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9 22:53:08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二、述职述廉对象

述职述廉对象为: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三、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

(一)履行职责情况

1、政治学习、思想素质、品德修养、群众观念和团结协作等方面情况;

2、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开拓创新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方面情况;

3、事业心、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

4、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等方面情况。

(二)廉洁自律情况

1、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情况;

2、遵守《廉政准则》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

3、贯彻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报告制度情况;

4、学习党纪条规,开展廉政教育情况。

四、述职述廉时间和形式

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并进行。述职述廉采取召开一定范围的会议,由领导干部宣读述职述廉报告的形式进行。也可与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届中届末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等结合进行。

五、述职述廉程序

(一)撰写述职述廉报告。召开述职述廉会议前,领导干部要根据述职述廉内容要求,写出述职述廉报告。党委(党组)应将要求的述职述廉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印发给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以便与会者进行监督。

(二)召开述职述廉会议。会议由党委(党组)主持。各乡镇参加人员范围:乡镇全体干部员、村党支部书记及辖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县级各部门参加人员范围:所在单位的中层干部、下属单位负责人。人数较少的单位可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根据需要,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和行风监督员、领导干部居住区的居民代表或者其他方面的群众代表等参加。

(三)收集和反馈意见。述职述廉会议结束后,采取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以及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收集与会者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和述职述廉报告意见。收集意见工作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共同负责,并及时与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沟通,如实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情况反馈给参加述职述廉的领导干部本人。

(四)搞好总结报告工作。述职述廉会议后,各党委(党组)应及时将本地区、本单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情况及领导干部本人的述职述廉报告,统一上报县委,并抄送县纪委、县委组织部。

六、几点要求

(一)思想重视。各乡镇党委、县属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领导干部因故确实不能参加述职述廉会议的,应提前向党委(党组)请假,党委(党组)应指定专人代其宣读述职述廉报告。领导干部要认真撰写述职述廉报告,实事求是地向组织报告情况。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2

2.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的浓厚气氛,疏通党员监督权利实现的渠道,消除党员监督工作的神秘感,是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条件。要切实推进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建立各级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党内重要情况的制度,党员或党代表查阅党内会议记录、文件制度,党内文件、材料保密期限及解密、公开、查询制度等。确保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要公开党员领导干部购建房、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子女出国学习、配偶和子女从业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拒收礼品礼金情况,出国境和跨省考察情况,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情况,使用招待费、差旅费、电话费等情况;常规性党务工作也要定期公开,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民主生活会情况等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等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要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加大对“敏感问题”的公开力度,让党员更好地享有知情权,扎实搞好“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公开,让党员清楚这些工作决策的来龙去脉,从而使他们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参与监督。

3.建立长效机制,设计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和制度,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避免监督短期化、“作秀”化、形式化。强化党员监督权利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实现党员监督权利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党员监督权要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党员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中去,贯穿于党内民主决策、科学执行、有效监督等日常权力运行各重点环节中,依靠合理严密的民主程序加以落实。这样,党员监督就会与党的日常管理决策活动融为一体,长期发挥效能。建立积极的监督意见反馈机制也十分重要。对党员通过民主评议、实名举报等监督形式反映出来的意见、建议等,应当建立相关机制进行及时处理并适时予以反馈,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处理进程、整改结果或进行解释说明。这样,一方面党员对自己行使监督权之后的党内监督处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督,即“监督监督权”,让监督变得更有效;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潜在的监督者对监督有效性产生积极预期,从而激发他们的监督积极性。选好党代表,是建立党员监督长效机制、强化党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其核心就是保障选举能够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为此,除了要扩大选举比例、减少任命范围,扩大直接选举的层级和范围外,还应在选举投票的技术细节上加以改进,例如坚持秘密投票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间,不允许对划票人进行近距离拍照、录像,不允许用电子眼监控选举人的划票过程等,给选举人创造公平的选举环境。

4.瞄准重点对象,加大对权力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监督力度,加大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解决对“一把手”监督缺失的问题。《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纲要》等均规定,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但是,在决策前要征集党代表意见,集体决策后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或公示,这无疑会全面提升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实现党员监督权利,就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等现有党内监督制度中不断体现并充实党员的监督权,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党员领导干部必要时应当在参加民主生活会、进行述职述廉时,对发生的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向普通党员进行说明;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述职述廉时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3

(一)严格制度监督,切实加大民主集中制落实力度。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我们建立并完善了《中共**区委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区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有关规定》、《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向全委会、常委会、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等7项制度,重点对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党政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强化对领导干部决策行为的监督。一是要求各党政领导班子明确重大事项的内容,以及不同会议的决策权限;二是规定重大事项必须以会议表决形式由集体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讨论决定;三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坚持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的不决策,不经过专家论证的不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不决策;四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接受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和上级的监督。实践表明,完善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对于落实民主集中制,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独断专行,防止权利腐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推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干部监督这个手段的运用。几年来,我们通过查阅基层党委班子、行政班子会议记录和组织个别谈话等监督形式,切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督促落实、及时纠正、整体提高的功效。在对干部的考察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部分基层党政班子想事随心所欲,定事过于笼统,干事虎头蛇尾,研究问题不细致,制定决策不科学,推进落实不彻底,“决策拍脑门、问责拍大腿”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大事项的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甚至没有记载与会人员所发表的意见。部分中层领导班子“一把手”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的权利失衡现象,过于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有的中层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缺乏领导技能,班子成员之间缺乏良性沟通,在很多决策环节存在严重分歧。发现这些问题之后,区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先后找过4个中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谈话诫勉,并对改正问题的班子给予了及时肯定,对收效较小,不适宜现岗位的2名干部进行了果断调整。

(二)实行目标监督,综合考量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考核目标,结合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制定出全区各部门及其班子成员的通用目标和业务目标,并将其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环节予以考量。一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评优范畴。为了鼓励扛标单位在全市横向评比中力争上游,我们规定凡在全市目标考核扛标的单位或部门,能够进入全市前两名的,就直接晋级区内目标评比的优秀单位。在目标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和部门,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相应提高;排为末位的,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就相应递减。二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诫勉程序。为了强化“一把手”的扛标意识,我们对区内年度目标评比中排末位的,第一年实行“一把手”诫勉谈话,第二年仍排末位的,实行引咎辞职或由组织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并经组织考察认定不称职的,免去现任职务;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含20%),或不称职票较多并与基本称职票之和超过50%(含50%)的干部,经考核确实存在问题的,由干部所在部门的上级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问题,限期改正。**年,有3名科级干部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区委对他们进行了诫勉谈话;有1个单位连续两年排末位,区委对其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三是将目标监督纳入招商体系。为了响应市委“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的战略决策,我们规定凡是没有完成招商任务的,坚决实行一律不提拔、一律不评优、一律不发年终奖励工资的“三个一律”政策。这些监督手段的正确实施,为畅通“不胜任”干部的出口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依据。

为了达到综合考量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业绩的目的,我们大胆创新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考核办法,自去年以来,我们一改过去只由主管区级领导对其分管战线进行评价打分的办法,而是由全体区级领导对各部门工作业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有效避免了人情分、保护分和条块割裂的现象,使考核评价体系及结论更加科学、准确、全面。

(三)落实责任监督,全面提高正职领导的执政能力。干部监督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干部的监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重点在于正职领导干部。为此,我们对管理范围内领导班子正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民主作风、选人用人、廉洁自律、抓班子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在这一监督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围绕高标准落实述职述廉报告制度,逐步强化正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政水平。一是指导撰写述职述廉报告,确保述职述廉内容的真实性。通过规范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全面述职述廉,内容包括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个别访谈,多层次、多渠道地听取下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意见,融入报告内容。通过强化述职述廉报告材料的审核,注意把握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区分个人的工作成绩和分管部门的工作成绩,个人所起的作用与班子集体和其他成员所起的作用。对报告材料不实事求是,夸大个人成绩,回避群众意见,隐瞒有关情况的,责令修改、补充或重写。二是组织民主测评,扩大述职述廉工作的公开性。在正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时,首先要在本单位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如实反馈民主测评结果;其次,在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正职领导干部要对领导班子及其本人进行述职述廉;同时,被测评的正职领导干部还要征求部分基层服务对象的意见。最后,区委将三个层次的测评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正职领导干部的量化评价分值。三是抓好成果运用,增强述职述廉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要求各单位针对民主测评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对于各单位上报的民主生活会方案,区委组织部门都进行认真审核,主题不突出的要求重新确定或者直接指定,从而增强了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经考察后及时提拔重用,或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最近两年我区提拔的12名区直各党政领导班子正职,都是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中群众公认度较高的,而且,这些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都表现出很高的业务素质和执政水平。

为了把责任监督全程落实到位,我们还对即将调任、离任的正职领导进行离任审计,对正职干部在任期间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职务责任、队伍建设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并向常委会提交综合审计报告,作为判定该正职干部在任期间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和干部调配的附属条件。

(四)坚持日常监督,构筑干部监督管理的整体框架。我们在总结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要求,科学提出并实施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联席制度。为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努力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我们坚持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合作。组织部与纪检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由纪监、组织、人事、审计、司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沟通情况,综合分析全区干部政治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在干部提拔调整前,组织部都事前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向组织部门通报党员干部立案调查及查处结果,对有反映问题暂未查实的,一律不提交干部任免会议研究。同时,我们积极支持人大做好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和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年以来,区人大对检法两长和5名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述职评议。二是“明确三个重点”。明确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区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时段定位于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休假期间,重点监督内容是政治言行、生活作风、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邻里关系、个人生活、廉洁自律等七个方面。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年至今,我区组织部门共接到群众举报信件、电话40余件,其中,涉及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7件。对此,区委责成组织部门对9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对2件经查实的举报及时进行了纠正,涉及的1名拟提拔干部也暂缓提拔。另有7件查而不实的举报,我们也都做出公开解释。区纪检(监察)部门自**年以来,共接到关于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举报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举报5件,并对2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通过实施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使每位领导干部明白自己在上班时间要接受监督,其他任何时间也要接受监督,要时时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给领导干部打了招呼、敲了警钟,使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得到普遍提高。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4

一、指道思想和组织领导

(—)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贯彻落实党风建设责任制和中央、省、事关于反腐倡廉各项任务,切实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队伍。

(二)述职述廉工作要与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报告制度相结合,要与开展机关“效能革命”,加强作风建设相结合,一并组织实施。要充分运用组织监督、班子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自我监督等形式进行述职述廉,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

(三)述职述廉工作在区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

任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区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组织协调。

二、述职述廉的范围和内容

(-)述职述廉范围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属各单位党组织为单位述职述廉对象。在职的区管领导干部(不包括调研员)为个人述职述廉对象。

(二)单位述职述廉内容

1、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

2、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包括责任制牵头工作落实情况。

3、当年发生在本地、本部门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和重大事项处理情况。

4、区委、区政府、区纪委当年作出的纪律规定执行情况。

5、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情况。

6、开展述职述廉工作情况。

7、针对党风廉正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下年度反复倡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三)领导干部个人住址株连内容

1、根据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分工,对分管和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正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取得的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本人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情况。

3、本人作风建设和党内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

4、本人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其它有关情况。

5、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建议。

三、述职述廉的方法和程序

(-)述职述廉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由各单位党组织按规定的程序,具体组织实施。区里有重点地参加与单位的述职述廉工作,即由区领导带队,区极为会同区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参与;必要时,区纪委也可会同有关部门直接参与有关单位的述职述廉工作。

(二)述职述廉工作程序

1、各单位区管领导干部按照述职

述廉的内容和要求,写出述职述廉报告。

2、召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会议。各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应在本单位中层以上或一定范围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上述职述廉。

3、各单位纪委(纪检组)负责以民主测评等形式,对区管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进行无记名评议。区里参与单位述职述廉的,还可采取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测评等形式了解干部述职述廉情况。

4、各单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测评结果须上报区委和区纪委,归入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其他区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测评结果由各单位自行妥善保存。单位的述职述廉报告,须以书面形式于次年1月10日前上报区委,同时抄送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

四、述职述廉结果的运用

述职述廉测评结果,应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对满意率相对较低或干部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导干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由区纪委对其进行谈话,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由所在单位的只要负责人对其进行谈话。对连续两年不满意率在30%以上的领导干部应作出必要处理。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5

按照县委制定的《关于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的实施办法》,今天,我们召开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述廉大会,这是继去年全省首创制度并试行以来第二次召开的专题会议。市纪委对我们开展此项活动高度重视,市纪委副秘书长、党风室主任同志也在百忙之中亲临会场指导工作。我们之所以搞这样的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以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会上,二道湾镇、教育局等6个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分别进行了述廉,各位纪委委员现场质询、当场划票,即时公布结果。这种面对面的述廉、面对面的质询,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真实性很强,不仅仅对述廉者是一种促进,对在场的各位领导干部也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应该说,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严把“四关”,工作程序规范有序。坚持了“六必述”,严把了述廉内容关。通过听取述廉对象述廉,大多数同志做到了“六个必述”,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必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及干部选拔任用各项规定的情况必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必述;个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尤其是对照《廉政准则》52个不准的自查情况必述;本部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的情况必述;对征求意见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必述。这次听会感觉和去年不同,感觉越来越规范了,就述廉对象而言,感觉也是越来越“上道”了,过去我们的干部没有搞这项活动,尤其是我到之后也没有搞,我在龙江的时候每年必搞述职述廉大会。述职和述廉不完全一致,述职必述廉,述廉也必须包含着述职的内容,但是述职和述廉是各自有所侧重的。我们向纪委全委会述廉,就应该以述廉为主,包含述职。刚才听了8位同志的报告,在述廉的层面上越来越侧重了,根据我们市纪委的要求,把“六个必述”都纳入进去了,这种述廉越来越规范了。而且我发现一个细节,各位述廉单位送上来的材料,包括乡镇的材料都是双面打印的,而市直单位的材料没有一份两面印刷的。可能是我比较会过日子,但是细算的话,乡镇一年在这一块上能节省一半的开支,今天的述廉大会,在这方面我们不能不重视。并不是说市直单位大手大脚,但是跟乡镇看出了差异,也让我感受到,乡镇在过紧日子。上次“走比看”的时候,我说“四区一带”划分以后,我县工作的重点、方式、方法、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每一个乡镇承担的“四区一带”的责任和建设任务不同,将来各个乡镇的发展水平要有差异,如何建立全县统一的机制和办法,激励不同的建设区都能齐头并进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否则,农业区发展慢,就穷困,工业区发展快,就,现在我们招商任务又都是一样的,怎么样使得招来的企业落到工业区以后,所招商的企业也能享受到招商成果带来的发展变化,就要用机制性的东西,用财政算账的办法,给予共同的机制,共同的鼓励。我今天听述廉报告也很有感触,十个乡镇组成了我们县这个大森林,如何让每颗树都枝繁叶茂,如何在九县七区里发展的最好,每个乡镇都非常重要,你们思路对不对,工作中能不能带领班子去发展好,做好率先垂范,廉洁自律是至关重要的。突出了“审、访、核”,严把了征求意见关。在撰写述廉报告前后,述廉单位能够在本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然后交县纪委委员对述廉报告进行审核,纪委委员们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发放《廉洁从政情况调查表》等方式,走访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了解民意,掌握实情,最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核实。这一点,刚才提出质询的时候,针对性都很强,针对个性问题的时候也询问了一些共性问题,非常好。这对于解决个性问题和突出的共性问题,引起一种共鸣,其他单位回去之后也会引起重视,所以说这个内容设置的好,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在个性中,你自己检讨你的个性问题。有些个性问题引起了共性的关注,就值得全体干部去警惕反省,这点做的很好。突出了“评、问、测”,严把了民主测评关。纪委委员对述廉对象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情况进行了评议,并根据访廉掌握的情况,向述廉对象进行了质询,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述廉对象进行了问卷测评,当场公布结果,确保了公开透明。今天这种现场的测评方式,大家不能商量,有些人提前也不能去做工作,基本就是通过对干部平时工作的了解和现场的表现来打分,这个透明度和公平性包括最后结果的验证都比较公开透明。这不仅是给述廉者的一个评定,也是对你们划票人对问题掌控能力的一个测试。在座的人这么多,只有15个人划票,你们15个人决定干部述廉情况的结果,结果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共鸣,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不仅是对述廉者的一种测评,也是对你们的一种测评。突出了“馈、督、用”,严把了整改落实关。县纪委向述廉对象反馈民主测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要求,并组织人员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述廉结果及时报县委并抄送组织部门,作为提拔重用、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我们去年就把测评结果融入到了当年干部任用里,每次涉及到这些干部的时候,我们都要问一下结果。同时吴书记也进行了部署,会后我 们还要进行跟踪监督,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更有效的督办作用。我想明年测评的时候,这种测评最好能够往“四区一带”上靠一些,我看材料里除了述廉以外,还有工作方面的内容,工作上的东西要往“四区一带”上靠的更紧一些。今年“四区一带”刚刚起步,上次开会大家应该都在场,我觉得上次会非常重要,虽然只是走比看的一个总结会,其实是我们全县工作思想、方式方法、包括工作思路大转变的一次动员会。会上我们阐述了xx届五中全会对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要求和我们省“八大经济区战略”以及我们县根据各个乡镇的不同情况设计的这种分区发展,特色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战略部署,同时,我们整个工作围绕“四区一带”进行推进和促动。我们述廉中工作这一块也是一样,除了述廉这一共性的问题以外,涉及到工作的,对“四区一带”推进中出现问题的——比如认识问题,带领班子推动工作中,是否有百姓不满意,不能很好的推动工作等等——这样的问题要融入进去,对中心工作的推动可能有更大的帮助。现在看,在“四区一带”推进中确实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有些干部甚至是县级领导干部,问我,咱县十个县镇,除了工业区以外,其他的乡镇为什么不能也发展工业园区呢?我上次也说了,一是我们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你乡镇是不是有这个区位优势。二是你的土地适不适合发展工业,把良田改成工业区,就算发展了,那也是吃的子孙饭,我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三是成本问题,用盐碱地发展工业和用良田发展能一样么?况且我们每个工业区的发展都需要“几通几平”,基础设施建设一平方公里一千万,各个乡镇都上,谁也上不起,所以只能集中打造,形成“洼地效应”,集中发展,集群发展。在这里面,如果在发展中出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述廉大会上,在报告中就要结合的更紧密些,如果不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忽略,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的推进工作。二是建立“三个机制”,工作成效比较明显。述廉活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建立健全了支持纪委委员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制,为纪委委员履行职责创造了条件;建立健全了督促述廉对象履行职责的监督机制,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了评廉结果运用机制。评廉结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选先优、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述廉报告、评廉结果、整改情况等记入了干部廉政档案,做到了真评真用。如果任何一项工作束之高阁,只是一种形式的话,对于工作的开展是极其不利的,只有这项工作对我们干部的成长和工作的推进真正起到作用,才真正有意义。比如,考评结果记入廉政档案里后,以后每一年,都有部分党政主要干部进行述廉,三年一个循环后,对全县干部的廉政情况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这一阵工作很忙,我还是来亲自参加,因为眼见为实,我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我就能对干部更多的了解。三是体现“三个增强”,综合效应得到发挥。增强了“一把手”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履行“一岗双责”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在廉洁自律方面率先垂范,而且能够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县委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增强了纪委监督的权威性。纪委委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拓宽了监督范围,促进了纪检监察机关对述廉对象和所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使纪委监督更加具体、更为全面。增强了干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述廉活动把公开透明的监督评价机制,引入权力运行监管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监督力量,充分发挥了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弥补了以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下级监督太软、纪委监督太晚”的缺位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应该说,纪委探索实施并逐渐完善了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向纪委全委会述廉活动,是个创新之举,值得肯定,县委十分满意。市纪检委也很满意,作为一项创新工作,年底还要给我们报道一下。原因之一,它是落实xx届五中全会的实际举措。前不久召开的党的xx届五中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安排。按照全会要求,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视成效,而我们党风巡视和领导干部述廉,恰恰与五中全会精神相吻合,走到了前面,抓到了点子上。原因之二,它是纪委委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第xx届纪委实有委员18名,其中实有纪委常委6名,这些委员担负着对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进行监督的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委员的监督职能发挥的并不完善,而述廉活动的开展,恰恰为纪委委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原因之三,它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常态化。如何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值得我们探索,而落实的关键是抓“一把手”,只有抓住了“一把手”才能抓出实效。因此说,主要领导述廉实质就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经常化、常态化,让权力运行定期接受党内监督。原因之四,它是践行《廉政准则》的重要途径。今年初,党中央正式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提出了“八个禁止”和“52个不准”,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作出了新的规范,给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戴上了“紧箍咒”。通过述廉活动,可以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加强自我教育,常思为政之道,常修廉政之德,做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提高反廉倡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此,就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要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度是根本,也是关键。近年来,县纪委已经出台了许多可行的制度,各部门必须认真执行,确保落到实处。在xx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总书记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着重阐述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制度防腐理念,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突出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为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对已制定的制度,要进行广泛宣传、定期督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

二要继续提高述廉工作实效。述廉活动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最终目的是让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和政绩观,认清权力风险,强化廉政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守土有责,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要求纪委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在提高述廉实效上狠下功夫,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实实在在地结合实际,不断充实述廉内容、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发挥述廉作用,达到预期效果。今年这几个部门绝不能把述廉这一关过去后像过难关似的,过去就算了。这种方式主要是起到震撼、促进、督促、监督的作用,起到时时提醒的作用,虽然工作我们有制度来制约着,今天这种形式来起到激烈的震慑作用也是很有必要,但是平时大家对这项工作忽略,只是靠这一上午的时间,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必须要做到警钟长鸣,时时提醒。

三要继续加强监督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的是要强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绝对的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因而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述廉是定期的,而监督必须是长期的。各部门要探索和健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经常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建设,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建立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求,对施政行为全过程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真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尤其是要加强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6

10月中旬开始到11月下旬结束。

二、巡察监督对象

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和关键岗位中层干部。

三、巡察监督内容

(一)共性内容

1、贯彻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部署的情况。包括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反腐倡廉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和关键岗位中层干部廉洁勤政情况。

2、“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及接受监督情况。包括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三重一大”具体内容的确立情况,决策程序规范及执行情况,在决策过程中接受监督情况。

3、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办法、及龙市委实施意见的情况。包括《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执行情况,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行动情况,执行机关作风建设“九不准”规定情况,开展党政机关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情况,落实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报告制度情况。

4、承担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5、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包括遵守公务用车编制、配备标准情况,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及借用车辆情况。

6、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岗位、环节的风险防控情况。包括防控措施制定落实情况,关键岗位轮岗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提醒、监控情况。

(二)个性内容

1、县乡公路改造工程预算评审和招投标是否合乎规范。

2、道路运输行政审批、执法监察行使权力是否合乎规范。

四、巡察监督人员

组长,副组长,组员。

五、巡察监督程序和方式

1、共性内容巡察监督

(1)公告。接到具体巡察监督通知后,在局机关明显位置张贴巡察监督公告,公布巡察时间、内容及市纪委、巡察监督工作组投诉举报电话。巡察监督公告张贴期限至对本单位的巡察监督工作结束。

(2)单位自查及领导班子成员撰写述廉报告。单位围绕巡察监督内容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报巡察监督工作组把关。自查报告要围绕巡察的共性和个性和共性内容来写,报告既要全面,又要把发现和解决个性问题作为重点,切实把问题查深查透,确保措施具体、切实可行。同时,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逐一撰写述廉报告,报告内容要包括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和组织本部门本单位风廉政建设情况;对本级和直接管理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管理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办法、及市委实施意见的情况汇报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上级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防止利益冲突情况;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以及干部住房、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规定情况;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理情况;贯彻《党风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执行民主集中制,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民主决策情况;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情况;述廉报告既要梳理总结个人勤政廉政情况,又要实事求是地查摆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方向。同时,要明确述廉报告内容是述廉,不包含述职。述说报告要在巡察监督工作组进驻单位前报相应工作组审核把关。

(3)巡察动员及述廉评廉。工作组进驻后,召开动员会议。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实际与会人数不得低于与会人员范围的70%。会议内容:①巡察工作组组长讲话,向与会干部详细阐明巡察监督的目的、内容、方式和要求。②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自查情况。③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述廉。④与会人员对领导班子及成员、后备干部及关键岗位中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评议。关键岗位的中层干部指承担执法管理、审批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职能科室负责人。

(4)谈话走访。工作组分别与领导班子成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一般干部进行个别谈话。与一般干部职工谈话的名单由工作组从花名册中随机抽取,谈话比例原则不低于总数的30%。

(5)查阅资料。对照巡察监督内容,查阅会议研究、工作部署、制度规范等方面原始资料。

(6)现场察看。现场察看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公开、科技防腐、廉政风险防控等情况。

(7)受理举报。随时受理、初核单位机关干部职工的投诉举报。

2、个性内容巡察监督

(1)听取汇报。围绕个性内容听取分管领导或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专题汇报。

(2)个别谈话。与单位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干部职工进行个别谈话。

(3)查阅资料。围绕个性内容,逐项查阅与之相关的制度文件、会议记录、执法文书、审批材料、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检查单位制度是否健全,决策是否民主,行使权力是否合规。各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

(4)询访服务对象。围绕个性内容,通过打电话、面谈等方式询访部分服务对象,听取其对巡察监督对象的反映和评价。

(5)受理举报。随时受理、初核各方面对个性内容的投诉举报。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7

一、党风政风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地税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多年来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新形势、新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廉政监督不到位

目前,地税部门的廉政监督基本以上级主管机关为主,客观上造成班子的权力使用在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上级主管机关虽有监督权,但由于时空距离尤其是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事实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地税部门廉政预警的一般做法是在领导干部被选拔任用前对其进行廉政诫勉谈话,形式较为单一。而近年来出现的反面典型,又恰恰表明了这样一种现实情况:对于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同级又不敢监督,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实,每个岗位都有其特点,都可能存在容易导致职务犯罪的各种诱惑,完全的自律不可能是永远有效的,必须靠制度进行约束。

(三)监督渠道不畅

一是干部职工反映真实情况的渠道不畅。目前仍然缺少一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的情况反映机制,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匮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以及一些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打击了干部群众反映真实情况的积极性。二是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不畅。虽然当前在开辟民主监督渠道上作了大量工作,但民主监督渠道还是显得不够充足,即使已有的渠道,如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也由于评议方法、评议机制不健全以及评议结果没有很好地与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挂钩,民主监督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舆论监督上,同样缺乏专项法律保障,使得监督主体的职能和权利未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监督制度不全

一是在制度内容安排上,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对权力的内在有效制衡,合理分配上缺乏具体规定。二是有的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过于简单,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有的制度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在制度执行落实上,有的制度执行起来弹性比较大,刚性不够;有的制度执行得不力,“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抓落实、动真格不够。

二、完善地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监督意识,形成监督的良好环境

首先需要增强个人的监督意识。要在营造监督氛围、畅通监督渠道、保障监督权利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监督意识,调动党员开展监督的积极性。要营造主动监督、乐于接受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拓宽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充分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批评权和建议权等,对党内事务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健全党内党员议事、倡议、批评、检举、控告的具体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实行来访接待日,对党员提出的重大意见和建议,要实行跟踪督办,进行反馈,或其他形式公布督办结果。要普遍建立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制度,认真坚持党内生活的“”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为党员实施监督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二)突出监督重点部位和领域,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

一是突出重点对象。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切实树立“一把手”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重点,也是落实党内各项监督制度的关键。二是突出重点部位和领域。虽然目前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要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突出强化对掌握人权、财权、物权的管理部门,实行无缝监管的运作模式。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形成互相制衡的权力格局。三是突出重点事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事项,如基建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大额度资金的管理使用等,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抓住关键环节,明确监督内容,确保对重点事项的有效监督。

(三)健全监督制度,构建监督的长效机制

1、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有效实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最大限度地防止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错误偏差。

2、健全集体议事制度。严格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3、坚持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的住房调整、配偶和子女的工作安排、职务变动、个人财产和收入、个人从事经营活动情况等重大事项,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地方纪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进行审核,对隐瞒不报的,除严肃批评外,还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

4、完善述职述廉制度。规范述职述廉的内容,每年根据上级、同级纪委廉洁自律的要求,结合群众反映的疑点问题、关心的焦点问题,确定具体的述职述廉内容。以请纳税人或有关方面的代表对地税干部现场提问、质询的方法,要求地税干部现场答题、加强述职述廉测评结果的运用,扩大评廉结果的反馈范围,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促进述职述廉监督作用的发挥。

5、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凡是容易出现、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都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和干部公开,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

(四)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1、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地税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形成监督合力的良好势头。

2、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在继续充分发挥特邀民主监督员作用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廉政预警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发挥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中心和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廉政预情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腐败问题。

3、发挥其他监督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新闻舆论、审计、财经等部门对地税干部的监督,实现内外监督结合,多渠道、多方位了解掌握地税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广大地税干部始终处于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型的内外监督之中,形成立体化监督的态势。

(五)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完善现行的反腐败领导体制,探索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实行系统上级管理的体制,不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和制约,保证纪检监察部门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抓紧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报告情况的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时限以及责任追究办法,发挥下级纪检监察部门接触多、信息灵的优势,取得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则要从干部任免、人员编制、业务培训、工作考核考评、经费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领导。:

(六)建立和完善廉政激励机制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责任”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辩证关系,促进党组和纪检组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目标任务

主要是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以明确党组领导班子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责任为重点,着力健全制度机制,形成认识到位、责任明晰、履职尽责的主体责任落实体系;二是突出纪律监督责任,形成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监督责任落实体系;三是以完善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形成有错必究、有责必问的“两个责任”问责追究体系。

三、责任内容

(一)党组主体责任

党组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承担的主体责任包括领导班子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责任。

1、党组领导班子责任。党组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集体责任。

(1)统筹谋划部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纳入民政工作总体布局,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推动责任落实。

(2)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责任分工,调度督促各职能股室充分履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合力。

(3)选好管好干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4)深化作风建设。以落实“八项规定”为重点,持之以恒反对和纠正“”。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兴“求实、务实、朴实”之风,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民政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5)维护群众权益。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还利于民”等专项行动。加强对民政专项资金、民生项目建设的执法监察和纠风治乱工作,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健全直接服务群众相关制度,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6)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对党内监督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好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诫勉谈话、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重要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7)加强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列入干部培训教育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反面警示教育,剖析民政系统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8)加强源头治理。深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9)打造阳光民政。继续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0)严格责任考核。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开展干部职工述职述廉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并追究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11)坚决反对腐败。支持和强化纪检组开展反腐败工作,及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2、党组书记责任。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带头履行好主体责任。

(1)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推进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四个亲自”(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2)强化组织推动。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并结合实际做到专门研究、责任分解、明确职责。每年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至少进行两次。

(3)加强教育监管。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及局干部职工教育监管,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履行好“一岗双责”职责。

(4)严格廉洁自律。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以身作则,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作廉洁从政的表率。

3、领导班子成员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1)落实分管职责。党组成员要抓好分管股室(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民政业务工作中,对分管股室(单位)坚持做到“五个一”:年初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汇报;年中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分析;年底带队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每年对分管股室(单位)负责人进行一次廉政谈话;每年向党组上报一份述廉报告。

(2)加强日常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对分管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改进作风、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3)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坚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二)明确纪检组监督责任

局纪检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履行监督职责。

1、加强组织协调。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助局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协调解决本单位反腐败工作事项,及时向局党组和县纪委报告反腐败工作情况,督促检查本单位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

2、严格纪律监督。坚决维护《》和其他党内法规,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执行情况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放在首位,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3、深化作风督查。认真落实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有关规定,加大执纪力度,改进检查方式,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推进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严肃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案件,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

4、严格执法执纪。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切实把上级要求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确保执行畅通、落实有力。

5、强化责任追究。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对出现严重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失职渎职、等问题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实施责任追究。

6、严肃查办案件。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问责力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单位,实行“一案双查”制度。

7、强化制度监督。对党员干部作风、纪律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加大诫勉谈话力度,防止小错酿成大过。严格执行任前考廉制度,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四、强化措施

(一)实行签字背书制度。党组和纪检组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与责任对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任务分解、年终工作总结报告等具体责任行为进行审阅,提出审阅意见并签名,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和追责的依据。

(二)建立联合预防机制。由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积极与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联系,及时分析民政系统出现的苗头性的问题,抓早、抓小,采取措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微杜渐。

(三)实行责任报告制度。实行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局党组及其主要负责人,每年年中和年末分两次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县委和县纪委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情况。局纪检组也要每年年中、年末以书面形式,向局党组和县纪委报告履行监督责任情况。

(四)完善廉政谈话制度。建立党组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廉政谈话制度,每年廉政谈话不少于一次,把廉政谈话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述职述廉、任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经程序,提醒督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责任。

(五)完善纪检约谈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发现问题较多、群众来信来访反映较多、民主测评满意度较低、违纪违法案件较多的股室(单位),由纪检组长进行约谈,提出严肃批评,并责令整改到位。同时,听取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六)完善督查考核制度。落实主体责任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主要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部署、过问、协调、督办要到位;二是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两手抓、两手硬”要到位;三是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到位;四是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要到位;五是对腐败案件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要到位。落实监督责任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贯彻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要到位;二是办案力度要到位;三是落实“抓早抓小”要求要到位;四是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要求要到位。

五、加强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党组要把落实“两个责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好一级。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要经常研究、督查、推进和考核“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纪检组要及时向党组汇报上级纪委的有关要求,切实解决落实“两个责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9

地税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多年来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新形势、新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廉政监督不到位

目前,地税部门的廉政监督基本以上级主管机关为主,客观上造成班子的权力使用在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上级主管机关虽有监督权,但由于时空距离尤其是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事实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地税部门廉政预警的一般做法是在领导干部被选拔任用前对其进行廉政诫勉谈话,形式较为单一。而近年来出现的反面典型,又恰恰表明了这样一种现实情况:对于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同级又不敢监督,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实,每个岗位都有其特点,都可能存在容易导致职务犯罪的各种诱惑,完全的自律不可能是永远有效的,必须靠制度进行约束。

(三)监督渠道不畅

一是干部职工反映真实情况的渠道不畅。目前仍然缺少一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的情况反映机制,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匮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以及一些部门的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打击了干部群众反映真实情况的积极性。二是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不畅。虽然当前在开辟民主监督渠道上作了大量工作,但民主监督渠道还是显得不够充足,即使已有的渠道,如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也由于评议方法、评议机制不健全以及评议结果没有很好地与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挂钩,民主监督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舆论监督上,同样缺乏专项法律保障,使得监督主体的职能和权利未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监督制度不全

一是在制度内容安排上,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对权力的内在有效制衡,合理分配上缺乏具体规定。二是有的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过于简单,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有的制度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在制度执行落实上,有的制度执行起来弹性比较大,刚性不够;有的制度执行得不力,“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抓落实、动真格不够。

二、完善地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监督意识,形成监督的良好环境

首先需要增强个人的监督意识。要在营造监督氛围、畅通监督渠道、保障监督权利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监督意识,调动党员开展监督的积极性。要营造主动监督、乐于接受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拓宽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充分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批评权和建议权等,对党内事务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健全党内党员议事、倡议、批评、检举、控告的具体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实行来访接待日,对党员提出的重大意见和建议,要实行跟踪督办,进行反馈,或其他形式公布督办结果。要普遍建立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制度,认真坚持党内生活的“”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为党员实施监督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二)突出监督重点部位和领域,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

一是突出重点对象。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切实树立“一把手”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重点,也是落实党内各项监督制度的关键。二是突出重点部位和领域。虽然目前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要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突出强化对掌握人权、财权、物权的管理部门,实行无缝监管的运作模式。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形成互相制衡的权力格局。三是突出重点事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事项,如基建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大额度资金的管理使用等,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抓住关键环节,明确监督内容,确保对重点事项的有效监督。

(三)健全监督制度,构建监督的长效机制

1、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通过有效实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最大限度地防止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错误偏差。

2、健全集体议事制度。严格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3、坚持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的住房调整、配偶和子女的工作安排、职务变动、个人财产和收入、个人从事经营活动情况等重大事项,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地方纪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进行审核,对隐瞒不报的,除严肃批评外,还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

4、完善述职述廉制度。规范述职述廉的内容,每年根据上级、同级纪委廉洁自律的要求,结合群众反映的疑点问题、关心的焦点问题,确定具体的述职述廉内容。以请纳税人或有关方面的代表对地税干部现场提问、质询的方法,要求地税干部现场答题、加强述职述廉测评结果的运用,扩大评廉结果的反馈范围,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促进述职述廉监督作用的发挥。

5、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凡是容易出现、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都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和干部公开,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

(四)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1、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地税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强化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形成监督合力的良好势头。

2、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在继续充分发挥特邀民主监督员作用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廉政预警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发挥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中心和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廉政预情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腐败问题。

3、发挥其他监督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新闻舆论、审计、财经等部门对地税干部的监督,实现内外监督结合,多渠道、多方位了解掌握地税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广大地税干部始终处于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型的内外监督之中,形成立体化监督的态势。

(五)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

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完善现行的反腐败领导体制,探索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实行系统上级管理的体制,不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和制约,保证纪检监察部门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抓紧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报告情况的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时限以及责任追究办法,发挥下级纪检监察部门接触多、信息灵的优势,取得监督效能的最大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则要从干部任免、人员编制、业务培训、工作考核考评、经费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领导。

运行督导员述职报告篇10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0-0021-05

一、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背景下,党内监督无疑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主要路径。与此相适应,党内监督制度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取得显著成效。考虑到这些年反腐败和作风建设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党内监督制度仍然有待完善,以更好地堵塞制度漏洞、促进制度健康运转、提高制度绩效,而坚持自上而下、平行以及自下而上三种指向的党内监督并重,正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所必须遵循的总体思路。

根据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党内监督可分为自上而下、平行和自下而上这三种指向的党内监督。其中,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指的是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其具体途径有巡视、处理、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罢免和撤换、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等;平行的党内监督,指的是党内同级党组织之间(主要通过纪委)以及党内同志之间的互相监督,其具体途径有民主生活会、统一派驻监督以及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等;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指的是下级党组织和普通党员对上级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的监督,其具体途径如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信息公开、举报、选举、领导干部任职公示之类。

显而易见,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平行的党内监督和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分别体现了党内的集中、平等和民主三种价值导向。从应然角度和理想状态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应是坚持自上而下、平行和自下而上三种指向的党内监督并重,每一种指向的党内监督都是健全且有效的,如此不仅可以同时实现党内的集中、民主和平等三种价值追求,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每一级党组织以及每一位党员都成为党内监督的主体,同时又成为党内监督的对象,进而可以构成完整的党内监督环形链,形成科学的党内监督体制,实现党内监督的全覆盖和可持续。

二、强化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

一直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列宁建党原则、强调纪律和集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内外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很有力、很有效。然而,从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大搞“重庆

模式”,到山西省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再到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可以看出,即便是中央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都还有空白和力所不逮之处。指出:“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盛行”①,“有的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部门和地方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重视不够,个别的甚至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②。这可谓有的放矢。

1.实现自上而下党内监督多种途径从钝器到利器的巨变

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为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提供了巡视监督、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谈话和诫勉、重要情报通报和报告等多种途径和制度武器,但这些途径大都成为锈迹斑斑的钝器。以巡视为例,1996年,中纪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但由于制度规定过于简单(仅有17条,不到800字)、制度级别不高(仅是中纪委办公厅发文)、巡视频率太低、巡视内容过窄、巡视过程和结果缺乏公开以及巡视成果运用缺乏配套制度等严重制度缺陷,致使巡视制度远未达到其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功能。又如,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但这一制度同样存在严重缺陷,那就是一针见血指出的,“以前报告了,核查不够;核查了,处理不够,发现问题也不纠正”③。由此使得这一很好的制度竟然成了“稻草人”,以致因为故意或心存侥幸而瞒报乃至干脆不报的领导干部比比皆是。再如,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这种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的好传统,又是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态的恶化和党内生活的庸俗化,以及党内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使用过度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不少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抱有不想惹事、不敢得罪人、怕丢选票的心态,以至于形成了上级党委、纪委以及组织部门只在提拔时对干部谈话、平时不对干部谈话诫勉的怪象。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既有的党内监督制度存在的弊端和漏洞,在其正确和有力领导下,通过制度细节的改进和制度执行的强化,上述诸多党内监督的制度漏洞得到了修补,这些党内监督途径如今大都成为有效有威的利器。例如,经过提高巡视频次、实现巡视全覆盖、增强巡视任务的针对性、实行巡视结果向被巡视单位反馈和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及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一次一授权以及2016年开始实行的“杀回马枪”等制度细节的改进,巡视制度日趋完善,如今已真正成为自上而下党内监督的锐利武器,在“打老虎拍苍蝇”、改进全党作风、严明党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等方面大显其能。巡视组也因此成为各地民众翘首企盼、腐败官员胆战心惊的“钦差大臣”和“八府巡按”。又如,经过开展较高比例的抽查核实、严肃处理不如实报告有关事项的领导干部、不提拔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领导干部等制度细节改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如今已真正运转起来,成为让贪腐官员提心吊胆的反腐利剑、辨别领导干部的体检仪以及让广大领导干部培养正确从政行为规范的指示器。例如,自2015年以来,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上海市原副市长艾宝俊等省部级领导干部,因为不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最后受到党纪处分,在被查处的省部级领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整个2015年,全国共有3900多名干部因瞒报等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④这些事实充分显示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经过改进后所发挥出来的巨大威力。

2.实现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覆盖范围从高层到基层的延伸

在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方面,也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其中突出的是,镇村一级干部由于不在巡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等党内监督制度的覆盖范围之内,以致全面从严治党出现基层衰减甚或断层的态势。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高立庄村原党总支委员陈伟杰出借村集体资金1.9亿元、索贿240万元,浙江省永嘉县新桥村原村委会主任余乾寿在拆迁和安置房项目中贪贿3000余万元,深圳市龙岗区“村官”周伟思在旧城改造项目中曾涉嫌收受一房地产公司逾千万元“好处费”等一系列“小村官、大腐败”案件的揭露⑤,表明城乡基层“小官巨贪”现象的确严重。这就要求强化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不能让城乡基层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不能让镇村一级干部逍遥于各种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之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镇村范围内重大建设项目和集体“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不断增多、镇村一级干部腐败风险日益增加。探索将乡镇一级科级领导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对象范围,以及实行巡视监督向镇村一级的延伸覆盖,乃势所必然。唯有如此,才能使全党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更加健全和有效,使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更好地层层传导到基层。

三、强化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

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对党内民主的倡导和推进,同时也由于各地基层实践的创造,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干部任职公示、述职述廉等党内监督途径越来越多地进入党内政治生活,全党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越来越强。

1.自下而上党内监督的未解难题

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至今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一些党内监督途径被违规操作的问题。其典型是党内选举。党内选举是党员在党内享有的重要权利,也是党内自下而上监督的重要途径。但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尤其是那些拥有广泛利益和诸多权力的发达地区和城郊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选举中,暗地打招呼、私下拉选票、选后按票行赏等一些隐藏很深的违规选举现象,时有发生。由农村甚至发生过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为了防止竞争者与握有选票的党员接触,而将村里许多党员锁在宾馆里包吃包喝包玩的荒诞之事。二是一些党内监督途径被滥用的问题。例如,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本是党员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常有一些党员不讲党性,不顾事实,只为发泄个人不满和报复领导,而对领导评分很低,评价很差;或者为了让领导早些升迁给自己腾位子,而罔顾事实给领导打满分,说领导好话。这就使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难以真正发挥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的作用。

2.自下而上党内监督的未来探索

为进一步提高党内自下而上的监督效果,笔者以为,应在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和遵守党纪的前提下,保障党员民利,拓宽自下而上监督渠道,逐步完善既有监督制度。一是强化上级党委对下级党组织选举的现场监督。具体做法可以是上级党委在下级党组织选举启动后派出督导组或观察员,全程指导和监督下级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以便更及时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内选举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党内选举违规和出偏。二是适当降低党员评分和投票在领导干部考核提拔工作中的权重。在2013年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严肃批评了组织和干部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唯票唯分问题。这就要求,各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在每年开展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中,以及各基层党组织在每年开展的党员民主评议中,应将测评结果作为重要参考而非重要依据,更非唯一依据。与此同时,各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更应通过与党员的经常性谈话、对党员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日常工作的检查和对工作目标的考核等渠道,更加准确科学地考察和选拔领导干部;对党员来说,则更应重视通过、举报等渠道,以便有理有据地进而有力有效地开展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三是拓宽党员的网络监督渠道。由于网络监督具有随时随地、广泛、便捷、安全等特点和优势,因而,为了提高党内自下而上监督的成效,应运用互联网思维,考虑拓宽党员的网络监督渠道。对于党员来说,由于基本上人人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只要遵守国法党纪和网络文明规范,其通过网络渠道以开展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就很容易。由于领导干部不仅在工作时要与普通党员和群众打交道,且生活在群众之中,一旦有违纪国法以及公序良俗的言行,往往会被党员和群众记录到手机上,无论这些视频、录音资料是交给纪委等有关部门,还是直接晒在网上,其结局都会对涉事党员干部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因为这一技术路径而被曝光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确有不少。由此可见广大普通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借助网络渠道开展自下而上的党内监督具有巨大威力和广阔前景。

四、强化平行的党内监督

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平行党内监督处于力量不强、漏洞不少、绩效不佳的状况。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就是如所指出的:“这些年发生的一把手腐败问题,很少有同级纪委主动报告的。”⑥有专家也提到,“这么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涉及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违纪违法案件,几乎没有一起是由同级纪委揭发或检举的”⑦。

1.平行党内监督多种途径的长期无为失灵

民主生活会、纪委统一派驻监督以及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等是平行的党内监督的主要途径或具体制度安排。近些年,这几种党内监督途径都存在严重的无为和失灵现象。

以民主生活会为例。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规定:“县级以上党委常委除了必须编入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外,同时要坚持每半年开一次党委常委(党组)生活会”,明确规定民主生活会必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000年,中纪委、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决定将原来一年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改为一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假如各地党组织能严格按照中央规定每年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且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党员领导干部因为有来自党内其他同志严肃认真的提醒和批评、真诚热心的教育和帮助,因为受到党内其他同志的监督,因而能在政治问题、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和纪律问题等方面深刻反省、防微杜渐、悬崖勒马。推而广之,就能实现全党的自我净化、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过去陈云同志也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党内民主生活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强化党内监督、实现全党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意义,才鲜明地提出了“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⑧这一论断。但事实上,近十多年来,除了在“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全党集中性教育活动期间开展民主生活会之外,各地党组织往往采取的是中央不要求我就不开展、上级不行动我就不行动的应对策略,乃至以每年不开民主生活会为常态。即便有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也只谈工作不谈思想、只谈成绩不谈错误、只批评自己不批评别人,甚或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问题突出,缺乏应有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从而使自我批评异化成了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异化成了相互吹捧。也曾严肃批评了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⑨的庸俗化问题和异化现象。

至于纪委的统一派驻监督,早在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就做出了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决定;2004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开始全面实行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但由于统一派驻监督制度从一开始就存在覆盖不全(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人大办公厅、政协办公厅、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等重要权力部门未实行派驻监督)、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利益一体、监督机构职能异化等严重缺陷和突出问题,从而导致许多纪委派驻机构的党员干部杂务缠身,难以聚焦于监督这一主业;或者对被监督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举起监督利剑发挥监督作用;或者自己也身陷腐败、利益共享,甚至充当被监督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保护伞。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是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化,也是平行党内监督的一种具体途径。但同样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制”现象导致班子成员对作为“班长”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无法有效监督。这就是所指出的,“有的一把手只讲集中不讲民主,习惯于事先定调,重大问题不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和讨论就拍板,甚至对多数人的意见也置之不理”⑩。这些年来,我国之所以有那么多一把手违纪违法,与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这一平行党内监督途径失效有着密切关系。二是“私人领地”现象导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无法开展有效监督。所谓“私人领地”现象,是指有些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独立王国”和“禁脔”,既不想向党委报告,又不希望班子其他成员过问。如此,必然使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无法实现,使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这一平行党内监督途径难以发挥作用。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针对党内平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其中突出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设计了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等制度改革方案,从而有助于显著提高作为党内专职监督机构的纪委对同级党委平行监督的效果,为整体提升平行的党内监督的效果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此外,纪委通过实现对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大班子以及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党委重要部门的派驻监督全覆盖,同时普遍而彻底地开展“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从而使纪委的统一派驻监督更加有力、有效。至于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由于2014年以来全党自上而下实行了各地区和各部门党委(党组)向党中央或各级地方党委及基层党委报告工作的制度,2015年又先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首次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明确了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议事规则等举措,从而使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这一平行党内监督作用发挥更显著,运转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