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2:04:50

执政理念范文篇1

在党的文献中,“执政理念”一词最早见诸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200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曾庆红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同年6月同志首次正式把“执政理念”这一新概念运用于党建领域。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从那时起,“执政理念”成为一个在党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概念。

现在理论界一致认为,能否形成正确的执政理念对于执政党的建设至关重要。执政理念作为执政党对于执政活动所形成的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党在执政过程中的整体态度。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执政主体的全部执政活动之中,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化在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所有构成执政活动的要素之中。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活动。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活动的总体方向和最终成效。

笔者认为,从最本质意义来讲,执政理念应该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执政主体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这包含着如下两层意思:

其一,执政理念涉及的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观点,而不是针对执政活动的某一个具体问题。它至少应当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谁执政?它回答执政主体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这是回答执政主体为谁服务的问题,因而它是执政理念中一个管总的问题,决定着执政理念的价值标准。二是何为执政?它回答执政主体执政的本质问题。由于它解决的是执政主体执政的“是什么”的问题,因而它是执政理念回答的中心课题,对它的回答直接决定着执政理念的内容构成。三是怎样执政?它回答的是执政主体执政的方式方法问题。由于该问题解决的是执政主体的执政活动“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执政理念的逻辑展开。只有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完整的回答,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执政理念。

其二,执政理念是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不是关于执政活动的具体观点和思路。这里明确的是,执政理念不同于执政理论。尽管从本质上来说,执政理论就是以执政理念作为它的理论脉络,但是,与执政理念只涉及“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不同的是,执政理论是这些“根本原则”的系统展开,是执政主体实施执政理念的完整具体的思路。执政理念也不同于执政方略。尽管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一样,也涉及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观点,但它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在“怎么办”这个问题上,而且是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行动策略,是执政理念中“如何执政”这个问题的具体展开。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自己的执政理念,有力地推进了党的执政实践的健康发展。

第一,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辟地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第二,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何为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三,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观,从执政党的根本任务的角度深刻回答了怎样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强调,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执政理念范文篇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执政为民的理念。

代表谁的利益执政,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认真回答和切实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的执政主体有不同的执政动机,也体现着不同的执政理念。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我们党执掌政权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同志所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他还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对执政动机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就是看执政党是否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一句话,就是看执政为民的认识和实践是否相一致。因此,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必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升华和体现。这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壮举,就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而具体的展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动机与执政实践的高度统一。

执政理念范文篇3

在党的文献中,“执政理念”一词最早见诸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200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曾庆红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同年6月同志首次正式把“执政理念”这一新概念运用于党建领域。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从那时起,“执政理念”成为一个在党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概念。

现在理论界一致认为,能否形成正确的执政理念对于执政党的建设至关重要。执政理念作为执政党对于执政活动所形成的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党在执政过程中的整体态度。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执政主体的全部执政活动之中,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化在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所有构成执政活动的要素之中。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活动。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活动的总体方向和最终成效。

笔者认为,从最本质意义来讲,执政理念应该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执政主体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这包含着如下两层意思:

其一,执政理念涉及的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观点,而不是针对执政活动的某一个具体问题。它至少应当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谁执政?它回答执政主体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这是回答执政主体为谁服务的问题,因而它是执政理念中一个管总的问题,决定着执政理念的价值标准。二是何为执政?它回答执政主体执政的本质问题。由于它解决的是执政主体执政的“是什么”的问题,因而它是执政理念回答的中心课题,对它的回答直接决定着执政理念的内容构成。三是怎样执政?它回答的是执政主体执政的方式方法问题。由于该问题解决的是执政主体的执政活动“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执政理念的逻辑展开。只有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完整的回答,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执政理念。

其二,执政理念是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不是关于执政活动的具体观点和思路。这里明确的是,执政理念不同于执政理论。尽管从本质上来说,执政理论就是以执政理念作为它的理论脉络,但是,与执政理念只涉及“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不同的是,执政理论是这些“根本原则”的系统展开,是执政主体实施执政理念的完整具体的思路。执政理念也不同于执政方略。尽管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一样,也涉及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观点,但它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在“怎么办”这个问题上,而且是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行动策略,是执政理念中“如何执政”这个问题的具体展开。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自己的执政理念,有力地推进了党的执政实践的健康发展。

第一,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辟地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第二,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何为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三,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观,从执政党的根本任务的角度深刻回答了怎样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强调,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执政理念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执政理念的内涵、性质和功能

执政理念是一个政治理论问题。有人认为:“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是执政宗旨,即为谁执政,代表谁的利益。”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应是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治国活动的基本观念。执政理念是执政理想、执政原则、执政思路的集中体现。“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围绕执政目标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此外还有的论者认为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对党执政提出的内在要求的全面认识,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它包括对党所处环境的认识、对自身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认识、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对历史责任的认识等。

从众多关于执政理念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执政理念的本质要素:一是强调执政理念在执政能力、执政理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二是在认识的逻辑层次上,执政理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其三,执政理念是一个价值观念的体系或系统。基于上述分析,对执政理念可以这样表述:执政理念,指的是一个政党对其自身为何执政、如何执政、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规律认知、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是执政党以执政宗旨为核心的一整套执政观的价值判断,是关于执政理想、执政准则、执政思路的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作为政党执政素质和能力的核心,执政理念贯穿于执政理论与执政实践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政党执掌政权的宗旨、治国方略、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社会力量配置,以及在执政的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确立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对于深化执政理论,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执政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执政理念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执政实践,集中反映了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知水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执政实践决定执政认知。执政理念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执政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高度概括。执政理念也因其对执政实践的反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无不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反映了时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政党对自身角色的深度体认、执政经验的理性总结、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执政方式的科学概括,是政党执政能力的“本”和“源”,是衡量执政党理论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对55年执政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总结的结果,是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和时代潮流后的积极之举,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其次,执政理念作为政党价值导向的核心,是对政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追求的具体反映,是指引政党前进和进行社会动员的一支号角。执政理念是政党对客观执政实践的主观认知,但同时又内在地包含了政党的价值导向和政治追求。任何一个现代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这是执政党的执政宗旨和目标是否明确的前提条件,也是执政党争取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首要标准,因为人民总是首先以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作为判断其优劣的主要依据的。这就使得执政理念具有政党标志的意义,具有统一全党、凝聚群众、动员全党、号召群众的政治功能。执政理念的进步与否,社会认可与否,一定程度上对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具有指标意义,对确定和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关键作用。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来自于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和民众意愿的科学提炼,因而往往容易取得社会的认同,降低政治动员的成本。

第三,执政理念作为政党行为规范的核心,反作用于执政实践,引领着执政实践,支配和制约着执政能力的提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具有主观能动性。执政理念也是如此。执政理念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指导和影响执政实践。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实践。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对执政实践产生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发挥着有效的规约和引导功能,是政党之福、人民之福、国家之福;而落后的执政理念则对执政实践产生着破坏作用,损害执政能力,是政党之祸、人民之祸、国家之祸。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落后、思想僵化,迟滞了执政能力的提高,无法应对面临的各种新挑战。因此,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执政理念,并以科学、进步的执政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执政实践,对于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就显得极端重要。

二、准确把握党先进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

正如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一样,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别,也因此有执政理念进步与倒退的现象。执政理念进步,就是指执政理念由传统向现代、由经验向科学、由落后向先进、甚至是由错误向正确转变的现象和过程。执政理念的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种执政理念是先进的,对执政实践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但是,如果时移事迁,执政理念却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曾经先进的执政理念就会变得落后,就会违背人民意愿,影响执政实践。区分执政理念进步是否,关键要看执政理念的发展方向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执政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执政理念由不完全符合到比较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执政的客观规律、人民的意愿,就表明执政理念的进步;反之,则是退步。

执政理念进步,并不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发生。世界各国当代执政实践中,仍不乏一度取得政权但执政理念却相当落后的现象。促成执政理念进步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对执政党角色的深度体认。在此问题上,我们党经历了长期转型过程。在取得并建立全国政权后,由于认识的局限,我们党曾一直以“革命党”自许,甚至不断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对党和国家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这种失误,并开始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建设党的实际转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二是来自对党和国家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加上“科学发展也是硬道理”,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济高速增长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等概念的提出,无不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

三是来自对人类政治文明建设成果的科学反思。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是历史辩证发展的结果,是新旧社会政治形态之间必然的历史联系。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将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参照。执政理念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在科学反思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当今世界各国大多数政党都在努力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调整和变革。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措施,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对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和执政理念,我们要研究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建设和执政的需要以及时展的要求,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不断进步,内涵得到不断丰富。根据十六大以来中央有关精神,当前我们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下四个方面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执政求进的创新理念、执政固本的基础理念等。

(一)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和巩固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二)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最终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善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适应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把建设和谐社会放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三)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就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就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国情的实际,遵循执政的客观规律所进行的执政实践;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坚持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结合起来,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紧紧抓住法制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四)执政固本的基础理念,就是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开拓创新是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动力,勤政高效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清正廉洁是保持执政党本色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适应时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

三、党政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存在问题之分析

党的执政理念要通过成为其组织成员的一致性的意识,融入党政领导干部的个人价值观后,在各级领导班子的有效运作和各级各类各层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中加以体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党执政的具体执行者和实践者,作为党的执政骨干,其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如何体现党的执政理念,将直接影响着执政职能的履行和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执政理念,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引领执政实践,有力地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各级党委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职责。但当前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还有很多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1、执政角色意识虚化。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执政问题是中央考虑和把握的,与基层关系不大。上级管决策把方向,基层管落实照着办,没有“执政”的问题,只有“执行”的问题。少数领导干部把执政等同于一般的“打工”、“谋生”。个别部门和个别领导干部服从大局、遵守纪律的意识不强,部门利益至上,对上级政策和指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就执行,无利就拖着不办;在事关个人进退留转之际,考虑个人利益多,考虑工作需要少,甚至不愿服从组织安排。

2、执政进取意识弱化。有些干部口头上是解放思想的倡导者,骨子里却存在着“守、满、怕、难、懒、散”等落后观念,行动上死抱着过时的条条框框,缺乏创新胆略和魄力,对解决发展中遇到问题,办法不多,怕冒风险,怕负责任,自以为大错不犯就不怕跟不上形势,就不怕坐不住位子。有些干部眼界不宽、思路不宽、胸襟不宽,缺少创新思维,缺乏胆略和魄力,发展中遇到问题解决办法不多。有些干部精神状态低迷,缺乏进取精神,患有典型的“动力缺乏症”,对工作缺乏执着的热情,对事业缺乏奋斗的激情,抓工作促发展缺少干劲、狠劲、韧劲、钻劲。

3、民主法治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差,长期积淀下来的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研究问题、作出决策既不充分酝酿讨论,听取班子成员的不同意见,也不注意倾听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少数领导班子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班子不协调,合力不强,甚至闹不团结,不深入群众,不了解基层,“官本位”意识很浓,缺少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是如何真正解决“人岗相适”问题;二是如何解决干部素质能力的测评和认定问题,三是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问题,四是如何解决干部“能下”、实现人才优化配置的问题,五是如何实现对干部有效监督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的领导干部对市场经济不熟悉,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不善于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习惯于靠长官意志、行政命令处理市场经济中遇到的新问题。

4、廉洁自律意识不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形势也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大案要案仍占相当比例,经济案件所占比例较高,违纪金额也呈上升趋势。贪污受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以权谋私现象在某些方面还很突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虽然是极少数现象,但如不加以遏制,将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甚至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有些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些是制度体制等深层次原因的综合反映,必须认真加以分析。

第一,复杂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政治生活渗透,对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诱发某些不健康因素。一些党员干部抵御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贪图享乐安逸,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内在动力不足,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不快。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不注重加强自我学习,理论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思想空虚,意志衰退。

第二,社会转型对干部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对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满足社会急速转型期对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领导干部队伍的学历、知识及资历结构等都存在很多不足。许多领导干部不适应宏观调控力度大、速度快、影响深的新要求,不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经验爆炸的新格局,不适应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突出、媒体活跃的新特征,不适应产业快速升级、企业快速分化、思路快速创新的新模式。致使部分领导干部信心不足,进取心减退。

第三,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尚未最终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绩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干部选任机制,对于领导干部形成科学的执政理念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在创新干部选择方式、规范干部评价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但仍有许多难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如何真正解决“人岗相适”问题;二是如何解决干部素质能力的测评和认定问题,三是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问题,四是如何解决干部“能下”、实现人才优化配置的问题,五是如何实现对干部有效监督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四,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对干部是否执行执政理念具有监督作用,对干部违背执政理念的行为具有矫正作用。目前,仍然存在着管理监督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难落实、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不到位、民主监督渠道不畅、监督主体多元化合力不够等问题。

四、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执政理念进步的对策思考

针对前述问题,要重点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执政理念进步:

(一)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为领导干部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是理念进步的根基。要认真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使广大领导干部都能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进取的模范。要大力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内的高度团结、保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绝对忠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内因。要以巩固和深化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为契机,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始终坚持深入开展党的意识、党性教育,对少数思想上、行为上与党离心离德的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组织处理。要大力加强形势教育,让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发展形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同时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大力加强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教育。这“四观”是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树立并认真落实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指南,能否落实“四观”是领导干部能力的内涵要件。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强化依法执政理念,提高执法水平。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结合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坚决克服“守旧、守成、守业”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科学发展的责任感,振奋精神,集中精力,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积极深化教育培训,为领导干部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夯实可靠的能力基础。

理念因知识而坚定,信心因能力而充足。科学的执政理念在不断的教育培养、实践锻炼中形成和巩固。因此,要针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知识危机”、“本领恐慌”,大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一要着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培训。把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创新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干部培训的重点。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高层次培训,推动党政领导干部的高层次培训向名牌大学培训,以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向国(境)外培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和市场经济知识;向实践锻炼延伸,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加感性认识,强化执政理念。二要着力加强科学发展能力方面的培训。把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和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协调配合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三要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进一步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培训范围、任务、目标等,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有效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领导干部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把学习情况纳入到领导班子目标考核,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定期对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把对干部理论素养的考核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档案,采取把学习情况记入档案的办法,全面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四要强化领导干部自我提升的意识。充实网上学习城学习资源,严格执行学习积分制,引导和鼓励领导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重视对现代科技、市场经济理论、金融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

(三)大力推进组织建设,为领导干部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创造良好的机制环境。

只有体现科学执政理念的施政行为得到不断激励,执政理念对领导干部价值导向的功能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为此,要狠抓组织建设,创造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执政理念的良好机制环境。

一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为发展配班子的用人导向,大胆启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新机制,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干部任用决策新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能绩考评新机制,完善能上能下、有效调控的干部宏观管理新机制,健全制度配套、效能优化的干部监督新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陈旧观念,坚决改革一切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体制,以注重实绩、注重能力、鼓励竞争,来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人心思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二要优化班子结构。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要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通过促进和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干部的合理有序流动,不断改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年龄、性格等方面的结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二是要配优重要班子、配强重要岗位。选配领导干部要突出工作需要、岗位要求、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实绩,要把重要班子和重要岗位作为选配重点,特别是要把地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和其他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配优配强。三是要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在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形成合理年龄梯次结构的同时,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年轻化”的要求,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优秀年轻的科级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约束,打破“干部单位所有”的框框,根据工作需要和培养锻炼需要,加大机关与机关之间、地区与部门之间干部的交流力度,以保证为领导班子适时输送优秀年轻干部。四是要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对缺乏凝聚力,不够协调,搞内耗,甚至闹不团结的领导班子,要采取组织措施加以调整。

三要加速推进各类专业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包括相关综合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我们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总要求、总目标,紧紧围绕“六个全力推进”的工作目标,把人才工作具体化,重视抓好加快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专业业务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以下几个重点:围绕“三资”、“三加”工程,切实加强全市招商人才队伍建设和商务谈判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建设“生态**”的目标,重视加强城建、规划、城管等专业业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围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积极推进相关专业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重视人才政策、人才工作机制的研究和创新,发挥好领导、指导、引导作用;各地区、各部门也要从实际出发,以有序整合专业人才资源、有效激励专业人才发挥作用为重点,推动各类专业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执政理念范文篇5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选择;丰富发展

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全部执政活动的价值取向,直接反映的是这个执政党的执政宗旨、奋斗方向和终极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选择上更为科学,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并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得到发展。

一、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对自身执政理念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0-1978.11)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还处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就对自身执政的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民主新路就是当时条件下相对比较成熟的最初构想。这一构想以人民享有民主为取向,以人民民主参与为途径,以人民民主监督为机制,以形成人人负责、具有活力、富有效率的政治局面为目的。它的提出为我们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采取什么样的执政方式执好政、服务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创设了理论前提。

自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代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真分析了我们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奋斗方向和终极目标,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理念,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由于这一政权以人民为主体,主要考虑的是人民的需求,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使我们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可喜成绩和“一五”计划超前完成的辉煌成就,建立起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设了良好条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我们党在探索适合我国的建设道路时,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看来不正常的现象。为了纠正错误,消除隐患,提早解决和消除这些现象,永远保持党和国家政权的纯洁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大民主”思想,即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来达到上述目的。由于“大民主”思想直接排斥了我们党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领导,严重冲击与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迫害了一大批热心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知识分子和宝贵人才,扭曲了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它的形成及其在现实中的实践,使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重大失误,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最终导致了“”十年内乱的发生,对我们党、国家及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真正民主思想的回归及充分发扬民主理念的确立: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大之前

(1978.12-1997.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为“”的结束奠定了思想基础,也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实现重大转变与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1]。他说:“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他还提出创造民主条件需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就民主的具体范畴,邓小平指出,不但要发扬政治民主,还要发扬经济民主;不但要讲集体民主,还要讲个人民主;不但要讲民主形式,还要讲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最后他强调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可见,邓小平在这里谈的民主,就是让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享有真正的民主。邓小平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阐述和在推行民主过程中的“拨乱反正”,使民主的本位角色实现了回归,使民主的重要性得到了彰显,使民主的作用得到了加强,这为真正的民主在实践中实现健康发展拓宽了道路。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在这里邓小平深刻揭示了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是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和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即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表现在政治上,即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4]因此,他一再强调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党今后一个长时期坚定不移的目标,这个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也指出:“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5]以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指导,民主就作为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中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确定下来了。在这一理念创设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下,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并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执政任务方面,提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执政内容方面,把发动群众停产闹革命的“大民主”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执政思路方面,实现了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到讲团结、求稳定、谋发展的转变。党的执政理念的这一历史性飞跃迅速带来了党执政事业的新局面,党的执政能力也因此实现了新的飞跃。

在党的十四大上,党中央再次强调要发展好民主,实现好民主。但是,如何实现与发展这个目标呢?我们党顺承邓小平的思路,提出了发展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方针,这为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断推进: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届四中全

会之前(1997.9-2004.8)

党的十五大在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党中央已深刻地认识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6]。

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项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总结我们党的执政经验,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强调这是长期执政的党应有的最基本意识。后来,他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强调要加强执政党建设,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积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这说明我们党对自身的执政规律有了准确把握,对自身的执政理念有了切合时代要求的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又一次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党一定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7]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依法治国既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又是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它的提出,是对人治和党治等不合理治国方式、治国理念的摒弃,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根本性转变。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既使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有了可靠的保证,又使我们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有了重要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位一体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

有了准确的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2004.9—)

以十五大确立的思想为指导,我们党对如何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好政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科学、理性、深刻。在十六大报告继续强调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其执政理念也随之由依法执政单向度思考向追求高水平、超效能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多维度转变,标志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实现这一深刻飞跃的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主要探讨了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8]这次全会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位一体的新型执政理念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来了。

在党的十七大上,代表党中央又一次重申了这一理念。他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9]。

科学执政强调了执政的合规律性,解决了如何执好政的问题;民主执政强调执政的人民性,解决了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的问题;依法执政强调了执政的规范性,实质上是解决了按什么程序、以什么为保障执政的问题。三者的统一就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标的确立标志着党对于新形势下的执政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们党对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执政的重大命题有了更加明确而准确的把握,在执政方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五、思考与启示

通过上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丰富和发展过程的梳理归纳和评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其一,执政理念的演变是与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把握的科学程度、准确程度同步推进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阐释,到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对其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去建设,我们党如何执好政,其规律是什么,我们党认识并不是很清晰,或者说我们党还没有从把握规律性的高度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以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国家执政多年的党下台的惨痛教训使我们党认识到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比弄清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更为重要,因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必然,而由谁领导推动其发展就是一种偶然。对我们党来说,怎样把偶然变为必然——由我们党引领我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而不是别的党或别的组织,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其关键就是搞清楚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等一系列问题。

其二,执政理念直接决定执政方式及其绩效。执政理念属于意识的范畴,是执政方式的内化形式;执政方式属于行为的层面,是执政理念的外在表现。执政理念是否科学、理性,直接决定了执政方式是否合理、正确,而其衡量、测评的标准就是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丰富历经了一条“理性回归——单向度思考——多维度发展”的轨迹;与之相随,执政方式也经历了“发扬民主集体决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演化过程。

其三,执政理念的创新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而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尽管是党中央以制定政策、文件的形式提出来的,但是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不管是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之间矛盾判断的重新提出,还是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任务的制定,抑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确认,都是如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10]。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围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来确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再犯错误,才能保证始终不偏离当前的主体任务,不做无谓之举,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促使我们既定的各种目标早日变成现实。

其四,执政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自身执政活动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执政党用以指导整个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不管其表述方式怎样,但是其核心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即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根本性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始终是我们党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11]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愿望、需要、利益放在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作为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最高目的和最大价值追求,才能赢得人心,凝聚人气,齐聚人力,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社会和谐的宏大理想和国强民富业兴的宏伟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2][3]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44,146,168.

[4]刘序明.从民主新路到民主执政[J].攀登,2006(4).

[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下):1183.

[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上):31.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4.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4,8.

执政理念范文篇6

“招国魂兮何方?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

治国安邦,是执政者的第一要务,凡欲成就大业者,必倾其力而为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依什么样的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执政,对于国家和人民事关重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历史给每一个执政者的机遇也非常有限,在把握中国政治脉搏,选择执政理念的时候,我们应当客观的对待现代政治文明,包括作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宪政,这个中国人曾经的政治理想。

一、从历史上看,宪政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和政治体制问题上,近代中国有三种主张:一是以为代表的改良主义。基本特征是在不改变清政权性质的前提下对清政府进行宪政改良;二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民主主义。基本特征是改变国体,建立共和,通过军政、训政,最后实现宪政;三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式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主义专政的国体。其中第一种主张由于清政府不愿意改变封建帝制,错失宪政改良机会而导致王朝覆灭;第二种主张由于国家长期战乱,国民党以此为由,长期实行“军政”和“训政”,“以党治国,行之实,剥夺民权,压制民主,垄断政治资源,独霸政坛,排斥其他政党参政,严格舆论管制,拒绝外部监督,且内部没有健全的权力制衡机制。”[①]国民党在实施宪政问题上屡屡食言,[②]宪政成为中国共产党痛击国民党的有力武器,并最终通过武装斗争开辟了新纪元。

历史最终确认了第三种主张,中国共产党早期提出的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概念,但很快被“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取代。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中,有一个关于宪政的著名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现在要的民主政治,是什么民主政治呢?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③]

现在看来,对宪政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因为近现代的宪政观念包括民主、法治和人权三个要素。[④]我们不必苛求前人,能够把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追求,已经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进步。认为只要实行民主,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就能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

由于在宪政定义上的缺陷,加之他把民主演变成阶级斗争的工具,他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念也逐渐为“人民民主专政”观念取代,[⑤]“宪政”一词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中消失。建国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用的是“人民民主主义”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中的核心概念是“人民民主专政”,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的核心概念是“无产阶级专政”。

从新中国制宪的事实上看,认为“宪政”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有违常理,但从思想脉络上分析,“宪政”的确不是其执政理念。从文本上看,在普通人可以看到的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基本上没有“宪政”的提法,即便在中国共产党著名法学家董必武的著作中,也没有“宪政”二字。[⑥]

二、不能把宪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由及其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对宪政心存疑虑的时候,一些政治学专家明确提出了“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的主张,其主要作者和文献有王一程、陈红太《关于不可采用“宪政”提法的意见和理由》[⑦];谢毅《能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⑧];陈红太《关于宪政问题的若干思考》[⑨]。谢毅教授其后以笔名“辛岩”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⑩]。这些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了不宜把把宪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由:

(一)宪政是资本主义政治的概念,不能揭示社会主义政治的特点。

这种观点认为,“英美资产阶级发明的宪政,相对于封建专制是历史的进步,具有防范国家权力扩张和滥用、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实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权利和自由)的功能,有其历史合理性和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分。但是,宪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把宪政内涵看成民主、法治、人权的思想,“没有区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政治的本质差别,没有揭示宪政的阶级实质。”[11]

上述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混乱了人们对“宪政”的看法。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在社会主义阶段仍有现实意义,把宪政内涵看成民主、法治、人权,并没有否认宪政的阶级实质,恰恰相反,民主、法治和人权本身就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就是以民主的武器,要求国民党施行宪政,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宪政的观念就是要把阶级斗争放在宪法的框架之下,避免激烈的社会动荡。实际上,如果把宪政理解成为宪法政治,宪政这种政治文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宪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实现人民主权的目标,维持人民民主的政治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法学家也认为不宜提“宪政”的概念,他们认为宪政是与近代宪法相对应的概念,近代宪法是政治法,而现代宪法不仅是政治法,还是经济法、文化法,宪政的内涵不足以说明现代国家治理的特点。[12]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如果宪政不是中国的政治目标,中国就根本没有必要立宪,没有必要赋予宪法以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宪政的超越,没必要采用过时的宪政概念。

这种观点认为,“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讲‘宪政’,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主要是与国民党搞假宪政进行斗争,目的是为了结束国民党的,建立联合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当时要求实行宪政,实际也就是要求实现民主。”这些专家也看到,“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即将结束,同志适时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代替‘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主张。建国时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都是用‘人民民主专政’或‘人民民主’而不用‘宪政’提法。”“没有必要采用已经过时的‘宪政’提法,代替‘人民民主专政’”[13]

这里有必要比较一下“宪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专政”的概念出自马克思,马克思在讲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时,是指“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14]列宁在讲到“专政”这个概念时指出:“专政就是……不受限制的、依靠强力而不是依靠法律的政权。”[15]“工人阶级的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16]这种“专政”显然是革命时期的一种说法,无产阶级革命不受旧的法律的约束。毕竟革命不是社会的常态,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曼的信中和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也说到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过渡的政治工具。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需要制定宪法来治理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各政党等都不能不受宪法的约束,都应当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宪政”,从“无产阶级专政”或者“人民民主专政”走向“宪政”。可以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革命的概念,“宪政”是一个执政的概念,从“人民民主专政”到“宪政”正好是从革命走向执政的必然趋势。把“人民民主专政”当成“人民民主独裁”的思想,使得执政者忽视了法治和人权,已经使国家和人民遭受挫折。

(三)中国经济上的成功,证明现行的政治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实践证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势。为了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17]

这个看起来很雄辩的观点,其实有很多漏洞。首先,中国经济上的成功,不等于现行的政治制度不需要完善;其次,如果经济上一旦有问题,就等于证明了政治制度有问题,实践中虚报经济增长率成为无法根治的痼疾;再次,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大制度基石的人民主权本身就是宪政的基本原则之一。宪法是人大制度的重要保障,没有宪法的实施,人大的权力机关地位根本就无法保障。所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就其根本来说,是离不开宪法实施,即离不开宪政的。

(四)提倡宪政,实质是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种观点认为,“少数人鼓吹所谓民主宪政和现代宪政主义背后的真实意图,是要在中国实行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是要根本改变中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而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则是要取消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取消法定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18]

妄图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扣在宪政论头上最大的帽子。施行宪政,就一定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不能这么认为。宪政主要是强调国家权力要受公民权利的制约,强调法治,强调尊重人权,宪政的这些涵义已经体现在现行中国宪法的规定之中,现行宪法同时也规定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并不能从依宪执政的论点中得出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论。恰恰相反,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提倡宪政,依宪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需要。

(五)宪政是西方政治理念,容易引起政治思想混乱。

这种观点认为,“宪政问题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有深刻的国际国内渊源和背景的重大政治问题。‘宪政’一词虽说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不是不能用,但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政治背景、具体的西方理念和制度模式含义、对中国政治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和引起政治思想混乱的政治词汇,党和政府在正式文件和领导人的公开讲话中,应尽量避免使用。”[19]“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明确的提法,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使用抽象的宪政、现代宪政主义这类含义不清、容易发生歧义、引发争论和引起思想混乱的提法。”[20]

实际上,“宪政”的涵义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大体意思还是很确定的,就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国家权力的控制”,[21]强调民主、法治和人权[22]。相对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仍在探索之中,使用“宪政”的提法正好可以澄清人们的思想混乱,避免执政理念的模糊。对于中国政治方向和道路的选择,应当相信人民的智慧,相信人民在不同的政治思潮面前有选择的能力。

三、明确提出宪政目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每个执政者,都应当明确自己的执政理念,进行政治选择,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过许多理论,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理论”等,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执政的需要。在当今社会出现多种分层,各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又适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新时代的期望。但是,中国如何迈向理想的新时代,具体的路径和措施是怎样的,仍须进一步明确。对待官僚阶层的大量腐败,执政党开出了“先进性教育”的药方;对待百姓的民生问题,执政者表示的是“亲民”的倾向。但是,这个式的执政观念当今已经很难起到切实的效应,毕竟二十一世纪不是“西北坡”的时代。治官的方略主要还是要靠民主法治;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要靠公民权利的保障。旗帜鲜明的提出宪政的目标,有利于人民运用选举权和罢免权选择人民代表和官员,运用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集会游行示威等的权利去监督政府及其官员。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改革采取的是优先发展经济的战略,相对于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较为缓慢,已经积累了许多问题,现在到了需要选择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学者试图恢复儒家传统,倡导“仁政”、“王道政治”,[23]这对于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完善宪政无疑是有益的,但如果抛弃宪政,专门推行“王道政治”,是不可能实现其“亲民”的政治理想的。因为传统儒家的政治原则和理想,建立在对人性和社会规律的错误理解之上,历史已经证明它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

就目前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谐社会”来说,与宪政的理想完全相容,宪政的秩序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只有宪政才能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把各种冲突限制在宪法的框架内,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理想。

(二)增强人民对执政党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以来,以其致力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和卓越成就,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政治资源,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所在。但无须否认的是,执政党也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执政党内一些掌握国家权力的执政者,不是为公众利益而是为自己利益或特权集团利益服务,人民缺少手段制约他们,国家权力的无限延伸必然滋生腐败,各级、各部门的掌权者可根据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需要来行使国家权力。即使执政党的最高领袖大公无私,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由于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存在,“政令出不了中南海”[24]和“法律不能在地方实施”[25]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问题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和威望,易在民众中造成政府低效、无能、腐败的印象。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影响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目前,中国的情形是集权体制的危险情形,集权体制的原则是道德,而中国的情形恰恰是道德沦丧,一些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能做,社会生活底线频频被突破。[26]权钱交易、腐败不公,以及权力与知识相勾结的精英,正在利用手中权力和资源,无所不用其极地盘剥大众和劫掠国家财产。法律是以一个社会的道德中线为标准的,在一个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滑坡的情况下,违法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缺乏宪政提供的法治秩序,民众只能依靠传统社会残存的社会平等观念和旧体制的内部压力机制,如内参、信访等,向高层倾诉痛苦,盼望青天出现。在一些地方,民众连这样的诉苦机制也被剥夺,极端的情况下,走向公然抗法甚至采取暴力。

从社会秩序的维持上看,短期采取铁碗,或者是“严打”,也许可以控制局势,维持稳定。但这样的代价是,阻塞了社会交流的通道,社会被分裂为相互隔膜和误解的群体,受压迫者更加敌视社会,各群体之间互不信任,这种社会表面稳定下的内部分裂很容易产生社会危机。值得注意的是,近来社会上有一种思潮,开始迷信“政治风水”,回忆黄炎培与60年前谈论的“周期率”问题,这些大作发表在《北京日报》等党报上。[27]有人已经在给中国共产党算命,认为在世界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一个政党执政的最长年限是70余年。如此等等,是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产生了怀疑。但是,中国共产党执掌的国家政权毕竟不是封建王朝,只要中国共产党能重新扬起“宪政”旗帜,一定能在社会上取得广泛的共识,增强人民对执政党的信心,跳出历史的“周期率”。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执政理念范文篇7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55年来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党的一切奋斗都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决定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执政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一科学论断,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特征。坚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就必须牢记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都必须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包含着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观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观点;绝不允许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观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观点;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的观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点;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得来的,不仅指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极端重要性,而且赋予党的执政理念深刻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不断夯实执政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存亡的根本性因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无论它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然垮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只有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不断夯实这一基础,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在55年执政的光辉历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如《决定》所指出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考验。一是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二是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经受住新考验新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与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归根结底取决于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心向背的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不断提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要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奋斗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我们党执政以后,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进一步加大,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具体工作中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归根到底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它贯彻到党和国家制定、实施的方针政策中,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是不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标志,也是衡量是不是真正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标志。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要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扬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要坚持民主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执政理念范文篇8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确立科学执政理念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当今中国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我们要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上来。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央“五个统筹”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宏观调控作为一个重大机遇,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向、重点和力度,在营造发展氛围、破解要素制约、加快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向集约的生态型发展方式转变,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转变增长方式中加快经济发展,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努力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对执政党而言,坚持科学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但体现在发展上,也必然体现在政绩上。历史充分证明,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与这个党创造的政绩休戚相关,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认可的政绩,才能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因此我们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执政行为必须以人为本,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就是说,要把执政为民作为执政党的第一价值取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作为共产党人的终身追求,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真正造福百姓。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勤政廉政的基础上,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千方百计造福百姓,高度关注民生。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是对当前群众的住房难、就业难、行路难、办事难等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尽快解决好。

三、牢固树立全面的创新观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执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实践证明,唯有创新,政党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唯有创新,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科学性,从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树立全面的创新观必须坚持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创新。创新应坚持理论、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相统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树立起全面的创新观,倡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在广泛的领域和层面开拓创新,让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思想之花在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结出绚丽多彩的文明之果。

树立全面的创新观必须抓住求真务实这一本质,使主观更加符合客观,理论更加符合实际。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将中央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央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

树立全面的创新观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社会发展不会停止,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创新的过程中隐含着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这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敢为天下先,不断地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作为执政党,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进取意识,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学习,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四、牢固树立持久的稳定观

持久的稳定观的实质,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对执政党来说,稳定压倒一切,任何时候稳定都是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就根本谈不上改革和发展,执政也就会面临一系列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总的来说,社会稳定系数日益增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办法增多。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或者求稳怕乱不敢放手改革发展,或者为改革发展而忽视维护稳定。持久的稳定观,是大稳定观,追求的是维护稳定而不是维护现状;是长期稳定,而不是短期稳定;是动态的稳定,而不是静态的稳定;是改革发展促进稳定,在维护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树立持久的稳定观,就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充满活力和持久的稳定环境。

树立持久的稳定观,就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特别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把握各项改革的出台时机和推行力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要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五、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政党能不能凝聚大批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党的兴衰存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

执政理念范文篇9

我今天讲演的题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提高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始终面临和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和不断完善,群众的婚育观念、法制意识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是贯彻中心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做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非凡是广大计生工作人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才能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转变工作模式,提高计生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当前,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包括《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许可法》在内的完整的行政法体系,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的保障、规范和监督,同时也对政府的法治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计划生育工作而言,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治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治理办法》和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法制体系,明确了人民群众依法生育的义务,赋予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权力。可以说,能否严格依法开展计生工作,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是对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和锻炼。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依法行政的水平还不容乐观。工作中,我们有的干部认为计划生育条条框框越来越多,束缚了手脚,还有不少人存在“实际情况复杂、群众素质太低,不采取强硬措施不行”的错误熟悉,对过去那种动辄拆房牵猪的简单粗暴做法还依然迷恋。凡此种种,都是在过去旧的体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陈旧思维模式,违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成为制约一些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思想桎梏。因此,我们的干部,非凡是基层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思想观念上,不能仅把育龄群众看作计划生育的对象,更要把他们看作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公,当作我们服务的主体;在工作目标上,不仅要完成人口控制计划,而且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由“以量为限”的工作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的转变;在工作措施上,不能只问结果不问经过,而是要通过规范的行政行为、正确的利益导向和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来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拓展工作领域,提高计生工作的优质服务水平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群众思想的进步和需求的提高,也必然带来计生工作领域的拓展,原有的计生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要,也不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依靠优质服务丰富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寓治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治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满足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中,要把优质服务理念及其运作方式与降低生育水平、保障群众生殖健康、增进家庭幸福统一起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大力发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技术产业,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中的科技创新。要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把基层的注重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提高工作水平上来。要认真落实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免费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工作,广泛开展以送技术、送药品(药具)、送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三下乡”活动,积极推广和应用避孕节育的新技术、新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实行孕前、产后、术后随访制度,全面开展以查环查孕查病为切入点的生殖保健系列服务。要坚持属地治理的原则和对流动人口不歧视的原则,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各涉农部门的行业优势,整合人、财、物力资源,对计划生育户实行政策倾斜、项目引导、科技扶持及生产、生活、生育一体化服务的工作新格局。要积极探索计划生育、妇幼保健资源整合的改革,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好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提高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水平

在法制不完善、群众自觉性不高的情况下,依靠严格的行政制约和严厉的行政处罚,对推进计生治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不断健全,群众思想素质不断提高,计生工作的制约措施必须作相应调整,才能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就目前来讲,我们应把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进步的生育观念作为工作的重点,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并借助经济的手段,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优待和补偿,从而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要注重加强政策推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政策。在兑现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和限制政策的基础上,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包括集体收入分配、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计划生育家庭适当照顾的社会经济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政府拨款、社会集资、鼓励捐助等方法,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基金,用于放弃二胎生育户和独生子女户的奖励、二女计生困难户的帮扶、二女户的保险补助、对计生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开展免费科技培训等。同时,要积极推进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财政、扶贫单位和乡镇“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建立计划生育户非凡是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计生工作的综合治理水平

执政理念范文篇10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履行执政职责、完成执政使命、实现科学执政首先必须确立的观念。执政理念对于执政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概括和提炼合乎时代潮流的先进的执政新理念,对于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有效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准确把握执政理念的科学内涵,牢固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才能真正建立科学民主的执政体制和机制,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真正提高执政能力。

充分认识树立正确执政理念的意义

理念即理论和观念。执政理念就是对执政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和观念,是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执政理念属于执政活动意识形态层面的核心观念,是执政党围绕执政行为和目标形成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既是产生执政纲领、主张、方略、政策以及工作思路的思想基础,也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为对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三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执政理念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执政理念比执政能力更重要。因为执政理念决定执政党其他方面的一切活动,执政能力、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等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和基础上确立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执政的纲领、路线政策、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变化。能否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首先决定一个政党能否对自身执政权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即靠谁执政。其次,执政理念决定政党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即行使权力的利益指向,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第三,执政理念决定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即如何执政。第四,执政理念反映一个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执政党而言,没有明晰、确定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就可能是盲目的、随意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难以提高;没有先进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执政理念,其执政活动就可能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偏离时代前进的方向,从而损害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执政理念问题,对于一个由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的政党而言,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执政党来说,与“票箱里面出政权”的执政党相比,特别容易在执政理念上产生问题。由于党是国家政权的缔造者,处在治理国家的核心地位,又是一党长期执政,实践证明,这样的执政党,人民权力主体的思想意识不容易牢固确立,靠人民执政的思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容易动摇或者淡化。

深刻理解执政理念的三大基本要素

执政理念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权力来源和本质的认识及其观念;二是对权力如何行使和行使权力的价值指向的认识及其观念;三是对执政权力监督的认识及其观念。“权为谁授”、“利为谁谋”、“谁来监督”,这是执政理念的核心问题。这三个方面的理念决定和制约其他各个方面。

1.正确认识执政权力的来源和本质

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首要的问题是对执政权力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纵观世界各国政党执政的历史,其执掌政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社会革命,一是选举。前者为暴力方式,后者为和平方式。但是政党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政权,从本质上讲,都是得到一定数量社会公众认可和支持的结果。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政党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政权,更不能巩固政权。世界上虽然有个别政党曾经利用某些方面的条件以特殊的手段暂时获得过政权,但当失去人民支持时,最终必然归于失败。所以,所谓执政权力,就是人民在一定时期内出于对一个政党的理解和信赖,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权力委托于这个政党去行使。这种委托的方式,一种是把选票直接投给他所支持的政党,一种是直接参加到他所支持的那个政党中去,或者是响应、追随这个政党的号令。从一个政党由执掌政权到丧失政权的过程变化分析,这一原则同样适用。当人民对一个政党失去信任之时,或者是在定期大选的时候进行“换马”,或者是放弃甚至起而反对某个政党,迫其“下台”。由此可见,执政党手中的权力,都是来源于人民,也只能用于人民。执政党要长期巩固执政地位,必须从本质上认识自己手中权力的性质,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不断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按照人民的意志行动,满足人民的要求,实现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以此取得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必须敬畏人民,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的要求,这样国家和政权才能长治久安。这是一个政党长期执政必须树立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深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党从中也认识到权力的本质,确立并且坚持了正确的执政理念,这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理念本质的准确把握,是按人民的意志执好政、掌好权的前提。

2.正确行使手中的执政权力

执政理念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以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代表人民行使执政权,解决“如何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只靠主观愿望和一般的努力,而是需要把握权力运行的规律,把握历史环境和执政环境,把握人民的意志,积极探索科学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根据党的性质和宗旨,“如何执政”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科学执政,就是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去执政。执政党的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执政权力的行使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探寻人类政治生活固有的价值和规律,吸收人类长期的政治生活所积累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尊重实际,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脱离国情,不主观臆断,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和制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设计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特别是对那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要确立民主执政的执政理念就必须明白,代表人民利益,不等于代替人民行使权利;坚持民主执政,就必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三是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觉带头遵守法律,采取措施保证法律的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党对立法和政法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和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教育人民群众努力学习法律,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确立依法执政的理念,就是执政党必须在坚持人民的意志与党的意志统一的基础上,善于把自己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程序转变为国家的意志,以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种政策来领导和管理国家。

3.自觉接受对执政权力的监督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是解决执政方式的问题,它并不能体现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要解决“利为谁谋”的问题,还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确立一个理念,就是人民授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同时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党执政的历史说明,即使一个政党能够在权力来源和行使问题上确立正确的理念,但是由于政党执政权力行使的复杂性,执政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仍会经常出现偏离主人愿望甚至违背主人意志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权力授予主体必须对执行主体即执政党进行监督,以保证人民的意志和权利不被践踏。这就是执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先进的执政党而言,在执政过程中必须确立一个观念,就是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人民在把权力委托于执政党时,同时就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对执政党的执政权力进行剥夺,更有权对执政党的执政行为进行监督。执政党还必须明白,执政权力的来源决定了执政党在行使执政权力时不能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执政党必须确立并且强化随时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执政党这种意识是否强烈和牢固,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本身就是对执政党先进性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对执政方式和领导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的一个检验。在现实政治中,执政党特别是由革命党转化成执政党并且长期执政的党,在执政过程中,随时随地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容易淡化,有时会表现出不想和不愿意让人民监督的态度,有的甚至反对和逃避人民的监督。这种态度和行为既是对权力授受关系认识发生偏差,同时也是在权力价值指向上发生错位。

认真解决党的执政理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始终坚持并且反复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用好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同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确的行为进行不懈的斗争。但是在现实中,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从执政理念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症结不是执政理念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坚持这一理念基本内容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和缺陷。这些偏差和缺陷,导致正确的执政理念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其中以下几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第一,在行使执政权力的出发点上存在主观设定和先入为主的问题。在过去,我们长期反复地强调: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党制定的所有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措施,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和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原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我们在理念上首先设定了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民”,没有充分估计到执政行为的复杂性,特别是领导行为的复杂性,没有认识到党的总体要求和原则要求与党的各级组织、社会不同部门以及每一个具体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利益要求会存在许多差别,如果不进行进一步具体明确的规定,有些部门和领导人很容易“假公济私”,打着为民谋利的旗号而谋取局部和个人利益。这种先入为主和主观设定,就为执政党行使权力增加了很大的随意性,降低了科学性,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比如:既然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党的各种执政行为就是正确的、正义的、不容怀疑的。现实中不少领导干部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为由,无视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不是首先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哪些问题才是真正需要认真及时解决的问题,而是主观臆断,长官意志,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群众的意志而强加给群众。长此以往,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民主作风难以保持,长官意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也难以禁绝。

第二,以替民作主取代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执政党应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执政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地造成了这样一种现实:既然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除了人民的利益丝毫没有一党一派的私利,所以党就替人民当家作主。这种观念在具体的执政行为中,产生两种后果:一是一旦出现执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数量不多、质量不好的时候,人民就会怀疑我们党执政的能力、执政水平甚至执政的合法性;二是造成党的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采取发号施令、直接控制的做法去领导,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服务变成管理和控制,公仆变成主人,党群关系难以维系,民主作风难以保持。今后,在执政理念上必须摒弃“替人民当家作主”,强化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现由“作主”向“民主”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