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25:46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术符号;运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文化和自身的精神建设等上层建筑。同时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理性和感性的兼具是艺术设计者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完美有机结合是他们的目标,艺术设计者除了要将作品本身的目的性表达出来之外,往往会通过一些设计技巧和经验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或所处时代的时代感,这时运用一些艺术符号来表达设计者的这些意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艺术符号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艺术符号概论

1、艺术符号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同的人对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不尽一致,所以到目前为止关于符号的定义莫衷一是。笔者在参考了符号的一些定义后,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艺术符号:艺术符号就是设计者将某一对象与某种事物相联结,使其可以代表一定的事物,当这种联系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同时,就会在这些人之间形成共识,最终默认了这一对象就是某一事物代表符号。

2、艺术设计符号的特征

艺术符号是艺术设计中常用的一类符号,其作为符号系统中的一种,与其他的符号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是艺术符号具有一般符号所具备的一般特征,例如艺术符号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抽象思维形式下的产物,是在理性思考和具象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其具备抽象性又有理性的特征。另外,艺术符号还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独特的艺术表现性。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符号是一门独立的特殊符号形式。而艺术表现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其他符号所不具备的表现和呈现人类情感的功能,这也与艺术的不谋而合,因为艺术的本质也是表现人类情感。艺术表现性其实就是对人类抽象情感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也可称为符号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将艺术看作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可以将能表现人类抽象情感的艺术符号看作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特性的表现就是,当观众欣赏一个艺术作品时,他们看到的是符号中表现出来的设计者的个人情感或价值观念,而不会更多的注意符号本身。其次是艺术符号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对象。艺术符号是表达作者的设计观念和信息的重要载体,设计者通过艺术符号的运用可以将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精神、思想风貌等信息呈现和传递给其他人。有人曾说过:“艺术品就是将情感表现出来供人们观赏的。它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征兆性的东西或是一种诉诸推理能力的东西。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二、艺术设计符号的运用

1、艺术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建筑师需要与人们进行互动,从而设计出更具人性化的建筑。而设计符号的运用是建筑师和人们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建筑师想要表达某种设计意图时,如果可以透过实际物体进行象征,能很具体形象的将其设计意图转化到这一实物中去,观众能够简单快速的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含义;当然,建筑师也可以不用实际的物体来象征,而用抽象的手法来营造,这时虽然有些人仍能领会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含意,但也有些人不能明白建筑师所用的抽象符号。但这种抽象的符号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能留给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一来观众可以由抽象的象征,自行展开与它可能有关的意义,这时候人们不但参与了设计者的思考内容,也扮演着部分设计者的角色。

2、设计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环境设计领域,继承和创新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总是在在继承和创新之间摇摆不定。作为一名设计者,设计作品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元素的掌握、运用能力,所以要想设计出一个优秀的作品,就需要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并选择合理的设计元素。当然,如果设计者能够巧妙地运用符号,或者有意识地改变符号之间的一些常规组合关系,也是创造出新颖动人作品的重要途径。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加入一些符号元素有时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个生活常识,就是人对于越熟悉的事物越是容易忽视,其也就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设计者如果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新的艺术符号或将熟悉的艺术符号做一些醒目改变,往往能够起到引人注意,使人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样设计者的想要表达的环境语言会更容易、更准确的传达给观众,起到环境宣传的目的。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艺术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桥梁的作用,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人们,使符号在表达传统意义的基础上传递出新的意义。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广场一端是一排排的五光十色的弧形柱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柱子的某些部位,例如柱子表面的草叶、竹子的基座等,并不是真实的混凝土柱子,而是由水流来冒充的,这种在人们意识中很熟悉的古典符号由水流来填充,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感受,当观众注意到这一点时,会通过水流符号快速的感受到广场带给人的狂欢的气氛,特别是在夜间,当霓虹灯在夜色中亮起来的时候,这些柱子会在不同霓虹灯的装饰下,更加色斑斓,变化多端,给人一种眩晕的视觉感受,加上水花四溅的喷泉,构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在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建筑时可能会感到有些不舒服,因为这不符合人们的正常审美,但这确实是设计者经过认真的思考的,他的目的是将这些人们熟悉的符号变形分裂后重新加以编排,使它们处于人们不习惯的位置,引发现实与经验的矛盾和冲突,从中体现一种特殊的意味,带给人一种别样的体验。

三、结语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研究人为事物的学科,是运用归纳、分析等多种设计方法及思维方式来进行创造的过程,是通过艺术和理性的思考来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过程。因为设计在文化生活与交流中具有向文字、语言的某些特征,从而使我们有可能运用现代符号学,来探索设计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艺术设计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作者:赵琳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艺术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品;非公共性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的60-70年代,源于美国提出的百分比艺术。但是公共艺术这一行为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壁画运动等活动中出现了。公共艺术概念可分为几个层面:1、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西方对公共社会、公共领域或者是通过社会与政治的现代化,达成了人们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这种意识和相对自由的、民主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能产生的对艺术的要求。2、相对狭义的公共艺术: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有进行实践,如过去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城市雕塑等。指在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空间里布置的人们可以触到、看到的公共艺术品。这一层面的公共艺术依附于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前提是是民主的,公民需要的;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迎合公众的,但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看,当一件作品呈现在一个公共空间的时候,其公共艺术的属性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到,享受到并进行评论的。诸如高校的公共艺术院系与相关专业就属于这一范畴,它更多的是针对于公共环境,城市的功能需求来进行的一种行为,如通过这一公共艺术品的存在来提升环境品质、美化城市空间,提升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的一种修养,一种意识。3、非典型公共艺术:现在的公共艺术是复杂的,扩展到称之为非典型公共艺术,指不以具体的作品,特别是不以造型的、美术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而是通过一种行为,一种观念的表述,一个场所的秀场,通过几个人一起产生的人们可以相互接触的产生效应的一种活动。谈到“公共艺术”这一词,我们可以从大的范畴去认识它,但更本质的是从造型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其要求具有:1、公共性(公共空间性),是否放在公共空间里面,是否具备公共性;此外,公共性里面包含着空间属性这一特点,如有些艺术品具有探索性,放在美术馆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放在其他公共空间并非协调与对应,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所以公共性涉及到作品的场所性质的关系。2、公众性,取决于公众是否喜欢,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就不一定是好的公共艺术品,具有公民的参与性。只有具备这两个要求,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品才具备好的一个本质。公共艺术的功能除了使得环境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更加有品质,还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就像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通过国家或者企业的投资去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审美,使心灵得到满足。

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及壁画

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围绕王官贵族的口味情趣、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用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与人民大众拉开了距离。而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恰好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由雕刻与壁画这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因此,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论题,今天这个主题的焦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这一中国权力艺术的历史性回溯,以论证中国古代“公共性”的阙如。2.1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中国古代的雕塑与石刻主要围绕在历代陵墓中的一些明器、墓室内的雕饰和陵墓外的石兽、石人,一些石窟寺院宗教造像和祠堂内的祖先、圣贤像,以及中国皇家,衙门大门口的石刻作品等;而涉及到普通百姓的仅为一些家常用品。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墓葬的建造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是同等重视的,原因在于:①、在现实生活的逝去,灵魂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冥界中继续,是生命的又一段延续。因此陵墓条件相比于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还要好。基于这种观念的生命观,陵园以及墓室的建造都趋向于永生愿望以及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陵园墓室出现大量满足于王官贵族审美情趣和个人标准的随葬明器,神兽石刻等。如:南京的明孝陵神道的石像雕刻,那些石兽形象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如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具有皇权的象征。②、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归因于对宗教的信仰,这决定了古代帝王对神灵的崇拜。这在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表现的极为突出,墓葬出现大规模的神灵偶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与信仰,认为这可以给陵墓带来吉祥,在冥界中的生存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如:陵园神道两侧都摆放着石雕天禄辟邪,墓室里陈放着陶塑的镇墓兽等,包括之后唐代宋代的陵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而这种陵墓的建造方式起到了镇魔辟邪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些石雕是服务于君王的衍生品,其中物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只为了满足皇族的一种心理需求,并没有公共性与公众性:其一,大量的雕刻作品仅出现在陵园,而陵园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其二,这些作品的建造脱离了群众的心理需求,陵墓石雕的制作过程可能有得到参与,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是否满足于与大众并没有考虑,仅仅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室,加强其集权的统治,一切都是朝向王官贵族的利益。再谈到中国的石窟寺院的宗教造像等,从上文提到墓葬中对神灵的崇拜不难看出,这些宗教造像也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求。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国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石窟遍布北方、西北等地区。如龙门石窟的造像,在当时达到了唐代的顶峰,其形象的塑造:①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神圣化,大佛的构造俨然就是封建君主,把佛教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对永生吉祥幸福的向往,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去炼制丹药,还会在建造佛像上去下功夫,以显示对神灵的崇敬与仰慕。这些也都表明了,皇室通过开窟造像,以加强对自己中央集权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制于王权,佛即是君王,君王即是佛,对佛的崇敬既是对君王的崇敬;再者也是君王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欲望,满足心理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实质上这些佛像的建造也没能达到公共艺术的要求,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将其自身的思想强加于或者说灌输给老百姓的,不符合公众性。在古代,衙门或者宫廷的大门左右两边都会各列置一个神兽形象的石雕,它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律例,是向君权统治的一种致敬。老百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是卑微的,而非抱着一种舒坦的心理去欣赏的艺术品,它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这种艺术品的,这就决定了这类石雕仅仅只是为了给公民营造或者是树立一种君权不可侵犯的氛围或气势,缺乏公共性与公众性。2.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壁画。我国古代壁画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实质上壁画的原始形式是古代的岩画,中国最早的岩画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当时这种绘画形式仅仅是人们用来记事或者施行巫术的图形,它反映的是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历史进入文明阶段,史前岩画以及原始壁画被更为成熟的壁画取而代之。中国传统壁画的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其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平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与公众性。正如宫室壁画,历代的宫室壁画同古代雕刻一般更多的是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宣传教义:如周代,中国宫室壁画真正意义上开始的时期,在天子宣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描绘着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等人的画像,古代残暴君主桀、纣的画像,每个人具有善恶不同的形态,这是对于国家兴亡的警诫。墙壁上还画着贤德的周公辅佐成王,怀里抱着幼主,背后排列着手执斧钺的仪仗队伍,正在面向南方召见各地诸侯的情景等等这种形式的壁画。这些壁画是君王对大臣们的一种教化。大臣们通过观察人们的形象,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当今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向,可以学会正确处理当今面临的各种事情。这便是当时绘画壁画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兴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在朝堂上的壁画是百姓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唯一能够接受到的是上层阶级对其思想的灌输,没有办法去参与到壁画的探讨以及观赏。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从朝堂延伸到了各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圣贤肖像、神灵怪异,现实性的东西比较少。虽然制作地域范围变大了,但依然是王官贵族独有的一种高端艺术。包括汉代的宫殿中,壁画多是功臣、列女等供教化之用的人物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仍然流行用壁画宣传封建道德观念的风尚。到后来的五代以及元明清同样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甚至壁画创作开始走向下坡,但依然没有改变壁画的性质和场所,依然是与大众没有联系,为中央集权为王官贵族服务。墓室壁画它实质上是宫廷壁画的衍生品,与宫廷壁画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它在当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等级高贵,用以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关人士等功绩,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敬慕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墓主人对信仰的表达及死后祈求灵魂升天、能够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的思想。如:西汉推崇厚葬之风,墓室壁画极为盛行,以梁王墓和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其中的梁王墓内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莲花、云朵等图案;唐代墓室中频繁出现的表现上层人物生前身份和生活题材。中国的石窟壁画以及宗教寺观壁画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兴起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为了去宣传佛教教义。如敦煌壁画,以佛、菩萨为主,描绘其本生故事等。相比前两者的宫廷壁画与墓室壁画,其广泛性以及公共性要多一些,能够让大部分的公众观看到体会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依然不是为了平民老百姓,甚至历代的王官贵族利用宗教壁画施压于大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通过对这四种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它们的共性: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以及宗教等团体的利益。没有真正的公共性,大部分的作品是一般人没办法看到的;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公众性,平民对这些创作根本就没有喜不喜欢可不可以这样的说法。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把统治阶级以及其他团体的思想和观念去灌输给百姓的,老百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3中国古代艺术品与当代生活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古代算不上真正的公共艺术,这首先表现为它要进入更广泛的社会交流,承担某种社会职能,因此它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所体现的趣味也不是随意与自由的,而一定要得到社会认同的,像古代那种就由统治者的趣味决定的,是完全没有办法符合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站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去看这些古代艺术品,我们可能有必要去思考这些艺术品是否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如今的社会,公众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的包容性相比古代要强烈很多。我们通过去各地旅游,去看美术馆、博物馆等近距离接触大部分前人给我们保留下来的艺术品,但对当今来说这是否具有公共性?具有公众性?属于公共艺术?首先,把古代艺术品放在当代去看是否具备公共性:如今大部分的古代艺术品被视为重点保护文物,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接触到看到这些作品,如看电视、看书、上网、去博物馆、美术馆等方式,所以在交通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它是具备一定的公共性的。再谈到公众性:现代人是否会接受欣赏这些艺术品是不得而知的,因为这些古代的“公共艺术”并没有让现代人参与其中,并没有灌注现代人的思维,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加愿意去接受这些文化,所以总体来说它并不完全具备公众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古代艺术品在现代是否是公共艺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讨,在某种程度上讲,算是,但又不是。

4结语

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提必须是以尊重公众的意愿为基础,公众是公共空间中首先有资格参与并享用公共艺术的群体,如果一件公共艺术品不能实现其公共性,它就失去了存在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意义。古代艺术品在古代没有成为公共艺术,在当今依然无法确切的解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去明白的是: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创作中,创作者要意识到空间环境的公共性,还要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公共的开放性,不断创作出公众接受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必须与公共社会建立联系,使作品能更好的传达出社会的公共价值,并做到最好的公共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J].美术观察,2004,11.

艺术研究范文篇3

艺术歌曲兴起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这种新兴的艺术体裁由于其歌词文学性强,旋律优美细腻,很快得到了当时听众的认可并迅速的发展了起来。由于艺术歌曲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表演者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法国艺术歌曲和德奥艺术歌曲,是音乐院校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演唱非母语音乐作品时,除了声乐和钢琴伴奏的呼应配合,对于语言风格的把握和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对于提高音乐艺术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艺术歌曲由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和音乐背景不同,其风格也有明显不同,即便在同一地区,每个作曲家也有着自己鲜明的创作特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学习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和伴奏,对于学生的专业提高有着极大地好处。本文意图分析法国两位艺术歌曲的作曲家福列和迪帕克作品风格的比较和其作品的艺术特征,选取福列和迪帕克的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意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简述法国艺术歌曲和介绍福列和迪帕克创作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对福列和迪帕克的艺术歌曲在诗词的选用、和声旋律的特点、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第三部分对于演绎这首歌曲从人声到钢琴进行分析。对比他们的艺术歌曲在情感、演唱语言、伴奏和声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二、福列与迪帕克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一)创作背景的不同。加布里埃尔•于尔邦•福列(GabruelUrbainFaure,1845-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福列的艺术歌曲在法国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公认为是法国有口皆碑的声乐套曲大师和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从1866年福列在教堂里担任管风琴演奏师时,开始了自己的作曲生涯。1896年福列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作曲课程,福列也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之一,培养了一批推动法国音乐向前发展的杰出的音乐家。1905年福列担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他明确了学院的教学方向,既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又要坚持传统规则,在这个正确理念指导下,巴黎音乐学院逐步在欧洲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其一生主要的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共有三本《艺术歌曲20首》的艺术歌曲集和两部声乐套曲。福列的艺术歌曲结构匀称简明、感情含蓄深远、旋律流畅,音乐有极强的画面感,从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到曲式结构形式都具有法国那种潇洒、细腻、飘逸、精致的艺术特征。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随着印象派和浪漫派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福列随着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也走向了自己创作生涯的全盛时期。福列初期的艺术歌曲创作深受法国的浪漫曲的影响,由于浪漫曲旋律优美结构工整,十分注重人声与伴奏的配合,这种风格对福列的创作和以后的音乐创作有很深远的影响。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的文艺创作开始受到新思潮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也体现在福列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由于这一时期以舒曼舒伯特为代表的的德奥艺术歌曲在法国广为流传,其结构、题材、声部、伴奏等创作形式和风格对福列在艺术歌曲的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同时期的亨利•迪帕克(1848-1933年),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迪帕克早年学习法律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作曲理论,在之后不久就全职从事音乐创作。迪帕克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奠基者之一,并长期担任该会会长。当时由作曲家比才、古诺主导法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福列在深受古诺的影响下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迪帕克由于广泛涉猎戏剧、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使他能在创作初期就敏锐地捕捉到外来音乐元素的创作风格,迪帕克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要求极为苛刻,晚年毁掉多部自己认为不满意的作品,这也导致迪帕克作品存世极少,只留下一部交响诗《雷诺尔》和16首艺术歌曲。然而这在1868到1884年间创作16首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使他蜚声欧洲乐坛,成为和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等一样伟大的作曲家,这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凡尚•丹第曾写过迪帕克的传记,他认为:迪帕克的歌词与音符的配合天衣无缝,出神入化,没有人能改动他的作品。当时的欧洲评论家也认为迪帕克的艺术歌曲戏剧张力和诗意的音乐达到了当时法国艺术歌曲新的高度少有匹敌。迪帕克的作品的音乐情感细腻、戏剧张力十足,这种特有的音乐风格使得迪帕克成为当时法国音乐的典型代表,他对音乐的大胆创新表现和思考也积极地推动了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二)艺术歌曲歌词的分析对比。福列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多采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诗歌,这一时期的法国诗歌结构严谨、辞藻华美,非常注重从其他艺术元素中汲取养分和灵感,这种风格的诗歌与福列的音乐气质十分相符。福列的艺术歌曲在给人以美好的旋律外,福列表达着歌词中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在歌词中充分融入法语忧郁的文学魅力。福列把对自然的感受用音乐特有的表达方式给呈现出来,这时的歌词显得更具有法国诗歌的俊俏、优雅和精致。福列选用象征派诗人威尔伦的诗歌最多,达到十七首。以威尔伦的诗歌为例,受当时印象派艺术的影响,魏尔伦的诗歌在语言上的表达既有法语独有的韵味魅力,也充分体现出印象主义诗歌的朦胧和色彩,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有时很难去理解诗歌其中的含义。而福列在给诗歌配上音乐旋律后,会给听众极强的画面感,这种形式让诗歌和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比如福列的作品Apresunreve梦后,这首福列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78年,歌词改编自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诗歌,歌曲描述了一个有关情爱的梦,在主人公梦醒后想脱离现实却无能为力的无奈。译文大意为:“一次在梦中,你的形影使我陶醉,梦见了幸福,热情的幻影,你的眼睛更加温柔,你的声音纯洁明亮,你像被晨曦照亮的天空那样放射光芒,你呼唤我,而为了和你一起飞向光明我离开了大地。你呼唤我,而为了和你一起飞向光明我离开了大地。天空为我们分开了云彩,隐约可见而不可知的光辉、神妙的微光。可惜从梦中醒来,哦!夜,我呼唤你,还我梦幻,回来吧,绚丽的光辉,回来吧,神秘的夜。”福列的这首艺术歌曲的歌词向人们描述着一幅梦境中虚幻的画境,使人进入到歌词中一种难以言表的忧郁心情。曲调是d小调为主调,第一部分描述情人迷人容貌和恋人对爱的向往和追求,福列在曲目中运用和声变化来衬托出曲调色彩的明暗和情绪的推进变化,在貌似漫不经心的描述中,让人感到虚幻、美好和无奈。正是这种信手拈来,不露痕迹的表达方式,让艺术歌曲没有浮躁和宣泄,永远都是娓娓道来的诉说,来表达最难把握的情感,第二部分则抒发梦中人被惊醒后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的向往和留恋。而这种情感的递进单单依靠诗词会弱化很多,但在福列音乐的托扶下,就可以准确完整的传达出来。迪帕克的艺术歌曲《L’invitationauvoyage邀游》,整首歌曲散发着奇幻的东方色彩,在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又用充满哲学意味的语言去总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首歌词大意为:“我的孩子,我的姐妹,想想到那里去一起和起生活的乐趣。听凭自便的到你心中的村庄去爱和死!被雾气笼罩的天空湿润了阳光,透过你背信弃义的双眼闪烁的泪水对我的心灵有如此神秘的诱惑力。在那里只有整齐和美丽、奢侈、平静和快意!你可看见在运河上躺着的那些飘荡着船只,他们来自地球的那一端,来满足你最小的愿望。西斜的阳光覆盖着田野,运河和整个城市呈现出青紫色和金色。世界在一片温暖的光辉中入睡!在那里只有整齐和美丽,奢侈、平静和快意!”这首歌曲的音乐和诗歌结合的十分美妙。我们可以感觉到听者和歌曲里任务的奇妙互动,仿若在夕阳下平静如画的海面上思索人生。钢琴的和弦悠远绵长慢慢延绵到远方。听众和歌者在此刻慢慢的安静了下来。迪帕克在伴奏织体上采用张力十足的大跳来表现音乐的主题的戏剧性,其中音乐逐步走向高潮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极度向往和情感的宣泄。在高潮结束后,音乐回归最开始的平静与祥和,这种戏剧的张力正是迪帕克艺术歌曲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三)旋律与和声的艺术特征。一首艺术作品中旋律是最重要的元素,甚至可以说对于作品的流传性和所谓的传世经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首作品的旋律可以传达出作品的喜怒哀乐,通过音高、节奏、速度、强弱等传达出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福列和迪帕克的艺术歌曲中的旋律具有法国艺术歌曲优雅柔美的艺术特征,作曲家会利用调式调性来表达音乐,这种旋律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感,从中感受到色彩和情绪的变化。福列福列非常善于把握法语的发音特点,他把歌词语调的重音和音乐的重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重视主题旋律的变化和发展,从他的每一首艺术歌曲中都有令人心动难忘的旋律。福列的音乐创作中,为了推进旋律主题的发展和钢琴部分的均衡,音乐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新的动机会让它逐步推进、循序渐进的发展。福列经常利用反复出现的音乐动机来做光影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乏味,福列利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来进行移位、模进和转调来推动音乐的发展。他的艺术歌曲中,在利用调性变换的同时,他也在扩展调性的技术上创造出新的表现手法和音乐语言,在充分运用调性对比手法和挖掘转换调性的色彩魅力,从而给旋律的创造增添新的表现力,增强了艺术歌曲旋律的表现力。《月光》中,钢琴织体与旋律相互交织,C小调旋律经过朦胧的前奏后发出流畅的旋律,至38小节转为降A上的中古利第安调式,与活泼灵动的琶音织体在一起构造出忧郁、沉静的气氛。迪帕克的旋律意境突出、情感细腻、作品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是法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迪帕克在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上,更注重音乐分为的渲染和描述,迪帕克将音乐和诗歌完美的融合,在创作中尽可能将诗的发音和曲的旋律和谐的编配在一起,极具声乐美感和语言美感。迪帕克艺术歌曲内容基本表现悲恸、忧伤、回忆、怀旧、爱情等情感,因此在伴奏部分与旋律经常采用调式变音(即半音化)、远关系转调等手法来造成离调或调性模糊,以期达到他清幽、深远、哀怨、梦幻般的歌曲意境。

三、结语

福列和迪帕克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具影响力最富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们在音乐的创作上汲取多种艺术形式营养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福列与迪帕克的艺术歌曲都开创性的继承了法国音乐的浪漫色彩,精致细腻优雅高贵,音乐中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使得他们成为法国音乐的新坐标和艺术歌曲创作的领军人物。虽然福列和迪帕克处于同一时代,但其创作上却都有自己极强的作品风格辨识度。福列的艺术歌曲代表了典型的印象主义音乐,里面充满了变化的色彩和美好的旋律,而迪帕克的艺术歌曲虽然同样优雅精致却更富于感染力,歌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既有艺术歌曲的诗意抒情也同样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这两位作曲家共同把法国艺术歌曲推向了高峰,本文意图分析比较两者创作上的异同,来帮助表演者更好的理解演绎作品。通过对福列和迪帕克艺术歌曲几方面的比较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比较分析,能对表演者对法国艺术歌曲,特别是福列和迪帕克的演唱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陈言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M].厦口:厦口大学出版社,2000.

[6]喻宜宣,陈瑜.福雷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7]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美]布莱恩吉廉.理查施特劳斯传[M].黄建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王文側.利德麦乐迪罗曼斯《欧洲艺术歌曲及其钢琴伴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6.

艺术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发展中;小品小戏;艺术作品;研究

小品小戏在当今社会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通常为较为短小的艺术作品,要求表演时语言清晰、体态自然,可以将角色塑造的更为真实和鲜活。小品小戏内容与生活比较接近,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生动活泼、短小简练、与时展相接轨,可以与人们的欣赏需要相吻合,因此极其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因此对发展中的小品小戏艺术研究是比较重要的。

一、小品概述

1、小品概念

小品,顾名思义——小的艺术作品。其主要是指有关说与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需要表演者口齿表达清楚,体态自然,可以全面了解并且将不同角色的个性和语言特点塑造出来[1]。如今,较受群众欢迎的即为喜剧小品。小品的名称源自于演艺团体。其利用体态与语言展现较为简单的场景抑或是塑造形象的表演团体。小品作品通常题材适中,通常一个作品中会体现一种事物,或者仅仅体现一种事物的一个方面。小品小戏语言生动趣味,表演起来会给观众带来乐趣。

2、小品特点

小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篇幅短小。其题材内容比较精短,展现的场面或者情节并不复杂;②雅俗共赏[2]。小品的故事源自于生活,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体现的为人情冷暖、世间百态,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③有趣生动,语言丰富。小品创作是在生活中取材,表演起来生动活泼,且语言丰富,妙语连珠,带有一定的趣味性;④有褒有贬。小品作品通常在于表扬或者批判一件事情,并且体现一些人生道理,在观赏的过程中学到一些道理。

二、发展中的小品小戏——结合不同作品分析

1、《汇报咏叹调》

此作品在2005年的春晚上由许晓明、朱丹萍等人演绎,主要讲述的为办公室中几个人的对话和故事。单位经理指派叶适去代他开会,可是叶适因为接女朋友没有参加会议,第二天经理要听他汇报会议内容。叶适由此比较慌张,当下就随便说了会议内容,可是后来被经理质疑是否没去开会,叶适的秘书直接告诉经理他没去开会,这时经理给W公司老总打电话确认会议具体内容,结果和叶适说的一模一样。而后经理有一个电话会议,内容也和叶适说的一模一样。最后的场景是三人一起听着电话,表情各异,全剧终。整个小品主要围绕着会议内容展开表演,主要表达的为对行政部门老套的工作予以批判,很多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并没有认真地进行设计,而是万年不变。小品演绎过程中形态自然,且语言比较幽默夸张[3]。

2、《门卫》

小品《门卫》主要讲述的是原本放信封的袋是给单位员工放置邮件的,然而在这种官僚思想较为严重的时代,袋子变成了衡量人的身份、地位、升职的事物,基于这一主题,小品上演了比较有批判性和讽刺意义的故事。小品内容是社会经常发生的事情,然而却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凸显了人们心灵深处比较不好的思想与偏见[4]。小品表现情节紧凑,语言犀利值得人深思,将当代不好的社会风气凸显,具有极大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表演也将情感和语言表达的非常到位。

3、《扶贫》

《扶贫》主要讲述的一个村的村长作报告,主要内容为其怎样向其领导表现村子的贫穷,并且申请资助款项,相继得到了很多的扶贫款。村长在发表言论时,一直强调他在多年的工作中申请到了多少补助款项,然而现实中此村子不论收到多少资助款,还是处于贫穷中。小品主要表达不但是现实中扶贫状况,即补助贫困地区时,不仅要解决其实际物质的缺乏,更应高重视人们思想的频发,思想贫穷才是真的贫穷。表演中,村长的发言实为对自己的一种讽刺,如果思想上没有走出贫困,以贫穷为骄傲的资本,则永远无法摆脱贫穷。小品唯一不足的地方即为人物沟通情节较少,情景不够丰富。

4、《买荫凉》

小品主要体现的为在目前的商品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于钱过于重视,很多人认为钱是万能的,却没有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好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小品中的女经理虽然金钱较多,但是什么都瞧不起,在一个贫穷的人面前却显得形象十分矮小,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小品将对比的方法应用到其中,对劳动人民给予了高度赞赏,并成功批评了人们“有钱就是爷”的思想。

5、《口袋里的秘密》

主要描写了妻子和丈夫两人争取家中的财务管理大权,从而衍生出来的喜剧。两人都想操财政大权,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聪明的妻子觉得自己已经获得的财政大权,谁想到丈夫自己还存私房钱、女方发现端倪后盘问男方,男方非常尴尬,可是后来两人理解了对方的想法后就和好了。小品表演形式比较夸张,围绕了财政大权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幸福。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之一。

6、《审女儿》

小品中讲述的是爸爸看到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就谈恋爱,对孩子展开询问。小品最为精彩的部分情节突然转折,孩子也看到了爸爸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又反过来询问爸爸。整个小品凸显了当前社会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婚外情、早恋、小三等问题屡屡出现,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5]。

三、结论

小品不仅是将一个作品内容表现出来,还能人的性格、特点等体现,同样一个好的小品小戏能够体现一种精神和中心思想,揭露当前社会中的人、事等,由此引发人们的深思。小品小戏作为一种艺术,内容短小精悍,语言表达丰富有趣,让人们在快乐观赏中受益匪浅,是非常值得发展和广泛推广的艺术形式.

作者:邝达中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李丽.关于农村小戏、小品创作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参花(下),2015,09(10):154-155.

[2]李春熹.不再徘徊的希望——第10届全国小品小戏大赛观感[J].中国戏剧,2010,07(10):30-31.

[3]沈春芳.浅析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J].戏剧之家,2016,03(12):217.

艺术研究范文篇5

1.艺术设计的定义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学科的服务对象不同,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学科,艺术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例如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有极强的综合性。艺术设计的目的表现艺术的美感和形式。在进行艺术表现的时候,要注意对艺术美的形象体现,注重对艺术美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2.艺术设计的特征艺术设计有两个特点,分别是广泛性和主观性。艺术设计的广泛性表现在: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学科,有很广泛的研究对象,艺术设计的研究内容涉猎各个方面的因素,例如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所以艺术设计要应用到非常广泛的知识。艺术家要具备非常专业的相关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艺术设计,保持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艺术设计的主观性表现在:艺术设计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审美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艺术设计是来自于人的思维与实际的生活,是艺术家综合素质的体现,例如艺术家的表现力、感知力、创新和想象能力等。艺术设计中除了对专业的体现,还有对美的感受,所以艺术设计在展现主题和美的过程中是带有主观性的。

二、艺术设计中艺术美的表现手法

1.对比对比就是指将两个具有强烈反差的要素合理搭配,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烈的特殊效果。例如在色彩学中,最经典的搭配是黑白配;在音乐上,通常会用长短音搭配在一起;这些搭配会给人带来特殊的感受,营造出特别的效果和气氛。

2.对称对称是很容易被理解的,特别是在视觉上。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对称设计较为普遍,从心理学上来说,对称能够传达给人稳重的感受,对称美经过历史沉淀逐渐也运用到很多的科学领域中。在对称中,还存在较为特殊的反演形态,由于不存在绝对对称的东西,所以每个艺术想象的对称是相对的,而不对称则是绝对的。这两者的结合就像多与少、美与丑一样会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将不完美和完美结合起来创造特殊的艺术体验。

3.比例比例的手法通常运用在绘画的美感表达中,例如画家徐悲鸿就说过,比例准确是绘画的要点。在美学研究上,黄金分割是非常重要的比例,数值比为1.618:1,黄金比例应用于众多的实际生活中,例如高清的屏幕比例是16:9,摄影中的九宫格原理等。黄金比例可以给人协调的视觉感受。

艺术研究范文篇6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题材内容的特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内容以诗词为主,在当时的社会面貌下,曲调依据诗词的不同而做出改变,且这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非常成功。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被应用在歌曲中,创作了同名的古诗词歌曲;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被古诗词音乐家命名为《南乡子》等。这样类似的曲子有很多,这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扬,借助我国古人的诗词把当代音乐家的情感以及当下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出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只是选取古人创作的诗词为主要内容,还可以将“五四运动”之后的白话体诗歌也用来创作音乐。在“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非常受欢迎,以往的文言文逐渐被人们摒弃[1]。文学创作方面也更多地采用白话文,语言上没有局限性,可以充分地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五四运动”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乐曲创作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结合了当代古诗词,自然也就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题材。比如《蝶恋花·答李淑一》等很多著名作品,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并在我国一直流行。

意境的特征

诗词歌曲中的意境是音乐家的自身感受和客观事物之间形成的一种氛围,可以让人到达一种可悟而不可言的境界。我国传统诗词创作尤其注重回味、委婉。一篇成功的诗词是离不开其意境之美的。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日落圆”的雄伟壮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儿女深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高远宽阔之美等。特别是用来抒情的诗词,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但却又可以产生无法表达的心境。抒情诗词在我国艺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应用也非常广泛[2]。我国古诗词当中的意境之美逐渐应用到古诗词艺术曲的创作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我国音乐家青主的作品《我住长江头》可谓脍炙人口,红遍江南。他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能将文学意境和音乐美高度融合,通过独唱或者对唱等形式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许多优秀的古诗词艺术作品都由他创作而成。1930年,青主以北宋词人李之仪津津乐道的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为基础,创作了《我住长江头》,情感深厚,娓娓动人,展现了一位年轻女子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坚贞不屈的精神。“……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他紧紧地抓住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用扣人心弦、循序渐进的音乐情感,让欣赏者和这位情窦初开的女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他的曲调并不是跌宕起伏的,而是平静的,就像稳稳流过的江水一般[3],韵律十分优美。这首曲子每一句歌词的结尾处都设置了一个上升或下降的延长音,比如似倾诉、低语等。在痛苦的思念中又展现出怀念之时的悲愤之情,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家对我国古诗词的深入研究。

韵律的特征

我国传统的诗词原本就具有读和唱的双重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押韵与平仄的合理使用,可以增加古诗词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押韵分为古韵和中华新韵等多种,一般是指每一句诗词的结尾运用韵母相同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诗词的尾声相似,具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同时又可以达到铿锵有力的音乐效果。著名诗人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采用平仄的方法,诗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同为“ang”。在中国诗词中,因为受到字数的限制,古人创作时十分考究字词的韵律和声调,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后来被称为格律。我国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其中“上、去、入”称为仄。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黎英海尤其痴迷于创作古诗词乐曲,其音乐作品《登鹳雀楼》就包含古诗词的格律韵味,富有意境和古典美。他在创作过程中,还很注重将西方乐曲特点和传统诗词进行融合,根据传统诗词的平仄和韵律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作品的流畅性,创作出令人震撼且风格独特的作品[4]。其中平声多运用的是“哆咪嗦”的音调,仄声采用的是“发瑞啦西”的音调。在音调的升降过程中仄声一样,但作曲的方法则完全不同。例如第一句“白日依山尽”的“日”与“尽”,在吟诵这首诗时一直都是高音,但在古诗词歌曲中前部分的音调是下降的,后部分的音调是上升的。这体现出黎英海对传统古诗词韵律和平仄等规律掌握得十分透彻。

情感的特征

我国古诗词乐曲被称作艺术作品是有很大原因的,这与其他演奏中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的传达是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一样的作品节奏对应的艺术表现方法不同,给欣赏者带来情感也不相同,无论是悲伤,还是愉悦,都很容易打动欣赏者。古诗词歌曲中蕴含的这些情感,演奏家会委婉地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像现代文学那么直接。这与我国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外,我国文学家在创作古诗词时都非常注重语言的凝练,他们会尽可能使用很少的句子,将事情阐述出来,形成了我国古诗词委婉和含蓄的特点。如唐代作家李煜的著名作品《虞美人》,其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作者通过对春花秋月和连续不断的流水等景象来传递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自身处境,表达自己何去何从的悲伤。

技法的特征

20世纪初,我国选拔出一部分优秀的青年去往国外学习西方乐曲技术。他们回到祖国后,在音乐的创作中,就结合了西方的创作方法[5],我国音乐创作逐渐偏向西方的创作风格。其中,李叔同在日本学习后,回国在音乐学堂研究音乐创作方法,标志着我国音乐艺术的崛起。音乐家谭小麟从西方回到祖国,把西方的音乐创作方法与理念应用到他的乐曲创作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即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乐曲的曲调转换比较频繁,符合现代音乐发展的潮流。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技巧与以前传统的西洋乐曲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创作技巧以及创作元素对我国现代派音乐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现代派音乐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融合是完美的统一,不仅展现了我国语言的精简,还展现了我国以往乐曲的律动。创作与欣赏古诗词乐曲需要对我国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孟浩然的《春晓》充分地表达出了离别的不舍等很多情感,将其改编为艺术乐曲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为人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词以及培养人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基础上创作艺术歌曲,意境更为独特,散发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现,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其需要创作家对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研究与创新,推动我国古诗词歌曲的不断发展进步。

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

艺术歌曲不仅让人听起来感到放松愉快,而且还可以让人察觉到微妙的细节变化,其主要体现在感情方面。古诗词有独特的文学内涵和高度凝练的语言,可以让人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欣赏者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欣赏者的审美体验。《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歌咏月亮,月是这首诗的主要景象,且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特征。词的上篇借助明月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质,下篇用月亮来表达悲伤的离别之情。该词通篇都在咏月,月是词的中心思想,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契合的特点。音乐家通过创作与诗词融合的韵律、人声和伴奏表演等,将该词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让欣赏者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深厚的情感。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运用的是八六拍子,用简单的节奏语音传达出了一种朴素而诚挚的情感[6];黎英海的《枫桥夜泊》用感人的形象和旋律带给人们无穷的感染力与深刻的印象,彰显出原诗所蕴含的平静深奥的诗意。此类作品能让欣赏者在感受歌曲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艺术歌曲。以往的艺术歌曲大多都以励志与抒情为重点,不具有商业性与娱乐性。但是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现代艺术歌曲改变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和观念。自然而然地,艺术歌曲的风格也就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中国风”是经过社会不断发展的规律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很大的程度上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比如现代著名音乐创作人周杰伦的作品《东风破》等。现代音乐家根据古诗词创作出来的乐曲在我国流行音乐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艺术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起步晚,传播速度慢,所以现存曲目非常少。因此,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更具有保护与传播的价值。艺术歌曲中的词通过音乐家的细致琢磨,经过无数次的加工和修改成为如今的成功之作,和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楷模。现在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歌曲主要以我国古代传统诗词为主要内容,借助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使传统诗词作品散发出现代的气息,如《送别》《渔光曲》等。从音乐审美的观点来看,现代歌曲将韵律和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文字的跌宕起伏控制歌曲的音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平静缓和等特征,艺术价值突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们精神文化的熏陶,古诗词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新时代下,又引发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狂潮。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古诗词产生兴趣,艺术家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我国留下了很多古诗词艺术歌曲。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为古诗词在我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音乐家文化定位和审美追求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旋律简单质朴,再现了原作品的真善美,这正是艺术价值的最高境界。古诗词歌曲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促进了我国歌曲的长远发展,对我国各大音乐院校以及音乐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东悦.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创作特征与演唱分析[J].作家天地,2022(06):159-161.

[2]周洁.“中西兼顾”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润腔技巧与机理教学原理在声乐教学中结合运用之初探[J].北方音乐,2016,36(21):154..

[3]陈莹.20世纪20—40年代苏轼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回望[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05):107-122.

[4]姜宣书.中国当代艺术歌曲《饮湖上初晴后雨,夜泛西湖》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初探[J].黄河之声,2021(11):96-98.

[5]余翌子.浅析艺术融合视域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征[J].今古文创,2020(46):29-30+46.

艺术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视知觉;公共艺术;不动之动

一、视知觉基本原理概述

通常来说,当一个人看到蓝色时,会联想到冷、静谧等,而看到红色会联想到热、张扬等;一条直线会让人觉得单调、枯燥,而一条曲线会让人觉得有趣、生动;尖锐的东西容易使人心生恐惧,圆润的东西却让人不由自主想亲近……艺术家和设计师会有意无意地将这些规律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使作品变得有趣、生动、引人注目,并且使欣赏者更直接地理解作品、产生共鸣。这种人对色彩或形状等产生情感性或生理性反应的视觉思维现象,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在诸多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被人们更普遍地接受,也是文章最主要的立足点。“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英文译为“form”或“shape”,即形式、形状、造型、构成的意思,许多译者把它翻译为“形”或“完形”。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海默组织原理(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将视觉刺激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过程。“形”即指由知觉活动积极组织后形成的整体,而并非个体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简单来说,当人们内心的主观意识和外在形象不符时,内心会产生弥补视觉缺陷的冲动和意识,这就是一种格式塔的“完形”过程。这就好比小学生作业中的成语补完题型,四字成语只给出其中的两个字,需要将成语补充完整,熟练背诵的人只要目光扫到这两个字就能马上反应出是哪个成语。只是视知觉的“完形”过程比成语背诵更为复杂。这个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图像通过人眼刺激大脑的某种记忆或经验从而使人产生运动的幻觉。主要的环节在于人们的大脑将它所接受的图像信息进行主观加工,虽然由于每个个体的不同导致主观加工会产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但这种差别是细微的,大多数人对图像的反应一般是存在某种规律的。如图1所示,朝下走向的弧线与紧挨弧线右上方的圆,虽然是静止的图像,但观看者普遍会产生圆会沿着弧线方向滚动的错觉,并能感受到一种力的牵引,借用物理中的描述,这种牵引的力即一种使圆向下滚动的引力。这里需要引入“动力”这一概念,它最早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提出。阿恩海姆阐述:“每一个视知觉形式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阿恩海姆将这一概念应用到艺术领域范畴,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均具有对“力”的完美把控,能够使人感受到作品中的张力。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这一张力源于人内心对不完整的“形”的补充,即物体使观察者产生联想或带来暗示,使观察者感知到更多自己想象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看到的内容。产生这一效果的因素从物体本身的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形式与色彩。其中形式又可以分为简单规则型、复杂而不统一型和复杂而统一型三种。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处于三维空间、具有高度参与性的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且具有不定性的,所以不妨简单概括为色彩、结构与方向的空间三方面,具体分析单个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视知觉原理以及运用手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公共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联系。

二、动态构成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1.色彩康定斯基曾在书中写道:“色彩可以激发人类的心灵。”色彩在人的视知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动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一是色彩的明暗对比,如,同等面积和形状的区域,黑色看上去更加收缩,而白色则表现出扩张感;二是色调的冷暖对比,一般来说,处于同一平面的明度下,相同的暖色要比冷色显得更加接近观看者。总而言之,色彩因对比而具有动力。这里列举英国女艺术家LizWest创作的作品——《你的色彩感知》,其中着重表现了色彩带给人视觉的流动感。在《你的色彩感知》装置中,色谱排列的灯光由远及近,由冷到暖,给人以彩虹式的流动与联想。该作品位于凯斯菲尔德画廊新艺术空间的四楼,面积约464平方米的空间本身极具纵深感,就像硕大无人的地下车库,令人感到压抑,而用T8荧光灯管和纤维素凝胶制作的人工彩色光线将天花板覆盖后,色彩使整个空间流动起来,打破了空间原本的单调、凝滞和压抑,使人获得了美的体验。2.结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止的山原带给人的游动感,用中国画中的一个术语解释即为“势”,文章把它归类于结构。格式塔的完形理论认为,越简单的结构,越容易让人感到张力。而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因为可用空间变大,这种张力产生的冲击力也增大。美国艺术家ChristopherDavidWhite超逼真的中小型陶瓷圆雕中有这样一件作品,其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曲折动态线,使作品整体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宛如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造亚当》中的上帝之手;加之它表面烧制的超写实的植物纹理,产生强烈的朴实感和秩序感,自然而然让人从视觉上力的流动联想到生命与自然的流动。然而它所呈现的动感力受限于作品本身的大小,观赏者的视角被锁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个体上没有打开,其直观感受将降低。故而在更看重作品与人产生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单个中小型雕塑的表达形式是相对保留的。但从空间的类比上,可以用景观设计为例。瑞士艺术家GillesBrusset于2017年设计的一处景观作品就充分展现了开阔空间的优越性。该作品用沥青混凝土和铝凹凸起伏模拟水纹的痕迹,与平整的大面积草皮形成对比。不过能让人联想到水的流动,主要是在于其结构的设计。从整体上看,人们可以将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平面,长短不一的平行波浪线条对齐于一边产生重心,从而方向性明确,构成整个作品力的主线。人们穿行于该景观中,从不同地点、视角,都可以切身体会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再如临时性街道景观,它使参与者可以直观产生动感的体验。如图2所示,这是一条施工通道的设计图纸,每一个圆点处镶嵌一个凹透镜或凸透镜。该街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削弱施工带来的干扰,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师利用胶合板、镜子、半球彩色有机玻璃、光学镜片等材料修饰墙体,每一面镜子中都承载一个超脱于现实的小世界。该作品除了扩宽空间这一亮点,另一个亮点在于它能够带给人流动的体验。作品以点为元素,这些点大小、距离、疏密有致,具有节奏感,从设计图看仿佛一幅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这样的结构设计既能让行人产生视觉延伸的感觉,又能引导行人的行动路线,可谓一举两得。3.方向的空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在空间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般具有视觉导向作用,将静物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张力,使人从视觉冲击中获得独特的感官体验,从而直观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审美体验。如,当代英国雕塑家、公共艺术大师安东尼•葛姆雷的公共艺术作品《走廊II》,该作品用耐候钢打造,壁厚近6毫米,长15.5米,体验者可从通道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这件作品主要通过两种手段获得空间的张力。一方面,通过光的射入形成视觉上黑与白的对比,如上文所述,黑白对比使这个空间变得更加纯粹而富有张力,使体验者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同时,站在通道口的观赏者可看到逐渐向自己走来的、身体由小变大的体验者,这种真实的由小及大的视觉动感体验只有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才能真实体现,而《走廊II》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其入口端找到了一个空间与平面的节点。另一方面,整体的简单纯粹使它具有强大的张力。在空间中,通道本身就是一条线,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力的拉伸感,增强了人的体验和感受。与《走廊II》相似,由法国艺术家VincentLeroy为巴黎大皇宫创作的浮动的巨大椭圆镜《鹅卵石》,也是一件纯粹的公共艺术作品。撇开其自身的不断转动所带来的视觉动感,它的主体——一个闭合的弧面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张力;表面镜面的材质自然而然使其附属的虚拟空间产生扭曲感,同样具有动感;镜面反射使行人自身的行动成为被观赏的对象,因人动而动。哈哈镜的有趣之处在于其映射的物体呈变形扭曲状,如一个误入宫殿的外星飞船,表面倒映出扭曲的周围环境,使观赏者在突破视觉空间的同时,感受到不同于真实世界的新奇。这种手法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还有很多,较著名的如芝加哥标志性公共雕塑《云门》,该作品虽然静处于广场中心,但绝对不是静默无声。它镜子般的表面倒映出广场上来往的人,巧妙地将人的活动引入作品,扩展了作品本身的空间,是公共艺术作品中“不动之动”的典型案例。

人的心理是奇妙而难以琢磨的,人们所看到的往往多于真实物体所承载的信息。引起视错的方法除了上述三种,还有重复、渐变、连续等多种方式,一件优秀的作品也往往运用不止一种方式。我们在总结、学习前辈经验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及灵活运用,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63)。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罗卿平.视知觉组织与空间环境(四).新建筑,1990(1).

[5]安婳娟,高祥生.建筑形态的视觉动力类型分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视知觉理论的解析.建筑与文化,2013(6).

[6]徐光耀.基于视知觉原理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傅欣蕾.基于视知觉原理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罗雅,邵晓峰.陶瓷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创新设计.大众文艺,2018(19).

艺术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公园;地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艺术性、文化性,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品,而在设计这些作品时,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设计者要从地域文化中发掘城市特色景观要素,将其融入设计,从而使该城市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城市,展现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一、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1.公园公共艺术。城市综合公园是设施完备、可以用于开展各类公共户外活动的绿地类型。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拼图,可以较好地呈现地域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园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逐渐深入,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形式,如,艺术感十足的公共雕塑、艺术壁画、造型别致的长椅、创意电话亭、艺术垃圾桶以及模拟树木的景观灯等,还出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互动性雕塑、地域文化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地域文化与城市综合公园的结合越发紧密。地域文化的细节处理和设计,能够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也使公园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然而,在当前公共艺术的发展中,部分设计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使一些公共艺术设计出现同质化现象。2.地铁公共艺术。地铁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地铁公共艺术则可以被视为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可以透过地铁公共艺术这一窗口了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是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的。近年来,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如武汉地铁(图1)、合肥地铁等,以独特、别致的公共艺术装饰地铁城市空间,营造了城市艺术氛围,点缀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为依托宣传了城市形象,凝聚了各方旅游者和商家的目光,拓展了城市的旅游市场,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3.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其艺术性地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在当前社会为人们所关注、欣赏。当前,在我国景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借鉴、模仿的现象。导致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止一种,其根源在于部分设计者的公共艺术创作缺乏文化认同感与创新精神。一些设计者为了使作品从感官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在设计中没有合理采用适当的设计元素,导致城市景观设计的不协调。因此,对于一些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市民会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其缺乏城市个性魅力与文化独特性。

二、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实际应用分析

1.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武汉大禹神话园。公共艺术作品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风格影响,因此,设计者应当选择与环境契合、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主题进行设计,并用一些大众较为熟悉的素材点缀、创新。如,武汉的大禹神话园(图2)选择了“大禹治水”这一神话故事为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设计。人们通过传说,对大禹治水的形象较为熟悉。武汉大禹神话园正是以大量的历史记录与神话故事为依托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大禹神话园位于武汉市的汉阳江滩,分为上、中、下三区,其中都陈设有大量的大禹神话故事相关的雕塑。该园用雕塑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大禹治水的经历,也突出了武汉地区悠久的治水文化,回溯了武汉人的治水记忆,从而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2.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合肥地铁。地铁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不同,其建设的地铁也风格各异。回顾全世界城市地铁的发展历史,自从1863年伦敦建立起第一条地铁之后,许多座彰显文化特色的地铁站纷纷落成。这些地铁站立足于城市的地域文化,用一定的材料与手法再现了当地的历史、名人、文化风俗等,营造了温暖、富有人文气息的地铁空间,而地铁公共艺术也由此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合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其是根据能够凸显合肥城市内在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站点进行挑选创作的,主要有三孝口站的“慈孝文化”、四牌楼站的“时尚节拍”、蜀山西站的“蜀山竞秀”、大蜀山站的“玉兰绽放”等。各个地铁站中的公共艺术设计,都透露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以人文故事为历史背景,以场所记忆为依靠,深层次挖掘站台的城市记忆,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唤醒人们的城市记忆,从而与公众产生共鸣,增加认同感。3.景观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以咸宁市区为例。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包装城市形象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的元素包括公共设施、交通、街亭以及护栏等,这些元素在经过艺术加工后,能够与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如,咸宁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共艺术则带动了咸宁市区的经济发展,使其获得了多元化收益。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咸宁市区以民间“竹乐舞”作为题材,再现传统场景,以此与当地民众、旅游者进行互动,既能丰富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体验感,又能加深民众和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可以说,这就是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成功之处。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当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扎根地域文化,充分认知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提取地域文化的价值,建设能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休憩地。设计者可以将公园、地铁、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从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展现我国城市的本土文化风韵。

参考文献:

[1]韩井磊.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地域文化研究.艺术科技,2018(10).

[2]冯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融合研究.智库时代,2019(18).

艺术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童鞋;装饰艺术;传承创新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有千万年历史传承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有机组成,是可以与经史子集、经典遗址遗迹相提并论的伟大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中无形的、非物质的、口头的、民间的、活态的另一半。民间童鞋装饰艺术是民间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部分[1]。民间童鞋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风俗习惯,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表达着人伦亲情、审美思想。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艺逐渐式微,民间童鞋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为了使这一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分析民间童鞋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让传统的艺术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让民间童鞋可以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1非遗视角下民间童鞋的文化价值及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丰富多样,民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民间艺术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风情和民族特性的体现,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民间童鞋装饰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体现了人们祈福辟邪的意识,如:童鞋装饰偏爱“虎”的造型,体现了我国“虎文化”的流行,虎是正义和勇敢的象征,也有保护神的意味,孩子穿上虎鞋,是为了虎虎生威,也是为了得到庇护;二是体现了我国色彩文化,童鞋的色彩运用十分考究,尤其偏爱中国红,红色是吉祥的色彩,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色彩的表达,蕴含了浓厚的人文表达;三是体现我国风俗习惯和人伦亲情,童鞋的制作,最直接地体现了我国重视子嗣繁衍的特点,老人为孩子制作童鞋的传统源远流长,童鞋里所传达的祝福、祈祷、庇佑,体现了人们对子嗣的深切关爱,人伦色彩浓厚[2]。民间童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历史悠久,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如山东、陕西、河北、甘肃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制作童鞋的风俗。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目前民间童鞋的制作只存在于少数农村地区,一些年龄很大的老人还保存着这份特有的情怀,坚持给儿孙做童鞋,由于民间童鞋工艺的保护和挖掘不够,导致很多技艺已经失传,民间童鞋的文化氛围也逐渐淡化,慢慢被大众遗忘。

2民间童鞋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

民间童鞋的种类丰富,流行的有虎头鞋(图1)、猫头鞋(图2)、猪头鞋(图3)、兔头鞋、鸡头鞋、狮头鞋、凤头鞋、荷花鞋、菊花鞋、梅花鞋等,这些童鞋既是穿着用品,也是一种吉祥物,寓意美好,祈求平安,同时又是艺术品可供观赏,且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艺术特色鲜明,艺术价值突出[3]。(1)图形夸张变形。艺术处理中有一种手法是夸张变形,这一点在民间童鞋身上有所体现。民间童鞋将图形进行夸张处理,让圆的更圆,长的更长,大的更大,目的是突出物体的特点,给人带来一种新奇感。同时,为了使图案更加具有表现力,民间童鞋也采用了变形的手段,改变物体原有的结构,改变正常的外貌,在拉伸、错位中呈现一种更加新奇的图案效果。(2)色彩运用美观。在色彩运用上,民间童鞋偏爱鲜明的色彩,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底色,配以中国红、绿色等明艳的色彩,迎合喜庆的气氛,突出图案的特征,给人以视觉的美感。(3)图案形象寓意鲜明。民间童鞋的很多构图都具有寓意和象征,目的是表达感情和思想。如荷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寓意坚强勇敢;凤凰寓意富贵,寄予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4)制作工艺考究。民间童鞋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繁杂,要制作一双地道的民间童鞋,一般要经历打隔褙、纳鞋底、做鞋帮、绣图案、上鞋帮,可见,民间童鞋制作工序的复杂性、繁杂性。经过剪贴、补花、刺绣、抽缝、滚边、粘毛等工序(图4、图5),一双精美新奇、形态各异的童鞋就制作完成了。

3民间童鞋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民间童鞋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民间童鞋的传承和创新发展。3.1加强民间童鞋的传承。中国传统的民间童鞋蕴含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对民间童鞋工艺的保护。由于民间童鞋制作者年龄偏大,要想使这门传统手艺得到传承,必须培育新的手工艺者。一方面,非遗保护机构要加强童鞋文化的宣传,展现传统民间童鞋的艺术价值,突出童鞋的审美功能,使童鞋除了穿着外,成为一种艺术品,另一方面,加强培育年轻的手工艺者,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年轻人对从事民间艺术意义的认识和责任感,使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民间童鞋手工业中。3.2加强民间童鞋的创新发展。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民间童鞋只能存在于农村地区,如果不加以改进和创新,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民间童鞋会越来越式微,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民间童鞋的定位要从时代出发,以继承传统、适应市场为目标,要突出民间童鞋的消费价值和收藏价值。一是要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添加现代元素,改进工艺。用于穿着的童鞋,可以结合机器设备生产,创新鞋的面料、图案,保留传统特点,同时提高制作效率,注入现代气息,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民间童鞋,让更多的孩子喜欢穿民间童鞋。二是要挖掘民间童鞋的收藏价值,由于民间童鞋里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所以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故应汲取民间童鞋装饰艺术的精髓,采用精工细作的方式,制作出工艺精美、造型新奇适合收藏的民间童鞋礼盒,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索民间童鞋的外延,保留民间童鞋的装饰特点和设计风格,设计出童鞋钥匙链等小工艺品,传播童鞋文化,宣传民俗文化,同时推动童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4]。三是要利用好现代互联网等线上销售渠道,打开民间童鞋的市场,要利用好电商,让更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童鞋,不管是用来穿,还是用来收藏,都可以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得,提高民间童鞋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4结束语

民间童鞋是一种传统鞋的种类,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5]。民间童鞋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研究。要想突破民间童鞋的发展困境,就需要站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民间童鞋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传承和创新两种态度对待民间童鞋,一方面保留其传统特质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适应现代市场,让民间童鞋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起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丁鼎.绣花鞋制作技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刘虹秀.河北枣强民间童鞋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牛晓岚.对服饰配件作用的探索与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90.

艺术研究范文篇10

追述这古老的历史,沿其源头而下,当中国进入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之后——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天象的字,也多与圆有关。也就是说,从古老的汉字结构中也可以约略看出“天圆”观念的痕迹。例如:日——(.),月——).),星——晶,等等。

古代中国把玉工艺品作为人与天(自然宇宙)交往的媒介物。《周礼春官仲伯》记有这样的礼仪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圜就是天,所以祭天的玉壁必须是圆的。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始建祭天的“天坛”——祈年殿、皇穹字、回音壁,圜丘等建筑物照例也都是圆的。由于天象中的“日月合璧”成圆,而“五星连珠”则是圆的连缀——在中国图案学中通常称为“连珠图案”。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图案,不难看出圆和圆的连缀就是至大无极的“天”、“天象”以至“天道”的视觉符号。

二、圆形在图案中的运用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座拥有约10个世纪(公元4一14世纪)历史的壁画、雕塑、装饰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装饰艺术中的圆和圆的连缀,除了上节所论及的本原涵义之外,显然还有佛家的精蕴,如佛经中常见的“圆融”、“圆通”、“圆妙”、“圆满”、“圆觉”、“圆寂”等。作为装饰艺术的审美对象,这里的圆和圆的连缀、圆的组合,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图案的形式美构成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有三种格式:框架式;带式;环式。

框架式圆的连缀图案主要用于窟顶的藻井装饰。

藻井,是中国古代宫室祠观等建筑中处理天棚的一种结构和装饰形式。这种形式明显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天花板“承尘”的功能特点。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屋上覆撩,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迄今为止,这种藻井形象,最早的考古资料是五十年代在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石墓的前、中、后室顶部藻井。墓室的藻井是用石条(仿木材结构)从四面层层向上叠涩而成,整个墓顶空间是一个有梯级的方锥形,最上方的顶盖是两个正方形的浮雕图案、一方是“反植荷蕖”,另一方则是“圆以象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建筑中“覆顶以示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敦煌莫高窟诸洞窟的藻井图案是装饰在覆斗式窟顶的方形内,即通常所说的方形适合图案。藻井图案中的圆和圆的连缀很自然地构成四边相等的方形框架,既有廓边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藻井图案的“骨胳”。由圆和圆的连缀组成的方形框架有的是单层的,有的是套叠多层,还有的是在外层框架的四角处又与顶披披脊线上的“连珠”相接。例如隋代藻井中的圆和圆的连缀就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由藻井中心向外放射的动感,仿佛是由天穹射出的光芒普照人间四隅。又如西夏藻井的圆和圆的连缀,里外三层连珠正方形,结构变幻而严密,进入此窟仰视窟顶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视觉力量引导人们逐渐由地面升腾,越看越觉得高远,最终将人们的视线和视觉心理引进藻井中心的圆形——这或许就是佛教信徒们心目中的“天界乐土”,那里有一对凤首龙在如意祥云圈内飞旋。由此可见敦煌藻井图案中圆和圆的连缀,由于框架式的组合变化,往往会产生一种“天界”的空间效果——高远莫测,广阔无垠,引发人们的遐想。

带式圆的连缀图案(即二方连续)有左右横向,也有上下竖向。它虽然是处在“装饰”的位置,但在整个壁画画面中却可以起到不容忽视的衬托主体内容或加强主体内容的作用;有时壁画中的佛经故事转换时,带式的圆的连缀图案又能在构图上起到分界、断续廓边的作用。

环式“连珠图案”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圆的图案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由圆连缀成环形结构,环内再放置人物、动物、植物等主体图案。通常这种环式结构是上下左右环环相连而形成“四方连续”图案效果。因为是四方连续图案适合纺织品织机的提花织造技术,所以中国古代的丝织品设计,常用环式连珠图案。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中的人物服饰,就是当时丝织品形象的再现。例如第420窟西壁的一尊隋代菩萨塑像的裙子花纹,就是典型的环式连珠图案。隋唐两代,在丝织品图案中,此类“连珠”形式盛极一时。有人说这种环式连珠图案是来自波斯。诚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在装饰艺术、丝绸图案设计方面互相影响,这是难免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连珠图案——圆和圆的连缀作为艺术题材,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有着极其古老的传统和独自的体系。

三、圆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