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9:20:26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范文篇1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姜枉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语用预设范文篇2

预设(或称前提)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brotheris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hasa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语用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与语境密切相关,是动态的、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何兆熊,2000:281):(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2)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3)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mutualknowledge)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跟语境密切相关,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具体而言,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它在话语交际中能起到怎样具体的作用呢,下文将作详细探讨。

三、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1.改变、否定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不仅比语义预设更灵活,而且能进一步改变甚至否定语义预设。如:

(1)Policeman:Wheredidyouputthemotorbike?

Suspect:Ididnotstealanymotorbikeatall.

警察的问话里有一个语义预设“Yougotthemotorbike.”(你手头有这辆车),在审讯语境下,这无疑意味着嫌疑人“偷”了这辆车,这是警察故意设置的语用预设,目的是诱使嫌疑人承认并说出其所在,只是对方察觉到了这一用心,直截了当地推翻了这一语用预设——“我根本就没偷过车”。既然没偷,当然不知其所在了。因此,语用预设在特定的场合中可改变语义预设所含的意思。

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何自然,1998),说话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巧妙地预设不利于对方的事态,再加上预设的隐蔽性,听话人不易识别说话人的别有用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设好的圈套。听话人要识破对方的意图,则要透过其语义层面的普通预设来把握其真正的语用预设。语境中的语言因素和语境中的非语言因素都可导致语义预设的改变或否定。预设对语境因素的这种敏感性表明了其语用性质(何兆熊,2000:297),因此很难把它作为一种纯粹的语义关系来研究,必然要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

2.消除语句歧义。

许多语句从单纯的语义学角度看往往不止一种解释,存在语义歧义,但在一定的语境中,交际双方拥有共同的相关背景知识,往往不需要额外的解释就能使意思唯一确定,说话人对共享的语境知识的预设简化了交际言语,而交际对方完全能理解说话人的“不言而喻”。如:

(2)Thetallmanandthewomanleft.

从语义角度看,这是一个歧义句,tall只修饰man呢还是修饰两者man和woman?事实上双方都明白当时在场的只有man是高个子,因此不可能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也就不需要刻意的解释和说明了。可见,正因为说话人预设了这一相关背景知识,他才如此“模糊”、“简略”地说且确信对方不会产生歧义理解。因此,语用预设可解释语句歧义是如何消失的。

3.提供话语连贯的纽带。

许多语句从语义角度来看是互不关联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频频出现,且交际双方都能顺利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双方都拥有对此话语合适性条件的语用预设,正是这些预设为看似互不相干的语句提供了联系纽带。如:

(3)John:What’sthetime?

Mary:Thepostmanjustarrived.

表面看,Mary的回答与John的发问风马牛不相及,但John却得到了答案:邮递员每天10点来学校取邮件,因此大概是10钟左右。此例中,Mary预设了相关背景知识,并认为John也拥有此知识并能据此作出相应的推理而得到答案。因此对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的预设保证了话语“意义”上的连贯,使交际顺利完成。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认识环境,包括语境知识、背景知识和常规关系等,在交流时会寻找最佳关联点。为了寻找这个最佳关联点,说话人会对听话人的认识状态作一番充分的估计,并根据所做估计对可以进入话语信息流的事实或事态作恰当判断和选择,断定哪些是对方熟悉的、已知的背景信息,哪些是有待对方了解的断言信息。对已知背景信息作为预设,大大精简了话语,又保证了最佳关联性,确保了交流顺利进行。因此恰当预设不仅可以解释话语表面的语义歧义为何在实际交流中不会引起歧义,还解释了表面上互不相干的话语为何是内在连贯的。

4.产生幽默等特殊效果。

如上所述,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说话人会根据不同交际语境进行合理预设,并认为对方能理解、顺应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合作效果。可有时候,交际对方明明懂得说话人的预设,却故意曲解或置之不理,由此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幽默。

(4)Girl:Ifwebecomeengaged,willyougivemearing?

Boy:Sure.What’syourphonenumber?

上例中,女孩钟情于男孩,希望男孩送她一枚订婚戒指(ring)。女孩的这点预设任何人都能懂,男孩自然明白女孩的心思。可是他却对其故意曲解,把ring当作电话,把女孩的预设扔在了一边,言外之意他根本就不想谈论此话题或者甚至对对方不感兴趣。

也有的时候,说话人对对方的共享知识作了错误的估计,致使听话人作出错误的预设推理,从而制造出幽默效果,如:

(5)Mother:pleasegotothestoreandbuymesometomatopaste.

Son:Why,arethetomatoesbroken?

母亲的意思是让儿子买番茄酱,儿子却把“paste”理解成了浆糊。母亲高估了儿子的理解能力,使得儿子错误地认为是番茄破了需要浆糊,儿子推理的预设与母亲的预设完全对不上,幽默效果因此产生。因此,有时候说话人自认为作出了合理的语用预设,偏偏听话人不理解或故意曲解,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说话人的预设,与说话人的预设“牛头不对马嘴”,语言就变得滑稽可笑,幽默就产生了。

四、结语

话语交际受众多因素制约,从语用预设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的说来,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起到制约和引导作用,是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和推导会话含义的基本依据,巧妙运用语用预设能起到幽默等特殊的效果。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笔者主张预设研究应是多角度、多学科的全面综合研究,期待与广大同仁一起努力。

论文关键词:语用学语义预设语用预设

论文摘要: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这个过程显然是不够的,而语用学则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角度,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双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话语交流。本文从语用学里的语用预设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其特点探讨了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语用预设范文篇3

摘要: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而具体使用中则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反映了广告者在价值、态度、信念、等方面追求与消费者相同或相似之处,从而达到说服性目的。关键词:语用预设;广告语;语用策略0.引言广告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国家经济、企业发展、市场开发、对外贸易和人民日常生活无一不和广告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来说,广告语言属于劝导说服性的语言。因此,广告撰写人尽可能地采用一切语言及非语言的技巧来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作为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预设现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经常被广告撰写人用来增强广告的说服效果。本文探讨广告中大量存在的语用预设使用情况,以便从侧面了解广告制作者的语用心理。1.语用预设的特征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是指“那些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它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根据,依据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语用预设一般被认为是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是根据言语上下文的语境至少可以推断出的信息。因此在交际中有些信息会被看作已交际的一部分无需陈述出来。语用预设的两大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或felicity)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或colBinonground)。首先,“所谓前提的合适性,就是说前提要与语境紧密结合,前提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预设是受语境制约的,预设是言语行为先决条件。例如:“好空调不分国界”(空调广告)这则广告的语用预设可表述为:我们生产的空调是地道的国产货,却可以与外国货相媲美。或这种空调在我们生产国的销路很好,出口到你们国家销路也会不错的。因为它是好空调。其次共知性是谈话双方所共同知道的信息。根据何自然的论述,预设的共知性有三种情况:第一,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第二,预设的共知性要通过说话人的语言暗示出来,并得到听话人的理解。第三,预设的共知性有时只指说话双方的共知事物,第三者不了解前提而只是领悟语境是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说话双方的内容的。2.语用预设的使用特点(11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所谓单向性是指语用预设是发话人在谈话中自已单方向做出的,并没有与受话人进行协商,预设的内容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并不冲突,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而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是相对于话语理解而言的,是话语理解的基础。语用预设必须为交际双方所共知,至少要为双方所接受,说话人的意图和意思才能为听话人获得。例如:“A:WhatkinkofmanreadsPlaybov?”在这则杂志广告中,语用预设是“有一种人在看《花花公子》杂志”,这是为言语交际双方合作的先决条件,是为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同时这个预设是A单方面做出的,在为B所领会接纳之前,只相对于A存在,是为语用预设的单向性。f21语用预设的主观性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语用预设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或在句内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会被取消,这就是语用预设的可取消性。这种特性“取决于说话人的态度和信念”。(何自然,1997)例如:“A:法国国王是个秃子。”这句话的前提是法国有一个国王。这是一个存在,是说话人主观上设置的预设,但事实上,法国是个共和国,现在已经没有国王,因此并不具备真实性。但它是一个主观预设,是说话人认为是真,听话人也认为是真的一个断言。有具体的语境中,这种预设就会被取消。f31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语有预设是隐藏在话语的背后。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而是附加的信息(即言外之意),这种信息作为语用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它可以不在话语表层明言,而隐含在言外,因而具有隐蔽性。例如:“A:Haveyoustoppedbeatingyourwife?”这句话隐含的预设是你过去是打老婆的。如果贸然回答“yes”,其实就等于认可了这个预设的断言,中了对方蓄意下的圈套。3.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分类广告具有的说服性性质使其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成功的广告商或广告厂家会使用各种方式手段来把握利用大众的消费心理来影响消费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成功的广告会让消费者从价值判断、情感倾向、喜好、精神状态等方面对广告产生共鸣。实现这一目的的因素包括具有说服力的相同价值观,态度的强化,信念的变化及知识的更新等。而这是与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相对应的,所以,可将广告中的语用预设作如下分类:,(11事实预设事实胜于雄辨,广告应当真实,不能是虚假的,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主尽量摆事实以让人信服,因此我们会看到广告商让某行业权威人士代言,摆出令人难以抗拒的事实,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顾客心动,取得信任,达到广告的目的。如:有飘影,更自信。(2)信念预设广告对消费者施加影响的目的在于改变他们的态度。广告语经常采取的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做法就是从根本上动摇消费者的信念或看法。广告中的语用预设就体现了广告制作者的这种策略。如:好空调,格力造。这时的语用预设为:好空调是格力制造的或格力制造的空调是好空调。这一预设改变了人们以往崇尚外国产品的看法,试图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3)状态预设这类预设一般有两种:一是预设过去不理想的状态,二是预设改变后的理想状态。如:“这个夏天我再也不用担心了”(某卫生巾广告)这里的语用预设是:以前的夏天我担心。今年夏天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个产品我不担心了。状态预设借助状态的改变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41价值预设能够让消费响应。从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的一个有力手段就是让广告和消费者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广告中,力图用合乎情理的语言来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动心,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广告商的目的所在。例如:“Ifpeoplekeeptellingyoutoquitsmokingcigarettes,don’tlisten.they’reprobablytryingyouintoliving.”这是美国癌证协会的戒烟广告。这里的语用预设是:不抽烟才是生活。该广告以反语形式说出。是一种幽默的规劝。这一点与大众对香烟的价值观是一样的,那就是吸烟有害健康。广告者用生动合理的语言诉诸大众的价值观,能产生很好的劝说效果。4.结论广告是一种极具策略性的交际行为。本文对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使用情况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广告用语的策略性。广告用语中的预设分为事实、信念、状态、价值等几类,其中状态类预设频率最高,这与消费者希望改变特定不良状态的心理是吻合的,同时也反映了广告制作者对消费者心理的良好把握。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以及隐蔽性。恰当运用这些特性是广告策略性产生的根源。

语用预设范文篇4

关键词: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语义学;语用学

一、预设问题的开始

对于预设的研究始于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关注的是指称和指称词语的性质。当我们表达“Janehas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以及它的否定“Janedoesn’thave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时,如果命题“Janeexists”都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关系。弗莱格(GottlobFrege)可能是第一个使用presupposition来描述句子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的。他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提出预设是一个命题肯定与它的否定都保留的东西。他认为,当事情被断言,那么说话者所使用的简单或专有名词是有实质意义的,即实际对应存在其实体。如果实体不存在就是“预设失败”(PresuppositionFailure),是不完美的语言。

1905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l)在他的文章《论所指》中指出,处于句子主语位置的词可能有所指,也可能无所指,都是有意义的。他指出句子主语有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之分。像句子“ThekingofFranceisbald”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其主谓关系明显不成立。因为现在法国根本就没有国王,这个句子是假命题。同时他认为该句子的否定形式“ThekingofFranceisnotbald”,不是Frege理解的那么简单。他强调由于否定范围的不确定性,可以形成两种理解:“ThekingofFranceisnotbald;hehadafullheadofhair.”和“ThekingofFranceisnotbald;thereisnokingofFrance”。

罗素的观点在1950年遭到斯特劳森(PeterStrawson)的强烈反对。1952年他给预设下的定义是“如果S’是S具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时,S预设S’。”斯特劳森认为句子像“ThekingofFranceiswise”(斯特劳森使用“wise”而不是“bald”)包含了一个预设“thereisakingofFrance”以及一个断言“heiswise”,他认为预设和断言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概念。他批判罗素混淆了预设和断言的区别,错误地以为“ThekingofFranceiswise”包含了两个断言,即“ThereisoneandonlyonekingofFrance”和“WhoeveristhekingofFranceisbald”。因此他认为,如果ThekingofFrance这个人不存在的话,“ThekingofFranceiswise”有无真值的问题并不存在。

直到现在学者尚未放弃对预设的研究。有关预设的观点众多,基南(1971)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彼此独立的预设: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可以分为两大类: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但它们不是完全彼此孤立、完全不同的。

二、有关语义预设的探讨

语义预设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预设的,它与特定的词、短语、语法结构等等有关。这些产生预设的语义特征,称之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卡图南(Kartunnen)总结了31种预设触发语,其涉及大部分的语义预设现象。例如:

Mary’schildrenareasleep.预设:Maryhaschildren.

TomHankshasstoppedbeatinghiswife.预设:TomHanksbeathiswifebefore.

Ifyouhadtoldmeaboutit,Iwouldnothavecriticizedyou.(预设:Youdidn’ttellmeaboutit.

ItwasTiffanywhobrokethatvase.预设:Someonebrokethatvase.

WhileCindyisreadingEnglish,herbrotherenteredtheroom.预设:CindyisreadingEnglish.

例题中TomHankshasstoppedbeatinghiswife,其中动词stop引导出预设“TomHanksbeathiswifebefore”。虽然他现在不这么做了,但是我们知道他以前打过他老婆,还有可能是经常打老婆。利用某些语法结构导出预设的,如分裂结构、所有格、主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等等。像“ItwasTiffanywhobrokethatvase”中“Itwas…who…”结构引出预设“Someonebrokethatvase”。Karttunen(1973)着手处理复杂的复合句的预设问题。总的来说相对而言,语义预设是永恒的,独立于语境的,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具有明显的语义特征。

列文森(Levinson)提出了如下定义:

AsentenceAsemanticallypresupposesasentenceBif:(a)AB(b)~AB(1983:175)。

简单地说,如果在语义上句子A或它的否定都能使句子B成立,那么句子B就是预设。从这个角度来看,预设是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学者们一般把“否定测试”作为鉴别和定义预设的主要标准。在现实中,有些预设现象无论是从语义学还是从逻辑学上都无法得到另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它们还与非语言因素有关。

三、有关语用预设的探讨

不同于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试图从语境,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信仰、背景知识、心理状态等角度来分析预设。语用学理论认为预设是说话者、言语、命题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因而语用预设可以认为是说话者的预设或语境预设。其实语用预设理论依赖于弗莱格-斯特劳森的观点。斯特劳森认为预设是说话者而不是语言表达本身有所指,是人利用语言进行所指。(Chapman,2000:60-61)。1974年Stalnaker在其发表的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中明确提出预设(Presupposition)具有语用性质,进而语义预设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向语用预设研究的过渡。越来越多的语言爱好者和研究者开始研究语用预设。尽管各个学派对语用预设的看法各异,但是归结起来有如下共同点:

第一,语用预设是说话者陈述观点时做出的假设或前提条件。

牛津英语词典(1988:1357)中给预设的定义是“预设是你认为正确的、并且使用在你所表述观点开头部分未经证实过的事实”。Stalnaker认为,当说话者假设或相信P,或假设和相信他的听话人假设和相信P,或假设和相信他的听话人认为他正在做出这些设想或相信这些设想时,A的命题P就是特定语境下说话人的一个语用预设。(何兆熊,2003)同时他认为首先是人,而不是句子、命题或言语行为有或产生预设。语用预设是说话者陈述观点时做出的假设,是说话者在表述观点时,对听话者状态的假设。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预设是说话时假定对方已知晓的信息。例如:

X:AreyougoingtotheUMEtonight?

Y:Yes,andMarkwillgowithme.

在这个对话里有至少以下几个预设:X和Y都知道theUME是广州国际电影城,有一部现在正在热播的电影,电影播放的时间以及Mark是何人。像这种预设是言语片段以外的信息提供的,不过这些预设从对话本身是很难推理出来。如果Y不知道theUME的话,谈话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

有时,说话者表现得好像某些命题是和听话者的已知信息,即使他知道并非如此。此时说话者的意图是想要间接的表达一个命题,并且通过预设的办法以至听者能够接受他间接表达的信息。这时预设就作为陈述观点的前提条件或前提依据而存在。例如:

周老二的姐姐今年又开了一家大酒店。

从这句话中听话者很容易明白:存在周老二此人;周老二有姐姐;周老二的姐姐开过大酒店;周老二的姐姐今年开了一家大酒店。从这四点来看,“周老二有姐姐”既充当了被表述的客观事实,又作为其他事实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即是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又成为句子预设的一部分。可能听话者并不知道周老二还有一位开大酒店的姐姐,但是说话者相信他的听话者会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没有说“周老二有一个姐姐,她已开了一家或几家大酒店,今年又开了一家。”

第二,语用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或真实性条件。

一些语言学者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着手研究预设。他们认为预设是在特定语境下,句子使用的“正确”、“可接受”或“得体”条件。当被预设的信息适合特定的语境,并且听话者也知道该信息,那么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就是“真诚的”、“可接受的”。当预设信息与语境不符,或者说话者认为与句子相关的预设不是真的,此时说话者的被认为是“不得体的”或“不真诚的”,而不是说了一句“既不真也不假的话。”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或真诚与否的必要条件或真实条件。

奥斯汀(Austin)是第一个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预设的。他认为如果句子中处于主语位置的特定描述(definitedescriptions)的预设不被满足,那么发出该句子的言语行为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让人感到不愉悦。Levinson认为“语用预设最好应描述为说话者和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句子得体(合适)与否的关系。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后能使这些句子的话语能为人所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应该被称为这些句子的前提。一个句子的话语的前提是该句子的语境合适性”。(Keenan,1971)因此,当你说“Takethebaggagetothelivingroom”时,如果言语行为要符合合适条件的话,以下几个预设要成立:存在所说的行李;说话者希望把行李放到卧室;听话者有能力把行李放到卧室;说话者有权力指使听话者这么做。如果你是A酒店的员工,你对来入住的客人说“把你的行李放到卧室去”,你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你没有权力指使你的顾客这么做,相反你应该为他把行李放到他入住房间的卧室去。因此,如果上例中的任何一个预设不成立的话,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就是不合适的。

第三,语用预设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知识或共同的假设。

另外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语用预设是共有知识。从广义上说,预设涉及的内容是特定文化、传统、世界观和特定历史时期内使用特定语言的人们所共享的普遍常识性假设,几乎涉及所有共同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群。Kempson认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谈中有一整套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共有的事实,即集体共享知识。如果说话者的知识库构成的命题集是Ki,听话者的知识库构成的命题集为Kj,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就有一套共有知识,即Ki和Kj的交集Pi。Pi就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有的、无可争议的知识,是不言而喻的东西。

通常交际双方只有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某些知识的情况下,交流才会顺畅地进行。同时,语用预设作为共有知识总是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这是因为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有知识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人们交流的加强,其共享程度也越来越高。最后,语用预设作为共有知识具有“易蒸发性”。“易蒸发性”指某一预设受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消失。从非语言因素来说,如果具体的语境如社会文化语境发生变化,预设就可能蒸发。有效理解话语的关键就是对预设的确认。例如:

“……太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准中大奖,赌钱准赢。”(《围城》,钱钟书)

“……MrFangsaidthatifthewifeisunfaithfulandhasanaffair,thehusbandissuretotakefirstprizeifhebuysalotteryticket,andheissuretowinifhegambles.”

在中国,谈起乌龟或王八,言外之意无人不晓。而在英语国家它是长寿的象征,根本不会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预设。所以译者在英语翻译里看不到乌龟的影子,被译者有意删除了。绕过这个“乌龟”这个预设触发语,避免产生不同的预设也不无道理。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预设不能孤立地从语义学或语用学来研究。不借助于一定的语用条件,很难就一些预设现象做出解释。但是单纯考虑语用因素,那么很多预设问题都带有不确定性而难以捉摸。所以,预设就要从语义学和语用学共同来研究。因为预设既要受到语境的制约,与语用条件密切联系,又与一定的词语、结构、句式息息相关。预设理论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开拓的领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涉猎,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Chapman.S.PhilosophyforLinguistists:Anintroduction[M].Routledge,2000.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3、VanderSandt.R.A.ContextandPresupposition[M].CroomHelm,1988.

语用预设范文篇5

关键词: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语义学;语用学

一、预设问题的开始

对于预设的研究始于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关注的是指称和指称词语的性质。当我们表达“Janehas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以及它的否定“Janedoesn’thavefourticketsforthefootballmatch”时,如果命题“Janeexists”都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关系。弗莱格(GottlobFrege)可能是第一个使用presupposition来描述句子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的。他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提出预设是一个命题肯定与它的否定都保留的东西。他认为,当事情被断言,那么说话者所使用的简单或专有名词是有实质意义的,即实际对应存在其实体。如果实体不存在就是“预设失败”(PresuppositionFailure),是不完美的语言。

1905年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l)在他的文章《论所指》中指出,处于句子主语位置的词可能有所指,也可能无所指,都是有意义的。他指出句子主语有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之分。像句子“ThekingofFranceisbald”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其主谓关系明显不成立。因为现在法国根本就没有国王,这个句子是假命题。同时他认为该句子的否定形式“ThekingofFranceisnotbald”,不是Frege理解的那么简单。他强调由于否定范围的不确定性,可以形成两种理解:“ThekingofFranceisnotbald;hehadafullheadofhair.”和“ThekingofFranceisnotbald;thereisnokingofFrance”。

罗素的观点在1950年遭到斯特劳森(PeterStrawson)的强烈反对。1952年他给预设下的定义是“如果S’是S具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时,S预设S’。”斯特劳森认为句子像“ThekingofFranceiswise”(斯特劳森使用“wise”而不是“bald”)包含了一个预设“thereisakingofFrance”以及一个断言“heiswise”,他认为预设和断言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概念。他批判罗素混淆了预设和断言的区别,错误地以为“ThekingofFranceiswise”包含了两个断言,即“ThereisoneandonlyonekingofFrance”和“WhoeveristhekingofFranceisbald”。因此他认为,如果ThekingofFrance这个人不存在的话,“ThekingofFranceiswise”有无真值的问题并不存在。

直到现在学者尚未放弃对预设的研究。有关预设的观点众多,基南(1971)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彼此独立的预设: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可以分为两大类: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但它们不是完全彼此孤立、完全不同的。

二、有关语义预设的探讨

语义预设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预设的,它与特定的词、短语、语法结构等等有关。这些产生预设的语义特征,称之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卡图南(Kartunnen)总结了31种预设触发语,其涉及大部分的语义预设现象。例如:

Mary’schildrenareasleep.预设:Maryhaschildren.

TomHankshasstoppedbeatinghiswife.预设:TomHanksbeathiswifebefore.

Ifyouhadtoldmeaboutit,Iwouldnothavecriticizedyou.(预设:Youdidn’ttellmeaboutit.ItwasTiffanywhobrokethatvase.预设:Someonebrokethatvase.WhileCindyisreadingEnglish,herbrotherenteredtheroom.预设:CindyisreadingEnglish.例题中TomHankshasstoppedbeatinghiswife,其中动词stop引导出预设“TomHanksbeathiswifebefore”。虽然他现在不这么做了,但是我们知道他以前打过他老婆,还有可能是经常打老婆。利用某些语法结构导出预设的,如分裂结构、所有格、主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等等。像“ItwasTiffanywhobrokethatvase”中“Itwas…who…”结构引出预设“Someonebrokethatvase”。Karttunen(1973)着手处理复杂的复合句的预设问题。总的来说相对而言,语义预设是永恒的,独立于语境的,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具有明显的语义特征。

列文森(Levinson)提出了如下定义:

AsentenceAsemanticallypresupposesasentenceBif:(a)AB(b)~AB(1983:175)。

简单地说,如果在语义上句子A或它的否定都能使句子B成立,那么句子B就是预设。从这个角度来看,预设是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学者们一般把“否定测试”作为鉴别和定义预设的主要标准。在现实中,有些预设现象无论是从语义学还是从逻辑学上都无法得到另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它们还与非语言因素有关。

三、有关语用预设的探讨

不同于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试图从语境,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信仰、背景知识、心理状态等角度来分析预设。语用学理论认为预设是说话者、言语、命题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因而语用预设可以认为是说话者的预设或语境预设。其实语用预设理论依赖于弗莱格-斯特劳森的观点。斯特劳森认为预设是说话者而不是语言表达本身有所指,是人利用语言进行所指。(Chapman,2000:60-61)。1974年Stalnaker在其发表的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中明确提出预设(Presupposition)具有语用性质,进而语义预设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向语用预设研究的过渡。越来越多的语言爱好者和研究者开始研究语用预设。尽管各个学派对语用预设的看法各异,但是归结起来有如下共同点:

第一,语用预设是说话者陈述观点时做出的假设或前提条件。

牛津英语词典(1988:1357)中给预设的定义是“预设是你认为正确的、并且使用在你所表述观点开头部分未经证实过的事实”。Stalnaker认为,当说话者假设或相信P,或假设和相信他的听话人假设和相信P,或假设和相信他的听话人认为他正在做出这些设想或相信这些设想时,A的命题P就是特定语境下说话人的一个语用预设。(何兆熊,2003)同时他认为首先是人,而不是句子、命题或言语行为有或产生预设。语用预设是说话者陈述观点时做出的假设,是说话者在表述观点时,对听话者状态的假设。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预设是说话时假定对方已知晓的信息。例如:

X:AreyougoingtotheUMEtonight?

Y:Yes,andMarkwillgowithme.

在这个对话里有至少以下几个预设:X和Y都知道theUME是广州国际电影城,有一部现在正在热播的电影,电影播放的时间以及Mark是何人。像这种预设是言语片段以外的信息提供的,不过这些预设从对话本身是很难推理出来。如果Y不知道theUME的话,谈话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

有时,说话者表现得好像某些命题是和听话者的已知信息,即使他知道并非如此。此时说话者的意图是想要间接的表达一个命题,并且通过预设的办法以至听者能够接受他间接表达的信息。这时预设就作为陈述观点的前提条件或前提依据而存在。例如:周老二的姐姐今年又开了一家大酒店。从这句话中听话者很容易明白:存在周老二此人;周老二有姐姐;周老二的姐姐开过大酒店;周老二的姐姐今年开了一家大酒店。从这四点来看,“周老二有姐姐”既充当了被表述的客观事实,又作为其他事实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即是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又成为句子预设的一部分。可能听话者并不知道周老二还有一位开大酒店的姐姐,但是说话者相信他的听话者会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没有说“周老二有一个姐姐,她已开了一家或几家大酒店,今年又开了一家。”

第二,语用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或真实性条件。

一些语言学者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着手研究预设。他们认为预设是在特定语境下,句子使用的“正确”、“可接受”或“得体”条件。当被预设的信息适合特定的语境,并且听话者也知道该信息,那么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就是“真诚的”、“可接受的”。当预设信息与语境不符,或者说话者认为与句子相关的预设不是真的,此时说话者的被认为是“不得体的”或“不真诚的”,而不是说了一句“既不真也不假的话。”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或真诚与否的必要条件或真实条件。

奥斯汀(Austin)是第一个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预设的。他认为如果句子中处于主语位置的特定描述(definitedescriptions)的预设不被满足,那么发出该句子的言语行为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让人感到不愉悦。Levinson认为“语用预设最好应描述为说话者和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句子得体(合适)与否的关系。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后能使这些句子的话语能为人所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应该被称为这些句子的前提。一个句子的话语的前提是该句子的语境合适性”。(Keenan,1971)因此,当你说“Takethebaggagetothelivingroom”时,如果言语行为要符合合适条件的话,以下几个预设要成立:存在所说的行李;说话者希望把行李放到卧室;听话者有能力把行李放到卧室;说话者有权力指使听话者这么做。如果你是A酒店的员工,你对来入住的客人说“把你的行李放到卧室去”,你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你没有权力指使你的顾客这么做,相反你应该为他把行李放到他入住房间的卧室去。因此,如果上例中的任何一个预设不成立的话,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就是不合适的。

第三,语用预设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知识或共同的假设。

另外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语用预设是共有知识。从广义上说,预设涉及的内容是特定文化、传统、世界观和特定历史时期内使用特定语言的人们所共享的普遍常识性假设,几乎涉及所有共同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群。Kempson认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谈中有一整套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共有的事实,即集体共享知识。如果说话者的知识库构成的命题集是Ki,听话者的知识库构成的命题集为Kj,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就有一套共有知识,即Ki和Kj的交集Pi。Pi就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有的、无可争议的知识,是不言而喻的东西。

通常交际双方只有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某些知识的情况下,交流才会顺畅地进行。同时,语用预设作为共有知识总是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这是因为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有知识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人们交流的加强,其共享程度也越来越高。最后,语用预设作为共有知识具有“易蒸发性”。“易蒸发性”指某一预设受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消失。从非语言因素来说,如果具体的语境如社会文化语境发生变化,预设就可能蒸发。有效理解话语的关键就是对预设的确认。例如:“……太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准中大奖,赌钱准赢。”(《围城》,钱钟书)

“……MrFangsaidthatifthewifeisunfaithfulandhasanaffair,thehusbandissuretotakefirstprizeifhebuysalotteryticket,andheissuretowinifhegambles.”

在中国,谈起乌龟或王八,言外之意无人不晓。而在英语国家它是长寿的象征,根本不会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预设。所以译者在英语翻译里看不到乌龟的影子,被译者有意删除了。绕过这个“乌龟”这个预设触发语,避免产生不同的预设也不无道理。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预设不能孤立地从语义学或语用学来研究。不借助于一定的语用条件,很难就一些预设现象做出解释。但是单纯考虑语用因素,那么很多预设问题都带有不确定性而难以捉摸。所以,预设就要从语义学和语用学共同来研究。因为预设既要受到语境的制约,与语用条件密切联系,又与一定的词语、结构、句式息息相关。预设理论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开拓的领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涉猎,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Chapman.S.PhilosophyforLinguistists:Anintroduction[M].Routledge,2000.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3、VanderSandt.R.A.ContextandPresupposition[M].CroomHelm,1988.

语用预设范文篇6

【关键词】语用预设;反向凡尔赛文学;幽默

一、引言

“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2020年12月4日,“凡尔赛文学”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词。由于“凡尔赛文学”的热潮,网上随后掀起了一波“反向凡尔赛文学”的语体,是以一种低调炫穷的方式,展现了幽默风趣的特点,吸引了广泛群众的关注。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探索预设和言语幽默的关系,分析“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幽默效果,如何抓住大众心理诉求,引发爆笑。

二、“凡尔赛文学”和“反向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的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说话人自问自答,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东西,话语间还要显示出一副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以该句为例,“在家里不能跳绳,我只好把楼下的房子也买了,终于可以安心跳绳了”,这句话表面以一种抱怨的语气说不能在家里跳绳,被迫买了房,传递出一种的淡淡忧伤,实则是为了凸显自己再买一套房毫无压力的事实。而“反向凡尔赛文学”正好相反,为明褒暗贬。它以看似凡尔赛文学的开头以为说话人在炫耀、吹牛,但是以一种自嘲的语气结尾,形成反差。以该句为例,“很多朋友问我如何选购一辆车,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因为我的车基本都是用一次就换了。当然,这倒也不是因为我有钱任性,因为共享单车就是这样规定的”,这句话以看似凡尔赛文的炫富开始,然而“共享单车”一词让听话人恍然大悟,明白前文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前后的强烈对比之下,引发笑点。

三、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德国哲学家弗雷格被认为是19世纪研究语用预设问题的第一人,最早的研究者可以追溯至中世纪哲学家PetrusHispanus[1]。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说话人在说出某话语时所做的假设,该假设一般是以满足双方的共识为前提。语用预设注重说话人的语气、神情、动作等,为听话人是否能够推断出相同的语用预设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语用预设同时也和语境密不可分,说话人设定语用预设时依赖于语境,听话人推出语用预设更需借助于语境。当说话人与听话人都以相同的语用预设为前提时,才能实现二者信息的有效传递。语用预设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例如:共识性、合适性、主观性、单向性、可撤消性、隐蔽性、非规约性[2],使它在实际的言语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预设的特性和幽默的产生

(一)语用预设的合适性与幽默的产生

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得一个语句具有恰当性的条件[3]。说话人通过语用预设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言语行为,听话人通过语用预设更好地推断说话人想表达的意图。然而,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等不同,二者即使处于相同的语境,仍然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语用预设。这时二者对于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得到的信息也会不同。因此,违背预设的合适性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以下面这段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对话为例:父亲:“如果在外面上班觉得累,就回来吧。正好家里的家族企业需要人接手。”孩子:“我是一个要强的人,不想被命运早早地安排,靠打理家族企业过日子。”我心想:毕竟,冬天摆地摊实在太冷了。该段对话的背景是父亲询问孩子的近况如何。在这个例子中,当父亲的一句“家里的家族企业需要人接手”说出时,常人按照正常逻辑可能会推断出该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很富裕,并不需要孩子在外面奔波。然后,当孩子“不想被命运安排,靠着打理家族企业过日子”说出时,更让人确信之前的推断,这样像是凡尔赛文学的开头,让人觉得有种炫富的隐含意义在里面。然而,“冬天摆地摊”一词让对话内容瞬间反转,让人突然明白家族企业原来是摆地摊,与之前的预设内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对话,让常人根据语境中正常逻辑推理的预设和说话人所表达的话不一致,违背了语用预设的合适性,从而引发了幽默的产生。

(二)语用预设的共识性与幽默的产生

语用预设的共识性是指交际双方没有必要明确讲出来的那部分信息,但是它必须是谈话双方共知的,或者能够推导出来的前设条件[4]。这样的交流过程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共有的常识为推断的前提,使得双方的言语交流有效进行。这种共有的常识可能是听话人先前知道已经了解过,也可能是听话人本来不知道,但可以根据说话人的肢体语言和语境等推断得知。然而,如果双方缺乏这种共有的知识,信息传达就会不顺畅,这种被阻碍的沟通过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以下面这段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对话为例:服务员:“您好,请问您需要些什么?”顾客:“在法国待得太久,现在肠胃只喜欢吃法餐,还是法式小面包好,总是可以让我想起来在巴黎的感觉。”该段对话的背景是中餐厅的服务员和一名顾客关于点餐的对话。当服务员问顾客需要什么的时候,顾客以在法国居住了很长时间为由,认为自己只适合吃法餐。当听到这里的时候,听话人会根据的常识对“法餐”形成自己的预设,认为法餐就是选料广泛、加工精细、烹调考究,滋味适当的法国大餐。同时,听话人也会认为这样轻描淡写的开头不经意之间传递出了富贵的感觉,又似凡尔赛文学的开头。然后,“法式小面包”一词将人拉回现实。这一“法餐”原来是指国内做的一种小巧方便的面包。这种法式小面包成为现代快节奏群体正餐之外的点心首选。听话人从对“法餐”的预设到反其道而行之的“法式小面包”两个词语中明白了其中利用偷换概念的方式,不由得会心一笑。这样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对话,让听话人按照常识推理的预设和说话人所表达的话不一致,违背了预设的共识性,从而引发了幽默的产生。

(三)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与幽默的产生

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是指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是背景信息、特定语境和言语内容相斥会导致预设消失[5]。该特性是指交流过程中的上下文语境会对语用预设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当说话人用特定的词语或语句对自己之前预设的内容进行否定,这时预设将被取消。当听话人明白之前的表达和实际交流所发生的语境不相符合时,可能会产生幽默的效果。以下面这段反向凡尔赛的对话为例:班长:“你家有车吗?”同学:“有呀,劳斯莱斯,你家有房吗?”班长:“有呀,就几栋楼吧。”同学:“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吗?”班长:“做梦,你呢?”同学:“吹牛。”该段对话的背景是班长和一位同学的对话。当班长问这位同学家里是否有车时,同学说他家有劳斯莱斯。然后,这位同学又反过来问班长家里是否有房时,班长说他家也就几栋楼吧。在对话的开头时,听话人和说话人不由得会对对方形成相似的一种预设:对方的家庭应该很富裕。而且,班长说自己家里有几栋楼时,看似无意加了一个“吧”字,想显示并不在乎,实则是想以一种低调的凡尔赛文进行隐形炫富。但是,对话后面两个人又分别问对方的爱好,班长的爱好是做梦,而这位同学的爱好是吹牛。这样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让双方取消了先前对于对方家庭经济状况的预设。主观推断的预设随着对话的进行被取消,同时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顿时明白双方先前都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在开玩笑。这样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对话让听话人按照常识推理的预设,随着对话的进行被取消,利用了预设的可撤销性,从而引发了幽默的产生。

五、结语

幽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幽默的存在,人们的语言才更加有魅力,生活才充满了欢声笑语。幽默更是一种有利于日常交流的语言技巧,不仅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化解一时的尴尬,使得彼此双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从语用预设角度举例分析了对近期流行的反向凡尔赛文学的幽默如何产生,发现该文体违反合适性和共识性,运用可撤销性来产生言语幽默,从而引发听话人的笑点。因此,语用预设特性的违反或运用是幽默效果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应该忽视。从语用预设角度分析类似对话,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幽默,也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提供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黄衍.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4-65.

[2]陈乐乐.语用预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胡泽洪.论语用预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4-19+117.

[4]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语用预设范文篇7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论文关键词】交际;语用预设;共知性

【论文摘要】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结合语言和文化的基本定义,对跨文化交际中失误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揭示了跨文化交际失误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语用预设范文篇8

中文电视商业广告语和预设

1广告语言的特点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一则广告能否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是广告成败的关键。广告的语言朗朗上口,简洁精练,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唤起读者兴趣。只有对广告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能引发广告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去购买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从而达到广告的促销宣传目的。

2中文电视商业广告中预设的特点分析

广告中的预设属于语用范畴,笔者主要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广告语进行了分析。

中文电视商业广告中预设的单向性①“常备三精双黄连,流感季节别感冒。”(三精双黄连广告)在这则广告中,广告商和广告受众并没有交流信息的机会,只是广告商说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感冒,而消费者只能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由广告商单方面做出的预设。

中文电视商业广告中预设的主观性广告的预设带有的强烈的主观性特点和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给人以事实的感觉。②“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广告)③“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达克宁广告)脑白金广告的预设是“脑白金是最有价值的,其他礼品都不如脑白金”;或“如果送礼,脑白金最合适,最讨对方的喜欢”。达克宁广告的预设是“治疗脚气,达克宁疗效最好”。从以上两则经典广告语中消费者虽然对这两种产品的销售情况无从考证,但是这种主观性的陈述方式给人以事实的感觉,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暗示消费者要买相关商品,就要先考虑他们的。

中文电视商业广告语言中预设的隐蔽性这里预设的隐蔽性主要是广告商将预设隐含在广告的话语之中,通过广告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或语境对广告受众加以暗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诱导性”(赵立无,2009:96)。④“海飞丝,干净肩膀,永远拥有。”(海飞丝广告)这则广告的预设为“用海飞丝洗发,不会出现头屑,使你肩膀永远干净”,广告的字面意思向广告受众做出了承诺,暗示消费者使用该产品可以摆脱以前的头屑烦恼,给消费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该广告在说明海飞丝去屑能力出众的同时,也唤起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兴趣,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结语

语用预设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语言顺应

1理论背景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语用综观论。语言顺应论关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表达与语言的选择密切相关。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特性为语言的选择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语言的选择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顺应动态语境因素做出的语言选择,语言选择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Verschueren认为,人类的语言具有三个本质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1]。变异性是指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为语言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是基于开放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产生,而不是机械地依照固定的语言形式———功能规则进行;顺应性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因素做出合适得体的语言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交际需求。Verschueren强调语境对于语言选择的重要性。语用学意义上的语境不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语境,而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语境由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构成。Austin于1962年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不仅仅是陈述或描述某事,还可以实施某种行为,即以言行事。以言行事是以语用策略的选择为基础进行的,选用何种语用策略是影响言语交际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活动主要是教学性的活动,但师生互动显然具有交际的性质,教师与学生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通过有目的的选择语言策略以言行事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语用策略。教师常以课堂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思考。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解读课文,进而感受课文之美,最终实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话语实例分析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是指在小学入职1—5年,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新手型教师[2]。由于工龄较短,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考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实际使用状况,本研究实录了包头市某小学一位青年教师的语文课。该堂课由青年教师和其指导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内容为2018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掌声》。为了更好地观察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表现及语用效果,本研究实录了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优秀骨干教师《掌声》的观摩课,本研究就两位教师话语句子类型、课堂提问的次数、提问方式、提问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表现,发现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1)话语句子类型。对二位教师课堂实录的统计表明课堂会话中教师使用的句子主要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话语类型以疑问句为主,分别占到教师话语总量的47%和45%,这表明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骨干教师,都有意识地采用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推进课堂教学的语用策略(如表1所示)。(2)课堂提问的次数。课堂提问次数的统计首先是对师生对话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总句数进行统计。由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讲授课文时某些教学环节具有一致性,因此课堂提问次数的统计不仅包括总次数,也包括教学导入、整体感知、分段教学、拓展交流四个教学环节。统计结果表明,青年教师使用课堂提问的总次数、“整体感知”上提问次数略高于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学导入”“分段教学”“拓展交流”上课堂提问次数高于青年教师(如表2所示)。(3)课堂提问的句型。疑问句从语气上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类型。从统计数据看,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都较多使用了特指问,即包含了“谁”“哪儿”“什么”“怎样”等疑问代词的句子。“特指问”的频繁运用与学情有关,教师通过疑问代词直接表明疑问点,希望三年级小学生在问题的明确驱动下积极思考做出答复(如表3所示)。(4)课堂提问的类型: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知识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类别,它们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排列顺序。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提问涉及上述六个类别,本研究将六个类别的问题分成三大类:知识和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和评价。不同类别的课堂提问对学生的能力有不同层级的要求,合理的课堂提问设计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如表4所示)。数据表明,青年教师提问类型中知识与理解类问题占绝对优势,这是青年教师课堂学生活动显得比较活跃的原因之一。青年教师在应用与分析、综合与评价类问题均低于骨干教师,这也表明,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类型单一,难度较低,难以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3语言顺应视角下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3.1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数据统计可见,青年教师具有基本的语文教学素质和能力,能够有意识地采用课堂提问作为与学生课堂积极互动的语用策略。通过课堂提问,教师组织课堂,推进课堂教学。但研究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教学实录发现,青年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教学设计意识不强,提问次数多但较为随意;课堂提问类型单一,主观性较强;课堂提问层级性不分明,难度较低等问题。例如青年教师进行课文《掌声》“整体感知”教学时,课堂提问如下:师:默读完以后你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师: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用原文中哪一句话可以回答呢?师: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呢?全班的同学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师:然后呢?英子也要上台讲故事吗?师:那她想上去讲故事吗?师:后来英子怎么样了呢?师: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她很勇敢是不是?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勇敢的英子的故事。由教学实录可见,课堂提问较为琐碎,看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但多轮课堂提问从教学时效看,教学效率不高。此外,青年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的教学应变能力也明显不足。

3.2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1)强化课堂提问的“设计意识”。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师,这是备课新理念。美国学者将课程设计进行了规范化,命名为“反向设计”,其实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反向设计的程序,依照三个步骤来进行,即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预设学生的学习表现,预设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语用策略,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不应是松散的,随机性的提问,相反,课堂提问需要精心设计才能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设计需顺应课标、教材、教学篇目、学情、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具体来说,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领会了课标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才具有有效性。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研读教学篇目,尤其是课后习题,才能把握编者的编写用意,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教师面向学生的学习设计,一定要考虑教师自身的能力,更要充分考虑学情,因为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以《掌声》为例,骨干教师备课后将教学重点设计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设计此教学重点与教师对课标、教材、习题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有密切关系。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骨干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堂提问:师:自由读第一句话,边读边做英子的动作。通过刚才的动作,你能体会到英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师:像英子这样的心理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师:英子为什么犹豫呢?师:自由读这句话,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你能体会到什么?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师:通过“终于”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师:同学们想用掌声对英子说什么?师:这是怎样的掌声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师:鼓励的掌声让英子泪流满面。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呢?师:是什么使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师:从这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3]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环环相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认真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以词语为抓手,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英子在两次掌声前后情感、动作、神态的变化,进而领悟“掌声”的作用。好的课堂提问建立在深度钻研教材,循序渐进、难易适中以及明确有序的基础之上,以实现问题的有效设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2)强化课堂提问的“顺应意识”。现代研究表明,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境教学[5]。语境从语言运用主体和语境的关系看,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从语文教学来看,客观语境是指外在于教师、学生的真实的交际环境,如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主观语境指内在于教师、学生或由教师、学生再创造的语境,如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指与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相关的语境。课堂教学进程常常是由师生对话来推进的,师生对话所提供的新信息不断改变师生的认知语境,因此教学语境不是完全预设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对于不少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来说,如果即时性的课堂提问较为模糊泛化,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回答不能满足教师的心理期待时,教师常常无法顺应课堂的临时状况去积极引导学生,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来说,除了要善于利用各类语境知识,研读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动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语境,清晰把握不同学段的小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课堂提问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最终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

3.3强化课堂提问的“结构意识”

课堂提问的“结构意识”中的“结构”是指会话结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会话是一个有结构、有明确的交际目的的言语活动。有研究将课堂提问分析为教师的发问阶段、等待阶段、叫答阶段、理答阶段[6],这体现了对课堂提问的结构分析。相邻对是分析会话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由引发语和应答语构成。“提问/回答”是课堂教学师生会话结构常见的相邻对,教师的“提问”是引发语,学生对引发语的应答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有多种选择,这些可能跟引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相等地位。这些可能的应答语中,如果能满足教师的期待,它是如意的;如果不能满足教师的心理期待,它就是不如意的。面对不如意的应答语,教师不能弃之不顾,随意转换学生应答,而是应该具有协商、修正、补充的结构意识,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提问。例如:师: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她是一个害怕的小姑娘。师:害怕?她怕什么?生:他怕别人嘲笑她,她怕和人交往。师:你能把“害怕”换一个词语吗?生:害羞、胆小。师:很好。[3]上例中学生的回答没有满足教师的心理期待,是不如意的应答语,教师利用文本与学生协商,并进行追问,重新发起问答结构,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自我修正后的应答语满足了教师的心理期待,进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倪素平.简明语用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2]张雪莹.小学语文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提问比较的个案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3]吴秀玲,王朝霞.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M].郑州:文心出版社,2013.

[4]黎文斌.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9):33,45-46.

[5]邱光军,孔凡成.语境分类及其教学价值[J].语文建设,2020(16):16-20.

语用预设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用翻译有重要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造成言语交际过程复杂性的两个因素:语境与跨文化交乒。译者应在准确理解言语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言语交际所提供的语境,善于进行文化移植与融合,理解言外之意,传达原作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

一、基本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由英国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70年代由Searle加以修改和发展的。奥斯汀区分出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发出音、音节、词、词组、句子的行为,只表示字面的意义,本身不能构成语言交际。”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允诺、祈求、建议等。”言后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如劝告一一听从了劝告;警告—认识了危险;引诱—接受了诱惑,等等。说话人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更是将Austin的言语三分说理论与翻译相融汇的结合点。

(二)翻译过程

翻译,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言语交际—单语交际情形相比,自然具有共性的一面:一样在言语行为框架下运行,也同样经历言语语篇编码和解码环节。但另一方面,就交际过程而言,翻译的过程是交际主体—译者先对原文语篇的解码,在吃透原作意义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针对新的、不同于原作的情景语境,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即目的语,将原文的意义(事实是译者所理解的意义)用目的语编码再现。因此,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解码者,而后才是译作的编码者。

(三)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近似奈达(1964)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即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因此,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弄清原作者的真正意图,并把这种隐含的言外之意传达给读者。语用学介入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也拓宽了翻译理论的视野”从语用学角度看,译文无论作什么样的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作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何自然,1988)"。虽然语用翻译和其他翻译理论一样不可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但是语用翻译方法在保证跨文化交际成功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从翻译的角度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

言语交际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翻译,即使是翻译也不能保证话语意思和实际意义时时处处一致。翻译,重在等效,但语言交际因人因事因需要而变化。究其复杂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译者应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把握其言语交际所提供的语境;(2)善于进行文化移植与融合,理解言外之意,传达交际双方的意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化。换句话说,言语交际的翻译复杂性就在于要达到语用等效翻译的效果。

(一)语境对言语交际的翻译的制约

所谓语境,就是指言语的背景。人们的一切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语境是言语交际活动赖以进行的客观基础,言语交际就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从语用的角度,要成功实现交际意图,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发话方还是受话方,除了要掌握所使用的语言系统本身外,即谙熟如何用所用语言的合适形式表达所要传递的意义外,还要掌握语境对意义建构和形式选择发生的作用。原因是语言的实际使用一一言语对语境是非常敏感的,无论是说什么—表达意义,还是怎样说—措辞(形式的选择),都受制于语境的影响。从解码的角度,如要正确地解构出说话者的意义,自然同样要从语言、功能和情景互动的角度,即按照前述语境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是由形式建构,而形式表示意义的阐述,通过对原语境与形式的分析和互照,把握其意义。如:2007年6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其中一记者问到,”最近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帮办劳力斯在国会作证时说,中国军队在网络战方面对美国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将加强这方面的研发来抵御中国的威胁。你对此有何回应?”秦的答案中说到”我和大家一样时常会感觉到,从美国那里传出一些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首先对这句话本身用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的行为,无所谓交际用途,即“从美国那边传出关于中国军力的不和谐声音”。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不和谐声音”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纯粹对声音的描写。在这里我方外交发言人只是通过这个既形象又委婉的比喻把美方所说”中国的军力威胁”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这句话的言后之成事性效果,既给对方留足面子以不至于产生正面冲突,又充分表达了我方的立场。对于这样的翻译,就要考虑其所处的外交语境。若依其言内行为直译成,''''Ioftenhearsomeinharmonioussound",读者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若将’''''inharmonioussound"改译成”misleading/untruthfulsound".读者会比较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内在意义。如此改译既指出了对方观点的不正确,又没有很清楚明了的把对方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军力威胁搬上纸面,故也给对方留足面子口同时还能从中看出中国对于这件事的”严正”立场。另外,又达到了”指出问题,让人了解事情真相”的言后之成事性效果。

(二)跨文化交际对言语交际的翻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