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4:16:11

语言美

语言美范文篇1

关键词语言美;心灵美;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精神文明建设

“言为心声”,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1]意思是说,有了真情实意,才会有美的语言;有了智慧的心灵,语言才优雅动听。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这种内心世界的美,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否则,它就无法表现出来,就不可能被人们所感知。一个人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行为高尚是伟大的思想的自然结果,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说:“人类本性是这样确定的,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①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侯,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马克思、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有美的心灵,都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感人至深。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

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点。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利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3]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伟大的人物必有非凡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有非凡的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同机会主义如蒲鲁东、巴枯宁的斗争中,利用各种讲坛,给予机会主义者们以有力的抨击,显示了革命真理无坚不摧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昆仑”为描写对象的光辉诗篇,展开了奇思妙想,以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发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呼喊:“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两句以气吞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想象,要“倚天抽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将这“裁为三截”的昆仑山,“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4]慷慨无私地分别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这该是怎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二、道德美是语言美的核心

立言行事,以德为本。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公认的待人处事的准则和信条。比如:爱国主义、先人后己、正直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因篇幅所限,现只就爱国主义来谈。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青年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一次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题的演讲会上,演讲者以澳门回归开启话题,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呼唤台湾早日回归。其中,演讲者讲述了台湾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涂必昌老人和台独分子作斗争的事例。一些台独分子在涂必昌老人面前挑拔说:“你爱大陆,可是大陆爱你吗?你的父亲当年不是被共产党判处了死刑吗?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啊。有仇不报非君子也!”涂老先生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反驳说:“何谓君子?是君子就应该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我父亲的死,这是我家庭的不幸!你们要搞台独,使祖国的山河破裂,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不可饶恕!我以为君子应该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任何情况下,国事都要大于家事!”对此,演讲者作了如下议论:“朋友们,这是多么深明大义,又是多么正气凛然!这是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呼喊,这是中华儿女要求统一的呼声!是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的艰难困苦,一切的矛盾纠纷,一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恩怨,都会在这一神圣的理念中得到完全的化解。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50年来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5]131涂先生反对分裂的道德是美的,因而语言是动人的。

三、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的、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

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还想不想蜀?”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

伟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194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出于外交礼仪,与握手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巾擦了擦,然后收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手后朝手边的垃圾箱一丢。顿时使人瞠目结舌。众记者立即报道了中国总理的精神道德、礼仪风度上都高出杜勒斯一筹的消息。杜勒斯在丢脸之后,更加阴险地利用各国代表团宴会之机,秘密布置在餐桌上摆上有希特勒纳粹党标志的巨型蛋糕,企图使吃不好,不吃又有失礼节,从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谁知一步入宴会的大厅,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他先向赴宴的友好代表团团长一一颔首致意之后,突然伸出右手高举餐刀,一面用左手招呼大家:“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联合起来,把它消灭掉吧!”[6]铮亮的餐刀几下子就把纳粹党标志划得四分五裂,扬扬得意的杜勒斯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过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是他见到的最厉害的政治家之一。杜勒斯阴险奸诈,狭隘愚蠢;光明磊落,豁达机智,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帝国主义者的恶意挑衅,没有拔剑而起,也没有怒形于色,而是处变不惊,在谈笑之间,顿挫敌人的狂妄气焰。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言出于思,情动于心。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情能动人,但未必能折服人。要想真正使人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就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只有情理结合,情理交融,说服才有力量。例如,作家谌容有一次应邀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她刚登上讲台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难堪的问题:“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顺水推舟地回答道:“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谌容由近及远,以小喻大,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的关系。融情入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令人信服。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口才表达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为对方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美。广博的知识会使你的讲说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让听者如沐朝阳,如坐春风。

文化修养愈高,文化知识愈丰富,你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说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缺乏知识储备,孤陋寡闻,会使你语言表达成为无本之木,以至文思枯竭,捉襟见肘,期期艾艾,不知所云。

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很难做到言谈文雅,更不可能妙语惊人。

鲁迅曾经论“他妈的”为中国的“国骂”。乡下人说话,语汇贫乏,词不达意,“妈的”这个词儿,往往一词多用,“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如果我们中有人说话也变成这么一套:“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是妈的了。”岂不令人咋舌!

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有之于内,发之于外,内养外发,势所必然。狮城论辩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试想,你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东西一无所知,又怎能同人家争论“人性本恶”的论题。同志博览群书,有人统计,他阅读、手书、引用过的诗词多达1662首。正因为如此,他写文章才能博大精深,闳中肆外;他做演讲,才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成为雄视一代的语言巨匠。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我们说,语言美首先是由内容美、思想美决定的,但这并非轻视语言的形式美、艺术美,否定语用技巧。孔子早就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他说“情欲信,辞欲巧”,这样才能说服打动对方。说,缺少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鲁迅说:“单是题材好,是没用的,还是要技术。”[8]老舍先生说过:“近几年来,我们有些不大重视文学语言的偏向,力求思想正确,而默认语言可以差不多就行。这不大妥当。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没有高度的语用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9]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为人处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在人际交往中,他讲究刚柔相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他纵横驰骋,游刃有余,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艺术,更是令人折服。

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致辞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民间的来往中断了20年。”[5]323这一句非常高妙的委婉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直接挑明原因,会刺激对方,以“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来说,对方可以意会,其他人根据两国关系的背景,也不难知道“这原因”指的是什么。以委婉的措辞,达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赞誉。

又如,邓小平于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正式访问美国,在卡特欢迎邓小平一行的国宴上,邓小平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美关系史上新的时代开始了。”[10]邓小平巧妙地把30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和第一次以建交国家领导身份正式访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起来,利用这个时间上的特殊条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开创中美友好的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邓小平这次访美,获得重大外交成功,这与他惊人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

七、结语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活美的重要方面。语言美不美,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面貌文野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语言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提倡语言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情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语言美是青年成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172.

[3]康家珑.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4]林冠夫,朱迪卓.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98.

[5]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勇.人格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5.

[7]钱理群.鲁迅杂文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40.

[8]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1.

语言美范文篇2

关键词语言美;心灵美;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精神文明建设

“言为心声”,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1]意思是说,有了真情实意,才会有美的语言;有了智慧的心灵,语言才优雅动听。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这种内心世界的美,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否则,它就无法表现出来,就不可能被人们所感知。一个人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行为高尚是伟大的思想的自然结果,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说:“人类本性是这样确定的,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①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侯,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马克思、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有美的心灵,都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感人至深。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

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点。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利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3]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伟大的人物必有非凡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有非凡的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同机会主义如蒲鲁东、巴枯宁的斗争中,利用各种讲坛,给予机会主义者们以有力的抨击,显示了革命真理无坚不摧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昆仑”为描写对象的光辉诗篇,展开了奇思妙想,以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发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呼喊:“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两句以气吞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想象,要“倚天抽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将这“裁为三截”的昆仑山,“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4]慷慨无私地分别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这该是怎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二、道德美是语言美的核心

立言行事,以德为本。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公认的待人处事的准则和信条。比如:爱国主义、先人后己、正直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因篇幅所限,现只就爱国主义来谈。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青年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一次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题的演讲会上,演讲者以澳门回归开启话题,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呼唤台湾早日回归。其中,演讲者讲述了台湾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涂必昌老人和台独分子作斗争的事例。一些台独分子在涂必昌老人面前挑拔说:“你爱大陆,可是大陆爱你吗?你的父亲当年不是被共产党判处了死刑吗?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啊。有仇不报非君子也!”涂老先生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反驳说:“何谓君子?是君子就应该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我父亲的死,这是我家庭的不幸!你们要搞台独,使祖国的山河破裂,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不可饶恕!我以为君子应该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任何情况下,国事都要大于家事!”对此,演讲者作了如下议论:“朋友们,这是多么深明大义,又是多么正气凛然!这是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呼喊,这是中华儿女要求统一的呼声!是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的艰难困苦,一切的矛盾纠纷,一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恩怨,都会在这一神圣的理念中得到完全的化解。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50年来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5]131涂先生反对分裂的道德是美的,因而语言是动人的。

三、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的、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

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还想不想蜀?”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

伟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194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出于外交礼仪,与握手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巾擦了擦,然后收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手后朝手边的垃圾箱一丢。顿时使人瞠目结舌。众记者立即报道了中国总理的精神道德、礼仪风度上都高出杜勒斯一筹的消息。杜勒斯在丢脸之后,更加阴险地利用各国代表团宴会之机,秘密布置在餐桌上摆上有希特勒纳粹党标志的巨型蛋糕,企图使吃不好,不吃又有失礼节,从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谁知一步入宴会的大厅,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他先向赴宴的友好代表团团长一一颔首致意之后,突然伸出右手高举餐刀,一面用左手招呼大家:“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联合起来,把它消灭掉吧!”[6]铮亮的餐刀几下子就把纳粹党标志划得四分五裂,扬扬得意的杜勒斯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过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是他见到的最厉害的政治家之一。杜勒斯阴险奸诈,狭隘愚蠢;光明磊落,豁达机智,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帝国主义者的恶意挑衅,没有拔剑而起,也没有怒形于色,而是处变不惊,在谈笑之间,顿挫敌人的狂妄气焰。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言出于思,情动于心。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情能动人,但未必能折服人。要想真正使人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就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只有情理结合,情理交融,说服才有力量。例如,作家谌容有一次应邀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她刚登上讲台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难堪的问题:“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顺水推舟地回答道:“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谌容由近及远,以小喻大,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的关系。融情入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令人信服。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口才表达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为对方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美。广博的知识会使你的讲说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让听者如沐朝阳,如坐春风。

文化修养愈高,文化知识愈丰富,你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说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缺乏知识储备,孤陋寡闻,会使你语言表达成为无本之木,以至文思枯竭,捉襟见肘,期期艾艾,不知所云。

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很难做到言谈文雅,更不可能妙语惊人。

鲁迅曾经论“他妈的”为中国的“国骂”。乡下人说话,语汇贫乏,词不达意,“妈的”这个词儿,往往一词多用,“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如果我们中有人说话也变成这么一套:“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是妈的了。”[7]岂不令人咋舌!

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有之于内,发之于外,内养外发,势所必然。狮城论辩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试想,你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东西一无所知,又怎能同人家争论“人性本恶”的论题。同志博览群书,有人统计,他阅读、手书、引用过的诗词多达1662首。正因为如此,他写文章才能博大精深,闳中肆外;他做演讲,才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成为雄视一代的语言巨匠。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我们说,语言美首先是由内容美、思想美决定的,但这并非轻视语言的形式美、艺术美,否定语用技巧。孔子早就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他说“情欲信,辞欲巧”,这样才能说服打动对方。说,缺少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鲁迅说:“单是题材好,是没用的,还是要技术。”[8]老舍先生说过:“近几年来,我们有些不大重视文学语言的偏向,力求思想正确,而默认语言可以差不多就行。这不大妥当。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没有高度的语用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9]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为人处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在人际交往中,他讲究刚柔相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他纵横驰骋,游刃有余,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艺术,更是令人折服。

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致辞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民间的来往中断了20年。”[5]323这一句非常高妙的委婉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直接挑明原因,会刺激对方,以“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来说,对方可以意会,其他人根据两国关系的背景,也不难知道“这原因”指的是什么。以委婉的措辞,达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赞誉。

又如,邓小平于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正式访问美国,在卡特欢迎邓小平一行的国宴上,邓小平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美关系史上新的时代开始了。”[10]邓小平巧妙地把30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和第一次以建交国家领导身份正式访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起来,利用这个时间上的特殊条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开创中美友好的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邓小平这次访美,获得重大外交成功,这与他惊人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

七、结语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活美的重要方面。语言美不美,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面貌文野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语言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提倡语言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情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语言美是青年成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注①转引自楼焕甲,刘芳《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28页。

参考文献:

[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172.

[3]康家珑.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4]林冠夫,朱迪卓.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98.

[5]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勇.人格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5.

[7]钱理群.鲁迅杂文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40.

[8]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1.

语言美范文篇3

[关键词]语言美;心灵美;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精神文明建设

Abstract:Eleganceinverballanguageisnaturaldemonstrationofpersonalvirtueandimage.Eleganceinverballanguageaccountsforanimportantpartofsocialistspiritu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swellasthetokenofdevelopmentandprocessofcivilization.ThusEleganceinverballanguageisoneurgentneedofspiritu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swellasthetimelycall.

Keywords:eleganceinverballanguage;thebeautyofsoul;moralcultivation;culturalcultivation;constru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

“言为心声”,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1]意思是说,有了真情实意,才会有美的语言;有了智慧的心灵,语言才优雅动听。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这种内心世界的美,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否则,它就无法表现出来,就不可能被人们所感知。一个人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行为高尚是伟大的思想的自然结果,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考虑》中说:“人类本性是这样确定的,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做到自身的完善。”①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侯,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马克思、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有美的心灵,都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感人至深。

一、思想是语言美的灵魂

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点。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利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3]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伟大的人物必有非凡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有非凡的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同机会主义如蒲鲁东、巴枯宁的斗争中,利用各种讲坛,给予机会主义者们以有力的抨击,显示了革命真理无坚不摧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昆仑”为描写对象的光辉诗篇,展开了奇思妙想,以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发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呼喊:“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两句以气吞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想象,要“倚天抽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将这“裁为三截”的昆仑山,“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4]慷慨无私地分别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这该是怎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二、道德美是语言美的核心

立言行事,以德为本。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公认的待人处事的准则和信条。比如:爱国主义、先人后己、正直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因篇幅所限,现只就爱国主义来谈。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青年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一次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题的演讲会上,演讲者以澳门回归开启话题,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呼唤台湾早日回归。其中,演讲者讲述了台湾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涂必昌老人和台独分子作斗争的事例。一些台独分子在涂必昌老人面前挑拔说:“你爱大陆,可是大陆爱你吗?你的父亲当年不是被共产党判处了死刑吗?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啊。有仇不报非君子也!”涂老先生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反驳说:“何谓君子?是君子就应该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我父亲的死,这是我家庭的不幸!你们要搞台独,使祖国的山河破裂,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不可饶恕!我以为君子应该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任何情况下,国事都要大于家事!”对此,演讲者作了如下议论:“朋友们,这是多么深明大义,又是多么正气凛然!这是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呼喊,这是中华儿女要求统一的呼声!是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的艰难困苦,一切的矛盾纠纷,一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恩怨,都会在这一神圣的理念中得到完全的化解。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50年来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5]131涂先生反对分裂的道德是美的,因而语言是动人的。

三、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的、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

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还想不想蜀?”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

伟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194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出于外交礼仪,与握手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巾擦了擦,然后收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手后朝手边的垃圾箱一丢。顿时使人瞠目结舌。众记者立即报道了中国总理的精神道德、礼仪风度上都高出杜勒斯一筹的消息。杜勒斯在丢脸之后,更加阴险地利用各国代表团宴会之机,秘密布置在餐桌上摆上有希特勒纳粹党标志的巨型蛋糕,企图使吃不好,不吃又有失礼节,从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谁知一步入宴会的大厅,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他先向赴宴的友好代表团团长一一颔首致意之后,突然伸出右手高举餐刀,一面用左手招呼大家:“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联合起来,把它消灭掉吧!”[6]铮亮的餐刀几下子就把纳粹党标志划得四分五裂,扬扬得意的杜勒斯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过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是他见到的最厉害的政治家之一。杜勒斯阴险奸诈,狭隘愚蠢;光明磊落,豁达机智,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帝国主义者的恶意挑衅,没有拔剑而起,也没有怒形于色,而是处变不惊,在谈笑之间,顿挫敌人的狂妄气焰。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言出于思,情动于心。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情能动人,但未必能折服人。要想真正使人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就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只有情理结合,情理交融,说服才有力量。例如,作家谌容有一次应邀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她刚登上讲台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难堪的问题:“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顺水推舟地回答道:“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谌容由近及远,以小喻大,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的关系。融情入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令人信服。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口才表达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为对方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美。广博的知识会使你的讲说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让听者如沐朝阳,如坐春风。

文化修养愈高,文化知识愈丰富,你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说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缺乏知识储备,孤陋寡闻,会使你语言表达成为无本之木,以至文思枯竭,捉襟见肘,期期艾艾,不知所云。

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很难做到言谈文雅,更不可能妙语惊人。

鲁迅曾经论“他妈的”为中国的“国骂”。乡下人说话,语汇贫乏,词不达意,“妈的”这个词儿,往往一词多用,“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如果我们中有人说话也变成这么一套:“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是妈的了。”[7]岂不令人咋舌!

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有之于内,发之于外,内养外发,势所必然。狮城论辩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试想,你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东西一无所知,又怎能同人家争论“人性本恶”的论题。同志博览群书,有人统计,他阅读、手书、引用过的诗词多达1662首。正因为如此,他写文章才能博大精深,闳中肆外;他做演讲,才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成为雄视一代的语言巨匠。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我们说,语言美首先是由内容美、思想美决定的,但这并非轻视语言的形式美、艺术美,否定语用技巧。孔子早就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他说“情欲信,辞欲巧”,这样才能说服打动对方。说,缺少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鲁迅说:“单是题材好,是没用的,还是要技术。”[8]老舍先生说过:“近几年来,我们有些不大重视文学语言的偏向,力求思想正确,而默认语言可以差不多就行。这不大妥当。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没有高度的语用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9]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为人处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在人际交往中,他讲究刚柔相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他纵横驰骋,游刃有余,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艺术,更是令人折服。

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致辞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民间的来往中断了20年。”[5]323这一句非常高妙的委婉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直接挑明原因,会刺激对方,以“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来说,对方可以意会,其他人根据两国关系的背景,也不难知道“这原因”指的是什么。以委婉的措辞,达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赞誉。

又如,邓小平于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正式访问美国,在卡特欢迎邓小平一行的国宴上,邓小平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美关系史上新的时代开始了。”[10]邓小平巧妙地把30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和第一次以建交国家领导身份正式访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起来,利用这个时间上的特殊条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开创中美友好的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邓小平这次访美,获得重大外交成功,这与他惊人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

七、结语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活美的重要方面。语言美不美,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面貌文野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语言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提倡语言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情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语言美是青年成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注①转引自楼焕甲,刘芳《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28页。

[参考文献]

[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172.

[3]康家珑.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4]林冠夫,朱迪卓.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98.

[5]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勇.人格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5.

[7]钱理群.鲁迅杂文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40.

[8]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1.

语言美范文篇4

小语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民族感情。课文中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思想美“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田忌骞马》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穷人》、《小珊迪》、《夜莺之歌》也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美德,如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反抗侵略等。二、语言的规范美一位著名的外国语言学家说过:“你应注意的首先是,不论说哪一种语言,都要力求纯正,遵守语法,我们决不违反语法。”汉语主张遣词造句的目的是“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语言不仅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而且合乎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如《白杨》、《可爱的草塘》等课文,都符合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具有情意性、形象性、变异性和独创性等特征。《鲸》、《太阳》等常识性课文则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语言运用讲究精确性和简明性。三、语言的艺术美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彩,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感强,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如《落花生》的语言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五彩池》语言的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狼牙山五壮士》则具语言的雄壮美,激越人心,直捣心田。</P><P>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寻找合适的角度。不同的文章,语言美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文体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各有特色的。如同为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一文长短句错落有致,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都能使人感到太阳初升时的那种跃动着的朝气;〈趵突泉〉句式则比较整齐,有一种近似赋的韵味,使人品味到一种欣赏大自然风光的逸致。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时,可从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角度切入,去体会语言美的特点。(2)运用恰当的方法。方法之妙,全在运用得当。应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选择体会方法。①比较分析法。有的文章,用词造句匠心独运,即使是非常普通的词语用在具体有语境中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对这类词语,可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去领领会其中的奥妙。如《燕子》文中“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哪”,句中用的为什么是“几痕”,而不用几根,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品味出来。此外,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常用比较分析法。②逐词品析法。有的句子较长,含有丰富的信息,表达非常深刻的感情,可引导逐词品析。如《少年闰土》文中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句子含义深刻,必须引导逐词理解。如“一些事”指什么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在什么地方?“天空”前面为什么要加上“高墙上的”、“四角的”等词语?③朗读法。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没有反复的咏诵是难以体会的。运用朗读法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朗读技巧,如重音、快慢、停顿和语气等,读得多了,就能得心应口,即使是即兴演讲,也能张口即来,并合乎语言规范。④想象法。有的课文,有鲜明的意境,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入境。可采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入境,要求学生边看图像边想象文中的语句,把图文联系起来,再离开图,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造之境,最后让学生既离开文也离开图而用自己的话把文中的意境描述出来。⑤体味法。应在反复中进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如《落花生》一文,对话部分可用朗读法,对话中父亲对花生与石榴的评述,可用想象法,文中的中心句可用比较法、联系实际法等。综合运用各种体会语言的方法,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落花生》所表现的思想美。⑥积累法。对文中的优美词句,应引导学生摘录,熟读成诵。积累多了,表达的时候就会自然从笔端流出。

语言美范文篇5

关键词:语言;规范;科学;针对;鼓励;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起来时刻处于高度重视的程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语言艺术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良好的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而锤炼的。作为教师的语言艺术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语言为信号的口语,以文字为信号的书写语,以眼神、手势、身姿为信号的态势语等。

下面就教师的语言艺术谈些个人的认识:

一、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学生形象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而教师语言必须规范。讲普通话,用规范词。古人有过:“言为心声”,“心慧则言秀”的说法。“心慧”就是这才能到发音用词节奏语调准确,才能把教师的声表达出来。

二、教师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

教师课堂用语不同于平时的闲谈,必须具有科学性。例如:符号“0”在数学、语文、音乐、化学中所表示的概念不同,含糊不得。讲授不同的学科就要使用不同学科规定的术语、概念。比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当中的“货币”。科学的语言来自深厚的基本功。既不是珍珠型的,尽管颗颗闪光,但缺一条主线贯穿,也不是雕梁化栋,精细绝妙,只靠几根木柱支撑,而应当是金字塔型的,有雄厚的基础,有严密的结构,有突出的尖端。有这样的语言功底才能在课堂讲授上游刃有余,运用自如,把教师要传授的知识表达得完美无缺,学生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

三、教师语言要有针对性。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正是说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个教学班是由不同家庭生活环境教育出来的学生组成的,因此性格各不相同。有自尊心强的,有自尊心差的,有性格外向的,有性格内向的;有胆子大的,有胆子小的,有骄傲的,有谦虚的等。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次听课时,一位教师提问了个胆子小的同学,他借口没准备好。”这位教师及时引导说:“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敢于回答是自信,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敢于发言是种伟大;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回答的不理想是可以理解的,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如果回答很精彩是难能可贵的。”经过教师的引导,这位学生回答了问题,而且回答得很好,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如果这位教师不去引导,只是让他坐下的话,那么这位学生以后就更没有勇气回答问题了。

四、教师的语言要具有鼓励性。

鼓励是当教师的最好的办法。有些教师则是以冷硬”、“辣”的语言,结果适得其反,传授知识忌用“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忌用“呆”、“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忌用“真行”、“真了不起”的冷嘲;批评错误时忌用“没治了”、“看透了”等词。教师的语言应当是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教师语言要具有教育性。

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而教师在引导、点拨时要注

意寓教育于其中。每个学科都有其思想性在其中,语文课对山河的描写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数学家的治学态度,都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好素材,就连平时学生说话的每个字也要注意引导。如教师教小学生用“打”组词,一位学生回答说“打人”的“打”,这位教师立即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怎么能打人呢?这一引导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因此,教师要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学生学习实践证

语言美范文篇6

如果一个西席不注意自己的穿着梳妆,穿着得过于恣意、寒伧甚或邋遢,就会给人一种穷酸迂腐、愚昧傻愣的形象,从而削弱西席的权威、神圣感和感召力。门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会失笑、恶心甚而生出作贱老师的开顽笑。门生一旦形成对老师的反感、下游,就会失去对老师的兴趣和信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反地,如果一个老师太甚看重穿着梳妆,总是穿金戴银、寻求新奇、奇特、浮夸、吐露等所谓时髦的衣饰发型,又会被以为轻浮而不端庄、浮浅而无内在、油头粉面、满身铜臭,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同时有可能在门生中造成一种不良的导向。可见作为一个西席来说,太甚注意自己的穿着梳妆与穿着太甚恣意都是不妥当的。

真相上,西席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一个特别的群体,他担负着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因此,他的职业特决定了他的衣饰必须质地考究,款式规矩,搭配自然,清洁整洁。也只有这样的衣饰,才是西席得体的衣饰,才不会掩损西席作为“太阳底下最鲜丽的职业”毫光,才不会贬损西席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心胸。端庄慎重、调和雅致、大方得体的衣饰可以表现出西席良好的精神面目,从而塑造了西席良好的职业形象、民众形象,这自己即是一种美的创造,一种美的享受。门生在对这一美的欣赏中孕育发生愉悦的情绪,进而孕育发生浓重的兴趣,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特别是门生在对西席衣饰的审美历程中,有可能把老师奉为模范、偶像举行崇敬、模仿,从而给门生一种健康良好的衣饰导向,这是有声教学语言所难于到达的效果。由此可见,西席的衣饰不光是一种自我形象的私人包装,也是一种职业形象的民众艺术,它不光关连到教学的效果,也关连到门生的审美。因此,作为一名西席,我们肯定要珍视自己的衣饰艺术品位,用好自己的衣饰语言,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本免费结业论文来自-

虽然,这里只因此西席衣饰为例,坐井观天,从而说明无声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另外,无声的教学语言还有西席的眼光语、微笑语、姿态语和手势语等体态语言。一样平常地说,自然亲昵的眼光、柔和静雅的微笑、大方得体的姿态,简明有力的手势都与调和雅致的衣饰语一样,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肯定要高度珍视无声教学语言的作用并艺术地运用无声教学语言。

语言美范文篇7

李老师的课所以能达到第一种境界,主要是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具体分析,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教材体现了作者的语言美和客观情境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选择的,大都是一篇篇语言规范、优美、思想内涵丰富的佳作。每篇作品都体现出作者对客观事物、景物、人物的认识,体现出作者创作时所置身的情境,达到“景语”和“情语”的统一。作者对某些事物、景物、人物感到美,产生美感直觉,决不是个人主观任意的产物,也不是个人偶然主观产生的“梦境”,而完全是客观地、必然地决定于他所处的情境。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同一景物、人物、事物又有着不同的美感直觉和客观美的统一,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这之中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和语言修养。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桂林山水本身是客观美、情境美,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桂林山水之美的境界。达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第二层:教师的教学要把作者的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再现出来。一般教师往往忽视作者所写的客观性情境的再现。而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正是要把学生带入作者创作时置身的情境之中,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为此,(1)需要教师想象出作者所反映的景物、人物、事物的具体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要有桂林山水的直接或间接感受;(2)理解作者是怎样概括客观景物、人物、事物的。如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桂林山水之美的。达到教师自身的美感直觉和教材所反映的情境美的统一。一般的阅读,到此水平即达到目的。因为教师还要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因此,教师还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语言训练重点,为教学设计出一套教学方法。

第三层:学生学习要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这是教学目的。李老师的课,对教材钻研得非常深入,既能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又能巧妙地指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反映的具体情境之中,使学生顺利地达到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统一的目的。她常用板画、音乐等形象教学手段,而最常用的、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如教《桂林山水》一课,理解桂林的水美一段,教师除运用板画、插图、音乐帮助再现桂林山水之美外,主要设计了四个水平的语言训练项目:(1)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概括地理解桂林的水是静、清、绿的;山是奇、秀、险的。初步理解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2)从句子变化中理解桂林的水美。如漓江的水静、清、绿,用什么连词把静、清、绿组成句子?如果把静、清、绿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样?看到漓江的水不禁要赞叹,改成感叹句又怎样?这不仅是单纯的语言变化,而是通过语言变化,调动学生的情感,理解漓江的水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3)进一步理解漓江的水静、清、绿的具体描写。通过读课文加深美的感受,接着教师要求通过语言理解“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师生“荡舟漓江”,听着音乐,激发学生多种感受,教师优美的语言叙述,支配着学生的想象,通过学生的感知与情感活动,把学生带入漓江畔的情境之中,充分体验着漓江的宁静。学生进入的情境与教材描写的情境一致,从而可以具体地理解词句含义及显示的形象。由于是语言训练,此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描写水流声音的词,如潺潺、淙淙、哗哗,听到漓江水流的声音吗?看看漓江的水在流动吗?听不到、看不到、好静啊!你只觉得船在向前移动。此处,不仅复习了形容水流声音的词,同时用反衬方法又一次体会到漓江的水多么静啊!又一次使学生理解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用同样的方法,使学生具体理解“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两句话。(4)移情训练,教师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小河”。要求把该句改成排比句,并加修饰语。由爱漓江,移情到爱祖国的江海湖泊。同时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一次体现出语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的统一。这四个层次的语言训练,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由理解到运用;由语言的深入理解带动情感的加深,最终使学生既学了语言,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到情境之美,受到美感教育。具体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景、物、语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

三、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生活美的统一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往往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中。李吉林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不限于课堂之内和书本之上,而是常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生活中去,在观察玩赏中,就生活中提供的景、物、人创造出生动鲜活的情境,自然、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语言。例如教完《初冬》一课,带学生到郊外游玩。孩子们忽然听到小河对面传来一阵笑声。李老师迅速抓住这一生活情境,开始了有趣的师生对话:

师:你们听,河那边传来了什么声音?

生:河那边传来一阵笑声。

师:你们听,河那边传来一阵谁的笑声?

生:河那边传来了一阵姑娘的笑声。

师:你听到一阵什么样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咯咯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欢乐的笑声。

生:我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

师:这笑声如果不用“清脆的”、“欢乐的”,打个比方说,会吗?

生:那笑声有点像小铃铛。

生:那笑声像小鸟的歌声一样快乐。

生:那笑声就像小河的水在流。

师:姑娘为什么这样开心?

生:因为今年粮食丰收了。

这段谈话有景有情有思想,语言逐步具体、生动,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

又如《在春天的田野上》、《雪后的原野》等课文都有类似的野外对话训练。每次出游都有一个目的,一个主题,做到围绕中心分层次进行。这样就把生活、观察、思维、想象、语言都溶于一个整体训练之中,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学生的学习不限于一本教科书中,乏味地、单调地重复各种文字游戏式的练习,而是很自然地把语言和生活统一起来。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如何观察生活,用语言描写生活,体验着真切感人的情和理。从而印证了歌德讲的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李吉林老师善于把孩子们带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学生面对生活所展现的情境,教师依据语言规律,调动学生在课本上、生活中已掌握的词句表达所见所闻,在欢快的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目前,这样的活动,已发展成为“野外情境课程”。特设了与之相适应的观察说话、观察写话、情境作为项目。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上课,不仅学习语言,使学生学的语言在自然环境中复活,丰富发展学生语言。同时还使学生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陶冶学生的美感。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地点、内容、方法已形成一定的体系。这是在课程设置上的一大创造。

生活之树使情境教学永远常青,也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李吉林同志热爱生活之情是深切的,否则她是不会发现生活之美的。她曾深刻地谈到:“家乡的田野,在这广阔而富有的天地里,可以给孩子们的太多了,有知识的获取,也有智慧的启迪;有美感的享受,也有劳动的欢愉。”正因为她热爱生活,才会带领孩子们到生活中去拥抱大自然和社会,才会激发孩子们用语言去描绘、叙述、歌颂生活之美。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在审美意义上之所以高出一筹,其根源也在于此。

情境教学是我国“境界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在不断发展,已创造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原理、方法及教学模式。现已构建起“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新体系。这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一大创举。我相信“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之花会越开越鲜艳。

语言美范文篇8

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和思想观点。要提高表达能力,首要的不是磨利嘴皮,而是要磨砺思想,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没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哪有义正严辞;没有临危不惧的胆略,哪有侃侃而谈。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3]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

伟大的人物必有非凡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有非凡的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同机会主义如蒲鲁东、巴枯宁的斗争中,利用各种讲坛,给予机会主义者们以有力的抨击,显示了革命真理无坚不摧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中,以“昆仑”为描写对象的光辉诗篇,展开了奇思妙想,以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发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呼喊:“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两句以气吞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想象,要“倚天抽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将这“裁为三截”的昆仑山,“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4]慷慨无私地分别馈赠给世界各国人民,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这该是怎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二、道德美是语言美的核心

立言行事,以德为本。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公认的待人处事的准则和信条。比如:爱国主义、先人后己、正直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因篇幅所限,现只就爱国主义来谈。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既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青年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一次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题的演讲会上,演讲者以澳门回归开启话题,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中心,呼唤台湾早日回归。其中,演讲者讲述了台湾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涂必昌老人和台独分子作斗争的事例。一些台独分子在涂必昌老人面前挑拔说:“你爱大陆,可是大陆爱你吗?你的父亲当年不是被共产党判处了死刑吗?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啊。有仇不报非君子也!”涂老先生听后,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反驳说:“何谓君子?是君子就应该分清什么是国事,什么是家事。我父亲的死,这是我家庭的不幸!你们要搞台独,使祖国的山河破裂,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不可饶恕!我以为君子应该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任何情况下,国事都要大于家事!”对此,演讲者作了如下议论:“朋友们,这是多么深明大义,又是多么正气凛然!这是炎黄子孙发自肺腑的呼喊,这是中华儿女要求统一的呼声!是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的艰难困苦,一切的矛盾纠纷,一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个人恩怨,都会在这一神圣的理念中得到完全的化解。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50年来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5]131涂先生反对分裂的道德是美的,因而语言是动人的。

三、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人格,指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的、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

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还想不想蜀?”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

伟大的语言来自伟大的人格,人格美是语言美的基石。

1945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上,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在会议之初出于外交礼仪,与握手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一块手巾擦了擦,然后收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手后朝手边的垃圾箱一丢。顿时使人瞠目结舌。众记者立即报道了中国总理的精神道德、礼仪风度上都高出杜勒斯一筹的消息。杜勒斯在丢脸之后,更加阴险地利用各国代表团宴会之机,秘密布置在餐桌上摆上有希特勒纳粹党标志的巨型蛋糕,企图使吃不好,不吃又有失礼节,从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谁知一步入宴会的大厅,立即识破了这一阴谋,他先向赴宴的友好代表团团长一一颔首致意之后,突然伸出右手高举餐刀,一面用左手招呼大家:“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联合起来,把它消灭掉吧!”[6]铮亮的餐刀几下子就把纳粹党标志划得四分五裂,扬扬得意的杜勒斯一下子变得沮丧起来。过后,连他也不得不承认是他见到的最厉害的政治家之一。杜勒斯阴险奸诈,狭隘愚蠢;光明磊落,豁达机智,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帝国主义者的恶意挑衅,没有拔剑而起,也没有怒形于色,而是处变不惊,在谈笑之间,顿挫敌人的狂妄气焰。

四、情感美是语言美的内涵

言出于思,情动于心。没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就不可能阐发令人折服的宏论;没有真挚而炽热的感情,就不可能打动听众的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憾力,掀起“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感情高潮。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最后一次的讲演》之所以成为“狮子吼”,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仍感人至深,就是因为演讲中的正义、激昂和悲愤之情像一团火,点燃了听众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情能动人,但未必能折服人。要想真正使人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就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只有情理结合,情理交融,说服才有力量。例如,作家谌容有一次应邀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她刚登上讲台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难堪的问题:“听说你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请问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顺水推舟地回答道:“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深。”谌容由近及远,以小喻大,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的关系。融情入理,情真意切,言近旨远,令人信服。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

五、知识美是语言美的源泉

口才表达所运用的丰富知识,不仅为对方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美。广博的知识会使你的讲说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让听者如沐朝阳,如坐春风。

文化修养愈高,文化知识愈丰富,你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说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缺乏知识储备,孤陋寡闻,会使你语言表达成为无本之木,以至文思枯竭,捉襟见肘,期期艾艾,不知所云。

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言语道德修养问题,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很难做到言谈文雅,更不可能妙语惊人。

鲁迅曾经论“他妈的”为中国的“国骂”。乡下人说话,语汇贫乏,词不达意,“妈的”这个词儿,往往一词多用,“有时骂人,有时佩服,有时赞叹,因为他说不出别样的话来”。如果我们中有人说话也变成这么一套:“这妈的天气真是,妈的,妈的再这样,什么都是妈的了。”[7]岂不令人咋舌!

有丰富的知识,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有之于内,发之于外,内养外发,势所必然。狮城论辩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试想,你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东西一无所知,又怎能同人家争论“人性本恶”的论题。同志博览群书,有人统计,他阅读、手书、引用过的诗词多达1662首。正因为如此,他写文章才能博大精深,闳中肆外;他做演讲,才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成为雄视一代的语言巨匠。

六、艺术美是语言美的魅力

我们说,语言美首先是由内容美、思想美决定的,但这并非轻视语言的形式美、艺术美,否定语用技巧。孔子早就强调演讲要有文采,说话要讲求技巧。他说“情欲信,辞欲巧”,这样才能说服打动对方。说,缺少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鲁迅说:“单是题材好,是没用的,还是要技术。”[8]老舍先生说过:“近几年来,我们有些不大重视文学语言的偏向,力求思想正确,而默认语言可以差不多就行。这不大妥当。高深的思想与精辟的语言应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没有高度的语用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9]

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为人处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在人际交往中,他讲究刚柔相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他纵横驰骋,游刃有余,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外交语言艺术,更是令人折服。

例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致辞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民间的来往中断了20年。”[5]323这一句非常高妙的委婉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直接挑明原因,会刺激对方,以“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来说,对方可以意会,其他人根据两国关系的背景,也不难知道“这原因”指的是什么。以委婉的措辞,达到了曲径通幽的目的,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赞誉。

又如,邓小平于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正式访问美国,在卡特欢迎邓小平一行的国宴上,邓小平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美关系史上新的时代开始了。”[10]邓小平巧妙地把30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和第一次以建交国家领导身份正式访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起来,利用这个时间上的特殊条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开创中美友好的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邓小平这次访美,获得重大外交成功,这与他惊人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

七、结语

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活美的重要方面。语言美不美,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面貌文野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语言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提倡语言美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情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语言美是青年成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注①转引自楼焕甲,刘芳《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28页。

[参考文献]

[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2]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172.

[3]康家珑.语言的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4]林冠夫,朱迪卓.诗词鉴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98.

[5]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勇.人格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5.

[7]钱理群.鲁迅杂文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40.

[8]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1.

[9]老舍.戏剧语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37.

[10]徐丹晖.语言艺术探讨[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4.

[摘要]语言美是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道德、人格、情感、知识、审美心理等,总要借助语言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语言也表现其内心活动的内容。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语言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语言美范文篇9

关键词:歌唱艺术,声音美、语言美、情感美、统一性。

一、声音美的传递

歌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人类出于本能的最原始的音乐表现。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表现出来的,歌唱的声音美是歌唱艺术美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强调了以人声为基础的声乐艺术魅力。

歌唱艺术的声音美是通过完美的发音技巧来体现的。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或戏曲唱腔等,无不强调歌唱的声音美,而要达到歌唱的声音美,使歌唱美妙、技巧非凡,就必须刻苦地训练自己的歌唱技能技巧,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修养。若声音不美,再美的乐器伴奏,也不能达到歌唱美的高度。

歌唱艺术中美的声音是有生命、有活力、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美是由自然嗓音、科学发声和音乐修养,审美心境等因素构成的。天生的好嗓子是形成声音美的物质基础,但天生的好嗓子不会自然形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美的歌喉,它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声原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因材施教,根据各自的声音扬长避短,且对其进行音乐素养和审美心境的训练,使其具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心境。正如一块好的宝玉要经过塑造才能形成好的成品一样。

只有用上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嗓子才能发出歌唱所需要的美的声音。此外,歌唱活动中身体的放松、喉咙的打开、气息的运用等都是实现声音美必不可少的因素和条件。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要有丰富的学习和歌唱经验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懂得在活人身上制造乐器的道理,从而实现歌唱声音美的完美传达。

音乐的选择是从心的,从着个人的情绪的,从着大家一颗追求美的心灵的,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为着追求形式,追求声音的洪亮。我讨厌为唱歌而唱歌。因为每一段音乐,都是有情绪的,象文学作品一样,歌唱者要去解读他,才可以发现里面的生命。音乐是有旋律,有节奏,有强弱的。音乐同样是可以表现的。如果仅仅木讷的演唱,那就背离的音乐的本性。不能称其为真正的音乐。

在古文《列子·汤问》里记载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可想而知,美得歌声可以给人带来多大的震撼力。美得声音能给人带来美得享受。

二、语言美的桥梁

歌唱艺术是诗的语言和动听的旋律完美结合的艺术。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只有歌唱乐器能够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而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因此,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公务员之家

歌唱艺术是美化语言的创造,歌唱渗透着语言,语言溶解着音乐。歌唱语言是说话语言审美强化和夸张,更具美的表现力。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学习过程中,歌者不仅要深入剖析、透彻理解、努力发掘歌词的诗意美,同时亦要加强文学修养,不断地提高理解和掌握音乐文学语言的能力,了解歌唱语言的审美属性,充分调动歌唱手段和优势,将歌唱语言美完美地表现出来。

很多人是因为语言的美从而感受了音乐旋律的美,那一句句优美富有意境的歌词,让听者充分感受到了旋律的语言相结合的强大,也充分彰显了作曲者的心境,当人世间所有的情感都通过那七个音符和一些文字表达的淋漓尽致时,我们不得不被这种美给震撼。当然,在空间的意义上,词作家并不关心世界的全部,而只是专注于其中那最能触动情思、凝聚情思的一点,然后在时间中展意驰情。因此,老练的词作家对空间的“占有”往往并不贪婪,有时仅仅是一种色彩、一分光亮、一点声音就可能成全他们完成一件艺术佳构。在歌词的创作中,“形式”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歌词不是情感体验的“外露”,而是情感体验的“表演”。

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在歌唱艺术中,尤其要注重努力发掘歌词的内涵,揭示歌词所要表达的主题,展示歌词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境。语言具有风格特征,歌唱语言的风格是由歌者来处理和掌握的,歌者可以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决定歌唱语言的风格。如有些民歌在演唱时就可以用地方色彩浓郁的方言,这样语言风格与歌曲内容一致,同时也充分表现了方言所特有的语言风格美,而歌曲的地方特色和韵味亦可以淋漓尽致地宣扬开来。语言美的前提是字与腔的完美统一;字与腔共同担负着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字要吐得清楚,同时又要得到好的共鸣,即“字正腔圆”。清晰、生动的语言是刻画艺术形象、塑造音乐主体的重要因素。在歌唱语言美的塑造过程中,歌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形式、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以规范的语言和生动的感情朗读歌词,通过朗读细心揣摩歌词文学语言本身的内在韵律,体验歌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特点,把握歌词的整个语气、语调、情绪和语势特点,然后再将这种特点与曲调美结合起来,使歌唱语言更具个性美,以强化歌唱语言的美感,更好地向观众传达歌唱艺术的语言美。

而歌词却和诗歌不一样,从交流的观点看,诗歌似乎更强调创作的敏感性与作品的关系,强调情感表达者与情感的关系;而歌词则更强调情感倾吐与情感接纳的关系,强调作品与作品接受者的关系。因此,诗更倾向于心灵的独步,而歌词更倾向于心灵的交流;诗更多个人化的成分,而歌词则更多公众情绪的表达;诗更倾向于雅致化,歌词更倾向于通俗化。歌词与音律的结合把我们带入了音乐的另一个层次。

三、情感美的渲染

歌唱艺术中,声音是表现情感的条件,情感是声音的主题。演唱者的情感体验是歌唱艺术情感美的基础,我国古代乐论《乐记》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以说是音乐美学史上关于歌唱情感美的最早的精辟论述。实现歌唱艺术情感美的传达,不仅要求歌者深切体验歌曲的情感,而且要切实体验词曲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情感内涵。“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只有声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歌唱艺术的情感美。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反映生活。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如果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情感理解和体会得越深,那就越能充分的表现出音乐的韵味和魅力。相反,如果只掌握了表现作品的形式和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那就只能像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涵义,由此带来的效果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

歌唱者的情感和情绪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的感情沟通正是情感、情绪的感染功能,才能以情动人。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表现特定的情感,为满足人们的感情的一种需要而创作的。像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者在演唱时,既要把种植葡萄和培育爱情联系起来,又要把纯真爱情和建设家园、保卫边疆联系起来,还要把创建美好生活和民族风情联系起来。只有如此,歌中葡萄小苗的栽培,藤蔓的缠绕,果实的成熟和“心儿醉了”,才更具情感的层次、深度和回肠荡气、撼人心魄的魅力。因此。歌者在演唱时要反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意境,从情感内涵上去把握音乐作品,使这种情感内化为解释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受到“撞击”,产生共鸣,形成一种表现的欲望,然后用歌唱的技能、技巧将其表现出来,把这种情感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也产生共鸣,这是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和传达歌唱艺术情感美的重要方面。

正确地把握情感。贵在真实自然。通过艺术化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艺术地、富有感情地去运用歌唱技巧,才能赋予歌唱技巧以无穷的生命力,才能更充分地去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歌唱艺术的情感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也不是具体的思想。而是一种感觉,是可以体验的,也是可以理解和交流的。为了充分表达歌唱艺术的情感,歌者不但要注重声音表情、语言表情、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的协调统一,而且要实现彼此的融合,才使歌唱艺术生命更具美感,更加生动感人。

四、意蕴美的展现

语言美范文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策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课堂上的审美教育是零星的、不成系统、不自觉的行为。正是基于此,笔者才认为有必要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探究的,为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欣赏语言美

汉语是世界上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语言之一,其丰富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欣赏汉语的语言美,那么学生在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之后,就有可能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就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了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摇曳多姿的特点,同时感情饱满,是艺术美的范本,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欣赏课文语言美入手进行审美教育,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还能从中接受美的熏陶。譬如教学《山中访友》,课文开头就是“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样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拟人化的手法的妙处,作者以“风”的活泼调皮,来衬托自己沐浴在微风中心旷神怡之感,不仅生动传神,还暗含了作者对索溪峪的钟爱。学生在欣赏了这一范例之后,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魔力,进而萌发寻找美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语言美,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欣赏意境美

我们习惯于将意境美归类于古诗词的欣赏,其实不然,凡是经典作品无不以独特的意境美吸引读者。营造优美的意境,是名家们吸引读者的拿手好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引导学生欣赏作者们创造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健康的意境中接受人文熏陶。还是以《索溪峪的“野”》这一课为例吧,为了引领学生真切地欣赏“野”的意境美,我课前搜集了有关索溪峪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经信整合,在学生完成读完课文初读之后,用多媒体展示准备的资料,这样引导学生将课文文字与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欣赏索溪峪的美丽景色,感受“野”的意境美。然后要求再读课文,读出感情,譬如读描写猴子的文段时,语调要轻快活泼,读描写奇绝的山峰文段时,语调要充满惊叹,将学生置于索溪峪之中,品味“野”的魅力。当然课堂上还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欣赏作者营造的意境,从而涵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操。

三、欣赏朗读美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载体,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拼图。小学生喜欢唱读,这是因为不明其义、不得法的表现,小学生朗读课文需要我们的精心指导,我们应以叶圣陶先生的“美读”理念为准则,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我们先示范“美读”,然后对学生进行“美读”训练。如指导学生朗读《北京的春节》,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再以京味儿语调范读课文,这就将老舍的那种情感演示出来了,文中的人物活动活灵活现地出现于学生眼前。再让学生进行“美读”练习,口、耳、心高速运转起来,多方角度感知文本,恍若与老舍先生对话,这对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大有裨益。

四、欣赏创造美

在实践中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是提升其审美能力的关键。譬如学生完成了《索溪峪的“野”》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去郊游,或参观动物园,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完成审美教育的迁移。同时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将美人美事美景描绘下来,模拟课文所运用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学生完成了创造美之后,再引导学生彼此观摩,欣赏彼此的语言美、意境美,欣赏同学的优点,在达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将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教材文本中的美的因素,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建塑完美人格,成为有修养、有良好情趣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王超2017年《聚焦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学周刊》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