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4:58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问题与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实例表明,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和农作物灌溉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文章基于实际案例,对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做了如下探讨。

1案例分析

某农村山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年降水量<200mm,居民饮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资源,农作物灌溉的水资源主要为一座蓄水量为2.40万m3的小型水利工程,该地区拥有小型河流50多条,径流量都比较小,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集中供给是该地区水资源管理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山区农村水资源匮乏是目前我国很多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集中供水运行管理能有效实现山区农村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满足山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灌溉生长的具体需求。通过不完统计,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非常严重的国家,我国淡水总资源为28000亿m3约占全球淡水总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m3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25%,地下水储量约为2037.67亿m3/a。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特别是山区农村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导致山区农村每一升水资源都要重复利用,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样基础上探究和分析我国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不断发展,该山区农村先后获得了国家1.40亿元的投资资金,有效解决了该区域集中供水的问题,极大的改善了山区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规模从小到大,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从1950-2008年,主要以建立人饮水站为主,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比如:“人饮水困难工程”、“甘露工程”等都属于此阶段建立的工程,投资金额为几千、几万为主,截至2008年共建立人饮水站400多处,总体投资金额为4500万左右,有效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从2009-2013年,在保证第一阶段发展项目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饮水质量都得到了大力提升,共修建完成130处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金额高达7200万余元,有效解决了该山区农村6.80万多人饮水安全的问题。第三阶段为持续保持阶段,从2014-2017年,持续增加安全饮水工程投入,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筑65处,总投资建设资金为8640万余元,有效解决了所在地学校、蔬菜、瓜果、粮食、农林场灌溉的用水困难问题。从上述三个阶段中可以清楚看出,该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具有投入资金大、受益人口多、规模效益明显等优势,受到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但就具体发展情况而言,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管而不严等问题,同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比如:第一阶段建设的集中供水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弃之不用,或者荒废无人搭理现象,不但影响了当地居民的饮水质量和数量,而且造成了大量资金和财务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提高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水平的措施

4.1政府出面强制推行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方法在制定《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方法》时要充分结合当地供水管理实际工作,确保管理办法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法律法规、水源保护、水质管理、水费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明确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工作要求。同时也要明确以国家投资金额为主,民众投资为辅的集中供水工农村,促使山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由当地水利行政部门负责行使管理权,如果条件允许,在管理办法中还要建立以村或者组为主进行管理的管理体制。大量实例表明,最大限度上提高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就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逐步实现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管理站的统一管理,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满足当地人畜饮水和生活用水的具体需求。4.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有效实现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专业专门的管理机构。就该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管理而言,在2014年6月开始正式建立了专门的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机构,大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网上招聘的方式,聘用了水资源管理专业院校毕业的高素质人才6名作为主要管理人员,同时为保证相关工作能顺利开展,聘请了专业协管人员21名,专职负责网管维修、抄表建档、水费收入核算等专职工作,有效保证了相关工作能顺利开展,大大提高了该地区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水平。4.3逐步统一农村供水水价和维修收费标准在2014年8月,当地县水利局和物价局下发了农村供水指导价格通知,明确规定了跨镇、集中供水、生活用水的供水水价。将价格定在了2.00~2.50元/m3,其中包含了0.30元的维修基金,民众的生活用水水价控制在1.50~2.00元/m3。同时,为确保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相关工作能顺利开展,当地水利局供水管理站,还下发相关通知,详细规定该区域集中供水运行主支管网、用水设施、水龙头、水阀等装置设备进行统一维护的价格,从而有效解决水费乱收的问题,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4.4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专项基金和制度要在当地政府下发的《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饮水工程、用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的专项维修费用。根据具体需求的不同,把供水工程养护资金详细分为县级财政补贴和水费中提留两个部分,并按照具体比例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供水工程维护资金的专款、专项、专用。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才能在减轻山区农村居民负担的同时,逐步建立长治久安的集中供水运行保障机制,为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4.5建立县、镇、村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管理新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模式愈发先进,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该地区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新模式。县级供水站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的宏观指导,包括:相关信息的、供水工程相关政策的咨询以及水质安全监督检查。镇级供水站则主要负责该区域集中供水工作的协调、现场工作指导、突发问题处理等工作。村级供水站主要负责合理落实供水工程管道维护、设备设施维护、水费抄核收等工作。三者相互协调配合,分工明确大大提高了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各司其职、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有效保证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深入分析了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农村供水工程线路长、用户多且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合理设计和精心施工是保证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管理的关键,主支管网维护工程量比较大,很难进行全方位的维护检修,经常发生停水现象,所以在后期维护工作中,必须严格重视这一问题。实现县、镇、村管理的一体化,对集中供水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培养群众的节水意识,节约水资源是缓解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的关键,促使民众逐步树立主动交水费的良好意识,促使山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军.关中平原农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与模式探讨[J].陕西水利,2016(01):63-64.

[2]舒玉萍,罗江荣.丘陵区农村集中供水站运行管理探讨[J].山西农经,2014(04):62-64.

[3]晏莉,伍剑波.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体会[J].低碳世界,2014(11):100-101.

运行管理范文篇2

作为自治州民政局党组书记,我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因为民政局是老百姓的“组织部”,是弱势群体的娘家人。更重要的是民政局人称"小财政",每年掌管着低保金、救灾款及其他专项资金几千万元,同时作为民政人,我们的职责就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认真贯彻纪检部门的各项廉政措施,是我的神圣职责。几年来,我们民政局党组紧密结合克州的实际和现状,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夯实基础、标本兼治、健全制度、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民政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始终把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检查、监督作为我工作的一条主线。正因为我们党组一班人及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使民政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城市低保工作日益得到规范,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完善,树立了良好的民政形象。我局先后被州党委、政府、纪检委评为“先进集体”、“自治州级文明单位”、“纪检工作先进单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纠风工作先进单位”、“提案答复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双拥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2003年严肃查处阿图什市低保违规事件后,受到自治区民政厅在全疆通报表彰并要求各地学习克州的务实作风,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也得到自治区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一、低保资金及专项资金的概况:

1、低保资金:截止9月份,共下拨各县市低保资金1027万元,全州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455户、20636人,其中:阿图什市6227人,340万元,阿克陶县5921人265万元,乌恰县6398人,284万元,阿合奇县1991人,130万元,种羊场99人,8万元。人均月保障补助66.6元。

2、救灾救济资金:截止9月份共下拨270万元,(只到位春荒款夏荒款,冬令款年底到位后下拨)。

3、星光计划项目资金:2004年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资金共到位130万元,已全部下拨县市,其中:阿克陶县45万元,乌恰县45万元,阿合奇县40万元。

二、低保及专项资金管理中的现状和困难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星光计划、救灾救济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民政部门具体管理和操作难度大、困难多,特别是克州经济滞后,困难人口居多,地方配套资金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就更加大了各方面的难度。在低保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五多”、“四不到位”、“三难”、“两关系”、“一不满意”即:“五四三二一”。

五多:一是在办理低保中得不到满足的挨骂多;二是工作人员走街串户吃苦多;三是低保户之间明察暗访相互攀比多;四是工作人员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批评多;五是一线操作人员怨气多。

四不到位:州县两级和街道办、居委会一是人员编制不到位;二是人头经费不到位(低保人均5元落实不了);三是基础设施不到位(街道办、居委会无办公场所,无相应设备);四是工资报酬不到位(基层一些聘请人员工资无保障)。

三难:要求低保人员每周、每月、每季入户三查六对,交通工具有限,下去难;各种关系的干扰把关难;做了工作群众理解难。

两种关系:一是来自亲戚朋友的人情关系;二是来自于各级领导的打招呼,批条关系。

一个不满意:就是做了大量工作,往往得不到领导认可和群众的理解。

三、管理对策及措施

1、党组重视是关键。针对低保及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民政局党组一班人近两年先后五次专题研究,十多次召开协调听证会,几十次深入县市、街道、居委会调研。仅2003年度对阿图什市低保入户调查就达80余天,先后发了三个文件,出了八期信息通报,给区民政厅、自治州党委、人大、政府、纪检委两次专题上报低保工作情况;抽查低保户3755户,11202人,查看档案7510户,22405人,对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432户870人进行了停发或减发,仅去年就节约资金63万元。对阿图什市110名退伍军人发放低保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对其中20人不符合规定而享受的全部予以清退纠正,追回违规发放低保金10881元。今年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哈拉峻乡原副乡长依沙白克,在管理低保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不符合条件的亲戚朋友等都纳入了低保,经核实,共领取低保金23450元。劳动就业农场三名工作人员,有工资也领取低保金,共领取低保金3915元。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召集局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碰头会商讨处理办法并要求阿图什市民政局一定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纪检部门通报情况,严肃处理,及时挽回损失。

对上述违规情况在全州进行了通报,并就此情况及整改措施一并报民政厅,厅党组专题下文决定在全疆各地州通报表彰同时要求各地学习克州低保工作中的务实作风,加强此项工作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30余项,其中包括《社会福利筹集、管理与使用规定》、《克州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救灾救济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领导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制度》、《星光计划管理办法》、《民政部门政务财务公开办法》、《业务科室量化细化管理办法》等。

2、宣传舆论是基础。宣传舆论是做好低保和其他工作的最关键一环,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城市居民和低保户不了解低保政策,不知道申领程序,对其他专项资金,如救灾款的领取、发放程序、渠道、救助对象,对星光计划项目的使用范围和来源渠道,对农村老复员军人的补助标准范围不掌握、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无法协助民政部门进行监督。

同时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使低保工作更加透明,让每一个群众了解低保政策,杜绝申领过程中的优亲厚友、凭条子、靠关系等非正常现象。2003年以来,我局先后采取多项措施,连续两年在全州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低保政策,让群众了解、理解、监督低保工作。

一是在《克孜勒苏报》、克州广播、电视上用汉、维、柯三种文字公开刊登、播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公开所有民政业务的办事程序和法律法规依据并公开做出承诺。

二是印刷民汉两种文字宣传材料42300份,其中:《<实施低保条例>办法》民文250000份,汉文10000份,低保申领程序民汉各5000份,其他宣传材料2300份。分别发放到州、县、乡有关民政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会群众手中,使大家了解了低保政策,掌握星光项目,救灾对象及各种程序及范围。

三是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录制录音带,出动宣传车,在城区、社区居委会、乡镇(场)办公场所设立低保及其他项目咨询台等,向广大群众耐心宣传、解释相关政策。

四是通过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进行宣传培训。去年以来在三县一市举办低保等各类培训、学习班12期,参训人员600余人次。

五是加强部门协调。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定期通报是做好低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做好低保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今年我们主动与财政、公安、经贸、工会、劳动、物价、统计等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沟通,主动邀请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捂、不护,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为低保及其他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加大了宣传力度。

3、加强监督是保证。自治州低保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包括工作人员素质,办公设施的改善都与所要开展的工作不相适应,那么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从源头治理为重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认真规范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和“一支笔”签批。规定凡开支在3000元以下的资金由民政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决定,3000元以上资金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

二是分管领导定期向党组通报专项资金使用流动情况,使大家都知道专项资金的来源去向,使用效果等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主要领导、纪检组领导、纪检专干、会计人员定期下县(市)亲自了解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有挪用、截留、非专款专用现象。如阿图什市星光计划项目资金两期投入120万元,按星光项目要求最少80%用于老年活动等场所设施,经民政局联合执法检查后发现,所占项目使用面积未达到80%的要求,责成市局限期调整了所占去的活动办公场所。

四是要求县市局的主要领导定期向州局汇报低保资金、救灾救济款物、星光项目、募办福利基金以及优抚安置在乡老复转军人补助金等使用及流程情况。

五是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全面普查和重点抽查,基层自查和机关指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抵扣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六是在民政系统全面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凡涉及民政重大业务活动,一切财务活动开支均实行公开,让大家都来监督,以增加透明度。

4、用好资金是目的。民政部门所掌管的低保、救灾、星光计划、优抚补助等多种专项资金,每一项资金都关系到社会成员、弱势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困难群众的救命保障,管理使用得当,会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各项事业的发展,管理使用出现偏差,出现问题则涉及人命关天,如果出现贪污、挪用、侵占那将是极大的犯罪。

如何管好,用好这些专项资金责任十分重大,作为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几年来,我主要采取: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筑牢道德防线。我的原则是单位用制度约束人,领导用行动影响人。带头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时刻有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的自觉意识。

二是强化班子建设,加强班子凝聚力和自我约束力。特别是建立了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民政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同大家商量,集体研究,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我。

运行管理范文篇3

由商业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主办银行一般来说会对其按照类似于下属分支机构的模式进行管理,即主办银行对村镇银行的IT系统全部包办,提供全部的银行业务应用系统,有的主办银行甚至直接将村镇银行的IT接入主办银行的应用系统中,对其投资的村镇银行进行直接管理。而非主办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IT系统建设模式则呈百花齐放、多种多样的形态。

第一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各自建立自己的IT系统平台,各个村镇银行间没有直接联系。

第二种方式是:由主办银行提供统一的IT系统,其投资的村镇银行全部在统一的业务系统下运行。

第三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将其IT系统托管给运行服务商,一个运行服务商一般为数家不同主办银行投资的村镇银行提供外包服务。

另外,个别村镇银行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的IT系统,以半手工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或初期阶段,不同村镇银行所处的地域,经济环境等条件差别很大,业务量高低差别悬殊,银行的IT系统又以成本中心的形式存在,所以村镇银行的多种IT建设的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村镇银行作为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一方面应该为目前金融业还不够发达的地区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也要将服务的内容和品质与现代化的经济环境密切结合,逐步提高服务品质。而服务品质的提高、业务处理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的IT系统建设水平。

运行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优化

现阶段,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发电形式,在电力供应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热能动力工程相关的各类热力和电气设备是火力发电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系统繁杂,因此在对其进行安全运行管理时往往难度较大。与此同时,安全发电是电厂运行的首要准则、安全供电是用户对电厂的基本要求,在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电厂设备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将直接决定整个电厂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转,对此,寻找有效途径对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进行优化对于电厂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

1电厂设备技术特征及安全维护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热力和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整个电厂系统得到有效维护,就必须完善各类热力和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在这过程中,必须仔细分析每个热力和电气设备容易出现问题的因素和特点,以便快速寻找正确的设备补救和维护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化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对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过程中,还应当确保采用的技术方法正确合理,特别是依靠自动化进行操作的设备,在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时,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确保维护管理工作不会破坏热力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免引发联锁反应。此外,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能够适应热力和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对此,可在定期检查试验和点检维护的基础上,根据所获得的设备最新数据,分析设备所处的技术状态,然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最后,在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维护人员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出现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响应各类故障的问题,如恶劣天气等,针对此类现象,为了不造成事故扩大,有必要提前安排有关部门,共同讨论制定应急预案。

2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常见问题

2.1管理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健全。管理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健全是当前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对于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运行而言,统一管理标准是保证安全运行前提所在,但就目前我国多数电厂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未能够建立完善的热力和电气设备管理体系,基础数据也不够详细完整,这直接导致了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各项管理工作不够完善。与此同时,部分电厂领导未能对电力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给予充分的重视,这直接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不明确、热力和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有关的安全工具不齐全,这毫无疑问的进一步加大了电厂设备的系统管理难度。最后,甚至存在一部分管理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严重忽视了热力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这不仅可能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类故障,严重甚至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安全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2设备系统调配方式有待优化。通过对发电厂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煤炭燃烧产生热量是产生电力的基本原理,而在能量传输和转换的过程中,能量将会难以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对于电厂而言,如何控制这一损失将直接关系到电厂生产效率的高低,当前,多数电厂主要通过对设备系统进行调配的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损失,研究证实,若电厂能够通过设备调配将损失掉的能量收集起来并进行循环利用,则电厂生产的效益将大幅度提升。然而就当前的我国多数电厂的运行情况来看,显然还达不到上述要求,设备系统调配方式不科学的问题广泛存在,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3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受到管理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多数小型电厂的热力和电气设备在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对日常故障预防的意识较低、管理技术手段较为落后,难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排除和维护,这必将导致设备维修时间延误、检修不彻底,给设备未来的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2.4设备相关数据缺失、信息共享不及时在对热力。和电气设备进行安全运行管理维护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操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基于设备传输的最新数据展开的。然而,就目前多数电厂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设备传输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这可能导致维护管理工作出现偏差。与此同时,信息共享不及时的现象也十分常见,目前,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系统是由多台机器设备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每个单独的部分都有不同的数据信息,但单独设备之间的信息还未能实现共享,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在维修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整体的掌握整个系统其他设备环节的详细情况,这一方面可能使得设备的维修管理时间延迟,另一方面,还可能致使其他机械设备故障。

3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优化途径

3.1健全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制度健全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制度是促进热力和电气设备有效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前提,在这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对热力和电气设备引进和使用情况评价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考核检查程序和标准,并对首次进入电厂的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资质和生产场所进行认证。与此同时,可通过网络平台对设备的有关注意事项、定期维护时间等进行详细验证,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引进热力和电气设备的合格性。其次应当加强对热力和电气设备使用安装相关工作的监督。通过现场监督指导的方式,督促安装操作人员按照有关安装工艺对设备进行科学安装、合理操作。最后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除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外,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的方式,对设备的实际运行动态进行强有力的跟踪监督管理。与此同时,为保证监督的公正性,还可积极引进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在其专业运行的监督下,对热力和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3.2准确选择调配方式。为了提高电厂并网机组对外部负荷的适应性,提高发电效率,保障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准确选择调配方式是重要途径之一,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尽可能提高电厂综合效率。在这过程中,还可通过自动增减负荷的方式维持电网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实际的调频过程中,不同机组的调节范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操作人员可能难以准确确定具体的调节量,从而引发一次调频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类情况,应当及时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二次调频。3.3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热力和电气设备技术管理是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这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将各项管理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落到实处,确保人员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保证管理的系统性。其次,应当不断加强班组管理平台的建设,保证事故发生时,班组管理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和人员的统筹安排,尽可能快速解决各种萌芽问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3.4加强信息管理、提升设备维修效率。现代电厂设备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各类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是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但由于设备过多、信息繁杂,因此单纯的通过人工进行管理的方式难免会造成管理遗漏。与此同时,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传统人工维护管理设备的方式通常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各类问题进行有效排查,这不仅将导致设备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还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现代电厂应当积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设备进行信息管理,以此有效提升设备的管理维修效率,防止设备故障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在这过程中,首先应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热力和电气设备的信息管理,通过建立热力和电气设备在线诊断管理系统,准确掌握各类设备的在用、闲置情况,了解设备技术状态;其次,应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系统中不同生产环节设备的信息能够动态的被相关人员知悉和利用,以此为人员系统性管理设备提供条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电厂尤其是小型电厂而言,除了需要顺应市场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应当持续强化自身设备运行管理的安全性,确保所有热力和电气设备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保证在设备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进行相应处理甚至是提前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安全输送电力。针对目前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常见问题,首先应当结合以往经验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从制度、技术等多个层面出发进行管理优化,以达到确保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安全运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银平.探析火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维修及安全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2405.

[2]陈江.探析火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维修及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8(12):147-148.

[3]胡邦林.火电厂低压电气供配电管理及设备的安全运行[J].低碳世界,2018(12):140-141.

[4]李福忠,闫国良.火力发电厂热力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浅析[J].消费导刊,2018(17):40.

运行管理范文篇5

通过“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银行账户网上审批、资金流动态监控、强制多级对账,建立安全高效的网上运行机制、实时动态的信息监控机制、科学完善的制度约束机制和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使财政资金运行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监督制衡、安全有序、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的组织领导,县财政局成立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国库股,由国库股、信息中心牵头负责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日常协调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系统上线时间、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各股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各项工作。

三、纳入范围

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纳入“金财工程应用大平台”,可以让所有预算单位动态监控银行账户及其资金活动。经县财政局审批、人民银行核准(备案)设立的县级预算单位账户(含财政专户)全部纳入“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资金流水先行实施会计电子对账,待条件成熟后推进到所有账户。

四、职责分工

国库股:负责系统上线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文件起草等工作。

信息中心:负责系统上线培训;系统UKEY采购、制作;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录入、岗位信息录入、系统岗位授权、网络及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

业务股室:负责通知预算单位参加培训;收集并汇总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岗位信息;指导预算单位开展上线工作、并做好衔接、沟通等工作。

五、计划安排

按照省财政厅上线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测试和试运行,7月正式上线。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动员培训

1.3月底前,县财政局会同县监察局、县审计局、人民银行县支行向县级预算单位及各银行金融机构县内一级行转发《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多级对账暂行办法》(赣财库[2012]62号)文件,制定并印发《县关于建设“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的通知》,启动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

2.3月底前,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参加全省“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视频业务培训,做好对县级预算单位进行培训的准备工作。

3.4月上旬,国库股牵头召开局内各相关股室参加的“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布置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系统上线时间、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各股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各项工作。

4.4月上旬,国库股牵头召开县级财政专户银行县内一级行参加的“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会,布置各银行收集本行开设银行账户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并将收集情况汇总上报省内一级行。

5.5月15日前,信息中心牵头开展对县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培训,此次先对开设实有资金账户的预算单位进行培训。

(二)信息采集

1.3月底前,国库股对省财政厅导入账户管理系统的县本级财政专户信息进行核对。

2.4月10日前,预算单位填报“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岗位信息采集表”,主管部门汇总后将纸质表格、电子文档报县财政局信息中心。

3.4月20日前,预算单位向开户的银行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授权银行按要求提交账户资金流水信息和暂停支付功能。

4.4月底前,各银行县内一级行收集完成在本行开设银行账户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并将收集情况汇总上报省内一级行。对于限期未完成收集任务的,预算单位结算账户一律作变更开户银行处理。

5.尚未接入财政专网的预算单位,4月底前完成与财政专网的联网工作,以确保本单位能在网上进行银行账户申报审批和资金流水对账。

6.5月15日,信息中心完成本级预算单位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岗位信息等录入工作。

预算单位信息按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单位顺序展示,未实行国库改革的采取序号倒排方式增加。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数量以2012年银行账户清理整顿成果为基础,反映截至2013年3月底的总数量。2013年4月1日以后的银行账户按正常申报审批程序维护。

(三)UKEY制作

1.4月底前,信息中心完成“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UKEY采购工作。

2.5月底前,信息中心完成预算单位、财政专户系统岗位授权、UKEY制作发放等工作。首批发放UKEY的范围为含有实有资金账户需对账的预算单位。

(四)系统试运行

1.6月底前,系统开始试运行,着力核对银行账户信息是否一致,资金流水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对预算单位反映的账户信息不一致、资金流水不完整的情况进行核对调整。

2.6月底前,各银行配合预算单位核对银行账户信息、资金流水信息,确保财政系统与银行系统的账户信息、资金流水信息一致。

六、实施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建立“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是加强我市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县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各股室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县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措施,落实到人,确保上线工作有序开展。

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实行股长负责制,各股室要结合实施计划倒排工作表,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步骤和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严格要求各责任主体按工作计划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抓好每一阶段工作的落实。

运行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网运行管理;应用优化

由于配网运行量巨大,并且通常会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因而采用人工处理数据的模式显然不切实际。通过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灵活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工作人员准确判断配网运行状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因此探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和应用优化对策,对于进一步促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意义重大。

1当前配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

在当前的配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得到了初步运用。以某城区配网中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为例,该城区配电线路共有1800回,开闭所超过75间,环网柜8000台,柱上开关450台。其采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被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在硬件系统中包括4个子系统,分别为配电自动化、数据采集、区局配网以及WEB子系统。系统的应用软件则分为图形报表、数据库层以及CORBA,其中在图形报表结构当中,包括了馈线自动化以及配电SCADA。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使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后,配网紧急缺陷消缺率与消缺及时率均达到了100%,而重大缺陷消缺率与消缺及时率均可以达到80%以上。该系统支持数据量在80万左右,可接入端数量在30000个左右,可接入控制量至少为60000个。系统在2015年-2017年这3年间,一般缺陷消缺及时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为维护配网的正常运行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2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2.1过于追求部分功能。根据笔者长期以来的实践观察,发现在配网运行管理中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直接利用系统强大的应用功能,完成包括各配网线路故障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等各项工作。但在部分地区的配网运行管理中,工作人员盲目追求实现部分功能,使得其在尚未考虑供电区域的平衡性以及实际供电半径的前提下,便采取密集布设配电工程电源点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电源点出现损坏和故障问题的可能性,同时因加剧了负载不平衡,使得系统运行效率大幅下降,难以充分发挥其有效保证配网运行管理安全可靠的应有作用。2.2系统设计规划不足。考虑到配网运行管理涉及方面众多,因此运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其复杂性往往也相对较大。但通过结合笔者对部分供电企业的实践调查后发现,现阶段有少部分供电企业在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系统设计规划的成本控制,并未充分考虑电网运行实际需求。2.3系统欠缺后续运维。在将电力自动化系统投入配网运行管理中后,由于受到我国电力配网运行自动化发展水平较低、技术相对落后等外部因素以及供电企业缺乏对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投入使用后电力自动化系统长期无法得到及时的升级管理和运行维护。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按照系统升级提示对其硬件进行更新,但并未过多关注对系统软件的升级维护,因此也比较容易出现系统硬件升级速度同软件更新速度不同步,系统与电力配网运行管理的实时需求不相符等问题。

3优化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3.1科学设计建设配网自动化。在对运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进行长期观察的过程中,笔者确实发现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帮助提高配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精准化程度。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成效,还需要相关人员注重加强科学设计和建设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过采取实地调研等方式准确获取各项电网运行数据信息,在参考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技术规程下,立足电网自身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要求,开展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配电网所面临的运行环境不尽相同,加之系统当中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其在性能和运行要求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笔者建议在规划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注重追求实现部分功能的错误观念,结合配网实际运行情况逐步开展电网及系统规划,从而有效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使之可以切实满足配网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3.2需合理选择配网运行模式。选择合理的配网运行模式同样也是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应有效用的一大重要前提。这主要是由于在当前电力配网当中,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质量水平直接取决于其运行模式,因此为实现电力配网的高效、自动化运行管理,必须对配网运行模式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以笔者所在供电区域为例,该供电区域存在明显的供电不平衡情况,因此在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用在电力配网中实现配网自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合环操作,并严格根据供电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其进行负荷检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要求操作人员进行带电作业,以防止因负荷检修而影响用户正常用电。3.3应主动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为确保在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之后,其可以长时间地、稳定地发挥自身的效用,达到帮助提高配网自动化、精准化运行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实际运用该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高度关注系统后续的运维管理。因此本文认为,一方面供电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构建专门负责运维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机构组织,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同步升级更新,使得系统能够实时满足配网运行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供电企业也可以通过积极学习国内外发达地区在配网自动化运行中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以及新型材料设备,从而通过利用高效能的技术设备以及时、精准地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深入分析。

电力自动化系统近些年运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确实对提高配网信息数据的处理成效以及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帮助。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设计规划不合理、缺乏后续运维管理、过于追求实现部分功能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本文认为,日后在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用在配网运行管理时,还需要切实结合配网运行情况及真实的管理需求,合理设计、规划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并通过合理选用相应的配网运行模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对系统的运维管理,从而有效达到优化系统运用成效的目的,真正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成文.解析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12):84-85.

[2]徐峰.冀北电网500kV变电站“调控一体”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运行管理范文篇7

(一)对系统程序进行科学的前期调试

由于大型软件开发中面对的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使得,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差错,再加上编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要进行全面的测试调试以纠正软件的错误和不断完善。

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测试中发现较多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解决方法:(1)如果部分报表生成过慢,则可以通过检查分析发是其对应的数据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降低记录检索的速度。例如,将值班记录表细分为了正常巡视维护表和临时操作记录表等。这样大大提高了Word报表的生成速度。(2)如果部分操作界面使用不方便,则可重新将各个组件按照方便、习惯的方式排列,设置了Tab键响应的顺序以合理设计Enter键的作用。(3)对有多余的操作功能键,将其从模块中删除或更改,例如装拆接地线模块中添加、修改的功能键删除,防止用户非法添加改动该记录,而只允许由系统根据操作自动生成。(4)根据需要添加新的模块,为人员管理模块添加了营销部和生活服务公司等子模块。(5)在调试过程中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二)构建科学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流程与步骤

在推进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战略时,龙门供电局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全面考虑现有变电运行管理流程并且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在实施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时,龙门供电局不应该考虑太多的技术因素,而应该把大量的精力分配到考虑基本的流程分析,通过对原有流程的优化来改进变电运行管理业务流程,否则生搬硬套的使用原有的流程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1.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实施流程

龙门供电局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组织先前的进入或者说学习阶段;二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系统;三是主动规划,针对实际情况对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再次规划。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龙门供电局在实施变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包含如下步骤:

(1)确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目标并分段实施;

(2)组建最合适的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团队并开始立项;

(3)分析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并相应变革公司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流程;

(4)设计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并确定软件供应商;

(5)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的维护及后期的绩效评估与改进工作。t

2.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数据处理流程

在以上总体管理实施流程基础上,在具体推行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龙门供电局还要建立变电运行的数据处理流程,根据前面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在处理流程上分为四层结构:变电站数据采集层、变电站数据处理层、供电局数据处理层、电业局数据处理层。

(1)变电站数据采集层。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的主要数据都由变电站的生产运行所产生,变电站是系统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

(2)变电站数据处理层。检查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工作流程进行两票管理,生成各种基础记录;录入其它基础数据;生成各种管理数据,并与龙门供电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3)供电局数据处理层。对各变电站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并与龙门电业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4)电业局处理层。对各供电局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形成全局综合统计数据,为全局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建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1.充分挖掘组织现有各种资源

为了确保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推进,要在做好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施前,首先要做好项目实施的整体计划,各分项目的实施都应在整体计划所划定的框架内进行,以保证整个项目实施的协调一致。同时,在保证项目整体先进、合理的前提下,龙门供电局要尽量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根据企业现有的软、硬件状况,提供接口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以避免重复劳动。

2.建立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绩效监控体系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龙门供电局实施应用后,龙门供电局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即时、准确的信息,以辅助组织管理决策和监控管理绩效的变化,这是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在管理取得很大成效的关键所在。为此,龙门供电局应根据管理业务与管理模式,设计一整套管理绩效变化动态的监控报表体系,并培训企业各管理层如何运用这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即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管理策略。此外,龙门供电局还应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如何运用这套内部定制的管理报表体系组织高效率的高层管理者会议,以便组织高层管理者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高层组织支持。

参考文献:

运行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对机电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有许多企业超负荷的使用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大量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及预期,且停机率较高,从而使企业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如今,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管理。所以,加强企业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期能为广大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机电设备的种类繁多,企业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设计制造出许多非标的自动化设备等,这些设备有着特殊的运行状态和生产工艺。因此,在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维修制度时,需着重考虑机电设备本身的生产工艺,来满足复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制度。1)生产设备的使用环境管理。在保证机电设备的高效率和高使用率的前提就是保证设备有着符合自身需求的生产环境,企业设备的管理人员需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参考资料等,制定出相应的设备的生产环境管理需求,不断改善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为机电设备的高效的运行提高必要的条件。2)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建立机电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制度是将机电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统计保存,通过后续的技术分析得出解决设备的故障的最佳措施,为后面的设备维修提供有利的技术参考。将一些设备的常见故障统计出来,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3)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由于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易损件易耗件的损坏,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项目,他所涉及的技术面较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实施。4)设备的维修计划管理。在机电设备维修的计划中,最重要的是对整个设备的维修过程制定相对应的计划,只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维修计划才能合理安排相应的人力和财力,保证企业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缩小机电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由于停机所带来的损失。

2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一般是由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而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需要专业的设备维护保养人员来完成,应具有能够正确操作设备、能够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一般,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有预防性维护、改善性维修和事后维修等三方面。1)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主要是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例行检查,同时对一些磨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预防性维修一般通过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与诊断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2)改善性维修。改善性维修是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内容一般有:对一些设备的性能缺陷进行整改,改善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技术的改造是相对的,如一些设备能够正常满足使用需求且没有必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3)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设备的维修准则,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维修并及时的更换一些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这种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经济。

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落后。如今,相当多的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一直是传统的观念,即很少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更换机油、轴承等,只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进行检修等工作,这种相对落后的管理制度会对设备造成相当大的损坏,造成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大减少,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时间,从而间接的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设备的检修的理论知识不丰富。由于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大都是凭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判断设备的故障,从而使故障检修的措施相当狭隘,外部环境中对一些精密设备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不能够完全摸透,影响了对机电设备的正常检修。3)设备检修人员的素质较低。在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中,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是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会影响一个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在机电设备检修行业,经验与文化素质同等的重要,在这岗位从业时间不断增加后,相应的工作经验也不断增加,对相关的机电设备的检修也非常熟练。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行业也迎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信息化的设备,新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引进与使用,如果设备检修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会在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知识吸收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加强设备检修人员的技能和工作责任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和能力。

4加强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监测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设备的故障隐患分析,及可能会产生的故障进行预测,为维修保养人员提供信息化参数和必要的依据。2)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使机电设备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实施,推行机电设备的生产责任制,使操作人员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对操作岗位进行抽检和考核,若检测出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3)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通过岗位实习不断积累其实际经验,通过理论和实际经验的相结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大赛,通过各式各样的技能评选活动,提高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5总结

随着机电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一直探究的方向。通过不断一高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维修保养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率。

作者:张炜生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参考文献]

[1]黄佑坤.如何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J].建材发展导向,2014.

运行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

燃气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关乎着我国的民生大计,城镇燃气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对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进行探究,明确其对国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使用燃气过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重要性分析

分析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重要性,明确燃气是一种气体燃料,由于其覆盖面广,具有易燃易爆炸易中毒的特点,危险性较高,安全运行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强化重视。做好燃气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基础。由调查结果可知,燃气的不合理使用,燃气企业监管不到位,将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燃气企业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采用最科学的手段,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管,运用最高度的重视,避免燃气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燃气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强化自身意识,正确操作燃气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完善的安全事故预防机制,提高城镇企业安全运行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城镇燃气企业进行安全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2.1安全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目前存在:安全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安全管理体系是城镇燃气企业有序运行的基本依据,实践调查可知,我国部分城镇燃气企业,目前安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由于城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覆盖不完整,并未深入且落实到位,在燃气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施工不遵守规定的现象。燃气管道装置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后续用户的使用,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燃气设备监测数据不完善,后期养护技术不达标,导致燃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部分城镇燃气企业内主体责任不明确,业务量较小的企业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置不达标,进而无法尽到其责任。2.2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风险意识弱。目前我国多数城镇燃气企业内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安全风险意识较弱,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培训不到位,多数城镇燃气企业内部培训,次数较少,没有吸取先进的知识经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由老员工带新员工,这将无法满足现实的培训要求。由于从业人员培训不规范,导致其工作素质较低,为后续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安全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城镇燃气企业内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良好的安全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后无法有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管理包括识别、排除和规避三方面内容。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才能推动城镇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3应急处理能力差,安全措施不到位。当前城镇燃气企业还存在应急处理能力差,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多数燃气企业将占领市场作为企业核心目标,重视经济利益的获得,忽视了安全管理。面对突发出现的安全事故,没有做好应急预案处理工作,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后续造成经济损失。在市场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燃气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城镇人口激增,对燃气的需求量也加大,只有做好企业安全运行管理,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概率。城镇燃气企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运行管理不规范,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传统的安全运行管理模式仍在使用,工作人员仅凭经验进行问题处理。信息化利用率不高,多数城镇燃气企业仍使用人工采集信息,导致安全运行速度下降,各类问题的发生,都值得城镇燃气企业引发思考。

3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应对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针对目前燃气企业面临的安全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问题,因此,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的应对策略。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抓好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的城镇燃气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委员会,掌握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并且落实到企业各个工作岗位中。利用好管理制度,使其全面指导燃气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委员会有权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全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估工作,确保安全运行的有序展开。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后,企业需要严格执行,有序的配合,以此为城镇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基于我国相关规定和燃气行业安全管理要求。城镇燃气企业需要强化落实政策措施,革新传统的管理方案,做好主动控制,全面改善现行的燃气企业生产状况。针对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问题,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责任到个人。在城镇燃气企业中设置部门考核制度,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达到标准,不达标的人予以惩罚。明确预防在先的理念,提高城镇燃气企业综合能力,确保安全可靠系统的全面运用。强化企业内各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基于领导的正确引导,本着主人翁精神,积极的投身于企业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来。3.2加大专业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对城镇燃气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加大专业培训,强化其安全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城镇燃气企业需要知道做好安全运行管理的前提是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合理展开。对燃气企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聘请专业的人才进行经验分享,确保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大规模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城镇燃气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燃气企业内党员带头,积极的参与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责任心,投身于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来。意识决定事物发展,城镇燃气企业工作人员,要努力强化自身对安全事故的认知,了解燃气行业的特殊性,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对安全管理理念的正确认知,做好风险识别和规避工作,排除工作时的侥幸心理,才能全面杜绝安全隐患,推动城镇燃气企业发挥出最大的综合价值。3.3加强事故预警,做好事故处理措施。加强事故预警,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城镇燃气企业需要做好事故处理措施。企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相关燃气安全运行管理知识,强化自身事故防范意识,了解燃气事故的安全隐患,在详细的事故处理机制,从容的面对问题。不断提高燃气企业从业人员预判安全隐患能力,做好安全预警方法的落实工作,确保燃气企业全员掌握措施处理方法,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完善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是做好事故的重要处理措施之一。制度明确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燃气服务,在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要求中,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的具体目标,达到企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制定考核制度,针对不同岗位内容,做好相对应的奖惩标准,严格的进行审核,全面的防范不同种类的安全事故发生。城镇燃气企业需要派专人进行监督指导,在铺设燃气管道的过程中,提高安全施工质量,避免安全隐患。城镇燃气企业需要定期举行安全事故演练工作,完善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和尽早解决,健全突发事件出现的报告及后续解决流程。在进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企业从业人员通力合作,准确有效的处理,防范事态扩大。通过城镇燃气企业的统一指挥,科学抢险,最大化处理安全事故,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损失。

4结束语

随着全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也更加重视。燃气企业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总结经验,面对目前出现的安全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风险意识弱;应急处理能力差,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大专业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事故预警,做好事故处理措施的应对策略,旨在理论结合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继武.重庆城镇燃气企业安全运行管理探讨[J].城市燃气,2013(7):25-30.

运行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皮革工业;污水治理;技术选择;运行管理;分析

目前,皮革行业已经进入了延伸发展的模式,而且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了多项皮革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并出台了多项法律管理措施来实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皮革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要适应环境管理的要求,就需要内部管理能够跟上复杂的环境技术要求,成为皮革工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1皮革污水的性质及环保压力

皮革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不仅体量较大,而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蛋白质、油、氨氮、硫、铬盐、残留物和污垢等有害物质,也是硫、氨氮和悬浮物等含量非常高且难以处理的污水。由于皮革的加工原料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实际的皮革加工工艺和成品的展现也会有所不同,导致了生产污水水质差异也会很大。在皮革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脱脂剂和表面活性剂,所产生的污水采用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容易产生泡沫,且活性污泥在此过程中也会随着泡沫而流动。当采用传统的曝气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必须要相应地调整工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实施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规划,将有关金属企业列为环境保护管理的重点污染源,明确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标准,加强了监测体系的建设。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出台皮革行业的整改方案,包括基于排水及浓度的总体调控目标、去除氨氮污染物、以铬为主的重金属污染控制、减少固体废物的目标。为了满足目标控制要求,皮革行业所产生污水不仅不能超标排放,还必须要达到符合生产控制要求和区域发展的减排量。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皮革工业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COD、氮、氨和氨。

2选择皮革工业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则

皮革工业污水工艺的选择是基于物理化学手段,支持水解技术的优化组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降低生产运营投资和管理成本,以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做好皮革工业污水的分离,而且需要对废水中的铬进行单独处理。新工艺需要确保含铬废水处理能够达标,并且要减少处理成本,回收使用过的铬液。当系统在运行处理中发生突发事件时,需要对铬液进行回收处理,使含铬废水经转集液槽排出。对于含硫废水需采用催化氧化法进行处理,使用清洁法可以处理含硫废水。当脱毛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含有硫磺和石灰等的废水会被排出。用细格栅与水分离,将不溶物分离进入储罐。储罐的含硫废水进入氧化池脱硫,使废水进入处理系统。污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以及好氧的方式,可有效提高皮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降低皮革生产运行成本。复杂的废水经过粗细筛网,可以去除皮渣和肉渣、炉渣和石灰等不溶物,去除泥沙后,再进入曝气池进行处理。先调节水质,然后通过提升水泵,使污水处理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砂杂质经沉淀后会进入水解池,从而提高了皮革工业污水的生物分解能力。水解酸化后进行生化处理,先要经过脱硝池进行脱硝处理,再进入二沉池,然后废水经过用砂过滤,污泥浓缩后用螺杆离心机干燥[1]。

3皮革工业污水治理技术的选择

3.1分质处理和技术选择

根据皮革工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鞣制和复鞣中产生的含铬废水可以通过碱沉积进行处理。实际研究表明,常规碱沉淀处理很难得到达到标准水。通过对典型有色水的技术应用和进一步实践研究,建议在传统的常规处理中加入电化学步骤,对于总铬低于1.0mg/L的废水,需检查是否需要使用电解处理工艺。对于含硫皮革生产废水需采用硫化物还原法和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由于形成的污泥量不断增加,硫还原法可以实现硫的再利用。硫酸锰催化氧化法可将硫转化为元素硫,但不能再进行处理。目前常用是混凝沉积法,该方法虽然不需要去除含硫水,但最大的问题是产生的污泥量过多,因而可以根据投资需要决定是否要选择该方法。在猪皮、羊皮和细皮的加工过程中,大量的动物脂肪会进入废水,这些动物脂肪可以通过分离油有效去除。脂肪是否需要单独处理,取决于其含量和分布的差异[2]。

3.2生化处理技术的选择

生化处理技术是皮革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可以选择不同标准的生物处理方法。随着废水生化技术的发展,氨氮净化不再是难点。近年来,皮革工业污水处理企业建造了较为成熟的生化加工系统。二级A/O工艺主要针对COD和氨氮浓度高和流量要求高的废水。A/O水解的水解酸化和好氧生化可以降低COD和BOD的含量,并提供了反硝化条件。后级将A/O调整为内回流,完成生化行业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反硝化功能,不需要硝化反流系统。酸化+氧化水解工艺主要针对中等浓度的铬鞣和毛皮废水,生化性质较差。水解酸化的目的是通过安装反氧化槽来调节废水的生物降解能力,以确保能够去除废水中的CODCr、氨氮和总氮。厌氧A/O工艺也可用于中等单宁浓度的设计,其特点是部分可以完全厌氧或不完全厌氧,可有效降低厌氧有机物的浓度,并以此转化为甲烷,与反硝化A/O工艺结合,从而减少废水中CODCr、氨氮和总氮的含量。对于皮革生产废水中生化性质较差的废水,缺氧时其生化性能可提高,并可降低部分COD的含量,为A/O去除氨氮和总氮提供条件。在皮革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第二阶段需要实现脱硝,通过二次沉淀可以发现CODCr含量低于0mg/L。水解酸化+SBR处理对水质波动较大的废水具有适应性强和操作易于调控的应用优点。有机污染物结合酸化水解和好氧氧化工艺,可产生净化效果。这个过程不需要二沉池,更适合水质和水量波动大、土地面积有限的皮革企业。但是限制SBR卸料高度降低了容积的利用率,增加了工艺建设的成本。多步“氧化+沉淀”是高负荷的生化方法,PS经细筛去除后,废水进入系统而无需经过初沉池。高浓度COD废水经处理后可形成小于0mg/L氨氮和总氮的高浓度活性污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实现脱氮。该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定期添加细菌,并以此来实现处理过程的高负载。在解决连续添加细菌问题后,使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在生化系统中,曝气法对净化影响较大。对于以活性污泥为基础的废水有不同的曝气方式。在生化系统中,可选择不同的浓度和设计深度等因素。目前有多种曝气器在生产和应用中,正确的选择可以改善保证处理效果[3]。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皮革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相对成熟,由于皮革企业间的水质和水量存在差异,水处理项目应具有针对性。每种污水处理技术都必须有自己的工艺特点,所以其选择取决于污染物净化去除的指标。此外,良好的皮革工业污水管理可以影响水处理的效率,管理不善会对皮革工业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破坏,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皮革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对于现场的分析要全面、系统,对皮革工业污水的处理要及时,以确保上下游管理工作的协调,从而达到综合废水的排放标准要求。对于皮革工业污水企业来说,做好源头控制和管理是达标生产、降低污染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樊永红.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1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皮革行业环保高级研修班在广西北海成功举办[J].西部皮革,1,33(22):.

[2]梁玮.环保新一轮风暴来袭皮革行业经历新一轮洗牌[J].西部皮革,8(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