,以光纤光缆、光电端机、光电器件、激光工业设备、应用软件等为产业依托,构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而且极具规模的开发群体。近1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武汉在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科技成果,成为了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基地。2000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光电子生产企业480多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08亿元,生产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光电子领域,是全国生产光电子产品最密集的地区。尤其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通信系统、激光设备、通信电源、软件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产生了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光电企业。

3.2产学研对高等教育促进作用的思考

(1)产学研结合促进了高校和企业,按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的弊端和高等教育系统固有惰性以及高校、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大学以知识创新为目标,企业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长期与国民经济脱节,造成教学改革乏力,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互利互惠为原则的产学研结合无论是联合科研,还是联合培养人才,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按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冲破了条块分割的局面,增强了院校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许多产学研结合的实例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已故主席波伊尔博士曾就我国产学研结合做出评价时指出,这种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大学和企业的联系,克服了大学自身的惰性,促进了大学按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

(2)产学研结合开拓了学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了专业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现行高校院(系)建制一般只反映同一领域内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互动的要求,在体制上阻碍了学科的交叉、繁衍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商品国际性环境的剧烈变化。许多技术问题都处在复杂的大系统中,这样就促使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和市场需要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只采用单一的传统的研究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因而有必要在加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同时,把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由于既得利益、门户之见、体制化以及传统的研究方法等原因,导致学科壁垒森严。已有的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学科、专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联系主要依靠学科带头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内在机制的使然,产学研结合为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提供了契机,开拓了学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因为高等院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还是联合科研,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科技成果的需要,必然要对原有学科体系优化组合,这就会促进系科划分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和改革,克服分散,加强联合,发挥院校的综合优势。

(3)产学研结合促进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如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工作适应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知识的更新及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为适应这种变化和需求,必须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删除陈旧教学内容,增添新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可以说,产学研结合为教学容的更新和课程设值的改革开拓了一条新路子。

(4)产学研结合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产学研结合可以吸收不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企业生产中的一些难题,进行一些高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更新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近科技开发前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提高了业务水平。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必然推动课程设置的改革。

(5)产学研结合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领域的生命力在于社会的需要和科研领域内在的逻辑即内在的生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领域的形成和技术的突破更紧密地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在工程应用学科领域,若单纯地按学科的内在逻辑,很难形成独树一帜的研究领域。通过产学研结合,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着手,学术研究紧跟生产实际的发展,从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6)产学研结合提高了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大量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促进了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的改革,其结果必然提高了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其一,参加产学研结合的院校普遍反映,通过产学研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陶冶了情操。其二,通过产学研结合,不但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知识结构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得到扩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其三,产学研结合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由于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实际的机会,在专人的指导之下,真正承担起对企业有用的专业技术工作,把“学”与“干”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98-05-05

2厉以贤.马克思列宁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蔡克勇.论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J].高等教育研究,1986(4)

4徐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

5王庆.校企合作:高校办学的有效途径[J].上海高教研究,1997(2)

重要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统计管理现状发展

一、统计的定义及特性

1.1定义从微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好像照片一样能够直观的反映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1.2特性统计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二、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点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础就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所做的科学的,切实可靠的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根据其动态变化,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对于工程项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和结论,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计划的综合管理过程。影响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就会导致事到临头,毫无警觉,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统计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2.1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即本月的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根据现状或动态指标制定工程计划及保证措施。

2.2可以反映工程项目的效益与效率。可以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投入的人、材、机等诸方面的统计、汇总与合同清单进行盈亏分析,另外还可计算人均产值来反映项目的生产效率。

三、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3.1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

3.2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统计人员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3.3统计指标提供的及时性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了。

由于上述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了统计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往往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进而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更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②认为统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负担越重;③认为统计对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管理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④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经营项目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统计无能为力。

四、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我们必须在原有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的改革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4.1在工程项目的各部门设置专职统计员,对整个项目的统计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统计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统计意识。

重要价值范文篇8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学工作中的主力军,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特别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课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普遍拥有高学历,教学能力逐渐变得突出。青年教师在注重培养自身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优良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从业之本,是引导学生品德朝着正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目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了学生的品德发展。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升教师的德育素质,推动学生德育发展十分迫切。青年教师需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的传授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多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历;多运用趣味课堂、反转课堂、课堂互动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喜爱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从业道德水平;提升对课堂的向往和对学生的关爱,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朝德、智、体方向全面发展,[2]改善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谓“师德”,首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并且有终身学习的自身目标和教学态度。“师德”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一切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身为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师德”应该是一切职业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中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我们将中国文化儒家思想传播到了全世界,更应关注对国人的思想教育。当前,学校师德师风失范现象仍有发生,教师是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很容易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如果一名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会影响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使中国社会真正成为在精神文明层面走向强大,拥有道德模范,崇德向善的文明强国。

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青年教师队伍中有超过40%的从业者从未接受过教师礼仪教育,超过50%以上的青年教师表示对教育礼仪的理解还不透彻,80%以上的青年教师不会使用传统的敬谦辞。[3]大部分青年教师表示对自己的教师个人形象很重视,但过于追求时尚,仪容仪表并不能完全符合一名教师的形象要求。部分教师在学生面前穿过奇装异服,妆容不规范;不知道同事之间的称呼如何使用;对老教师提出的意见不能够虚心领会和接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在网络社交中语言使用不规范;曾经在学生面前使用过不文明的口头禅;参加大型活动、会议时过于频率地使用手机。

4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足的原因

4.1青年教师自身原因。青年教师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身处于“市场经济”“城镇化”“网络化”的特殊时代,生活空间独立、居住环境相对封闭,生活节奏过快,导致个性方面相对比较自我、个体化。加之社交网络的盛行,过分沉溺于网络社交,而忽略了与父母、亲戚、好友、同事、长辈、长者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涌现出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缺少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往来,人际关系淡化。另外,青年教师对教师礼仪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教师礼仪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结合在一起;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缺少团体意识,没有做到尊重前辈、尊敬领导、关爱同事、爱护学生;忽略了现实生活中行为规范的使用,不能使用正确的敬语,不能规范自己的妆容,不能穿着得体的服饰。4.2入职前教师行为礼仪教育缺失。部分青年教师出自非师范类院校,从未接受过教师礼仪教育。同时,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接受过礼仪教育的经历,部分青年教师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礼仪课程教育,但所开设的礼仪课程形式化,并没有真正起到行为礼仪指导的作用。—67—目前,高职院校缺少礼仪课程教育,导致对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对教师礼仪教育同样存在缺失;缺少符合教师礼仪教育的教材、缺少教师入职前教师礼仪培训,导致青年教师入职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师礼仪、行为礼仪的培训,教师对行为礼仪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教师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4.3师德师风准入制度有待完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中。由于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大,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并没有关注对青年教师思想意识、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水平、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考察,而是一味关注引进人才的学历、学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当代青年教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代际心理特征,部分教师具有过分追求时尚、强化自我意识、张扬自我个性等特点。同时,在教师资格考试及招聘过程中没有重视教师道德能力和教师礼仪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考核,忽略了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想要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加强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应对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以免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4.4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有待加强。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中更多地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业绩,而缺少对师德师风的考评制度,同时师德师风的好坏不影响一名教师的进步和工资待遇。在新形势下,这样的考评制度已经不科学了,重科研业绩,轻师德师风,就会忽略对教师队伍内在修养的建设,如不设置实质性的考核标准或考核内容比较空泛,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就没有办法更好地开展,教师的师德也不会得到提升,不能正向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德标准前行。

5学习教师礼仪,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5.1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师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对“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系列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明确提出要求:“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4]师德师风建设应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师德师风建设应该从学习教师礼仪开始,尤其是青年教师,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肩负着更为艰巨的“教书育人”的职责,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标准。各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的组织文化建设,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礼仪素养。首先将教师礼仪建设纳入师德师风考核范围中,提升青年教师对学习教师礼仪的认知;其次,关注教师课堂礼仪使用,对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礼仪的使用,且能否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结合起来,对课堂礼仪进行综合评价,为教师晋升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加强校内软环境建设,多组织教师礼仪讲座、培训、案例分享、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重视教师礼仪建设,提升教师礼仪素养,真正做到“身正为范”。5.2对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教书育人”从来就不是只教书而不育人,恰恰应该是育人更要育心。教师不只是一名工匠,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对教师礼仪的学习和掌握就是一切良好教育的基础。《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书中提到:“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应该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他不用打扮得很时尚,只要端庄大方就行了。他有独特的性格与气质,我们会从他的眼睛和心灵深处永远看到纯洁和希望,他应该温和而不严厉。在他的课堂上,没有挖苦和讽刺,有的是鼓励和微笑;没有框框的束缚,有的是心灵的自由;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有的是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5]。这就是一名好教师,举止落落大方、言行得体、衣着端庄、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并不高,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没有接触过国学文化,学习过教师礼仪,想要做到这些也是很难的。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很好地诠释了儒家思想和中华礼仪的传承,代表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文明的精神传递,学习国学文化和教师礼仪为教育工作者思想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在,幼、小、初已经将国学教育引入课堂,利用礼仪教育培养学生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养,作为一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更应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5.3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礼仪教育,塑造教师良好形象。教师的良好形象,应包括教师的仪容、仪表、妆容、举止、语言的使用、社会交往和思想政治方面建设等。这些是一名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同时也反映了一名教师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更是学生效仿的典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应拥有健康的、积极向上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关心国家大事和时政热点。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事教学,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正面引导学生。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中应结合时代背景,建立培养机制,将青年教师打造成业务能力和道德能力都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无论在校园里还是社会上都应该是文明礼仪的表率,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未来的教育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更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让学生对教师有一个正面的评判。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是爱岗敬业的表现,也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尊重,更是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础,帮助老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真正走进学生心理,让“教育”在学生心中开出美丽之花,结出优良之果。[6]5.4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良好的师德师风舆论导向、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是推动教师积极进取的外部动力。大力弘扬师德师风方面优秀的先进事迹,树立为人师表的典范;提倡教师要自觉约束自己,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努力成为一名学生眼中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青年教师要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授课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这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

6结语

高职院校应围绕青年教师学习教师礼仪的重要性,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分别从青年教师学习教师礼仪的重要性、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指导性、青年教师塑造良好形象的必要性、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环境等方面,展开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培养青年教师正确的“师德”观念,塑造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

参考文献

[1]王晓帅.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转型[J].教育现代化,2019,6(16):76-78.

[2]王珂琦,李晓.新业态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7):2.

[3]张家波,李斌辉.“90后”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现状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7(9):96-100.

[4].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5]张铁道,苏学恕.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M].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2.

重要价值范文篇9

从1981年起23年来,笔者持续地致力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这就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出发,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逻辑和基本原理,来解释实践中的现象,提炼出新的经济范畴并组成体系。现在,笔者将这一崭新的经济理论称为“新马克思经济学”。这一思想体系,主要反映在笔者以下主要著作中:《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②(人民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学界正在努力从事经济理论创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作为“富国裕民论”的新马克思经济学,只是一种探索。我的这种探索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所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贫困状态,已成为一门僵化的教条化的庸俗

我探索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新原理,力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性的统一;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当作随实践中的经济关系变动而变动的东西,亦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②因此,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破除以往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僵死定义出发的研究方法,而从实际出发,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经济关系作出理论概括;三、对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必须进行扬弃,即批判地继承,改造旧范畴,创立新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经济范畴并组织成科学的体系,为此必须提出新的见解。“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③经济科学同样如此。

二、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经济范畴的两重性,脱离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特殊,所以是“所有制学”。这个基本理论错误,导致了离开生产力来空谈所有制的形而上学观点。把市场经济生产形式与公有制长期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否定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无不也与这一理论失误有关。

新马克思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区别之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实行了彻底变革:由孤立地研究所有制转向研究生产方式。

我把两种研究对象的区别列出下表,以便说明。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形式(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一般(劳动交换关系)生产关系特殊(劳动支配关系)——所有制(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生产方式生产形式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私有制特殊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而生产形式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形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般。单纯研究所有制的传统理论,抛开了生产形式从抛开了生产力的研究。为什么传统理论长期离开生产力?我们的这一探讨说明:传统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走入歧途,因为其研究对象是错误的。

从上面这一表中可以看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生产形式和所有制又都有自己的分类。公有制是所有制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与生产形式的某一类型相结合。和市场经济结合,就结成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

这样,就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在这个命题中,“市场经济”是生产形式,“社会主义”是特殊的所有制,两方面统一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与社会主义相对立;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公有制;把共产主义等同于产品经济。这是严重的逻辑混乱和理论错误,因为没有划清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形式与所有制的界限,现在已经到了廓清混乱的时候。

三、新理论体系以“需要一般”作为始点范畴

新理论的宗旨在于富国裕民,富社会主义国家,裕全体劳动人民。

范畴“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财富的抽象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由我所确立的新价值载体。研究富国裕民,就必须研究需要价值的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始终不变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这是社会主义致富的真谛。只有通过商品生产,用最少的费用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主联合劳动者生存和全面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才能真正使国家和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①

我把富国裕民作为新理论体系的目的,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出发,人及其需要是出发点。我把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称为“自主需要”即自主联合劳动者的自身需要,这已是需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自主需要是一个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它表现需要的社会主义特性。但只有认识了需要的一般性质,才能把握需要的特殊性质。因此,新体系以“需要一般”为起点。“需要一般”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所以,我把“需要一般”,即作为经济范畴的人的需要的最简单的规定,当作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

传统理论体系总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当作始点范畴。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两种公制决定的;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都是由公有制演绎出来的。其实,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是倒果为因。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具有复杂的规定性的总体,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它出发,等于从生产关系总和出发。很显然,这是违背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方法的。这导致了将公有制变成空洞无物的概念。

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同志改从社会主义商品出发,套用《资本论》的始点范畴。这也未必合理。其实,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商品出发,只是从现象或形式来说的。商品的特征是有价值,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所以,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劳动和劳动的二重性出发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自主劳动,这是由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已经是社会分工、交换、劳动一般、自主劳动等多重规定的综合,因而不是最简单的规定。可见社会主义商品不应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于是,有的同志主张从劳动范畴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当然,劳动一般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定,但是,劳动一般还不是最简单的抽象。因为劳动并不是目的本身,

而只是人类满足需要的一种手段。应把目的本身作为起点。抽掉了手段,目的照样存在,而抽掉了目的本身,手段就不存在。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假如人没有需要或需要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得到满足,劳动就成为多余的。可见,劳动是由需要引起的,只有人的需要才是最本源的东西。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最始初的自然必然性。人一生下来,首先是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见,从劳动出发,也是不合理的。

只有“需要一般”,才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的始点范畴。这是因为:第一,它是最简单的规定,是最单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第二,它是最一般的范畴,是其他复杂规定共有的最普遍的规定;第三,它是最始初、最本源的范畴。它不以其它经济关系为前提,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根源于人本身的生理要求。总之,“需要一般”是最简单、最单纯、最一般的始初经济范畴。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体系的起点,因而“需要一般”是需要价值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

新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是一个圆圈或循环。这就是:以需要一般作为起点,从需要出发,必然引出自主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因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致富的根本途径。通过需要价值的再生产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自主需要得以满足,同时创造出新的需要,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

展。从需要出发,又回到需要。这种矛盾运动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我从1981年起就提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见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的区别,在于c+(v+m)与(c+v)+m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和资本主义成本范畴在于c与(c+v)的区别。这表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的特点和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的发展,各种新成本论的实践形式使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这种观点一旦确立,势必要引起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变革。因为商品价值构成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的基因。这种新的基因,包含在作为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的商品中。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原素形成。但是,这种商品是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商品,而不仅是一般商品。社会主义商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

社会主义商品,是商品一般和商品特殊的统一。作为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范畴的商品,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劳动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和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都是用于交换的社会化劳动的产品,这是相同的。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商品一般的性质:“作为商品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奴隶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它们都要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①在这种共性基础上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社会主义商品是自主劳动的产品,这是两者的特性。

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因为社会分工就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体系。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从事的有用具体劳动及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成为单方面的,而生产者用于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要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交换。用于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②马克思认为,作为一切市场经济的基础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范畴的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③社会分工使一人为大家劳动,而大家为一人劳动。马克思说:“自从分工确立之后,属于某一个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这个人所能买到的别人的商品,也就表现为这些商品中包含的别人的劳动的量,即物化了的别人的劳动的量。而别人劳动的这个量等于他自己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④这同样是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自主劳动”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巫继学和作者率先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人的自主活动的劳动,即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是雇佣劳动的对立面。[1][3]所决定的。自主劳动是雇佣劳动的对立物,自主劳动就是劳动解放。本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然而,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反而成为被奴役的奴隶。经过对剥夺者的剥夺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劳动者受生产资料奴役的反常现象,“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而成为了解放人的手段”。①劳动普遍化,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劳动成为人的平等权利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自主劳动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自主劳动的社会。因而,自主劳动关系,是贯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最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只有使劳动成为自主劳动,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

自主劳动就是承认生产劳动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就是人支配物,而不是物支配人。自主劳动与雇佣劳动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工人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能够为自己而生产,他们就会很快地,并且不费很大力量地把资本提到(用庸俗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水平。重大的差别就在于:是现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从而它们只有在工人必须为他们的雇主增加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能被工人所使用,是这些生产资料使用他们工人,还是工人作为主体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来为自己生产财富。”②资本主义劳动即雇佣劳动,就是生产资料变成资本,作为生产的主体而来统治工人,工人沦落为生产的客体,处于被自己手的产物统治的地位。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统治雇佣工人,工人进行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就是劳动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来统治和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为劳动者自己生产财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使生产资料变为劳动者公共的财富,真正成为自主劳动的物质条件。同时,劳动者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他们使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来追加新的劳动,为自己谋福利。所以,资本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即劳动异化;劳动者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活劳动统治死劳动,即劳动解放。前者是雇佣劳动,后者是自主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是雇佣的联合劳动,社会主义劳动是自主的联合劳动。在这里,联合劳动是共性,区别在于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是劳动的不同社会形式。联合劳动就是社会化劳动,“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③联合劳动是由分工的发展所造成并随分工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商品,正是这种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这种产品由社会分工决定了要转化商品。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正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即自主劳动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分工决定社会主义商品的商品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商品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即资本的产品,而社会主义商品则是自主劳动的产品。

五、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

作为自主联合劳动产品的商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商品价值的内部构造上,通常叫作价值构成。自主劳动的性质必然要体现在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上。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种特点表现为价值的内部结构。价值的共性,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它并不能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质。作为自主劳动的产品,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特殊构成,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因。正如生物细胞的基因决定了发育完善的丰富的庞大有机体的特性一样,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反映这个体系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特殊构成呢?就是我所提出的这样一个公式:W=c+(v+m),v+m=n,n=n1+n2+n3,因而W=c+n=c+(n1+n2+n3)。在这里,W表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表示所费社本的补偿价值,v表示个人需要价值,m表示公共需要价值;n表示需要价值,n1表示社会收入,n2表示集体收入,n3表示个人收入,因而n也表示社会主义收入的总体。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是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所组成。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生产一般看,劳动分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活劳动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当产品转化为商品后,劳动就表现为价值。因为价值公式W=c+v+m,就体现物化劳动(c)、必要劳动(v)、剩余劳动(m)。把必要价值当作一般必要劳动的凝结,剩余价值当作一般剩余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W=转移价值(c)+必要价值(v)+剩余价值(m)。当然,这只是一个价值构成的一般公式,然而它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成为雇佣劳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商品,一般必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形成“工资”即“可变资本”范畴。因而,这个一般公式转化为资本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即W=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商品价值表现为资本价值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已成为自主劳动,活劳动独立化为一个整体,劳动者成为生产主体,一般必要价值不能够也没有必要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而只能转化为社会主义个人需要价值,从而成为劳动者个人劳动收入,满足个体及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劳动成为取得这种个人收入的唯一来源和量的确定尺度。因此,这个一般价值构成公式就转化为社会主义构成公式,即W=c+(w+m)。这就是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会主义资金价值加社会主义收入。这里的关键,是必要劳动不再并入物化劳动,而并入活劳动。这是自主劳动范畴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主劳动使一般必要劳动和一般剩余劳动都成为劳动者必要的劳动,即都是社会主义必要劳动。马克思指出,公有制的建立将会使剩余劳动那部分劳动列入必要劳动部分,因而必要劳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活劳动部分。马克思说:“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①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一般剩余劳动就转化为必要劳动,从而一般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必要价值。但这种“必要价值”已经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而不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了。这种必要价值体现了自主劳动的社会性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必要价值。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包括由一般必要价值和一般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两个部分即(v+m)。然而它们首先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出现。因此,我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

“需要价值”,用n表示。②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这两部分构成,即W=c+n。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自主性质,一般必要劳动并入活劳动,与一般剩余劳动并入必要劳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商品价值中的v与m部分相互结合为一个新的经济范畴了。“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这一新范畴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一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最高理论概括。

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部劳动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社会主义必要劳动在实质上是自主劳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劳动者自己的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但是,由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是人类一切社会劳动的共性,因而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仍然应划分为两个部分:由必要劳动转化成的个人必要劳动和由剩余劳动转化成的公共必要劳动,相应地表现为公共必要价值(m)与个人必要价值(v)。而且,因为是公有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公共必要劳动与个人必要劳动这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中,公共必要劳动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因而个人必要劳动要服从公共必要劳动。这种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的内部的结构上,就是个人需要价值要服从公共需要价值的排列次序。这个次序为(m+v),即表现为m在前而v在后。因为只有作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从而保证公制生产的基础以后,才有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因而,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必须进一步修正为W=c+(m+v)的公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劳动成为间接的而不是

直接的社会劳动,必须通过社会中各个具有独立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来实现。因而公共自主劳动划分为两个层次:全社会范畴的整体劳动和企业范围的局部劳动,公共需要价值(m)必须相应地划分为n1和n2两个部分。n1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国家需要价值;n2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企业需要价值。个人需要价值v就是n3,它体现个人必要劳动。自主联合劳动应该划分为整体劳动、局部劳动、个人劳动三个层次,统一于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可见,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内部具有一个三层结构问题。因此,需要价值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n=n1+n2+n3。这三部分需要价值,体现自主联合劳动的三个层次。同时,它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的三个层次,即n1体现国家利益,n2体现集体利益,n3体现个人利益。这三方面的利益统一于劳动者自己的利益,即自主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这三方面的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存在内部矛盾,必须兼顾。正确处理这些内部矛盾,从而正确处理价值的n1、n2、n3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必须再作进一步修正为:W=c+(n1+n2+n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劳动普遍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消费品是商品。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价值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载体。没有更多的货币,满足需要只是一句空话。资本家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资本家的需要,无限制地追求资本增殖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才能不断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目的必须落实到商品价值的一个特定部分上。我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落实到需要价值上。需要价值正是满足劳动者整体、局部、个人需要的产品的价值实体。这种用于满足自主劳动者的需要的价值部分,我把它称作“需要价值”。需要价值不断增长,国家富裕、企业发展、个人幸福。需要价值日益减少,则国弱民穷。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需要价值表现为企业创造的净产值,其总和也就是国民收入。这部分价值,决定着社会基金、企业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规模,制约整个积累与消费的水平。因此,需要价值正是满足需要的,它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实现尽可能多的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为需要价值而进行的生产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是由价值生产的本性,即追求同质异量的货币所决定的。可见,无限追求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动力源。从而需要价值就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转轴心。总之,需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样,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落实到价值的一个部分上面,从而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生产形式具体地统一在一个新范畴中。“需要价值规律”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资金”是一个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它就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价值的价值。“资金”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就转化为表现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可以叫作“社本”,即社会主义之“本”,也就是公有生产资料。这样,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作最后修正:W=c+n=c+(n1+n2+n3),即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包括公共需要价值和个人需要价值)。由于“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所以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收入,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又等于社本加收入。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社会主义的收入。自主联合劳动者运用最小限度的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的无限运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还必须指出,社本与社会主义成本价格之间的关系,需要价值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需要价值与国家收入、集体需要价值与企业收入、个人需要价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就价值实体而言,后者是就货币价格而言;后者是前者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

六、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要把商品的一般性从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作为前提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分析了这种一般性。不过,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不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我认为应该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根源于社会分工。我就市场经济一般作出了新的分析,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当作市场经济一般的原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和立论基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自然生理体系,而价值规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生理机制原理。它们是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社会经济形式无关。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一般称作“社会分工制度”,①即体制。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一般的同义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但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还要在承认市场经济一般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社会性质或形式,即从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殊价值构成出发。因为这个价值构成里面包含着全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因素。在我的公式W=c+n中,价值c部分归结为社本成本价格,而价值n部分是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收入。在市场经济形式中,需要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中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需要价值作为全部预付社本的增加额,从而取得了需要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这是需要价值发生转形的必然性。

自主联合劳动者使用同量社本可以生产不同量的需要价值,因而需要价值的生产有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但活劳动必须借助于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如果活劳动是新价值之父,物化劳动就是其母。因而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间具有必然联系。我把社本与需要价值的比率叫作“需要价值率”,用公式表示为n'=n/c。它表示自主联合劳动创造需要价值的效率。制约这种效率的有多种因素。由于需要价值率表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程度,因而必须不断提高需要价值率。从企业来讲,就是一方面尽量降低生产的物质耗费,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社会主义增产节约规律。这个规律是由需要价值规律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需要价值率,在企业具体化为资金净产值率(d/c)。提高资金净产值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净产值或净收入是企业的“牛鼻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指标。每个企业都竭力提高资金净产值率。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必然形成平均净产值率。这种均衡的作用使等量社本要求得到等量净产值。从而净产值量就会与需要价值量发生背离。部门平均净产值的计算,则是用所用社本乘以平均社本净产值率得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公式,它等于成本价格(c)加平均净产值,即:w=h+d。这种新的生产价格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是一致的,因为全社会的活劳动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一定的。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体现了劳动平等和自主劳动者占有社本和收入的平等权利。新的生产价格成为调节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在这个基础上,平均净产值的各个部分,再分别转化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的各种具体形式。社本同样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式,组合成社会主义社会表面各种经济现象。

需要价值范畴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联系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全部过程。它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主线。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本质上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消费过程。这种过程寄寓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之中。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是扩大商品再生产的劳动过程和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的统一,同时又是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主义再生产又是社本的扩大再生产。公共需要价值是社本不断增殖从而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源泉。可见,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轴心,也就是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或中心。

经济体制是以经济杠杆体系为基础和运转条件的,经济杠杆则是以经济范畴为基础的。从我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出发,就有可能更新整个经济范畴体系。因为一切经济范畴是从c、v、m演变而成的,都不过是c、v、m的不同排列组合和不同转化形式而已。又因为一切经济范畴都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作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亦即作为生产形式的范畴和作为生产关系特殊的范畴,而且是两者的统一。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住经济范畴的共性,努力从实际出发去开掘经济范畴的特性,即社会形式,就有可能对范畴进行扬弃。只有从根本上更新范畴体系,新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进而,就可以创造新的经济杠杆系统,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此之前就着手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无疑是困难的。我所阐明的社本和需要价值理论,由于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由c+n公式确立了社本和需要价值两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范畴,为整个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奠下了基础,因而可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体系。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n,n=n1+n2+n3,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的社会性质的基因。因而这一公式就成为理解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体系的社会形式的枢纽。

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社会分工不会消灭,只会发展。社会分工与共产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就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价值规律。同样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过这个范畴会发展为新的阶段,因而会具有某些新特征。需要价值不断增长的规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只有随着分工的发展,随着需要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实现。

他的这一思想我一直是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范畴两重性的论述进行分析的。马克思说:“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①我们正是将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理解的。或许,这种理解正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得以寻找到出路的关键。

作为富国裕民的新经济学,旨在寻求通过新的途径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向共产主义过渡。我提出的新的范畴体系,是在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体系上穿上了一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的外衣。这个新体系可简单图示如下:

〖JZ〗需要价值理论体系图示

需要需要一般

利益利益一般

自主利益(利益的社会主义形式)

自主需要(需要的社会主义形式)

劳动劳动一般

价值价值构成一般:c+v+m

社会主义价值构成:c+n

自主劳动(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

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价值

所用社本价值(C)所费社本价值(c)

需要价值(n)公共需要价值

社会需要价值(n1)

集体需要价值(n2)

个人需要价值(n3)

新生产价格社会主义成本价格(h)

平均净产值(〖AKd-〗)公共收入国家收入(d1)企业收入(d2)〖JB

)〗个人收入(d3)

我已从两个方面说明需要价值的由来。一方面是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来说明。我指出,需要价值范畴的确立,是马克思需要范畴发展的逻辑结果。我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这种发掘和探索。也就是说,需要价值是个崭新的范畴,但它是从马克思理论中开掘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中,说明了需要价值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是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劳动是满足需要的手段。“需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正象劳动、分工、交换价值等范畴一样,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包括“需要”体系,也包括“劳动”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与他的“需要”理论同时完成的。我的“需要价值”理论,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还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体系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

需要价值的基础自主需要自主利益〖FY(〗+社会分工〖FY)〗需要价值的形成

需要价值的质需要价值的量

自主劳动

〖FY(〗+再生产过程〖FY)〗需要价值的再生产需要价值的生产需要价值的实现

需要价值的分配需要价值的消费

〖FY()+动态过程〖FY〗〗需要价值的发展趋势需要价值量的增长规律需要价值

与共产主义市场经济

结果,我形成了这样一条思想线索:人的需要是客观必然;使用价值是满足需要的对象;劳动是满足需要、实现利益的手段;分工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是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是实现社会需要的媒介;价值是劳动的物化;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根据卓炯关于经济范畴可以一分为二,分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的原理,我把五组范畴分为三对(见下面的表式)。

在下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系列中,由于“公共”均可划分为“国家”或“社会”与“集体”两个层次,所以,社会主义的需要、利益、劳动、价值均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新价值划分公式:需要价值(n)=社会需要价值(n1)+集体需要价值(n2)+个人需要价值(n3)。而这一公式是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关键所在。

〖HT5”〗经济

范畴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个别利益社会利益必

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价值剩余

价值

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范畴:

必要需要奢侈需要必要利益奢侈利益有

酬劳动无酬劳动有酬产品无酬产品有酬价值无酬

价值

社会主义范畴:个人需要公共需要个人利益公共利益〖JB)

〗个人自主劳动公共自主劳动个人需要产品公共需要产品

个人需要价值公共需要价值

〖HT〗

七、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与社本的类别

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范畴是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是雇佣联合劳动的对立物,它表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在自主劳动关系下,资金就转化为社本。因此,社本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联合劳动是活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与自主联合劳动相结合,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过程。社本,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必然是一种混合经济。

我们已经知道,资金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相结合,就形成作为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社会主义资本,即“社本”。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因而社本就表现为混合的形式。

(一)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与纯粹的经济形态不同,它是一种复合型的经济形态。混合经济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体制性混合经济,另一种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所谓体制混合经济,是指由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混合而成的经济形态,通常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或结合。因为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都是指不同的经济体制而言,而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西方经济学界使用的“混合经济”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引进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控而形成的一种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或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或优势互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体制性混合经济。这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

所谓制度性混合经济,是指分属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的混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社会性质不同的所有制,是相互对立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统一。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平共处”。这种制度性混合经济,通常指的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现在我们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这种制度性的混合经济类型。不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一个显著特征作为限定条件,那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所有制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经济,是一种双重的混合经济,不仅是体制性经济,同时也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合经济是有生命力的。究其原因,一是它能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长处于一身,既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又能发挥计划的控制协调作用;二是它能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各自的长处,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又能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各方面动员力量,尽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一步确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升和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要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个来自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总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纯粹的公有制。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外在的补充,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回答。

实行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要求调整所有制结构,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只要注重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控制力,就能保证公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混合经济好比一架飞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处于飞机头的地位,起导航作用,而机舱则很大,好比容纳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这架飞机载客量又大,方向又正确。这就可以使我们达到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1)国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即国有国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大量国有经济单位将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比重将减少而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必然大大加强,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将会有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2)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特征是其财富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属于一种局部的较低层次的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双层经营的承包农户、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合作社经济等。

(3)个体经济。即城乡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不雇工或少量雇工的经济,俗称“个体户”。

(4)私有经济。指城乡生产资料完全私人所有并雇工经营的经济。其规模大小不一。

(5)股份制经济。各种股份公司,其产权是多元化的,投资人是分散的,是一种不同所有制组合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6)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独资的外资经济和与我国某种经济成份合资的经济。

(7)各种基金组织。属于社会所有制或共有制经济。

(二)社本的分类与结构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本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标准对社会的分类

社本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国有社本;(2)集体社本;(3)个体社本;(4)私人社本;(5)股份社本;(6)外资社本;(7)基金社本。

以上可列下表图示:

社本结构国有社本国有独资社本国有合资社本

集体社本集体社本合作社本股份合作社本

个体社本城市个体社本农村个体社本私人社本城市私人社

本农村私人社本

股份社本

外资社本独资社本合资社本合作社本

基金社本(社会社本)

也可以表述为另一种社本结构:

社本结构公有社本国有社本集体社本股份合作社本基金社本〖JB

)〗

私有社本私人社本外资社本混合社本(股份社本)个体社本

2.按其他标准对社本的各种分类

(1)生产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处于生产领域并在其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即产业社本。后者指在流通领域中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包括商品社本和货币社本。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社本独立化为商业社本,货币社本独立化为银行社本(生息社本)。

(2)个别社本和社会总社本。前者指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实体即企业中起职能作用的社本。后者指全社会范围的个别社本的总和。

(3)固定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其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固定资产形态存在。后者指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流动资产形态存在。

重要价值范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自主劳动社本需要价值

一、引言

从1981年起23年来,笔者持续地致力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这就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出发,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逻辑和基本原理,来解释实践中的现象,提炼出新的经济范畴并组成体系。现在,笔者将这一崭新的经济理论称为“新马克思经济学”。这一思想体系,主要反映在笔者以下主要著作中:《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②(人民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学界正在努力从事经济理论创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作为“富国裕民论”的新马克思经济学,只是一种探索。我的这种探索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所以,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贫困状态,已成为一门僵化的教条化的庸俗

我探索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新原理,力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性的统一;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当作随实践中的经济关系变动而变动的东西,亦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②因此,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破除以往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僵死定义出发的研究方法,而从实际出发,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型经济关系作出理论概括;三、对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必须进行扬弃,即批判地继承,改造旧范畴,创立新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立新的经济范畴并组织成科学的体系,为此必须提出新的见解。“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③经济科学同样如此。

二、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经济范畴的两重性,脱离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特殊,所以是“所有制学”。这个基本理论错误,导致了离开生产力来空谈所有制的形而上学观点。把市场经济生产形式与公有制长期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否定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无不也与这一理论失误有关。

新马克思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区别之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实行了彻底变革:由孤立地研究所有制转向研究生产方式。

我把两种研究对象的区别列出下表,以便说明。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形式(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一般(劳动交换关系)生产关系特殊(劳动支配关系)——所有制(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生产方式生产形式产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私有制特殊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而生产形式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生产形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般。单纯研究所有制的传统理论,抛开了生产形式从抛开了生产力的研究。为什么传统理论长期离开生产力?我们的这一探讨说明:传统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走入歧途,因为其研究对象是错误的。

从上面这一表中可以看到,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形式和所有制两方面,生产形式和所有制又都有自己的分类。公有制是所有制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与生产形式的某一类型相结合。和市场经济结合,就结成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

这样,就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在这个命题中,“市场经济”是生产形式,“社会主义”是特殊的所有制,两方面统一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并与社会主义相对立;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公有制;把共产主义等同于产品经济。这是严重的逻辑混乱和理论错误,因为没有划清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形式与所有制的界限,现在已经到了廓清混乱的时候。

三、新理论体系以“需要一般”作为始点范畴

新理论的宗旨在于富国裕民,富社会主义国家,裕全体劳动人民。

范畴“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财富的抽象形式,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由我所确立的新价值载体。研究富国裕民,就必须研究需要价值的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始终不变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这是社会主义致富的真谛。只有通过商品生产,用最少的费用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主联合劳动者生存和全面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才能真正使国家和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①

我把富国裕民作为新理论体系的目的,首先必须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出发,人及其需要是出发点。我把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称为“自主需要”即自主联合劳动者的自身需要,这已是需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自主需要是一个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它表现需要的社会主义特性。但只有认识了需要的一般性质,才能把握需要的特殊性质。因此,新体系以“需要一般”为起点。“需要一般”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所以,我把“需要一般”,即作为经济范畴的人的需要的最简单的规定,当作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

传统理论体系总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当作始点范畴。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两种公制决定的;所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都是由公有制演绎出来的。其实,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是倒果为因。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具有复杂的规定性的总体,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它出发,等于从生产关系总和出发。很显然,这是违背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方法的。这导致了将公有制变成空洞无物的概念。

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同志改从社会主义商品出发,套用《资本论》的始点范畴。这也未必合理。其实,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商品出发,只是从现象或形式来说的。商品的特征是有价值,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所以,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劳动和劳动的二重性出发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自主劳动,这是由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已经是社会分工、交换、劳动一般、自主劳动等多重规定的综合,因而不是最简单的规定。可见社会主义商品不应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于是,有的同志主张从劳动范畴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当然,劳动一般是一个最普遍的规定,但是,劳动一般还不是最简单的抽象。因为劳动并不是目的本身,

而只是人类满足需要的一种手段。应把目的本身作为起点。抽掉了手段,目的照样存在,而抽掉了目的本身,手段就不存在。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假如人没有需要或需要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得到满足,劳动就成为多余的。可见,劳动是由需要引起的,只有人的需要才是最本源的东西。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最始初的自然必然性。人一生下来,首先是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可见,从劳动出发,也是不合理的。

只有“需要一般”,才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的始点范畴。这是因为:第一,它是最简单的规定,是最单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第二,它是最一般的范畴,是其他复杂规定共有的最普遍的规定;第三,它是最始初、最本源的范畴。它不以其它经济关系为前提,是最少规定性的范畴,根源于人本身的生理要求。总之,“需要一般”是最简单、最单纯、最一般的始初经济范畴。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体系的起点,因而“需要一般”是需要价值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

新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是一个圆圈或循环。这就是:以需要一般作为起点,从需要出发,必然引出自主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因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致富的根本途径。通过需要价值的再生产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自主需要得以满足,同时创造出新的需要,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

展。从需要出发,又回到需要。这种矛盾运动永无止境。理论的发展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我从1981年起就提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见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的区别,在于c+(v+m)与(c+v)+m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和资本主义成本范畴在于c与(c+v)的区别。这表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的特点和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的发展,各种新成本论的实践形式使这一观点得到了验证。这种观点一旦确立,势必要引起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变革。因为商品价值构成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的基因。这种新的基因,包含在作为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的商品中。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原素形成。但是,这种商品是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商品,而不仅是一般商品。社会主义商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

社会主义商品,是商品一般和商品特殊的统一。作为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式范畴的商品,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劳动产品。资本主义商品和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都是用于交换的社会化劳动的产品,这是相同的。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商品一般的性质:“作为商品流通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原始共同体的基础上,还是在奴隶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它们都要经历交换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形态变化。”①在这种共性基础上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社会主义商品是自主劳动的产品,这是两者的特性。

社会主义商品的一般性,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因为社会分工就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体系。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从事的有用具体劳动及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成为单方面的,而生产者用于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要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交换。用于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②马克思认为,作为一切市场经济的基础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范畴的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③社会分工使一人为大家劳动,而大家为一人劳动。马克思说:“自从分工确立之后,属于某一个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这个人所能买到的别人的商品,也就表现为这些商品中包含的别人的劳动的量,即物化了的别人的劳动的量。而别人劳动的这个量等于他自己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④这同样是社会主义商品的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自主劳动”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巫继学和作者率先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人的自主活动的劳动,即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是雇佣劳动的对立面。[1][3]所决定的。自主劳动是雇佣劳动的对立物,自主劳动就是劳动解放。本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然而,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反而成为被奴役的奴隶。经过对剥夺者的剥夺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获得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⑤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劳动者受生产资料奴役的反常现象,“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而成为了解放人的手段”。①劳动普遍化,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劳动成为人的平等权利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自主劳动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自主劳动的社会。因而,自主劳动关系,是贯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最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只有使劳动成为自主劳动,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

自主劳动就是承认生产劳动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就是人支配物,而不是物支配人。自主劳动与雇佣劳动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工人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他们能够为自己而生产,他们就会很快地,并且不费很大力量地把资本提到(用庸俗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水平。重大的差别就在于:是现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从而它们只有在工人必须为他们的雇主增加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情况下才能被工人所使用,是这些生产资料使用他们工人,还是工人作为主体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来为自己生产财富。”②资本主义劳动即雇佣劳动,就是生产资料变成资本,作为生产的主体而来统治工人,工人沦落为生产的客体,处于被自己手的产物统治的地位。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统治雇佣工人,工人进行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就是劳动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来统治和使用生产资料这个客体,为劳动者自己生产财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使生产资料变为劳动者公共的财富,真正成为自主劳动的物质条件。同时,劳动者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他们使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来追加新的劳动,为自己谋福利。所以,资本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即劳动异化;劳动者的统治,可以归结为活劳动统治死劳动,即劳动解放。前者是雇佣劳动,后者是自主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是雇佣的联合劳动,社会主义劳动是自主的联合劳动。在这里,联合劳动是共性,区别在于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是劳动的不同社会形式。联合劳动就是社会化劳动,“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③联合劳动是由分工的发展所造成并随分工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商品,正是这种自主联合劳动的产品。这种产品由社会分工决定了要转化商品。这种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正是由劳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即自主劳动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分工决定社会主义商品的商品性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商品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商品是雇佣劳动的产品,即资本的产品,而社会主义商品则是自主劳动的产品。

五、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

作为自主联合劳动产品的商品,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商品价值的内部构造上,通常叫作价值构成。自主劳动的性质必然要体现在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上。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种特点表现为价值的内部结构。价值的共性,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它并不能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质。作为自主劳动的产品,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特殊构成,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因。正如生物细胞的基因决定了发育完善的丰富的庞大有机体的特性一样,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反映这个体系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特殊构成呢?就是我所提出的这样一个公式:W=c+(v+m),v+m=n,n=n1+n2+n3,因而W=c+n=c+(n1+n2+n3)。在这里,W表示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表示所费社本的补偿价值,v表示个人需要价值,m表示公共需要价值;n表示需要价值,n1表示社会收入,n2表示集体收入,n3表示个人收入,因而n也表示社会主义收入的总体。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是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所组成。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生产一般看,劳动分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活劳动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当产品转化为商品后,劳动就表现为价值。因为价值公式W=c+v+m,就体现物化劳动(c)、必要劳动(v)、剩余劳动(m)。把必要价值当作一般必要劳动的凝结,剩余价值当作一般剩余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W=转移价值(c)+必要价值(v)+剩余价值(m)。当然,这只是一个价值构成的一般公式,然而它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成为雇佣劳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商品,一般必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形成“工资”即“可变资本”范畴。因而,这个一般公式转化为资本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即W=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商品价值表现为资本价值加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已成为自主劳动,活劳动独立化为一个整体,劳动者成为生产主体,一般必要价值不能够也没有必要转化为资本主义必要价值,而只能转化为社会主义个人需要价值,从而成为劳动者个人劳动收入,满足个体及家庭生存发展的需要。劳动成为取得这种个人收入的唯一来源和量的确定尺度。因此,这个一般价值构成公式就转化为社会主义构成公式,即W=c+(w+m)。这就是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会主义资金价值加社会主义收入。这里的关键,是必要劳动不再并入物化劳动,而并入活劳动。这是自主劳动范畴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主劳动使一般必要劳动和一般剩余劳动都成为劳动者必要的劳动,即都是社会主义必要劳动。马克思指出,公有制的建立将会使剩余劳动那部分劳动列入必要劳动部分,因而必要劳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活劳动部分。马克思说:“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①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一般剩余劳动就转化为必要劳动,从而一般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必要价值。但这种“必要价值”已经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而不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了。这种必要价值体现了自主劳动的社会性质,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必要价值。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包括由一般必要价值和一般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两个部分即(v+m)。然而它们首先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出现。因此,我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

“需要价值”,用n表示。②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就由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这两部分构成,即W=c+n。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自主性质,一般必要劳动并入活劳动,与一般剩余劳动并入必要劳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总之,商品价值中的v与m部分相互结合为一个新的经济范畴了。“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这一新范畴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一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最高理论概括。

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部劳动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社会主义必要劳动在实质上是自主劳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劳动者自己的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但是,由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是人类一切社会劳动的共性,因而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仍然应划分为两个部分:由必要劳动转化成的个人必要劳动和由剩余劳动转化成的公共必要劳动,相应地表现为公共必要价值(m)与个人必要价值(v)。而且,因为是公有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公共必要劳动与个人必要劳动这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中,公共必要劳动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因而个人必要劳动要服从公共必要劳动。这种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必要价值即需要价值的内部的结构上,就是个人需要价值要服从公共需要价值的排列次序。这个次序为(m+v),即表现为m在前而v在后。因为只有作了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从而保证公制生产的基础以后,才有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因而,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必须进一步修正为W=c+(m+v)的公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劳动成为间接的而不是

直接的社会劳动,必须通过社会中各个具有独立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来实现。因而公共自主劳动划分为两个层次:全社会范畴的整体劳动和企业范围的局部劳动,公共需要价值(m)必须相应地划分为n1和n2两个部分。n1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国家需要价值;n2表示公共需要价值中的企业需要价值。个人需要价值v就是n3,它体现个人必要劳动。自主联合劳动应该划分为整体劳动、局部劳动、个人劳动三个层次,统一于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可见,社会主义自主联合劳动内部具有一个三层结构问题。因此,需要价值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n=n1+n2+n3。这三部分需要价值,体现自主联合劳动的三个层次。同时,它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的三个层次,即n1体现国家利益,n2体现集体利益,n3体现个人利益。这三方面的利益统一于劳动者自己的利益,即自主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这三方面的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存在内部矛盾,必须兼顾。正确处理这些内部矛盾,从而正确处理价值的n1、n2、n3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社会主义价值构成公式必须再作进一步修正为:W=c+(n1+n2+n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劳动普遍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消费品是商品。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价值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载体。没有更多的货币,满足需要只是一句空话。资本家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资本家的需要,无限制地追求资本增殖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才能不断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目的必须落实到商品价值的一个特定部分上。我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落实到需要价值上。需要价值正是满足劳动者整体、局部、个人需要的产品的价值实体。这种用于满足自主劳动者的需要的价值部分,我把它称作“需要价值”。需要价值不断增长,国家富裕、企业发展、个人幸福。需要价值日益减少,则国弱民穷。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需要价值表现为企业创造的净产值,其总和也就是国民收入。这部分价值,决定着社会基金、企业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规模,制约整个积累与消费的水平。因此,需要价值正是满足需要的,它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实现尽可能多的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为需要价值而进行的生产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是由价值生产的本性,即追求同质异量的货币所决定的。可见,无限追求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动力源。从而需要价值就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转轴心。总之,需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样,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落实到价值的一个部分上面,从而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生产形式具体地统一在一个新范畴中。“需要价值规律”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资金”是一个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它就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价值的价值。“资金”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就转化为表现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可以叫作“社本”,即社会主义之“本”,也就是公有生产资料。这样,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作最后修正:W=c+n=c+(n1+n2+n3),即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等于社本价值加需要价值(包括公共需要价值和个人需要价值)。由于“需要价值”是自主联合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所以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收入,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又等于社本加收入。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社会主义的收入。自主联合劳动者运用最小限度的社本生产最大限度的需要价值的无限运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还必须指出,社本与社会主义成本价格之间的关系,需要价值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需要价值与国家收入、集体需要价值与企业收入、个人需要价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就价值实体而言,后者是就货币价格而言;后者是前者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

六、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要把商品的一般性从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作为前提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分析了这种一般性。不过,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不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我认为应该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根源于社会分工。我就市场经济一般作出了新的分析,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当作市场经济一般的原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前提和立论基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自然生理体系,而价值规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生理机制原理。它们是属于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社会经济形式无关。马克思把市场经济一般称作“社会分工制度”,①即体制。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一般的同义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但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还要在承认市场经济一般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社会性质或形式,即从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殊价值构成出发。因为这个价值构成里面包含着全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因素。在我的公式W=c+n中,价值c部分归结为社本成本价格,而价值n部分是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收入。在市场经济形式中,需要价值表现为商品价格中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需要价值作为全部预付社本的增加额,从而取得了需要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这是需要价值发生转形的必然性。

自主联合劳动者使用同量社本可以生产不同量的需要价值,因而需要价值的生产有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但活劳动必须借助于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如果活劳动是新价值之父,物化劳动就是其母。因而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间具有必然联系。我把社本与需要价值的比率叫作“需要价值率”,用公式表示为n'=n/c。它表示自主联合劳动创造需要价值的效率。制约这种效率的有多种因素。由于需要价值率表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程度,因而必须不断提高需要价值率。从企业来讲,就是一方面尽量降低生产的物质耗费,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社会主义增产节约规律。这个规律是由需要价值规律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需要价值率,在企业具体化为资金净产值率(d/c)。提高资金净产值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净产值或净收入是企业的“牛鼻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指标。每个企业都竭力提高资金净产值率。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必然形成平均净产值率。这种均衡的作用使等量社本要求得到等量净产值。从而净产值量就会与需要价值量发生背离。部门平均净产值的计算,则是用所用社本乘以平均社本净产值率得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公式,它等于成本价格(c)加平均净产值,即:w=h+d。这种新的生产价格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是一致的,因为全社会的活劳动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一定的。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体现了劳动平等和自主劳动者占有社本和收入的平等权利。新的生产价格成为调节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在这个基础上,平均净产值的各个部分,再分别转化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的各种具体形式。社本同样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式,组合成社会主义社会表面各种经济现象。

需要价值范畴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联系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全部过程。它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主线。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本质上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实现、分配、消费过程。这种过程寄寓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之中。社会主义再生产总过程,是扩大商品再生产的劳动过程和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的统一,同时又是需要价值扩大再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的统一。社会主义再生产又是社本的扩大再生产。公共需要价值是社本不断增殖从而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源泉。可见,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轴心,也就是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或中心。

经济体制是以经济杠杆体系为基础和运转条件的,经济杠杆则是以经济范畴为基础的。从我对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出发,就有可能更新整个经济范畴体系。因为一切经济范畴是从c、v、m演变而成的,都不过是c、v、m的不同排列组合和不同转化形式而已。又因为一切经济范畴都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作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亦即作为生产形式的范畴和作为生产关系特殊的范畴,而且是两者的统一。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住经济范畴的共性,努力从实际出发去开掘经济范畴的特性,即社会形式,就有可能对范畴进行扬弃。只有从根本上更新范畴体系,新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进而,就可以创造新的经济杠杆系统,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此之前就着手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无疑是困难的。我所阐明的社本和需要价值理论,由于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由c+n公式确立了社本和需要价值两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范畴,为整个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奠下了基础,因而可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体系。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公式W=c+n,n=n1+n2+n3,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的社会性质的基因。因而这一公式就成为理解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体系的社会形式的枢纽。

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社会分工不会消灭,只会发展。社会分工与共产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就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价值规律。同样是共产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过这个范畴会发展为新的阶段,因而会具有某些新特征。需要价值不断增长的规律,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只有随着分工的发展,随着需要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实现。

他的这一思想我一直是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范畴两重性的论述进行分析的。马克思说:“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①我们正是将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来理解的。或许,这种理解正是社会主义新理论经济学得以寻找到出路的关键。

作为富国裕民的新经济学,旨在寻求通过新的途径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向共产主义过渡。我提出的新的范畴体系,是在一般劳动过程范畴体系上穿上了一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的外衣。这个新体系可简单图示如下:

〖JZ〗需要价值理论体系图示

需要需要一般

利益利益一般

自主利益(利益的社会主义形式)

自主需要(需要的社会主义形式)

劳动劳动一般

价值价值构成一般:c+v+m

社会主义价值构成:c+n

自主劳动(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

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价值

所用社本价值(C)所费社本价值(c)

需要价值(n)公共需要价值

社会需要价值(n1)

集体需要价值(n2)

个人需要价值(n3)

新生产价格社会主义成本价格(h)

平均净产值(〖AKd-〗)公共收入国家收入(d1)企业收入(d2)〖JB

)〗个人收入(d3)

我已从两个方面说明需要价值的由来。一方面是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来说明。我指出,需要价值范畴的确立,是马克思需要范畴发展的逻辑结果。我在有关著作中作了这种发掘和探索。也就是说,需要价值是个崭新的范畴,但它是从马克思理论中开掘出来的。另一方面,我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探索中,说明了需要价值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需要,是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劳动是满足需要的手段。“需要”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正象劳动、分工、交换价值等范畴一样,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包括“需要”体系,也包括“劳动”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与他的“需要”理论同时完成的。我的“需要价值”理论,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方法,还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体系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

需要价值的基础自主需要自主利益〖FY(〗+社会分工〖FY)〗需要价值的形成

需要价值的质需要价值的量

自主劳动

〖FY(〗+再生产过程〖FY)〗需要价值的再生产需要价值的生产需要价值的实现

需要价值的分配需要价值的消费

〖FY()+动态过程〖FY〗〗需要价值的发展趋势需要价值量的增长规律需要价值

与共产主义市场经济

结果,我形成了这样一条思想线索:人的需要是客观必然;使用价值是满足需要的对象;劳动是满足需要、实现利益的手段;分工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是交换的基础;交换价值是实现社会需要的媒介;价值是劳动的物化;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根据卓炯关于经济范畴可以一分为二,分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的原理,我把五组范畴分为三对(见下面的表式)。

在下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范畴系列中,由于“公共”均可划分为“国家”或“社会”与“集体”两个层次,所以,社会主义的需要、利益、劳动、价值均可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在更深的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新价值划分公式:需要价值(n)=社会需要价值(n1)+集体需要价值(n2)+个人需要价值(n3)。而这一公式是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关键所在。

〖HT5”〗经济

范畴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个别利益社会利益必

要劳动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价值剩余

价值

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范畴:

必要需要奢侈需要必要利益奢侈利益有

酬劳动无酬劳动有酬产品无酬产品有酬价值无酬

价值

社会主义范畴:个人需要公共需要个人利益公共利益〖JB)

〗个人自主劳动公共自主劳动个人需要产品公共需要产品

个人需要价值公共需要价值

〖HT〗

七、社会主义混合经济与社本的类别

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范畴是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是雇佣联合劳动的对立物,它表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在自主劳动关系下,资金就转化为社本。因此,社本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联合劳动是活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社本与自主联合劳动相结合,就是需要价值的生产过程。社本,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必然是一种混合经济。

我们已经知道,资金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相结合,就形成作为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社会主义资本,即“社本”。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因而社本就表现为混合的形式。

(一)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与纯粹的经济形态不同,它是一种复合型的经济形态。混合经济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体制性混合经济,另一种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所谓体制混合经济,是指由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混合而成的经济形态,通常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或结合。因为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都是指不同的经济体制而言,而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西方经济学界使用的“混合经济”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引进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控而形成的一种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或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或优势互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体制性混合经济。这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

所谓制度性混合经济,是指分属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制度或所有制的混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社会性质不同的所有制,是相互对立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以统一。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互相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平共处”。这种制度性混合经济,通常指的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现在我们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这种制度性的混合经济类型。不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一个显著特征作为限定条件,那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混合的经济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所有制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经济,是一种双重的混合经济,不仅是体制性经济,同时也是制度性混合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证明,这种混合经济是有生命力的。究其原因,一是它能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长处于一身,既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又能发挥计划的控制协调作用;二是它能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各自的长处,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又能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各方面动员力量,尽快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一步确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升和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要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个来自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伟大创举。长期以来,总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纯粹的公有制。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外在的补充,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回答。

实行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要求调整所有制结构,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只要注重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控制力,就能保证公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混合经济好比一架飞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处于飞机头的地位,起导航作用,而机舱则很大,好比容纳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这架飞机载客量又大,方向又正确。这就可以使我们达到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1)国有制经济。包括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即国有国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大量国有经济单位将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的比重将减少而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必然大大加强,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将会有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2)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特征是其财富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属于一种局部的较低层次的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双层经营的承包农户、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合作社经济等。

(3)个体经济。即城乡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不雇工或少量雇工的经济,俗称“个体户”。

(4)私有经济。指城乡生产资料完全私人所有并雇工经营的经济。其规模大小不一。

(5)股份制经济。各种股份公司,其产权是多元化的,投资人是分散的,是一种不同所有制组合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6)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独资的外资经济和与我国某种经济成份合资的经济。

(7)各种基金组织。属于社会所有制或共有制经济。

(二)社本的分类与结构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本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标准对社会的分类

社本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国有社本;(2)集体社本;(3)个体社本;(4)私人社本;(5)股份社本;(6)外资社本;(7)基金社本。

以上可列下表图示:

社本结构国有社本国有独资社本国有合资社本

集体社本集体社本合作社本股份合作社本

个体社本城市个体社本农村个体社本私人社本城市私人社

本农村私人社本

股份社本

外资社本独资社本合资社本合作社本

基金社本(社会社本)

也可以表述为另一种社本结构:

社本结构公有社本国有社本集体社本股份合作社本基金社本〖JB

)〗

私有社本私人社本外资社本混合社本(股份社本)个体社本

2.按其他标准对社本的各种分类

(1)生产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处于生产领域并在其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即产业社本。后者指在流通领域中发生职能作用的社本,包括商品社本和货币社本。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社本独立化为商业社本,货币社本独立化为银行社本(生息社本)。

(2)个别社本和社会总社本。前者指在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实体即企业中起职能作用的社本。后者指全社会范围的个别社本的总和。

(3)固定社本和流通社本。前者指其实物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固定资产形态存在。后者指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社本。它以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流动资产形态存在。

(4)所用社本和所费社本。前者指生产需要价值所使用的全部社本,即预付社本,用于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的投资。后者指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生产社本,它等于生产中的所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所费社本作为商品的生产费用转化为社会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

(5)原有社本和追加社本。前者指预付社本或垫支社本。后者指增殖了的社本部分。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劳动所创造的需要价值实现以后,进入分配过程。通过分配过程,需要价值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用于积累的那部分需要价值转化为社本,便形成追加社本。

参考文献:

[1]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J],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2]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体系概述》[J],载《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李炳炎:《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始点范畴》[J],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4]李炳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自主劳动”范畴》[J],载《苏中学刊》2002年第1期。

——————————

①“需要价值”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作者于1986年提出的,它是指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新创造价值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结合所形成的新的范畴。[1][2]。

②“社本”这一新的经济范畴,是由卓炯于1983年、作者于1985年提出的,它是指资本一般(资金)范畴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所形成的新范畴[1]。

“科学”。它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从公有制出发,又以公有制为归宿,是“公有制经济学”;它离开市场来研究社会主义,把两者对立起来,成为僵化的旧体制的理论概括,因而实质上是“产品经济学”;它脱离实际,搞“规律排队”、“政策汇编”,又照搬与雇佣劳动相适应的有关范畴,变成干瘪的条条,因而又是“形而上学的经济学”。这样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同实践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因而必须进行理论反思。这种反思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①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具有八十年的历史,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合理性的事后思索,已经具备条件。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281页。

——————————

①参见拙文:《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年第4期;《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载《经济研究》1982年第2期。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二册,第6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78页。

②参见拙著:《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6页。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