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3:36:33

艺术人才

艺术人才范文篇1

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其中800多所得到了教育部的评估认可,每个学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平均超过2000人,但是人才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设计教育理念滞后于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设计人才培养体制,且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脱节,可以说中国的现代设计在近10年中的发展是爆炸性的,盲目性的,甚至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的。总体来看,与西方国家发展近百年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中国的设计教育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二、当前国内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设计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纯美术技法训练加之“三大构成”形成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这在本质上属于提高再现能力的模仿训练,而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专业课程门类庞杂繁多,但每一门课都只是“蜻蜓点水”;各科目之间缺少关联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应用是割裂的。以目前来说,中国大多数的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大一基础课,大二、大三为专业知识课,大四基本忙于毕业有关的事情。僵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缺乏跟社会的接触。我国目前高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多达40多个,涉及动画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方面,但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模式上大多是闭门育人。那么,在这样教育模式下批量生产的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也必将会面临不能服务社会而必须重新学习的尴尬境地。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互不相干从很多用人机构反馈的信息中发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只会依赖电脑工作,如果需要亲自动手试验拆、装等工作就束手无策;缺乏创新思维,很多学生在学设计时只会把国外的流行元素拼拼凑凑,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成分不多;学生缺乏到设计机构进行锻炼的时间和途径,在产学研脱节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融入到创意产业中必然出现与创意人才标准要求的严重脱节,在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涌入职场,企业缺人的现状却没有改变。这些毕业生中,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意人才并不多,他们进入到企业后,多数创意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能够创新的人才还很少。

(三)缺少专业设计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均衡的“双师”型教师由于盲目扩招,尤其是一些跟风而上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而又急于招生,其师资大多是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或是引进纯绘画专业教师,从绘画专业转行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用纯艺术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艺术设计教学导致学科的专业标准大大降低,教师自身不具备实践能力就无法引导学生将设计用于实践,只能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的训练。这与社会对高素质的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从前面所述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它将阻碍我们设计教育的积极发展。

三、“包豪斯”模式的先进理念与经验

提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包豪斯学院,从建校的宗旨、学院的体系、进行的试验和对于国际设计的影响等方面来说,包豪斯学院都应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办学、治学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一点正是中国当代许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所缺乏的,无论是对现代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完善,还是对推进当今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包豪斯最宝贵的教育理念

1.实行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架起艺术和技术重新统一的桥梁。

2.填补艺术创作和物质生产、体力劳动和价值创造之间的鸿沟。它所培养的新型艺术设计师应该集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于一身,既有艺术家独立创作的才能,又有工艺技术娴熟的技艺。包豪斯制定了艺术设计师创造活动的原则,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及与新型建筑理论不可分割的艺术设计理论。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模式:把艺术设计看作个性全面发展、恢复个性的完整性,并通过个性的创作重建物质世界的完整性的一种方式。

(二)包豪斯培养设计人才的举措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三)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如何从包豪斯的影响中找到出路

1.明确培养目标设计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并不是每一个学习设计的学生都会成为未来的设计师。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标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是各个学校针对自身的特点、师资情况以及其他因素来制定的目标。

2.实践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不应缺少的部分艺术设计实践虽不可以代替艺术设计教育,但艺术设计实践却可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校培养的目的是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能够符合市场的要求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这样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和社会需求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系统。现在,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之间缺乏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课程设置方式有关,在艺术设计的学校教育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实践。设计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和文化行为。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我们期待艺术设计教育和企业的联合,让设计教育活动充分参与市场,给学生真正的设计实践,让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同时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的创意、决策能力和设计能力,全面塑造作为设计师的素质。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改变“学院化”教学模式,应当使设计教育和社会项目、企业产品开发结合,学生在企业、公司真正搞设计、做项目,让设计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实践的目标。

四、对当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一)专业的跨界、融合是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式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物的多元需求转变而促成其新的设计视角。回溯现代设计教育包豪斯的“艺术与新技术的统一”,无论是双规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借助克利、康定斯基等艺术大师的智慧,实现艺术品与工业产品的转换,现代设计与艺术的跨界理念早在这时已经确立。中国设计教育30多年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专业方向上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图案专业衍生到工艺美术范畴内的装潢设计、染织设计,到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再到如今媒体时代的网页设计、视觉影像设计等等,各专业之间分分合合,更名数次,设计更是被越来越多的边缘学科所包围。无论哪一所院校以何种学科的方式归划设计教育的定位,技术与艺术的课程比重安排孰轻孰重,设计教育在今天面临的是信息交互时代的观念创新,专业技术成为实现其整合力、创造力的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艺术设计中不断分离出针对性更强的细分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等,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但长期以来针对细分专业进行的设计教学已逐渐显示其弊端,细分专业内部形成了专业同质化的趋向,如出一辙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各大院校类似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已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状态,无法满足新的要求。许多院校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以“设计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遵循设计发展规律,建立跨专业课程,跨越专业的交流与沟通是一名具有设计综合能力的学生应有的视野,而灵活应用多个专业或学科的知识,实现创造性价值是设计教育育人的最终目标,是艺术设计教育在新时代下的新变革。

(二)找寻突破口,实施跨专业毕业设计课程

高校的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全部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三年来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的主要阶段。毕业设计一般由指导老师(或导师组)制定设计选题,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关注点来选择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最后以展览成果的形式完成设计。笔者从担任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经历中发现,千篇一律的毕业设计选题与陈旧的操作机制无法让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就业,学生们夸夸其谈的设计理念难以落实到实际的具体操作上,而大多数学生只会运用电脑设计效果图、打印输出就简单地完成了毕业设计,这样的过程与我们培养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相差甚远。如何改变这个疲惫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的做法如下:

1.整合选题内容,模糊设计界限笔者担任的是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通常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在平面设计的内容范畴选择设计内容,选题内容有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这四大板块。毕业设计的内容大多是重复大学所学课程内容,形式与以往的作业基本相同,这是以总结为目标的设计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设计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纵观多年来的高校毕业设计展览都是年复一年的一成不变状态。打破这个局面,选题内容是激发学生设计的开始。整合选题内容的方向应考虑这个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延展性并结合当下的设计趋势———“协作设计”、“绿色设计”、“整合设计”等设计概念,提出了跨界整合的“大设计”方向。所谓“大设计”是模糊细分专业间的专业界限,突破“艺术+技术”的传统模式,融入社会、商业、文化等跨界元素。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最终定位为运用纸纤维这个材料,结合当下“绿色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围绕材料的可塑性与纸相关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设计。在定义这个题目和对学生的设计要求时,笔者刻意模糊了设计界限,避免了规定单一视觉形式的出现。学平面设计的学生大多关注的是视觉化的内容,很显然这个题目对同学们来说既新鲜又具有挑战。经过与学生们热烈讨论、分析这个题目后,学生们逐步理解了“大设计”这个概念和“跨界融合”的思想,回到题目中,学生们的想法变得丰富了,他们不在只是从平面设计这个专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模糊设计界限,从跨越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

2.改变传统操作方式以往的毕业设计学生只涉及到由创意概念到交给打印部门平面输出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动脑不动手。运用材料、设计具有使用价值就意味着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从相关的专业中吸收借鉴,不光要有创意还必须动手做出一个可以使用的实体出来。同学在与教师讨论设计想法和设计方案时,笔者最关心的是:想法虽好,能做出来吗?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学生们永远只停留在最初的想法阶段,设计不能为之所用,理论不能与实践结合,这与我们要改革要培养真正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的目标是不符合的。最初选择纸纤维这个材料,是因为纸纤维这个材料的操作性和可塑性很强,不需要复杂的成型技术,对于平面专业的学生去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是最容易入手的。经过不断的试验、磨合,学生们成立的“毕业设计工作坊”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在工作坊同学们学会了集体创作,团队合作的方法,动手制作,相互促进,使同学们进入到一个真实的实战设计氛围中。

3.跨界融合,寻求突破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同学们的创作范围相当广阔,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领域进行设计。或许我们无从判断本次毕业设计是属于平面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还是产品专业学生的作品,但在毕业展场上,我们看到更多的作品是针对设计概念本身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平面设计的二维视觉元素扩展到互动、产品、空间设计的三维立体元素,在设计的成品中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跨界设计:纸灯具设计、纸服装、服饰设计、纸饰品设计、纸旅行箱产品设计、纸家具设计、纸家居产品设计等,设计的种类多达10余种,每件作品都是学生们对生活、对环境的思考,将生活的体验融入到设计中,有实用性、有趣味性。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基于对视觉形态的敏感度,跨越专业的界限,寻找与设计相关专业的交接点,用实践去验证,寻求专业突破。就如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的话:“设计师本来就没有界限的,所谓的车的设计、建筑的设计、服装的设计,其实都是设计,人为的将它们划分出一个界限,本来就是不应该的。没有界限才是应该的,而实际上设计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设计师自身更不应被一个名衔而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跨界思考,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白,创意不仅仅是基于形式的结合,更需要多种知识的内在紧密结合,这才是跨界设计的创意之本。

4.为培养适应时展的设计人才寻求出路“跨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分析是我们进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初步尝试。艺术设计的界限正在慢慢消融,艺术与设计学科的发展已经变得更为迅速,专业之间寻找更多的交接点显得尤为重要。由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教师组成团队,各专业的教师融汇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协作为学生提供交叉融合学习的条件。组成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师团队的目的是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依托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产业实践三大平台搭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教师组成的丰富性还可以让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潜力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为学生能够进行跨专业设计提供指导力量。建立专业交叉融合的“跨界设计工作室”是教师团队与学生们工作、实验的场所。工作室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跨界设计工作室也是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为学生的设计成果与企业寻求合作的机会。在工作室中进行跨专业融合的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艺术人才范文篇2

一、书刻造型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人才资源的开发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合理整合优秀的人才资源,组建了由在职教师、外聘教授、社会知名艺术家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开展刻字艺术研究和刻字艺术教学活动,使教师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2.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针对当前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缺陷,确定了培养面向社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教改目标,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书刻是一门新兴的造型艺术,在教学上能够体现多个艺术门类的渗透与结合。基于此特点,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2009年设置教学实验课程,并总结出以专业课为核心、以传统文化艺术和实践创作课程为两翼的教学模式。针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大、专业学习与应用实践脱节等问题,现代刻字艺术教学团队总结和开发出了一整套集教、学、研、创新、实践和应用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将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产品推向市场。

二、书刻造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的教学问题

第一,解决了艺术人才的人文素质提升问题。书刻团队在书刻艺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在实践、展览等活动中渗透思想境界、情操、认知能力和文化教养的教育,邀请省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交流和培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解决了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书刻艺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艺术创作过程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教师是设计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设计者和实践者,师生共同营造学习、交流、提高的氛围,激发学生开发新创意、新思想的热情。教学通过“一体两翼”模式,加强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创作课程的衔接和延续,使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创作课程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学生学习的场所由课堂延伸到工作室、展厅甚至市场,又由市场、展厅回到课堂。书刻创作团队创作出的300余件作品,于2010年7月走进上海的浦东图书馆展厅,走进世博会的黑龙江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当这种情绪再次传递到专业课、选修课和创作课的学习上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三,解决了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问题。书刻艺术在教学上构建以文化传承和艺术实践为两翼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艺术文化成果和特征有所把握,并引发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的思考。

艺术人才范文篇3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艺术人才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科技;文创

在知识和经济飞快发展的时代,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在实践型人才紧缺的背景下,科研创新与实践教育得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科研与实践教育重视不足,培养力度不够。因此,文章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探究其关键因素对实践创新的影响。大学生实践教育和科研项目相结合式,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不仅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且是高等院校实践创新项目的重要步骤。

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打造科技强国需要立足于人才基础,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强有力的储备人才。以往部分高等院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替代。艺术设计专业区别其他专业的教育方式,它侧重于设计创意和生产工艺。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从专业的角度观察社会的需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多参与、多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创作与制作的思维和能力。应用型教育强调以实践为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使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成果。目前,产学研合作、产教合作等教学模式进入人们的视线,高校教学与企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当下,高等院校必须坚定方向、坚定信念,把知识、技术、人才优势转化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竞争优势。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分析优劣,将区域特色和当地民族文化背景结合,全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作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生存在责任感弱、努力精神不足等问题,学生的原创意识薄弱,自主学习与自我控制力有待加强,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不平衡。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应用型人才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创新能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科技文创方向人才的培养定位

科技文创方向的人才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主要培养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来说,科技文创方向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拓展专业视野,了解并掌握VR、AR、MR等技术的基本原理,符合专业相关需求,与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相适应。依照专业对接产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通过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手绘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首先,通过专业和行业认知教育,为学生提供美术基础知识和设计基本技能,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水平和手绘造型、平面构成、色彩搭配等艺术设计基础能力,增强其三维建模、材质和灯光相关知识的培养,以达到补其所缺、养其所长的目的。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艺术修养和对职业领域的认知,为学生创造VR场景,展示基础和交互设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室内外艺术设计以及创意表现的相关知识,提高其专业能力,培养其专业技能。高校应根据课程性质对专业领域进行分层理解,将项目教学法由表及里地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对文化创意、艺术表现、特效与合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加强对交互基础语言开发和框架的研究。最后,高校应将校内项目综合创作与地区发展、社会项目实时结合,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包装自己的艺术成果,为之后的实习、就业、创业打下稳固基础。课程结构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体现培养目标,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保证课程学时、学分设置的科学性,使其符合教育规律。此外,高校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旨在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特殊性,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满足社会需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实现其自身的专业价值,并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发展需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在此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形成新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教育要求“知”与“行”共同前进,认识来自实践,学习需要体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中内容稀缺、制作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了“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该公共服务平台有助于汇聚虚拟现实内容制作领域的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机构等资源,推动虚拟现实的内容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全面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符合国家政策,顺应时展潮流。2.产业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注重掌握基本知识,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其设计成果反映出社会发展和需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具有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艺术手段想方设法转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造力。其从事艺术设计产业的相关职业,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以及行业相关的职业素养等。现在,高校培养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存在部分学生实习之后面临在校学习的知识跟不上时展的变化、所设计的产品不能直接落地生产等问题。这要求相关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多了解社会需求,多和企业对接,从而培养出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将建设校园文化与专业创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行业专家进行校内讲座,讲解设计实践经验,根据相关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或测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激情。学校需要为实践创新提供实施保障,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与地方文化、经济联系起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文化平台等。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多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解决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品牌意识。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应打破常规专业课程的堡垒,参考企业设计流程与生产流水线并进行模块化引导,使学生实现本土化设计、落地化设计,从而与地方和企业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为依托,构建实践教育培训基地,将理论知识有效转换为实践技能。通过学校实践教育创业孵化中心的延伸,整合校企合作资源与项目教学资源,创建优质的学生实践平台。

四、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设置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通过产学研合作、产教合作、校企合作等实践活动,推动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教师要通过总结教学经验与方法,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内容与目标,升级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实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将人才培养与行业准则相融合,确切落实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面临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窘境,因而许多高等院校逐渐转变了教学理念,由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实践一起抓转变,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企业需求相联系的困境等。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广泛推动教育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寻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方法,突破以往教学的单一模式,采取项目教学法、微课、慕课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结构需要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高校应以艺术设计行业的规则及标准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效设计、交互设计等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生成科技文创方向的领域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科技文创方向)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场景速写、专业考察、VR综合设计、AR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创作。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就业方向为指引,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综合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的实践运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其将学生的能力分为三个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专项技能学习模块、综合技能形成模块。第一模块为专业基础学习模块,主要以建模基础和材质表现为主;第二模块为专项技能学习模块,根据VR设计基础形成各个层次的学习侧重点,组成阶梯式的项目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知识与内容逐渐加深;第三模块为综合技能形成模块,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设计实践,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技能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工作能力,为其将来的就业、创业及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培养目标,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要得到保证,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要具有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为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美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不断发展与革新,艺术设计专业(科技文创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文化创意的基础,更离不开社会、企业、学校与各个专业层面的扶持。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要根据市场的走势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以往的教学理论,着重发展本土文化资源。适应社会需要是学校的生存之道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科技文创方向)教育教学的重点。在科技快速发展与社会需求不断转变的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科技文创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科技、时代与本土文化创意相结合,力求做到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满足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凯,陈梦瑶.美术高校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3).

[2]李雪源.“岗位引导能力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办公自动化,2018(11).

[3]栾世虎.基于“智能学习终端+互动课堂软件”的聋校英语课堂教学初探.现代特殊教育,2018(7).

[4]李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及创新.艺术科技,2017(10).

[5]常雁来.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美术教育研究,2015(11).

[6]王常远.定格动画教学内容改革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7]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

艺术人才范文篇5

关键词:实践性;艺术设计;应用型

由于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艺术设计类学生涌进地方院校深造学习,因此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基础教学同时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今社会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需要探索出适应时展的新思路。

一、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对身边事物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大量艺术设计人员加入设计行业;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属于实践应用型专业,强调对设计本身的实践再现,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因而在专业选择上颇受广大学生的青睐。认清这两点的基础上,要把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趋势: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上,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进行实践性操作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所学知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打破“在黑板上学开车”的传统模式[1]。

二、地方院校实践性基础教学的优点

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相比较传统美术院校来说,入学学生的美术基础相对较弱,对艺术造型基础等要求也相对较低,但艺术设计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学生的创意性和实践性的结合,这就降低了学生入学前的差距。作为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实践性基础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既在专业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又能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循环往复,积累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大大地充实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原本单调、孤立的知识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多彩,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激发出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地方院校实践性基础教学的方法

(一)创意基础课程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中,从传统单纯的素描、色彩、立体构成等基础课程教育入手,构建新的体系——创意基础课程。例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创意素描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性,通过不同的材质、肌理、表现手法,学生在绘制作业时,不再是单纯的物象写实,加入自己的主观创意性,将学生素描基本功与创意实践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2]。

(二)创意模型课程

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其实践能力,所以在对学生的教学课程学习上,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应开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创意模型课程,让学生在体会设计模型创意的过程时,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模型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在这个动手操作落实的过程中,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并用实践去验证自己设计是否合理,从中积攒大量实践经验,为学生以后的艺术设计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创意写生课程

创意写生课程区别于以往的写生课程,它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创意实践性思考。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手法绘制同一场景不同的取景、构图、角度、空间透视等等。在此写生的过程中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创意写生能丰富学生写生的客观内容,增强学生的写生手法,满足当下实践性基础教学体系的要求。

(四)实践性课题训练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以真实课题、真实项目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中,能够极大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训练。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课题的全过程,体会并温故其已学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结合学生今后的专业方向,基础课程中可以开设校园主题艺术设计,包括对校园的环境艺术设计,logo设计,色彩设计,座椅设计,服饰设计等等,在整个校园主题艺术设计中,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现场、了解设计要求,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实际项目实践中去,如何体现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应用能力需三者相结合,这些因素都将对他们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地方院校实践性基础教学的意义

早在20世纪初,第一所现代艺术设计院校——德国包豪斯成立,它首次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强调设计的工艺、技术和艺术要协调发展,学校需要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和制定适应当下的教学培养方案。要满足人们不断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艺术设计要求,须从实践基础教学上培养、引领学生,再过渡到专业实践教学,整个培养体系才能更加适应时展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所需。五、结语地方院校的实践性基础教学对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起到探索作用,需得益于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要将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新一代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作者:龙选君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艺术人才范文篇6

一、培养艺术学科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尽管我国近代艺术教育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但我国的艺术教育至今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还停留在教学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甚少。主要表现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服从教师,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的价值观不受重视。特别是我国的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维方式、应变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和损害,到大学后很难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和活跃开放的思想投入到学习之中。而现代艺术教育的理念则倡导师生间的相互包容和默契,尊重个性,倡导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把学生自身的天资、个性、激情从“传统”习惯的压抑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达到求纯不求全、求个性不求统一、求极至不求中庸的境界,如在基础课教学中,避免把基础训练变成技法的练习。静止的观察方法和机械的作画方式只能造成对描绘物的陕隘与被动地选择,更可怕的是造成对形态观察的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减弱了对物体实实在在的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我们更需要重新界定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首先,应该从启发学生的心智出发,从挖掘物象的精神内涵出发,更加注重以技术练习为依托的审美意识层面上发展起来的抽象形态,及对纯抽象形态的研究。通过对客观对象的选择取向、文化品位的界定来寻找特定文化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创造因素和个人精神因素,把单纯的客观描绘引申到抽象构成、设计构想、意象创造等美学思维范畴。追求画面形式语言的个性化,体现画面的创造性思维。从研究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察力,并把基础训练同专业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思维的过程。通过具象变抽象及具象表现方法的转换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借鉴与嫁接、发挥与运用过程中主动造型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把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因素提炼加工成为艺术语汇,这种思维过程就是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其次,观察物象应该从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审视,凭自己的内心去体验、去认识、去理解对象在其中直接呈现的现象,观察其内在因素的联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弄清楚再现与表现的差异,并在实践中加以区分。应做观念与认识上的转变,而不只是形式方法上的转变。再现和表现的区分在于:再现描述所观察对象的本身,达到表达自我的目的;表现则不必再现形象,而是直接创造一种新的形象,在描述这个物象时,“自我”也在描述的物象之中了。现在人们更多地注意对内在世界的表现与挖掘,它应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当它作为艺术而产生作用时,其内涵的精神容量对于读者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毕加索对造型、对面结构的高度想象及独特的理解,开创了立体派绘画。他对物象全方位观察,将形态切成小的立体片,然后重新组合构成交替变动重叠相合的不同面,并使它们以一种三角关系同空间相交在平面上,造成一种体积感,并结合于统一的形式中,从而扩展了他们造型联想的自由。不合比例却合目的性的创意是弗洛伊德、勃鲁盖尔、杜米埃的成功之道。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把握对象的节奏、构成关系、内在本质等应是教师指导学生的重点,让学生放开手脚,去钻研、去实践,进行多种艺术语言的尝试,寻求更丰富的艺术表达手段,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表现物象精神的东西,表现纯视觉感受或心理的体验,这样物象外表因素全部被消失了,绘画也就成为绝对化与主观化表现。这样,充满活力的自然物象成为学生表现的自然客观对象,学生由此产生表现欲和灵感,激发创造性思维。

二、尊重艺术学科人才的艺术个性

发展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富有创造性头脑和探索新知识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意识和判断能力是教学的核心。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思维,这源于与众不同的阅历、感受、梦想和追求,这就是与他人不同的独特之处。人的个性与共性相比,个性更加宝贵,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而艺术设计更应具有超常的个性,缺少这种艺术个性,就谈不上设计风格的创新。只有具备了个性意识的设计,才能更有特色和生命力。在传统的文化体系,受儒学的“中和”与道学的“冲融自然”学说的影响,任何极端思维与表现方式,都会受到非议,这就使得抽象这一文化素质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从而相应地也就束缚了想象的翅膀,使人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意也就少了许多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民主意识”,包容的胸襟,教学相长,尊重和保护学生所特有的独立品格和敏感度,从观念、思维方面去塑造学生。要通过教学,锻炼学生纯粹的观察方法,打破一切束缚,提倡个性表现手法,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这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个性化教育又是艺术院校的特殊要求,没有个性也就没有艺术。由此可见创造精神和个性化教育在艺术院校是何等的重要。也正因如此,在低年级的基础教育中,增加了有助于启迪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教学方式。作为教师,为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要注意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区分,既强调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又不致脱离客观实际,造成“拔苗助长”,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个性化的熏陶,发挥人的艺术个性,释放人的创造潜能。一切课程都应鼓励学生的创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意识,寻求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道路,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旺盛的创作欲望,他们学成后能自由地驰骋于视觉艺术创作的天地。

三、关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时代是进步发展的,艺术教育的思想与观念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与调整。单一依靠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主———客体”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且远无法满足于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需求,我们更需要重新界定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关注于学生个性表达的空间,融合更为广阔的、更为个性化的“非课堂”教学模式[3],如: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或学术考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设计大赛及设计实践活动等等,以期形成人才培养的交融与互补,最终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消解。因此,在笔者看来,力图尊重艺术人才的个性,倡导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思维,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理论知识,尤其是现代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扩展。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掌握多种造型语言,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自己对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不同的表现语言。潜质的发掘与培养是基础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增加对表现形态艺术的分析。通过对不同艺术个性剖析,认识艺术表现在造型中所造成的个性化和情绪性的因素,这对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更广泛地释放和发展学生们的艺术才能是很有益的。转换一切旧的语言传统,掌握多种色彩语言,强化造型语言的表现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在艺术表现的训练中,要从课上的规范中走进去,使之再从课下自由创造中走出来,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自己的艺术思维方式。

艺术人才范文篇7

关键词:新文科;技术;艺术;思想

众所周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新媒体发轫到融媒体发展,再到智媒体的蓬勃兴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了更为全面的含义。新文科的提出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壁垒,冲破知识文化的窄纵划分,消散了固有认知的边界,以一种全新开阔的视阈厘清事、理、情、趣的多重认知。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应置身于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构建范畴之中,在实践中,不可忽视其人才培养的规律。本文认为应以专业技术、艺术水准、文化品格为原则底线,理念、路径、拓展为发展思路,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策略。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理念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谓“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讲的是内心澄明才会有所思考,精神居在胸中,意志力的统辖不可忽视,可见态度感情的酝酿对于行文章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新文科视阈下,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个“出口信息”的专业,内在情思文法的构思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达到刘勰所说的“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就需要有完备齐全的专业技艺理论、情感生发的艺术性灵、析理辨美的人文情思,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知识的交融、艺术创作的通达。重构专业认知。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金重建认为:“播音主持内涵的丰富性,创作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这种丰富性与复杂性警示着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要突出专业意识,拥有系统成熟的创作思路,并且这种创作思路是开放融合的。张颂先生曾系统论述播音主持专业是建立在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及语言应用学,文学艺术这四门学科的基础上。当前,播音主持专业需要继续拓展外延,以人文社科为经,以自然科学为纬,把握时代的命题,掌握电子商务、法学知识、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5G成熟、6G酝酿的阶段,了解电商直播、网络营销的规律,熟知法学规范与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焕发艺术灵感。文科作为一门思想学科,性灵的陶冶、情感的酝酿一直以来都居于核心位置,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性工作,人才培养需要注重“情真意美”的价值取向。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不知不觉中有着灵感思维的迸发。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规格上,要多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帮学生理解形式与内容,通晓人情人性,是非判断有着明确的价值尺度,把诗意的精神带入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性灵迸发,不知不觉中实现神与物游、物我一致。展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音声性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显著特征,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情人性的通晓,对是非价值的判断。声音凝聚力量,语言传递温度,从物理空间的声音传导到心理空间的传递要展现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人文关怀,例如在。2020年8月,央视微信自媒体《主播说联播》了主持人海霞对农民工李小刚朗诵的《再别康桥》的评论,话语之中充满了肯定与赞赏,态度十分热情,海霞还表示想邀请李小刚一起交流切磋专业。这体现了主持人对平凡普通百姓的关注,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让人倍感温暖、如沐春风。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诚然,任何学科的学习要先下笨功夫,才会有质的提升,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路径同样适用,先要下足笨功夫、苦功夫,才会有艺术通感。因此,技术层面的打磨、艺术人才培养内涵的深化、多层次文化的溯源探究就成为路径提升的有效方法。夯实专业基本功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有特殊的要求,从早期的“声美、上相、内涵深”到如今的“能写、会编、有创新”,这都是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传播力方面作出的要求,所谓传播力指的是先天条件所具备的传播的潜能与后天习得的媒介素养能力。现如今,关于传播力的要求还得加上多才多艺会学习。多才多艺需要培养广泛的兴趣,涉猎不同的文艺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会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关联性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专业性知识能把握核心要义、机制原理,在实操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入到语言表达层面。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训练需要有这样的认知:书面文字语的严密逻辑训练要把握情感思维训练的精神引领,即兴口头语的情感思维训练需要把握自然科学的逻辑辩证、客观冷静的行事作风,二者美美与共,最终呈现出温度与气度并存的中国播音风格。拓宽专业培养眼界。中国语境下的新文科建设具有其兼容性和特殊性。兼容性体现在,面对国际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人文学科危机”,眼下跨界人才居多,压缩了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就业机会,这使人们不得不拓展专业培养的眼界。在人才的输出终端上,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转变向传统媒体就业倾斜的思路,面向市场,拓宽就业边界,强化基底素养。特别是在融媒体背景下,5G传媒生态成熟,传媒教学场景需要重构认知。首先,要有互联网产品经理人思维,把教学平台从课堂展示变为线上展示,培养学生采编播一体化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从学会经营作品到经营节目的思想转变,比如可以把学生实践作业用大屏与小屏结合的方法在抖音、微博、喜马拉雅、蜻蜓FM上,通过经营作品形成一种节目版块思维意识的构建。其次,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化,学生可分为复合知识技能型人才、复合媒体经营型人才、复合通识采编型人才……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把握“一专多能”的培养思路,以宽口径窄出口的方式培养学生,开辟学生专业定制化培养路径,面对不同的学生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定量教学、定制培养、定标考核、定期检验、定性分析、定向走岗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业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能力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打造复合型精品专业人才,让艺术人才也能抢占其他就业岗位。嫁接多层次文化生成基因。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技术层面要有较强的媒体实战能力,“采编播评”缺一不可,人才的培养要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从内容上看,需要运用不同的话语样式;从形式上看,需要调整不同的话语心态;从时空层面上看,需要面对多样化受众层次。主持人汪涵对主持人的概念论述独到:主持人的“主”指思想,“持”指技巧,“人”指情感。可见,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重在思想能力,对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不同的文化素养、经验水平会影响着技巧的使用,方法论的把握,最终形成不同的播音主持创作风格,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例如,董卿的优雅大气、汪涵的幽默机智、撒贝宁的睿智稳重……这些不同风格的主持人皆有风度,皆成性格,他们都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却造就的有声语言传播的典范。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拓展

眼下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重心仍在语音发声、稿件创作,即兴口语表达、职业素养教育却稍显不足,教学上效果上大多只能达到基础性目标,拔高性、竞争性目标稍显不足,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升自我,使之具有个性化。播音员主持人培养出口应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精品专业人才,其风格差异化是提升的关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播音学》主编张颂曾在《播音语言通论》一书中论述:“风格的占有者,必须是独创者,不接受现成公式,不追赶时髦,却钟爱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表达样态。”那么,新文科背景下对于风格独创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提升策略应如何?产学研三结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出口消耗专业,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是播音主持工作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所谓扩大内需,就是要不断汲取的多学科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养分,做到多知全面;稳定外需,就是要行成稳定的播音风格,训练出行之有效播音风格状态,在进行语言表达的传播活动时,要做到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相统一;在进行专业学习培训时,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在进行业务研讨时,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相统一,这样才能把握专业发展的脉搏,守正创新,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著名主持人康辉在2020年11月3日晚,一人用了22分38秒的超长口播精彩的完成了一万八千余字的播出任务,其文学博士背景、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强大的播出平台造就了他的职业高光。一专多能的职业发展理念,在产学研的培养思路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跨学科思维构建专业。新文科的核心内涵在于打破学科之间专业壁垒,用开放的视角看待文科教育。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可以采用“播音主持+”的方式建设学科,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用新闻传播规律探讨播音主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一种主持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科建设;播音主持+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精神结合播音主持的表达方式,用全新的视角培养出专家学者型主持人……打破学科边界,拓宽眼界视野,使得知识体系得以贯通,催生出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独特个性。播音主持从业者中,历来就有很多跨专业的人才,撒贝宁是法学专业背景、何炅是阿拉伯语专业背景、朱迅是日语专业……他们的主持风格具有独特个性,深受观众的喜爱,这都给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多启发。事实证明,跨学科、跨背景、跨思维的素养教育要与专业教育并行推进。深化人格化传播。自古以来,大学教育就以三纲八目为核心,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今,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以此为基础,并不断深化人格化传播。培养学生在表达有声语言信息场的时候,能够从节目播出背景、时展背景、内容价值背景出发,真正做到张颂所说的“一吐为快”的播讲愿望,对事物有基于真理的价值辨析、情感取向的态度倾向。主持人的人格在一次次的传播实践中便自发生成,使得受众对节目与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同等的价值印象,主持人人格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节目风格的呈现。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是由白岩松主持,他面对新闻事件敢于发声,揭露事实真相,态度鲜明地进行时评,让观众对《新闻1+1》节目产生了较强的信服感,深化了该节目的人格化传播。结语眼下,注意力经济发展大行其道,多平台传播成为常态,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成为紧迫任务,这是时展机遇。新文科背景呼吁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法,静水流深,真水无香。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应渗透古典意境的内涵,追求意到、声美的文化内涵,在技术层面熟练把握,抓住人文契机的内涵,向美而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柴华.中国文化典籍精华文心雕龙[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金重建.播音主持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5):13-17.

[4]彭雨晴,刘玉萍.泛媒体化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变革路径[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18,(00):167-172.

艺术人才范文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是20世纪末我国在普及全民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规模化、成熟化。近年来独立学院为社会输送了较多的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效日益显著,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享受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相应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此社会环境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并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制定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1校企合作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结构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仅仅通过独立学院自身的培养、依靠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很难达到新时代的社会对于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办学的过程当中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正确的、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反馈,有针对性地培养设计应用型人才,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专业提升,促进学院发展,更能准确有效地为社会和企业输送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让学校和企业达到互惠双赢。同时,校企合作可以集双方之力改善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条件,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工作室、图书室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较高的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给了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机会,也丰富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2.1人才培养方案。艺术设计的人才需要与时俱进,既要有充足的创新活力,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市场环境需求下,企业应明确艺术设计专业用人需求、技术方向以及实践能力,结合独立学院办学实际,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教学互动。学院可以派遣学生到企业实习,邀请设计师来学院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同时对艺术设计专业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2.2课程体系建设。学院应联合企业开展课程建设,从宏观到细节,深入开展调研与分析,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制定出课程体系标准;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增强课程内容的开放型、实践性,强调专业之间的互通融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专业素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2.3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完善。实习基地是老师课堂之外传授知识的另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成长,检验学习成果的地方。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共建一批符合艺术设计发展、特色的实习基地。学院可以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老师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深入市场。在实习基地这个平台之上,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互动,通过实际的项目,诱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帮助学生对当前设计趋势、设计要求等有正确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2.4“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基于我国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建设的趋势,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学院应该给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教师与企业的设计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在专业上形成互补,不仅保证了教师教学工作能与实际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也让教师掌握了更多的专业发展与技能,丰富了教学经验;同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为独立学院改革教师职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资源配置,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此模式下,不仅能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应用与提升,同时还有利于独立学院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实践,从教学的各个层次、环节入手,立足自身,不断创新与探索,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打开符合当前社会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6(10).

[2]陈玲玲,黄国安,蒋晓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和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艺术人才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民族性;先进性;创新性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集聚了文学、艺术、科技及经济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既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具体要求上需要学生掌握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研究方法、政策方针及实际操作知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为艺术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模式也应随着理念的改变而随之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高质量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1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及扎实的实践技能,而随着人们艺术审美要求不断地提升,教学模式也应随之而改变,而目前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如下问题:①专业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乃是既要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又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而目前高师艺术设计培养目标设定部分存在形同虚设,部分存在与社会脱节,还有部分存在定位模糊等种种现象,缺少社会的实际调研,而是以理念决定了“目标”。②专业设置不够规范,艺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艺术设计人才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专业设置要么因经济利益需求而设置,要么因教师专业特点而设置,缺少民族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从而使得专业发展不能够保持长期动力。③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课程体系不规范体现在具体实践上便是在教学实践中多为传统教育理念,以纯理论传授为主,缺少理论与现实的有机互动,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与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存在部分脱离的现象。

2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针对以上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从民族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着手,展开艺术设计人类人才培养的新探索,结合教育部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培养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民族性角度来看,民族性体现在艺术的本土化要素应用,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风情,民族性是身份识别的重要标志,艺术设计学科作为艺术性的要素也需要民族性,如动漫中民族元素的应用使得作品便具有了民族特色,因此便需要我们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等多方面融入民族性的要素。从先进性角度来看,先进性体现在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层面,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师及学生要走出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合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该校“艺术设计系自建系以来,就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保持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借鉴德国模块化办学经验,强调以设计为中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科学合理且具有国际化特征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1]从创新性角度来看,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动力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民族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在完成了基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之后,学生具备了专业的技术知识,参与大量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运动科学的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要素拆解,在实践过程中使要素不断重组从而不仅在思维领域而且在实践领域内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和具体、比较和概念以及思维迁移等多种研究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创新性能力提升。

3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既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具体要求上需要学生掌握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研究方法、政策方针及实际操作知识,又要具有具体的实践能力,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要要坚持如下几个核心原则:①理论知识的扎实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均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而得来了,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避免走入误区,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自身应对不同实践场域的具体问题。②市场意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要为市场服务,要走进市场,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重构课程体系,使学生培养与时代接轨。③学术交流,交流是指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教育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不断地拓宽自身的视野,艺术教育者如不能掌握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技术变革,那么文化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任何国家的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异域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几乎每一次文化的飞跃发展,都来自对异域文化的吸收。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生能力,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紧随时代变迁,在时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身结构,而民族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则是艺术设计人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新走向和着眼点。

参考文献

[1]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10.

[2]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究,2009(6).

艺术人才范文篇10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探索;实践

一、国内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建设高水平大学思考与探索》对推动国家和高校各学科专业教育的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和关注,并且指出大学的功能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1]。这对高等教育的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具体方向和发展道路,并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艺术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与社会做好有效的衔接,为学生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并且能培养业内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能够引领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些研究对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权威文献《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是业内公认的最早讨论当代艺术教育的文献资料,在这项报告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对艺术教育的新探讨和新理论。列维史密斯的《艺术教育批评的重要性》,帕森斯和布洛克的《美学与艺术教育》等诸多艺术教育相关文献[2],都向我们重点阐明了以下信息:第一,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要和内在的发展规律达成和谐统一,方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第二,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接受者关于美学的理解和启发,使高等艺术的社会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文献提出了要立足多学科,重点研究艺术教育规律,探讨多学科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第四,研究艺术教育,就要对不同价值观、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不断探索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相对于经济的平稳发展,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的增速更为明显,平均可达15%以上。文化市场愈加完善,文化产业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于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服务,这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产业的提升与发展,除在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十八大以来,在诸多场所明确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3]。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4]。(二)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当代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目的在于发掘人的创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并且能够面向未来。中国当前的诸多政策与国家战略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也促进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在世界文化教育中的新定位、新追求。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艺术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兼具理论基础知识与高素质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卓越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发现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5]。艺术设计教育不应止步于理论与技艺的传授,它应该是对学生全面艺术修养的培育和启发,对自身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三)卓越拔尖型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多次明确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建设具有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务必要打造和建立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具有特色和高效的艺术类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育人模式改革,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国家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国家建设急需人才,艺术人才的质量决定着艺术行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培养一批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则是关键。

三、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教育是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对培养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学侧重理论研究和科学培养,工学侧重技术应用,而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观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系统培养受教育者全面感知、理解美的能力。(一)探索理工科院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理工科院校培养需要在结合理工科院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教育的渗透与培养,找到适合两者的桥梁与纽带。系统而全面的艺术类教育管理制度,是确保艺术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取得良好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基础条件。因此,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是高校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所谓有效的组织机构,就是有一定自主权,权责分明、定位准确、规划长远,建立与理工科专业相互渗透、交叉的艺术科系或教学模式的机构。(二)探索科学高效的创新驱动型竞赛育人新途径。通过设计竞赛,能够真正激发起同学创新的热情,能使学生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推动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推动教育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使得教和学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总结,竞赛成果也将进一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使竞赛成果应用范围最大化,推动设计教学,循环增效。(三)探索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需要在理工科院校人才知识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全面渗透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教育活动,确立具有专业色的艺术类课程在综合性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育人方式和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艺术教育对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育人目标,即提高人的全面素养。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得以教带赛,以赛促教,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具体化、实践化。(四)优化整合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新经验。首先,艺术教育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指接受教育的学生。从课程体系上来说,应力求使其更加合理、科学、中西融合;从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将专业特征和学生的艺术素养基础相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艺术设计活动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这使艺术设计具有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性特征,所以具备包容性。以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课程之外的第二课堂空间,通过诸多活动的举办营造高雅、活跃的校园艺术氛围,使理工科的学生也能轻易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影响,潜移默化中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品鉴能力。

四、以东北大学为例探索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一)研究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是一系列思考、创作、提升、凝练、整合与反思的过程。竞赛的开始、过程、结果的经验总结是一系列深入研究型的教学工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层层历练,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答辩应变反应能力、实践创作能力等,大大促进了学习与专业的提升。对于设计创作的手段和方法,作品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团队合作展开的工作思路,现场答辩的问题与对策,这些都是在竞赛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就是推动设计作品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使竞赛成效最大化;对竞赛选题的深入思考和推敲,对设计作品修改和完善的思考和整理,撰写和,对赛后经验的总结和问题的反思,并进一步成为下一项竞赛的经验指导。通过竞赛的参与,推动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推动了教学改革方式方法的革新。(二)创新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从纵向角度来看,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意设计团队通过对国内外高水平设计竞赛历届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获取设计的经验,把握作品设计的关键;从横向角度来看,通过研究各类竞赛的定位及性质,使得适合此条件的学生高效参与,充分激发其内在的能动性。通过竞赛的创新驱动,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潜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持续提高学生个人的艺术修养和作品表现力。(三)探索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高校及业内推广,增进交流、扩大影响,通过竞赛的方式助推的国际视野,培育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卓越设计人才,采取课上同课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得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得出的结果,可以依托于中外国际设计交流展、日本电通公司的设计理念以及国际设计协会主办的国际设计竞赛等,来拓展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学习及展示渠道。(四)凝练东北大学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制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检验的高标准,对于竞赛驱动型实践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学生对竞赛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学生发表竞赛相关的论文的数量多少、所投期刊的级别高低、学生比赛中所做作品的核心竞争力与奖项级别;竞赛层面,应做到邀请专业程度高、专业水平过硬的评委,选取级别高、权威性强的部门主办竞赛,扩大参赛学生规模,增加竞赛影响力,创新竞赛内容;教学层面,最终竞赛所获得奖项等级高低数量多少展现了教学的质量,获奖作品的多少及获奖作品的质量高低展现了教学的成果。从以上三个层面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受益度高,学生热情高的效果,最终达到竞赛育人的目的[6]。

综上所述,探索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卓越型、创新型、实用型和科学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艺术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特色化和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尤为紧迫。在研究理工科院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以东北大学为例不断研究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惠及学校,更可以通过推广和普及惠及高校艺术类师生,起到抛钻引玉、创新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张鹏.论艺术语言中的审美意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2-76.

[5]王海华.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误区与思考[J].艺术家,2005(5):184-185.

[6]霍楷,李彦玲.基于创新平台竞赛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设计,2017(3):86-87.

[7]张家祺,张璇,张田雨.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设计,2016,29(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