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3:46:37

知识性

知识性范文篇1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往传统的语文备课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性备课,语文教师的活页教案同样更多的是空洞的、零碎的、知识性的内容。举个例子,在学习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一位语文教师的教案光苏轼的生平、诗的背景竟写了整整两页。诗歌教学注意“知人论世”,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一首诗歌的学习,重点应放在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鉴赏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适应新课改的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必须在备课这一环节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应由原来的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

所谓策略性备课指对某一选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突破,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探究、去思考。这一点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它与传统的知识性备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策略性备课不是对传统知识性备课的全面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提升。

如何更好地进行策略性备课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认真熟悉教材。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既不是一般读者在鉴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势地进行教学设计。它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心得,特别注意要把课文的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象演员一样,不能仅满足于对剧本台词的表面理解和记忆,而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和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召力。

其次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应当对文中的词句、段落进行“重锤猛敲”细细咀嚼。因为这是文章的精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语文教师能钻研得更深一些,再细一点,那么通过教学,学生会在语言文学的运用上获得更多的启示,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

知识性范文篇2

什么是历史知识?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时难免被忽略或误解。比如,常有人以为历史知识就是指历史本身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混为一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去考察,历史原本与历史知识的关系,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识的关系。所谓历史知识,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正是历史认识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性质与特点。因此,人们在论述历史知识时,实际上是在论述对历史的认识;历史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实际上是在传授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这一概念。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西文中,“历史”这一概念至少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平时我们在用“历史”这个词时,常常是从比较泛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把“历史”的这两种含义混用,比如大学的“历史系”,并不是指“过去”的系,而是指对过去进行研究的“历史学”的系。“历史”这一概念的两种含义,后一种是更为主要的,这是因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只有被人们了解和认识才有意义。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所谓“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是对过去的主观认识。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知识。对“知识”的定义,比对“历史”的定义要更为单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由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③我国学者对知识的界定亦是如此,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所谓知识,就它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这就是说,知识源于客观存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但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简单重复。所以说,知识是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

现在,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历史知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反映。它以人类的过去为认识对象,是对这一特定的认识对象的主观认识。如果说有客观的历史知识,实际上是指客观地对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说历史知识本身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知识的这种性质,正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是史与论的科学统一,这也决定了我们所说的历史知识的性质。

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实际上还是泛指历史学科的知识。作为学校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绝对地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因为,学校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还要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国外的课程学专家认为,要从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研究知识是什么,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知识应包含基本的工具;

(2)知识应便于学会任何学习;

(3)知识应适用于现实世界;

(4)知识应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认识的技能以及个人完善的观念;

(5)知识应由许多形式和方法构成;

(6)知识应使个人为科技世界作准备;

(7)知识应使个人为政治世界作准备;

(8)知识应容许个人重新获得旧的信息;

(9)知识的获得应是终生的过程;

(10)要在原本的价值上教知识。⑤

这就是说,教学中的知识要具有使学生能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和性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某一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与相应的科学或学科的知识,往往是被等同看待的,“因而造成了由于知识和次要材料太多,致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过分繁重的情况”⑥,从而因知识的过于系统、严密和繁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就削弱了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对此,国外的教学论专家指出:“不能把学科视为‘适于儿童而剪裁的科学的概要的复写’那样的东西,它不是科学内容的简略化、淡薄化或缩约。学科内容是从科学中,遵照教学的目标、课题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那些可以传递各门科学、技术、艺术的基本概念的事实、知识与方法。”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也要具有能使学生进行学习、认识的性质。

关于历史知识的特点,我国的历史教学工作者已有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看法,诸如过去性、具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时序性、因果性,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特点中有些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具有的(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阶段性等),但基本上是属于科学的历史认识所具有的特点,或者说是历史科学的知识所具有的特点,这是符合我们以上所说的历史知识是对历史的认识这一观点的。然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既然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不仅具有历史学科的认识属性,而且要有使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的属性,那么,也就应从学习的角度上来认识历史知识的特点。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时空的确定性。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留下痕迹。要对这种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条件,正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⑧这就是说,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历史知识必定会是错误的。对于已经发生并过去了的人类活动,只能根据现存的历史信息(例如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知识的这种时空的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其认识对象的特征和认识方法的特征。

相对的系统性。历史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历史知识的内容所具有的这种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关系。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每一个单独的知识必须置于整体知识的结构体系中才具有意义。但是,反映历史实际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系统性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也不可能是绝对完整的,只能是相对的完整。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就具有这种相对的系统性特点。

广泛的社会性。“人的个体的认识及其发展,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没有人际交往,没有言语交流,没有文化影响等社会因素,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⑨历史知识也具有这种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它是源于社会历史,反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史的,并且受着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影响。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就知识的来源、途径、方式等方面说,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都反映出这种社会性特点。

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和绝对固定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发展性。一方面,历史学科的发展会促使历史知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历史认识本身是活动着的,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因此,历史知识的建构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又终久不变的,历史知识可以逐步地扩展、深入,可以不断地修定、调整,可以进一步地充实、完善。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历史知识特点,是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决定了的。这些特点对于历史课程的编制、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习的指导等,都具有参考意义。

二、传授历史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看待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这些是教学理论中反复研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知识的授受。这样,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过是知识的灌输。在新的教育中,不仅要考虑知识本身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知识在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学习者的意义。”①0

1.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知识学习中的被动接受、记忆、背诵和复述,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激烈抨击,甚至知识传授的意义也遭到否定。但从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看,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能轻易否定的,而是要从新的角度上去认识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最近,由于更多地强调智慧训练,从而便促进了把获得知识看作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目的这样一种观点加以高度重视的趋势。”①1布卢姆也认为,应该把知识“作为学习该领域的方法论基础,作为解决该领域里各种问题的基幢,甚至认为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基础①2我们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传授知识的意义,尤其知识在教学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如果我们不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而是看作对历史的认识,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学习单纯地看成是对书本知识的记诵,而是要学习如何全面地、客观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那么,历史知识的学习就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历史知识的传授就是开展这种学习的基本条件。历史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和全面完成,是以历史知识的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掌握知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条件;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历史教学方法的采用,都与历史知识的授受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知识教学的这种基础作用上,来认识在中学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要正确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学的任务,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全面认识知识掌握的含义是什么。如果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那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学生的基本职能,则是接受、认知、记忆和复现所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形成着学生的复现认知活动,未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①3传授知识就和灌输知识成了同义语,学习知识就成了被动接受的活动,从而使知识教学的意义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对知识了解的问题。当代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知晓,指“由不知到知”,即晓得知识所反映的事物;二是理解,指“知其所以然”,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三是运用,指“行”,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上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没有理解,历史就降为鹦鹉学舌式的学习和评论一种空谈记忆的游戏。……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必须是理解地获得知识”;①4没有运用,历史知识就会成为死知识而失去其价值,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就不能成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任务的基矗所以,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不仅是指所掌握的知识要全面,而且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即从知晓、理解、运用等方面对知识全面地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所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中,理解和运用历史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注重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具体知识,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对史事的记忆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衡量标准。“在社会学科教育中,知识目标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基本的知识目标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境况为基矗对重要史实知识的记忆,是社会学科课程,尤其是历史和政治课程的基矗随着行为科学的出现和在社会学科中对概念的重视,社会学科课程从强调史实,转变为强调作为教学基础的重要观点和重要概念。”①5这种转变,也反映出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历史的理论知识所起的关键作用。

3.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思维的条件

对于掌握知识,列宁曾有过很精辟的论述:“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①6在这里,列宁不仅指出了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而且提出了对知识的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当代教学理论所关注的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这一关系中,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①7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知识是逻辑、直觉、分析、树立假设的思维发展过程的手段,也是个人发展的媒介。”①8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使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这是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历史思维的培养上,历史知识构成了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历史思维展开的必要条件,只有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才具有可行性。

总之,我们应该全面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学任务的地位,才能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知识性范文篇3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一、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

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二、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公务员之家

知识性范文篇4

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践锻炼,理论也就难以掌握。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能得到的实践锻炼主要是试讲。试讲是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尝试中检验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一、学生试讲中存在的非知识性问题

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学生都普遍存在着一些典型的共性的不足,即一些非知识性问题———他们缺乏基本的课堂教学艺术。试讲之前每个学生都花了时间认真准备,但是,他们准备的只是课堂上要讲授的语言知识,一些非知识性问题,如教态,语言,板书等方面的问题则考虑不多。

1.教态方面。(1)面无表情,眼睛只在备课教案和黑板之间移动,不看或不敢看学生,师生没有眼神交流。(2)手势过于频繁,尤其在讲英语时,似乎没有手势就说不出话,有些手势动作不够大方自然,动作拘谨。(3)站姿僵硬,有人站在讲台上几乎不动,自顾自地讲话,不敢随意走动。

2.语言方面。(1)声音太小,像自言自语或又像说悄悄话,下面基本听不清。这类同学大都面无表情,不看下面,课堂无气氛。(2)语速偏快,只顾把内容讲完,不讲究停顿,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反应。(3)语气平淡乏味,整堂课从头至尾无激情,无感染力,学生无兴趣,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无法互动。(4)课堂语言不简洁流畅、拖泥带水,说汉语时,“嗯”、“然后”之类的字眼太多,说英语时,“now”、“then”之类的词反复出现,听得很不舒服。

3.板书书面。(1)板书条理性不强,内容无编号。所讲解的单词、短语、句型没有量化,没有编号,或者一、二、三与1、2、3混用。看不明了。(2)书写无规律,重点、难点不突出,哪里空就往哪写,写不下就擦,一堂课下来主要内容基本己擦掉。(3)字体太大、太小或太轻。字太大,写不了几个字,频繁擦黑板,堂课内容不连贯。要么字太小太轻。学生看不清楚,干脆不看,板书失效。(4)字迹大小不一,英文不整齐,不符合英文书写要求,或大小写不注意,偶有该大写而小写,该小写却大写的情况。

二、试讲中非知识性问题原因分析

这些试讲中表现出来的非知识性问题严重影响了试讲效果,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谈话、分析之后,发现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差异。初上讲台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学生一跃而成老师,站在陌生的位置(讲台)面对熟悉的环境(教室),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担心自己讲不清楚,担心会出现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些都是试讲学生普遍存在的紧张心理。

2.性格差异。性格在学生试讲当中也有一定的影响。性格开朗的学生比较放松,教态比较自然,声音普遍较大,书写随意。而性格偏内向的学生拘谨,紧张,不敢进行眼神交流,声音不大,甚至手有轻微颤抖。书写时,字体偏小。另外发现,城里来的学生胆子要大些,农村来的胆小居多。

3.兴趣差异。虽然学的是教育专业,但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无兴趣,不打算从事教师职业,他们在试讲中的表现普遍不如那些愿意去做教师的学生,立志要做教师的学生表现较出色,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喜欢使他们会努力去做的更好。

当然,影响学生试讲效果的还有其他因素,如英汉双语的混用,基本功不够,缺乏实践,自信不足,心情不佳,试讲中的意外等等问题。

三、解决试讲中非知识性问题的对策

1.教态。教态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指教师上课时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整体形象,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三项。在教学中,利用体态语传递方式能加强教学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科学性,加强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促进他们对教师传递信息的深刻理解。第一,树立自信,坦然面对自己的紧张。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白紧张是正常的。当内心感到紧张时,可做深呼吸。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第二,改善性格,积累经验。较内向的人或经验不足者,应注意锻炼和改善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娱以及各种集体和社会公益活动。第三,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每一节课都要经过教师课前的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这就是备课。

2.语言。语言是指教师的课堂口语,它不同于一般的说话,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音量适中,语速适度,节奏抑扬顿挫,语流流畅自然,表意准确生动,浅白通俗易懂,形象具体生动,声音清晰悦耳,富于启迪性。备课时应该将讲课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性句子、承上启下的语言都写进教案,反复斟酌,熟记于心。其次,坚持学习,要知道口才是平时积累的,我们看电视,看报纸,看书,交谈,这些活动都是拓展话题的源泉。经常记录一些有用的内容,时间一长,你会发觉自己的思想丰富了许多,语言表达也更自如。

3.板书。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

因此,板书不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了解和掌握板书艺术。

第一,语言精练系统,条理性强。板书要能真正反映出精炼核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所以,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板书内容的顺序,板书的时机,板书的位置。提纲挈领的板书应该一直保留到讲课终了。第二,表意准确,具有启发性。板书浓缩概括后的内容要求完全准确,非常恰当地表达原意。切不可把精炼和浓缩简单地理解为内容写半截再加一些删减号。注意:通过省略或丢空的方式隐去的内容,应该是教师有意让学生自己凭借教师的讲述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的内容,由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巧妙,美观大方。板书设计要求构思精巧,既突出重点难点,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才能真正发挥板书的辅助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板书的内容要美。所用的字、词一定要准确无误,绝不允许出现错别字。

板书中的字词、句子、简单的图形、简笔画,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联想。其次,板书的形式要美。包括布局结构,书法,绘画等。这要求教师要书写规范。此外,教师的板书也应该时常有所变化,提纲式板书、表格式板书、词语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等应交换使用,不能一成不变。

知识性范文篇5

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知识劳动者”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具备一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知识劳动者,他们的失业被成为“知识失业”。在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开发的急需用人之际出现的知识失业是一种“贫穷的奢侈”。

1.1我们国家知识失业的现状

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普及,使得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全民的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恶性循环,使得人力资本成本更大程度地浪费。

研究发现,不识字、小学、初中的失业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并不是说明受教育程度越低,失业率越低,而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我们国家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失业率还是高于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失业率,近年来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失业率在不断上升。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持续下降,知识性失业问题也将持续下去,知识性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后果提醒国家和个重新定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不要盲目进行学位的角逐,而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

1.2知识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首先,知识劳动者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目前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加剧,专业结构的错位。

其次,知识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错位。高等教育的内部层次划分界限不明确。专科和本科之间培养目标和特色没有明确,专科类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办校档次,和本科教学趋同化而加重了理论教学的投资,使得技术操作的培养特色弱化,造成就业竞争激烈化。

第三,知识劳动力市场供需空间结构错位。这种结构性知识失业是指一些地区、部门、企业里知识劳动者由于供求相对过剩,而在另一些地区需求得不到满足。

2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概念是源于经济学的概念,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国富论》中,初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才能,因为学习而花去的成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已经实现在并且固定在学习者身上,因学习而拥有的财产对于个人是其财产的一部分,而对于社会而言,也是社会财产的一部分。综合人力资本的其他概念,本文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是:人力资本是一种通过投资能够得到的、凝聚在劳动者身上可增加其自身价值的、可用数量、质量表示的资本。

2.1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与任何的投资行为一样,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涉及当前时期以及以后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以及预期将来能够产生的收益。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本投资中增加的成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实际增加费用或直接费用。其中包括学费成本、国家的财政教育支出、书籍和其他物品上的花费等。

②国家由于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而放弃其他部门投资的损失和个人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期间因为不能正常工作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报酬。

③学习常常是困难而且沉闷的,因此产生的个人心理成本以及造成的社会压力成本。

而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是更高的未来工资性报酬、一生中的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提高、从非市场性活动和兴趣中获得更多的享受的心理收益。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就比较宏观了,可以解释为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的和平稳定等。并且这种收益需要进行折现为现值来进行比较。

2.2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个人受教育的年限越多,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大,获取的教育收益也越大。而这只是一种正常情况下的常态,以宏观经济的问题和充分就业为前提的。

常规下,教育程度越高,净收益会越大,但是由于知识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人力资本的投资的风险增加了,并且这种风险随着知识性失业的持续而升高,从而使得教育的预期收益减小。

综上所述,这些因为知识性失业而增加的成本会使得图1中的个人成本曲线向上平移,而因为知识性失业而减少的收益现值却会使得图1中的个人收益曲线向下移动,使得个人成本曲线与个人收益曲线越来越接近,如果知识失业现象持续恶化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教育的个人收益小于教育的个人成本,对于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国情下,必然会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产生两种相反类型的影响:

①对于家庭收入难以负担的家庭而言,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知识失业会使得贫穷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心里损失加大,社会心理压力使得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相对要大,而高等教育的差别收益会因为知识性失业而磨灭。当大学毕业后的收入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减小,会使得大学入学率下降,也就是他们很可能放弃人力资本投资。

②而对于家庭条件可以承担或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筹措到资金支持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而言,他们将会继续进行深造,进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使得教育深化。

也就是说,知识性失业将会使得个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不断上升,而收益却不断下降,可能使得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小于成本。导致一部分人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而一部分人选择继续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形成两种极化现象。

2.3知识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其他相关影响

知识性失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除了以上的成本效益的分析的情况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正面激励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并不能其主导性的。但是却同样重要,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知识失业加重了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迫使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全面素质,优化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其次、知识失业可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改革。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高等教育与整个市场基本脱轨,从而专业设置的脱轨加剧了知识性失业,知识失业问题会促使政府加大改革力度。

总之,知识失业在发展中的中国形成一种强烈的信号,对中国的人力资本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加强知识劳动者、高校、政府的警惕心理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做出各种应对措施,来优化他们的人力资源的投资。

3知识失业的应对措施

我们国家的知识失业是一种人才相对过剩的虚假饱和现象,这部分的失业者具有很强的创造社会财富的潜力,是社会的潜在资源,他们的失业将会造成人力成本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造成不利影响。教育深化和知识性失业的恶性循环将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浪费也在恶化。所以解决知识性失业问题是一项既艰巨又迫切的任务。

3.1加强经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之间相互影响,经济的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就业状况又影响经济的发展。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是解决知识性失业问题的关键,也是前提。应该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使得市场尽量容纳更多的知识性劳动者,减少知识性失业。

3.2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缓解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位

许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出现错位,许多高校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各种专业的知识性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机构在设置专业时一定要适应市场,专业设置一定建立在未来就业市场的预测上,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控制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精英化,缓解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

3.3加强非正规就业渠道,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或者是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等),非正规的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创业,国家应该加强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对非正规就业提供福利保障机制。

知识性失业是一种在其他国家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希望国家政府与高校协同全民解决或者减轻中国的知识性失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荣日.略论教育成本分担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4).

[2]杨勇,李仙娥.试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失业”问题[J].北方经贸,2005,(2).

[3]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4]王效仿.知识失业:一个时代的来临[J].社会,2003,(4)

知识性范文篇6

关键词:英语听力知识性障碍非知识性障碍

中专英语教育越来越侧重培养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而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那么影响听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中专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中专学生听力的因素很多,对这些因素归类整理,主要分为两类: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

(一)知识性障碍包括语言知识性障碍和文化背景障碍。

1.语言障碍包括语音、语速、词汇、语法、语言思维等环节存在问题。

(1)发音不标准导致语音的辨别能力低。学生掌握不好英语标准发音,在听的过程中即使是自己认识的单词,会由于发音不同也难以听辨出来。此外英语中发音相似仅有微小差别的单词很多,于是由于发音不标准很容易使单词混淆。

(2)语速连贯能力弱,导致辨音能力差。英语单词有弱读、重读、连读、爆破、语气、语调的升降等,在连贯的语流中该词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学生缺乏辨识这些单词的能力,同时英文正常速度比中文正常速度快10倍,因此学生平时能正确发音的单词也不能正确分辨出来。

(3)词汇量的大小,对词汇的熟练掌握程度会影响听力的效果。大多数单词在字典上有多种意思,单词在不同的环境中词义会不同。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不够全面,只是知晓某单词的部分意思,他们听的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熟悉的词义去理解,往往与听力内容不相符,会误解了听到的句子意思。

(4)语法的掌握程度影响听力理解。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英语中的进行时、完成时等没有掌握牢固,在听力中更难以理解内容。

(5)语言思维的干扰。学生养成听力过程中,先将听懂的内容译成汉语,而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还会影响反映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不能很好用英文的思维去理解内容。

2.文化背景障碍是缺乏对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背景指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宗教、礼仪、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了解。学生如果缺乏这些背景知识,会下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移植到听到的内容中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或推断上的失误。

(二)非知识性障碍包括教学设备、学习气氛、心理因素等。比如放听力的硬件设备不好,有杂音、噪音,扰乱的学习氛围等会对听力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心理因素是影响学生听力效果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对听力不感兴趣,甚至有恐惧心理,那么会使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大打折扣。

以上对影响中专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知识性障碍与非知识性障碍进行了分析,可见影响中专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要想有效提高中专学生的英语听力,只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专生的听力水平。

二、提高中专学生听力水平的途径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施加影响,消除阻碍英语听力提高的障碍,使学生的英语听力得到提升。

(一)课堂教学。

1.教导学生准确发音,使学生的音辨能力提高。加强语音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的基础。首先学生单词发音要准确,只有学生自己的发音与标准的发音一样,才能听懂听到的单词;其次学生对单词句子的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变化要掌握,这样学生才能精确分辨出来听到的句子。

2.加强词汇、语法的学习,为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全面信息;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熟悉并能运用语法。学生奠定良好的词汇与语法基础后,会更易于理解听力内容。

3.听、说、读写结合。听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课堂上创造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让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综合运用单词、语气、语调、语法以及情感,使学生在听时能更好地进行辨听,达到以“说”促“听”,“听”带动“说”的目的。

听读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导学生模仿录音对文章进行跟读训练,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增强都有益处。学生这方面能力提高后,自然会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重要的环节。教师结合精听对学生进行听写练习。学生只要对单词、句子、发音等都掌握了才能准确完整记录下来,只有经过了大量的听写训练,才能真正攻克听力理解。教师应先简后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练习。公务员之家:

4.精听与泛听结合。听力的提高要精听和泛听结合。精听是听懂每句话,每个单词,并能把听到的写下来。泛听指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通过对大量的听力训练,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

(二)课外学习。教师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课外多开展听力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结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多开展英语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听力竞赛、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创建英语的环境,能学致以用,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2.多阅读外文原著,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教师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文小说、杂志、报纸等。学生对有情节的故事阅读不容易枯燥,使学生在扩充词汇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学习了英文思维。

3.多看英文电影,培养英语语感。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多看经典的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在娱乐中快乐地学习,原声英文对话,能培养英语语感,也会了解英文国家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课堂加强语音、词汇、语法的指导,强调听读写结合、精听和泛听结合;课外多开展与英语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多阅读原著,多看英文原声电影,能有效攻破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知识性范文篇7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

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知识性范文篇8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知识性范文篇9

关键词:新经济;心理契约;知识性员工

在新经济趋势下,企业生存的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借助互联网、通信科技手段全球范围内企业运营已经成为常态,网络成为信息沟通的通道,知识是网络通道中的主要内容,知识性员工的地位越来越得到企业组织的重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尽管对劳动密集型人力需求巨大,但是随着新经济的逐渐深化,知识将成为真正永久的生产力,知识性员工是知识的载体,故其地位突出。契约是员工和企业的关系的表征,包括有形的劳动契约和无形的心理契约,知识型员工高学历、重自我实现、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心理契约管理成为保留知识性员工利器。像富士康这样纯“制造工厂”类企业,可能不需要对一线员工做出过多的道德和慈善承诺而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前来应聘,但是知识型员工会对企业“说不”。

一、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破裂

罗宾逊和莫里森(1997)[1]对心理契约违背机理研究指出,契约破裂源自无力兑现、有意违背和理解歧义三个方面,无力兑现是指组织有愿望但没有兑现知识性员工既定承诺的能力;有意违背是组织具有能力但不愿兑现对知识性员工的承诺;理解歧义是源于组织与员工对承诺理解的不同。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有时不是因为契约的另方未履行责任,而是由于双方的理解差异造成彼此的误会,心理契约破裂是一个高度主观的和不完善的信息收集和解释过程,它受到个体信念和知觉的左右而可能发生偏差,且比较解释过程也可能时常出错。警惕性和显著性在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员工不够警觉,即便知觉到许诺未履行,也可能不会产生体验。同样,如果某项权利和义务对员工意义不大,其在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中也容易被忽视,在以上三种背景条件下,员工逐步感知到现实与心理契约间的差异,通过比较过程感觉到企业未履行,形成心理契约违背体验,结合个体感知的违背程度,采取相应的行为应对组织的心理契约违背。

二、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对策建议

1.招聘环节提供真实信息。构建诚信心理契约企业需要知识型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雇员则希望企业能给予适当提升、高额报酬、长期的工作保障等待遇。招聘过程中个体与组织初次发生接触,双方以他们所期望的观念来处理这一过程,发生什么和如何发生都将影响到他们之间逐渐形成的心理契约。

2.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员工发展的空间。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成就,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可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要求得到相应的报酬更加重视关系型心理契约[2],要求企业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及发展要求,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

3.通过培训强化使雇佣双方的心理契约达到平衡。实现以企业为主导的培训和开发,有助于向知识型员工灌输企业精神,培养他们对企业的感情和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的作风,有助于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将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在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形成并保持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4.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维护心理契约。

企业薪酬管理要保证公平,采用科学的薪酬方案将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兼顾起来。绩效评价问题主要有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不明确、工作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合理、评价者的素质不高等。

5.归因管理。有时原有的心理契约被打破是不可避免的,但接下来未必是破坏性的情绪反应。组织可以通过管理员工对于契约未履行的归因,达成员工对组织的谅解,降低员工的愤怒感。

参考文献:

知识性范文篇10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人生尽责”。健康人生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而让学生成为文明的人和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除了学校的教育、引导,家长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及氛围对培养孩子十分重要,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互相影响,良好、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成长。我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唐闸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在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农村,这些农村随着南通城市化的发展,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等既有体现城市化的时代特征,又烙上传统农村农民意识的烙印,我校学生深受其影响。

加强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教育与转化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校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统计中,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学校周边农村,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德育工作乃至整个学校发展的瓶颈。只有不断探索和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对我校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环境调查,深入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寻找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查对象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我们根据班主任每学期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结果、年级组长的意见、科任教师的反映及日常观察中,归类出调查的学生对象:一类是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即每个学期操行评定基本及格或不及格的学生、科任教师反映在课堂上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或经常因违反纪律而到年级组长、政教处接受教育的学生;另一类是有文明学生,即每个学期操行评定为优秀、没有违纪记录,并经常受到科任教师表扬或受到学校表彰的学生(以每个学期各班操行评定统计表所得的数据为主要依据)。

我们按照全国统一制定的《中学生操行评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即学生的操行评定)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衡量,旨在通过班主任对学生在一学期来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考核,给予学生行为表现有一个公正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通过这些考核或评价,一方面对于每个在校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学生成长报告册》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过去一学期以来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和反省,正确认识和改进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家长来说,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一段时间来的具体表现情况,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庭改进或调整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行为特征表现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我们把每个学期的操行评定情况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形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外部表现,并根据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外部表现特征,总结和归纳出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基本特征。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

1.行为散漫懒惰,自我约束力差

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观念淡薄,不羁于学校正常的行为规范,做事拖拉,常出现无故迟到、旷课、多讲话等懒惰现象;语言不文明,脏话、下流话满嘴;对荣誉、尊严、责骂不屑一顾,自我感觉良好。

2.行为具有攻击性

主要表现在:容易冲动、暴躁;惟我独尊、不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对同学老师常带有顶撞、斗殴现象;报复心理强,甚至开始模仿、涉足黑社会的行为等。

3.行为具有破坏性

主要表现:喜欢破坏公物或公共设施、损坏花草树木;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在教室墙壁上乱涂乱画等。

4.缺乏诚信,行为具有欺骗性

主要表现在:经常说谎话、骗取家长的信任;考试作弊、抄作业,偷窃、敲诈勒索同学;模仿家长签字;经常不履行自己的承诺。

5.行为具有逆反性

主要表现:不懂礼貌,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有反感情绪;顶撞家长、老师(或长辈);逃学、离家出走;被人误解后耿耿于怀。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法、心理测试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具体做法是:我们把学校在初高中年级12-18岁年龄段学生109人,分研究组(a组)、对照组(b组)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把认定为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47人作为研究组(a组),文明学生59人作为对照组(b组),以家庭环境量表为测试工具,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一个学生进行测试。

在测试中,为了测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每个学生问卷按照a、b组统一编号)。学生填写问卷前由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按统一指导语讲解填写要求,以指导学生自主填表,完成后当场收回。资料回收整理后用输入计算机测试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从两组测评因子得分报告反映出来的家庭环境差异性去寻找家庭环境与行为习惯的关联性,分析家庭环境与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系。

(二)家庭环境量表测试报告的说明

家庭环境量表共设90条是非题。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从十个方面来评价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特征,以帮助个体或家庭成员了解自身家庭的特征和状况。家庭环境量表从亲密度、情感性、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控制性十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评价,为了解其家庭环境的现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在亲密度量表测试中,家庭亲密度高低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的,其因子得分值越大,亲密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小;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7.7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有紧密联系,相互之间可以兑现承诺,相互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测试因子分值小于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之间不能兑现承诺、不会有承诺,不会有支持和帮助,测试因子分值在5.8~7.7之间说明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之间有一定相互承诺,能从家庭成员得到支持和帮助,有一定的亲密度。

2.情感表达。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在情感表达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高低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公开表达情感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小;如测试因子分值大于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非常愿意公开自己的观点,向其他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测试因子分值小于4.1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很难相互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的方式不直接,测试因子分值在4.1~5.8之间说明家庭成员之间能公开进行各种活动,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和内心感受。

3.矛盾性。也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在测试中,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公开表露愤怒、攻击性和矛盾性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小;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2.2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非常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测试因子分值小于1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不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测试因子分值在1~2.2之间说明庭成员之间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

4.独立性。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在独立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的高低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小;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长期保持相互尊重的习惯,自尊心、自信心高,自主能力强,测试因子分值小于4.4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尊重,自尊心、自信心不高,自主能力不足,依赖性强,测试因子分值在4.4~5.8之间说明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尊重、自尊、自信、自主的倾向。

5.成功性。是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在成功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是否有进取心、成就感可以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就感,反之家庭成员就没有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缺乏进取心和成就感;测试因子分值大于6.8说明家庭成员说明家庭成员非常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就感;测试因子分值小于5.1说明家庭成员,不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缺乏进取心和成就感;测试因子值在5.1~6.8之间说明家庭成员有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有进取心和成就感倾向。

6.知识性。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在知识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感兴趣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非常感兴趣,反之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没有感兴趣;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5.6说明家庭成员说明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有非常感兴趣;测试因子分值小于3.5说明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没有兴趣;测试因子值在3.5~5.6之间说明家庭成员有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有广泛兴

趣。

7.娱乐性。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在娱乐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喜欢或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喜欢或积极主动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反之则对社交和娱乐活动没有兴趣;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4.9说明家庭成员喜欢、积极主动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测试因子分值小于2.9说明家庭成员对社交和娱乐活动没有兴趣;测试因子值在2.9~4.9之间说明家庭成员有喜欢、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倾向。

8.道德宗教观。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在道德宗教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是通过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越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反之越不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5.3说明家庭成员非常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测试因子分值小于3.9说明家庭成员没有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测试因子值在3.9~5.3之间说明家庭成员有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倾向。

9.组织性。即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在组织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是否有组织性和结构性可以从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越有明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反之就越不明确;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6.7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有非常明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测试因子分值小于4.9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没有组织性和结构性;测试因子值在4.9~6.7之间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有组织性和结构性倾向。

10.控制性。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在控制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可以从其测试的因子分反映出来,其因子得分值越大,说明家庭成员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越高,反之就越低;如其测试因子分值大于3.6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有固定家规和程序;测试因子分值小于1.8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没有固定家规和程序;测试因子值在1.8~3.6之间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有固定家规和程序的倾向。

四、调查结果分析

按照班主任每学期的操行评定和日常观察,向初高中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学生47人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调查问卷38份;按照政教处每学期评选的各班文明学生(每学期每班只有2名),向连续2学期被评为文明学生共59人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7份。我们根据回收到的调查问卷输入计算机的测试软件测评所得因子得分报告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上分析两组测试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

1.两组测试学生测试因子分平均值对比分析

第一,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的测试因子分平均值比较。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方面文明学生的平均值都高于不良行为学生,而矛盾性、独立性、控制性则低于不良行为学生;第二,文明学生、不良行为学生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测试因子分平均值比较。文明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的平均值高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而矛盾性、控制性的平均值则低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的平均值;不良行为学生在矛盾性、控制性的平均值高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而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的平均值则低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第三,文明学生、不良行为学生与常模平均值比较。文明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组织性、娱乐性、控制性的平均值与常模平均值基本上是一致的,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的平均值低于常模平均值,特别是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的平均值远远低于常模平均值,而道德宗教观、组织性的平均值则高于常模平均值;不良行为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的平均值低于常模平均值,矛盾性、控制性的平均值则高于常模平均值。第四,所有参加测试学生与常模平均值比较。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的平均值低于常模平均值,矛盾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的平均值则高于常模平均值。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分析,由此说明:从地区来看,本地区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低于常模平均水平,矛盾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则高于常模平均水平;从文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组织性、娱乐性、控制性与常模平均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则低于常模平均水平,特别是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远远低于常模平均水平,而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则高于常模平均水平;从不良行为学生方面来看,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低于常模平均水平,矛盾性、控制性则高于模平均水平。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的比较来看,文明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的平均值都高于不良行为学生,而文明学生在矛盾性、独立性和控制性方面则低于不良行为学生。

2.两组测试学生测试因子分标准差对比分析

第一,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标准差比较。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的标准差低于不良行为学生,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的标准差则高于不良行为学生;第二,文明学生、不良行为学生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标准差比较。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的标准差低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则高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的标准差,道德宗教观的标准差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的标准差基本保持一致;不良行为学生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的标准差低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的标准差则高于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第三,文明学生、不良行为学生与常模标准差比较。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的标准差低于常模标准差,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的标准差则高于常模标准差;不良行为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的标准差高于常模标准差,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的标准差则低于常模标准差。第四,所有参加测试学生与常模标准差比较。所有参加测试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的标准差高于常模标准差,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的标准差则低于常模标准差。

综上所述得知,从地区来看,本地区学生的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因子分值低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本地区学生的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更具有稳定性,而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的因子值高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本地区学生的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有波动性;从文明学生方面看,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因子分值相低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稳定性更高,而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的因子值高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文明学生的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有波动性;从不良行为学生方面看,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的因子分值高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本地区不良行为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有波动性,而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的因子值低于常模标准值说明本地区不良行为学生的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的对比看,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的因子分值低于不良行为学生的因子值说明文明学生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更具有稳定性,而不良行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的因子分值低于文明学生,说明不良行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更加稳定。

(二)从十个方面分析两组测试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

1.两组测试学生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对比分析

在亲密度量表测试中,家庭亲密度高低的测试因子分用c表示,测试因子分值c>7.7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有紧密联系,相互之间可以兑现承诺,相互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测试因子分值c<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之间不能兑现承诺、不会有承诺,不会有支持和帮助,测试因子分值c=5.8~7.7说明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之间有一定相互承诺,能从家庭成员得到支持和帮助,有一定的亲密度。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c>7.7,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5.8%,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64.5%;因子分值c=5.8~7.7,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8.7%,而文明学生则占29%;因子分值c<5.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5.5%,文明学生只有6.5%。由此看出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高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家庭。

2.两组测试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对比分析

在情感表达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高低的测试因子分值用e表示,测试因子分值e>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非常愿意公开自己的观点,向其他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测试因子分值e<4.1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不能直接表达自己

的情感,很难相互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的方式不直接,测试因子分值e=4.1~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能公开进行各种活动,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和内心感受。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e>5.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2.6%,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45.2%;因子分值e=4.1~5.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61.2%,而文明学生则占29%;因子分值e<4.1,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16.1%,文明学生只有25.8%。由此看出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相比从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在非常愿意公开自己的观点,乐意向其他家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方面,文明学生则远远高于不良行为学生。

3.两组测试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性对比分析

在矛盾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公开表露愤怒、攻击性和矛盾性的测试因子分值用f表示,测试因子分值f>2.2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非常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测试因子分值f<1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不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测试因子分值f=1~2.2说明庭成员之间愿意公开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攻击倾向和矛盾性。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f>2.2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61.2%,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19.4%;因子分值f=1~2.2,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19.4%,而文明学生则占61.2%;因子分值f<4.1,不良行为学生和文明学生均占测试人数的19.4%。由此看出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性、行为攻击性与文明学生相比更加强烈,行为更具有攻击性。

4.两组测试学生家庭成员独立性对比分析

在独立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的高低的测试因子分用d表示,测试因子分值d>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长期保持相互尊重的习惯,自尊心、自信心高,自主能力强,测试因子分值d<4.4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互尊重,自尊心、自信心不高,自主能力不足,依赖性强,测试因子分值d=4.4~5.8说明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尊重、自尊、自信、自主的倾向。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d>5.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2.3%,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35.5%文明学生略高于不良行为学生;因子分值d=4.4~5.8,不良行为学生和文明学生均占测试人数的19.3%;因子分值d<4.4,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48.4%,文明学生只有45.2%,不良行为学生又略高于文明学生。由此说明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相比从整体上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文明学生稍优于不良行为学生。

5.两组学生家庭成功性对比分析

在成功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是否有进取心、成就感的测试因子分值用h表示,测试因子分值h>6.8说明家庭成员说明家庭成员非常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就感,测试因子分值h<5.1说明家庭成员,不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缺乏进取心和成就感,测试因子分值h=5.1~6.8说明家庭成员有重视学习、工作等一般性活动,有进取心和成就感。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成功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h>6.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2.5%,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38.7%,文明学生高于不良行为学生;因子分值h=5.1~6.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2.3%,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19.4%;因子分值h<5.1,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45.2%,文明学生占测试人数的41.9%,不良行为学生又略高于文明学生。由此说明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性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相比从整体上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文明学生略优于不良行为学生。

6.两组测试学生家庭知识性对比分析

在知识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感兴趣的测试因子分值用z表示,测试因子分值z>5.6说明家庭成员说明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有非常感兴趣,测试因子分值z<3.5说明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没有兴趣,测试因子分值z=3.5~5.6说明家庭成员有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有广泛兴趣。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知识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z>5.6,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16.1%,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35.5%,文明学生高于不良行为学生近20%;因子分值z=3.5~5.6,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5.5%,而文明学生则占38.7%,文明学生略高于不良行为学生;因子分值z<3.5,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48.4%,文明学生只有25.8%,文明学生比不良行为学生低约22%。由此看出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知识性高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并有明显的差异性。

7.两组测试学生家庭娱乐性对比分析

在娱乐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喜欢或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测试因子分值用r表示,测试因子分值r>4.9说明家庭成员喜欢、积极主动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测试因子分值r<2.9说明家庭成员对社交和娱乐活动没有兴趣,测试因子值r=2.9~4.9说明家庭成员有喜欢、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倾向。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娱乐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r>4.9,不良行为学生和文明学生均占测试人数的51.6%;因子分值r=2.9~4.9,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9%,而文明学生则占33.5%;因子分值e<2.9,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19.4%,文明学生只有14.9%。由此说明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知识性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相比从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8.两组测试学生家庭道德宗教观对比分析

在道德宗教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视程度的测试因子分值用m表示,测试因子分值m>5.3说明家庭成员非常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测试因子分值m<3.9说明家庭成员没有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测试因子分值m=3.9~5.3说明家庭成员有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倾向。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宗教观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m>5.3,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54.8%,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74.1%,文明学生不不良行为学生高近20%;因子分值m=3.9~5.3,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41.9%,而文明学生则占22.6%;因子值c<3.9,不良行为学生和文明学生均占测试人数的3.3%。由此看出文明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宗教观从整体上优于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文明学生家庭更加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

9.两组测试学生家庭的组织性对比分析

在组织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是否有组织性和结构性的测试因子分值用q表示,测试因子分值q>6.7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有非常明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测试因子分值q<4.9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没有组织性和结构性;测试因子值q=4.9~6.7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组织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q>6.7,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5.5%,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64.5%,文明学生比不良行为学生高近29%;因子分值q=4.9~6.7,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38.7%,而文明学生则占19.4%,不良行为学生比文明学生高19%;因子分值q<4.9,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5.8%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16.1%。由此看出文明学生家庭比不良行为学生家庭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更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10.两组测试学生家庭的控制性对比分析

在控制性量表测试中,家庭成员是否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因子分值用n表示,测试因子分值gt;3.6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非常有固定家规和程序;测试因子分值lt;1.8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没有固定家规和程序;测试因子分值n=1.8~3.6说明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有固定家规和程序的倾向。

从文明学生与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控制性比较中我们发现,因子分值gt;3.6,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61.2%,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35.5%,文明学生比不良行为学生低近26%;因子分值n=1.8~3.6,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25.5%,而文明学生则占38.7%,文明学生比不良行为学生高12%;因子分值q<1.8,不良行为学生占测试人数的14.9%和文明学生则占测试人数的25.8%,文明学生比不良行为学生高近10%。由此看出不良行为学生家庭成员比文明学生家庭成员更重视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不良行为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生活时更有

固定家规和程序。

我们通过以上对两组测试学生的家庭环境量表即亲密度、情感性、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控制性十个方面测试因子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而在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方面则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异,只有存在程度上的差别。

五、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从整体上对两组学生十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和控制性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则没有明显差异,只有程度上的差别。由此得知,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与学生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

(一)亲密度高低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产生重要影响。亲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反之,则容易滋生不良行为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对未成年学生不能做到彼此恪守承诺、真诚地互相帮助和支持,家庭不能形成彼此关心、恪守承诺的家庭氛围,未成年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则容易滋生说谎话、骗取家长的信任,考试作弊、抄作业、偷窃、敲诈勒索同学,模仿家长签字以骗取老师的信任,经常不履行自己的承诺、说话不算数,不关心集体,缺乏团结互助精神等不良行为习惯;相反,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对未成年学生能做到彼此恪守承诺、真诚地互相帮助和支持,家庭能形成彼此关心、恪守承诺的家庭氛围,未成年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则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诚实、讲信用、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知识性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智力活动越有兴趣,就会越关注社会、政治、文化等活动,重视家庭文化、智力等学习活动的建设和投入,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尊重知识、刻苦好学、重视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反之,则容易滋生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出现无故迟到、旷课、多讲话等懒惰现象;

(三)组织性程度高低对学生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以及自我约束等行为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越有组织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家庭形成比较目标明确、组织严谨的处事方式或环境,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树立集体观念,从而在学校或社会养成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意违反课堂纪律、迟到、旷课、讲话等的良好行为习惯;反之,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散漫懒惰,自我约束力差,没有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淡薄,随意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

(四)控制性过于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成员在安排家庭活动时非常重视使用固定的家规和程序,如果家规和程序不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不随学生的心理变化而变化强加于学生,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家长(或长辈)有反感情绪、顶撞家长(或长辈),加剧彼此间的矛盾,影响彼此之间的沟通和情感表达,不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甚至导致出现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等不良现象。

(五)矛盾性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性格暴躁、行为具有攻击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矛盾是正常的,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怒情绪、行为攻击倾向及矛盾,有利于彼此之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事物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爱憎分明的处事态度。但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时,行为攻击倾向过于强烈,会引起矛盾激化,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影响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任,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性格容易冲动、暴躁,不接受别人教育,甚至会产生顶撞、报复、斗殴等攻击行为。

(六)道德宗教观对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家庭成员越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之,家庭成员越不重视伦理、宗教和价值观,则容易使学生滋生不良行为习惯。

六、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更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以德立校,以智化人”是我们学校的光荣传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人生尽责”是我们每一个二中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承诺,我们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每一个学生尽责,我们将通过倾心打造“强体、塑德、育智、冶美”四大工程,浇铸学生的健康人生之基。我们的学生在高考升学的考场上也许会稍逊一筹,但一定要在怎样做人的试卷上作出优秀的答案。

(一)我们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拓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对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效率,努力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全体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先后制定了《南通市第二中学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南通市第二中学学生基础文明素养评价方案》及一系列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努力促进学生基础文明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我们将力求通过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整体提升我校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以德立校,塑德树人”。在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方面给学生树样子,做榜样,文明办公,文明教育,文明就餐,事事做表率,处处作典范,在教职员工的示范带领下,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