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6:35:51

政府效能

政府效能范文篇1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对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区政府动员会后,及时成立我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郑宏江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丁冀新、普春平为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局综合科负责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的组织协调,办公室人员由局办公室、综合科、法规科局党支部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在4月28日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会上,郑宏江局长作了题为《以建设效能机关为目标、努力推进我区统计“三个提高”》的动员讲话,就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安排。

二是提高对建设效能政府的重要性、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动员学习、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具体行动,是提高统计调查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效、廉洁机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局、队在提高2007年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2008年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2009年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又一次实践。实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政府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实现政府工作最佳绩效;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其目的在于厉行节约、节俭理政;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其目的在于以监督促效能,以制度推动廉政建设;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其目的在于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实践的广泛性、推进的实效性、任务的艰巨性的特点。

二、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主要做法。

1、结合统计调查部门实际,制定并印发了《XX区统计局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由局办公室牵头并组织实施,由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工作人员,并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人,做到事事有人落实。

2、加大宣传力度、严格监督检查。要按照上级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对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让大家准确领会制度的精神实质,使四项制度人人皆知、深入人心;通过宣传,让人大家理解、支持、参与四项制度的实施,形成推动制度落实的强大合力;通过宣传,强化对制度落实的监督,营造制度落实的良好氛围。

3、配合审计部门搞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区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紧紧围绕年度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协调推进工作。

4、配合财政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今年区政府要求区级行政机关做到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一律不新建楼堂馆所,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等措施,每季度均按时向区财政局报送行政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我局大力压缩会议经费,会议费比上年同期减56.22%,切实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5、进一步加大我局行政行为监督力度,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着重围绕综合科、法规科、办公室3个关键岗位,人、财、物管理使用、行政审批职能和数据认证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一是按照《XX区统计局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工作方案》,把制度的内容具体化、明细化,并及时上报区监察局备案。二是积极履行职责,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监督在主体、内容和程序上合法、规范。同时,充分运用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建立完善并规范行政行为监督情况统计、违反行政行为案件的受理等项工作。四是主动开展行政行为监督检查,确保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贯彻实施。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五是把贯彻执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6、进一步加强我局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各科室、中心、队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一是在制定《XX区统计局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工作方案》的基础上。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活动和开展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等各类学习培训。制定了本局建立学习型机关培训专题计划,明确年度重点培训计划8个培训专题,目前已实施2个。通过读书活动和学习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在学风上有新转变、观念上有新突破、能力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成效。二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推进行政审批集中办理。按照《XX区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局实际,积极进行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按照《统计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职能权限,将原有的三项行政许可中取消2项,只保留1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权)。但由于我局所审批的统计调查项目较少,所以向区政府法制办提出申请,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将本行政审批权在本机关集中办理,并指定办理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我局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律方面有《统计法》,行政法规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积极普查条例》,地方性法规有《XX省统计管理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在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确定本单位行政处罚事项,将行政处罚主体名称、处罚依据、处罚权限、办公地点、联系方式和投诉渠道等事项报区政府法制办审查后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四是按照《XX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定》的要求,制定本部门行政处罚具体裁量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限等。

7、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我局选取XX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XX区能源统计工作2个项目作为本单位实施目标倒逼管理的重点工作项目。人口普查工作:针对我区承担着全市50多万人口的普查登记的繁重任务,区政府也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列为2010年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区人普办根据普查工作实际,确定了今年度14项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人口普查前期工作的机构组建、经费落实、工作流程等做得较充分,为普查后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是我区完成节能目标最为关键的一年,为了使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做到有依有据,从源头保证数据质量,我局把企业统计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作规范化,当作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结合重点工作目标倒逼,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扎扎实实抓好乡镇、街道统计站的统计基础工作。我们每月对各乡镇、街道统计站上报的能源统计报表审核后,及时将审定的数据返给各乡镇,做到各乡镇的数据与我局上下一致;机器与表的数据一致。二是我们对企业下发能源统计台账,并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规范了统计基础工作。三是层层制定了统计数据报送规程,完善统计数据上报签收制度。我局与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统计站、9个直接收表的企业建立报表签收制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上报,确保全区能源统计报表按时上报。四是加强对乡镇统计站的培训。针对乡镇统计人员工作任务多,能源统计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岗位变动等情况,我们于6月18日对乡镇统计站统计人员进行了一天的能源统计知识及数据处理程序操作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大家对能源统计知识、报表制度、填报方法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数据处理操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五是对新增企业和统计员变动的企业分别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进行业务指导,使他们尽快的掌握了报表的填报方法。确保全区能源统计数据的高质量。

8、推行一线工作法。各科室、中心、队紧紧围绕本部门年度确定的8项重点工作(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区重大投资项目工作,区季度、年度gdp核算工作,节能统计工作,红塔统计信息网络维护和更新工作,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下基层、到一线,认真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推动服务方式由“守门员”向“运动员”转变,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做好痕迹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目前,我局的一线工作法成效明显。

9、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一是汇总填上报了《XX市XX区行政机关行政许可项目信息采集表》。5月31日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梳理出本局机构职能、统计信息、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办事指南5大类32个信息公开目录,明确了公开时限、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公开责任科室、指定专职人员,上半年累计主动公开信息数为628条。网上咨询数25人次、现场接待咨询人数31人次,咨询电话接听数53人次。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为0件。二是规范听证、通报、公示事项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网上。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规范系统账号密码的申请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信息程序与格式要求。三是认真受理并解答行政机关常见问题。上半年行政机关常见问题及解答信息共15次15个问题,涉及对外事务、国民经济管理金融财政、人口与计划生育、固定资产监管、农业与林业5类问题。进一步完善96128政务信息查询系统专线服务功能,进一步明晰部门业务及服务事项目录,明确承办科室,公开服务电话,提升服务质量,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主要特点。

我局始终树牢创新意识,以创建红塔统计服务红塔经济,全力打造品牌服务为目标,在深入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过程中,表现出一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化大局服务、协调服务、指导服务、倾情服务意识。在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行政问责等制度等方面,力求做到“四个办”:即重大事项特事特办、一般事项立即办、领导交办事项限时办、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抓紧办。

二是注重“树形象,转作风”。做到对待群众“四个到位”:即把群众在自己心中摆到位、把群众想知道的事讲到位、把群众想办的事办到位、把群众有益的意见建议落实到位。

三是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坚持“四个不让”:即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自己这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同志在自己这里受到冷落;做到“四个一样”:即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礼貌,干部、群众一样接待,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切实接待好每一位来办事的群众。

四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统计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服务技能和业务水平。树立工作无小事的意识,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个服务对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确保工作零差错,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五是突出强化规范建设,建立完善工作职责、办事指南、办事程序、运行流程和服务规范。全面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通过区政府网、红塔统计网以及“统计分析”、“统计资讯”、“红塔统计工作动态”信息、政务公开栏等载体,公布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监督途径,公开政策法规、职称评聘、招考信息等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六是大力弘扬“爱干是勤,善干是能,多干是德,干好是绩”的红塔统计精神,苦练内功,培养内涵,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公务员之家: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整改措施

我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按照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理解还不够深入,配合程度还不够高,宣传工作需要加强等。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力度,把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有机结合,使全局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高。

一是要按照区政府要求,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对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四项制度人人皆知、深入人心,营造制度落实的良好氛围。

政府效能范文篇2

今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滦南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机关效能建设,教育机关干部树立公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重点,以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督查考评,有效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一、前阶段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自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后,安各庄镇党委政府紧急部署,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各办(中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的制度、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制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推动我镇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入宣传,强化教育

为了开展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我们首先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学好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的要求和部署,通过镇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进行认真深刻的领会。其次是在各宣传窗中张贴标语等各种类型的宣传形式,进一步营造机关效能建设浓厚氛围,使全镇干部提高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实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打下基础。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迅速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全镇转发了县效能建设工作规则,出台了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针对效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了“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的总体工作目标。一要牢固树立发展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经济抓提速。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和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二要牢固树立为民高于一切的思想,强化服务抓提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把着力点放在主动为民服务,热心承办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三要牢固树立创新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管理抓提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四要牢固树立责任大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监督抓提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解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行组织协调,真正把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领导干部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度,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从我做起,敢抓、敢管,做出榜样。对违反机关纪律制度的现象坚决制止、纠正,确保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有良好形象,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组织健全、责任到位、制度完善、措施有力、奖罚分明。

(三)建章立制,强化督查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基础工程”。我镇根据上级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安各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乡镇干部队伍。这些制度包括出勤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努力做到细化、量化,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镇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并进行职位分类,按岗设人,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抓住重点,强化服务

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紧扣效能建设工作实质,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

1、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对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我镇认真执行县委有关规定,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

,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廉洁从政观念。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讨论活动,开展新党章学习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改革观、积极的稳定观、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服务质量。2、采取措施,改善便民服务。为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既方面了群众办事,又大大提高了工

作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群众的好评,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存在一些不足:

1、制度建设执行上还不够到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以来,相应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有的制度缺乏检查监督机制,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有的只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没有落到实处,出现了有章不循,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的现象。

2、政务公开还不够规范。主要是做法不规范、不完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存在着公开不齐全、不及时现象;注重事后公开,事前、事中公开较少,公开的内容过于简单;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

3、机关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事程序还有些过于繁琐,有的机关干部服务态度欠佳,服务质量不高,群众对个别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还有所反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形象。

4、督促检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机关效能建设整体性强、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与专职人员少、督促检查力度小、整体素质提高慢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效能监督员队伍和投诉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镇党委政府把机关效能建设,与落实镇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相结合,与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化“周五学习日”制度,做到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并做到常年坚持,持之以恒。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镇政府机关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将机关作风建设与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紧密联系,与机关干部的使用、奖惩相挂钩。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重要岗位干部承诺评议及交流制度,拓展干部培养新渠道。进一步完善全程办事中心的职能和范围。

三、下一步效能建设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将按照省、市、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前段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新起点,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新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职责所能完全承担的,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良好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就整体工作而言,宣教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仍未形成整体合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组织好全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学习。积极应用各种渠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力度,强化机关干部法规意识,营造“人人懂效能、人人讲效能”的高效工作氛围。

三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要继续对政务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方法进行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内容送审制度,灵活公开方式,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咨询会、设置办事场所和开辟政府网页等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增进政务公开的实效性。要注意收集、整理、处理、反馈群众意见,充分发挥效能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务公开栏公开内容真实性、有效性的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公开、假公开等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逐步建立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咨询和投诉,逐步实现政府对外业务办理的网络化。

政府效能范文篇3

在政治哲学的语境当中,价值概念是从根本上规定着以利益博弈与均衡为核心的政治活动的原则和政治制度的依据,从根本上规定着政治必须以良善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生活为根本指向。合理的价值定位既是政治意志贯彻实现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构成,同时又是政府贯彻落实政治意志的评价标准,它是良善的政治公共治理行为先决性的构成要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理性程度的提高正在促成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共治,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活动的分层化、管理形式的多样化逐渐地促使集中的公共权力分散化,新兴的各种社会性权威逐渐成为单一政府权威的有力抗衡力量并开始承担政治性权威原有的职责。多元共治社会促使政府管理应当遵循有别于以往单一管制社会的价值规范。据此政府公共治理效能就不能仅仅限定在行政投入与产出比例这个单一效率价值之上,还应当自觉容纳多元共治所需要的多元价值,以多元共治的价值理念取代传统的以命令—服从模式为内核的管制型价值观,以多元共治的价值观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积极且具体地开拓出族类共存和个体发展的多元共治的制度空间。进一步来看,对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价值评价至少涉及到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以政府为人民之所需而“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评价对象,在行为层面以政府为满足人民之所需而采取的实际决策为评价对象,在制度层面以政府是否已经构建了稳定保障人民之所需多元满足路径的权威性制度并能自觉且严格的执行为评价对象。

政府公共治理的效能是以行政行为目标的有效性为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研究上不能仅一味地委身于政府绩效中可经验测量指标而亦步亦趋,否则所出成果不仅将毫无创设和深度,更为严重的是对效能所蕴涵之价值和责任的违背与抛弃。诚然,进行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研究当然无可避免地要从已颇有成效的政府绩效武库中拾捡锐兵利器,但研究所预设的价值规范才是决定这些锐兵利器之所用的关键,它将从根本上依据人民之所需与政府之所供的效用关系确定“所用”的动机、力度和指向。改革后三十年的发展使得当今中国的社会已经自觉开辟出种种多元共治的现实路径——尽管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亟待完善的、甚至根本性不足的地方,但雏形的现实路径已经开始催生并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价值形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以人为本所含蕴的价值定位是对以往政府管理中价值优先性序列的根本性转换,把个人<集体<国家价值序列转换成个人=集体=国家价值序列。这一价值定位将使得政府公共治理模式凸显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非族类或个体的私有利益,它既要保证公共治理切实为民所计,还要确保治理成果由民所享,在政治程序上还要保证人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实际的国家事务管理。所以,政府公共治理有效性与否也就必须要充分参照这一价值定位进行评价,确定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而展开的。

政府效能的价值定位问题自公共行政学产生以来经历了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效率和经济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行政学以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多重利益诉求的最大化为基本价值定位到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人文和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定位的探索历程。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以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基本假设以及科层制理论为基础,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以正式的政府组织机构作为研究的主要领域,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原理或普遍原则的探索。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范式的核心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对政府效能评价的这一价值定位主要是借用了当时刚刚兴起的企业管理学中的效率原则,即强调单位时间内的行政产出量。威尔逊在其现代行政学开山之作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明确地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或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2]这一原则在威尔逊之后转换成两个关注点,即政府如何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及如何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更好的服务水平,这也就是公共行政的效率与经济两个基本原则。把效率以及经济作为政府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执行能力的提高,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成了政府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了到现代科学管理。以效率和经济作为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价值定位,认为政府行为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效率,而行政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韦伯科层理论也就是致力于构建科学的体制和合理的程序来最大化地实现行政效率的典范。但是传统公共行政学对政府效能的价值定位仅仅限制在效率原则上是有根本性的理论缺陷的。首先把企业管理当中的效率原则移植到政府管理当中忽视了这一原则所依托主体的性质差异:与企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是一个公共性组织而非私人性组织,企业立足于营利这一根本宗旨强调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产出符合商品经济规律,而政府既不以营利为根本宗旨也不是遵照经济规律运作。实现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产出即经济和效率目标可以作为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之一,但决不应当是其核心价值,更不能是唯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如果把效率作为政府效能的根本价值取向或单纯以效率作为价值取向来评价政府效能将导致行政管理偏离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主旨。其二,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观把政府活动过分地限制在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当中,也使公共行政研究过多关注摒弃价值的事实现象,导致对行政之前提的政治漠视,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的行政无论如何是无法担当起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共责任的。其三,理性化的科层体制容易导向刻板僵化的行政运作模式,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面前政府管理的滞后性就急剧凸显出来,而无法及时有效回应现实变化的政府既不能说是有效率更不能说是有效能的。正是基于其理论内核的硬伤,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效率价值取向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新公共行政运动是西方行政学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连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与政治危机所作出的积极、有力的回应,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森、沃尔多等。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行政学关于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质疑,认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只是为了方便进行理论研究而做出了一种人为划分,在现实运作当中政治与行政向来都是相互渗透的,“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革当时美国极度腐败的吏治和推行公务员新政策所作的必要的理论或舆论准备,是策略的需要。”[3]新公共行政学者强调批判理论和道德哲学对公共行政研究的意义,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有责任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行政学者不仅是学术研究者,更应该是改革社会、推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的倡导者。公共行政既是执行政策的工具同时还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它不仅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应当把社会公平作为追求目标。因此,新公共行政学必然地就要求参与行政管理实务的人员应当抛弃价值中立的立场来积极推行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以社会公平作为政府效能的核心价值定位是对传统行政学单纯以效率为核心评判价值的突破和发展。但新公共行政学学者在其主张的“社会公平”这一核心概念远未能达成比较一致的认同,同时单方面强调政府社会责任而忽视了承担公共责任行政人员的复杂人性,因此新公共行政学缺乏过硬的理论内核而备受轻视,甚至仅被视为一种情感的爆发。“在20世纪政治动荡的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运动,这是那十年激进政治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回音。新公共行政学派关注如何使官僚机构反映某些‘委托人’(特别是穷人)的愿望,而较少反映其他‘委托人’(特别是全体中产阶级)的愿望。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上的连贯性,没有明确限定的宪法基础(不能这样指责20世纪早期的英国行政管理学激进派),没能生根立足,容易被其反对者当做仅仅是一种情感的爆发而不予理睬。”[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效能的价值判断从现实的人性分析出发,区分了政府管理的主体与对象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能够达成各自利益诉求最大化实现的政府就可判定为是高效能的政府。他们借用“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会根据对个人利益的算计来决定行为模式”这一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处理公共的政治领域问题,并将经济市场中的交易理论运用于政治学研究,认为政治活动的实质也是交易,交易的主体是政治家和选民,交易的媒介是程序、选票等,交易的内容则是权力和福利,政治家追求最大化的权力,而选民则追求最大化的福利。政府只不过是为达成主体与对象各种利益交易而做出的制度性设置,根本不可能会完全以公共利益为其全部活动的出发点。为了能够获取各自利益诉求的最大化,政府管理有必要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全盘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此来改进政府管理并且是提高其效率。20世纪90年代初奥斯本和盖布勒合著《重塑政府》一书集中表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这些理念,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重新塑造政府,并提出政府改革的一些具体原则,诸如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并促使私营部门之间、公私部门之间为提供公共服务展开竞争和创造竞争机制,政府应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建立新的责任机制和使命文化,还应讲究工作的实际效果、具备顾客意识、有收益而不浪费、简化组织的层级结构、引入市场机制等。新公共管理运动存在着重大的内在理论冲突,例如既认定政府行政部门与私人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组织机构,却又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盲目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中;既看到了政府人员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却又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既看到了政府失败的问题却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市场失败等。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利益诉求最大化作为效能价值定位,又如此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招致了诸多的质疑与批评。

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进入本世纪以后以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学说以民主和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公民社会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公共行政为基础理论。他们非常明确地指出,价值定位问题是公共行政必须要关注的对象,例如丹哈特在说:“本书是一个唤起我们对我们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并且按照我们的价值观进行行动的号角……构成本书理论核心和实质的有两个主题:(1)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2)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5]根据一些学者的概括,新公共服务理论有七项核心主张[5]:其一,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认为公务员不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要着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其二,追求公共利益,强调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其三,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认为致力于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其四,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而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地实施。其五,公务员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他们还应该关注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其六,对于公务员来说越来越重要的是要利用基于价值的共同领导来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需求,而不是试图控制或掌控社会新的发展方向。其七,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很显然,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现代多元共治的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中国当前正处于多元共治初步形成的时期,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们而言有着非常特别的借鉴意义。政府在公共治理系统中扮演何种角色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处理的核心问题,认为政府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基于此,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回应性、可选择性、责任性、参与性、合作性、透明性,关注民主价值、公民权以及公共利益,以人文和公共利益为基本的价值导向。

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以效率和经济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行政学以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定位、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多重利益诉求的最大化为基本价值定位到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人文和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定位复杂的探索历程,“现正走向效率、公平与责任并重的阶段,体现了从重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互相融合的趋势。”[6]价值定位既是达致政府公共治理效能评价完善性的必要条件,又是进行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研究实现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关照和强调价值定位的历史进程能够促成政府在逐步走向多元共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恰当地进行自我定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多样化的进行各种力量整合以进行公共治理活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同步协调;另一方面,关照和强调价值定位能够促成对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研究摆脱传统对政府效能单向度的理解,促成对政府治理效能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富.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研究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G]//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

[3]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46.

[4]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59.

[5]珍妮特·V.丹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41.

[6]陈华.西方公共行政价值的变迁及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

政府效能范文篇4

一是权责不统一,机构管理有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只是各职能机构的集中办事场地,行政审批权力仍属于各职能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也仍归属于各部门,人事工资、办公费用等都是归原职能部门支付,只是日常工作归市民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没有独立的财政办公经费,只履行监督协调的职能,由于其职能缺乏法定职权保障,让没有权力的中心管理层管理协调、监督拥有实际权力的政府部门,显然勉为其难。因此,这就造成了交叉管理和双重领导,对派驻人员的管理先天不足,使“一站式”服务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很多部门把行政审批权作为实现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为了自身私利,把一些有“油水”可捞的审批权利紧攥手中,不愿意下放,导致审批责、权的分权与基层岗位授权不到位。而一些市民服务中心成为审批职能部门的“收发室”,审批窗口只有受理权没有审批权,收到的审批件仍然要送回审批大厅之外的原职能部门去办理。

二是服务效率有待改进。一站式服务中心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地理阻隔,从而应该更加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简化流程形成一个服务整体,提高整体的公共服务效率。但是在笔者对上海某区行政服务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服务中心内进驻部门之间、进驻部门与原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衔接的工作不好,一个部门有一个要求,给企业造成了麻烦,有的居民在咨询问题时,工作人员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还要到市里的部门再去请示、咨询才能给出完整的答复。原有众多部门的职能重叠,没有减少一个办事环节,只不过是由原来行政相对人在各个部门之间的疲于奔命,改为在同一个大厅内的等待。如果不能进行体制上的变革,进驻服务中心的各机构所在的委办局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沟通与共享,那么即便是将各个部门集中办公,也不能打破原有体制的条块分割限制,仍然不能实现“结果导向再造流程”的无缝隙政府理念。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绩效考核不科学。虽然行政服务中心有效能监察部门来督促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但这种监督属于软性监督,各职能部门办事人员的管理权限并不在服务中心手中,一旦办事机构出现违法审批、超时审批等情况,效能监察部门没有权力追究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的责任。仅靠人员自律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监督效果。目前大力提倡的电子政务,政务公开的力度还不够,社会监督不充分,很多还停留在表面形式。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考核尽管形式上包括群众测评、领导测评,但测评中往往以领导测评为主,群众测评力度不大,作为服务对象对服务内容的评价不能完整的得到反映,这就导致事实上公务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派驻机构的公务员的升迁是由原职能部门考核的,导致办事人员只关心自己部门的考核而不关注其它部门的考核,缺少整体合作的意识。而行政相对方在办理的过程中,对事情的理解出现偏差:有的因手续不齐全或前置条件不符要求而被折时不予办理,便认为不为投资者着想。有的认为“一站式服务”,就是来一趟就把审批事项都办完。而事实上除了“即办件”外.还有些是“承诺件”。“承诺件”的办理有的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联合办理、协调办理。有的还需要亲临现场,进行必要的辅导与检查,所有这些并不是当天就能完成。

二、提高“一站式”政府效能的对策

一是要转变职能结构,实现流程再造。行政服务中心要改革旧的行政体制弊端。传统行政体制使行政许可权限横向分工过细、部门职责交叉严重,多头审批现象突出,从而显示出严重的多层审批问题,容易导致腐败和低效。行政服务中心不应是审批业务的物理集中,审批程序依旧,办理流程一个不少,这样服务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应该是高效改造,进行流程的再造,实现权利与职责的顺利“对接”,减少多头审批、重复审批,把审批权逐渐转移到行政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使得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应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再造政府服务的流程。服务型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的理念在于服务对象导向和结果导向,我国政府可以调整政府部门的流程设置,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和利益壁垒,根据公众的需要和工作环节的需求再造政府流程,真正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无缝式”对接。

二是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要进行服务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目前全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应该是很先进的,但是软件设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也不可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在保证公务员队伍素质的前提下,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制定政府改革的各项措施并将之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改革过程中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前提。

三是加强内外部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积极探索改善社会监督的有效办法。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要防范审批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以权谋私等现象,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逐步实行问责制;另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监督,特别是服务对象在考核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在机关和公务员个人考评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设立群众信箱、投诉电话等形式获取群众对大厅的反馈意见,并把群众的意见纳入考评中。要提高大众对服务大厅服务质量的评价权,也要提升传媒对政府服务质量的报道权。建立落实功绩制的利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对工作积极、服务质量高、公众评价好的公务员晋升提拔时予以优先,对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公众不满意的公务员按照合同予以辞退。这将大大提高服务中心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陶欢英.我国行政服务机构的运行困境及改进思路[J].公共行政,2008,4.

[2]赵定涛,卢正刚.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行政论坛,2004,3.

政府效能范文篇5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创先争优的贯彻落实

从2010年3月1日起,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即行政绩效管理制度、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这是省政府继2007年推行法制政府、2008年推行责任政府和2009年推行阳光政府制度建设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提高机关效能的迫切要求。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是我省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行动,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行政机关自身建设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又一次实践。我局领导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建设效能政府的重要意义,把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落实摆上了局机关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局机关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

二、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此次活动收到实效,我局及时成立了县统计局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党支部书记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为开展了这次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局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开展这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是确保活动收到实际成效的关键。学习动员阶段,我们结合我局机关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采取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比较系统的学习了学习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省政府《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实施办法》原文和县人民政府县长和慧军在全县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的有关领导讲话和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规定、办法和意见。通过学习,我局机关干部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应有的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三、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1、根据全省、市、县级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会议精神、《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县县级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玉政发(2010)10号)决定要求,结合我局各项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统计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行政绩效管理方案》、《行政成本控制方案》、《行政行为监督方案》和《行政能力提升》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和监督管理方式。把任务细化到各股室,作为股室基本工作内容列入日常管理。公务员之家:

2、结合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查找本单位、本部门以及自己本身在工作、学习、思想、纪律、作风、服务、生活等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认真的查摆,大家对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认清症结点、确立改进点、找准突破点。同时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贯彻执行,增强监督检查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挂在墙上,而且深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3、为了进一步规范局机关行政支出、公务支出和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财务公开透明度,我局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经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审批和办理的各个环节。按照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公务卡申请、登记、办理工作。

4、为进一步加大行政行为监督力度,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督促全局各股室、各岗位、各专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局严格按照《县行政机关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我局行政监督实施方案,成立了局机关行政行为监督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督促行政效能四项制度工作推行的全过程。根据方案要求认真排查我局机关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在部门内加以公示和征求意见,通报、张贴了行政行为监督承诺表;同时通过局机关宣传栏和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向社会公示《县行政部门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登记表》,接受社会监督。

5、针对个别工作人员中存在的纪律作风涣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八条禁令”和逐日签到、请销假制度;针对局机关存在的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不佳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过错追究制等提高行政效能的规章制度;重设和规范了局机关内设股室,明确了股室负责人和工作职责,管理专业范围和目标任务。

四、初步成果

一、高度统一了全局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这次开展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对我们局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触动是较大,通过集中学习和进一步查摆问题,大家的精神面焕然一新,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大家都能够紧紧围绕省、市、县各级政府系统“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干部大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都能够高度统一到全县总体工作思路和局机关本年度工作计划上来,统一到全力以赴重点完成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农业和能源各项工作指标,统一到全策全力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上来,统一到全县政治社会大局的稳定上来。

二、全局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领导干部出满勤、干满点的人多了,干私活、闲聊天的人少了;自觉下乡的人多了,跑趟回城的人少了;主动服务解疑难问题的人多了,指手画脚回避矛盾的人少了;创新工作、出谋划策的人多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人少了。

政府效能范文篇6

**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科学决策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效能政府的重要保障来抓,狠抓决策咨询工作,加强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科学决策和强力实施决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发挥三种作用,加强决策咨询,提高行政决策的公信力

——发挥科技顾问团的咨询论证作用。坚持先咨询、后论证、再决策,充分发挥咨询机构的作用,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与决策风险。县委、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科技顾问团,下设综合、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五个专家顾问组,从县内外聘请67名专家和科技拔尖人才担任顾问。科技顾问团的主要职责是对县委、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谋服务。凡是涉及全局性、综合性、长远性或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决策,必须由科技顾问团进行调研论证,出具咨询报告或评估报告。实行课题管理和交办研究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顾问团每年初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作和县委、县府交办事项,拟定决策咨询专项调研课题,确定专门课题组承接研究,按期结题。近三年,科技顾问团累计完成各类研究课题40余个,提供各类咨询建议近100条,论证上报国家、省项目80余个。同时,先后聘请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资深策划公司,对我县重点工程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重大活动进行策划设计,确保了决策质量,提升了工作水平。

——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参谋服务作用。县政府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建设,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审查制度,对涉及法律的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必须先由县政府法制部门进行法律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必要时由法制部门牵头组织法学或法律专家咨询论证。县委、县府制定的重要文件必须经过法制机构审核把关,政府常务会、全体会等重要会议法制机构负责人必须参加,确保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发挥人大政协和各类组织的监督支持作用。县委、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除按程序由县府专题研究后报县委审查决策外,对依照法律规定应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的,由县政府报人大审议后再颁布施行。县政府召开常务会、全体会或重要专题会议,都要特邀人大、政协、人武部、纪委、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和群众代表参加,充分听取意见,积极争取支持。

二、建立三项制度,完善决策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的规范化

——决策前:调查研究、公示听证。一是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县委、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在充实政研室等调研工作机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调研制度,明确要求县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如实记录《调研日志》。对县委、县府拟定出台或部门提交的决策事项,必须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评审会、民主协商会或通过书面、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及时调整决策方案。二是建立公示听证制度。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调整、需要决策的重大项目提前向社会公告公示,必要时举行公开听证。今年以来,已对收取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费等3个决策项目进行了公开听证。建立和完善决策信息公开制度,对已经做出决定相关的行政决策事项、政策与规章制度、审批程序等,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或新闻媒体及时公开,并通过“县长信箱”栏目,畅通民意征集渠道。

——决策中:充分酝酿、民主议政。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由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依法依程序做出决定。同时规定,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重大事项,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应出席人员到会方可举行,其中分管该项目工作的政府领导必须到会。决策时,注重倾听并认真研究各种不同意见,提倡和鼓励政府组成人员向县长说“不”,大力营造决策民主的氛围。注重创造条件让班子成员对彼此分管的工作相互了解,通过县长办公会、党组会、碰头会等例会制度,召集班子成员研究工作,交流情况,从而便于在决策中加强沟通,形成共识。

——决策后:追踪反馈、实践校正。现实工作情况复杂多变,而决策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决策出台后,我们加强了跟踪反馈、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决策实施情况。县委、县府成立专门的目标办和督查室,负责对县委、县府的重大决策实施、计划执行和目标完成情况的督查督办、综合考核。对于难度较大、牵涉面较广的工作,实行集中督办;对于突发问题或急需解决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实行现场督办;对于全局性、持续时间长的重大决策,实行经常督办,并根据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和形成的影响进行跟踪和反馈,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同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了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依照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或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从严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政府效能范文篇7

盛夏暑日,如火时令。一部法律也“火”了起来———全国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7月1日颁布实施。这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被誉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又一里程碑”。行政许可法在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模式设计、制度创新上,对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根本的突破和彻底的改革,凸显了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和市场价值的全面回归。

细细解读,一个清晰的轮廓跃然纸上:行政许可法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和设定权限,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许可程序,拿住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穴”,从而把各级政府全面导入依法行政的轨道。它的主题是:放松规制、规范许可、兼顾公益与私益、保障公平竞争、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人们期待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将因此而迎来更加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黄金时代。

如果说机关效能建设是一场“革命”,那么,行政许可法就是一场“及时雨”,为这场革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昔日,以机构改革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重在“精兵”;如今,行政许可法则把办审批的程度、时间等都作了一定的限制,把改革的重点明确地放到了“简政”上,为“公章旅行”设置了道道门槛,“暗箱操作”的空间也将大大缩小。从精兵到简政,变“拆庙”为“减事”,抓住了事权这一影响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因素。行政许可法的核心就是“自我瘦身”,就是确立有限政府有效作为,衡量的基本标准就是效能。机关效能建设由此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朝着精简、统一、效能的方向发展。

依照行政许可法,审批项目主要限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等六个方面的有关事项。今后政府不该管的事,将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于是,有人担心,政府少了审批,不重监管,搞放任自流,不办事或者少办事,有可能造成“行政不作为”。政府是少了很多公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很多问题上可以撂担子、甩责任,恰恰相反,公章少了,政府的责任却更大了。实施行政许可法,宗旨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而不是削弱和淡化行政管理。政府该管的事,就应真正管好,切不可出现“管理真空”。

加强效能建设,打造效能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既有多年积累的深层次原因,又有新情况、新问题,并非一道易解的“方程”。这意味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仅仅依靠一部法律是不够的,若没有其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配合,其本应具有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的作用也会不断递减。从这个意义上讲,贯彻行政许可法,打造效能政府,最终靠的是政府官员规制权力,依法行政,服务百姓。而政府官员能否按照行政许可法办事,不单是态度好不好、效率高不高的问题,而且是其是否违法的问题。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至于那些搞“行政不作为”的庸官、懒官、昏官,最好的应对武器就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责任制、追究制等等。

政府效能范文篇8

转变服务观念

树立一流的服务思想

正确的服务思想是创建一流服务窗口的坚实基础。由于受“官本位”和“机关通病”的影响,当前一些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依然存在与服务窗口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在服务工作过程中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工作理念的一般化,必然导致服务效果的一般化。各级服务窗口应该从思想认识抓起,教育和引导好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实现四种思想转变:一是把思想认识从单纯办理一般性业务的思想转变到建设民主政治搞好政务服务的思想上来,使一切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主权利的顺利行使。二是把思想认识从满足于“过得去”的一般化服务思想转变到高标准搞好政务服务的思想上来,坚持一切工作标准都必须与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适应。三是把思想认识从局限于按一般规定办事的思想转变到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事的思想上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窗口服务企业和经济工作的能力。四是把临时服务的思想转变到长期服务的思想上来,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服务窗口工作的新局面。

明确职责任务

形成一流的服务合力

落实工作责任制是创建一流服务窗口的重要措施。窗口服务的工作模式,决定了其运作的能力来自重在分工、贵在自觉、补在合力。但目前许多服务窗口由于在启发自觉和综合协调方面做得不够,因而环节脱节、职责不明、惩罚无主的现象依然存在。各级服务窗口应努力完善好工作责任制,把窗口所有的工作都分工落实到处(科)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事事有人分管、时时有人办事,处处有章可循,件件一办到底;注意搞好协调平衡,注意对那些相关联、相交叉的进行协调,注意对在前台(窗口)服务与在后台(厅局本部)发生的脱节相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环节增生、流程梗阻和重复办理的现象发生,确保服务窗口的整体办事能力高效快捷。

优化办事流程

打造一流的办理速度

优化办事流程是提高服务窗口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服务窗口要根据对近年来所采用的办事流程以及群众愿望,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优化工作:一是清理和变革那些增加流程“负荷”的政策规章,冲破在业务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制度梗阻或人为梗阻,确保服务型政府关于服务群众的各项法律法规畅通无阻。二是继续精简程序,使审批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三是准确掌握群众和企业办理审批事项的信息,超前做好相关复杂审批程序的准备工作。四是提高各个办理流程的工作效率。

创新服务方式

追求一流的公众满意

创新服务方式是创建一流服务窗口的基本手段。由于一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方式因循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降低了办事效率,群众对此意见不少。当前应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公众满意度。一是审批服务过程全面实行“公开办”,对所有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办理结果以多种渠道对外公开。二是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做到“立即办”,需在节假日办理的急办项目采取预约服务予以及时办理。三是社会有需求或群众有困难的项目做到“主动办”,对需要到上级政府或垂直部门审批的项目要主动联系沟通做好协办工作。四是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申办事项或时间和区域比较集中的事项,主动靠前“上门办”。五是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做到创新思维“灵活办”,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六是申报手续比较简单的项目积极推行“网上办”,尽量减少公众办事成本。

培养优良作风

争创一流的服务实效

良好作风是创建一流服务窗口的重要保障。各级服务窗口应着力培养工作人员六种良好工作作风:一是勤奋不懒惰的作风。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工作的良好习惯,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窗口服务的行家里手。二是细致不粗心的作风。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观念,注重研究过程,着眼于实际操作,细化原则和规定,把服务作风体现在细节的完美上。三是实干不漂浮的作风。凡是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撒手,不搞“半截子工程”。四是遇难不回避的作风。消除拈轻怕重、畏难怕苦的思想,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勇于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与时俱进适应窗口工作的新要求。五是创新不守旧的作风。破除因循守旧和“创新难”的思想,从“多、忙、杂”的事务服务中摸索出可以遵循的新规律,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和善不粗暴的作风,从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关怀和体贴到窗口办事的群众,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分忧解难,以和善周到的作风提高公众对政府机关的亲和效应。

接受社会监督

保持一流的阳光政务

政府效能范文篇9

一、前阶段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自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后,安各庄镇党委政府紧急部署,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各办(中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的制度、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制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推动我镇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入宣传,强化教育

为了开展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我们首先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学好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的要求和部署,通过镇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进行认真深刻的领会。其次是在各宣传窗中张贴标语等各种类型的宣传形式,进一步营造机关效能建设浓厚氛围,使全镇干部提高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实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打下基础。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迅速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全镇转发了县效能建设工作规则,出台了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针对效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了“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的总体工作目标。一要牢固树立发展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经济抓提速。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和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二要牢固树立为民高于一切的思想,强化服务抓提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把着力点放在主动为民服务,热心承办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三要牢固树立创新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管理抓提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四要牢固树立责任大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监督抓提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解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行组织协调,真正把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领导干部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度,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从我做起,敢抓、敢管,做出榜样。对违反机关纪律制度的现象坚决制止、纠正,确保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有良好形象,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组织健全、责任到位、制度完善、措施有力、奖罚分明。

(三)建章立制,强化督查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基础工程”。我镇根据上级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安各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乡镇干部队伍。这些制度包括出勤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努力做到细化、量化,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镇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并进行职位分类,按岗设人,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抓住重点,强化服务

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紧扣效能建设工作实质,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公务员之家

1、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对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我镇认真执行县委有关规定,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廉洁从政观念。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讨论活动,开展新党章学习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改革观、积极的稳定观、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服务质量。2、采取措施,改善便民服务。为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既方面了群众办事,又大大提高了工作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群众的好评,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存在一些不足:

1、制度建设执行上还不够到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以来,相应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有的制度缺乏检查监督机制,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有的只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没有落到实处,出现了有章不循,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的现象。

2、政务公开还不够规范。主要是做法不规范、不完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存在着公开不齐全、不及时现象;注重事后公开,事前、事中公开较少,公开的内容过于简单;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

3、机关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事程序还有些过于繁琐,有的机关干部服务态度欠佳,服务质量不高,群众对个别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还有所反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形象。

4、督促检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机关效能建设整体性强、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与专职人员少、督促检查力度小、整体素质提高慢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效能监督员队伍和投诉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镇党委政府把机关效能建设,与落实镇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相结合,与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化“周五学习日”制度,做到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并做到常年坚持,持之以恒。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镇政府机关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将机关作风建设与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紧密联系,与机关干部的使用、奖惩相挂钩。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重要岗位干部承诺评议及交流制度,拓展干部培养新渠道。进一步完善全程办事中心的职能和范围。

三、下一步效能建设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将按照省、市、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前段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新起点,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新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职责所能完全承担的,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良好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就整体工作而言,宣教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仍未形成整体合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组织好全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学习。积极应用各种渠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力度,强化机关干部法规意识,营造“人人懂效能、人人讲效能”的高效工作氛围。

三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要继续对政务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方法进行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内容送审制度,灵活公开方式,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咨询会、设置办事场所和开辟政府网页等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增进政务公开的实效性。要注意收集、整理、处理、反馈群众意见,充分发挥效能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务公开栏公开内容真实性、有效性的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公开、假公开等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逐步建立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咨询和投诉,逐步实现政府对外业务办理的网络化。

政府效能范文篇10

[摘要]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建立效能建设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效能,为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持续保障。

[关键词]政府职能行政效能

一、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表现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干部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甚至还有一些“左”的僵化的东西,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思想的陈旧,管理观念的滞后,服务理念的落后,影响了机关职能的发挥,破坏了地区和部门的形象,使投资软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机关机构臃肿,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由于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造成行政管理成本巨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到目前为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冗员过多的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

3.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有的部门和一些干部工作飘浮,不求实效,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顾条件,搞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4.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屡禁不止。跑官卖官、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变相公款消费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民心和社会风气,浪费了大量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也严重地影响了机关效能的正常发挥。

二、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提高机关效能的认识不清。部分机关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加速器,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对改进工作、提高机关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第二,部分机关干部道德不正、作风不纯。个别机关干部在道德上信奉极端利已主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第三,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从总体上讲,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客观方面的原因

第一,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第二,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们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行政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使得某些人不能人尽其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也会使某些真正有觉悟、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第三,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目前,机关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党风、政风不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不仅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还会影响到整个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三、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措施

1.加强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不断革新行政体制,建设一个政府职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相符合的行政框架,是最基本的效能建设,这种在宏观层面的效能建设,主要将体现在立法上。在我国,许多法律的执行是通过政府行政行为来实现的,有什么样的法律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职能,在这一层面上的效能建设首先就是需要赋予政府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职责,也就是对传统的政府职责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的新阶段赋予更新的内容。

2.构建企业化政府体制

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政府效能建设作为社会不变的主题,将随着我们对公共行政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效能建设的模式也必然会不断变化。效能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实际上所反映的内在诉求是管理者对公共行政管理普遍规律的探索和追求。然而,这种普遍规律的适用是有特定条件的,随着时间、空间、技术等条件不同,在实践中,效能建设措施也将随之发展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措施,必须要根据我们效能建设最终目的—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不断发展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公共行政行为,追求公众最大的满意度。

3.设立专门的行政效能监督机构

在今后和行政效能监督中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整合行政监察、审计、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相关资源组建一个专门从事行政效能监督的机构。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交接过程提高监督效能;在美国的行政内向监督中,就机构设置而言,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将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合二为一的总监察长办公室。这一机构将审计与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常规性的审计与间断性的调查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监察的效果。

4.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督部门的权力

给行政效能监督部门“升格”,让他们从行政级别上高于其他的政府组成部门,利用级别优势对其他部门构成监督的强势。就目前而言,“升格”有两种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单位整体升格,二是由更高级别的政府官员担任审计部门的行政首长。对相关专业部门级别“升格”,并不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来说是可行的。通过提高他们的级别,使其尽可能减少行政掣肘,从而更独立地开展工作,这样的设想无疑值得期待,将会大大提高行政效能监督的权威和效果。

5.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督制度

作为一种消极的腐败现象,行政效能低下的监督和治理从很多方面借鉴治理腐败的经验。从国内外的反腐的历史经验来看,单独的制度或者单独的规则和行动,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都不能够从根本上扼制政府效能低下,在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之后,低效能的现象又会重新抬头,出现反复的状况。单独的机构和部门的反腐败斗争也不可能取得胜利,只有以为制度化作为保障的行政效能监督才可以保证行政效能监督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