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3:31:33

银行体系

银行体系范文篇1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估计,在最高峰时,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持有约16万亿美元总资产,达到美国商业银行体系总资产的1.6倍。可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的金融市场里,影子银行是重要而有影响的市场主体。然而,影子银行也蕴含着严重的脆弱性和潜在的重大风险。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全美抵押债务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其中约7.6万亿美元由各影子银行机构持有,约5万亿美元由各大型金融机构影子银行部门持有。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加剧流动性紧缩,影子银行因而进入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资产抛售循环过程。随着金融危机的演进,影子银行进一步冲击传统银行。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银行由于无法剥离规模庞大的有毒资产而陷入困境。与此同时,2008年底危机由美国金融市场逐渐蔓延至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了影子银行体系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限错配存在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主要从短期资本市场获得期限较短的负债,为了提供利息并获得利润,它必须投资期限更长的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收益,如股权、资产抵押债券等。因此,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期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影子银行体系期限错配问题。一旦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如资金因市场预期的转变而溃逃,那么投资银行、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各大影子银行就会出现类似传统银行的“挤兑”恐慌现象。

2危机中的资产抛售恶性循环风险如果发生市场危机,引起资金的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影子银行大量抛售资产获取流动性,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急剧下挫。而根据以市定价的会计原则,影子银行必须取得新的流动性以计提,导致它们必须又进入新一轮的抛售资产恶性循环。因此风险极大。

3高杠杆率放大系统风险2007年,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的杠杆率高达62倍;私募股权基金公司进行收购兼并时,债务占收购总价的比率通常高达60%~90%。高杠杆率资本运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影子银行不需要接受或者很少接受相关金融监督机构的约束,不需要如传统银行那样留存准备金。同时影子银行的信息不公开透明,使得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4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存在风险“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传统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合作进行结构性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然而相关的资产和运作的会计处理却没有进入资产负债表之中,属于表外事项。与此同时,风险却未能实质性剥离。一旦爆发危机,证券化产品以其庞大的规模携带的巨量风险将从影子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交叉感染”。

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影子银行的重大缺陷和相关风险,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用以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这些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关注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把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美国于2010年7月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规定:必须在证监会注册的公司包括资本总额超过一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投资顾问公司,而资本总额未达到一亿美元的上述公司则必须在州注册并受监督。

1.2对影子银行提高监管强度欧盟要求另类投资基金提供可以证明资质能力的相关报告,并提供内部治理、估值方法、资产安全等方面的补充材料,同时必须满足设定的最低资本金标准。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7月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协议》,赋予债务抵押证券的再证券化以更高的风险权重,加强对表外风险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识别,同时对证券化、表外交易活动和风险暴露提高了信息披露要求。

1.3加强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之间的风险隔离英国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减少传统银行和影子金融机构相互的结构性套利机会。美国则将沃克尔规则引入金融监管改革法,原则上不允许银行投资或拥有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并要求银行从加入存款保险体系的银行分离出自营交易以及类似投资活动,依法剥离信用违约掉期等高风险衍生产品到特定子公司。1.4要求大型影子银行机构依法建立危机处置应急预案,防范道德风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规定:商业银行成为证券化产品主体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最低必须保留风险资产的百分之五。英国则强调相关金融机构事前必须明确压力情形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设定明确预案。

2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影子银行金融体系起步迟,规模小,形式比较简单,杠杆率也较低。但必须看到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也具有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相似的缺陷,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前布控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国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经验对我国实施相关的监管措施有如下启示。

2.1为我国影子银行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的影子市场机构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在充分监督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严控混业经营,限制影子银行将风险传导进整个金融体系的情况下,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

银行体系范文篇2

自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以来,我国开始实行银行、证券分业经营,从此拉开了我国券商业内重组的序幕,如申银万国的合并,海通、大鹏、平安等券商的内部调整,广发对中银的收购,联合证券、东方证券的合并组建等等。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1998年《证券法》的出台,为构建我国投资银行体系勾画了蓝图,可以预见,在未来券商重组的浪潮会更壮阔。

一、重组的必然性

(一)证券业的合理产业结构的要求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市场准入混乱局面。由于证券业高额利润的吸引,全国各地一窝蜂地、盲目地组建了许多证券机构,造成券商数量偏多、分布集中、规模过小、资本实力弱的局面。目前全国约有专营机构90多家,兼营机构300多家,证券营业部2300多家。由于券商目前主要从传统的承销、经纪、自营“三大业务”中获得收入,所以券商发展远远超过了市场容量的扩展,造成竞争过激。但由于券商提供的证券市场服务价格和中介费用基本上由政府确定,所以激烈的竞争不会造成服务价格下降,而导致了许多非价格性竞争手段的采用,如大量的公关交易和幕后交易的费用,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对宏观证券市场带来极大的效率损耗。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适合自身的产业结构。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整个证券市场由少数几家大型券商以绝对优势,占据业务的绝对份额,形成垄断竞争格局。这种垄断竞争格局有利于减少完全竞争造成的市场混乱和大量投机行为,有利于提高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垄断竞争的证券市场,可以避免完全垄断市场近乎扭曲的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制度创新功能等缺陷。

在美国,位居证券业前列的美林、所罗门兄弟、高盛等十大投资银行,资本额占同业资本总额的3/4。而在中国,位于前15位的证券公司的资本和资产,仅为整个证券业的一半。可见,为改变目前我国券商市场集中率低、竞争激烈、低效无序的状况,建成金字塔式的中国投资银行体系,有必要对券商进行重组。

(二)《证券法》的法律要求

《证券法》第六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在前几年的重组中,我国已基本实现银证分离,但信托投资公司和保险业务机构仍设有大量证券机构经营证券业务,按该条款的规定,这些证券机构必须从其母体中脱离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和归并。由于我国只有90多家专营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证券公司,这意味着我国400多家证券经营机构中有300多家将进行重组。

《证券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对证券公司实行分类管理,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并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其分类颁发业务许可证。”同时第一百二十一条和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了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亿元,经纪类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仟万元。而第一百二十九条和第一百三十条则明确了不同类券商的业务范围:“综合类券商可以经营下列证券业务:(一)证券经纪业务;(二)证券自营业务;(三)证券承销业务;(四)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定的其他证券业务。”“经纪类证券公司只允许专门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上述条款为我国券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了制度上的安排,也为我国发展大型综合类券商作了战略性安排。

按照《证券法》对券商资本限额的规定,将使现有的90多家证券专业经营机构面临不同的命运。按5亿元资本金对现有机构进行归类可发现,除申银万国、华夏证券等全国性券商及近期进行过增资扩股的共约16家机构外,一批业务发展较为完备、业绩优良、资产质量上乘的省级证券公司都处于线下。由于经纪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这样算,约有20家左右,资本金低于5千万的证券公司将有可能会面临被归并重组的命运。

(三)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199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花旗集团公司,形成一个大型的“金融超市”,业务范围遍布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最后文本。该法案将取消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分业经营的壁垒终于被打破,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这种大型“金融超市”出现。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形势下,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是必然,我国券商将不可避免地与国外那些“航空母舰”竞争,所以我国必须培育自己的超级大券商,而最佳捷径就是券商间的重组。以著名的美林证券为例,它在40年代成为大型券商,60年代通过分别收购精于政府证券业务和货币管理与咨询业务的另两个大券商德旺证券和埃迪证券,将业务伸入这两个领域;1970年,美林收购全美证券零售排名第五的、擅长于市政债券的固德波帝证券公司以及跨国收购一家加拿大投资银行,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1972年,美林与一家金属公司合资开展商品交易业务;1974年,美林收购家庭生命保险公司,涉足保险业。不断地以并购重组为手段发展多元化、国际化业务经营,拓展证券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形成美林在世界投资银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美林证券和其它成功的大型券商发展历程表明,资产并购与重组,对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以及券商竞争实力增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推动力的作用。

(四)维护证券业稳定的要求

由于券商间的无序竞争,券商违规操作从而发生巨额亏损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需要对这些券商进行重组。例如著名的申银万国合并、国泰君安整合均属此类。

二、重组的障碍及对策

虽然我国券商迫切地需要重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障碍。

(一)产权和体制障碍

我国专业性的证券公司或兼营证券的机构,其资本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券商增资扩股,其股东主要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本身产权清晰度差,产权约束软化,券商重组缺乏产权刚性约束下的利益驱动力,许多券商的高层领导从自身利益而不是从公司利益出发,对于重组尤其是被兼并收购持一种抵触态度,产权和体制障碍是券商重组的一个根本障碍。

(二)券商重组的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障碍

我国券商绝大多数是地方性的中小券商,这些券商是进行并购和重组的主要对象,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分割,给券商的跨地区重组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和很大的障碍。在已发生的重组中,要么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要么是发生巨额亏损不得已而被接管,并没有大规模的跨地区的并购行为。

(三)政府干预和市场行为的矛盾障碍

我国券商有多种产权形式,但其共同点是他们都和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部门的经济行为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一方面券商重组是市场经济行为,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另一方面由于证券经营机构直接或间接的国有性,其重组必然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过多的政府干预会使其重组走样变形。如何寻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有效结合点和平衡点,是券商重组的一个难点问题。

(四)“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行为,它是指企业经理人员在企业中拥有相当一部分控制权,从而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过分强调内部人而不是外部出资人的利益。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问题起因,一方面是至今我国证券公司无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全部是公有企事业法人,股东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动因不足;另一方面众多证券公司以向股东贷款的方式返还了股本金,从而等于“买回了”公司的完全经营权和控制权。由于证券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些“内部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甚至干涉公司的重组。因为重组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将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抱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从而给券商的重组带来一定的障碍。

针对我国目前券商重组的主要障碍,宜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建立券商重组“公平、公正、公开”的全国性大市场,促进券商发展的两极分化。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考虑分步骤、分阶段进行。首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由各省市或区域接近的券商进行并购联合,组建区域性的大券商,同时也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由全国性的大券商跨地区并购其他中小券商,然后再由区域性的大券商联合组建全国性的大券商。对于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采取区域家数限制的办法,比如一个省市只能有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并购联合。券商重组一方面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还要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对于规模和实力较小的券商,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其经营和资产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就要对其进行重组,不能等到由于竞争而使其面临破产或倒闭的时候再进行重组,这样可以降低重组成本,减少不良资产,避免风险。

(二)开拓融资渠道

融资难一直是我国券商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国券商的资产规模和资本金远远不能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丞需拓展融资渠道。1999年6月,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券商融资的政策,允许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证券公司在银行同业市场上进行国债回购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证券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支持规范经营的证券公司增资扩股,这些政策都为券商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此外,券商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就是改制上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证券公司上市,这对于券商大规模的融资是非常不利的。券商改制上市一方面可以得到大量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并购重组。

(三)完善和健全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证券业基本大法《证券法》虽然已经出台并实施,但与之配套的《投资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保护法》、《投资咨询法》等法律法规一直未能形成。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和券商发展的需要,以上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制定并执行。更重要的是,应早日制定《兼并收购法》,将我国券商之间的并购纳入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重组后的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后并非就万事大吉,并购后的经营管理对新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才会真正产生1+1>2的效应。

(一)战略协同

重组之后,应努力使各家券商的经营战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重组后的券商将定位于经纪类与综合类两种,应有各自不同的战略选择。

1.经纪类券商

一般而言,经纪类券商与综合类券商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所以在重组后需要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市场定位。根据实证调查,一般的中小散户在选择交易场所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是否便于自己进行交易。而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性的经纪类券商在经营网点布局上占有相对优势,因为综合类券商在某一地区的经营网点也许只有1-2家,只在该地区的中心城市设立,而地方性的经纪类券商的经营网点可能有20-30家,在该地区的市级以上的城市都设立经营网点,甚至通过远程交易手段将经营网点延伸到城市郊区和各县城,而在中心城市则设有3-5家的经营网点。因此经纪类券商应以广大的中小散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经营证券交易的“零售”业务。

2.综合类券商

《证券法》对综合类券商和经纪类券商的划分,给综合类券商向现资银行方向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一,重组后综合类券商数目大约只有10家左右,这样就缓和了一级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上市公司和券商的合作、谈判,从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其二,地方券商的资本运营功能被取消后,各地的资本运作,包括新股发行、资产重组、项目融资、投资理财等业务只能由全国性券商来办理,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资本全国流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本的流转速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重组后的综合类券商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功能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在战略上将自己定位为现资银行,现阶段应努力学习和研究西方现资银行的功能和运作模式,结合国情,通过不断的创新,为资本市场提供多种资本运作手段,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企战略性重组提供高效服务,为建立全国性高速运转的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服务品牌的创立

在国外,大型券商各有经营特色。美林证券的主要优势是从事债券股票的全球发行、承销和资产重组、项目融资,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特长是商业票据的发行和债券交易,摩根斯坦利则精于股票承销,而高盛则雄霸并购市场。所以,重组前的各家机构可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长,但在重组后要根据自身情况确立品牌服务,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铺开并不一定能收到好效果,综合类券商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对经纪类券商而言,在业务中要注重发挥自己的经营特色,不断推出创新服务,如发展债券、股票的柜台交易、网上交易,推出经纪人服务制度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以自己的特色服务来获得客户的认同。

综合类券商在向业务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在传统的“三大业务”之外,需要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券商在传统业务上竞争过激,而在现资银行业务上却又少有涉足。1998年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资产重组年,上市公司总共发生资产重组600多次,但是真正有券商在当中作中介的却不到1/6。而美国投资银行1975-1996年20年间经纪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51%下降到15%;而基金销售收入、资产运用和证券关联收入上升了3%、4%和37%,这足以说明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上。

(三)资产的整顿与清理

重组后为迎合新的战略要求,需要对原有资产进行统筹安排、整顿清理。例如重组前为了竞争而设置的大量密集的营业网点需要进行撤并,而经纪类券商的非经纪业务要进行彻底的清理。

(四)人事调整

此次证券业的重组将面临着人员的大调整。首先是部分证券营业部的撤并将使这些机构的人员被裁减;其次是机构合并后,行政管理部门将被精简,行政管理人员需要裁减;第三是随着证券交易电子化进程的推进,将出现电脑驱逐人的现象;第四是经纪类券商由于业务范围的缩小,原经营非经纪业务的人员有待调整;第五是综合类券商因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当前的人员素质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券商应抓住此次机会,通过精简低素质人员,引进高素质人才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结构,从而提高券商的服务层次和竞争能力。

(五)信息系统与财会制度的整合

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递、使用也应进行重组,尤其应注意计算机系统的兼容,以达到信息、网络、技术共享的目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整合也很重要,应构建统一的体系。

这次以《证券法》出台为契机,中国券商进行大规模业内并购重组,从而会形成经营网点布局基本合理,各券商分工协作的证券业基本框架,消除证券业的不规范竞争。在这样的投资银行体系下,我国证券业才能长期、规范、持续地发展,从而实现角逐国际资本市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干春辉、刘祥生,1999:《企业并购理论与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

2.何孝星、朱奇峰,1999:《中国证券业重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金融研究》第8期。

银行体系范文篇3

从历史经验来看,降低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debt/GDPratios)有以下几种方案(1)经济持续增长(2)财政紧缩计划(3)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债务重组(4)爆发性的通胀(suddensurpriseburstininflation,这会引发投资者的忧虑)(5)以上方案的综合。从现在欧债问题的演进趋势来看,欧元区各成员国会根据各自不同国情采取综合性方案解决债务问题,而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但是,一个稳健的银行体系是进行经济改革的跳板和引擎,我们应当从欧债问题中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国有银行应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目前为止中国银行业的主要业务仍是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商业及零售贷款业务,直到最近几年才有少数银行被允许尝试进入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且这部分业务规模很小。因此,中国银行业复杂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目前的风险环境是相匹配的;但同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这一能力确有不断加强的必要。

我们回过头来看欧洲的债务危机,当实体经济恶化尤其出现某些金融机构破产的时候,银行的审慎性监管指标就会强化,这又会带来欧债国家的市场融资成本上升,到了偿债的高峰期就会出现流动性恐慌。在考虑这个问题时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国经济正在而且会持续增长,中西部和东部形成了互补和有弹性的增长。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铺平了道路。倘若中西部地区可以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人均资本占有量的不断提升,那债务风险就是完全可控的(特别是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债务)。应当指出的是我国银行业虽然没有大量虚拟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烦恼,但是其盈利模式太过单一,在金融垄断的环境下,过于依赖存贷款息差收入,利息收入占比接近80%。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只有9.5%,但中国银行业利润却占到了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2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从实业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国际水平。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于国内的银行同质化现象严重。对比2008年底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银行业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资产负债表十分健康,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的杠杆率较低。中国成功运用了杠杆化来处置危机。但是,现在来看更多的风险集中在了地方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中。

在应对上一轮次贷危机过程中,政府的4万亿投资使得四大行市值猛增,我国的GDP总额也跃居世界第二。即便在2010年,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情况也是迅猛的。欧洲的一大问题是混合了自身的投行业务(investmentbanking)和零售业务(traditionalretailandcommercialbanking),很多时候风险的量化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去控制风险了。我们很难想象国际市场上的高风险债券业务和对于国内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私人部门存贷款业务相勾连会是怎样的混乱景象,尤其是在遭遇危机时。亚洲银行是否应更多从资本市场业务赢利,也是当前争论的问题之一。

二、结语和相关政策建议

欧洲问题虽然仍在进一步演化之中,但是08年以来欧元的储备地位是在提升的,假如欧元区经过此次危机达到了有利于欧元长期发展的改革,那么这对于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都是有巨大意义的。中国应当量力而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到欧元区的救助中去。对于中国银行体系改革和商业银行管理的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

1.央行从遭遇危机到采取措施解决危机,它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修复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是稳健的,在遭遇危机时才能顺利应对。否则,就会出现像欧洲央行一样为大型商业银行发放低息贷款(欧洲央行实际向所有可以提供可接受抵押品的银行都提供贷款,包括希腊债券也可以做抵押品),但是由于实体经济低迷银行不愿放贷,反倒把钱重新存入欧洲央行的局面。金融市场容易受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央行到底是更侧重通胀的目标,还是更侧重降低失业的目标。这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信心和经营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货币政策与微观主体的良性互动尤为重要。同时,在商业银行管理当中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和结构都要控制好,信贷的质量主要防止不良资产以及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信贷的结构是要控制好体制外社会融资总量的问题。

银行体系范文篇4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信贷扩张对银行稳定的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对银行稳定的定义,他们认为,稳定的银行体系是指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CAMPL框架评价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的稳健性(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状况(Liquidity)。Conzalez-Hermosillo(1999)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评估才有统计意义上的依据。

Allen&Gale(1998)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Mckinnon&Pill(1998)强调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Eichengreen&Arteka(2000)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此后一年中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大约增加0.056个百分点。段军山(2008)认为,银行危机的程度取决于抵押贷款规模、抵押品价值与信贷额度的比重以及银行投入资产市场信贷占其总信贷规模的比重。

(二)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引起了对房地产信贷的过度需求,贷款机构的短视行为及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效应引发风险的层层累积,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本文认为信贷的过度扩张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

1.增加不良贷款率。从短期看,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可贷资金的迅猛增加,银行面临着迅速增大的信贷业务量,信贷扩张在短期内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然而,大多数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信贷决策程序混乱、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等问题。从长期看,中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信用支撑,所以更具有强大的积聚和推延风险的效应。信贷扩张会引起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其次,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具有高回报率的部门使得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而房地产、股票价格膨胀又使得利用这些资产进行的抵押贷款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下去,泡沫加速放大。当泡沫破裂时,巨额的不良贷款便相应生成,银行危机难以避免。第三,信贷规模的扩张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更加不平衡,企业融资方式单调,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风险加剧向银行集中。

2.影响资本充足率。作为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银行接受资本监管和存款准备金管理。虽然有新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但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达到8%的约束并不强。在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不存在破产风险,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国有体制主导下的商业银行无须考虑贷款风险和资本多寡,而增加贷款投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硬性约束下,银行通常会软化资本监管的约束,因此资本充足率就达不到标准。这也会影响当经济衰退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一)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在中国,银行体系至今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即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仍能安然无恙,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国家信用做坚强后盾,因而具有对风险的免疫功能。1999—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由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后,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迅速降低。2008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次级类不良贷款比例、可疑类不良贷款比例、损失类不良贷款比例分别是1.15%、1.06%、0.25%(中国银监会网站)。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6月份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是8%)的银行已有175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2%(中国银监会网站)。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看,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的信贷激增,金融危机的波及和深远影响等等。

(二)从信贷规模角度测度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1.数据与定量指标说明。本文使用1978—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单位:亿元)作为对信贷规模的考察(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采用CMAXt指数。CMAXt指数编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当期指标值与过去十年来该指标的最大值求比以反映该指标的变化程度。具体表达式为:CMAXt(x0/Xmax)。这里引入一个偏离度指标:T1=平均值±1个标准差。如果某一年的原始数据在依据T1指标计算出来的正常区间范围之内,则初步认为该年是稳定的。公务员之家

2.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方法,CMAXt的平均值=1.18,标准差=0.06,TI=1.24和1.12。信贷规模的CMAXt指数在1993—1995年、1998—2000年、2004—2005年偏离了正常区间范围,可以初步认为,在这些年份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不稳定的。

199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30%以上,这是一轮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可以倒推银行信贷膨胀。这轮投资热潮不仅在当时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在几年内形成了新增生产力,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之前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惜贷”。2001年之后信贷开始新一轮扩张,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政府,并在2003年接近偏离度指标的上限。政府为了控制流动性,在2004年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而信用紧缩则意味着不良贷款已经形成,并且所形成的资产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四、政策建议

1.合理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信贷的过度膨胀和收缩都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威胁。由于中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使银行业在2009年第一季度放贷4.58亿元。这些资金不均匀的流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导致某些行业局部的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升甚至暴涨。要控制对房地产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规模,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新巴塞尔协议实施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将导致会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信用紧缩。而在中国主要反映在银行的贷款行为的调整和选择上,即对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减少。而中小企业恰恰是资金最迫切的需求者,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普遍“惜贷”,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受到很大的威胁。

2.增强银行体系风险控制能力。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不稳定问题的关键。只有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整合其内控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外资过度流入对中国银行体系产生的冲击性影响。首先,必须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水平,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改革银行治理的制度,强化银行约束。其次,健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控制机制,对风险的管理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最后,加强银行业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冲击形成以后,增强银行降低风险冲击和缓释不利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银行体系范文篇5

关键词:银行竞争;脆弱性;外资银行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43-02

1银行竞争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1.1创新者进入

创新者进入后,行业内的竞争者数量增加,供应过剩,规模经济日渐消失,由此将会使整个行业承担着很大的潜在风险。此时,若是新进入者或是业内效率较低的银行破产,都将产生负的外部性,导致系统的脆弱性增强。举例来说,假定新进入者为渗透市场在广告上投入大笔资金,并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同时,管理当局为刺激竞争,提倡引入易携带的存款账户,并要求银行提供更详细的经营状况报告。这时,银行客户将会把目光投向这家新进入者,并把业务转向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业内其他银行将被迫降低贷款利率,并经营较高风险的业务,从而破坏了负债比例,导致整个行业更易于受到外界的冲击。在这个例子中,新进入者使得行业的脆弱性增强。

1.2业务雷同者进入

业务雷同者进入行业只重复生产业内已有的产品,而没有创新。这类竞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外国银行进入国内市场,经营国内银行相同的业务。假设某国外银行接管本地一家中型银行且信息透明化,能使本地消费者更了解新进入银行的经营状况。因为存在更高的成本收益率(否则外国银行将不会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国外银行付出少于本地银行的成本就能得到其相同的收益。因此,新进入的外国银行会占有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本地银行在成本上已无竞争优势,只有扩大其贷款额(如抵押贷款)以期望获得高收益。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增加其抵押贷款时,资产的实际价格迅速下降,于是产生了泡沫。此时,银行体系脆弱性不断加剧,很容易爆发金融危机。但是在一些情形下,业务雷同者进入也可能不会增强银行体系脆弱性。因为业务雷同者进入往往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局政府通过对其进行监管,一旦出现危机的苗头,可以及时制止补救。

1.3业内银行间的激烈竞争

1996年后,除了信用风险外,巴塞尔各银行还加入市场风险来计算资本需求量。此外,银行还可以运用其自身的风险价值模型来测算市场风险。1999年中期,巴塞尔政府还规定要在信用风险上计算资本支出。这项改革使得各银行可以在其自身经营的信用风险上更独立的确定资本支出,同时还表明银行在确定资本支出时考虑了利率风险,经营风险等的综合影响。此时,银行建立了自身内部的信用风险模型。这种加强风险评估、将信息透明化的方法是可以增强市场稳定性的。

2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伴随着我国进入WTO,大量外资银行将涌入国内市场。从目前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来看,外资银行兼有创新者和业务雷同者的身份。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银行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1)优质客户的流失将削减中资银行的利润和竞争力;(2)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下降将导致中资银行垄断利润下降;(3)存款分流可能导致国内银行的流动性危机;(4)中间业务竞争加剧将缩小中资银行盈利空间。

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建设一个更高效和更稳定的中国银行体系是有益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外资银行的参与会加剧竞争、减少中资银行的垄断利润,给中央银行的监管增加难度,从而给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一定冲击。从长远来看,一个具有竞争性和稳定性的银行体系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在新的竞争与监管环境下,银行体系的竞争性和稳定性可能出现协调一致的发展趋势。中国应继续充分利用外资银行进入的契机,逐步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银行管理层的监督;二是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培育内部控制文化;三是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四是建立完善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按照《有效银行核心监管原则》的要求,借鉴国外相关法规,并针对开放以来外资银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一部规范外资银行经营行为的《外资银行法》,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市场运作和退出制定严格的法律依据。在该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同时遵守国际条约,并明确监管的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和监管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邵英昕.银行业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9,(05).

银行体系范文篇6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信贷扩张对银行稳定的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对银行稳定的定义,他们认为,稳定的银行体系是指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CAMPL框架评价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的稳健性(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状况(Liquidity)。Conzalez-Hermosillo(1999)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评估才有统计意义上的依据。

Allen&Gale(1998)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Mckinnon&Pill(1998)强调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Eichengreen&Arteka(2000)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此后一年中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大约增加0.056个百分点。段军山(2008)认为,银行危机的程度取决于抵押贷款规模、抵押品价值与信贷额度的比重以及银行投入资产市场信贷占其总信贷规模的比重。

(二)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引起了对房地产信贷的过度需求,贷款机构的短视行为及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效应引发风险的层层累积,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本文认为信贷的过度扩张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

1.增加不良贷款率。从短期看,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可贷资金的迅猛增加,银行面临着迅速增大的信贷业务量,信贷扩张在短期内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然而,大多数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信贷决策程序混乱、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等问题。从长期看,中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信用支撑,所以更具有强大的积聚和推延风险的效应。信贷扩张会引起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其次,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具有高回报率的部门使得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而房地产、股票价格膨胀又使得利用这些资产进行的抵押贷款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下去,泡沫加速放大。当泡沫破裂时,巨额的不良贷款便相应生成,银行危机难以避免。第三,信贷规模的扩张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更加不平衡,企业融资方式单调,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风险加剧向银行集中。

2.影响资本充足率。作为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银行接受资本监管和存款准备金管理。虽然有新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但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达到8%的约束并不强。在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不存在破产风险,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国有体制主导下的商业银行无须考虑贷款风险和资本多寡,而增加贷款投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硬性约束下,银行通常会软化资本监管的约束,因此资本充足率就达不到标准。这也会影响当经济衰退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一)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在中国,银行体系至今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即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仍能安然无恙,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国家信用做坚强后盾,因而具有对风险的免疫功能。1999—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由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后,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迅速降低。2008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次级类不良贷款比例、可疑类不良贷款比例、损失类不良贷款比例分别是1.15%、1.06%、0.25%(中国银监会网站)。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6月份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是8%)的银行已有175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2%(中国银监会网站)。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看,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的信贷激增,金融危机的波及和深远影响等等。

(二)从信贷规模角度测度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1.数据与定量指标说明。本文使用1978—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单位:亿元)作为对信贷规模的考察(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采用CMAXt指数。CMAXt指数编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当期指标值与过去十年来该指标的最大值求比以反映该指标的变化程度。具体表达式为:CMAXt(x0/Xmax)。这里引入一个偏离度指标:T1=平均值±1个标准差。如果某一年的原始数据在依据T1指标计算出来的正常区间范围之内,则初步认为该年是稳定的。

2.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方法,CMAXt的平均值=1.18,标准差=0.06,TI=1.24和1.12。信贷规模的CMAXt指数在1993—1995年、1998—2000年、2004—2005年偏离了正常区间范围,可以初步认为,在这些年份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不稳定的。

199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30%以上,这是一轮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可以倒推银行信贷膨胀。这轮投资热潮不仅在当时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在几年内形成了新增生产力,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之前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惜贷”。2001年之后信贷开始新一轮扩张,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政府,并在2003年接近偏离度指标的上限。政府为了控制流动性,在2004年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而信用紧缩则意味着不良贷款已经形成,并且所形成的资产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四、政策建议

银行体系范文篇7

关键词:银行竞争;脆弱性;外资银行

1银行竞争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1.1创新者进入

创新者进入后,行业内的竞争者数量增加,供应过剩,规模经济日渐消失,由此将会使整个行业承担着很大的潜在风险。此时,若是新进入者或是业内效率较低的银行破产,都将产生负的外部性,导致系统的脆弱性增强。举例来说,假定新进入者为渗透市场在广告上投入大笔资金,并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同时,管理当局为刺激竞争,提倡引入易携带的存款账户,并要求银行提供更详细的经营状况报告。这时,银行客户将会把目光投向这家新进入者,并把业务转向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业内其他银行将被迫降低贷款利率,并经营较高风险的业务,从而破坏了负债比例,导致整个行业更易于受到外界的冲击。在这个例子中,新进入者使得行业的脆弱性增强。

1.2业务雷同者进入

业务雷同者进入行业只重复生产业内已有的产品,而没有创新。这类竞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外国银行进入国内市场,经营国内银行相同的业务。假设某国外银行接管本地一家中型银行且信息透明化,能使本地消费者更了解新进入银行的经营状况。因为存在更高的成本收益率(否则外国银行将不会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国外银行付出少于本地银行的成本就能得到其相同的收益。因此,新进入的外国银行会占有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本地银行在成本上已无竞争优势,只有扩大其贷款额(如抵押贷款)以期望获得高收益。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增加其抵押贷款时,资产的实际价格迅速下降,于是产生了泡沫。此时,银行体系脆弱性不断加剧,很容易爆发金融危机。但是在一些情形下,业务雷同者进入也可能不会增强银行体系脆弱性。因为业务雷同者进入往往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局政府通过对其进行监管,一旦出现危机的苗头,可以及时制止补救。

1.3业内银行间的激烈竞争

1996年后,除了信用风险外,巴塞尔各银行还加入市场风险来计算资本需求量。此外,银行还可以运用其自身的风险价值模型来测算市场风险。1999年中期,巴塞尔政府还规定要在信用风险上计算资本支出。这项改革使得各银行可以在其自身经营的信用风险上更独立的确定资本支出,同时还表明银行在确定资本支出时考虑了利率风险,经营风险等的综合影响。此时,银行建立了自身内部的信用风险模型。这种加强风险评估、将信息透明化的方法是可以增强市场稳定性的。2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伴随着我国进入WTO,大量外资银行将涌入国内市场。从目前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来看,外资银行兼有创新者和业务雷同者的身份。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银行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1)优质客户的流失将削减中资银行的利润和竞争力;(2)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下降将导致中资银行垄断利润下降;(3)存款分流可能导致国内银行的流动性危机;(4)中间业务竞争加剧将缩小中资银行盈利空间。

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建设一个更高效和更稳定的中国银行体系是有益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外资银行的参与会加剧竞争、减少中资银行的垄断利润,给中央银行的监管增加难度,从而给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一定冲击。从长远来看,一个具有竞争性和稳定性的银行体系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在新的竞争与监管环境下,银行体系的竞争性和稳定性可能出现协调一致的发展趋势。中国应继续充分利用外资银行进入的契机,逐步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银行管理层的监督;二是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培育内部控制文化;三是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四是建立完善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按照《有效银行核心监管原则》的要求,借鉴国外相关法规,并针对开放以来外资银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一部规范外资银行经营行为的《外资银行法》,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市场运作和退出制定严格的法律依据。在该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同时遵守国际条约,并明确监管的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和监管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邵英昕.银行业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9,(05).

银行体系范文篇8

关键词:银行体系;银行风险;金融监管;多元化;独立性

1.银行风险

银行风险体现在:银行与贷款者、储户之间存在着契约。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银行与贷款企业两边契约的“硬度”不一样。贷款企业,例如国有企业,贷款后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使银行一筹莫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把许多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3)利率风险(4)流动性风险(6)法律风险(7)声誉风险

银行发放贷款信贷就面临着风险。从理论上讲绝对避免坏账是不可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会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账损失,资金流通链要靠银行资金流动性。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另一方面的问题,储户会在得知银行资金流通出现问题时大量提款,导致银行体系资金流通紊乱,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引发金融风暴和社会风暴。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而且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2.金融监管的目的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

(3)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也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一定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3.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

及时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主要理由如下:

(1)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危机具有一般企业危机所不具有的蔓延性或传染性。某一家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出现挤兑,储蓄者会同时怀疑其他银行的信誉,会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崩溃,造成整个金融体制混乱。

(2)商业银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大量资不抵债银行的存在是货币流通体系的一大隐患,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危机蔓延,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倍数放大效应将使得大量货币突然退出流通,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向现有银行发出信号:政府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对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政府隐性补贴导致的呆坏账进一步积累,有利于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4)只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才能维系储蓄者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

银行的自有资本代表了银行股东的金融权益。它可以用来缓冲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当以现有风险为基础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如果发放的贷款不能收回,那么就难免出现资产损失。银行应当用日常的收益进行抵付。如果日常收益还不能支付资产损失,那么就必须动用银行自有资产。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了自有资本总量,那么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会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的经营状况。

要保证金融体制改革作的透明度,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数据。我国中央银行的知情权、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统计制度等方面都有待于改善和加强。为加强金融管力度,就一定要对违规行为惩罚措施。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准入准则,更需要退出准则。如果银行违反规则就要有人来出示黄牌警告,直到出示红牌,把违章的金融机构及时处罚。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负责出示黄牌的应当是信息非常灵通的民营的存款审计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而最后出示红牌的应当是中央银行。若要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处理那些经营不当的银行必须要及时、果断。一旦银行资不抵债,立即清理出场。

4.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多元化

金融监管的要害是信息的真实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强调真实性监管。我国必须改进现有的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因为金融监管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就很难有效地承担和进行这种工作。

金融监管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如果监管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监管过程和目标易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那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金融监管机构是政府系列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如果它不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其监管行为及其目标就难以摆脱政治上的干预和压力而单纯化,其监管对象即金融机构也很难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多元化。只有金融监管多元化才能够防范在金融监管领域出现行贿、受贿,从而保证金融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强制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级。建立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的金融监管机构。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

5.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毛病有: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监管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尽管负责监管的人数不少,各种监管制度和规定的条文也很清楚,但是,由于监管渠道单一必然带来信息不畅通的弊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承担着金融监管的任务还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宗旨上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常常相互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相混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在多重目标中举措不定,缺乏独立执行监管政策的条件。

第三,没有有效激励机制来实行有效的监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说假话的成本很低,说真话的代价却很高。

由于国家承担了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又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银行利益并不取决于对风险的检测、评估等一系列财务指标,而是受监管标准和程度的左右。这种非量化的监管方式给监管部门甚至监管人员留有极大的弹性发挥余地,使其可以凭借人为的裁度相机处理国家和银行、银行和企业的矛盾,并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由来已久。因此我国一定要重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银行体系范文篇9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通过考察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征,进而分析这一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中,存款一直占据主要部分,1992年以来各年都占到各项资金来源的8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达到90%以上。而根据美联储的年度报告统计数据计算,2011年美国6384家已投保商业银行(insuredcommercialbanks)的总负债中,存款只占到50%。除存款外,我国金融机构其它资金来源的比重很低,发行金融债券的比重各个年份都在5%以下,2008年以来更是逐年下降,至2011年仅占1.1%,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则根本微不足道。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各项负债之间缺乏替代性,因此,当央行通过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紧缩银根时,银行缺乏能够替代存款的资金来源,从而不得不缩减资产,尤其是减少贷款,从这方面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调控能力应该是很强的。在资金运用方面,贷款在金融机构资产中的比重虽然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旧是最主要的资产,其占比远高于其它资产。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有价证券和其它投资在我国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至2000年开始突破10%,达到14.5%,以后各年均保持在稍高于10%的水平。但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根据美联储年度公报的统计数据计算,2011年美国6384家已投保商业银行(insuredcommercialbanks)的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25.4%,其中国库券和美联储机构证券占4.04%,其它证券投资占21.36%。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也较为单一,缺乏对贷款的替代性资产。当面临货币紧缩时,银行很难象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那样出售有价证券或回收短期投资满足贷款资金的需求。而当货币扩张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商业银行也很难通过购入证券来分摊贷款的比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应该是比较显著的。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与货币传导效率

中国的银行业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这是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和我国金融体制当前的转型特征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银行业体系经历了由“大一统”到专业银行,再由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转型历程。但尽管如此,我国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垄断竞争型银行业市场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在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到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虽然这一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整个银行业体系的半壁江山。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位列资产规模第二位,并且近年来资产规模在不断成长,而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在2005年以后发展迅速,近年来其资产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这两类银行可以说是我国银行业的生力军,基本代表了我国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政策性银行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个银行类型,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专业性银行特点、有重点的为一些国家重要行业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也开始向商业银行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向转型,其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左右。除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之外,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所占的比例很小,其中,外资银行总资产仅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格局,表现为国家所有制对银行和市场的绝对控制,而这种国家所有制和垄断的紧密结合造成了我国银行业服务效率的低下。由于大部分信贷资源仅掌握在少数几家银行手中,在共同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动时,各个银行的贷款决策往往趋于雷同而缺乏多样性,这就进一步产生了银行的信贷配给问题,这种信贷配给机制会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借贷渠道效应。我们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流向按照不同的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两个纬度来划分,大致地考察一下我国银行机构的信贷配给问题。表2显示了至2010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流向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信贷资金都流向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对国有大企业的贷款无论是年末余额还是年度增加额都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企业。如果说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额度高于小企业是银行出于借款款风险和企业还贷能力的考虑,那么大量信贷资金流向国有控股企业则是明显的信贷所有制歧视或者说是对其它性质企业的信贷配给。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国有控股性质的企业所获的的贷款都远高于私人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以及其它性质的企业,这在大企业中表现最甚。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私人控股的大型企业,它们所得到的信贷资金甚至还远低于国有控股的小型企业。这种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说明我国金融机构的“恐民”心理犹在,尤其是在货币紧缩时期,银行收缩信贷的对象,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配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效果,尤其是在银根紧缩时,信贷配给的存在往往会使得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的影响更加明显。表22010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企业贷款流向分布单位:亿元注:本表金融机构包含中资大型银行、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外资银行,不含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村镇银行。

银行体系范文篇10

关键词:信贷扩张;银行稳定;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最大次级贷款机构之一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继而,次贷风险向各方传递,导致以次贷作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已经正式演化为牵涉金融多个领域和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带来持续巨额损失的金融危机。

美国严重超前的信贷消费、风险信贷过度膨胀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机构为了短期利益将次级抵押贷款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的房主。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而形成的衍生产品及其多级结构化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简称CDO)则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导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持续激增,已经快接近今年全年信贷投放量预期目标5万亿元的上限。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银行继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一方面,信贷过度扩张导致银行体系中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增加了违约率;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扩张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硬性约束下,则会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同样受到威胁。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从信贷规模的角度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信贷扩张对银行稳定的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本文采用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对银行稳定的定义,他们认为,稳定的银行体系是指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大多数银行(那些占整个体系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最大的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CAMPL框架评价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的稳健性(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和流动性状况(Liquidity)。Conzalez-Hermosillo(1999)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评估才有统计意义上的依据。

Allen&Gale(1998)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Mckinnon&Pill(1998)强调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Eichengreen&Arteka(2000)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此后一年中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大约增加0.056个百分点。段军山(2008)认为,银行危机的程度取决于抵押贷款规模、抵押品价值与信贷额度的比重以及银行投入资产市场信贷占其总信贷规模的比重。

(二)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引起了对房地产信贷的过度需求,贷款机构的短视行为及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效应引发风险的层层累积,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本文认为信贷的过度扩张主要从两方面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

1.增加不良贷款率。从短期看,伴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可贷资金的迅猛增加,银行面临着迅速增大的信贷业务量,信贷扩张在短期内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然而,大多数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信贷决策程序混乱、风险评价和控制能力等问题。从长期看,中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信用支撑,所以更具有强大的积聚和推延风险的效应。信贷扩张会引起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其次,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具有高回报率的部门使得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而房地产、股票价格膨胀又使得利用这些资产进行的抵押贷款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下去,泡沫加速放大。当泡沫破裂时,巨额的不良贷款便相应生成,银行危机难以避免。第三,信贷规模的扩张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更加不平衡,企业融资方式单调,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风险加剧向银行集中。

2.影响资本充足率。作为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银行接受资本监管和存款准备金管理。虽然有新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但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达到8%的约束并不强。在经济增长时期,由于不存在破产风险,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国有体制主导下的商业银行无须考虑贷款风险和资本多寡,而增加贷款投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硬性约束下,银行通常会软化资本监管的约束,因此资本充足率就达不到标准。这也会影响当经济衰退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一)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在中国,银行体系至今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即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仍能安然无恙,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国家信用做坚强后盾,因而具有对风险的免疫功能。1999—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由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后,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迅速降低。2008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次级类不良贷款比例、可疑类不良贷款比例、损失类不良贷款比例分别是1.15%、1.06%、0.25%(中国银监会网站)。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35亿元,比年初下降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6月份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是8%)的银行已有175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2%(中国银监会网站)。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看,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的信贷激增,金融危机的波及和深远影响等等。

(二)从信贷规模角度测度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1.数据与定量指标说明。本文使用1978—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单位:亿元)作为对信贷规模的考察(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采用CMAXt指数。CMAXt指数编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当期指标值与过去十年来该指标的最大值求比以反映该指标的变化程度。具体表达式为:CMAXt(x0/Xmax)。这里引入一个偏离度指标:T1=平均值±1个标准差。如果某一年的原始数据在依据T1指标计算出来的正常区间范围之内,则初步认为该年是稳定的。

2.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方法,CMAXt的平均值=1.18,标准差=0.06,TI=1.24和1.12。信贷规模的CMAXt指数在1993—1995年、1998—2000年、2004—2005年偏离了正常区间范围,可以初步认为,在这些年份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不稳定的。

199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30%以上,这是一轮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可以倒推银行信贷膨胀。这轮投资热潮不仅在当时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在几年内形成了新增生产力,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之前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贷款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惜贷”。2001年之后信贷开始新一轮扩张,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政府,并在2003年接近偏离度指标的上限。政府为了控制流动性,在2004年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而信用紧缩则意味着不良贷款已经形成,并且所形成的资产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四、政策建议

1.合理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信贷的过度膨胀和收缩都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威胁。由于中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使银行业在2009年第一季度放贷4.58亿元。这些资金不均匀的流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导致某些行业局部的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升甚至暴涨。要控制对房地产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规模,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新巴塞尔协议实施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将导致会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信用紧缩。而在中国主要反映在银行的贷款行为的调整和选择上,即对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减少。而中小企业恰恰是资金最迫切的需求者,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普遍“惜贷”,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受到很大的威胁。

2.增强银行体系风险控制能力。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不稳定问题的关键。只有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整合其内控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外资过度流入对中国银行体系产生的冲击性影响。首先,必须增强银行体系自身管理水平,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从银行体系自身出发,改革银行治理的制度,强化银行约束。其次,健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防范控制机制,对风险的管理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最后,加强银行业风险的预警机制。在冲击形成以后,增强银行降低风险冲击和缓释不利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