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7:43:33

增值型

增值型范文篇1

目前国有企业大都改制完毕,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企业有心技改,无钱纳税。同时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将会抑制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

增值税出现以前,流转税曾经大行其道。流转税,即对商品的流转环节征税,而且按商品全部流转额征收。为此,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层层剥皮,道道征税”,其弊端不言自明,那就是重复课征。

增值税取代流转税的地位,缘于它的税制设计更为科学、更加合理,更适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某织布厂进了30万元的棉花,织成布匹,然后以60万元价格,卖给服装厂;后者将其加工成服装后,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如果流转税的税率为5%,那么,纳税总额将是多少呢?前面说过,流转税的特点,是按照每个经营者的销售收入全额征税,那么,织布厂应纳税额为:60×5%=3(万元);服装厂应纳税额为80×5%=4(万元);批发商应纳税额为100×5%=5(万元),该批商品的总税额为3+4+5=12(万元)。现在改为征收增值税,即只对价值增值部分征税,税率仍为5%。那么,织布厂增值额是60-30=30(万元),应纳税额为30×5%=1.5(万元);服装厂的增值额为80-60=20(万元),应纳税额为20×5%=1(万元);批发商的增值额为100-80=20(万元),应纳税额也是20×5%=1(万元)。这样计算下来,总税额为1.5+1+1=3.5(万元)。两相比较,很显然,实行增值税,整体税负远低于流转税,即使专业化分工再细,生产环节再多,也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

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就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除扣掉生产原料价值以外,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也就是说,厂商外购的生产资料,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厂商税收负担。对此,厂家自然双手赞成,而政府征税也顺风顺水,执行成本自然较低。与消费型增值税大笔一挥,把固定资产一笔勾销相比,收入型增值税就显得不太痛快了。它的做法,是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掉外购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于国民收入。从一国范围看,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对国民收入征税,这也正是“收入型”增值税得名的原因。目前实行这种税制的国家,主要有阿根廷和摩洛哥。与前两种税制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最不彻底,纳税人的税负也最重。它在计税时,既不扣除全部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从整个社会来看,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故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目前只有印尼和中国采取这种增值税制。

我们知道,税收的作用,不仅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政府借助于税收手段,能够对宏观经济发挥调控作用。增值税设置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把厂商购入的固定资产,做了一次性扣除,税负减到了最轻,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鼓励设备更新的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上多数国家之所以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看得比短期内增加税收更为重要。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既不扣除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对企业来说,税收负担较重,客观上会降低生产者的投资热情,减慢设备的更新速度。而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零打碎敲,操作起来添了许多麻烦,无形中增大了征税成本。

增值型范文篇2

(一)存量固定资产抵扣成本过大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固定资产存量和无形资产抵扣方面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有着巨大的影响。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仅2004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净值达52027亿元,若按照增值税基本税率推算,所含税额7559亿元。如果考虑1996年至2004年期间的固定资产净增加值,所含税额将会更大。如果这些税额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抵掉的话,将对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无形资产税收待遇不公

由于无形资产的计价十分复杂,按照会计制度“外购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格进入成本、自制无形资产以自制成本进入生产成本”的原则,若实行消费税增值税,则外购无形资产对应的抵扣税额要比自制无形资产所对应的税额大,对于不同来源的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和税收负担明显不同,自制无形资产的税负相对偏重,必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三)税收流失风险增加

增值税推行近二十年时间里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纳税人利用增值税扣税机制,通过伪造、虚开、违法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逃税款。虽然国家对于专用发票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依靠现有的管理手段尚不能完全杜绝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行为。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必然增加其对应的税额,在现有的征管条件下,专用发票的征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税收流失的风险必将更大。

(四)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承受能力同时面临考验

对于国家财政而言,增值税转型必然带来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若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的条件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应提高至23%甚至更多,方可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但提高税率却又将加大增值税运行的风险,同时,各行业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则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不同而发生增减变化,传统企业、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有机构成高,税负将大幅下降,传统技术的加工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低,税负将相对偏重。很显然,传统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将面临一定困难,有可能会造成传统企业纳税困难户数增加,增值税运行的摩擦系数加大。

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主要策略

为了能够较好地发挥转型的积极作用,避免财政收入减收并力争能够增收,应采取适当的增值税转型办法,并实行必要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消费型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确定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可暂把抵扣范围限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的动产部分,解决固定资产抵扣带来的相关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借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功经验,将存量固定资产排除在抵扣税范围之外

存量固定资产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资产,对其规定不予抵扣税款,基本上不存在影响企业新投资和技术进步创新的问题。且过去对这部分资产的征税和税收优惠办法多种多样,差别很大,不同资产又有不同的使用年限和折旧金额,情况十分复杂,将其排除在抵扣税范围之外,即避免了客观上难以计算的困难和出现新的矛盾,又避免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过度冲击。

2.将新增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部分排除在抵扣税范围之外

鉴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在整个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对技术进步创新的激励作用却远不如机器设备,建议将新增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部分排除在增值税抵扣税范围之外,而对于水、电业等特定产业,可限定范围,准予其新增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部分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抵扣进项税额。3.取消有关机器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

鉴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新购机器设备中包含的增值税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建议在增值税转型后,同步取消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使新税制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的公平税负原则要求,同时实现税制的简化。

4.将转让无形资产纳入增值税扣税范围

鉴于无形资产不是普通的商品,其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故纳税人利用无形资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来偷逃税款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建议将转让无形资产纳入增值税的扣税范围。这样,既可以减轻科研机构的税负,促进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又可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虽然短期内会减少部分财政收入,但此项政策对于鼓励和扶植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的进程

为了避免转型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增值税的转型应逐步实行,循序渐进,分阶段扩大。目前,可考虑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选择对资本品重复征税比较严重的行业或企业、国家需要鼓励发展的行业、关系到国家前途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进项税额少、设备消耗大的采掘业等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进而逐步在全国范围的所有领域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三)加强对于消费型增值税的征管和稽查

1.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在专用发票方面要加强全方位管理,真正发挥专用发票在增值税链条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减少利用发票偷税的问题。在专用发票的发售环节,检查已使用发票的使用情况;在纳税申报环节,做好发票日常稽核工作,以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此外,还应限制专用发票抵扣时间,进一步完善专用发票抵扣规定,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计税功能和抵扣功能有效地连接起来。

2.提高增值税管理的科技含量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更应加强现代化征管手段建设和稽核检查制度建设,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增值税管理的先进经验,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增值税的管理中,确保增值税管理效果。近年来,我国各级国税机关也逐渐加强了增值税管理的科技信息技术含量,在税务登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税收评估等各个领域利用微机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总的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增值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国家税务总局推行的“金税工程”,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应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增值税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加强电子化申报推行进程,规范电子申报程序,为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转型中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斌.现行增值税的制造障碍、管理无效性和中国式增值税的制度设计.财政研究,2001,2.

[2]董晓岩.关于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6.

[3]丁正智.增值税转型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2.

[4][美]高峻伊东.税制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LixinRao.TrendAnalysisofTaxSystemintheFirstYearafterChina’sWTOAccession,Intertax,Vol31,Issue1.【摘要】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增值税转型面临着许多困难。只有解决了这些困难,消费型增值税才能够顺利进行,增值税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才能得以更好发挥。

增值型范文篇3

关键词:合同审计;审计理念;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

企业常常出现因经济合同签订、履行而遭受损失的现象,把经济合同,特别是支出性经济合同纳入审计工作的重点,可以把住资金收支的关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向,国内学者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方面探讨较少,本文以物资采购合同为例,从提升合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出发,以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为指导,探讨了新形势下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点与方法。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提出

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一种新的内部审计理念[1]。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源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概念的新诠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其中价值增值(value-added)是1999年修订内部审计定义时首次提出的,与IIA1990年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相比,内部审计的目的由“监督和评价”改变为“增值和改善”,其中增值是核心[2]。这标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引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方向性旗帜。

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企业的一切资源和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有参与价值创造的需求和条件。价值是从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部审计虽然不参加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它可以通过保护企业资产、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来为企业增加价值。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方面不同的是:第一,传统的内部审计不注重为组织增加价值,它开展的许多活动相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来讲是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增值的;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不增值的审计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业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在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第二,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资源消耗者,是一个费用中心,它不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3];而增值型内部审计致力于价值增值,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通过给组织提供有意义的审计结果或有价值的建议,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第三,传统的内部审计为组织间接增加价值的事实往往受到忽视,由于它的定位只是一个费用中心,不计量收入,人们的计量记录只有内部审计花出去的钱;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有所不同,它的定位是一个利润中心,成本的耗费有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也有衡量和记录。

二、企业物资采购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现状

经济合同是法人、经济组织等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而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协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合同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物资采购合同是以材料、设备等为标的支出性经济合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占经济合同中的绝大部分比例,其签订是否合理合法,履行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成本与资金的波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合同在签订、履行、结算等方面容易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虚假经济合同,套取资金。物资采购合同主要是由企业的计划部门和物资、生产、维修、科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签订的,如果缺乏监管,有些企业内部的合同经办人员可能会为了谋求私利与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相互串通,签订虚假的经济合同,套取企业资金,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价格虚高,合同条款表述不清。很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未按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应该采取招标方式而未进行招标,对价款组成部分的包装费、运输费缺乏明确约定等等。此外,合同条款内容未按规范进行表述,容易使合同双方在供货时间、标的物规格及费用的负担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3.合同条款执行不严,违约责任未能有效追究。有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条款中违约责任的规定形同虚设,不能严格予以执行,有些企业由于计划、仓储与验收、生产部门脱节,导致合同履行不力,甚至出现对方单位没能完全履约或者在货未到全的情况下全额付款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损失。

4.将自身具有加工能力的业务外包,导致资金外流。有些合同标的物的技术含量不高,在企业内部完全有能力完成,没有必要进行外包,但由于在合同审批管理环节上并不严密,出现企业现金流逆转现象。

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展合同审计的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作好物资合同审计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合同审计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事实上,企业内审机构对合同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合同审计的力量薄弱,很多企业偏重于财务审计和基建审计,没有单独开展合同项目审计。因此,需要处理好有限的审计人员与大量、繁杂的合同审计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二是事前审计与事后监督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大多只是在物资采购合同履行完毕后进行事后监督,只起到一般性的检查作用,没有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4],对经济合同实施事后审计,不仅发现问题难,而且处理问题难,挽回损失更难。因此,需要处理好事前发现控制与事后监督处理之间的关系。

三是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关系。经济合同,特别是物资采购合同的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事项,财务收支、财经法规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内容兼而有之,科学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尚在不断探索之中。因此,需要处理好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内耗之间的关系。

三、对企业物资采购合同实施增值型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针对物资采购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审计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借助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对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点和方法可就以下4个层面予以探讨。

(一)合同审计重心前移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实现“改善和增值”,与提出并实施审计建议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价值相比,为企业减少资金的流失,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是一种更直接的增值途径。就物资采购合同而言,物资采购合同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法律生效,任何人难以更改。审计人员对合同的审计,必须在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前进行。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能够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职能,是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客观需要,也是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因此,重新设计审计程序,将合同审计重点从后端评价移向事前把关,具有及时性、主动性、预防性的特点,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更改,无疑是获取审计效果的最有力、最可行的途径。在物资采购合同审计中,应采取事前、事中审计与事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策略。

签约审计——事前审计。其一,针对物资采购合同中盲目采购、虚假采购和扩大消耗、虚增成本等问题,为防止不合理的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浪费现象,按照先平库、后采购的原则,审查采购计划的真实性、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二,贯彻订货选厂、产品选型、质量选优、价格选廉、运距选近、供货选快、服务选佳的宗旨,作好合同条款和价格的审计。

结算审计——事中审计。结算审计是物资采购合同价款或酬金支付之前的最后一关,针对经常容易出现的高于合同约定结算、不按合同条款履行、结算手续不完善、结算多付款等问题,应该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作到物资验收单、运货单、发货票与合同书约定“四相符”;入库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与合同约定“五相符”。

消耗审计——事后审计。作为一种跟踪审计手段,主要目的是监督真实消耗,通过核实计划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差距,防止实物短缺、物资散失及变卖行为,实施专项审计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总之,内部审计全面介入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将审计重点前移,有利于将经济合同中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有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堵塞经济合同漏洞,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实施信息化审计技术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涉及物流全过程,点多、面广、渠道繁多,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要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繁重的审计工作,必须采用信息手段为物资采购合同审计创造优越的条件,建立起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审计工作平台。针对合同审计的特点,一方面,应进一步统一合同示范文本,实现实质性合同条款局域网络数据传输,建立合同审计部门与合同签订单位关于合同条款的网络接口,确保合同条款及时、准确的网络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建立合同签审网络操作运行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合同签审制度,构建“不经审计,不得签订合约;不经审计,不得结算付款”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构建闭环回路,使签约审计和结算审计工作实现网上浏览,网上查阅,变人工核对为网上查看,变手工签字为网上点击,增加业务的公开和透明度,将审计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确保合同审计时效和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再进一步,合同审计职能还可以镶嵌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可建立计划管理、经营业务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配送管理、物资编码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包括物资编码、物资需求信息、物资商情信息、合同文本、物资价格、库存物资信息等数据库。主要实现计划的网上传递与审核、采购方式的网上确定、订单的自动形成、价格的自动比对、合同及结算审批的网上控制、供应商信息的自动控制、网上招投标业务、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及报表的生成等工作。

(三)重点关注合同价款审计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往往关注高风险领域,不在低风险领域浪费时间,其出发点是,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审计技术的采用,原先一些潜在的经营风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了。一个动态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动态的风险态度,审计人员应该对非程序性、非常规性的事项更感兴趣,并通过实施审计来增加价值。正如ITTHartford保险集团总审计师HowrdMasbacher所说,其审计部“正努力对商业事务更加敏感”,“除非有商业风险,否则我们不会审计。我们的审计部要通过具体的、真切的披露为本公司创造价值[4]”

物资采购合同是一种支出性经济合同,从风险分析上看,在审计过程中,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履约时间、地点以及履约方式等,基本上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进行程序化的文本性审查,在采用合同文本网上传输和网上签审等信息化手段审计技术后,审计功能将作为物流过程的一个必经环节,虚假合同、履约不力等问题能够被内部控制系统发现并很好解决。同时,由于物资采购合同的履行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的价格受供求关系以及市场行情的影响,变动比较频繁,是敏感因素,因此,也是审计中的高风险因素。

为确保物资采购合同价格审定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价格审查方法。

1.价格咨询法。对于价格变动频繁且市场用量较大的通用材料,以及价格相对公开的产品,利用上网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掌握当期价格的升降幅度以及变动因素,从而提供合理的市场参考价格。

2.中标价格法。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对大宗物资、大宗材料,采取货比三家的招标采购方式,落实中标价格和中标品种。

3.最高限价法。对政府定价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且价值较低的物资,根据历史资料,直接实行最高限价。

4.价格库应用法。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凡是已经签约过的价格全部存放在价格数据库中,随时调阅、随时修正,实行自动比价。

5.成本测算法,对新产品和特殊加工制作产品,实施成本测算,依据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标准,测算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科学确定产品价格。

(四)发挥部门间协同效应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涉及的敏感问题较多,为减少内耗,适应开展具有建设性的增值型审计工作的需要,合同审计部门必须抛弃以往以查处问题为宗旨的审计理念和居高临下的审计方式,实行参与性的审计策略,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合理运用,以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理解,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起探讨改进问题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及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带动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步发展。

首先,要正确处理审计部门审计与合同主管部门审查的关系。审计部门与合同主管部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把企业的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在具体工作上,应各有侧重。合同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负责合同条款内容的审查;审计部门作为经济监督部门重点应放在合同价款、标的金额的审计上,对有问题的合同条文有修改建议权,对合同价格不合理的有权建议变更,同时对合同主管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其次,要正确处理审计部门与经办单位(物资供应、建筑施工等)的关系。合同经办单位是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最了解物资产品的性能、用途及消耗使用各环节。在审计过程中,应让经办单位人员参与到内部审计中来,充分听取并尊重经办部门、经办人员的意见,避免主观武断和滥用职权。审计部门的审计目标与经办单位的组织目标也是一致的,通过审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为经办单位降本增效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黎英.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新态势.财经论丛[J].2005,(4):59-65

[2]AnthonyWalz.AddingValue-creatingValueHasBecomeaMatterofSurvival.InternalAuditor[J].1997,(2)

[3]詹姆斯.罗瑟,四个革新型审计部门的增值方法[M].倪卫红,贾文勤,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增值型范文篇4

一增值税的类型及其根本区别

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增值税来看,以法定扣除项目为标准来划分,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增值税的根本区别在于课征增值税时,对企业当年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国际上通行的规定是: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按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逐年扣除的是收入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当年一次性扣除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显然这三种对固定资产价值扣除的不同处理方法,使三种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所包括的范围大不一样,生产型增值税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从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实质上是对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耗费支出部分进行了重复课征,虽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及时取得,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导致抑制投资的现象。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将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税额分次扣除,每次扣除额与其折旧额相配比。它能够避免重复课税,符合增值税的理论要求,但是增值税分子扣除额统一计算,而且收入型增值税不能以发票抵扣制度管理结合。消费型增值税明细表将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一次扣除,搬迁避免了重复课税,有利于鼓励厂商投资,因而备受西欧各国推崇,但它容易导致在投资高峰期因税款抵扣量大而致使财政收入锐减。

二生产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的现实选择

(一)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原因

虽然生产型增值税整体上不如消费型增值税优越,但为什么我国对其如此器重,虽倍受指责仍不改初衷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90年代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模式是分不开的,同时,在短时间内我国尚不具备把生产型增值税转换为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

1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由于外购固定资产已纳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其课征基数包括了各种耐用的资本货物和用于消费的货物。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用于课税的基础价值大体上相当于按产品流量法计算的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流量的货物总价值,或者大体上能相当于按所得或成本法计算的生产要素所得的总和。这样便使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抵扣额小、税基宽的特点,在同样的税率条件下可以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或者说同量的税收收入可以在较低的税率条件下取得,从而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9年的31%下降到1993年的13%,年均下降1.2%。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断下滑,1993年仅为33.7%。中央财力非常有限,相伴而来的是中央财政赤字压力陡增,国债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国债发行额达到1967.4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1.32%,占中央财政支出额的55.61%,致使中央宏观调控能力非常有限,这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突出。为此,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而生产型增值税正是为达到该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之一。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显然难以达到上述目的。据测算,如果我国采用消费型增值税,1995年因提高固定资产所含税额2825.4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6187.7亿元的45.6%,即使允许抵扣1/3,也足以使当年国债发行额翻一番,这是我国现有经济形势所不能承受的。

2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消除投资恶性膨胀,抑制非理性投资。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已纳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它的主要缺陷。但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却成为它的优点,在投资领域,我国历来存在普遍的软预算约束,它常常引发投资规模恶性膨胀,并且伴之以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调和重复投资。这种投资膨胀又常常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先导,即构成所谓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针对这种经济过热,过去我国通常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经济膨胀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硬着陆”,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近年来我国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诸如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备案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新举措,但是,说根本改变了投资软约束的状况还为时过早。因而与软约束投资机制相伴而生的“投资饥渴症”及非理性投资还将长期存在。90年代中期,我国新一轮经济过热兴起,抑制投资膨胀成为经济生活的重点。在这个背景下,1994年税制改革果断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从而为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打下了良好的制度性基础。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走软。受此影响,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为此,中央政府增加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生产型增值税对此是否有所影响呢?首先,政府这次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电力、邮电通讯、勘探采矿等。这些产业大多不在现行增值税征管范围之内,若非扩大征税范围,采纳生产型还是消费型增值税对其影响不大。其次,这次政府扩大投资有一部分发生在制造业领域内,生产型增值税对其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它影响的并非有效投资,相反,它阻止了非理性投资,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从税务筹划方面看,生产型增值税促使企业多搞更新改造,少搞基本建设,真正转变观念,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彻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3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扩大就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国失业率迅速爬升,1996年失业率为6%,一九九七年失业率为7%,而1998年将有更大的突破。据我国著名劳动力专家冯兰瑞预测,目前我国社会综合失业率已高达22%,当然这包括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于是“再就业”成为1998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时下,生产型增值税对扩大就业是大有作为的。它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从而限制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迅速扩张,从而便于扩大就业。从目前的再就业工程看,下岗人员除从事餐饮、商业、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来,大多进入了私营企业及其它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是资本、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见,生产型增值税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制度性保证,无疑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4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是由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采用政治动员的方法,辅之以专管员管户的落后模式,征管效率非常低下。近年来我们对征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加强税务干部培训,注重提高税务人员素质,购置了一批较先进的征管设备,征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征管体制改革不彻底,征管模式比较落后,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征管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观。同时中国经济小规模化运营也是税务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中国国有企业上万个,其他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单个企业规模极不经济,效益低下,税务机关面对如此众多的经济核算主体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纳税意识淡薄,更增加了征管难度。选择消费型、收入型增值税,税款抵扣业务相当复杂,再面对如此众多的纳税人,我国现有征管水平难以应付。

1994年以来我国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申报、、稽查三位一体征管模式的试点,试图提高我国低下的征管效率。但是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税务中介素质不高、稽核能力有限而陷入困境。其一,居民纳税意识淡薄。建国后我国流行的非税论及长期实行的低工资制,使居民对税收非常陌生;同时税法宣传也明显不足。其二,现行税务中介素质欠佳。现在我国主要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为税务机构,其执业人员大都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但由于缺乏健全的再教育机制,职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慢,很难跟上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其职业道德素质也令人担忧,全国现有上述三类事务所上万家,行业内竞争基本呈现无序化状况。某些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拉到并笼络客户,违规操作,按照客户要求审核帐表,从而使虚假会计信息合法化。税务师大多为前税务官员,他们深知税制的缺陷、税务征管及稽核的漏洞,在税务过程中为客户大肆偷漏税款。其三,税务稽核能力明显不足。由于税务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稽核水平上不去,同时由于地区封锁,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全面税务稽查也就成为空谈。以这种征管模式应付生产型增值税尚且不足,则更难以适应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

总之,在短时间内,我国应继续沿用生产型增值税,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现有增值税制是完美无缺的。相反,我国现有生产型增值税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

(二)对推崇在我国现阶段采用消费型增值税观点的看法

一些作者推崇在我国立即采用消费型增值税,颇有代表性的论据就是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大部分国家诸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韩国、秘鲁、墨西哥等国均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只有少数国家实行收入型和生产型增值税,并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副部长爱伦·泰特所说的“凡是不彻底的增值税都会产生问题”作为否定我国现阶段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的依据,似乎只要实现了消费型增值税,我国增值税制就完美无缺了。笔者认为,这种论据是缺乏说服力的。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何种经济政策、实行何种税收方式,最重要、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本国的国情和政府财力。时下,财政状况拮据,经济状况、经济结构不佳,这就决定了别的体制改革方案多为用钱的方案,用钱去换取一个结构合理,用钱去换取一个社会稳定。相比之下,税制改革方案只能是增收的方案,任何减收的方案都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行不通的。增值税转型问题也是如此,税制改革效果如何,收入是第一个衡量标准。一切从国情出发,这是增值税转型、完善面临的最大国情。至于别国如何如何,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如果按照某些作者的这种观念,美国这一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至今未实行增值税,岂不是经济上落后于美国的其他国家实行增值税均是不合适的了。中国经济就象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其航向的调整及航速的加快,不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过渡期;这一过渡期不是几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需要较长时期,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立即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是不现实的。

(三)对采用收入型增值税的利弊分析

增值税由生产型一步转向消费型,难度很大。有的作者提出可先由生产型过渡为收入型,最终转为消费型,并认为这才是积极稳妥的办法。有的作者干脆提出收入型增值税是我国理想的增值税类型。其论据大致有:实行收入型增值税将会刺激投资、鼓励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这种观点确有可取之处,从理论上可以消除增值税的重复课税问题,但从技术操作上分析,并不科学严谨,是不可取的。

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外购固定资产分期扣税,或按折旧额扣税。实际上折旧额的计算和扣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难以严格控管。其一,企业固定资产形态各不相同,有的是作为生产用购进的,有的则是用于消费和福利,后者显然不属于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之内。实际工作中不少时候,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无论是实物形态上或是价值形态上都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就是生产用固定资产有时也同时为多家纳税人共同使用,在股份制大面积推行,核算单位划小的情况下出现的更多。其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短不一,折旧率高低不等,折旧方法也不相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规定选择具体折旧方法和确定加速折旧的幅度。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快捷的计算折旧额,公平企业间的税负十分困难。

收入型增值税为现代税收的简便原则、效率原则所不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增值税的三种类型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更不存在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必须经过收入型这一过渡期。主张增值税分步转型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技术上和操作上增加了增值税规范的难度。对这个问题必须澄清,否则,增值税的转型问题要走弯路,国际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很多,计有110个,但采用收入型的很少,其中原因就在于此。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产型增值税,以利于由生产型到消费型的过渡。

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有待完善,其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型增值税固有的缺陷,如重复课税、抑制投资等:另一方面是我国增值税制度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征税范围狭窄、纳税人划分对经济运行的干扰等。当前,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硬化投资约束,为生产型增值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创造条件。

1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首先是要扩大征税范围。从国际上一些国家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增值税是比较彻底的,如韩国把农、林、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仓储、交通业,租赁业、业、中介和委托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均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又如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就把劳务服务全部列入增值税征税范围。我国能否把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全部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至少应该考虑把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劳务服务业(相当一部分是为生产服务的)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全面实行增值税的好处是有利于增值税制的推行和税务管理,有利于制止逃税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有利于克服重复征税的行为,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其次,是要合理界定并规范小规模纳税人的行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问题已经干扰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小企业大多都采用了简易的办法征税。但由于中国经济小规模化运行,按现有标准划分的小规模纳税人众多,其经济总量相对较大。而且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已视同于税率(增值税相当于销售税),税率的不同,产生了增值税不含税价格的扭曲,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这致使他们逆增值税设计思想而行,这样,增值税的有效运行自然就变的困难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率,减轻税收歧视,引导他们按增值税的设计思路办事;二是要加强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规范其帐务处理,使其逐步转化为一般纳税人,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会计代办与税务相结合的办法,规范其行为。小规模纳税人问题的处理,不是一定要消灭小规模纳税人,而是要将其活动限制在不影响增值税制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2强化税收征管。由于征管水平的限制,我国目前被迫采用了生产型增值税;同样是由于征管水平的问题,致使我国增值税制在运行中漏洞百出。要实现现有增值税的正常运转,要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过渡,我们必须加强税收征管,切实提高征管水平。

3实现全面的增值税管理。国际增值税专家认为,增值税发票虽然是增值税制度的核心、是税务机关管理增值税的重要工具,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增值税的管理,不能仅靠一张发票,必须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即要对纳税人的资格认定,税务登记,、日常购销状况的会计帐簿、资金往来帐户、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审计、税务稽查等环节进行把关。毫无疑问,我国应将增值税征管的重点放在掌握纳税人的各种税收信息、摸清税源等方面,而不是过多去查验增值税发票。查验增值税发票虽然很重要,也很有效,但关键是应有的放矢,即查验增值税发票应在充分掌握了有关税收信息,觉得存在可疑之处的情况下进行。搞“张张验审,票票过关”,看来既无必要,也不太可能。总而言之,我国的增值税的征管应实现由“治标”到“治本”、由被动到主动、由以“管票”为主到以“管户”、“管税基”为主的转变。

4充分发挥银行、税务等机构的作用。一个简便、高效而又严密的增值税制度应建立在比较完备的银行结算体系和较为发达的税务社会服务网络等基础之上。增值税的国际实践表明,委托银行征税增值税及通过税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办理增值税纳税事务,将是十分简便、有效和成功的做法。银行作为专门货币收付业务的职能部门,在税款的征集、储存、解交等方面较税务机关更为简捷、便利、更具优势;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咨询、税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办理增值税等税收事务性工作则比纳税人更为专业、熟练、更具效率。我国也应该且又可能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大量的事务性税收工作,纳入银行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方便纳税人及税务机关双方,节省纳税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2)保证国家税款及时入库;(3)税务机关能将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强化税收管理、严格税务稽核监控、堵塞税收漏洞方面。

增值型范文篇5

关键词:合同审计;审计理念;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

企业常常出现因经济合同签订、履行而遭受损失的现象,把经济合同,特别是支出性经济合同纳入审计工作的重点,可以把住资金收支的关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向,国内学者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方面探讨较少,本文以物资采购合同为例,从提升合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出发,以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为指导,探讨了新形势下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点与方法。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提出

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一种新的内部审计理念[1]。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源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概念的新诠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其中价值增值(value-added)是1999年修订内部审计定义时首次提出的,与IIA1990年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相比,内部审计的目的由“监督和评价”改变为“增值和改善”,其中增值是核心[2]。这标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引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方向性旗帜。

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企业的一切资源和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有参与价值创造的需求和条件。价值是从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部审计虽然不参加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它可以通过保护企业资产、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增加组织获利机会等活动来为企业增加价值。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方面不同的是:第一,传统的内部审计不注重为组织增加价值,它开展的许多活动相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来讲是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是不增值的;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不增值的审计业务尽量少做,能增值的传统审计业务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耗费和成本,重点在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第二,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资源消耗者,是一个费用中心,它不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3];而增值型内部审计致力于价值增值,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通过给组织提供有意义的审计结果或有价值的建议,直接给组织增加价值;第三,传统的内部审计为组织间接增加价值的事实往往受到忽视,由于它的定位只是一个费用中心,不计量收入,人们的计量记录只有内部审计花出去的钱;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有所不同,它的定位是一个利润中心,成本的耗费有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也有衡量和记录。

二、企业物资采购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现状

经济合同是法人、经济组织等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而以书面形式签订的协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合同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物资采购合同是以材料、设备等为标的支出性经济合同,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占经济合同中的绝大部分比例,其签订是否合理合法,履行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成本与资金的波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合同在签订、履行、结算等方面容易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虚假经济合同,套取资金。物资采购合同主要是由企业的计划部门和物资、生产、维修、科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签订的,如果缺乏监管,有些企业内部的合同经办人员可能会为了谋求私利与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相互串通,签订虚假的经济合同,套取企业资金,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价格虚高,合同条款表述不清。很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未按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应该采取招标方式而未进行招标,对价款组成部分的包装费、运输费缺乏明确约定等等。此外,合同条款内容未按规范进行表述,容易使合同双方在供货时间、标的物规格及费用的负担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3.合同条款执行不严,违约责任未能有效追究。有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条款中违约责任的规定形同虚设,不能严格予以执行,有些企业由于计划、仓储与验收、生产部门脱节,导致合同履行不力,甚至出现对方单位没能完全履约或者在货未到全的情况下全额付款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损失。

4.将自身具有加工能力的业务外包,导致资金外流。有些合同标的物的技术含量不高,在企业内部完全有能力完成,没有必要进行外包,但由于在合同审批管理环节上并不严密,出现企业现金流逆转现象。

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展合同审计的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作好物资合同审计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合同审计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事实上,企业内审机构对合同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合同审计的力量薄弱,很多企业偏重于财务审计和基建审计,没有单独开展合同项目审计。因此,需要处理好有限的审计人员与大量、繁杂的合同审计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二是事前审计与事后监督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大多只是在物资采购合同履行完毕后进行事后监督,只起到一般性的检查作用,没有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4],对经济合同实施事后审计,不仅发现问题难,而且处理问题难,挽回损失更难。因此,需要处理好事前发现控制与事后监督处理之间的关系。

三是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关系。经济合同,特别是物资采购合同的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事项,财务收支、财经法规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内容兼而有之,科学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尚在不断探索之中。因此,需要处理好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内耗之间的关系。

三、对企业物资采购合同实施增值型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针对物资采购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审计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借助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对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点和方法可就以下4个层面予以探讨。

(一)合同审计重心前移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实现“改善和增值”,与提出并实施审计建议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价值相比,为企业减少资金的流失,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是一种更直接的增值途径。就物资采购合同而言,物资采购合同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法律生效,任何人难以更改。审计人员对合同的审计,必须在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前进行。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能够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职能,是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客观需要,也是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因此,重新设计审计程序,将合同审计重点从后端评价移向事前把关,具有及时性、主动性、预防性的特点,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更改,无疑是获取审计效果的最有力、最可行的途径。在物资采购合同审计中,应采取事前、事中审计与事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策略。

签约审计——事前审计。其一,针对物资采购合同中盲目采购、虚假采购和扩大消耗、虚增成本等问题,为防止不合理的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浪费现象,按照先平库、后采购的原则,审查采购计划的真实性、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二,贯彻订货选厂、产品选型、质量选优、价格选廉、运距选近、供货选快、服务选佳的宗旨,作好合同条款和价格的审计。

结算审计——事中审计。结算审计是物资采购合同价款或酬金支付之前的最后一关,针对经常容易出现的高于合同约定结算、不按合同条款履行、结算手续不完善、结算多付款等问题,应该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作到物资验收单、运货单、发货票与合同书约定“四相符”;入库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与合同约定“五相符”。

消耗审计——事后审计。作为一种跟踪审计手段,主要目的是监督真实消耗,通过核实计划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差距,防止实物短缺、物资散失及变卖行为,实施专项审计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总之,内部审计全面介入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将审计重点前移,有利于将经济合同中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有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堵塞经济合同漏洞,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实施信息化审计技术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涉及物流全过程,点多、面广、渠道繁多,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要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大量繁重的审计工作,必须采用信息手段为物资采购合同审计创造优越的条件,建立起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审计工作平台。针对合同审计的特点,一方面,应进一步统一合同示范文本,实现实质性合同条款局域网络数据传输,建立合同审计部门与合同签订单位关于合同条款的网络接口,确保合同条款及时、准确的网络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建立合同签审网络操作运行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合同签审制度,构建“不经审计,不得签订合约;不经审计,不得结算付款”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构建闭环回路,使签约审计和结算审计工作实现网上浏览,网上查阅,变人工核对为网上查看,变手工签字为网上点击,增加业务的公开和透明度,将审计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确保合同审计时效和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再进一步,合同审计职能还可以镶嵌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可建立计划管理、经营业务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配送管理、物资编码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包括物资编码、物资需求信息、物资商情信息、合同文本、物资价格、库存物资信息等数据库。主要实现计划的网上传递与审核、采购方式的网上确定、订单的自动形成、价格的自动比对、合同及结算审批的网上控制、供应商信息的自动控制、网上招投标业务、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及报表的生成等工作。

(三)重点关注合同价款审计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往往关注高风险领域,不在低风险领域浪费时间,其出发点是,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审计技术的采用,原先一些潜在的经营风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了。一个动态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动态的风险态度,审计人员应该对非程序性、非常规性的事项更感兴趣,并通过实施审计来增加价值。正如ITTHartford保险集团总审计师HowrdMasbacher所说,其审计部“正努力对商业事务更加敏感”,“除非有商业风险,否则我们不会审计。我们的审计部要通过具体的、真切的披露为本公司创造价值[4]”

物资采购合同是一种支出性经济合同,从风险分析上看,在审计过程中,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履约时间、地点以及履约方式等,基本上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进行程序化的文本性审查,在采用合同文本网上传输和网上签审等信息化手段审计技术后,审计功能将作为物流过程的一个必经环节,虚假合同、履约不力等问题能够被内部控制系统发现并很好解决。同时,由于物资采购合同的履行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的价格受供求关系以及市场行情的影响,变动比较频繁,是敏感因素,因此,也是审计中的高风险因素。

为确保物资采购合同价格审定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价格审查方法。

1.价格咨询法。对于价格变动频繁且市场用量较大的通用材料,以及价格相对公开的产品,利用上网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掌握当期价格的升降幅度以及变动因素,从而提供合理的市场参考价格。

2.中标价格法。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对大宗物资、大宗材料,采取货比三家的招标采购方式,落实中标价格和中标品种。

3.最高限价法。对政府定价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且价值较低的物资,根据历史资料,直接实行最高限价。

4.价格库应用法。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凡是已经签约过的价格全部存放在价格数据库中,随时调阅、随时修正,实行自动比价。

5.成本测算法,对新产品和特殊加工制作产品,实施成本测算,依据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标准,测算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科学确定产品价格。

(四)发挥部门间协同效应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涉及的敏感问题较多,为减少内耗,适应开展具有建设性的增值型审计工作的需要,合同审计部门必须抛弃以往以查处问题为宗旨的审计理念和居高临下的审计方式,实行参与性的审计策略,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合理运用,以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理解,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起探讨改进问题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及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带动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步发展。

首先,要正确处理审计部门审计与合同主管部门审查的关系。审计部门与合同主管部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把企业的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在具体工作上,应各有侧重。合同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负责合同条款内容的审查;审计部门作为经济监督部门重点应放在合同价款、标的金额的审计上,对有问题的合同条文有修改建议权,对合同价格不合理的有权建议变更,同时对合同主管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其次,要正确处理审计部门与经办单位(物资供应、建筑施工等)的关系。合同经办单位是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最了解物资产品的性能、用途及消耗使用各环节。在审计过程中,应让经办单位人员参与到内部审计中来,充分听取并尊重经办部门、经办人员的意见,避免主观武断和滥用职权。审计部门的审计目标与经办单位的组织目标也是一致的,通过审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为经办单位降本增效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黎英.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新态势.财经论丛[J].2005,(4):59-65

[2]AnthonyWalz.AddingValue-creatingValueHasBecomeaMatterofSurvival.InternalAuditor[J].1997,(2)

[3]詹姆斯.罗瑟,四个革新型审计部门的增值方法[M].倪卫红,贾文勤,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增值型范文篇6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运行模式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内部审计都在积极寻求变革。1999年,IIA的第61届年会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全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它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定义标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价值增值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内部审计工作应从风险管理、控制、公司治理入手,通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的效果,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有效果、效率、经济地达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目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已经扩展为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功能。

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以及世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违规列入资本支出项目的揭示,使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值的功能得到了监管部门和公众的肯定。通常,内部审计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一、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公司治理是对管理层的控制活动和风险管理行为的再监督,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支柱: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审计委员会、管理层。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执行风险和控制的措施,并向董事会报告其工作状况,董事会为了证实管理层报告的真实性,授权审计委员会对其进行鉴证,审计委员会利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职能对管理层的风险、控制的管理与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将检查、证实的情况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对风险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充分的监控,对它们的监控直接有助于组织达成其目标。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1)评价公司的治理环境。好的治理环境为公司治理提供好的文化、结构和政策基础,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效率。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公司总体治理结构和政策、评价治理环境和道德、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评价风险管理结构与政策、评价内部审计的组织与结构等措施,以达到优化公司治理环境的目的。(2)评价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治理过程是支持治理环境的具体活动。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是评价舞弊控制和沟通过程、评价薪酬政策和相关过程、评价财务治理过程、评价与战略规划和决策相关的治理活动、评价治理业绩的计量。(3)评价公司治理程序。治理程序是关系到治理过程效率的至关重要的步骤和实践。它是利用评价内外部治理报告程序、评价提升和追踪治理问题的程序、评价治理的改变和学习程序、评价支持治理的软件和技术等手段来达到优化治理程序的目的。

二、评价、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中,其目标是合理地确保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等。这就要求人们对现有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进行不断的评价,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趋于健全、有效。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指出:“控制对内部审计师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责任。内部审计师不可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专家,但是有一个芝麻开门的秘诀,运用这一秘诀,他们可以打开通常只有技术专家才能打开的大门,这一秘诀就是控制。”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控制中主要是通过鉴证和咨询功能为组织增加价值:

1.鉴证增值

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第2120条指出“内部审计应该在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评价覆盖机构治理、运营及信息系统等内容的控制程序的充分性与有效性。”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就是要确定现行控制系统能否适当地保证组织的任务和目标经济有效地完成,检查、评价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就是要确定现行控制系统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具体包括:(1)控制环境。重点关注员工的正直性、道德价值观和能力、管理当局的理念、组织结构、授权方式、人事政策、国家政策法规、经营风格和权威性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2)控制活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适当授权、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划分、会计计量和记录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等。2.咨询增值

(1)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提出对内部控制的改善建议。

(2)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比如内部审计师可以将在企业采购过程的控制、成本管理控制、存货控制、订单履行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向员工进行培训

(3)开展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公司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师合作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方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组织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工具,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同时使员工、内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一道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师对控制的充足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组织整体对管理控制和治理负责。

三、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公司不可能避免风险,因为经营本身的性质就是有风险的。但是公司不应承担不必要的不利风险,也不应承担本不属于自己承担的不利风险及股东不愿承担的风险。因此,要对风险进行管理,以考虑多大程度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和如何控制风险总量。

美国COSO委员会于2004年在企业风险管理(ERM)报告中将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它人员影响的一个过程,包括内部控制,其应用在企业的全部领域,目的在于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在下列方面提供合理的保证:(1)经营的有效性;(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法律法规的遵循。

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增值服务中,内部审计的职责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一是评价风险管理过程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二是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经常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因此内部审计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和流程,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及时性、科学性进行评估,找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指出其控制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提供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规避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四、加强保证性服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为顺利实现增值型服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增加价值。

1.转变审计策略

为适应增值型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发现控制薄弱的环节,还要努力采取措施,防止这种薄弱环节的发生。在审计过程中,要调动被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让被审计对象参与到审计中来,在被审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下共同分析和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2.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基础上,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领域,并且其业务范围呈现出无限扩张的趋势,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多面手”,一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审计、财务知识,还应当具备法律、计算机、税务、市场营销、统计及沟通技巧等。

3.更新审计手段

为适应增值型内部审计需要,内部审计必须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开发实用的审计软件,以正确及时地分析、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风险管理是否到位、内部控制是否完善。

参考文献:

[1]阎红玉: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探微.财会月刊,2004.A10

[2]孙伟龙: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财会月刊,2006.5

[3]余玉苗詹俊:论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研究,2001.5

[4]刘春花: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增值型范文篇7

1.医院内部审计的生存现状迫使其转型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目前,较多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仅停留在对医院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审计,内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与监督上,对审计项目的合理性、有效性缺乏深入分析,更鲜有以咨询和服务为主的审计。有的甚至为了满足等级医院评审或其他检查而设置内审部门。对此,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审时度势,充分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通过自我转型为医院增加价值,从而提升自身内涵价值。

2.公立医院改革和医院发展为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创造了条件。新医改明确了公立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需要承担一定公益福利职能;同时,国家财政无法维护公立医院福利型的经营模式,逐步由计划卫生服务体制向市场卫生服务体制转型,国家对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体制,公立医院被直接置于市场竞争之中。这就要求医院改变粗放型运营模式,改进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医疗服务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反观内部审计的内在职能与定义,恰好能够通过特定的方式,通过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结果的效率效益等途径来减少医院的运营风险、改善医院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的效率,从而为医院增加价值。

二、内部审计为医院增加价值的关键点

内审部门作为医院的组成部分,其目标必须与医院保持一致,内部审计必须参与医院的治理和各种增值服务,为医院提供有用的信息,全面提升医院价值,使内部审计成为一种创造价值的知识产业。内部审计着眼点将直接影响其创造价值的作用。为此,应针对医院行业特性,分析其发展的各方面需求,结合内部审计的自身职能,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审计内容和目标。

三、医院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途径

1.以增加医院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

目前,群众不断升高的就诊诉求和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的矛盾,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卫生行业环境恶化。对此,内部审计可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效率性与经济性内部审计。临床医技部门作为医院的主体,其业务开展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运行质量。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内部审计学与医院管理学相结合,对临床科室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进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揭露潜在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使临床科室有目的、有计划地改进工作。二是开展医疗费用审计。现在病人就医除了抱怨看病难,就是抱怨看病贵,认为医院收费不合理;与此同时,物价、医保等部门对医疗收费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大。而在医院内部,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对物价医保政策不熟悉或是疏忽遗漏等原因,也存在费用多收、漏收、错收等情况,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收费,降低医疗费用,真正实现利民。

2.以增加医院经济价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

为了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内部审计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审计。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服务的重要依托,设备的质量和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时也是影响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的重大因素,做好固定资产的审计意义重大。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健全的内部控制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石,要防止差错、控制违规、杜绝舞弊,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三是探索以咨询为目标的审计模式和审计内容,包括经济合同审计、招投标书审计,项目投资论证、风险评价管理等涉及医院管理领域的审计,把内部审计由监督职能向咨询职能转变。

四、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注意事项

增值型范文篇8

根据税基的宽窄不同,增值税分为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生产型增值税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允许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扣除,以及允许扣除多少。按国际通行惯例,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允许把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当期全部予以抵扣;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仅允许扣除当期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那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而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固定资产的价值。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一、现行增值税制度的实施和成效

我国从1979年开始在部分行业进行增值税的试点,现行增值税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产物。1994年的增值税改革主要集中在扩大征收范围、简并税率、简化征收方式、实行价税分流和发票抵扣等几个方面,并且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而没有选择消费型增值税,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消除经济发展的过热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预算软约束,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饥渴症”以及非理性投资行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过热状态。为了抑制当时过热的社会经济,我国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

(2)聚集财政收入,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79年的28.4%下降到1993年的12.56%,年均下降1.2%.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先升后降,从1979年的20.18%上升到1984年“利改税”之后的40.51%,此后,又逐年下降到1993年的22.02%.财政收入的这“两个比重”偏低,使得中央财政赤字压力陡增,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制约和削弱。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生产型增值税由于不能对购进固定资产价值进行抵扣,有利于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因而成为当时的选择。

此外,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客观上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这一点也是当时选择生产型增值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生产型增值税实行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达到了税制改革时设想的目的。从消除经济发展过热状态来看,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较好地抑制了企业的“投资饥渴症”,降低了我国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和通货膨胀率,为我国1996年底顺利实现经济“软着陆”提供了税制上的保证。从聚集财政收入的效果来看,1994-2001年,我国GDP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3.6%,而同期财政收入总量则增加了两倍多,年均增长率高达18%.2001年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7.1%,比1993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1994年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2001年为52.38%.在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增长因素,但政策因素和税收征管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生产型增值税制度的采用可以归于政策因素一类,应该说,这一制度促进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可见,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切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选择,而且,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现行增值税制度的缺陷

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相比,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出现通货紧缩趋势。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商品供给过剩,物价持续走低,企业投资不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减轻税负,轻装上阵,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世界性减税浪潮愈演愈烈,减税成为各国增强本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面对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适时做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图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本身固有的缺陷越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产业的角度看,不利于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仅限于工业和商业领域,在农业领域征收农业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增值税链条在农业和服务业中断,致使其“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不利于第一、三产业扩大再生产和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基础产业(如能源、交通、通讯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2)从地区的角度看,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建国初期产业结构布局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重工业相对较多,资本有机构成高,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不能抵扣,客观上加重了其税收负担,挫伤了企业技术更新和改造以及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悖。

(3)从需求的角度看,影响了出口需求的扩大和投资需求的增长。对出口产品彻底退税、实行零税率是各国的通行做法,而生产型增值税不能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税收抵扣,出口产品中还含有这部分税收,并没有实现彻底的出口退税,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扩大出口,也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扩大投资规模。

(4)从企业的角度看,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税负不均。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免征进口设备的关税及进口环节的增值税,购买国内设备也可以退税,但内资企业不能享受上述待遇,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现行增值税把纳税人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凭发票注明的已纳税额进行抵扣;而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定率征收办法,不能抵扣已纳税款。这一规定使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所含税款得不到抵扣,一般纳税人不愿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阻碍了两类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另外,现行增值税对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工业企业征收6%的税收,而对商业企业征收4%的税收,二者之间税负也不均衡。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消除现行增值税的缺陷,需要对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进行改革和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并扩大实施范围,把增值税的征收链条扩展到三次产业,这对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确立和宏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转型中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实现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现实选择。但是,我国现行增值税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及转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增值税的转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加强研究,妥善化解,以促进增值税转型的顺利进行。

第一,财政减收的风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短期内面临的风险和代价,莫过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由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大于消费型增值税税基,增值税转型后,税基减少,税收自然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一年约减少税款700亿元左右。但从长期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刺激投资,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短期内,为了缓解转型带来的财政减收风险,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办法:(1)分步实施增值税转型。先在一些税负较重和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如高新技术产业和交通、通讯、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向重复征税矛盾不很突出的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直接面向消费的行业如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等。这样做,也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相适应。(2)对固定资产所含税金的抵扣进行过渡性安排。消费型增值税条例可以规定对纳税人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一次扣除,而对以前的固定资产存量中所纳税款分期、分批给予抵扣。(3)调整税制结构,扭转增值税比重过高的状况。目前,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超过30%,是名符其实的主体税种。为了扭转税收收入过多依赖增值税的现状,要积极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和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和清欠力度,减少税收流失,充分挖掘所得税潜力,提高所得税收入比重,增加财政收入。(4)适时开征新税种。为弥补增值税转型后的财政收入缺口,要加大税费改革力度,适时开征燃油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本利得税等,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第二,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协调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系中,营业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转型后,征收范围扩大到第三产业,势必挤占其原来交纳的营业税,导致地方税收收入的减少。由此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利益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对现行的国税、地税部门的征税范围形成冲击。为此,要妥善处理增值税转型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为保证地方财政收入不受大的影响,可考虑适当调高增值税地方分享的比例,由目前的25%调高至30%—35%,此外,要加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确立新的地方税主体税种。

第三,对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的压力。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相对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对我国的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造成压力。为此,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资格,使企业投资预算约束逐步得到强化,以此遏止对资金需求的巨大压力,消除投资膨胀现象。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虽然税收政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而且,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把增值税链条延伸到服务业,有利于减轻其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最大的现代经济部门。因此,要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有效减少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

第四,农业和金融保险业征收增值税的问题。根据理论设想,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其征收范围应涵盖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增值税“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的优点,但扩大征收范围必须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来看,对于农业和金融保险业,目前不宜将其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内。(1)对农业的征税问题。世界各国对农业征税的处理方式不同,有的国家将农业纳入了增值税征收范围,有的国家因为农业生产组织状况较差、账薄记录不全而将其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从理论上分析,要对农业征收增值税,应该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较高,二是农业生产采用了全面、准确的会计核算和账薄记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条件并不满足,因而,目前还不具备对我国农业征收增值税的条件。(2)对金融保险业的征税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金融保险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大多数国家把金融保险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之外。从我国税收征管的现状来看,由于金融保险业涉及企业数目多,税额抵扣管理的难度大,因而,目前不宜对金融保险业征收增值税,征收营业税较为合适。

第五,税率的设置问题。理想的增值税应是税率单一化的,并且尽可能没有减免税的优惠,而我国目前增值税率有一般纳税人的17%、13%和0三档,小规模纳税人的6%、4%两档,还有为数众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一点不符合增值税的税收中性原则,造成了税收抵扣链条的中断和抵扣的不充分。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宜实行单一税率。考虑到转型后税基减少带来的税收收入减少,可以适当提高增值税的税率。此外,尽可能取消增值税的减免,对确需税收政策扶持的纳税人,代之以所得税政策优惠或采取“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办法。

第六,小规模纳税人征管中的问题。按照我国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衡量,小规模纳税人在所有增值税纳税人中占有80%—90%的比例,对其征管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现行增值税制能否顺利转型。目前,对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征管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1)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偏低。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起征点,月销售货物600-2000元就要缴纳增值税。考虑一个从事商业零售的小贩,以月销售额上限2000元计算,若毛利率为15%,月毛利只有300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对如此低的收入还要征税,显然不太合理。(2)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工业企业为6%,商业企业为4%,表面上看,低于一般纳税人17%、13%的征收率,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因此,其税负实际上重于一般纳税人。测算可知,当小规模纳税户销售利润率等于35.3%(工业企业)或23.5%(商业企业)时,二者税负才相等;当销售利润率低于35.3%或23.5%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平均利润率的不断下降,销售利润率能达到35.3%或23.5%的小规模企业很少,因而,较一般纳税人而言,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较重,客观上造成了小规模企业大量偷逃税款。(3)对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不合理。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营上确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由税务机关代开,而且只能按征收率填开应纳税额。这造成了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使小规模纳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增值型范文篇9

消费型增值税

根据我们构建的消费型增值税实际税率模型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规律:(1)消费型增值税具有良好的政府税收收入“天然稳定”定作用。当经济增长时增值税机制性自发地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少政府税收收入增幅,但税收收入会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当经济处于下降期,增值税随经济下降而机制性地自动提高增值税税率,增加政府税收收入,支持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2)对投资的“反经济周期”起到直接鼓励作用。当在经济增长期,增值税税收政策机制性对每个纳税人根据其投资额的多少分别给予不同的增值税实际税率,反资越多税率相对越低,对投资进行呵护;当在经济衰退期,增值税税收政策担当反经济周期的重任,通过机制性自发地对每个纳税人根据其投资额的多少分别给予不同的隐性财政补贴,直接提高企业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从政府税收角度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保证企业投资项目对现金流量的需要。消费型增值税从税收体制上直接和有力地实现反经济周期鼓励投资的目的,从而实现政府的鼓励投资意图。(3)政府地企业投资的隐性财政补巾掌握在企业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理性投资是受政府鼓励的,同时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如果政府直接将财政资金发放给企业,显然由于征收和发放程序的存在,社会效率就低。消费型增值税能实现政府财政资金发放的社会效率最大化。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对企业投资是随着投资额的增加而用税收政策机制性自动地降你实际税率,而且是投资人通过各自的投资来决定自己的税收实际税率,这实质上是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使用税收机制自发地对企业投资以降低实际税率,本质上属于税收支出,是对企业投资的隐性财政补贴。有趣的是隐性财政补贴领取的多少完全由企业的投资额决定,也就是说,是以企业为政府承担经济衰退期投资义务的多少来决定,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在经济增长期,政府通过对企业投资的补贴,鼓励企业筹集储蓄资金用于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生产型增值税

根据我们构建的生产型增值税实际税率模型,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规律:(1)在经济增长期,增值税实际税率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而啬,随存货的增加而减少;政府增值税税收收入随投资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将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丧失增值税对政府税收收入“天然稳定器”的作用,助长政府支出恶习性膨胀。经济衰退期增值税收入随投资的减少而急剧下降,陷财政支出于困境,有将财政引入恶性循环的趋势;政府支出具有刚性,经济增长时期好办,一量遇到经济衰退期,政府税收收入减少政府的收支就会出现负数。解决的方法是:1、政府财政赤字;2、政府公债;3、提高税收实际税负;4、强力减少政府支出。第一种办法各国政府不得以而为之;第二种办法提前支出预期税收收入,世界流行;第三种方法提高税收实际税钡,对企业经营无疑是雪上加霜,降你了企业预期收益率,对投资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可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恶习性循环;第四种方法短期内无法实现和奏效。(2)对投资起到直接而强烈的限制作用。经济发展领先需求拉动,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需求组成,在市场经济下限制投资需求无疑是限制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衰退期,生产型增值税机制性自发地对投资人根据投资额的多少给予累进的实际税率,本质上纳税人的实际税率是掌握在纳税人手中,投资额越多实际税率越高。此时抽资人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本来就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收政策机制进一步降低预期收益率,投资人降你投资,这将加剧经济的衰退,延长经济复苏的时间。生产型增值税对国民经济的隐性的破坏作用也许同财政收入的初期增长额一样是“出人意料的。”(3)商品所含税率的复杂化使出口退税率根本无法科学确定。从中国的退税实际看,1994年~2000年间中国的退税率变化已经超过五次,经常出现退税政策并行的局面。例如1995年竟然出现三套出口退税率并行的税收局面。税收政策的混乱,必然带来税收征管的复杂化。1996年在国际贸易顺差的情况下,进出口税收倒挂固然有上年退税留抵的因素,但是税收政策的混乱,使税收征管部门对于巨额骗税无法从宏观上及时发现和把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消费型增值税,依据现有的征收条件,就有可能从宏观上对出口环节的骗税进行总体把握。如果能采取必要的措施,甚至可以确定某大类出口商品出口骗税的严惩程度,给退税稽查提供方向性的依据,这正是目前中国出口退税管理迫切需要的。(4)增值税实际税率和增值税收入随时进出口顺差的增加而增加。中国加入WTO以后,根据模型预测,如果目前的进出口逆差缩小或变成顺差,国内企业的实际税率将进一步加重,政府收入将增加,境内企业竞争力将下降。

增值型范文篇10

关键词:增值型;现状;增值措施;咨询服务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仍以监督导向型的事后审计为主,审计内容主要集中于合规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商业银行降低了操作风险、促进了商业银行稳健运行,但却无法帮助商业银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的巨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增值型内部审计走入大家的视野。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相结合,为商业银行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帮助商业银行明确战略方向、改进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为商业银行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概述

目前,随着疫情影响、去杠杆和货币政策从原来的宽松转向货币政策正常化,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息差收紧,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由信用风险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显现。个别银行出现较大风险,如恒丰银行、包商银行等。在该种局面下,内部审计工作应如何提升银行运营效率和风险把控能力进而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2016年,中国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提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这是我国在国家监管层面首次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促进价值提升的作用。然而,“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并非一种新的审计类型。在该种审计理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逐步由“监督导向型审计”向“增值导向型审计”转变,由“以确认、评价为主的监督审计”向“以服务为主的增值审计”转变,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评价、咨询”转变;内部审计角色由“警察”“纪检”向“参谋”“军师”“啄木鸟”的角色转变。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内部审计从初步建立到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条线在人员规模、审计经验、审计成果、审计范围和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阻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进一步为组织创造价值,表现如下。

(一)内部审计地位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的规定及上市银行的年报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受商业银行董事会及其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管理,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干涉,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履行审计职责。然而,现实实践中,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于多种因素的掣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际处于“名义上具有地位极高、实际上地位低下”的尴尬境地。(1)部分商业银行负责人重业务轻监督,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喊口号的居多、抓落实的较少,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不高。(2)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名义上隶属于董事会,但实质上却受高级管理层领导。如部分董事会成员绝大部分都是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同时管理行内多个业务部门,内部审计成果涉及相关业务部门时,高级管理层更倾向支持其主管的业务部门。此外,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出席行内各项内部会议时,座席排名也都位列其他部门之后,显示其离商业银行权力中心较远,地位较低。(3)部分城商行,无论是在审计资源的安排、审计业务的开展,还是审计人员的晋升方面,优先让位于业务部门,内部审计业务的开展缺乏人员、数据、财力等方面的支撑,审计人员的晋升速度、晋升渠道、晋升幅度均落后于一、二道防线部门人员,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一些经验丰富、业务精干的审计老手因得不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也跳转至一二道防线部门以期更大的发展。(4)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仅有审计建议和督促整改权限,无处罚的权限,处理处罚由银行内控合规部门负责,由于银行内部监督整改处罚流程冗长等因素,导致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很难得到整改落地转化成监督效能,内部审计成果难以促进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二)内部审计力量不足、业务短板明显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大多数没有达到监管要求银行总人数1%的标准,且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主要集中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日常业务操作等领域,缺乏公司治理、风险管控、新型业务等方面的审计人才。此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无法将银行战略目标与审计工作相结合。另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偏老化、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三)审计范围以监督检查、事后检查、操作层面检查为主

一是由于银行属于被强监管的机构,中国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通过各类监管文件,规定了许多必须开展内部审计的项目,这些审计项目侧重于合规方面的审计,且占据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绝大部分精力和心血,尤其对于人员、力量不足的中小城商行而言,更是如此。此外,部分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审计理念落后,认为内部审计是一个监督检查的部门,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或监管部门规定的“必要动作”而存在的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公司治理、提升组织运营效率和价值方面的作用。二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大多为事后的审计,事前、事中审计较少,缺乏对潜在重大风险、缺陷的预判,为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较少,未能发挥审计的“参谋”作用。三是审计发现问题多为合规操作的问题,对普遍性、共性、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分析总结力度不足,对体制性障碍、制度性漏洞和机制性缺陷的反映和揭示不够深入,审计结果转化为价值提升的能力不足。对组织战略目标执行、管理流程改进、重大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整体监督评价不够,管理审计、咨询服务审计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内部审计服务于全行管理决策的能力还不足。

(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创新不足

主要表现在:人员审计流程固化,应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应用同一审计流程;审计手段、方式方法依赖于传统的审计方式,非现场审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面对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底层数据量激增,以手工为主的传统审计手段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审计挖掘的深度、广度亦难以保证审计质量的需要;审计报告内容模式化,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无法落地生根发芽。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措施

(一)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地位

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认可和支持,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层面,更应有效落地实施。无论是组织架构设计、规章制度设定、内部审计报告路径、审计发现问题的后续整改跟踪,还是审计人员的薪酬待遇、晋升渠道等方面,均应确保内部审计获得董事会的切实支持,不受其他人员和部室的干涉;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享受的待遇不低于一二道防线,审计资源和人才配备充分到位,充分保障内部审计能够独立、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切实履行监督、评价职责。对于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从公司规章制度的角度赋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后续追踪和处罚的权限,使审计发现的问题都长上“锋利”的牙齿,保持审计的威吓、震慑作用,使审计结果充分转化成管理效能。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咨询职能

根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包括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等,从此层面来看,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应包括商业银行内部各组成机构,包括总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及附属机构等。传统的审计监督、评价活动,经过标准化的流程,出具标准化、模式化的审计评价和建议,已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快速发展背景下不同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转变审计理念,建立增值型服务审计理念,树立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审计咨询服务,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审计咨询方案和审计咨询报告,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开展商业银行审计咨询服务工作:首先,应建立审计咨询服务工作相关制度流程,明确咨询服务范围、工作原则、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后续跟踪等事项,坚持审计咨询服务工作范围由内部审计部门与客户协商确定的原则;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审计咨询过程中,审计服务对象可以全程参与到咨询服务项目当中,并就咨询服务相关事项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探讨。咨询服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可视情况出具中期咨询服务报告,项目结束出具最终版的审计咨询报告,咨询报告应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咨询建议。商业银行应建立审计咨询服务跟踪流程,在咨询服务项目结束后,由审计项目经理对咨询服务报告的使用情况、咨询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科学评价,了解咨询建议的适用性,并结合咨询服务报告落地情况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咨询建议应用中存在的困难,促进审计咨询服140审计广角AUDITINGSCOPE务工作价值转化。“在咨询服务工作中,内部审计仍是参谋人员,而不是业务人员”,内部审计不能承担决策责任,仅能就相关业务问题提出咨询建议,至于是否采纳咨询建议则由服务对象自主决定,只有当服务对象考虑了这些建议,并愿意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纠正现状时,审计人员才能指望他们贯彻审计建议。此外,审计人员在参与咨询服务项目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参与对该业务领域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审计的客观性。

(三)将审计计划与公司战略、组织目标紧密结合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审计计划与组织战略相结合,根据组织战略制定年度审计计划,要关心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所关心的相关重大问题,并将其列入审计计划中。组织开展经营战略审计、管理流程和管理效率方面的审计,促进商业银行组织战略实施落地,提升银行运营效率;开展绩效审计,促进管理效益提升,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情况,监督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发挥了适当的作用,若内部控制没有发挥适当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则应提醒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达到组织设定的控制目标。

(四)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内部审计转变,对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需严格按照监管标准,增加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数量,确保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达到商业银行总人数的1%以上;同时调整人员组成结构,多招聘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审计队伍;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更加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精通内控审计知识,也要熟悉银行业务,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知识,更要从整个银行的高度和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审计建议,且审计建议应切实可行;三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数据加工与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开展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审计人员选拔和考核机制,制定灵活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人员结构;二是加强对精通财务金融、公司治理、法律、信息科技人才的引进;三是成立审计专家库,从商业银行内部选取精通法律、财务、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审计专家库,作为内部审计的“智库”,为内部审计提供专业解答;四是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后续教育、资格考试、自主学习等方式,并结合审计实践,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审计信息投入,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审计信息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审计数据库和审计监控系统的投入,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平台,根据主要业务关键风险点、监管规定和管理层关注事项,结合审计预警和查证思路,建立审计风险矩阵和审计数据模型并内嵌入审计工作平台之中,通过审计工作平台每天系统跑批业务数据,自动筛选出可疑高风险业务,之后由审计人员对该业务进行处理;同时,将商业银行的其他信息系统如信贷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与审计工作平台直连,审计工作人员可通过审计工作平台随时随地查看各项流程业务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审计部门对全行各项业务的了解和掌握,为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条件。其次,开展计算机远程审计。目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大型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开展通过“云”技术加强对数据的运用和处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大力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对业务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分析,为增值服务对象画出一个贴切、生动的“自画像”,提高咨询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最后,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软件的培训和考核,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审计的能力,开展如计算机操作和使用、系统数据提取加工、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考核,以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结语

综上,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是内部审计实务一种全新的探索,暂无成熟的范例,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也在不断摸索和积累中。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践,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在做好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服务职能,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保障商业银行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LawrenceB.Sawyer,MortimerA.Dittenhofer,JamesH.Scheiner.索耶内部审计(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44.

[2]伍海滨,罗欣.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6(12):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