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机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4:10:08

运行机理范文篇1

【关键词】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软件设计

一、异步电机软起动

异步电机软起动器可减小电动机硬起动引起的电网电压降,使之不影响与其共网的其它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可减小电动机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会造成电动机局部温升过大,降低电动机寿命;可减小硬起动带来的机械冲击力和冲击力加速对所传动机械(轴、啮合齿轮等)的磨损;减少电磁干扰,冲击电流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干扰电气仪表的正常运行。软起动使电动机可以起停自如,减少空转,提高作业率,因而有节能作用。

对于电动机的软起动,大致可分为有级和无级两种。有级型的软起动有定子串电抗器降压、液态电阻降压、星-三角(y-△)降压、自耦变压器降压和延边三角形降压等。无级型软起动有开关变压器降压、磁饱和电抗器降压、晶闸管串联降压软起动等。由于有级型降压软起动的调节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电流冲击,因此对电机的软起动效果有限。而在无级型软起动器中,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提高和功率器件的发展以及铜、铁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晶闸管串联式的高压软起动装置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

二、降压起动原理

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通到三相电源上,转子从静止升速到稳定状态,这一过程叫起动。在合闸的瞬间,电动机的转差率为1,起动电流等于堵转电流,起动转矩等于堵转转矩。随着转速升高,起动电流从堵转电流逐渐下降,最后稳定在某个数值。较高的堵转转矩表明电动机能在较大负载下起动,并获得较大的加速度,但过大的堵转电流会在供电线路上产生很大的压降,使电网电压波动,直接影响到接在该电网上电气设备的运行。异步电动机的t形等效电路图。

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装置系统所示。晶闸管串联的功率单元联接在三相高压电网与电动机之间,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传送回来的信号按事先设定好的起动曲线进行移相调节。控制单元发出的晶闸管触发信号经光纤传送到晶闸管触发单元,用来调整晶闸管的导通角,进而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使得输出到电动机上的电压按照一定曲线缓慢上升,实现电动机的软起动。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旁路接触器吸合,电动机处于旁路运行状态。控制单元仍然进行在线检测,负责电机的电压、电流的显示及各种故。

三、高压软起动、晶闸管串联单元设计

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应用的电动机大多是6kv和10kv电机,做为串接在高压电网和电动机之间的功率执行器件,单只晶闸管还不足以承受6kv的高压,虽然单只晶闸管目前已经成熟地发展到单只耐压6500v,但考虑到电网波动、浪涌及耐压余量等可靠性因素,在设计6kv高压软起动装置的时候,功率单元采用3只晶闸管串联的方式来提高耐压值。同理在设计10kv高压软起动装置的时候采用5只晶闸管串联组成高压阀组。

(1)单相6kv高压晶闸管功率阀组所示。scr1~scr6为大功率高压晶闸管,它们每三个串联后再反并联组成单相功率串联阀组,以实现软起动器对交流电机的控制。这6只晶闸管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同一生产批次的产品,以减小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产生的自身特性诸如伏安特性、反向恢复电荷、开关时间和临界电压上升率等的差异,影响均压。r1、r2、r3为静态均压电阻,用以实现晶闸管的静态均压。静态均压电阻选用无感电阻,阻值为晶闸管阻断状态等效阻值的1/40,且功率留有足够大的余量。r4、r5、r6和c1、c2、c3共同组成动态均压网络,用以实现动态均压。通过选择,各电阻和电容的参数误差应非常小,电容的取值根据晶闸管的最大反向恢复电荷和最小反向恢复电荷的差值计算求得。均压过程主要是由电容c完成的。串联的各只晶闸管开关速度不会完全一致,而会稍有差别。电容c上的电压在静态情况下数值相同,在开关过程中,由于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加在各只晶闸管上的压降不会发生跳变。由于开关过程中各只晶闸管中电流不一致所造成的影响由电容c的充放电补偿。

(2)接口单元设计。单元包括电压传感器接口、电流传感器接口、光纤传送接口、故障检测接口及人机交互接口等。其中电压信号采用高阻降压方式,并考虑到系统兼容性,将电路设计成3kv、6kv、10kv通用,以方便产品生产。电流传感器采用标准x/5电流互感器加高精度电流霍尔的形式,将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后送到cpu进行运算。高压与低压间的信号传送采用光纤传输,既保证信号的实时性及可靠性传输,又起动高低压隔离作用。信号经过接口电路编码后通过光纤传送至触发单元,触发单元将信号解码并经过相应处理后用以触发晶闸管。触发单元的供电采用高位、低位相结合,每只晶闸管的触发电源各自独立。人机接口采用贴膜式软键和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为4行8列,设计成4级菜单管理模式,可预设中文及英文显示。

四、软件设计系统实验

软件设计是系统控制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适应各种不同负载的应用,软件设计上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起动曲线,包括电压斜坡起动、限流起动、突跳起动及软停车曲线等。同时设计完善的保护功能,包括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欠压保护、晶闸管过热保护等。电机的参数及各种保护参数可由用户根据现场应用情况自行设定。

系统设计完成后,用6kv/1000kw电机进行了带载起动实验。电机额定电压6kv,额定电流112a,额定转速1480r/min。起动电流单相波,起动电流平稳无冲击,峰值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6倍左右,起动时间22s,电网电压无明显波动,达到了良好的起动效果。公务员之家

运行机理范文篇2

关键词:脱粒机;原理;安全使用技术

脱粒机的种类和形式很多,按其适应作物的情况可分为通用脱粒机和专用脱粒机;按作物的喂入方法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按其结构及完成工作的情况可分为简易式、半复式和复式3种方式。简易式的脱粒机结构简单,仅有脱粒装置,只能将谷粒脱下,不能进行分离和清选。半复式脱粒机结构比较复杂,除具有脱粒装置外,还有简单的分离装置和清选装置,可进行初步的分离和清选。复式脱粒机除具有完善的脱粒、分离、清选装置,除脱粒和分离外,还能进行多项清选,将谷粒进行分级。

一、脱粒机的工作原理

脱粒机一般由喂入装置、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和机架等组成。脱粒时,谷物由人工铺放到喂入台上,经喂入台送入脱粒装置,由滚筒脱粒。脱粒后的长茎秆从出草口被抛出。谷粒及杂余混合物从凹板的空隙落下,轻杂余被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出机外,粮食落入出粮口后流出。设计有2级滚筒的机型,谷物经第1级滚筒脱粒后进入第2级滚筒,进行第2次脱粒,提高了脱粒净度,与普通机相比具有较高的脱净度。具有风扇和清选筛2种清选装置的机型,在风力清选的基础上,部分不能被风力吹出的轻杂物经清选筛清选后送出机外,加强了清选效果,清选出的粮食较为干净,清洁率明显优于普通机型。设计有逐稿器的脱粒机脱粒时,脱粒后的长茎秆经过逐稿器时被逐稿器不断抖动,使夹带在其中的籽粒被分离出来落入清选装置中,减少了籽粒的夹带损失。

STY-480型的脱粒机的清选工作则由扬场机来完成,脱粒时,由螺旋式推运器将籽粒和轻杂余运入扬场机,由扬场机以较大惯性向空中斜线抛出,籽粒由于质量大被抛出较远,而其他轻余被抛出较近,清选工作立即完成。

二、脱粒机的安全使用技术

2.1使用前准备

一是安全检查。拧紧松动的螺母,如皮带轮、机架、紧固螺丝、滚筒间隙调整螺母,滚筒纹杆或钉齿紧固螺母等,以防发生机械或人身伤亡事故。检查滚筒、皮带轮、轴承座等部件有无裂缝、断开或其他损坏情况。二是试运转。首先在各运转部门加注润滑油,装好传动皮带,先用人力带动脱粒机转动,查看有无卡滞、碰撞和其他异常现象,若有应及时排除。然后接上动力,进行空运转试验,正常后即可试脱,若无问题,就可转入正式使用。三是脱粒机作业场地要选平坦开阔的地方,并注意自然风向,出草和麦糠出口尽量与自然风向一致,以利于草和麦糠的顺利推出。当用于手扶拖拉机作动力配套时,应注意排气管的方向,不要面向出草和麦糠出口,也不要朝下安装以免引起火灾。四是操作人员衣着要紧凑,女同志要将发辫包起,防止衣服或头发卷入滚筒或传动皮带造成意外人身伤亡事故。严禁儿童在机器周围玩耍。公务员之家

运行机理范文篇3

关键词:脱粒机;原理;安全使用技术

脱粒机的种类和形式很多,按其适应作物的情况可分为通用脱粒机和专用脱粒机;按作物的喂入方法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按其结构及完成工作的情况可分为简易式、半复式和复式3种方式。简易式的脱粒机结构简单,仅有脱粒装置,只能将谷粒脱下,不能进行分离和清选。半复式脱粒机结构比较复杂,除具有脱粒装置外,还有简单的分离装置和清选装置,可进行初步的分离和清选。复式脱粒机除具有完善的脱粒、分离、清选装置,除脱粒和分离外,还能进行多项清选,将谷粒进行分级。

一、脱粒机的工作原理

脱粒机一般由喂入装置、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和机架等组成。脱粒时,谷物由人工铺放到喂入台上,经喂入台送入脱粒装置,由滚筒脱粒。脱粒后的长茎秆从出草口被抛出。谷粒及杂余混合物从凹板的空隙落下,轻杂余被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出机外,粮食落入出粮口后流出。设计有2级滚筒的机型,谷物经第1级滚筒脱粒后进入第2级滚筒,进行第2次脱粒,提高了脱粒净度,与普通机相比具有较高的脱净度。具有风扇和清选筛2种清选装置的机型,在风力清选的基础上,部分不能被风力吹出的轻杂物经清选筛清选后送出机外,加强了清选效果,清选出的粮食较为干净,清洁率明显优于普通机型。设计有逐稿器的脱粒机脱粒时,脱粒后的长茎秆经过逐稿器时被逐稿器不断抖动,使夹带在其中的籽粒被分离出来落入清选装置中,减少了籽粒的夹带损失。

STY-480型的脱粒机的清选工作则由扬场机来完成,脱粒时,由螺旋式推运器将籽粒和轻杂余运入扬场机,由扬场机以较大惯性向空中斜线抛出,籽粒由于质量大被抛出较远,而其他轻余被抛出较近,清选工作立即完成。

二、脱粒机的安全使用技术

2.1使用前准备

一是安全检查。拧紧松动的螺母,如皮带轮、机架、紧固螺丝、滚筒间隙调整螺母,滚筒纹杆或钉齿紧固螺母等,以防发生机械或人身伤亡事故。检查滚筒、皮带轮、轴承座等部件有无裂缝、断开或其他损坏情况。二是试运转。首先在各运转部门加注润滑油,装好传动皮带,先用人力带动脱粒机转动,查看有无卡滞、碰撞和其他异常现象,若有应及时排除。然后接上动力,进行空运转试验,正常后即可试脱,若无问题,就可转入正式使用。三是脱粒机作业场地要选平坦开阔的地方,并注意自然风向,出草和麦糠出口尽量与自然风向一致,以利于草和麦糠的顺利推出。当用于手扶拖拉机作动力配套时,应注意排气管的方向,不要面向出草和麦糠出口,也不要朝下安装以免引起火灾。四是操作人员衣着要紧凑,女同志要将发辫包起,防止衣服或头发卷入滚筒或传动皮带造成意外人身伤亡事故。严禁儿童在机器周围玩耍。

2.2脱粒机的调整

脱粒机的调整,尽可能做到脱粒与清选干净、破碎率低、损失小。调整时,要兼顾滚筒转速、滚筒间隙和风量大小三者关系以取得最佳效果。一是滚筒转速的调整。不同作物对脱粒机滚筒转速的要求有所不同,如脱小麦的滚筒转速一般要求在1000r/min左右。当用电动机作动力时,转速一般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选用合适的电动机皮带轮,使滚筒转速达到额定值即可匹配。有些脱粒机在出厂时厂家配备有电机皮带轮,但也有不配备的,自制时可依照下列公式计算皮带轮直径:电机皮带轮的直径×电机转速=滚筒皮带轮的直径×滚筒转速。当用手扶拖拉机作动力时,由于转速的调节范围较大,因此与脱粒机配套比较灵活。这时脱粒机的转速通过手扶拖拉机的油门控制。根据经验,脱粒机的滚筒转速高,脱净率高,破碎率高;转速低,脱净率低,破碎率低[3]。二是滚筒间隙的调整。滚筒间隙指滚筒和与凹版之间的间隙,一般在1~5cm。间隙大,脱净率低,破碎率低;间隙小,脱净率高,破碎率高。滚筒间隙根据作物的品种和干湿情况进行调整,易脱作物和作物含水率低时适当调大,不安全意识,防止工具或其他物件触及机器运动部分而造成意外事故。三是不能超负荷。首先是机器不超负荷易脱粒作物和作物含水率高时可适当调小。三是风量调整。风量大时,清选出的粮食较为干净,但易造成籽粒夹带损失。风量小时,清选效果稍差,但籽粒夹带损失减少。调整时要兼顾上述两方面,尽量做到损失少、清洗干净。

2.3使用过程注意事项

一是用电动机作动力时,应注意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要与脱粒机匹配,接线要牢固可靠,不用破损电线,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因电线短路而引起火灾。电源开关不应远离脱粒场地,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二是脱粒过程中要提高,不可让脱粒机超负荷工作。不论是用电动机还是柴油机作动力,工作时均不能超负荷。其次是人员不超负荷,连续作业时间不可长,麦收脱粒时,往往需日夜奋战,但是一般工作5~6h后,要停机,并对脱粒机及其动力机进行安全检查,使人得到休息,使机械得到保养,否则极易发生事故。四是秸秆喂入要均匀、适量、正确保安全。在脱粒机脱粒时,应注意均匀喂入,喂入量适当,不可将秸秆一起喂入,否则容易损坏机件和伤害人体。人的手臂绝不能伸进喂料口,以防被高速旋转的纹杆打伤,甚至打断手臂。

2.4脱粒机的保养

作业前应该将润滑脱粒机各运转部位,清理机器内外部的泥土、麦糠、杂物等,保证脱粒机在较好的技术状态下工作。脱粒机及其动力机的移动与安装,均需由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允许随意移动和安装脱粒机。移动电动脱粒机时,必须先关掉电源,绝缘电线不可在地面拖拉,以防磨破绝缘层,造成漏电伤人。柴油机的停机和启动,均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安全后再操作。每季作业结束后将机器内外部清理干净,将传动皮带置于放松位置或另外保存,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

参考文献:

[1]王显仁,李耀明.脱粒原理与脱粒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0(1):218-221.

[2]于影,李大伟.脱粒机的检查调整及正确使用[J].养殖技术顾问,2009(5):148.

运行机理范文篇4

关键词:涡轮增压器检查装配

目前,日本的很多厂家喜欢使用Turbo技术,典型代表是富士系列和三菱EVO。在欧洲最早把Turbo引入到汽车上来的就瑞典的审宝,后来沃尔沃也开始使用增压技术。德国也有两家车厂喜欢用涡轮增压,即奥迪和保时捷,代表车型是RS6和911Turbo。随着国内高档汽车的增加,涡轮增压器被广泛使用,对于一般用户来讲,能够初步掌握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及作用,从而采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延长期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是十分必要的。

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器的组成由涡轮,压气机,转子总成,轴承机构,中间体和密封装置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驱动废气涡轮旋转,废气涡轮带动同一轴上的压气机共同旋转,压气机压缩由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使空气被压缩后增压进入发动机气缸内,提高发动机进气量的装置,减少废气中CO、HC、CL粒等有害物的排放。废气涡轮与压气机通常装成一体。

二、涡轮增压器的作用

涡轮增压器按增压方式分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和组合式涡轮增压器。它们的作用分别如下:

1.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做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工作叶轮,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废气涡轮与压气机通常装成一体,便称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一般柴油机合理地加装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后,可提高功率30%~50%,降低比油耗5%左右,有利于改善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品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将废气动力涡轮与废气涡轮增压器串联起来工作,称为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某些增压度较高的柴油机上,废气能量除驱动废气涡轮增压器外,尚有多余的能量用于驱动低压废气动力涡轮,该动力涡轮通过齿轮变速器及液力耦合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联接。这样,废气涡轮增压器达到增压的目的,而废气动力涡轮将废气能量直接变为功率送给曲轴。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可充分利用废气能量,使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大为改善,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技术难度大。

3.组合式涡轮增压器。组合式涡轮增压器由废气涡轮增压与进气惯性增压组合而成。在该增压系统中,除废气涡轮增压器外,还有由稳压箱、共振管、共振室等构成的进气惯性增压系统,利用压力峰值可进一步提高增压后的进气压力。该系统使柴油机加速性能变好,并对改善柴油机的低速转矩有利。

三、涡轮增压器的使用

我们正确使用汽车涡轮增压器,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满足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求。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在8-12万/分钟(r/min),涡轮排气的温度可达600-900摄氏度。

1.正确使用发动机机油

发动机的机油要按说明书规定使用,对于低增压柴油机,应选用不低于CC级的柴机油,对中增压柴油机,应选用不低于CD级的柴机油。对高增压柴油机一般采用CH级的柴机油。发动机保养要按发动机工作小时要求及时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保证油质,使增压器得到良好的润滑和散热。

2.保持正常的润滑系统机油压力

柴油机在运转中,当机油压力低于0.15MPa时,应停机检查,增压器转子轴与轴承润滑,以免机油压力过低造成烧损,机油压力过高也可造成机油窜入涡轮室或压气机室。严禁发动机怠速运转时间过长,以防机油压力过低使增压器润滑不良。

3.发动机的正确预热

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启动后不能急加发动机油门,应使发动机怠速运转3-5min,以保证增压器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增压器的轴承是浮动轴承,如润滑不良可使轴承瞬间烧损。在冬季低温启动发动后急加油门可损坏增压器油封,要使发动机至少怠速预热5min。

4.发动机的正确熄火

发动机在熄火前应使发动机怠速运转3-5min。如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突然熄火停止工作,机油压力为零,而增压器的转子由于惯性继续高速运转,增压器在高转速下停止润滑,热量未被机油带走及时冷却,使增压器的局部温度可达900-1000摄氏度,产生轴承烧损和机油结焦产生积碳。所以在高转速下应怠速运转3-5min,来降低增压器的转子转速和降低增压器的温度。

四、涡轮增压器检查

1.涡轮增压器工作情况检查

发动机在工作中,根据发动机怠速和中速及变换发动机转速情况下检查,使增压器应运转均匀,无金属撞击或金属磨擦异响,无喘振或不正常振动现象。

2.涡轮增压器外部检查

经常检查增压器固定情况,排气和导管使否漏气润滑油管和接头是否漏油,例如卡特彼勒电控柴油机3512B装配水冷却增压器,要检查冷却水管和接头密封是否漏水。出现渗漏及时检修。

3.涡轮增压器涡轮及空压轮检查

检查涡轮和空压轮应完整清洁,涡轮叶背面有积碳,是机油焦化或机油燃烧产生积碳。空压轮叶背面有积尘,是进气管路漏气。在拆检时应注意不要碰撞损坏叶轮。

4.涡轮增压器密封环检查

要经常检查密封环是否密封,密封不良可使机油进入进气管道及气缸燃烧。造成发动机机油烧损。

五、增压器的装配

增压器的装配必须注意几点:

1.安装前应将增压器的所有零、部件采用非碱性清洁剂和软刷清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安装时各摩擦面应加注润滑油,以防止零件拉伤。经过浸泡不能除去积碳层的零件,必要时用毛刷清除,严禁用金属或硬刷子。

2.叶轮必须经过单件动平衡,转子总成必须经整体平衡效验合格后装配。

3.涡轮端和压气机端两密封环开口互成180度安装,密封环开口想对中间体进油口成90度。

4.装配涡轮轴、压气机叶轮及锁紧螺母的相对位置记号需对正。公务员之家

5.增压器各间隙的装配应依据其型号的主要技术数值。

6.装配完毕,应从增压器进油口加注适量机油,加入同时应手转动转子,测听有无碰、擦异响,及卡阻现象,如有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更换新增压器总成时,应在安装前从增压器进油口加注适量机油,加入同时应手转动转子,以保证增压器在安装后启动发动机的瞬间使轴及轴承得到良好的润滑。

参考文献:

运行机理范文篇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1条规定:“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指转让方(原承包方)在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在承包期限内依法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受让方(新承包方)的行为。其结果是,转让方丧失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受让方依法取得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转让方与发包方之间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的承包关系终止,确立受让方与发包方之间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的承包关系,如转让方依法将全部承包地上物权性质承包经营权转移给受让方,其承包方法律资格和原拥有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丧失。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转让方(即原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3)转让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先应经发包方书面同意;(4)转让方依法确定受让方;(5)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最彻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起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6)受让方限于除原承包方以外且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可以是发包方内的农户(即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也可以是发包方以外的农户(即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但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享有优先受让权;(7)采用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8)一般应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否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里“善意第三人”是指,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承包方已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因此与承包方交易,支付了价款,并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的第三人。举例来说,甲(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第一受让方),交易完成后,乙没有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其后,甲又将同一块农村承包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丙(第二受让方),丙不知道甲已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已转让给乙,也不应当知道这些情况,随后丙支付了价款并办理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那么,丙就属于善意第三人,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乙就不能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甲,请求获得相应的救济。第三人丙如果明知甲已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或者丙应当知道这个情况(比如,丙已经听邻居说过,但未向甲或乙核实),那么,丙就不属于善意第三人,因而不能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乙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没有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必须登记,但是未经登记,受让方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其物权性质是不稳定的,如遇上述存在“善意第三人”,该受让方最终无法取得巩固的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受让方要真正取得稳定的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最好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登记,成为真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9)不得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定内容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内容;(10)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11)不改变农村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2)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期限为原承包期的剩余期限;(13)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费,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则转让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1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必须符合条件、自愿、平等、依法;(15)转让后,原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在该承包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同时确立受让方与发包方之间该承包地上的承包关系;(16)原承包方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在该承包期内无权向发包方要求再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农村土地,但承包方仍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即承包权仍然有效),即在新一轮承包中还可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农村土地;(17)转让后,由受让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8)受让方向发包方依法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9)受让方与转让方发生纠纷,依债权法律规范,按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违约责任处理;(20)受让方与发包方之间发生纠纷,属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内容范围的,依物权法律规范处理,属违反承包合同约定内容的,按合同债权法律规范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操作规程:(1)转让方(即承包方)向发包方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书面申请;(2)发包方对转让方转让条件进行审核;(3)发包方核实转让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得干预转让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书面同意,否则,不同意,则需说明其合法的理由;(4)转让方依法确定受让方,但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享有优先受让权;(5)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6)受让方向承包方支付转让费;(7)一般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确立受让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8)确立发包方与受让方(新承包方)的承包关系;(9)受让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0)受让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承包合同规定其它约定义务。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是指转包方(原承包方)在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在承包期内并保留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下依法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债权性质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转移给受转包方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属于转包方在保留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部分权能(包括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但不包括处分权)移转给受转包方,其结果,受转包方无法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只能取得债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9条),新确立转包方与受转包方之间的转包关系,且该转包的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的剩余年限,一般较短,最长也不得超过20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后,承包方(即转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存在;(3)受转包方取得的只能是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权利;(4)受转包方是一切农业生产经营者,一般是农户,但除农户外,包括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5)承包方(即转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6)转包方与受转包方(新承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7)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8)不改变农村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9)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后,应当报发包方备案;(10)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可以部分或全部转移;(11)转包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一般较短,最长一般不得超过20年;(12)在转包关系中,承包方既可以以有偿的方式进行转包,也可以以无偿的方式进行转包,甚至倒贴转包,如有偿的,则转包的收益归转包方所有;(13)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必须自愿、平等、依法;(14)采取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15)转包期间,由受转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6)受转包方向承包方(转包方)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规定的义务;(17)转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8)转包方与受转包方之间发生纠纷,依据债权法律规范,按违约责任方式处理;(19)转包期限届满后,则由原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操作规程:(1)承包方向第三人(受转包方)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建议;(2)承包方(转包方)与受包方磋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的内容;(3)转包方与受转包方依法签订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确立转包方与受转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报送发包方备案;(5)受转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6)受转包方向转包方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规定的义务,如采取有偿转包,一般分年度支付转包价款;(7)转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8)转包期届满后,由原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是指出租方(原承包方)在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在承包期内并保留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下依法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上债权性质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转移给承租方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属于出租方在保留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部分权能移转给承租方,其结果,承租方无法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只能取得债权性质农村承包地租赁权,同时,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新确立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的农村土地租赁关系,且该租赁的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的剩余年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后,出租方(即承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存在;(3)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不变;(4)采取书面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5)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确立农村承包地租赁关系;(6)承租方是一切农业生产经营者,一般是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但也包括农户;(7)承租方取得的只能是债权性质的农村承包地租赁权;(8)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9)不改变农村家庭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0)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后,应当报发包方备案;(11)农村承包地可以部分或全部租赁;(12)租赁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13)在租赁关系中,承包方应以“效益优先”,采取有偿方式出租,其出租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14)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必须自愿、平等、有偿、依法;(15)租赁期间,由承租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6)承租方向出租方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规定的义务;(17)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8)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发生纠纷,依据债权法律规范,按违约责任方式处理;(19)租赁期限届满后,由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20)承包方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租方是农户的,则承租方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如承租方依法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即原承租方)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立受让方与发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届时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和承包方与承租方之间的农村承包地租赁关系同时消灭;(21)承包方依法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非承租方的合法受让人依法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届时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消灭和发包方与受让方之间的承包关系确立,则承包方与承租方之间的农村承包地租赁关系消灭和同时确立承租方与受让方之间的农村承包地租赁关系,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破农村承包地租赁原则的体现。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操作规程:(1)承包方向承租方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建议;(2)出租方与承租方磋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的内容;(3)出租方与承租方依法签订书面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报送发包方备案;(5)承租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6)承包方向出租方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规定的义务,一般分年度履行,包括向出租方支付出租价款;(7)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8)租赁期限届满后,由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9条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根据该条文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的基本方面大体相似,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但也有以下区别:(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受包方取得的是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承租方取得的是债权性质的农村承包地租赁权。(2)一些地方把流进方是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看成是转包与出租的基本区别。转包的受转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出租的承租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第三人。但上述法律条文上对受包方和承租方没有上述限制。(3)出租更接近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租金更接近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一般高于转包费。转包收取的转包费一般比较低,个别情况下甚至是“倒贴”,即转包方反而向受转包方支付一定的补偿费用。(4)从流转期限看,转包的期限一般比较短,出租的期限则有长有短。法律上和实践中,已把转包和出租确定为两种不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指在存在两个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有效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并限于同一发包方的农村土地的两个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承包方之间依法互相调换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不消灭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不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而发生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的流转,其结果,甲承包方丧失原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A)而同时取得乙承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B),则反过来,乙承包方丧失原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B),而同时取得甲承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A)。目前,普遍存在农户分块承包农村土地,一般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连片经营农村承包地,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运行机理:(1)以两个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仅限于发包方内的农户(即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3)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为方便从事农、林、牧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各自需要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但应限于同一发包方的农村土地(这里指耕地、林地、草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互换;(4)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不变,即发生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5)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等价互换,也可以不等价互换,在不等价互换情况下,获益方需补给对方互换差价;(6)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7)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报发包方备案;(8)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般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9)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10)不改变农村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1)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必须自愿、平等、公平、依法;(12)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经营互换后的农村承包地;(13)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向发包方应履行互换后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该承包合同的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4)互换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发生纠纷,依债权法律规范,按违约责任方式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操作规程:(1)一方向另一方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建议;(2)双方磋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的内容;(3)双方依法签订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4)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报发包方备案;(5)双方一般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6)获益方需补给对方互换差价;(7)土地承包经营人依法经营互换后的农村承包地;(8)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向发包方应履行互换后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该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指入股者(原承包方)在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依法将农村承包地使用权入股而取得股权的行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保留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以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这里指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一部分权利,而不是全部权利)折价入股,使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货币化;(3)入股的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期限应为承包期的剩余期限;(4)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发给入股者股权证,使承包方取得股权;(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应报发包方备案;(6)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登记设立,且应具有法人资格;(7)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股东代表大会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业务执行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8)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由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实行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9)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实行招标承包,或对外租赁,或者直接经营;(10)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11)不改变农村家庭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2)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东持有的股权,不仅有收益分配权,而且可以依法流转,如转让、赠与等;(13)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必须自愿、公开、公平、公正、依法;(14)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分红;(15)土地股份合作社破产或解散的,承包方可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合法受让人有可能取得承包期剩余年限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16)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7)承包方(入股者)与土地股份合作社发生纠纷,依据企业法律规范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操作规程:(1)入股者之间签订书面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2)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进行评估、验资,确定股权;(3)召开创立大会(即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确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4)依法登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土地股份合作社;(5)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向入股者发放股权证,确认承包方的股东资格;(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报发包方备案;(7)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8)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向入股者(承包方)分配红利;(9)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0)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法提前解散的,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恢复完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则由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1)土地股份合作社资不抵债、依法破产的,其结果:承包方丧失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终止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土地承包关系,合法受让人依法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立合法受让人与发包方之间新的土地承包关系,由合法受让人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合法受让人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其他约定义务。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

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是指承包方在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将农村家庭承包地委托给第三人(即代耕方)暂时代为经营的行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的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农村承包地代耕后,承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存在;(3)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承包关系不变;(4)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合同,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5)承包方与代耕方之间确立农村承包地代耕关系;(6)代耕方一般应是农户,但也包括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7)代耕方取得的只能是债权性质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该农村土地使用权是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权利;(8)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9)不改变农村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后,应报发包方备案;(11)农村承包地代耕期限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费,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可以是有偿的、无偿的、倒贴的,如有偿的,则代耕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必须自愿、平等、依法;(14)代耕期间,由代耕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15)代耕方向承包方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合同规定的义务;(16)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7)代耕期限届满后,由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的操作规程:(1)承包方向代耕方发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的建议;(2)承包方与代耕方磋商农村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合同的内容;(3)承包方与代耕方依法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合同,代耕一年以上(包括一年)应签订书面合同,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后,应报发包方备案;(5)代耕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6)代耕方向承包方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代耕合同规定的义务,一般分年度履行,包括向承包方支付代耕价款;(7)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8)代耕期限届满后,由承包方依法经营农村承包地。

七、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是指承包方在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在承包方最后一个家庭成员死亡和承包期内,由最后一个死亡的家庭成员的继承人依法继承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第2款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客体只能是家庭承包的林地,即农村承包林地;(3)承包林地的农户中,最后一个家庭成员死亡,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4)继承人的特定性,即指承包的林地,在家庭成员全部死亡的,最后一个死亡的家庭成员的继承人;(5)继承人一般应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然人;(6)继承人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自然人;(7)继承人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必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内;(8)继承人依法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9)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10)不改变农村承包林地之特殊农业用途;(11)继承人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应报发包方备案;(12)继承人依法经营农村承包林地;(13)继承人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4)继承人放弃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承包林地由发包方依法收回,但发包方应给继承人补偿承包林地收益。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操作规程:(1)家庭承包林地的农户中,最后一个家庭成员死亡;(2)依法确定最后一个死亡的家庭成员的继承人;(3)该继承人不放弃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事实客观存在;(4)该继承人依法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5)该继承人已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情形,报发包方备案;(6)该继承人依法经营农村承包林地;(7)该继承人依法履行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向发包方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8)林地承包期届满时,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

八、土地承包经营权准占用

土地承包经营权准占用,是指承包方在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前提下,国家因处于紧急状态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紧急需要,可以在紧急状态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紧急需要期间依法将承包地临时转移给国家或者国家指定的特定单位占用的行为。如《草原法》第四十条规定:“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这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属于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

土地承包经营权准占用的运行机理:(1)以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2)土地承包经营权准占用后,承包方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存在;(3)国家或国家指定的特定单位取得的只能是债权性质的农村土地使用权;(4)准占用人只能是国家或国家指定的特定单位;(5)国家对农村承包地准占用,其性质属于行政行为或行政权力性质;(6)承包方应服从该农村承包地准占用行为;(7)国家应给予被占用人(即承包方)适当的补偿;(8)准占用期限较短;(9)因特殊紧急,可以先准占有、使用,后进行准占用补偿;(10)不发生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的变化;(11)不损坏农村承包地之特殊农业用途,如损坏农村土地,则应承担恢复农村土地之农业用途责任;(12)在紧急状态消失后,应立即恢复承包方对农村承包地的依法经营;(13)承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向发包方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14)承包方与国家或国家指定的特定单位之间发生纠纷,依据行政法律规范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准占用的操作规程:(1)国家或国家指定的特定单位准占用农村承包地要有合理事由;(2)国家在紧急状态期间需准占用农村承包地的,一般因向承包方发出行政通知后准占用农村承包地,因特殊紧急,可以先准占用该农村承包地;(3)农村承包地准占用后,准占用人应对承包方进行补偿,弥补承包方的经济损失,补偿应公平、合理、科学,不得侵害承包方的利益;(4)承包方向发包方履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义务和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其他约定义务;(5)在紧急状态消失后,如损坏农村土地,则应承担恢复农村土地之农业用途责任,同时应立即恢复承包方对农村承包地的依法经营。

运行机理范文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公司财务;影响机理

一、研究背景与主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财务理论从苏式财务转向了美式财务,因此美式财务理论和研究范式主导了中国目前财务理论研究。在主流的美式财务理论体系中,宏观经济被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条件,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行为“天各一方、互不相识”。事实上,公司目标函数的“形成过程”及其实现方式均深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化和全球化的深入,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有学者陆续发现了主流财务理论的这个缺陷,认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忽视了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宏观经济与企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割裂”现象(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范从来等,2014;李心合,2014)。[1-3]令人欣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开始突破主流财务理论的局限,越来越多地涉及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从国外的情况看,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投资规模的影响(Bernanke,1983)、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Denis和Sibilkov,2010)、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Kashyap等,1993)、信贷供给收紧对企业融资策略的影响(Victoria和Bo,2011)、宏观经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Korajczyk和Levy,2003)、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Hackbarth等,2006);[4-9]二是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如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Carpenter等,1994)、企业投资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Fazzari等,1988)、经济周期与企业融资的关系(Faulkender和Wang,2006)、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公司外部融资策略(Chava和Roberts,2008);[10-13]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Bloom等,2007)、[14]财政政策与投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货币政策对企业存货和投资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呈后来居上的态势,我国学者参与讨论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人数、涉及的研究范围远远超过了西方财务理论界。从宏观经济的构成因素来看,涉及宏观经济环境(韩国高和胡文明,2016;苏冬蔚和曾海舰,2009)、宏观经济政策(饶品贵等,2017;杨栋旭等,2019)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张蕊和蒋煦涵,2018)三大类。[15-19]其中宏观经济环境方面涉及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陆正飞和韩非池,2013)、货币政策(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和产业政策(黎文靖和李耀淘,2014)等;[20-22]宏观经济改革方面涉及市场化改革、政府干预程度、税收体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从宏观经济影响公司财务的具体方面来看,涉及公司的融资成本、融资渠道、投资、并购、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现金持有、现金流量、盈余管理、避税行为、财务危机、债务危机等。为何宏观经济影响公司财务的讨论在中国如此热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宏观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波动程度更大,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但是,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迄今为止尚未对主流财务理论把宏观经济作为外生变量并置于主流财务理论体系之外做出有信服力的解释,也未对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论证。二是影响公司财务并应该纳入公司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宏观经济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在构成上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有何不同?三是如果把宏观经济纳入公司财务理论体系,宏观经济究竟如何度量?比如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是选择GDP增长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经济景气指数、就业率(非农就业率)?还是选择价格指数?四是现有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及影响机理的研究还不令人满意,甚至有些研究关于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机理的分析是错误的。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或传导机制?现有文献中还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当学术界纷纷采用实证方法探究宏观经济的某个因素与公司财务的相关性时,忽视了从整体上关注与公司财务相关的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及其与公司财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题。

二、主流财务理论缘何远离宏观经济

检索美式财务理论教科书,的确是通篇看不到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周期、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的影子。缘何如此?纵使西方经济学被分割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并分别采用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微观企业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这个道理,难道财务理论领域的学者不知道吗?显然不是。这说明试图从理论和知识的视角寻求答案是徒劳的。从方法论上寻求答案也许是正确的选择。理解美式财务理论的方法论,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古典分析范式,它是理解和掌握西方主流财务理论的“金钥匙”。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天生“自私”“利己”,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新古典分析范式关注的是“个体”而不是“整体”。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构建的公司财务理论,类似微观经济学,在关注“个体分析”“个量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同时,把“整体分析”“总量分析”和“宏观分析”搁置一边,以求净化分析因素和简化分析框架,方便构建模型。个体主义是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尽管个体主义方法论备受质疑,但主流财务理论依然信奉。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构建的公司财务理论,必然会排斥宏观经济。英国经济学家霍奇逊(2012)认为,个体主义方法论注重个体的利益需求,不关注目标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23]主流财务理论以投资为核心,认为“投资决定融资”。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公司的“三类决策”,即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以投资决策为例,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分析思路是:收集、加工资料并建立模型———预测现金净流量———折现计算现金流量———计算净现值或现值指数等———通过比较净现值或现值指数等来选择决策方案。这个思路的特点是:把公司个体的“目的放在首位”,也就是把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现金净流量及以此为基础测算的现值指数或净现值等放在首位,而拒绝对“目的”的“形成过程”或影响因素给予说明。但宏观经济又是通过影响“形成过程”来影响企业的目标函数,因此主流财务理论实际上是排斥企业个体以外的但会影响企业个体目标实现的宏观经济。

三、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构成因素

尽管新古典财务模型构建的主流财务理论拒绝宏观经济,但在现实经济中,公司财务目标函数的“形成过程”及其实现方式均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而言,其形成和实现均受宏观经济环境及相关社会责任结构的影响。就投资决策而言,投资的方向、规模、时机、方式、效果等,无一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尽管主流财务理论只是从公司的内在利益诉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等)方面分析投资决策问题,但现实中公司投资决策深受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法律、生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再以融资为例,尽管主流财务理论不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公司融资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极大的制约。随着经济社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对公司投融资决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无疑给公司财务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和更加广阔的领域。但问题是,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究竟包括哪些因素?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哪些?现有文献通常把宏观经济因素概括为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三大类。但这对经济转型国家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经济转型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以独立的宏观经济因素存在的,其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是成熟经济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在经济转型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及其变革应当作为独立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研究。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周期”合称为“宏观经济运行”比较恰当。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体制三大类。(一)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分为上行(阳态经济)、下行(阴态经济)、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三种状态。自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呈换挡回落态势,GDP同比增速从2007年的14.2%回落至2018年的6.6%。通常,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有GDP、就业率、价格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国际收支等。中国许多学者信奉“GDP主义”,并选择GDP增长率作为核心指标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来进行相关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美国则倾向于将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多元化,如GDP、经济景气指数、全要素生产率、非农就业率或失业率、物价上涨、股价指数等。其中非农就业率或失业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使用价值已远远超过GDP增长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的观念也在转变,“GDP至上”“GDP唯一”“GDP中心”的观念正逐渐被摒弃,“绿色GDP”及其他一些非GDP指标正逐渐受到青睐。但学术界的观念更新相对滞后,实证研究中“GDP唯一主义”依然盛行。这是值得反思、检讨和改进的。除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因素外,宏观经济运行实际上还应包括局部运行的因素,如宏观金融运行或宏观金融波动、宏观债务运行或宏观债务周期、宏观财政运行或宏观财政波动等等。但关于宏观经济局部运行的因素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学术界还很少关注。(二)宏观经济政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学术界的解释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并非所有应该关注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比如财政政策中的税种政策、财政投资性支出政策,产业政策中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都还没有进入研究视野,或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扩张性、收缩性和均衡性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政策会对公司财务产生不同的影响,且不同政策类型还可以交替组合。这都是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此外,经济转型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国企的工资总额管理政策、国企高管限薪政策、国企员工持股等。这些尽管也是影响公司财务的宏观经济政策,却很少甚至基本没有纳入研究视野。值得关注的是,贸易政策包括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虽然未被学术界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范畴,但在2018年3月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后已经充分证明了贸易政策的宏观价值,因而也是公司财务研究领域值得挖掘的新课题。此外,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根据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情况,在宽松与紧缩之间交替使用的。这便衍生了宏观经济政策周期或宏观经济政策波动,包括货币政策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等。但关于这些对公司财务影响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三)宏观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于经济政策。以税收为例,税种和税率是税收政策,但国税与地税的分与合则是体制问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体制相对稳定,而经济转型国家会出现许多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比如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这些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公司财务,因此也应纳入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相关性研究的范围。同样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与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不同,需要分析两者的差别,特别是需要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过程和效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特色,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自然也有明显的特殊性。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中国财务理论研究最能出彩的地方。上述三类因素中,学术界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关注较多,而对宏观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关注较少。原因一是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轻视或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二是由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不便于计量和开展实证研究。

四、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

无论是运用规范的还是实证的或其他的方法与工具来研究宏观经济与公司财务问题,都必须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这是搭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也是开展实证研究时提出假设、设计模型、选择变量的理论基础。学术界缺乏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纵观国内的文献,片面乃至错误地理解宏观经济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不适当甚至是错误假设的研究屡见不鲜。以宏观经济、企业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为例,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宏观经济影响投资、投资决定融资、融资约束投资;而有些研究把融资置于投资之前,认为融资决定投资。再以宏观经济、存货与短期借款之间的关系为例,有的研究把短期借款置于存货之前,得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短期负债、短期负债影响存货的结论。而事实上,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存货大量积压导致的营运资金短缺是企业增加短期负债的重要诱因。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也不同,应当分类、分项开展研究。微观企业的财务问题复杂多变,本文依据西方主流财务理论的观点,仍把公司财务的基本问题定为“三大决策”。现实中存在的其他财务问题暂不涉及。穷尽全部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全部的影响机理是十分困难的。本文旨在把握重点,抛砖引玉。(一)宏观经济运行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首先,宏观经济运行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机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收益等。经济上行时期投资机会多、投资收益好。但也不绝对,在经济下行特别是经济萧条期,往往是并购投资的最佳时机。宏观经济运行还会通过融资约束对投资产生影响。投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内源融资(内部留存收益)和外源融资。宏观经济运行直接影响两类资金来源,但影响方向有别。经济上行期,内源资金增加,对投资的支持能力高;但经济上行期通常会伴随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进而对企业外源融资产生不利影响。有文献已经注意到宏观经济运行、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对融资约束的定义一般局限于外部信贷资金的融资约束,内部留存收益的资金约束通常被搁置在外。其次,宏观经济运行对微观企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对象等都会产生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会通过影响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和数量等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且从动态来看,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不同,企业能承担的负债规模也有差别。一般来说,经济上行或经济繁荣期可承担的适度负债规模要大于经济下行或萧条期。这说明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态下,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有差别的,还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应随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变化而调整。此外,在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态下,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中的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的内涵是有差别的。以优序融资理论为例,在经济运行常态下,优序融资理论可以解释为“先内源后外源、先债权后股权”;而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时期,盈利能力大幅降低会削弱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但该时期可能的去杠杆化政策又要求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这样,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时期,优序融资理论就应当理解为“先外源后内源、先股权后债权”。最后,宏观经济运行会对企业盈利能力及经理人对未来的预期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股利政策和股利水平。在经济运行状态不同的情况下,投资的现金需求、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规模和方式,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股利决策。(二)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公司财务的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的收益、消费和投资———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运行———公司财务。以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为例,近年来的减税政策的传导机制为:减税政策———增加公司收益———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调整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宏观经济增长———公司投融资等财务行为。不同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是有差别的。比如,财政政策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支出等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资金供求关系并向企业传递未来投资方向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决策。货币政策可通过利率、授信、贴现等具体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资金供求和现金持有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至少可关注两点:一是传导的中间环节和因素。传递路径并非单一,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丰富多彩的。二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是组合使用的,比如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等。不同的政策组合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机制是不同的。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比,产业政策以调控供给为主,并直接引导企业投资。产业政策通常与财政补贴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上市政策等结合使用,会影响公司的融资策略。产业政策会对公司资金流产生影响,并会影响公司的股利决策。价格政策通过对价格水平的控制来调节社会总供求,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和收益流,最终影响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三)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机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转型国家的重要特征,也是宏观经济构成因素中影响公司财务的重要因素。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财务学家们对宏观经济构成因素的关注通常集中在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方面。但在经济转型国家,还应重点关注宏观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因为涉及产权、国资、财税、金融、外资、贸易、投资等诸多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公司财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下,公司的控股权性质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决策。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对公司财务影响的传导路径是多样化的。有些改革,如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会影响公司的资金、成本、利润等,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决策。而有些改革,如外贸体制改革(如加入WTO等),则会通过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进而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且还会通过汇率机制影响企业资金、利润等,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还有一些改革,如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等,从而间接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影响效果和传导机制也不同。这也是目前财务学界关注不够和需要深入挖掘的领域。投资与融资之间的传导机制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因为公司财务的核心问题就是投融资。学术界比较关注信贷政策、融资约束等融资问题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但现代主流财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以投资为核心,注重投资而不是融资,是“投资决定融资”。并且,在现实经济中,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投资决定融资、融资制约投资”。因此,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也需要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五、未来展望

运行机理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四三结构”模型支撑对这一工程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四个维度阐述了“四三结构”模型组成;从创新产出与创新内容、创新内容与创新主体、创新产出与创新主体、创新主体与创新投入之间的主要关系角度阐述了“四三结构”模型内部关系;从产出牵引、要素协同、循环反馈、主导转换四个方面阐述了“四三结构…模型运行机理。

1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是非线性、多阶次复杂系统。自从英国学者库克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之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国外有Autio(1998)、Schienstock(2000)、JanGLambooy(2002)、DavidDoloreax(2003)等,国内有胡志坚(1999)、黄鲁成(2000)、张敦富(2000)、刘曙光(2004)、魏江(2005)、任胜钢(2006)等,他们大多构建了包含有关创新主体的结构模型。但由于学术背景的不同,研究视角的差异,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至今还未获得一致的认同。就创新主体来说,就有“三要素说(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和“五要素说(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的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区位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引进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转换的需要,以解决政府一企业一科研院所多主体、技术一制度一管理多内容、产品一产业一环境多层次的融合问题为着力点,系统探索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投入、主体、内容和产出的“四三结构”模型及机理,力图科学有序地揭示区域创新的内在规律,为我国创新型国家构建、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寻找可行度高的理论依据。

2区域创新系统“四三结构”模型

区域创新系统包含创新产出、创新内容、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故称之为“四三结构”,

2.1创新产出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包括环境、产业、产品三个层面,其中产品是区域经济竞争的直接市场体现,产业是区域经济的载体,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内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动力。

(1)环境。区域创新系统环境包括区域内环境和区域外环境两部分,此处的环境特指能够为区域内创新主体所能够影响的环境,既包括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市场体系、政策体制、中介服务、人才市场等软环境,还包括区域创新主体问的互动交往关系。区域内创新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创新主体的活动行为和区域创新系统效率。鉴于这种特定概念,这里环境可以而且也应当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针对区域内创新环境开展的创新活动可以叫做环境创新,旨在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产业。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经济活动主体组成的集合,区域内产业是区域经济的载体,由众多生产或提供类似产品的同类企业或互补企业组成,它是既往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受区域创新主体的行为活动的影响,理所当然可以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产出。针对区域产业所开展的创新活动可以称之为产业创新,包括区域内产业问的结构调整,产业内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产业规模扩大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

(3)产品。产品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无论是区域间竞争、产业竞争还是企业竞争最终都要落实到产品竞争。针对产品开展的系列创新活动,可以称之为产品创新,旨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功能,最终增加产品附加值。能够类似硅谷推出可以实现产业突破,引领时展的变革性创新产品是很多高科技园区的追求目标。

2.2创新内容

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三个部分。之所以把这三者作为创新内容,是从约定俗成的角度考虑的。从创新研究的轨迹来看,先后出现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类型;自从德鲁克把创新概念引入管理理论研究后又出现了管理创新这一类型,并且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创新。然而,经典文献中很难见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三者并列的提法,更缺乏系统、清晰,让人信服的区分。这里从方便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角度,做如下界定:

(1)技术创新。在对技术创新的多种理解中,可以作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广义的技术创新,则始于发明创造而终于技术扩散。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它的产生、应用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创新投入以及其它创新内容直接相关,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中心内容。

(2)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的规则,通过对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激励和对其创新产出的保护来支撑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不过,有时制度也会阻碍创新的发生,因此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组织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3)管理创新。对管理的理解有无数,本文认为管理是对可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活动过程。从这个定义来看,管理创新应该是:用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整合组织资源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与责任。管理的发展实为管理创新实践的发展,管理理论及管理规则大多是管理创新硕果的总结与提炼。

2.3创新主体

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的论述,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论述,这里在对1993年6月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在第九届世界大会上提出的“三元参与理论”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主体应当包含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个部分,而把主要功能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对创新进行服务的中介以及金融部门等机构当作区域内环境要素。

(1)政府。政府是指在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各项行政事务的机构,是执掌公共权力的主体,是按照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系统。政府行为是受其对自身功能的认知程度而表现出的活动。政府功能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总是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联系在一起的,政府与市场是否形成了协调互补关系是政府功能发挥的重要方面。政府对自身功能的认知和发挥为政府创新提供了很大空间。政府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理应成为区域创新的主体。

(2)企业。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几乎是公理性的命题,这里不再讨论。但对于不同的企业,创新能力存在差距,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的功能不同。这里借用浙江大学的魏江教授提出的创新高位势企业与创新低位势企业的区分,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高位势企业的创新,并建立创新扩散机制,使低位势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3)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开发的组织,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独立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机构三类。按活动类型,科研创新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探索和追求未知领域的愿望驱动的基础研究;一类是由追求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而进行的应用研究和实用开发研究。高校科研机构更多的是进行第一类,开展知识创新;企业科研机构更多的是进行第二类,开展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独立科研机构由于单位性质的不同和功能定位的差异,对两类创新都有所涉及。

2.4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即创新资源配置,是指创新资源在创新内容的不同时空上、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分配、组合与使用。区域创新投入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配置三层含义,其中微观层次是基础层次,是指具体的某一创新主体在其内部配置与运用各种创新资源;中观层次是中问层次,是指创新资源在区域产业层面上的配置;宏观层次是最高层次,是指区域政府调控管理职能部门在把握区域科技、经济发展全局的前提下,对创新资源在不同产业与不同创新主体问的分配,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经典经济学观点,本文认为创新投入应当包括人才、资本、技术三个方面。

3区域创新系统“四三结构”模型的内在关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共包含四大类十二个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影响作用关系。本文根据社会科学的“大数定律”,只对通常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关系进行论述,如图2所示。根据主次要矛盾关系原理,“主要关系”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研究主要关系并不意味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实际运作中可以任意忽略次要关系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特定条件下,主要关系和次要关系还会发生转换。

3.1创新主体与创新内容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可能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图l中,对三种创新内容采用环形箭头表示的原因所在。

如前所述,如果从管理与制度的一般含义来辨析“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话,就很难区分两者的关系。但对相关经典文献的查阅可以发现“制度创新”的讨论主要偏向于宏观层面,如体制方面;“管理创新”的讨论主要偏向于微观层面,如创新主体内部。因此本文认为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如图2箭头所示),主要包含体制改革、政策制定等方面,另外在“依法治国,有法可依”的大背景下,政府对微观创新主体的管理也需要转换为制度。尽管所有创新主体都需要进行内部的管理创新,但由于趋利导向和竞争压力,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更大,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如图2箭头所示,尽管创新主体内部也需要制度创新,但这里可以认为它属于管理创新框架下的管理制度创新),事实上我国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内部管理创新几乎都是在效仿企业的做法。根据技术创新包含从技术产生到技术扩散的广义概念,以及上述科研机构的三类划分可以认为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如图2箭头所示)。

3.2创新产出与创新内容

产品创新从单个项目看,它表现为产品某项技术经济参数质和量的突破与提高,包括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从整体考察,它贯穿产品构思、设计、生产、营销全过程。由此可以认为,产品创新需要开展包含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全面创新(如图2箭头所示),例如,理论界与实业界所开展的产品创新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就是对这两者的整合。

产业创新是创新主体对产业、产业链、产业群实施的创新活动,旨在实现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的质的改变和量的提高。它需要宏观管理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以及产业技术的创新,因此产业创新特别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如图2箭头所示)。

环境创新是指对包含硬性环境、软性环境和关系环境的区域内部环境的完善和调整。其中的前两者的调整需要制度性的规定或安排,以便形成自组织改良机制;而创新主体问关系环境的建立与改善则更需要制度性的促进和引导,如重视行业协会在促进创新主体间互动的功能。因此环境创新应当以制度创新为主(如图2箭头所示)。

3.3创新产出与创新主体

通过对“创新产出与创新内容”的关系论述得知,产品创新主要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产业创新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环境创新以制度创新为主。通过对“创新内容与创新主体”的关系论述得知,企业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根据传导机制可以得出“创新产出与创新主体”问的关系,即产品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科研机构,产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而环境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这一结论与实际状况也比较吻合。

3.4创新主体与创新投入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投人通过区域宏观、中观层面的配置,微观创新主体的有效运用,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管理创新,转化为由环境、产业和产品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如图3所示的主动作用线路图。由于三种创新主体对三种创新投入都有需求,且需求强度的判定比较复杂,所以对于创新主体与创新投入的关系,采用了图2所示的表示方法。

4区域创新系统“四三结构”模型运行机理

4.1产出牵引机理

产出牵引是“四三结构”模型区别于其它区域创新系统模型的最大特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是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最终目标,为此应当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进行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的定位,然后根据创新产出的定位确定区域创新内容,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目标与内容,并由此引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最后影响到创新资源的配置,如图3所示的主动作用路线的逆路线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牵引机理。

4.2要素协同机理

区域创新系统的诸要素需保持同步协同,任何一环出现短板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冗余就会产生创新投入的浪费J。要素协同主要体现在(如图3所示各子系统内部):创新投入的协同,人才、资本、技术及其对应市场需要相互配套,如某些地区由于缺乏风险资本而使得科技创新成果的外流;创新主体的协同,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在开展创新活动时需要进行反复互动;创新内容的协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需要相互促进,如管理创新成果因没有类似于专利的创新制度的保护总是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创新产出的协同,只有环境、产业、产品相互协同才能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协同是暂时的,非协同是常态的,要素协同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状况,这为各创新主体提供了相当的创新空间。

4.3循环反馈机理

区域创新系统中存在着众多的反馈回路,如图3所示投入——主体——内容——产出回路,直接把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区域内环境中包含的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直接影响着创新投入的配置;投入——主体——内容回路,直接把创新内容与创新投入联系在一起如技术创新本身与技术就有天然的连接;投入——主体自反馈回路,如通过各微观创新主体的创新投入需求来调整区域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创新投入配置。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需尽可能地利用好循环反馈机理,努力维持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间的相互协同。

4.4主导转换机理

依据生命周期原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可以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与二次创业阶段。尽管在各个阶段区域创新系统要素都需要协同,但根据非协同的常态化区域创新系统各个阶段必定存在着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创新要素簇,而主导要素在不同阶段的转换就构成了主导转换机理。比如区域创新系统不同发展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创新主体就存在转换,而这正好能揭示我国目前存在的要么一直由政府主导,要么纯粹让企业主导的两种极端做法的错误所在。

5结论

运行机理范文篇8

关键词:调水工程;安全监控;监控指标;等级划分;工作状态

我国水资源呈现时空分布明显不均的特点,导致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截至2020年底,世界上已建成大型调水工程350余项,其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和俄罗斯的东水西调工程并称为世界上的三大著名调水工程[1]。调水工程通常为跨流域工程,一般规模宏大,地形、地质和运行条件复杂,渠道工程渠线长,建筑物种类样式多。调水工程安全不仅涉及到工程本身的运行安全,而且涉及到沿线地区的公共安全。为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预防灾害发生,需要对工程开展安全监测,评判工程安全状态,拟定安全监控指标,实施工程安全监控和预警。监测效应量的监控指标,是对工程的荷载或效应量所规定的安全界限值[2],是评判工程安全运行状态的一种科学依据,也是工程从一种工作状态向另一种工作状态转变的判断指标。从一种工作状态向另一种工作状态转变的临界点属于安全监控的关键性节点,也是对监控指标进行分级的工作状态节点。目前安全监控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坝安全领域[3-4],调水工程安全监控指标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且大多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5-7]。其中,监控指标等级划分尚无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形成公认的划分方法。为此,本文针对调水工程安全监控问题,从工程破坏机理和统计学理论两个方面,对监测效应量安全监控指标的等级划分方法进行研究。

1基于工程破坏机理

调水工程既包括渠道工程,又包括各类建筑物;既包括各类土体结构和岩体结构,又包括混凝土结构。

1.1土体破坏机理

调水工程中普遍存在土体结构,比如采用散粒体填筑而成的填方渠段的渠堤结构,在山体中开挖形成的挖方渠段的表层土体等[8]。失稳是土体结构主要的破坏模式,其中滑坡最为常见。土坡的滑动面通常被假设为一个圆弧面。在外荷载等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滑动面上的抗滑力大于滑动力,则滑动面稳定;如果滑动面上的抗滑力小于滑动力,则滑动面失稳。土坡失稳过程表现为:首先在滑动面的局部(如滑动面的坡脚、以及滑动面上的薄弱部位)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拉伸破坏区;该破坏区沿滑动面逐渐扩大,最终贯通整个滑动面,导致滑坡失稳[9]。从塑性区的产生,到塑性区逐渐贯通并导致沿贯通面滑动失稳,是一个渐进的破坏过程。因此,可以将塑性区形成时所对应的监测效应量值视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一种等级临界点,将塑性区贯通时所对应的监测效应量值视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另一种等级临界点。

1.2岩体破坏机理

调水工程中存在大量的输水隧洞、倒虹吸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穿过山体中的岩体,或穿过河底的岩体,围岩破坏是主要的破坏模式。以输水隧洞的围岩为例,围岩破坏失稳是一个渐变的过程[10],图1为围岩从开始变形、逐渐破坏到最终失稳的变形全过程。图1岩体变形典型曲线图1中,OA段为围岩处于弹性的阶段,围岩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的;AB段为围岩处于稳定塑性变形的阶段,围岩所出现的塑性变形是可容许的塑性变形,因而围岩的工作状态也是正常的;BE为加速塑性变形的阶段,当越过B点时,围岩进入有害塑性工作阶段,围岩工作状态进入异常状态;当越过C点时,围岩进入变形急剧加速状态,围岩工作状态进入险情状态,直至围岩最终破坏失稳(BE段)。图1中,B点是可容许塑性变形与有害塑性变形的临界点,“OB段”对应的变形监测效应量数值区域属于正常区域,因此,可将B点对应的安全状态视为从正常状态向异常状态转变的临界点,将B点对应的变形监测效应量值视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一种等级临界点。变形越过B点后,BC段为围岩处于有害塑性变形的初期,但尚不至产生破坏失稳,此阶段围岩的安全状态虽出现异常,但并未恶化;当越过C点时,围岩进入塑性变形急剧加速的工作阶段,C点为急剧加速的临界点,一旦越过C点,围岩即进入向失稳破坏加速发展的状态。因此,可将“BC段”对应的变形监测效应量数值区域视为异常区域,将“CE段”对应的变形监测效应量数值区域视为险情区域,将C点对应的安全状态视为从异常状态向险情状态转变的临界点,将C点对应的变形监测效应量值视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另一种等级临界点。

1.3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

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以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为例,受弯构件的受力状态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如图2所示。图中,Mcr为混凝土出现裂缝时的开裂弯矩;My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fy时的屈服弯矩,对应的梁中点的挠度为δy;Mu为钢筋达到极限强度fu时的极限弯矩,对应的梁中点的挠度为δu。1)未裂阶段(第Ⅰ阶段)。钢筋及混凝土均在弹性范围内工作,截面上未出现裂缝,其受力特点基本上与均质弹性体受弯构件相同。若荷载增加到使受拉区边缘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则截面处于即将开裂的状态,即达到第Ⅰ阶段的末端;此时对应的截面应力状态为受弯构件进行抗裂验算的依据。2)裂缝工作阶段(第Ⅱ阶段)。当受弯构件上的弯矩增加到使某一薄弱截面的下部产生第一条裂缝时,构件的受力状态进入裂缝工作阶段。裂缝出现后,受拉区混凝土拉力主要由钢筋承担,因此裂缝处钢筋应变和应力明显增大。当钢筋拉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第Ⅱ阶段应力状态结束;此时对应的截面应力状态为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依据。3)破坏阶段(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随着弯矩的增大,裂缝迅速向上扩展。当弯矩增加到极限弯矩时,受压区边缘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构件因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而完全破坏;此时对应的截面应力状态可以作为受弯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保证结构安全,原则上结构不允许进入破坏阶段(第Ⅲ阶段);同时,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产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未裂阶段(第Ⅰ阶段)也不是运行中需要控制的状态。基于此,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状态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裂缝工作阶段(第Ⅱ阶段)。由于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必然的,只要裂缝宽度不影响结构正常运用即可,因此,可将限制裂缝宽度作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一种等级临界点;此后,结构一旦达到裂缝工作阶段(第Ⅱ阶段)应力状态末端的工作状态,则结构即将进入破坏阶段(第Ⅲ阶段)的工作状态,因此,可将此时作为监控指标等级划分中的另一种等级临界点。

2基于统计学理论

监测效应量对环境变量变化引起工程运行性态变化以及观测误差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现有的研究表明,渠道水位、气温、降雨等环境变量以及观测误差均基本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一般认为监测效应量的数据序列也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在理论上,正态随机变量y的取值范围为(-∞,+∞);但在实际工程中,监测值只能是在某一有限范围内变动,该范围一般认为是(μ-3σ,μ+3σ),如图3;其中,μ为测值序列的均值;σ为测值序列的标准差。这就是统计学中的由图3可知,测值y落在(μ-3σ,μ+3σ)区间的概率为99.73%,测值y落在(μ-3σ,μ+3σ)以外的概率约为0.3%。也就是说,一旦测值y出现在(μ-3σ,μ+3σ)以外,就有理由认为y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小概率事件。造成测值异常的原因,可能是观测误差,也可能是由于工程安全状态发生了不利变化。因此,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3σ准则”为拟定监测效应量的监控指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利用式(1)计算标准差σ时,采用均值作为真值。此时,测值序列需要满足所有样本值yi为来源于同一母体、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独立等精度测值。但实际工程中,上述条件是难以严格满足的。为此,通过建立监测数学模型,将拟合值y^(t)作为真值,采用监测模型的剩余标准差S作为标准差σ,从而拟定监控指标,即将“3σ准则”转变为“3S准则”。

3等级的划分

以上基于工程破坏机理和基于统计学理论研究了效应量监控指标的等级问题。研究表明,上述研究均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工程工作状态的转变主要有两个临界控制点,据此可将效应量监控指标划分为2个等级,汇总见表1。表1中的第一临界点为工程安全状态从正常工作状态向异常工作状态变异的临界点,可以将其对应的效应量值定义为监控指标的“一般警戒值”。效应量达到或越过“一般警戒值”时,预示着工程的运行性态出现了异常,正在向不利于工程安全的方向发展,但尚不会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一般警戒值”的作用主要是在工程运行性态出现异常迹象而提出的一种提醒,提醒工程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工程的安全风险,改善工程的运行性态。表1中的第二临界点为工程安全状态从异常工作状态向险情工作状态变异的界限点,可以将其对应的效应量值定义为监控指标的“严重警戒值”。效应量达到或越过“严重警戒值”时,表明工程的运行性态已进入了不安全的险情状态,工程的失事概率或破坏风险急剧增大。“严重警戒值”的作用是在工程运行性态进入险情状态时发出一种明确的具有紧迫性的警告,要求工程管理者立即或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处置。

4结语

运行机理范文篇9

张建华先生的《也谈“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很多问题,鉴于各种原因,本人在这里只谈与“科学”和“管理”这两个语词有关的某些问题,即说明为什么管理学不能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

从“科学”这一语词较为通常的意义上来说,管理学自然是一门科学。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问,只要同时坚持如下两个原则,就可以成为一门通常意义上的科学。

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

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

由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客观规律、“机理”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相对可靠的。同样,大量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本身也会因人的解释的不同而只是相对可靠的。但这并不要紧,这些东西发展或变化了,科学本身也会发展和变化。这也就不妨碍我们把坚持这两个原则“作”出的学问当作科学。

现在的管理学完全遵守了这两个原则,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自然是一门科学。

本人说“管理”或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是有几个前提的。

第一,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第二,在“管理学科”中,必须有一门核心学科,这个核心学科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学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三,在本人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强调了“管理”是一门艺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艺术对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比科学要大得多。

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点是毫不疑问的。这门科学不可能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这一点,后面将予以说明。至于“管理”,无论是谁,只要他在从事“管理”或从事过“管理”,他都会知道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比“科学”更为重要。这里没有丝毫否定“科学”在管理中的作用的含义,这里只是说,仅仅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仅仅只用所谓的管理学的科学原理来教育学生,根本不可能培养出管理人才。

本人可以在此作出预测,今后中国涌现出来的企业管理人才,绝大部分不会是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尽管这些拥有硕士或博士头衔的人在企业中可以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管理“特权”,但“特权”本身既不会成为才能,更不会成为智慧。就象美国的法律人才根本不是通过教授“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学生理解大量的“法律判例”培养出来的一样,管理人才也只有在大量的“个案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来。

只是,中国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作过个案研究呢?中国又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会作个案研究呢?管理是一门协调人的社会活动的艺术,就象律师是一种调节人与人的纠纷的艺术一样,艺术及个人的艺术才能只能在个人实践和吸收他人的经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和提高。普遍原理的教学当然不可缺少,但想仅仅只靠这种教学就能够培养出管理人才,无异于白日做梦。

象管理学这样的科学与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那些非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来把握世界。现在的问题的核心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人们把诸如“政府的行政部门依据宪法和法律对社会成员实施普遍强制使社会成员依‘原则’行事的‘行政管理’”、“企业领导人协调组织成员为‘目标’奋斗的‘企业管理’”、“社会保存和传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献与记录的‘文献记录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和传输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文字和语音语词、图形图像的‘信息管理’”这四种“本质”上有着重大差别的“管理”当作一类“学科”,并以“管理学”作为这个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管理学确实还不够“资格”。也正因为管理学不够资格,所谓的“管理学科”也就是一个没有基石的空中楼阁,以此空中楼阁为条件拼凑起来的用于优化组织教学资源的“管理学院”本身就只会是一个“大杂烩”。

我们看英美国家是怎样定义“science”的:“thestudyofknowledgewhichdependsontestingfactsandstatinggeneralnuturallaws”即“以那些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的知识和陈述了普遍的自然规律的知识为基础的研究”。这里用“ofknowledge”修饰“study”,就是说,“science”的研究从属于后面“知识”,或者说,后面的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和陈述了普遍性的自然规律这两个方面知识控制了整个科学研究。

在英语中,“管理学”使用首字母大写的“management”即“Management”来表示。按照上述标准,英美国家自然不会将“Management”当作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很明显,管理学中的大量的知识或者不是通过测定获得的,或者不是普遍的自然规律,或者二者都不是。

按照这个标准,大量的“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当然,除了专门研究“科学”本身的科学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人们一般不会在如此严格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一语词。大体上,人们对这两个标准放宽了尺度,其大致范围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两个原则。

但是,如果一门科学要成为一个“科学群”的核心基础学科,则其必须达到或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上述标准。换句话说,这门科学必须是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也就是说,如果管理学要成为“管理学科”中的核心基础科学,管理学就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这个复杂系统进行整体的、不“损伤”这个整体的科学研究。这样,人们就只能采取“简化”的方式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这种简化世界的方法,就是机械论科学的方法。一般来说,这个简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先确定从什么样的角度研究这个复杂系统。第二个步骤则是在确实这个角度之后,再将从这个角度“划分”出来的人类社会进行“机械化”。这样,就可能从某种角度、某种方式来把握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系统,而这种把握,只能是一种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把握。

本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直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首先,经济学从“经济”即人类通过劳作与交换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经济系统,这就完成了前面所说的第一步。随后,在这种简化的基础上,在将人类社会的组成要素即个人“机械化”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这就完成了上述简化的第二步。

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和经验的方法,逐步作出假设,获得观察数据(实际上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记录),验证假设,一步一步地构造起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至于机械论科学为什么具有探索“机理”和鉴别事实的独特功能,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解释。

张先生说有人否定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诺贝尔的遗愿只是希望奖励在“实验科学”中作出贡献的人(文学和人类和平是另外一回事)——诺贝尔奖最初只有物理、化学和医学三项科学奖,很多涉及到生物学的科学成果都是通过化学和医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或许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违背”了诺贝尔的遗愿,但经济学总得多少有些“科学”资格才能成为诺贝尔奖之一。

一般来说,仅仅只是从微观经济学本身来说,它确实够得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一,经济学研究不仅不可能进行实验设计,连控制观测也不可能进行,而只能以人们在经济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为研究起点,而人们对这些记录的保存、收集、使用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第二,经济学研究的结果本身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本身又会使得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变形”。但这两点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而不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本身原问题。

因此,经济学,或者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已经基本上获得了科学界,包括不少极其苛刻使用“科学标准”的科学家的基本认同。

目前的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分支,很多经济学家正在试图用经济学“取代”其他一切社会科学。本人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就是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强调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历史、文化、社会中的缺陷和不足。尽管机械论科学能够获得有关复杂系统的某些“机理”,但是,机械论科学根本不可能从整体上说明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那种试图用经济学解释人类一切活动的想法本身就是荒谬的。本人在网上专门写了几篇文章就是反对中国的不少经济学家用机械论科学的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的一切。

但是,无论经济学的分支如何多,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何种领域,这些分支都是以目前的“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结果为基础。目前的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法律的经济分析、家庭的经济分析、社会的经济分析等名目众多的经济分析,都是以“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结果为基础的。

现代科学的任何分支都是一个庞大的合作系统,每一个科学家只是在某一部分的某一层次从事科学研究。为了确定科学的分支,人们用“学科”即“科学群”来指称这些分支。无论一个“科学群”研究的是什么,建立一个科学群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门机械论科学作为其核心基础科学。否则,这个科学群就是空中楼阁。

无论一门科学建立了怎样庞大的理论体系,它最终都必须作到如下一点,即必须将其中的很多语词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否则,这门庞大的理论体系就不是科学,而是哲学、神学或玄学了。“伪气功”也自称为“科学”,柯云路先生为其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其语词根本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即人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起来,近几年也破产了。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那些相信“伪气功”的人确实在其思维过程中将某些“理论”与自己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在一起,并且,还有众多的人认为这些“理论”确实能够解释为什么自己体内的“气”能够这样或那样运行,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确实能够控制自己体内的“气”的运行。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相信“伪气功”了。这里就涉及到用什么标准将一门科学理论的语词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

我们知道,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有相当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基本上不从事直接的探索“机理”、数据获取、事实鉴定的工作,而只是依据某些“机理”对数据和事实作出解释,或者对这些“解释”再作出解释。就象本人如果要研究中国某一阶段的历史,一般不会去“考证”历史事件,而只会以其他的史学家的“考证”的结果以及研究结果为起点。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相信这些“机理”、数据和事实呢?或者说,我们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机理”、数据和事实是可靠的呢?

一般来说,采用机械论科学的方式获得的数据和事实,其可靠程度最大(要说明这个原因,需要很大的篇幅,这里从略)。要使一门科学理论中的很多概念能够“恰当”地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人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消除那些个人情感与价值的东西、尽可能地控制那些关于世界的各种“先见”。而能够在最大程度做到这些的,只有机械论科学。这一点无须作更多的说明,目前西方的“反科学主义”反对的正是机械论科学的“无情”和“客观”。

“反科学主义”的很多观点对我们有效地控制人们滥用科学及科学成果确有其可取之处,对于控制“唯科学主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要把科学变成一种“有情”和“主观”的东西,那科学就不成为科学,而是神话或玄思了。

大量的相信“伪气功”的人并不是象某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是“愚昧无知”的。这些人思维、心理各方面都很正常。那些鼓吹“伪气功”的理论都只是一些“中间理论”,这些理论根本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一种具有共同标准的将“气”、“功”等语词与人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起来的可控制观测的科学方法。语词的神话作用很快就将这些相信“伪气功”的人“说服”了。只是,这种毫无根基的“伪气功”的“科学”的理论大厦很快就崩溃了。

即使我们假设或承认诸如“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其他各种关于“管理”的学科有着共同之处,可以合成一个“学科”,但是,这些学科必须有一个核心基础科学,这个科学必须拥有其他科学共同认同的探索“管理”过程的“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从“管理”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的标准。很明显,现在的管理学这门科学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

科学的核心原则是按照事物的自然状态来解释事物的现象及其现象变化的过程。什么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呢?这本身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大量的人是将自己大脑中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事物本身。科学家也是人,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并不比其他人“高明”。科学并不是依靠科学家在这一点上的“高明”获得发展的,或者说,科学并不仅仅只是依靠“科学家客观地看待世界”获得发展的,而是用一套严格的程序来迫使科学家采用“机械”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现象变化的“机理”,采用客观的标准来鉴别观察事物变化之中获得的数据和事实。没有这一条,科学就不成为科学了。

现代科学的“理念”比起古希腊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神秘主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等,这些东西直到今天仍然控制或影响着科学。但是,古希腊时代并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的产生,离不开古希腊的这些“神秘主义”,离不开中世纪经院哲学以拉丁语为基础的思维逻辑训练,但更离不开人们社会实践中技术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以英语文化为基础的经验主义。

科学离不开有关世界的某种“理念”,科学离不开思维逻辑,但是,科学离开了经验的检验,最终只会成为“神秘主义”或哲学思辩,就象古希腊的科学。为了使科学不成为“神秘主义”或哲学思辩,任何一门“科学群”都必须有一个可以通过经验验证的坚实的基础:探索“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事实的标准,这个基础就是机械论科学。

科学对自然和文化的解释并不是绝对的和万能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机械论科学所获得的只是事物现象变化的“机理”。而这些机理之中,有很多通过了人类无数次的验证,但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条件所限,还有很多“机理”不可能真正获得验证,也就只能作为假设。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必须有着某种程度的确定性。这样,虽然有很多“机理”还只是假设,但我们仍然必须用其来作为解释自然和文化的基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很多预设,基本上还没有获得验证。达尔文的理论出现才多少年,按照现有的科学研究结果,生命进化的过程是这个时间的无数倍。要验证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很多预设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除了进化论,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合逻辑地解释生命演化的过程,我们也就姑且接受这种理论,用其来解释生命演化过程。

从表面上看来,历史学似乎比管理学更不科学。但是,历史学目前已经够得上资格称为科学了。从广泛义的意义上来说,历史是研究人的活动的历时性变化。但是,目前的历史学一般主要指通过对“历时”性的历史事件的解释来说明历史过程。在历史学中,正好有一门专门对“历史事件”进行“考证”的学科。当然,这种对历史事件的“考证”的结果也是相对的。但是,有了这一学科,各个领域的历史学家在依据自己的历史观来解释历史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而“考证”历史事件的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很多得到历史学各学科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学领域的共同认同的方法和标准。如果失去了这种“考证”,历史也就会成为“神话”。

政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政治学研究对象中的要素是“公共生活中的人”。这些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机械化”为“政治人”。社会学研究对象中的要素是“社会生活中的人”,这些人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机械化”为“社会人”。

根据本人的研究,与管理学关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即“组织学”倒可以成为组织领导学以及与其相应的各种有关组织“管理”的基础学科。因为,组织学的研究对象“组织”可以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组织的组成要素——人——也同样可以通过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而成为“组织中的人”即“组织人”。任何自然人一旦进入一个组织,就可以表现出很多“组织人”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抽象,可以将“组织人”机械化。以这样的研究为基础,可以将组织高度形式化,并以此作为模型探索“组织”产生、发展的机理,并依据这些“机理”建立起组织的概念模型,并将这个模型转化为语词模型或数学模型。利用语词模型,人们可以组织和解释各种“事件”,利用“数学模型”,人们可以获得有关组织的数据。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认同的探索“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事实的标准。

运行机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职业精神培育;高职教师;运行机制;合作

育人机制的本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借指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连接关系及运行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笔者认为,高职教师培育运行机制是指推动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养成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在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中,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明确机制运行的主体、机制运行的机理、运行方式以及运行结果,保证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目标的实现。高职教师培育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决策机制

(一)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决策机构。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决策机制是指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决策的组成要素及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政府部门多次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和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培育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努力,更需要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高效的决策机构。组织保障,一要有机构,二要有人员。为此,建立从—77—中央到地方、到职业院校的分层分级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委员会,涵盖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院校,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人员、各类教育教学专家、行业协会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制订专门的章程,对职业教育教师培育全过程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教师发展委员会是高职教师发展的决策机构。(二)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决策机制的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由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办公室3支队伍组成,形成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协同联动的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工作机制。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各级管理部门(教育部门、行业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有关人员组成本层、本级的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工作委员会,负责高职教育职业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决策范围包括高职教师发展的整体规划、资源分配、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等,侧重于规划方面的宏观方面决策;专家委员会由教育教学专家、行业协会人员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具体的督导咨询、教师培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决策范围是每一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侧重于专业方面的微观方面决策,工作办公室由办公室专职人员组成,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日常工作,是方案实施的具体组织者。在高职教师发展委员会中,工作指导委员会进行管理决策,为专家委员会提供方向指导,专家委员会进行业务决策,为工作指导委员会提供专业支持;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接受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管理指导,接受专家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在工作过程中收集信息,将信息分类分别反馈到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修订和完善决策方案。(三)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决策机制的运行方式与运行轨迹。1.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中心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顶层设计,即着眼长远发展自上而下的层层设计,设计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包括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整体规划,制订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工作制度、工作规范,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运行模式等。统筹规划,对高职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统筹规划,整合全校教师教学资源,形成合力,整体规划包括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改研究、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工作。工作指导,指导和协调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作;对教师培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包括把国家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的政策及时转化为教学规范的政策指导,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与制订工作的质量指导等工作。2.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发展中心的督导咨询、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教师发展研究,有效激励高职教师提升职业精神;开展教师技能培训,提升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教师产教研指导,提升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制订高职教师教学质量标准,指导教师教学发展;开展身心健康、职业发展规划等教师发展指导,帮助高职教师完成职业规划。3.工作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设置中心办公室专职人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组织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搭建教师交流、沟通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帮助和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组织教学示范与推广,带动学校教学质量总体提高;组织产学宏观决策微观决策方向指导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信息反馈管理指导专业支持业务指导信息反馈工作办公室组织开展研研究,帮助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组织教学效果测评,促进教师健康成长;组织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教师个人发展指导主力教师职业规划,实现人生价值;组织教师实践训练,促进教师技术技能巩固与提高。

二、动力机制

(一)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动力是指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力。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推动力及良性运行轨迹。在高职教师培育中,教师本人是内因,高职教师的职责要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激励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同时,教师作为社会成员身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和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又通过教育对象——学生,反作用于社会各方面。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高素质精良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石,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质量的毕业生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企业提高了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提升竞争力,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同时,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科研资金,创建更多的实践、科研条件和机会,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实现人生价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毕业生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人生价值实现,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从而社会稳定繁荣,政府实现管理职能。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教师形成合力,实现“政行企校师”在高职教师培育系统中的良性循环,是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推动力。(二)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动力机制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轨迹。1.政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强调决策应当从高处着眼、自上而下的层层设计和规划。在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中,政府应当承担顶层设计的责任,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教师法》等法规内容,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从而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给高职院校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给校企合作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发挥引导宣传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作用,树典型、树榜样,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良好社会氛围。2.行业指导、校企合作。行业协会搭建信息平台、牵线搭桥,引导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企业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创新联盟,进行技术研发与攻关、项目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高职教师研发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实现校企双赢。3.教师自我激励与约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以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培育职业精神以胜任崇高和神圣的教师职业;胸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系职业教育,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修养,掌握教学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学习先进,学习榜样,时刻激励自己努力成为优秀的高职教师。

三、协调机制

(一)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高职教师培育协调机制是指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养成的各因素之间的分工协作原则和组织协调高效运转的轨迹。《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全程培育,更需要政府支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在现实中,“政行企校”行政管理隶属关系不同,导致合作育人存在一定障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归属于教育部门,而企业归属于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行业部委,即职业教育部门和企业非同一管理机构,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隶属教育部门的高职院校和隶属于其他行业部委的企业没有关联性,高职教育管理部门无法采取行政命令以督促或要求行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行业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教育部门也无权命令或要求其参与职业教育。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协调和沟通机制,“政行企校”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和合作共育,共助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养成。(二)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协调机制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轨迹。1.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合作育人平台。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搭建推进产教结合、协同育人平台。政府牵头组建高职教师发展委员会,从顶层设计教育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在高职教师培育中责任和义务,教育部门负责指导性意见、把握方向;政府牵头搭建以行业协会为主导、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教育、服务和管理的无缝覆盖,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为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养成提供优良的培育平台。2.行业协会发挥中介作用。随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对接行业企业”办学定位的逐渐清晰,高职教育的主体责任已经逐渐从高职院校转变为区域经济内的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主体的共同责任。行业协会作为某行业内企业的指导与监督机构,具有独特的组织属性与社会属性,可以天然地成为企业、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帮助企业完成与政府部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信息沟通与的平台,信息包括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再到人才资本价值的发挥以及收益分配的整个过程,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奠定利益基础,进而推动校企合作。3.校企合作发挥合作育人功能。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学校和企业是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应当按照《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定,通过平等协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合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和绩效考核等事项,实现合作育人,校企双赢。

四、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运行机理。激励一般是指激发有机体努力追求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和达到目标的过程。激励机制是通过对影响目标各因素的需要、内动力和目标衔接起来,努力实现行动目标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这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约束指对目标条件及达到目标的行为所加的限制,也可指控制、管束。约束激励对象行为的各种条件及其对激励对象行为的约束作用,构成激励对象行为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本质是激励对象和组织中的主体通过激励物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过程。激励物是与激励对象有关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激发激励对象的内动力,同时,规范其行为,加速达到目标;不科学、不公平的激励与约束适得其反,会削弱激励对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消极对待事物发展,目标进程缓慢,甚至达不到目标。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激励与约束机制,是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各因素的需要、内动力和目标衔接起来,实现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目标,同时,对各因素行为进行约束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在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中,政府作为激励主体,其激励对象为参与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合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互为激励主体和激励对象;高职教师是组织中的激励对象,其直接激励主体为高职院校。激励主体通过提供具有激励性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激发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内动力,努力实现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目标;同时,激励主体对激励对象获取激励物提出限定条件来约束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行为。激励与约束共存,为校企合作、教师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二)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运行方式及运行轨迹1.利益和责任匹配。在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组织中,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都是利益相关者,在分享高职教育职业精神养成带来的成果时,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政府从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职业技能发展环境,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与政策引导,扭转社会观念,提高职业教育学历人才社会地位,从而提高包括高职教师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师社会地位。企业应当按照《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定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将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通过合同、制度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高职院校应净化学校环境,制订相关制度,为校企合作和教师提供政策和条件支持,激励合作企业参与指导教学改革和高职教师培育,引导和帮助教师不断提升知识、能力和素养,建设精良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高职教师把自我价值实现和高职教育发展紧密联系,以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职业精神。2.物质和精神结合。物质和精神结合是对激励与约束对象常见的激励约束方式。对于高职院校方面,政府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明确高职教师培育专项支出;对考核优秀的优质高职院校给予招生、生均经费等政策支持和奖励性经费支持,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高职院校给予警告,直至停止招生等约束;将高职教师职业精神考核作为一项指标纳入教育部门对高职学校和高职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校企合作方面,政府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减免税额、政府补助和金融信贷等扶持政策等实际利益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同时,将参与校企合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社会责任报告,强化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对于高职教师,政府部门发挥引导宣传作用,优化职业教育人文环境,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职业教师,同时,强化高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从道义和责任上约束教师行为,做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师培育经费、顶岗实践经费和教师奖励经费投入,制订教师参与技术和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激励政策,激励教师提升产教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奖励先进,鞭策落后者,对于在高职教育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于无法胜任高职教师岗位的教师要引入退出机制,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立榜样、树典型,引导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修师德、练师能和铸师魂,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静,周亮,卫莉.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