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终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1:55:23

银行年终总结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1

200*年是国务院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第一年,总行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信贷总方针,如何把这一中心任务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商业信贷工作中去,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调结构、保市场、促流通。其中调结构是基础,保市场是任务,促流通是目标。经过一年来的积极工作,商业信贷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同时使我市市场出现了稳定、繁荣的喜人局面,完成购进总值20548万元,实现销售24178万元,创利税679万元,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调好两个结构,活化资金存量

今年,国家实行财政、信贷“双紧”的方针,其目的是减少货币投入,促进原有生产要素的调整及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发展经济的目的。商业部门担负着回笼货币、繁荣市场的任条,其经营如何,对于能否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在货币紧缩、投入减少的情况下,支持商业企业、提高效益、保住市场唯一的出路是活化资金存量,调整好两个结构,提高原有资金的使用效能,缓解供求矛盾。

(一)调整好一、二、三类企业的贷款结构

今年初,我们根据上级行制定的分类排队标准,结合1988年我们自己摸索出的“十分制分类排队法”,考虑国家和总行提出的支持序列,对全部商业企业进行了分类排队,并逐企业制定了“增、平、减”计划,使贷款投向投量、保压重点十分明确,为今年的调整工作赢得了主动。到年末,一类企业的贷款比重达65.9%,较年初上升4.7个百分点,二类企业达26.7%,较年初下降2.6个百分点,三类企业达7.4%,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这表明,通过贷款存量移位,贷款结构更加优化。

(二)调整好商业企业资金占用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流动资金使用不当,沉淀资金较多,资金存量表现为三个不合理:一是有问题商品偏多,商品资金占用不合理;二是结算资金占用偏高,全部流动资金内在结构不合理;三是自有资金偏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合理。针对这三个不合理,我们花大气力、下苦功夫致力于现有存量结构的调整,从存量中活化资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行内部银行,向管理要资金

我们在1988年搞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全部国营商业推行了内部银行,完善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机制,减少了流动资金的跑、冒、滴、漏,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聊城市百货大搂在实行内部银行后,资金使用明显减少,而效益则大幅度增长。今年全部流动资金占用比去年增长1.5%,而购、销、利的增幅均在30%以上,资金周转加快27%。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内部银行,商业企业约计节约资金450万元。

2.着力开展清潜,向潜力挖资金

针对商业企业资金占用高、潜力大的问题,我们今年建议市政府召开了三次清潜工作动员大会,组成了各级挖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政策,在全市掀起了一个人人重挖潜、个个来挖潜的高潮,变银行一家的“独角戏”为银企政府的大合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商业企业挖潜工作的开展。为配合好企业清欠,我们还在三季度搞了个“清欠三部曲”,派出信贷员28人次,帮助企业分市内、市外、区外三个层次清欠,清回资金317笔,581万元,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

3.全力督促企业补资,向消费挤资金

为解决商业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我们除发放流动基金贷款利用利率杠杆督促企业补资外,还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学会过紧日子,变消费基金为经营资金。在我们的推动下,有7户企业把准备用于消费的28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参加周转。如地区纺织品站推迟盖宿舍楼,把85万元企业留利,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今年,我们共督促商业企业补资158万元,为年计划的6倍。

由于我们开展以上工作,使我市商业企业的资金占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处理各种积压商品595万元,使商品适销率由去年的85%上升至91%,压缩各种结算资金688万元,使结算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例控制在32%以下。全年补资158万元,使自有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由年初的6.5%上升至7.9%。

通过调整两个结构,促进了资金存量向好企业投入,加快了资金周转,盘活了大量资金,使一方面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资金占用严重不合理的矛盾得以缓解。

实行商品监测,搞好商品供应

商品是否丰富、价格是否平稳,是判断市场优劣的标准。商业信贷的任务就在于及时、足量地把资金输到穴位上,支持商业部门及时组织商品供应市场,避免市场紊乱,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进行商品排队和监测

为保证市场供应,了解消费者对哪些商品最为敏感、最为需要,年初,我们抽出近两个月时间对300种日用消费品进行了商品排队,排出了97种畅销商品、134种平销商品和69种滞销商品,通过排队,摸清了市场状况,找到了工作着力点。为使商业部门的采购既能充足供应市场,又能防止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我们集中对火柴、肥皂、奶粉、搪瓷用品等50种商品进行监测,设置了监测卡,每旬统一对这些商品的进、销、存、价格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然后及时指导商业企业调整采购重点。如今年4、5月份,我们发现有不少商业部门火柴库存薄弱,市场价格混乱,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百货站重点采购。仅7天,就使市场火柴充裕起来,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支持商业企业经营中,我们还从大处着眼,引导企业把近期市场和远期市场结合起来,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把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求得市场的长期稳定。如今年6月份,我市蒜苔取得大丰收,一时间蒜苔市场价格迅速下落,广大农民普遍为销路和价格发愁。我们认为,如果蒜苔价格下摆过低,肯定要刺伤菜农的积极性,明年的蔬菜市场肯定要受影响,为迅速解决问题,保持蔬菜市场的长期稳定,我们建议市政府召开了由财政、税务、各乡镇、市蔬菜公司等27家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适时制定了保护莱农和蔬菜公司利益的政策,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及时发放贷款100万元,支持蔬莱公司存储外调蒜苔120万斤,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保住了市场,为菜篮子问题消除了隐患,市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二)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国营零售企业

国营零售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担负着供应市场、平抑物价的艰巨任务,其经营好坏对市场关系重大;而集体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且多追求盈利,不承担保市场的责任。为此,我们确定了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零售企业的贷款投放序列。今年在商业贷款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6户国营零售企业贷款上升175万元,而17户集体商业企业下降232万元。由于我们支限分明,使国营零售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完成购、销、利为4079万元、6788万元和17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6%、31.4%、29.8%,资金周转较去年同期加快7.5%。

重视决算审查,搞好综合反映

为使商业企业取得扎扎实实的经济效益,维护流动资金的完整无缺,我们于年末抽出专门人员对全部商业的效益进行审查,共审查出虚假利润134万元,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督促企业调整了帐务,保证了年终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今年,我们还重点抓了综合反映工作,努力当好领导参谋,共写出经济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论文、经济信息等249篇,被有关部门转发录用的达169篇,通过写作,同志们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2

一、年工作指标情况:

1、截止12月31日,我行储蓄存款余额万元,较年增加万元。

2、中间业务手续费万元。

3、工资月额万元,年累计万元,万笔,单位个。

4、牡丹e时代卡(即牡丹灵通卡)营销张。

5、营销人寿保险面额万元,手续费收万元。

6、国债发行万元,兑付万元。

7、基金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万元。

二、年主要工作:

1、措施实,行动快,夯实存款,实现存款的稳步增长。为了完成市行下达的指令性存款任务,新年伊始,支行及早制定了《支行个金部揽储任务指标及奖罚方案》、《支行员工综合业绩考核方案》等。支行对员工的揽存方案进行了调整,在考核中做到真实、公平、公正,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储蓄存款稳定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开展高端客户营销活动。

2、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行提出的“高端客户营销服务年”活动精神,号召员工从立行兴行的高度,围绕高端客户营销,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支行经营工作之中,领导班子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走在营销前列,同时还推出了《员工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等项措施,通过动员和组织全行力量开展高端客户营销攻坚,使个人高端客户营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年就营销个人高端客户近100户,揽存达3500万元,为完成全年增储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设立大学atm机,重点营销潜在客户。

年初以来,支行着眼于行业发展需要,立足市场、创新服务。经过支行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和对大学实地考查论证,认为工行在大学附近没有固定营业网点,校内教职员工和学生持卡量1.5万张,而大学在校学生的数量在全省是最多的。如能在校园内设立atm机,将为该校师生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对扩展我行业务发展领域十分有利。对此,支行及时向市行汇报,市行领导高度重视,行长亲自协调运作并安排该项工作、带领支行相关部门员工加班加点,加快从安装到筹备等项工作的进度,在较短时间内完善了繁锁的相关手续,并一次通过公安部门验收。此次地区工行第一台离行式24小时atm自助网点的诞生,不仅一举打破了城区长久以来没有24小时离行式自助网点的历史,为支行大力营销牡丹卡、加速电子银行业务步伐,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大力营销理财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一是积极寻找效益的增长点,全力增收中间业务收入。支行高度重视中间业务工作,从细节抓好工作,通过良好的服务,精确的核算做好人民币解算业务。

二是培养我行良好的客户资源,充分利用我行在大学校园内的atm机优势开展阵地宣传,安排人员积极营销灵通卡业务一增加收入。

三是组织好客户经理营销队伍,进行全方位营销,确保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经营目标。

四是深入挖潜,多创中间业务收入,全行员工拓宽营销范围,挖掘客户资源,在营销保险、基金、理财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大中间业务。同时积极开展工资转存业务。

五是加大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与营销,对优质客户如:农发行、中储粮等大的客户要加大营销力度。

三、年工作安排:

1、全力开展好春节营销活动。

首先,支行制定了走访中高端客户方案。对大客户有行领导亲自走访百万元以上的客户,提出需要的特殊服务理财。如购买债、保险、基金等,中级客户由主任、客户经理分别走访,给予相应的慰问品,并征求服务上的意见,以利于在服务上的改进,方便客户,稳定客源。其次在营业大厅摆放花卉,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提升档次,在大厅外悬挂条幅。三是到市场宣传我行的金融产品,如速汇业务等争揽户源。

2、搞好集群客户的营销。

支行将利用农发行、北方物流中心、中储粮等客户的平台,大力办理个人结算帐户,增加储蓄存款,并开办网上银行、灵通卡等,全面营销各类新产品以此促进中间业务的增长。

3、动员全行力量争揽储蓄存款。

支行将采取下列措施:制定相应的存款考核办法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规则,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发挥客户经理职能作用。

切实发挥大堂经理的职能,分流客户、引导客户、疏导客户,用亲切的语言,便捷的解答。员工迅速的办理业务。将潜在客户和有理财需求的客户。介绍到理财经理,进行理财辅导,购买各种产品。发挥理财产品的相关知识,给客户一满意的理财回报。

5、增加客户经理人数,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力量。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3

亲爱的会员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陈老师,截止12月18号,VIP会员专用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现本站原VIP会员专属区-领导讲话栏目和其下属的版块:党建党委政府政务群众团体讲话要领人大政协办公厅室组织人事思想宣传新闻媒体工交建商政法军事农林牧渔科教文卫税工质药旅游劳动,已经开通为普通会员即可使用的大众区,只需要通过扣文章点即可阅读。

与此同时,现将部份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设为VIP会员专用区。并整理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稍作修改即可使用的2005年度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打算,每一篇字数都在5-10万字左右。绝对的精华版,我自己都在写材料,如果其中任何一条不好,可以在留言本大骂本站-留言本为完全公开版,可以直接发表而不需要审核。

现罗列部份工作总结如下,而更多的述职报告和述廉报告则不一一罗列:

[单位总结]物业公司2005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计划生育协会2005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计划生育协会2005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电信企业平安创建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工商局老干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5年度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组织部办公室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工商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公司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水管站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总结

[单位总结]人民法院2005年度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县教育局2005年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总结(下)

[单位总结]县教育局2005年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总结(上)

[单位总结]科委2005年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2005年高速公路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田乐村2005年综治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乡镇反邪教年终总结

[单位总结]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粮食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2005年工商局商标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县医院工作总结2006工作要点

[单位总结]市民政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打算

[单位总结]2005年学校党支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街道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卫生局打假治劣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医院个人思想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教育局党委党建目标管理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教育局党委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公路收费站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工商局登记注册工作总结及2006年度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2005年城管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区信调股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安排

[单位总结]党员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工贸公司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2005年银行支行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公司工会2005年度宣传、群众活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乡镇水机站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民建工委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计算机学会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2005年县统计局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县财政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县文联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2005年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公司培训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县通信公司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汽车站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安排

[单位总结]汽车修理中心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司法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安排

[单位总结]市民政局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通信公司服务质量监督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移动通信公司网络监控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通信公司营业中心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开发区秘书局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2006工作打算

[单位总结]2005年供电局创百安活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高峰供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高峰供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医务科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老干部局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乡镇党政办公室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邮资票品处党支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开发区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下)

[单位总结]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上…

[单位总结]文教口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2005年财贸系统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安排(下)

[单位总结]2005年财贸系统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安排(上)

[单位总结]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工商局基层建设年度工作总结[精下]

[单位总结]工商局基层建设年度工作总结[精上]

[单位总结]劳动保障局2005年工作总结[下]

[单位总结]劳动保障局2005年工作总结[上]

[单位总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消费者委员会200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消费委员会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自来水公司200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县自来水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自来水公司党支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交通征稽征管年度工作总结[下]

[单位总结]交通征稽征管年度工作总结[上]

[单位总结]市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国土资源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卫生局2005年纠风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语文组教科研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市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科研是兴校之本

[单位总结]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单位总结]2004年课改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煤矿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消防后勤处生产科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消防后勤处贯彻落实五条禁令总结报告

[单位总结]进出口检验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公路局助理工程师个人业务总结

[单位总结]银行出纳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县环保局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上半年*社会计出纳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X公司治安保卫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线路中心2005年支部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单位总结]2005年气象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结

[单位总结]邮政局女工委2005年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安保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安排

[单位总结]烟草专卖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下]

[单位总结]烟草专卖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上]

[单位总结]烟草公司多元化经营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地震局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市人防办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保险公司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总结]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争创文明窗口活动总结

[单位总结]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党支部民主评议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增强共青团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单位总结]乡镇2005年度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市稽查局发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市地税稽查局涉外企业专项检查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县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乡镇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单位总结]2005年电信分公司行风评议活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公司党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总结

[单位总结]公务员年终工作总结:立足岗位,恪尽职守

[单位总结]乡镇统战宗教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公路局2005年度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单位总结]油田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总结

[单位总结]剧场2005年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计划

[单位总结]社区党支部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勘察设计站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工作计划安排[下]

[单位总结]勘察设计站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工作计划安排[上]

[单位总结]2005年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下]

[单位总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公司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铁路检车员2005年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编织袋厂2005年生产经营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幼儿园中班学期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孵化厂2005年终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老干部及关工委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烟叶收购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2005年度公司技术质检部工作总结

[单位总结]五有团支部创建活动总结

[单位总结]水务局文明单位创建总结

[单位总结]煤矿2005年经营管理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打算[下]

[单位总结]煤矿2005年经营管理工作总结2006年工作打算

[单位总结]2005年社区工会规范化工作总结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4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基础服务。主动为协会建设、市场建设、科技推广、信息网络建设等协调人力、物力和资金,先后成立了云阳镇辛夷协会,花卉协会、林果协会;筹资35万元建成了鹿鸣路蔬菜批发市场和古城路农贸市场;将镇农技、农机、水利、林、蚕五大站合并,成立云阳镇农业开发服务总公司,集中搞好每个产业的研究和服务。二是政策服务。连续出台了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土地流转、农民入镇经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富裕农民围绕特色产为发展各类加工业。三是环境服务。定期召开驻镇工商、公安、税务、交通、市政等职能部门从谈会,研究“服务型”工作方案,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效率的法制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开放诚信的人文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来,该镇共引进新项目71个,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多年来,东凤镇政府坚持“亲商、扶商”,努力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了一支优质、高效的招商服务队伍。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免费协助企业办理项目选址、立项、办理工商及税务有关证照等手续,定期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为企业解决困难;在镇政府综合大楼的大堂设立办证大厅,集中国土、规划、建设、质量监督等办事单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镇政府每年开展“三服务一满意”(服务宗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群众满意)活动,由基层单位对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评议监督,政府的主要经济服务部门一直都得到企业的好评。镇政府每年举行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对一批工业产值靠前、纳税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企业进行表彰,增强企业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优先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发展小家电特色产业,东凤镇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不断创新招商渠道和招商方式。自2000年开始,镇政府相继出台了《东凤镇鼓励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鼓励我镇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等多个文件,鼓励民间引入小家电制造企业,对引进镇外小家电行业客商到东凤投资的,按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3‰—5‰进行奖励,对建设规模大的小家电企业给予减半收取报建费的优惠,协助其争取银信部门支持,解决融资问题。对村集体建物业出租发展特色产业的,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技术改造投入大的企业进行政策引导,申请国家、省、市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补助。近年,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形势,东凤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到一些产业密集的地区进行推介,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国内知名企业。为发挥小家电的聚集优势,东凤镇实施产业招商,利用自身产业配套完善的有利条件,吸引家电制造企业进入。东凤镇还通过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不断推介东凤镇的投资环境,塑造东凤镇整体形象,提高小家电制造名镇的知名度。

(三)实施“造月工程”。产业发展初期,东凤镇企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停滞不前,被外界喻为“星星多,月亮少”。为此,东凤镇启动“造月工程”,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创名牌名标。对获得部级名牌名标的企业,市政府奖励100万元,镇政府奖励20万元;获省级名牌名标的企业,市政府奖励50万元,镇政府奖励10万元。镇政府重点关注生产规模排前30名的企业,积极联系金融、管理咨询等机构和服务单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管理等问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招商引资上,瞄准一批投资密度大、产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小家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了高雅、泰峰、铁将军、富华、信力等一批骨干企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培育配套产业。东凤镇在发展小家电制造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其配套行业,重点引进电器配件制造、软件开发、包装印刷、模具开发、货物运输等行业。东凤镇电子电器商贸城是经营小家电产品和小家电零配件的专业市场,自1998年开业以来,政府专门成立了“电子电器城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管理,首两年免租金吸引客户入场经营,每年春节前,镇财政划拨60万元以上的专款,举办大型产品展销会。目前,商贸城已发展成为珠三角小家电零件主要集散地,为东凤镇以及周边地区小家电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流通平台。今年,东凤镇利用产业优势,在报建费用上给予减免,协调取得银行金融支持,引进了“天润物流”公司,建成的天润物流市场是中山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物流市场,也是中山北部地区和顺德地区企业货运的主要集散市场。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银行业;人才培养

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在银行业的表现

(一)人才及银行业人才的定义

“人才”一词,简言之,是指有才能的人。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综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银行业人才应为“所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突出工作能力、能够实现合格绩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

1、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努力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大部门从业人员认为银行业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认为现有晋升制度(提拔)“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认为岗位培训“非常有针对性”或“比较有针对性”,这些都反映银行业为人才成长营造了较好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业人才成功例证的分析,发现他们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好地与工作的发展结合起来,这表明个人的因素是其成长、成才的强大内因。

2、银行业员工对工作的期望是促使其成长的动力源泉。

银行业员工之所以热心于自身事业并积极努力工作,其动力源于并受制于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即只有当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具体来说,在银行业的期望主要包括3个方面:被同事认同和上级承认;个人努力与成效成正比即有成就感;取得多少工作绩效就要获得多少报酬。

3、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的积累过程。

人才成长的历程,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同时,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竞争这种手段能激发人才的活力,并为选拔和发现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4、中青年是银行业人才成长的集中年龄。

中青年是人才创造的集中年龄,是担重担、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二、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是进一步提出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的前提。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基础。

(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职能要求和履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银行业人才队伍在总量上基本能够适应履职需要,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重要问题。

第一,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近年来,虽然采取海外引进、从高等院校招录和内部培养等措施,使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得到增加,但与当前的形势任务相比,总量依然较小、占比仍然偏低。同时银行业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集中体现在熟悉国际经济金融运行规则和发展形势,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以及通晓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法律等知识,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第二,年龄、学历结构有待改善。首先,近年来各银行有目的地招录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队伍年龄结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年轻化员工队伍。其次,各银行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具备较深经济金融理论功底、熟悉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掌握相关分析技术的高学历人才的要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各银行机构虽然通过招录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学历人员数量,但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各银行机构人才流动与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规律未能有效对接。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各银行机构在历年的人才招录中都能吸引大批的求职者,但这种吸引很大程度上源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更多体现在对非市场紧缺人才的吸引上,对于市场真正紧缺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则表现出明显的竞争能力不足。在人才“出口”方面,随着外资银行的陆续入驻,我国各银行机构、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薪酬福利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被同业弱化,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

(三)人才工作机制需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机制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各银行机构在人才使用、评价、考核、激励、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制约了人才工作效能的发挥。

第一,绩效考核不够科学。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制度化的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对员工实施定期考核,相关考核制度和流程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公务员之家

第二,薪酬激励有效性不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明显偏低,不仅导致他们对收入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而且也难以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关键、核心人才。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等内在报酬,也无法弥补工资等外在报酬水平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离职倾向,并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第三,人才培训针对性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制度、机制与体系,逐步建立起员工终身培训制度,使每个员工从入行到退休,可以持续不断地接受培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够,培训主要集中于基础培训和业务培训,不能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面向未来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银行工作重要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增长点。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统领银行人才队伍建设,把握并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内外环境,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银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人事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外部条件

从制度层面优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条件,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加快人事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

1、高度重视员工生涯设计,实现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

综合效应规律要求我们应实施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的人才调控策略,而其中一个有效做法就是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进一步统一起来,使员工在为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在坚持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起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制度,不仅要引导行员树立为自身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而且要在了解行员个人特点以及他们成长发展方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与银行职能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计划,逐步建立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以利于长期有效地开发人才。

2、创新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促使人才资源全面开发。

教育培训是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人才成长的“推进器”。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使培训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平台。一是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施教,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二是加大培训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培训设施简陋、培训与应用脱节,培训质量不佳的现状。三是培训形式宜多样。如外部培训,让员工走出去,到各高校、各国外金融机构,接受新知识,增加国际眼光。

(二)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竞争成长规律揭示了竞争是提高激励效应的推动力,现代管理知识中的“鲇鱼定律”也启示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养成惰性,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健全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行员创造的动力,激发行员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创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成长。

1、改进管理层薪酬制度。

为提高管理者经营热情,避免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发生,对于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可以逐步推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当某考核指标达到一定标准时,管理者就可以行权。而对于未上市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实行年薪制,根据经营者的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确定年薪的金额,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银行长期的获利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水平。

2、健全长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工作能奖能罚。

要确定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绩效,方法上可以参照目前流行的“360度绩效评价法”,即有上级、同事、服务对象评价加员工自评,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得出考核结果。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可遵照国际通行的绩效考核SMART原则,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协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银行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建议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为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3、改进普通员工薪制度。

为奖勤罚懒,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的从业积极性,应破除原有工资分配中“大锅饭”的做法,将职工工资和岗位贡献相挂钩,拉开改入档次。如对于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岗位等级的划分可以参照工作责任、工作复杂程度和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岗位分析评定来确定;对于研发和业务部门实行按能力划分的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制,同时,与银行的经营业绩相挂钩;对于销售部门则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绩提成的效益工资制度,促进销售人员的销售积极性;对于柜台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务计划计件工资分配标准,以便提高业务经办效率的完善。

参考文献: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6

摘要:文章以我国银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银行业人才成长的各种因素,力求探索建立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银行业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分,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关键词:银行业;人才培养

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在银行业的表现

(一)人才及银行业人才的定义

“人才”一词,简言之,是指有才能的人。**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综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银行业人才应为“所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突出工作能力、能够实现合格绩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

1、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努力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大部门从业人员认为银行业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认为现有晋升制度(提拔)“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认为岗位培训“非常有针对性”或“比较有针对性”,这些都反映银行业为人才成长营造了较好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业人才成功例证的分析,发现他们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好地与工作的发展结合起来,这表明个人的因素是其成长、成才的强大内因。

2、银行业员工对工作的期望是促使其成长的动力源泉。

银行业员工之所以热心于自身事业并积极努力工作,其动力源于并受制于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即只有当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具体来说,在银行业的期望主要包括3个方面:被同事认同和上级承认;个人努力与成效成正比即有成就感;取得多少工作绩效就要获得多少报酬。

3、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的积累过程。

人才成长的历程,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同时,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竞争这种手段能激发人才的活力,并为选拔和发现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4、中青年是银行业人才成长的集中年龄。

中青年是人才创造的集中年龄,是担重担、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二、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是进一步提出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的前提。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基础。

(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职能要求和履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银行业人才队伍在总量上基本能够适应履职需要,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重要问题。

第一,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近年来,虽然采取海外引进、从高等院校招录和内部培养等措施,使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得到增加,但与当前的形势任务相比,总量依然较小、占比仍然偏低。同时银行业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集中体现在熟悉国际经济金融运行规则和发展形势,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以及通晓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法律等知识,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第二,年龄、学历结构有待改善。首先,近年来各银行有目的地招录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队伍年龄结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年轻化员工队伍。其次,各银行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具备较深经济金融理论功底、熟悉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掌握相关分析技术的高学历人才的要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各银行机构虽然通过招录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学历人员数量,但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各银行机构人才流动与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规律未能有效对接。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各银行机构在历年的人才招录中都能吸引大批的求职者,但这种吸引很大程度上源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更多体现在对非市场紧缺人才的吸引上,对于市场真正紧缺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则表现出明显的竞争能力不足。在人才“出口”方面,随着外资银行的陆续入驻,我国各银行机构、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薪酬福利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被同业弱化,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

(三)人才工作机制需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机制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各银行机构在人才使用、评价、考核、激励、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制约了人才工作效能的发挥。

第一,绩效考核不够科学。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制度化的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对员工实施定期考核,相关考核制度和流程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薪酬激励有效性不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明显偏低,不仅导致他们对收入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而且也难以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关键、核心人才。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等内在报酬,也无法弥补工资等外在报酬水平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离职倾向,并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第三,人才培训针对性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制度、机制与体系,逐步建立起员工终身培训制度,使每个员工从入行到退休,可以持续不断地接受培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够,培训主要集中于基础培训和业务培训,不能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面向未来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银行工作重要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增长点。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统领银行人才队伍建设,把握并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内外环境,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银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人事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外部条件

从制度层面优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条件,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加快人事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

1、高度重视员工生涯设计,实现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

综合效应规律要求我们应实施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的人才调控策略,而其中一个有效做法就是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进一步统一起来,使员工在为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在坚持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起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制度,不仅要引导行员树立为自身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而且要在了解行员个人特点以及他们成长发展方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与银行职能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计划,逐步建立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以利于长期有效地开发人才。

2、创新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促使人才资源全面开发。

教育培训是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人才成长的“推进器”。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使培训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平台。一是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施教,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二是加大培训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培训设施简陋、培训与应用脱节,培训质量不佳的现状。三是培训形式宜多样。如外部培训,让员工走出去,到各高校、各国外金融机构,接受新知识,增加国际眼光。

(二)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竞争成长规律揭示了竞争是提高激励效应的推动力,现代管理知识中的“鲇鱼定律”也启示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养成惰性,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健全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行员创造的动力,激发行员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创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成长。

1、改进管理层薪酬制度。

为提高管理者经营热情,避免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发生,对于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可以逐步推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当某考核指标达到一定标准时,管理者就可以行权。而对于未上市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实行年薪制,根据经营者的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确定年薪的金额,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银行长期的获利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水平。

2、健全长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工作能奖能罚。

要确定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绩效,方法上可以参照目前流行的“360度绩效评价法”,即有上级、同事、服务对象评价加员工自评,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得出考核结果。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可遵照国际通行的绩效考核SMART原则,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协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银行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建议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为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3、改进普通员工薪制度。

为奖勤罚懒,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的从业积极性,应破除原有工资分配中“大锅饭”的做法,将职工工资和岗位贡献相挂钩,拉开改入档次。如对于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岗位等级的划分可以参照工作责任、工作复杂程度和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岗位分析评定来确定;对于研发和业务部门实行按能力划分的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制,同时,与银行的经营业绩相挂钩;对于销售部门则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绩提成的效益工资制度,促进销售人员的销售积极性;对于柜台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务计划计件工资分配标准,以便提高业务经办效率的完善。

参考文献: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7

摘要:文章以我国银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银行业人才成长的各种因素,力求探索建立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银行业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分,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关键词:银行业;人才培养

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在银行业的表现

(一)人才及银行业人才的定义

“人才”一词,简言之,是指有才能的人。**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综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银行业人才应为“所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突出工作能力、能够实现合格绩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

1、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努力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大部门从业人员认为银行业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认为现有晋升制度(提拔)“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认为岗位培训“非常有针对性”或“比较有针对性”,这些都反映银行业为人才成长营造了较好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业人才成功例证的分析,发现他们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好地与工作的发展结合起来,这表明个人的因素是其成长、成才的强大内因。

2、银行业员工对工作的期望是促使其成长的动力源泉。

银行业员工之所以热心于自身事业并积极努力工作,其动力源于并受制于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即只有当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具体来说,在银行业的期望主要包括3个方面:被同事认同和上级承认;个人努力与成效成正比即有成就感;取得多少工作绩效就要获得多少报酬。

3、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的积累过程。

人才成长的历程,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同时,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竞争这种手段能激发人才的活力,并为选拔和发现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4、中青年是银行业人才成长的集中年龄。

中青年是人才创造的集中年龄,是担重担、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二、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是进一步提出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的前提。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基础。

(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职能要求和履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银行业人才队伍在总量上基本能够适应履职需要,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重要问题。

第一,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近年来,虽然采取海外引进、从高等院校招录和内部培养等措施,使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得到增加,但与当前的形势任务相比,总量依然较小、占比仍然偏低。同时银行业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集中体现在熟悉国际经济金融运行规则和发展形势,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以及通晓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法律等知识,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第二,年龄、学历结构有待改善。首先,近年来各银行有目的地招录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队伍年龄结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年轻化员工队伍。其次,各银行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具备较深经济金融理论功底、熟悉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掌握相关分析技术的高学历人才的要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各银行机构虽然通过招录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学历人员数量,但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各银行机构人才流动与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规律未能有效对接。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各银行机构在历年的人才招录中都能吸引大批的求职者,但这种吸引很大程度上源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更多体现在对非市场紧缺人才的吸引上,对于市场真正紧缺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则表现出明显的竞争能力不足。在人才“出口”方面,随着外资银行的

陆续入驻,我国各银行机构、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薪酬福利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被同业弱化,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

(三)人才工作机制需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机制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各银行机构在人才使用、评价、考核、激励、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制约了人才工作效能的发挥。

第一,绩效考核不够科学。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制度化的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对员工实施定期考核,相关考核制度和流程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薪酬激励有效性不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明显偏低,不仅导致他们对收入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而且也难以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关键、核心人才。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等内在报酬,也无法弥补工资等外在报酬水平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离职倾向,并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第三,人才培训针对性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制度、机制与体系,逐步建立起员工终身培训制度,使每个员工从入行到退休,可以持续不断地接受培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够,培训主要集中于基础培训和业务培训,不能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面向未来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银行工作重要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增长点。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统领银行人才队伍建设,把握并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内外环境,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银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人事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外部条件

从制度层面优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条件,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加快人事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

1、高度重视员工生涯设计,实现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

综合效应规律要求我们应实施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的人才调控策略,而其中一个有效做法就是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进一步统一起来,使员工在为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在坚持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起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制度,不仅要引导行员树立为自身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而且要在了解行员个人特点以及他们成长发展方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与银行职能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计划,逐步建立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以利于长期有效地开发人才。

2、创新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促使人才资源全面开发。

教育培训是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人才成长的“推进器”。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使培训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平台。一是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施教,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二是加大培训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培训设施简陋、培训与应用脱节,培训质量不佳的现状。三是培训形式宜多样。如外部培训,让员工走出去,到各高校、各国外金融机构,接受新知识,增加国际眼光。

(二)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竞争成长规律揭示了竞争是提高激励效应的推动力,现代管理知识中的“鲇鱼定律”也启示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养成惰性,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健全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行员创造的动力,激发行员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创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成长。

1、改进管理层薪酬制度。

为提高管理者经营热情,避免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发生,对于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可以逐步推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当某考核指标达到一定标准时,管理者就可以行权。而对于未上市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实行年薪制,根据经营者的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确定年薪的金额,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银行长期的获利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水平。

2、健全长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工作能奖能罚。

要确定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绩效,方法上可以参照目前流行的“360度绩效评价法”,即有上级、同事、服务对象评价加员工自评,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得出考核结果。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可遵照国际通行的绩效考核SMART原则,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协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银行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建议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为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3、改进普通员工薪制度。

为奖勤罚懒,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的从业积极性,应破除原有工资分配中“大锅饭”的做法,将职工工资和岗位贡献相挂钩,拉开改入档次。如对于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可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岗位等级的划分可以参照工作责任、工作复杂程度和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岗位分析评定来确定;对于研发和业务部门实行按能力划分的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制,同时,与银行的经营业绩相挂钩;对于销售部门则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绩提成的效益工资制度,促进销售人员的销售积极性;对于柜台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上业务计划计件工资分配标准,以便提高业务经办效率的完善。

参考文献: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法国市场经济政府管理国有企业

法国等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以私人所有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包括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工会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数量和资产比重虽然不大,但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欧的国有企业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一般称为公营企业或公共企业,相当于我们称谓的国营企业;另一种是国家参股或控股的混合股份公司,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政策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通过国家投资新建、购买私人企业和几次国有化政策建立国有企业,获得了较快经济增长;又通过与国有化相反的几次私有化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尽管私人经济在西欧市场经济中具有主体地位,但在诸多经济领域,尤其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配置和福利与分配目标方面,国有经济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法国等西欧各国及其历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各有特色和侧重,也有较为丰富的带有规律性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1.国有经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节作用

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定义,国有企业是“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

以法国为例,法律规定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和参股与控股30~99%的混合公司都是国有企业。1990年有国家直接控制的大型公营企业58家,国家控股的大型混合股份公司50家;包括由这些企业派生的子公司在内的国有企业共2268家,在全国企业中其数量占2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25%,职工占7.2%,工业产值占18%,利润占25%。

西欧各国国有经济作为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节作用:

(1)兴建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国家在基础部门和公益事业上投资,是为了明确的社会目标而实施总体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2)为国家构筑基本的、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减少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国有企业多投资于战略部门、高风险部门和投资大、周期长的部门。国家对经济落后地区投资建厂,以缩小地区差距。

(3)平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当私人投资不足,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时,通过国有企业投资,以弥补、引导和刺激市场投资。

(4)扩大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稳定。

在西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国有企业行为的二重目标——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区别得比较清楚。国家既要控制重要部门和实施战略发展规划,又要尽量减轻财政负担和减少行政干预,就得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决定必须占有的行业部门、需要直接控制的企业数量和实施控制的具体方式,以掌握“适度”和符合市场需求关系的“临界点”,在“适度”和“临界点”范围内可以更好地发挥超市场的行政力量的调节作用,并对国民经济运行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间接调控。

垄断性公营企业侧重于控制国防工业和经济命脉(如能源、交通运输、邮政、通讯、航空和金融等),并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如供水、供电、环卫和市政等社会服务性的部门),优先满足社会目标,较少体现利润目标。由于这类企业经济效益偏低,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西欧各国在尽量减少垄断性公营企业的数量。法国政府在1993年以来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对58家公营企业集团中的21家(如罗纳-普朗克化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等)实行私有化,转化成混合股份公司;但仍然保留电力、煤气、煤炭、航空、邮政及电讯等领域的公营企业。1997年对国有铁路运输实施了部分私有化和重组。

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国家参股或控股的混合公司。这类企业自主经营,按照市场法则参加公平竞争,政府不干预企业管理,原则上对其亏损不予补贴。法国国有混合股份公司的行业分布仍然较宽,较多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石化、矿业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有的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2.国有企业产权集中分级所有,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明确

西欧国有企业产权的清晰程度来源于国家对国有资产明确的分级所有,并与该国的财政体制相一致。具体地说,国有资产的隶属关系与该国的预算体制直接挂钩。

法国的财政体制分为中央、省、市镇三级结构。依照法国的预算法和财政法,其预算体系与公共行政机构相适应,按照中央公共行政机构、地方公共行政机构和社会保险机构三种类别,分为中央(或国家)预算、地方预算(包括省和市镇预算)和国家社会预算(单列,其收支由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管理)。法国的中央预算由一般预算、附属预算和国库特别帐户构成。一般预算是中央预算的主体部分,其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其它为国有企业利润分红(上缴经济财政部的国库司)和国外收入等。凡涉及中央一级国有企业的投资计划、资本变动、股权安排、重大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计划,都要报其财产隶属关系所在的经济财政部决策,重大问题还要由内阁会议决定。附属预算是专为政府经营的拥有财务自主权的非法人机构设立的法国特有的一种预算形式,中央一级公益服务性公营企业直属经济财政部的预算司。既要满足这些自给事业的财政需要,使其脱离政府部门和机关,实行经济独立核算,又不和一般预算完全断绝关系,以保证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能依靠一般预算来行使相当的控制。政府要求附属预算做到自行平衡,如有盈余便列入一般预算,如出现赤字则由一般预算给予补贴。

德国分为联邦、州、地方(市、县和乡镇)三级财政体制,中央一级公营企业的财产隶属关系在财政部。英国是两级(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体制,国有企业是两级所有。西欧各国把中央一级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集中放在制定和实施国家财政预算的财政部门,而不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是为了使之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和反垄断,不宜管理国有资产。

与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直接相关的是政府对国营企业领导的人事任命权。国营企业的领导人一般不允许由现职政府官员出任,而是来自企业界。在德国,国营企业领导人由各行业主管部长提名,征得财政部的同意,提交内阁会议讨论后任命。英国国营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由行业主管大臣全权负责。法国国家控股90~100%的国有企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由行业主管部长提名,经与经济财政部协商一致后,由内阁或总理以法令形式任命。对其中不称职者,政府有权予以撤换。但对子公司的领导人选不予干涉。国家控股50~90%的国有企业,政府仍可左右董事长的选举,实际上也是政府部门提名确定的。被委派的董事长和董事一经政府任命,便代表政府承担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的明确责任,政府各主管部门通过严格的监督系统评估其业绩,决定是否继续予以任命或是免职、甚至承担法律责任。董事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同政府有关部门磋商。

3.政府对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和签定契约

西欧各国分行业对国有企业按其垄断性和竞争性实行分类管理,并由法律予以规范。

法国把国有企业分成三类:一类是非法人的公用事业和从事工商活动、具有行政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包括邮电局、国家印刷厂、存款银行以及与地方政府相联系的供水、住宅等管理机构,它们大多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一类是工商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和公营企业,具有法人地位,如法兰西银行、煤矿、森林、电力、化工等支柱行业的企业。实际中上述公益性和垄断性公营企业,都以公法作为法律基础。政府采取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对其财务上的控制十分严格。在投资方面,政府通过设在经济财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组织”确定每年的投资额度,控制企业的借债规模。政府有权决定企业的投资计划、投资方向和提供资金的方式,包括发放贷款、提供补助金等,并通过优惠利率引导企业投资。对于垄断性公营企业的投资,一是控制项目,即划分项目投资额的管理权限,如对国营铁路公司规定投资额在1000万法郎以上的项目均要由经济财政部审批;二是控制投资收益率,如果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大高于资本利率,政府往往予以鼓励;如果低于或接近资本利率,政府的审查就特别严格;三是控制资金来源,垄断性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通常由国家拨款、企业发行债券和企业自有资金组成,政府规定企业的自有资金与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0-30%。另一类是在竞争性行业的国有混合股份公司,按股份法即私法经营,政府管理一般仅限于对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任命和对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实行监督。

市场经济中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各国采用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法国使用两种手段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机制,从1982年起对国有企业实行了法国特有的计划合同制,借以用间接管理取代直接行政管理,目的是通过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针与国家总体目标协调一致。

政府与垄断性国有企业签订3~5年的计划合同,内容有三个方面:(1)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落实政府的政策目标;(2)企业具体的发展计划,包括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财务计划,以及在研究与开发、外贸平衡、维持就业、加强培训、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3)政府作为国家股东对企业应该承担的财政支持和提供的预算资金。对于公用事业和一些垄断性企业(如铁路运输、邮电通讯)的政策性亏损,政府要按计划合同规定的数额予以补贴,超亏部分由企业用自有资金弥补或向银行贷款,政府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其合同程序:一是准备阶段,由企业提出发展计划;二是谈判和签署阶段,由工业研究部、经济财政部、国家计划总署、其它行业主管部的代表同企业代表一起分析和预测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市场前景、货币汇率等,协商双方义务,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同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计划衔接起来,双方代表正式签约;三是实施阶段,合同期内由国家计划总署每年对计划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总结报告。公务员之家

政府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签订2~5年的目标合同,只规定发展战略目标,很少列数字指标。企业在投资上有较大自主权,价格、工资均由企业自行决定。目标合同不具法律效力,政府对违约的企业只能采取撤销企业主要领导人职务的办法。

4.政府对国有企业严厉的监督与稽核——三重监督系统

与任命国有企业领导人相对称的是政府对企业采取严厉的监督和稽查措施。

法国对国有企业有三重监督系统:一是经济财政部的监督,向企业派驻国家监督员,经部长授权行使部长的部分权力,检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二是行业主管部(工业研究部、运输部、邮电部、国防部、国家计划总署)的监督,向企业派出国家稽查员或特派员,专门对企业的技术和投资进行过程监护和事后监督;三是国家审计法院的监督,专有帐目法庭的财务稽查员检查企业的会计帐目,审核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进行效益评估。近年将前两种监督简化为对口监督,即经济财政部主要向金融企业派监督员,各行业主管部接管了对该行业的企业进行经营和财务监督,但重要财务问题仍要向经济财政部报告。这些政府派员列席企业董事会,有发言权,无表决权。另外,议会通过其有关部门审查国有企业的预决算和年终总结,可以针对特定问题设立专门调查或监督委员会,检查某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德国对国有企业有三种监督方式:一是经济审计人的监督,详细检查每个国有企业的原始凭证、年度报告和年终决算,结果上报财政部。二是财政部直接委派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年度财务检查;三是联邦审计署专门稽查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并向国会提出稽核报告。英国政府由运输部、能源部和工业部派出常驻代表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活动进行经常性监督,审计部门派会计总监审计企业帐目,议会通过立法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与控制。可见政府对国有企业建立了严密的监督体系,董事长和总经理可以得到高工资的待遇,但是违法经营、滥用职权或贪污腐败就要受到撤职或司法惩处。

5.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非官员化原则和“三方代表制”

按照英美法系,英国公司的领导体制实行单一委员会制,即只设董事会。国营企业的董事会既是最高权力机构,又是法人代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欧洲大陆法系,德国公司的领导体制实行双层委员会制,即同时设立监事会和董事会。国营企业的监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法人代表并以一个整体作为公司的执行委员会管理公司事务,在董事会内实行主管经理负责制。而法国公司可以自己选择采取哪一种形式,实际当中,法国采取单一委员会制的公司(包括公营企业)居大多数。而且各国的法律都规定了必须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任命经过官方资格认证的、与该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的审计员,作为该公司人在公司内部实施强制性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

为使国有企业领导机构的决策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使决策民主化和体现职工的监督。因此,80年代以来,西欧许多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监督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现代国有企业)特征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

首先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德国政府规定,国有企业最高经营管理人员及其下属不能来自政府机构,称为企业直接经营者的非政府官员化原则。法国法律规定,政府的部长或议员不得参加董事会,或政府官员一旦被任命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便不再担任政府职务。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虽然要由政府委派,但必须按其资历选自企业界,比如法国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都具有毕业于法国高等行政学院和巴黎高等理工学院背景或是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企业界有长期丰富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专家。法国法律规定两千人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它管理机构的董事会必须有享有充分表决权的职工代表,实行“三方代表制”原则,即政府委派的代表、职工代表(其中工会在小公司派出2名,在大公司派出4名)和企业经济关系代表(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银行、律师事务所的代表、管理咨询顾问、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和非竞争性同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董事或经理代表)各占1/3,组成董事会。职工董事可以获得附加工资,董事会可以向董事发放额外的特别服务报酬。德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由政府委派的代表和职代会(或工会)选派的代表组成,拥有两千人以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少数可由工会指定)占1/3,两千人以上的公司须占1/2;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外聘监事即经济关系代表。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中只有股东代表已经是原始概念了。“三方代表制”按照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从法律上做出的定量规范,形成比较完善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并体现当代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趋向。附图表示了政府对国营企业的三重监督和国营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由三方代表组成的制衡机制,由此形成经营与监督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6.国有企业的自治管理和职工参与制

西欧各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实行自治管理。各国的国有企业可以自行设置组织机构。在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上,企业自行制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在财务管理上,竞争性国有企业有较大自主权;在人事管理上,企业有权签订个人合同,解雇或解职各级人员;在工资管理上,在行业协商的总的工资水平范围内,竞争性企业有权提高职工工资和决定奖金等内部分配方式。发展的趋势是国有企业将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西欧各国的法律对股份公司包括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职工不仅有参加民主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力和选派代表参加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权力,还有参与分享利润的权利。法国规定在拥有100名职工的企业中,须实行强制分享利润方案,即设立盈余股份基金,每年依据职工工资名单,将年度红利中一部分划入该项基金。在公司工作三个月以上的职工都有权按照其报酬,在法律规定的最大限额内分享这笔基金。公司还可以把盈余股份按全部支付的股票和债券形式分配给职工,为此公司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其收入在证券交易时购买自有股份。在德国,公司可以通过有条件增加股本方式将新配股分配给公司职工并作为分享盈余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获得自有股方式向职工分配股份;政府用减税的方法鼓励职工拥有股份。

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关系上有根本的不同。然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和改进企业管理。为此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认真实施“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中,根据国情具体规划出国有企业在数量和国有资产额度上应该占有的适当比例和在产业、部门、地区上的适当分布,既要集中力量保证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防和经济命脉的垄断性和公益性行业部门的主导地位和发展规模,也要在竞争性领域对国家参股和控股的国有股份公司做好结构调整。分清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结合国家财政负担和预算能力,适度掌握和发挥各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主导和产业引导的重要作用。要为多数中小国有企业的放开搞活和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它公有制实现形式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2.理顺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实行集中分级所有,明确资产经营责任。不能把国有资产分散到各个条块部门所有而弱化了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经营责任。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统一归口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部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使之与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直接挂钩,才能有效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代表政府行使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免权和监督权。

3.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和建立契约关系。过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简单地采取利润承包的办法,忽视了国有资产运营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针与国家总体目标的协调一致性。随着政府部门转换职能,应尽快实施政企分开和间接管理。尤其对垄断性与竞争性国有企业要依法分类管理,对垄断性和公益性国有独资企业应特殊立法,参考计划合同管理;对竞争性国有股份公司,应按照《公司法》搞好国有股权运作,参考目标合同管理,使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市场规则自主经营。

4.政府对国有企业健全和完善监督体制。政府对企业的资产、经营、财务、技术、投资和效益的监督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和稽查办法,也要不断提高政府官员和稽查人员的素质。国有资产运营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审计署的监督并行,过程监督与事后监督并重。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国有企业的审查和监督作用。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以其艰苦的工作和重要的贡献,应该合法地得到不低于同行业经理工资水平的报酬,同时也要自觉意识到党纪国法的约束和来自政府、社会和职工的严格的监督。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法国市场经济政府管理国有企业

法国等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以私人所有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包括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工会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数量和资产比重虽然不大,但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欧的国有企业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一般称为公营企业或公共企业,相当于我们称谓的国营企业;另一种是国家参股或控股的混合股份公司,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政策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通过国家投资新建、购买私人企业和几次国有化政策建立国有企业,获得了较快经济增长;又通过与国有化相反的几次私有化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尽管私人经济在西欧市场经济中具有主体地位,但在诸多经济领域,尤其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配置和福利与分配目标方面,国有经济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法国等西欧各国及其历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各有特色和侧重,也有较为丰富的带有规律性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1.国有经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节作用

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定义,国有企业是“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

以法国为例,法律规定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和参股与控股30~99%的混合公司都是国有企业。1990年有国家直接控制的大型公营企业58家,国家控股的大型混合股份公司50家;包括由这些企业派生的子公司在内的国有企业共2268家,在全国企业中其数量占2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25%,职工占7.2%,工业产值占18%,利润占25%。

西欧各国国有经济作为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节作用:

(1)兴建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国家在基础部门和公益事业上投资,是为了明确的社会目标而实施总体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2)为国家构筑基本的、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减少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国有企业多投资于战略部门、高风险部门和投资大、周期长的部门。国家对经济落后地区投资建厂,以缩小地区差距。

(3)平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当私人投资不足,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时,通过国有企业投资,以弥补、引导和刺激市场投资。

(4)扩大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稳定。

在西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国有企业行为的二重目标——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区别得比较清楚。国家既要控制重要部门和实施战略发展规划,又要尽量减轻财政负担和减少行政干预,就得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决定必须占有的行业部门、需要直接控制的企业数量和实施控制的具体方式,以掌握“适度”和符合市场需求关系的“临界点”,在“适度”和“临界点”范围内可以更好地发挥超市场的行政力量的调节作用,并对国民经济运行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间接调控。

垄断性公营企业侧重于控制国防工业和经济命脉(如能源、交通运输、邮政、通讯、航空和金融等),并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如供水、供电、环卫和市政等社会服务性的部门),优先满足社会目标,较少体现利润目标。由于这类企业经济效益偏低,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西欧各国在尽量减少垄断性公营企业的数量。法国政府在1993年以来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对58家公营企业集团中的21家(如罗纳-普朗克化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等)实行私有化,转化成混合股份公司;但仍然保留电力、煤气、煤炭、航空、邮政及电讯等领域的公营企业。1997年对国有铁路运输实施了部分私有化和重组。

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国家参股或控股的混合公司。这类企业自主经营,按照市场法则参加公平竞争,政府不干预企业管理,原则上对其亏损不予补贴。法国国有混合股份公司的行业分布仍然较宽,较多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石化、矿业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有的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2.国有企业产权集中分级所有,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明确

西欧国有企业产权的清晰程度来源于国家对国有资产明确的分级所有,并与该国的财政体制相一致。具体地说,国有资产的隶属关系与该国的预算体制直接挂钩。

法国的财政体制分为中央、省、市镇三级结构。依照法国的预算法和财政法,其预算体系与公共行政机构相适应,按照中央公共行政机构、地方公共行政机构和社会保险机构三种类别,分为中央(或国家)预算、地方预算(包括省和市镇预算)和国家社会预算(单列,其收支由专门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管理)。法国的中央预算由一般预算、附属预算和国库特别帐户构成。一般预算是中央预算的主体部分,其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其它为国有企业利润分红(上缴经济财政部的国库司)和国外收入等。凡涉及中央一级国有企业的投资计划、资本变动、股权安排、重大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计划,都要报其财产隶属关系所在的经济财政部决策,重大问题还要由内阁会议决定。附属预算是专为政府经营的拥有财务自主权的非法人机构设立的法国特有的一种预算形式,中央一级公益服务性公营企业直属经济财政部的预算司。既要满足这些自给事业的财政需要,使其脱离政府部门和机关,实行经济独立核算,又不和一般预算完全断绝关系,以保证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能依靠一般预算来行使相当的控制。政府要求附属预算做到自行平衡,如有盈余便列入一般预算,如出现赤字则由一般预算给予补贴。

德国分为联邦、州、地方(市、县和乡镇)三级财政体制,中央一级公营企业的财产隶属关系在财政部。英国是两级(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体制,国有企业是两级所有。西欧各国把中央一级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集中放在制定和实施国家财政预算的财政部门,而不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是为了使之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和反垄断,不宜管理国有资产。

与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直接相关的是政府对国营企业领导的人事任命权。国营企业的领导人一般不允许由现职政府官员出任,而是来自企业界。在德国,国营企业领导人由各行业主管部长提名,征得财政部的同意,提交内阁会议讨论后任命。英国国营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由行业主管大臣全权负责。法国国家控股90~100%的国有企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由行业主管部长提名,经与经济财政部协商一致后,由内阁或总理以法令形式任命。对其中不称职者,政府有权予以撤换。但对子公司的领导人选不予干涉。国家控股50~90%的国有企业,政府仍可左右董事长的选举,实际上也是政府部门提名确定的。被委派的董事长和董事一经政府任命,便代表政府承担经营这部分国有资产的明确责任,政府各主管部门通过严格的监督系统评估其业绩,决定是否继续予以任命或是免职、甚至承担法律责任。董事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同政府有关部门磋商。

3.政府对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和签定契约

西欧各国分行业对国有企业按其垄断性和竞争性实行分类管理,并由法律予以规范。

法国把国有企业分成三类:一类是非法人的公用事业和从事工商活动、具有行政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包括邮电局、国家印刷厂、存款银行以及与地方政府相联系的供水、住宅等管理机构,它们大多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一类是工商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和公营企业,具有法人地位,如法兰西银行、煤矿、森林、电力、化工等支柱行业的企业。实际中上述公益性和垄断性公营企业,都以公法作为法律基础。政府采取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对其财务上的控制十分严格。在投资方面,政府通过设在经济财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组织”确定每年的投资额度,控制企业的借债规模。政府有权决定企业的投资计划、投资方向和提供资金的方式,包括发放贷款、提供补助金等,并通过优惠利率引导企业投资。对于垄断性公营企业的投资,一是控制项目,即划分项目投资额的管理权限,如对国营铁路公司规定投资额在1000万法郎以上的项目均要由经济财政部审批;二是控制投资收益率,如果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大高于资本利率,政府往往予以鼓励;如果低于或接近资本利率,政府的审查就特别严格;三是控制资金来源,垄断性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通常由国家拨款、企业发行债券和企业自有资金组成,政府规定企业的自有资金与投资总额的比例为20-30%。另一类是在竞争性行业的国有混合股份公司,按股份法即私法经营,政府管理一般仅限于对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任命和对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实行监督。

市场经济中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各国采用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法国使用两种手段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机制,从1982年起对国有企业实行了法国特有的计划合同制,借以用间接管理取代直接行政管理,目的是通过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针与国家总体目标协调一致。

政府与垄断性国有企业签订3~5年的计划合同,内容有三个方面:(1)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落实政府的政策目标;(2)企业具体的发展计划,包括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财务计划,以及在研究与开发、外贸平衡、维持就业、加强培训、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3)政府作为国家股东对企业应该承担的财政支持和提供的预算资金。对于公用事业和一些垄断性企业(如铁路运输、邮电通讯)的政策性亏损,政府要按计划合同规定的数额予以补贴,超亏部分由企业用自有资金弥补或向银行贷款,政府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其合同程序:一是准备阶段,由企业提出发展计划;二是谈判和签署阶段,由工业研究部、经济财政部、国家计划总署、其它行业主管部的代表同企业代表一起分析和预测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市场前景、货币汇率等,协商双方义务,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同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计划衔接起来,双方代表正式签约;三是实施阶段,合同期内由国家计划总署每年对计划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总结报告。

政府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签订2~5年的目标合同,只规定发展战略目标,很少列数字指标。企业在投资上有较大自主权,价格、工资均由企业自行决定。目标合同不具法律效力,政府对违约的企业只能采取撤销企业主要领导人职务的办法。

4.政府对国有企业严厉的监督与稽核——三重监督系统

与任命国有企业领导人相对称的是政府对企业采取严厉的监督和稽查措施。

法国对国有企业有三重监督系统:一是经济财政部的监督,向企业派驻国家监督员,经部长授权行使部长的部分权力,检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二是行业主管部(工业研究部、运输部、邮电部、国防部、国家计划总署)的监督,向企业派出国家稽查员或特派员,专门对企业的技术和投资进行过程监护和事后监督;三是国家审计法院的监督,专有帐目法庭的财务稽查员检查企业的会计帐目,审核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进行效益评估。近年将前两种监督简化为对口监督,即经济财政部主要向金融企业派监督员,各行业主管部接管了对该行业的企业进行经营和财务监督,但重要财务问题仍要向经济财政部报告。这些政府派员列席企业董事会,有发言权,无表决权。另外,议会通过其有关部门审查国有企业的预决算和年终总结,可以针对特定问题设立专门调查或监督委员会,检查某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德国对国有企业有三种监督方式:一是经济审计人的监督,详细检查每个国有企业的原始凭证、年度报告和年终决算,结果上报财政部。二是财政部直接委派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年度财务检查;三是联邦审计署专门稽查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并向国会提出稽核报告。英国政府由运输部、能源部和工业部派出常驻代表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活动进行经常性监督,审计部门派会计总监审计企业帐目,议会通过立法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与控制。可见政府对国有企业建立了严密的监督体系,董事长和总经理可以得到高工资的待遇,但是违法经营、滥用职权或贪污腐败就要受到撤职或司法惩处。

5.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非官员化原则和“三方代表制”

按照英美法系,英国公司的领导体制实行单一委员会制,即只设董事会。国营企业的董事会既是最高权力机构,又是法人代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欧洲大陆法系,德国公司的领导体制实行双层委员会制,即同时设立监事会和董事会。国营企业的监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法人代表并以一个整体作为公司的执行委员会管理公司事务,在董事会内实行主管经理负责制。而法国公司可以自己选择采取哪一种形式,实际当中,法国采取单一委员会制的公司(包括公营企业)居大多数。而且各国的法律都规定了必须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任命经过官方资格认证的、与该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的审计员,作为该公司人在公司内部实施强制性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公务员之家

为使国有企业领导机构的决策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使决策民主化和体现职工的监督。因此,80年代以来,西欧许多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监督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现代国有企业)特征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

首先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德国政府规定,国有企业最高经营管理人员及其下属不能来自政府机构,称为企业直接经营者的非政府官员化原则。法国法律规定,政府的部长或议员不得参加董事会,或政府官员一旦被任命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便不再担任政府职务。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虽然要由政府委派,但必须按其资历选自企业界,比如法国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都具有毕业于法国高等行政学院和巴黎高等理工学院背景或是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企业界有长期丰富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专家。法国法律规定两千人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它管理机构的董事会必须有享有充分表决权的职工代表,实行“三方代表制”原则,即政府委派的代表、职工代表(其中工会在小公司派出2名,在大公司派出4名)和企业经济关系代表(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银行、律师事务所的代表、管理咨询顾问、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和非竞争性同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董事或经理代表)各占1/3,组成董事会。职工董事可以获得附加工资,董事会可以向董事发放额外的特别服务报酬。德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由政府委派的代表和职代会(或工会)选派的代表组成,拥有两千人以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少数可由工会指定)占1/3,两千人以上的公司须占1/2;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外聘监事即经济关系代表。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中只有股东代表已经是原始概念了。“三方代表制”按照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从法律上做出的定量规范,形成比较完善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并体现当代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趋向。附图表示了政府对国营企业的三重监督和国营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由三方代表组成的制衡机制,由此形成经营与监督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6.国有企业的自治管理和职工参与制

西欧各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实行自治管理。各国的国有企业可以自行设置组织机构。在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上,企业自行制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在财务管理上,竞争性国有企业有较大自主权;在人事管理上,企业有权签订个人合同,解雇或解职各级人员;在工资管理上,在行业协商的总的工资水平范围内,竞争性企业有权提高职工工资和决定奖金等内部分配方式。发展的趋势是国有企业将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西欧各国的法律对股份公司包括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地位和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职工不仅有参加民主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力和选派代表参加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权力,还有参与分享利润的权利。法国规定在拥有100名职工的企业中,须实行强制分享利润方案,即设立盈余股份基金,每年依据职工工资名单,将年度红利中一部分划入该项基金。在公司工作三个月以上的职工都有权按照其报酬,在法律规定的最大限额内分享这笔基金。公司还可以把盈余股份按全部支付的股票和债券形式分配给职工,为此公司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其收入在证券交易时购买自有股份。在德国,公司可以通过有条件增加股本方式将新配股分配给公司职工并作为分享盈余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获得自有股方式向职工分配股份;政府用减税的方法鼓励职工拥有股份。

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关系上有根本的不同。然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和改进企业管理。为此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认真实施“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中,根据国情具体规划出国有企业在数量和国有资产额度上应该占有的适当比例和在产业、部门、地区上的适当分布,既要集中力量保证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防和经济命脉的垄断性和公益性行业部门的主导地位和发展规模,也要在竞争性领域对国家参股和控股的国有股份公司做好结构调整。分清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结合国家财政负担和预算能力,适度掌握和发挥各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主导和产业引导的重要作用。要为多数中小国有企业的放开搞活和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它公有制实现形式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2.理顺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实行集中分级所有,明确资产经营责任。不能把国有资产分散到各个条块部门所有而弱化了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经营责任。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统一归口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部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使之与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直接挂钩,才能有效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代表政府行使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免权和监督权。

3.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和建立契约关系。过去,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简单地采取利润承包的办法,忽视了国有资产运营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针与国家总体目标的协调一致性。随着政府部门转换职能,应尽快实施政企分开和间接管理。尤其对垄断性与竞争性国有企业要依法分类管理,对垄断性和公益性国有独资企业应特殊立法,参考计划合同管理;对竞争性国有股份公司,应按照《公司法》搞好国有股权运作,参考目标合同管理,使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市场规则自主经营。

4.政府对国有企业健全和完善监督体制。政府对企业的资产、经营、财务、技术、投资和效益的监督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和稽查办法,也要不断提高政府官员和稽查人员的素质。国有资产运营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审计署的监督并行,过程监督与事后监督并重。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国有企业的审查和监督作用。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以其艰苦的工作和重要的贡献,应该合法地得到不低于同行业经理工资水平的报酬,同时也要自觉意识到党纪国法的约束和来自政府、社会和职工的严格的监督。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篇10

下面,我代表集团公司第五届党委向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工作回顾

第五次党员会召开至今,已历时六年有余。此间,正值全面落实“十五”规划、国家加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紧抓机遇,积极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改革创新,奋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1、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第五届党委在任职期间,积极带领党员干部和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应对市场变化,开创了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期间,完成建安产值由1999年的3.8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05亿元,增长了134%;开复工面积由54.7万平方米增长到144.73万平方米,增长了156%;承接区域外的工程量由15万平方米增长到59.72万平方米,增长了298%;上缴税金由1568万元增长到3687万元,增长了135%。六年累计完成建安产值46.6亿元,上缴税金1.4亿元,三费收入8317万元;实现开复工面积697.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4.6万平方米。集团公司还被兴区命名为重点企业,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兴区“纳税先进单位”。

2、工程创优成效显著。“创精品、创名牌”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不论工程小,都要争创精品”是我们坚持诚信服务的一贯要求。为了有效地实施创优目标,集团公司先后研究制定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创优工程管理办法》和严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手册》,并严格落实创优工程的奖励措施。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出资1100余万元作为优质工程奖励资金,激励着广干部职工开展了质量创优比拼,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创优新局面。六年来,我们共创出结构“长城杯”23项、竣工“长城杯”6项、“兴杯”88项。特别是2005年,创“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工程4项,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在全市郊区县建筑企业20个获奖项目中占20%;创“市(竣工)长城杯银质奖”工程1项;创“兴杯”金杯工程17项、银杯工程4项,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占公司全年竣工面积的66.1%。此外,四分公司施工的北京世纪风景住宅小区e区工程,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创出了小区群体结构“长城杯”,还通过了小区群体竣工“长城杯”的检查,在我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3、安全文明生产屡创佳绩。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年年初与下属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年终进行严格考核,不断完善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工作,先后制订了《文明安全施工达标工程标准》、《文明安全工地申报检查管理办法》、《文明安全工程奖励办法》等文件,积极参与市、区“安康杯”竞赛和“文明安全工地”创建活动,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强化现场检查指导,加奖励力度,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几年来,共创出市级文明安全工地45项,区级文明安全工地57项,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

4、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兴集房地产开发公司是集团发展的重要支柱,五年前成功地组织了福苑小区的开发,淘到了第一桶金。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了建筑业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业的发展,但兴集开发的同志们积极努力地工作,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兴集开发公司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个多亿,上缴税金3131万元。去年,由兴集开发公司直接投资的泰中花园拍卖项目,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已进入售房阶段,预计该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瀛海分公司开发的玉?园项目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实现了周年开竣工,当年售罄,给××和兴集创造收益650万元。由于该项目的实施,为兴集开发公司二级资质顺利年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几年来,集团公司认真落实每年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力发展生产的同时,职工人均年收入也逐年提高。1999年职工年人均收入为8797元,2005年提高到27857元,比1999年增长了217%。自2001年底改制以来,集团公司现已有245名职工入了股,四年为股东分得红利共1020多万元。此外,公司还为374名员工办理了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下属单位为员工办理保险的办法,力争逐步全面推行员工保险制度。

(二)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1、改制工作基本完成。改革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提高。2001年底,集团公司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改制,初步建立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通过了企业章程和改制决议,领取了新的营业执照。2005年8月,经过进一步地工作,企业完全从区委区政府的管理序列中脱离出来,这意味着××集团已全面完成了由“集体所有制”向“股份制”的转变。此外,为了提高集团本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司机关进行了改革。采取考试、干部群众评议和个人答辩竞争上岗相结合的方式,精兵简政、机构重组。将原有的12个科室,合并为5个部门,即工程部、行政部、经营部、企管部、财务部,后又增设了法务部,进一步理顺和简化了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资质再度晋升。近几年来,××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02年企业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企业资质就位。2004年12月,市政施工和装饰施工又分别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企业资质实现了三个“一级”,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保障。此外,集团试验室在取得了北京市建委批准的建设工程见证检测权之后,2005年又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能力认可委员会的评审,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一体三标”有效运行。集团公司自取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科学管理方法,先后又取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并对三个体系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一体三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继三个管理体系整合之后,集团公司借机加“贯标”工作力度,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广三个管理体系应用于施工项目,加培训和内审力度,为项目的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科技攻关成绩突出。科技创新是集团公司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增强了全员的质量意识,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目前,已有150多个qc小组进行了登记注册,为集团创造经济效益达900多万元。其中,有16个小组获部级优秀小组,11个小组获建设部级优秀小组,50多个小组获市级优秀小组。集团公司还被评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此外,公司还组建了青年突击队,他们主动承担“急、难、险、重、新”的施工任务,目前的12支青年突击队已成为企业发展强的生力军。

5、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一是项目管理抓典型。我们以项目管理为依托,以项目成本控制为重点,突出“效益”中心,力推广一分公司王永强、四分公司李文来和十一分公司康桂海项目部成本管理经验,增强了成本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二是总部管理重科学。我们还突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积极引进现代科学管理设备,先后为集团各部门购买了财务、预算、人事和材料管理系统等办公软件,不断推进集团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信息化、现代化。公司财务管理已连续三年被命名为“银行信用等级aaa”级企业。三是物业管理讲文明。兴集物业管理中心多年来,本着“文明上岗、满意业主”的服务宗旨,在福苑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被市、区有关单位命名为“首都文明单位”、“花园式住宅小区”“北京市优秀管理小区”等称号。四是诚信管理创佳绩。我们始终恪守“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承诺,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守信企业”,并入选为国家工商总局全国1000家“重合同、守信誉”企业之一;2005年,又被评为“中国诚信单位”。

(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队伍不断壮和优化。

集团公司为了解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一是培养和提拔优秀人才。近几年来,我们不断从企业内部原有人才队伍中,提拔任命年轻有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例如:六分公司(原直属一处)经理谷秉生同志,创出了公司第一项“长城杯”工程,为集团积累了量的财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初,该同志已被推选为集团公司总经理。此外,我们还先后提拔任命王连明、屈立国等20多名年轻有为的同志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二是优化人才结构。公司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内退制度,实施优胜劣汰,使本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更为合理。自2002年以来,先后有9名同志办理了内退手续,有近20名同志进行了岗位交流。目前,企业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500多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有180多人;取得一、二级建造师的有50多人;持有项目经理证的有170多人。三是公开面向社会和学校招聘人才。我们先后聘用了十几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并多次到内蒙古农业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四川职业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引进2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被分配到相应的岗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现绝多数已成为集团公司的骨干力量。

通过这些途径,很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了“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劲足”。目前,集团公司“塔型”人才结构正在形成。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员工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几年来,集团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干部员工,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采用党委中心组、专家、教授讲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西柏坡”、“南街村”先进村党支部参观学习,邀请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到集团讲学,还组织广干部员工集中学习了余世维博士的《赢在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电教讲座等。另外,每年结合年终总结,组织中层干部到外地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先后到青岛“海尔”、天津“宝成”等地参观学习,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集团党委努力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力弘扬“讲局、讲团结、讲党性、讲纪律”的精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广党员和员工同心协力,防控工作措施得力,所属企业、在施工程的64个项目部约一万余人无一例感染“非典”病例,出色地战胜了“非典”疫情。兴集物业管理中心党支部还被评为“兴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一公司施工的兴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工程项目部,被授予“北京市建委系统防控非典英雄集体”的光荣称号。

三是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党员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去年,集团党委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时间跨度、规定动作多、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各级党组织按照“两不误、互促进”的要求,在加紧施工的同时,紧锣密鼓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全体党员和广干部员工普遍受到了一次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做好日常基础工作,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集团公司党委不断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坚持党委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及时为党员办理调入调出手续,认真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在保证党员质量的同时,不断把党员队伍发展壮。几年来,共发展新党员57名,新增设党支部4个,任命了4名党支部记,目前集团公司共有党员215名、党支部14个。这支较为庞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将为××集团今后的发展起到强的推动作用。

(五)努力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展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力宣传“科学、实干、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并对其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新的内容,提出了“优质、高效、诚信、创新”的工作方针,并结合“2∶7∶1”的管理模式和“海尔集团”诚、快、新的经营理念,充分地进行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工会和共青团举办职工体育竞赛、组织××歌舞团到施工现场进行慰问演出等活动,起到了凝聚人、鼓舞人、引导人和教育人的作用。公司还独家赞助兴区第十四届西瓜节型文艺晚会;出资40多万元为贫困村改造低压供电线路和街道;在抗击“非典”期间,向白衣战士捐款20万元等。此外,集团公司先后对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了专业设计,统一了企业标识,制作了量的宣传用品;加了重点工程、窗口工程的现场宣传力度;还创办了《××简讯》,目前已经印发了46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加快信息无纸化办公的进程,此后又对进行了改版升级,开发了局域网办公系统,实现了网络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2000年以来,在广党员干部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此文来源于是文秘家园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里,我代表集团党委,向广党员干部和员工,向关心支持集团发展的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集团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几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驾驭市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经营机制和运行方式有待于研究,企业竞争优势还不十分明显,资源配置有待优化,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人才储备不足,与企业做做强做优的目标相距较远,人才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四是企业内部改制需进一步深化,责权利关系和风险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五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二、今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后几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战略眼光,从更范围更宽视野把握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准确判断,以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总的发展思路是:今后的三年里,我们要力加强企业管理,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加科技投入和智力投资,争创国优和“鲁班奖”,努力煅造实体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还要强调指出,在发展建筑业的同时,要倾力发展开发业,一定要开足马力把房地产开发开起来,要形成“建筑业聚人气、房地产聚财力”的双赢格局。要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以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建筑装饰、市政施工、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设备安装、建筑专业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奋斗目标是:建筑业三年完成产值30亿元,实现开复工面积450万平方米;创出一项“鲁班奖”,创市级“长城杯”20项、“兴杯”工程60项;创市、区级文明安全工地50项;到2008年,具有、中专学历以上人数占到员工总数的8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人,国家一级建造师60人;争取实现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房地产开发要下力运作1~2个效益好的开发项目,争取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兼顾员工的切身利益,要适度提高工资和股份分红,完善养老保险和解决好职工关心的问题,创造一种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保持××集团强的发展后劲。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努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经营力度。要力拓展经营领地,开辟新的经营空间,不断扩经营规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施战略性联合,积极开展资本联合、投标合作和分包合作,特别要加技术含量较高项目上的合作,以此来拉动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深化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责任目标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要力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推行奖优罚劣的措施,严格落实创优目标责任制,特别要在形象工程、群体工程和体量的公建项目上下功夫,争取三年内实现“鲁班奖”零的突破。三是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要立足施工现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上远程管理;加科技投入,完善以总工程师为主导的科技管理体系,鼓励创新科技成果,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经营管理机制。四是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加速人才开发,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环境造就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制定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参照市场水平,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对两级管理部门员工实行岗薪制;加员工培训力度,创建学习型企业。五是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用先进文化塑造企业形象,用企业精神鼓舞员工士气,用时代特色创新经营理念,用人文思想增添企业魅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坚持积淀企业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搞好形象工程,加强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六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制。进一步明确总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的责权利关系,加内部整顿力度,强化实体企业管理,力扶持和发展优良企业和优良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保证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三、今后三年党建工作主要任务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全局。今后,我们要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思想的理解,着重培养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坚持联系企业实际,学以致用,真正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提高素质、谋求发展的过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推进企业发展。

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班子建设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今后,我们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坚持“德才兼备”标准,优化班子结构,尽快把那些政治成熟、技术过硬、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尤其要注重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项目部领导班子,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艰苦条件下进行实践锻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三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党的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推行项目党建活动,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的工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要继续实施“推优”入党工作,注重吸收优秀知识分子、生产经营一线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青年员工入党,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组织中来。

四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培育核心理念、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内涵,要着力加强企业品牌的宣传,扩宣传效果,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另外,还要认真开展践行“八荣八耻”的学习活动,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练就一支步调一致敢打硬拼、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