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4:09:27

责任教育

责任教育范文篇1

我们之所以把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教育的主渠道,是因为中小学生在校的一天时间,有8个小时是在课堂度过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责任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一)历史教学中的责任品格教育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责任品格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的思想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中,丰富的人物个性和生动的历史资料,为责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铺设了宽敞的平台。

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和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利用人物成长过程和英雄事迹,尤其通过正反人物的对比,对学生思想品格的陶冶和责任意识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满江红》和西子湖畔的岳飞和秦桧的塑像;于谦的《石灰吟》和北京保卫战;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之”和“虎门销烟”;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和“台州九捷”等历史人物和事迹,对学生责任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仁人志士坚定的信念及对社会热切的关怀,表现出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崇高的责任感。通过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价值,净化了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历史史实和情景的再现,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时,利用历史短剧《买马记》再现分裂割据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文字交流,货币、度量衡交换遇到困难的史实,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分裂对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体会和感悟到了统一的必要性,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学生的统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又如在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教师通过制造浓烟滚滚的火烧场面,再配以教师庄严肃穆的表情和深沉、浓重的陈述,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激发出了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这些历史情境的再现,唤起了学生的责任情感,调动了他们潜在意识,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鲜活的历史史实所具有的感召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他们从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召唤,激发了他们对人民对社会关切的思想感情,自觉地树立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责任品质。

(二)语文教学中责任意识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表明,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责任教育的文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最佳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体现父母感情的文章。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母亲重病缠身,却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谱写了一曲伟大母亲对儿子高度负责的颂歌。《地震中的父亲与儿子》一文,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父母能为儿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儿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们因势利导,开展了“父母的生日、父母爱吃什么、父母关心什么、父母每天都做什么”等调查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为了自己付出那么多,其根本原因是责任在起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父母着想、对父母应尽一份儿女的责任。

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描写同学之情、朋友之情、邻里之情的文章。如《一件运动衫》一文,讲述了“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和“我”换运动衫的经过,体现了“我”与康威先生之间的真诚的友谊,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挖掘课文中隐含的教育信息,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人应该关爱、有一份责任。

(三)数学教学中责任感的培养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数学上也有过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数学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不失机地穿插一些我国数学发展史,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历史成就,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责任感。教师在讲“几何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几何上的成就:公元前4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遗址已经有了平行线、三角形、菱形、长方形和圆形等精美的几何图形、图案和花纹。约成书于公元前一百年的古代算书《周解算经》中也有过关于直角三角形各边关系的记载。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早一千年。这些都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学生既丰富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超前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进而担当起繁荣和发展数学的历史责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地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数学上的成就,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解方程”时,老师向学生讲述:历史上,我国人民对数学的发展有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和辉煌的成就,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内,由于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之外国的入侵,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在内,都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建国后,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地调动数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刻苦攻关,填补了许多数学领域的空白,赶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身居陋室,通过多年的钻研,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可以想象,若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哥德巴赫猜想”也许还要猜下去。通过新旧社会对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展繁荣我国数学的责任感,而且使学生看到了祖国生机勃勃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真正领悟到学习与祖国的强盛息息相关,从而认识到学习是学生应尽的责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开展活动是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责任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渗透,把抽象的责任意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感悟和体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才能真正达到我们责任教育的目的。

(一)寓责任教育于主线教育活动之中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把“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并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身边小事,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责任感。

“五心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我们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中,首先教育学生把信心留给自己。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只有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让学生通过“我能行日记”,记录自己成功的经历,在班队会上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展“我身边的英雄”评选活动,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使学生在关心他人中得到他人的关心;通过“在家做好孩子”活动,确立“好孩子”的标准,号召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学生尊重、孝敬父母和长辈,尽到做子女的责任;通过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使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他们同龄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我们要为这些孩子尽些微薄之力,帮助这些急需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军事夏令营”和参观烈士陵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就立大志,长大报效祖国,肩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雏鹰争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责任背后的喜悦。我们在“雏鹰争章”活动中,结合“五心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定需要学生争夺的奖章。如“五自”奖章(即自信章、自理章、自护章、自律章、自强章)、爱心章、孝敬章、国防章等,均由学生自己每月选出所要争夺的1-2枚奖章,并每月在班级展示,举行一次评章活动。有学生自己评、他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形式,把学生的表现展示出来,最后由班级评比委员会综合上述意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雏鹰奖章”。每学期由班级推荐优秀者参加全校的评章活动,学校召开隆重的颁章大会,为获胜者颁发校级奖章。学生通过争章活动培养了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尝到了付出的喜悦。

(二)寓责任教育于主题班队会之中

我们隔周一次的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好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队会。例如,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在走廊和操场上扔杂物。为了让学生克服这一毛病,组织各班以此为主题召开班队会。先由学生表演乱扔杂物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行为所反映的问题,最后畅谈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让学生感悟到乱扔杂物就是对集体、对他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表现。再如,为了让学生“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的主题班队会,是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节约的水,不仅是学校的水也是社会的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三)寓责任教育于系列活动之中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教育。除此,我们还通过每学期两次的“交通安全”和“珍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提高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

三、社会实践是责任教育的基本渠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我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社会实践作为基本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一)“小交警”站岗值勤

许多学校开展了“一日小交警”活动。如长春市东四小学,他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一日小交警”作为载体,教育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五年前,他们率先在长春市中小学中成立了“小交警支队”,聘请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同志为辅导员,到学校作报告、组织训练、讲解交通法规等,使学生对交警叔叔的生活、交通法规和交通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交警的值勤情况,亲身体验交通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然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学生上街站岗值勤,他们穿上小交警服装,手戴白手套,指挥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呢!

(二)“环保卫士”在行动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地球负责、对人类负责、对生存的家园负责、对自己负责,开展了“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清扫环境、捡拾白色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我是一个小会计”的体验活动

在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小会计”活动也很有特色,收到较好效果。一位中学生跟着在银行工作的妈妈来到银行,准备当一天“小会计”。她激动而紧张地坐在计算机前,随着显示屏上的菜单不断变化,她操作灵活,运用自如,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会计工作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很自信。正当她得意时,突然帐单上多了一个“0”,她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后来幸亏被妈妈检查出来了,不然……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体会到了什么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心和责任感。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担负起为党和为人民理财的重任!

由于我们坚持开展责任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使中小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这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或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不少学生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他们有的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垃圾;有的向不爱护环境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制止不文明行为;有的给市长写信,建议要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等。吉林市实验中学开展的以“水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果。该市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第二,尊重父母,关心父母。我们从学生的作文和老师的论文中看到了他们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实际行动。如有一位学生为了减轻下岗父母的负担,她把每天3元的零花钱减少到了1元;还有一位3年级女孩,为了给父母过生日,她早早起床打扫房间,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生日蛋糕,并亲手制作了生日贺卡,上面写到:“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看了非常高兴,说她懂事了。

第三,关心社会,关心集体。责任教育之后,学生的变化还表现在关心社会、关系集体上。某小学班主任在论文中写到: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次她领孩子上街,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袋,赶快跑过去检起来。当妈妈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我的责任!”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第四,学会自理,自我负责。一年级学生的自立能力差,事事处处都要父母一手代劳。有的孩子上学不是忘带作业,就是忘带课本、文具等。老师一问原因,有的说妈妈没有给装进书包;有的孩子则说奶奶没给我装……孩子振振有词,把忘记带东西的责任完全推给家长,而他们自己一点错都没有!这真让人费解!这位老师因势利导地说:“自己的东西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假如你们丢了,爸爸妈妈肯定非常着急,并且四处寻找,而决不会说我不管。同样,自己的东西丢了就等于你的孩子丢了,也应该自己去找,而不应该让别人承担责任!”孩子听了虽然哈哈大笑,但他们却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自己负责,就要管好自己的物品。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们渐渐地明白了,上学迟到、作业没完成、忘记带东西、不守纪律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责任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责任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责任,就需要责任教育。向青少年进行责任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长期的任务。

责任教育范文篇2

通过这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切实认真地抓紧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扎实搞好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深入工作一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教育范文篇3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责任教育;社会实践

2001年至2007年,我们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我们所说的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即是培养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人,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在此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责任教育的实验研究,收到较好效果。

一、课堂教学是责任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之所以把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教育的主渠道,是因为中小学生在校的一天时间,有8个小时是在课堂度过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责任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一)历史教学中的责任品格教育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责任品格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的思想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中,丰富的人物个性和生动的历史资料,为责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铺设了宽敞的平台。

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和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利用人物成长过程和英雄事迹,尤其通过正反人物的对比,对学生思想品格的陶冶和责任意识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满江红》和西子湖畔的岳飞和秦桧的塑像;于谦的《石灰吟》和北京保卫战;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之”和“虎门销烟”;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和“台州九捷”等历史人物和事迹,对学生责任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仁人志士坚定的信念及对社会热切的关怀,表现出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崇高的责任感。通过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价值,净化了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历史史实和情景的再现,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时,利用历史短剧《买马记》再现分裂割据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文字交流,货币、度量衡交换遇到困难的史实,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分裂对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体会和感悟到了统一的必要性,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学生的统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又如在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教师通过制造浓烟滚滚的火烧场面,再配以教师庄严肃穆的表情和深沉、浓重的陈述,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激发出了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这些历史情境的再现,唤起了学生的责任情感,调动了他们潜在意识,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鲜活的历史史实所具有的感召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他们从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召唤,激发了他们对人民对社会关切的思想感情,自觉地树立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责任品质。

(二)语文教学中责任意识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表明,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责任教育的文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最佳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体现父母感情的文章。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母亲重病缠身,却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谱写了一曲伟大母亲对儿子高度负责的颂歌。《地震中的父亲与儿子》一文,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父母能为儿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儿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们因势利导,开展了“父母的生日、父母爱吃什么、父母关心什么、父母每天都做什么”等调查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为了自己付出那么多,其根本原因是责任在起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父母着想、对父母应尽一份儿女的责任。

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描写同学之情、朋友之情、邻里之情的文章。如《一件运动衫》一文,讲述了“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和“我”换运动衫的经过,体现了“我”与康威先生之间的真诚的友谊,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挖掘课文中隐含的教育信息,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人应该关爱、有一份责任。

(三)数学教学中责任感的培养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数学上也有过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数学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不失机地穿插一些我国数学发展史,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历史成就,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责任感。教师在讲“几何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几何上的成就:公元前4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遗址已经有了平行线、三角形、菱形、长方形和圆形等精美的几何图形、图案和花纹。约成书于公元前一百年的古代算书《周解算经》中也有过关于直角三角形各边关系的记载。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早一千年。这些都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学生既丰富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超前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进而担当起繁荣和发展数学的历史责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地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数学上的成就,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解方程”时,老师向学生讲述:历史上,我国人民对数学的发展有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和辉煌的成就,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内,由于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之外国的入侵,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在内,都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建国后,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地调动数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刻苦攻关,填补了许多数学领域的空白,赶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身居陋室,通过多年的钻研,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可以想象,若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哥德巴赫猜想”也许还要猜下去。通过新旧社会对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展繁荣我国数学的责任感,而且使学生看到了祖国生机勃勃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真正领悟到学习与祖国的强盛息息相关,从而认识到学习是学生应尽的责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开展活动是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责任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渗透,把抽象的责任意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感悟和体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才能真正达到我们责任教育的目的。转(一)寓责任教育于主线教育活动之中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把“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并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身边小事,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责任感。

“五心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我们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中,首先教育学生把信心留给自己。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只有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让学生通过“我能行日记”,记录自己成功的经历,在班队会上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展“我身边的英雄”评选活动,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使学生在关心他人中得到他人的关心;通过“在家做好孩子”活动,确立“好孩子”的标准,号召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学生尊重、孝敬父母和长辈,尽到做子女的责任;通过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使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他们同龄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我们要为这些孩子尽些微薄之力,帮助这些急需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军事夏令营”和参观烈士陵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就立大志,长大报效祖国,肩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雏鹰争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责任背后的喜悦。我们在“雏鹰争章”活动中,结合“五心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定需要学生争夺的奖章。如“五自”奖章(即自信章、自理章、自护章、自律章、自强章)、爱心章、孝敬章、国防章等,均由学生自己每月选出所要争夺的1-2枚奖章,并每月在班级展示,举行一次评章活动。有学生自己评、他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形式,把学生的表现展示出来,最后由班级评比委员会综合上述意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雏鹰奖章”。每学期由班级推荐优秀者参加全校的评章活动,学校召开隆重的颁章大会,为获胜者颁发校级奖章。学生通过争章活动培养了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尝到了付出的喜悦。

(二)寓责任教育于主题班队会之中

我们隔周一次的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好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队会。例如,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在走廊和操场上扔杂物。为了让学生克服这一毛病,组织各班以此为主题召开班队会。先由学生表演乱扔杂物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行为所反映的问题,最后畅谈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让学生感悟到乱扔杂物就是对集体、对他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表现。再如,为了让学生“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的主题班队会,是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节约的水,不仅是学校的水也是社会的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三)寓责任教育于系列活动之中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教育。除此,我们还通过每学期两次的“交通安全”和“珍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提高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

三、社会实践是责任教育的基本渠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我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社会实践作为基本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一)“小交警”站岗值勤

许多学校开展了“一日小交警”活动。如长春市东四小学,他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一日小交警”作为载体,教育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五年前,他们率先在长春市中小学中成立了“小交警支队”,聘请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同志为辅导员,到学校作报告、组织训练、讲解交通法规等,使学生对交警叔叔的生活、交通法规和交通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交警的值勤情况,亲身体验交通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然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学生上街站岗值勤,他们穿上小交警服装,手戴白手套,指挥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呢!

(二)“环保卫士”在行动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地球负责、对人类负责、对生存的家园负责、对自己负责,开展了“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清扫环境、捡拾白色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我是一个小会计”的体验活动

在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小会计”活动也很有特色,收到较好效果。一位中学生跟着在银行工作的妈妈来到银行,准备当一天“小会计”。她激动而紧张地坐在计算机前,随着显示屏上的菜单不断变化,她操作灵活,运用自如,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会计工作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很自信。正当她得意时,突然帐单上多了一个“0”,她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后来幸亏被妈妈检查出来了,不然……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体会到了什么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心和责任感。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担负起为党和为人民理财的重任!

由于我们坚持开展责任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使中小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这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或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不少学生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他们有的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垃圾;有的向不爱护环境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制止不文明行为;有的给市长写信,建议要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等。吉林市实验中学开展的以“水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果。该市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第二,尊重父母,关心父母。我们从学生的作文和老师的论文中看到了他们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实际行动。如有一位学生为了减轻下岗父母的负担,她把每天3元的零花钱减少到了1元;还有一位3年级女孩,为了给父母过生日,她早早起床打扫房间,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生日蛋糕,并亲手制作了生日贺卡,上面写到:“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看了非常高兴,说她懂事了。

第三,关心社会,关心集体。责任教育之后,学生的变化还表现在关心社会、关系集体上。某小学班主任在论文中写到: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次她领孩子上街,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袋,赶快跑过去检起来。当妈妈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我的责任!”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责任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西方主要国家责任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检索了一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拿来一下,对我们有不少启发。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精深专门的科学、并发展才智、道德及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学潮、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的具体。受美国学校德育教育的,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studentcentered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是人的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高校德育责任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与其自由的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1998.1

[15]高兰·斯考特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8.7

责任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责任教育;方法和途径

近年来,学生对忽视文明礼仪的现象日益严重,从缺乏基本礼仪常识,例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不尊重师长,太过与众不同,甚至触犯法律等。校园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文明,就不会有基本的道德底线,这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中华民族可以说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与保持其优良的传统美德密不可分,许多优秀的传统的礼仪规范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礼仪基础教育既可以形成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也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传承文明的需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它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还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深厚的伦理文化遗产中,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规范,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知道,在幼稚的时候,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这些是中国礼仪道德最鲜明的体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青少年儿童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2时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与日俱增。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一个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文明礼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它是衡量一个人的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形成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基础教育,而且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3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礼仪的人可能会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些充分说明了“礼节”的重要性。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对小学生文明礼节的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们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地早已印在大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地污染了孩子的心灵。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然被继承,但就整体而言,确实有减弱的趋势,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在学校里有些人不会尊重别人,他们不礼貌也不礼让,他们不知道在社会上如何去称呼他人,甚至满口都是粗言,所以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此同时,诸如善待他人,礼貌待人之类的美德在许多儿童中已被淡化。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文明礼仪的教育。尽管我们不必也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事先纠正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弱点。

二、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法和途径

1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礼仪行为。(1)礼仪道路,互相成长。每个学期将举行一些与礼仪有关的活动,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树立互相帮助的精神。教师还应定期检查学生的礼仪文明行为,并每月评选出代表,对在文明礼仪方面取得进步的学生应注意着重表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拥有自我管理意识的管理意识。此外,学校应经常不定期举行小规模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乐于表现自己,同时担任文明礼仪的监督员,并更好地促进艺术文化的传达。(2)拓宽视野,维护发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典型的礼仪特征。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联合学校和社会媒体资源,引导多样化的活动,以鼓励学生继承和传达良好的文明礼仪,并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良好的道德修养,并将其付诸实践活动,以使孝道回归家庭,弥漫爱的滋味;给同学们带来微笑,享受这个童年的美好;把礼节带到校园,感受春风的洗礼。把礼仪的要求细化到更大的方面,使礼仪活动提高了小学生整体的文明礼仪,真正地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践行这良好的文明礼仪。2加强“责任”教育。加强责任教育是促进教育的基础,只要具有基本的责任意识,其他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损坏别人的东西要给予赔偿。(2)说话讲信用,做错事了要会承担责任,勇于认错。(3)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字迹端正,考试不作弊。(4)测验、考试要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5)男女生之间无不文明交往现象。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实效。学校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庭教育报纸等途径来加强家校联合活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对家长的宣传和培训,寻求父母的支持与合作,并参与指导,形成学校、家庭相协调、相促进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礼仪底蕴,弘扬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素养。总之,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来完成,要用礼仪创建校园的门篱,用文明铸就校园的精神骨架,开出绚烂的希望之花。

参考文献

[1]王丹莉.谈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3):134-134.

责任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责任教育;社会实践

2001年至2007年,我们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我们所说的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即是培养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人,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在此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责任教育的实验研究,收到较好效果。

一、课堂教学是责任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之所以把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教育的主渠道,是因为中小学生在校的一天时间,有8个小时是在课堂度过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责任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一)历史教学中的责任品格教育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责任品格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的思想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中,丰富的人物个性和生动的历史资料,为责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环境,铺设了宽敞的平台。

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和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利用人物成长过程和英雄事迹,尤其通过正反人物的对比,对学生思想品格的陶冶和责任意识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满江红》和西子湖畔的岳飞和秦桧的塑像;于谦的《石灰吟》和北京保卫战;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之”和“虎门销烟”;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和“台州九捷”等历史人物和事迹,对学生责任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仁人志士坚定的信念及对社会热切的关怀,表现出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崇高的责任感。通过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价值,净化了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历史史实和情景的再现,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时,利用历史短剧《买马记》再现分裂割据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文字交流,货币、度量衡交换遇到困难的史实,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分裂对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体会和感悟到了统一的必要性,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学生的统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又如在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教师通过制造浓烟滚滚的火烧场面,再配以教师庄严肃穆的表情和深沉、浓重的陈述,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激发出了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这些历史情境的再现,唤起了学生的责任情感,调动了他们潜在意识,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鲜活的历史史实所具有的感召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他们从历史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召唤,激发了他们对人民对社会关切的思想感情,自觉地树立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责任品质。

(二)语文教学中责任意识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表明,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责任教育的文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最佳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体现父母感情的文章。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母亲重病缠身,却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谱写了一曲伟大母亲对儿子高度负责的颂歌。《地震中的父亲与儿子》一文,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父母能为儿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儿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们因势利导,开展了“父母的生日、父母爱吃什么、父母关心什么、父母每天都做什么”等调查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为了自己付出那么多,其根本原因是责任在起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父母着想、对父母应尽一份儿女的责任。

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描写同学之情、朋友之情、邻里之情的文章。如《一件运动衫》一文,讲述了“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和“我”换运动衫的经过,体现了“我”与康威先生之间的真诚的友谊,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挖掘课文中隐含的教育信息,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人应该关爱、有一份责任。

(三)数学教学中责任感的培养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数学上也有过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数学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不失机地穿插一些我国数学发展史,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历史成就,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责任感。教师在讲“几何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几何上的成就:公元前4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遗址已经有了平行线、三角形、菱形、长方形和圆形等精美的几何图形、图案和花纹。约成书于公元前一百年的古代算书《周解算经》中也有过关于直角三角形各边关系的记载。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早一千年。这些都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学生既丰富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超前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进而担当起繁荣和发展数学的历史责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地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数学上的成就,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解方程”时,老师向学生讲述:历史上,我国人民对数学的发展有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和辉煌的成就,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内,由于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之外国的入侵,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在内,都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建国后,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地调动数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他们的刻苦攻关,填补了许多数学领域的空白,赶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身居陋室,通过多年的钻研,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可以想象,若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哥德巴赫猜想”也许还要猜下去。通过新旧社会对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展繁荣我国数学的责任感,而且使学生看到了祖国生机勃勃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真正领悟到学习与祖国的强盛息息相关,从而认识到学习是学生应尽的责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开展活动是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责任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渗透,把抽象的责任意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感悟和体验,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才能真正达到我们责任教育的目的(一)寓责任教育于主线教育活动之中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把“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并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身边小事,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责任感。

“五心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我们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中,首先教育学生把信心留给自己。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只有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让学生通过“我能行日记”,记录自己成功的经历,在班队会上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展“我身边的英雄”评选活动,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使学生在关心他人中得到他人的关心;通过“在家做好孩子”活动,确立“好孩子”的标准,号召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学生尊重、孝敬父母和长辈,尽到做子女的责任;通过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使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他们同龄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我们要为这些孩子尽些微薄之力,帮助这些急需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军事夏令营”和参观烈士陵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就立大志,长大报效祖国,肩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雏鹰争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责任背后的喜悦。我们在“雏鹰争章”活动中,结合“五心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定需要学生争夺的奖章。如“五自”奖章(即自信章、自理章、自护章、自律章、自强章)、爱心章、孝敬章、国防章等,均由学生自己每月选出所要争夺的1-2枚奖章,并每月在班级展示,举行一次评章活动。有学生自己评、他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形式,把学生的表现展示出来,最后由班级评比委员会综合上述意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雏鹰奖章”。每学期由班级推荐优秀者参加全校的评章活动,学校召开隆重的颁章大会,为获胜者颁发校级奖章。学生通过争章活动培养了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尝到了付出的喜悦。

(二)寓责任教育于主题班队会之中

我们隔周一次的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好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队会。例如,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在走廊和操场上扔杂物。为了让学生克服这一毛病,组织各班以此为主题召开班队会。先由学生表演乱扔杂物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行为所反映的问题,最后畅谈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让学生感悟到乱扔杂物就是对集体、对他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表现。再如,为了让学生“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的主题班队会,是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节约的水,不仅是学校的水也是社会的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三)寓责任教育于系列活动之中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教育。除此,我们还通过每学期两次的“交通安全”和“珍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提高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

三、社会实践是责任教育的基本渠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我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社会实践作为基本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一)“小交警”站岗值勤

许多学校开展了“一日小交警”活动。如长春市东四小学,他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把“一日小交警”作为载体,教育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五年前,他们率先在长春市中小学中成立了“小交警支队”,聘请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同志为辅导员,到学校作报告、组织训练、讲解交通法规等,使学生对交警叔叔的生活、交通法规和交通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交警的值勤情况,亲身体验交通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然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学生上街站岗值勤,他们穿上小交警服装,手戴白手套,指挥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呢!

(二)“环保卫士”在行动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地球负责、对人类负责、对生存的家园负责、对自己负责,开展了“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清扫环境、捡拾白色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我是一个小会计”的体验活动

在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小会计”活动也很有特色,收到较好效果。一位中学生跟着在银行工作的妈妈来到银行,准备当一天“小会计”。她激动而紧张地坐在计算机前,随着显示屏上的菜单不断变化,她操作灵活,运用自如,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会计工作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很自信。正当她得意时,突然帐单上多了一个“0”,她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后来幸亏被妈妈检查出来了,不然……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体会到了什么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心和责任感。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担负起为党和为人民理财的重任!

由于我们坚持开展责任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使中小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这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或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不少学生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他们有的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垃圾;有的向不爱护环境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制止不文明行为;有的给市长写信,建议要教育市民爱护环境等等。吉林市实验中学开展的以“水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果。该市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第二,尊重父母,关心父母。我们从学生的作文和老师的论文中看到了他们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实际行动。如有一位学生为了减轻下岗父母的负担,她把每天3元的零花钱减少到了1元;还有一位3年级女孩,为了给父母过生日,她早早起床打扫房间,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生日蛋糕,并亲手制作了生日贺卡,上面写到:“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看了非常高兴,说她懂事了。

第三,关心社会,关心集体。责任教育之后,学生的变化还表现在关心社会、关系集体上。某小学班主任在论文中写到: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次她领孩子上街,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袋,赶快跑过去检起来。当妈妈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我的责任!”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责任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药学人才培养;责任教育;宣誓仪式

仪式在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通过仪式人们既强化了所表达的内容,也增强了相应的责任和记忆。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中,宣誓仪式在医学生和护士生中早已风行全世界,如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1]。至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医学院的新生,首堂课都要学习“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被要求正式宣誓。许多医学院校的毕业典礼上,主持人会再次宣读这一誓言。誓言能唤起职业者内心神圣的良知,激起职业者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奠定人类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树立起对人的生命、权利与尊严的尊崇感。

1国内外药学生责任感培养与宣誓仪式

作为与医学相关联的学科,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药物研发和药学服务的专业人才。目前世界多国为加强药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均采用了宣誓仪式。1.1国外药学专业新生宣誓仪式。为新生举办白袍仪式起源于1989年芝加哥普利兹克医学院[9],近年来白袍仪式也逐渐应用于药学院,该仪式有利于培养药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励新生树立理想,在学习生涯中努力提高专业素养。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肯塔基大学、休斯敦大学,加拿大的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纪念大学、戴尔豪斯大学、滑铁卢大学等诸多北美高校,每年组织一年级药学新生参加白袍仪式,学生在仪式上第一次穿上专业的实验工作服,宣誓成为专业的药学人[2-8]。1.2国内药学专业宣誓仪式。与欧美高校相比较,我国药学生宣誓仪式尚未普及。国内较早举行的高校有西安医科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1993年该校药学专业毕业生举行宣誓仪式,校长为毕业生授予学士帽并颁发学位证书后,系主任带领毕业生庄严宣誓,誓言强调为了祖国药学事业发展与人类健康而奋斗的决心。学生普遍反映毕业生宣誓是毕业教育的极佳方式,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鞭策他们在药学生涯中执着追求,不断进取[10]。1.3执业药师宣誓仪式。国际药学联合会2014年通过并《药师誓言》,誓言与一些国家已经使用的药剂师誓言类似,国际药学联合会工作组收集了这些誓言,并准备了一份草案交予组织审查。这一誓言的优点在于它是在国际视野下撰写的,全面考量了指导药学专业人员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原则[11]。2017年,在第27届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第77届世界药学大会卫星会开幕式上,我国《药师誓言》首次,内容如下[12]:我是药师,我郑重宣誓:我将凭良知、尊严及专业素养献身药学事业。友爱同仁,尊崇感戴师长;尽心尽责,服务病患大众;倾我所能,保障用药安全;追求新知,提升执业能力;崇尚科学,不断开拓创新。我将以国家荣誉、病患健康为首要职责。全心全意,造福祖国人民;进德修行,坚守职业节操;廉洁自律,恪遵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弘扬传统美德;关爱病患,尊重个人隐私。我是药师,我庄严承诺:誓言所系,生命相托;自愿立誓,永不背弃!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大医院都会举行庄严而隆重的药师宣誓仪式,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宣誓仪式,让药师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神圣,深切体会到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例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每一位新药师在正式上岗之前,都有一次郑重的宣誓仪式。宣誓仪式是激励年轻药师的一项举措,让年轻的药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从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面对药学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13]。

2药学从业人员的责任教育迫在眉睫

2.1药学生培养体系的变化。目前传统的药学教育培养人才体系正在转化,美国率先将药学教育从以“药物为中心”的服务工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临床的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12月国际药学大会就药学教育问题发表了《南京宣言》,内容明确肯定了目前药学教育体系围绕两个方向:为医药工业输送人才的药物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药学科学体系;为医院和社区患者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的临床服务的药学实践人才培养体系[14]。药学生的培养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外,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2.2社会呼唤药学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某个行业内的职业规范与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对于医药行业而言,职业道德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15],目前医药行业存在下列问题。2.2.1药品研究生产中的造假行为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品生产的人员,若在药物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粗制滥造、编造数据、夸大疗效以及谋取利益,都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危害。2.2.2药品采购和销售中的违规行为在药品采购和销售环节中,如果采取非法行为牟利,质量监管环节松懈,放任伪劣药品进入医院或者药店,必然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2.3药品核发中的失职行为药师如果无视岗位责任,纪律懒散,不尊重患者,冷淡对待患者的提问,不愿详细表述药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事项,甚至通过售药牟利,从而滥发、错发和漏发药品,会导致患者用药不当而产生医疗纠纷[16]。药品是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的产品,药学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

3社会责任感培养与宣誓仪式

责任教育范文篇9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现实生活也急需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校训。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有了责任感,人们才会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责任感,才会时刻准备着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有了责任感,才会将个人融入到社会的海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为国效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明确指出对学生责任教育的主题思想是: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3、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概刮地说,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包刮;

(1)对自己负责人

A、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B、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对他人负责

(3)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因为一个独立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幼儿是不可能有责任感的,可以说,责任感始于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对于孩子犯错,除了改变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外,有时对孩子可采取一些强化措施,让孩子为过错付出一定的辛苦。这可以通过班会、队会进行。如;低年级举行整理书包比赛。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的责任,学习不是为父母、为他人,是为他自己。从小要养成阅读、讲述、观察、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作业、独立收拾文具、学具等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学校班队主题活动,如;“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B润童年”等主题,创建书香校园活动。

对他人负责,就是不影响别人,不侵犯他人。会保护自己,不做危险的事等等。这可以通过开展班队的“文明之星伴我同行”评比活动进行。

责任教育范文篇10

近段时间,在我区掀起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题教育活动的大热潮,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这次主题学习活动中,我有如沐春风亦如赤足泡泉之感,从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获益良多。现将我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简单剖析如下:

一、学习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注重个人思想品质、为人修养的提高,工作中要求真,生活上做真人。

1、对区委、区政府的政治文件资料,我必精读细品,深入领会其精神,并能坚持对其中精彩部分做好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利用闲暇时间勤看报刊杂志并坚持做笔记,对政治和工作方面的进行分类整理。

3、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的书籍我收集甚多并能认真仔细阅读。

4、我在部门中是负责协调土地证的办理工作,对《土地法》、土地证办理流程、土地纠纷等方面能做到了然于胸。对土地政策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能尽快地适应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很好地去服务项目业主。

5、我能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土地方面的书籍、资料、图片,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资料库”,为本部门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工作情况

在部门中,我虽然年过半百,原来在区土地局工作了很多年,我一贯对分内工作精心干,分外的工作抢着干,我们项目办自成立之日起,对落户我区的几个大项目,我不分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地为企业办理复杂的土地手续。

1、上班时间从未迟到早退,坐班时间也从来没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有团队协作精神,对项目服务中涉及到的立项、环评、规划、三通一平、各类费用的上缴与返还等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做好。

3、金洋特钢、湖北汽车弹簧公司项目、华威输送机械公司项目、东大洋混凝土公司、湖北凯富纺织公司项目、新冶钢几个搬迁项目的土地手续都是我负责办理的,并都比预期的时间办理得快,由此赢得了企业业主的一致好评,但我从未受过这些企业半点好处,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能及时为区领导提供地价、土地补偿、招拍挂、各项费用及预算等专业的数据,为领导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5、对企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土地问题和纠纷能积极主动地去协调解决。如:新冶钢搬迁企业——鑫强工贸公司,该公司落户白塔岩开山塘口,在办理规划时,错把市纺织公司的一块地划给了鑫强,双方几乎处于了焦灼状态,我通过多方协调多方努力,最终圆满解决了双方的纠纷,市纺织品公司的土地手续在这次调处中也得到了合法手续,为这家企业办理了新的土地证、宗地图。现在鑫强公司的土地手续有望近期办理完毕,为该企业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6、跟踪服务招商引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管理,从市建委各部门的协调到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技术特长,项目建设中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7、认真搞好部门的团结,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配合做好自己份内事务:坚持做到不该问的不问,能不参与的尽量不参与,但工作积极主动,现在项目办的情况是人心齐、办事力、无矛盾、整个团队和气、和谐、和平共处。

三、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项目办面对的是市各职能局,各项手续错综复杂,故而工作中有了一些遗漏和不成熟的地方。

1、由于工作忙,学习上存在不连贯性,不能精益求精,尤其在业务知识这一块更应该不断提高。对新的土地政策还缺乏敏锐度。

2、土地手续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一项手续:地籍测量、地质勘探、土地评估、市局利用科、地籍科、规划科等部门的专业办理手续十分烦琐,,有时对这些部门跑的次数多了,就产生了一些焦躁情绪。

3、项目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要克服工作中的自我满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