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革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4:04:19

银行革新

银行革新范文篇1

一、资产证券化与影子银行兴起

“影子银行系统”(TheShadowBankingSystem)的概念最早由麦卡利(McCulley,2007)提出,之后在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讨论中被广泛使用。但对于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一致的定义,并且常与“平行银行系统”(ParallelBankingSystem)和“证券化银行系统”(SecuritizedBankingSystem)混用。例如,瑞克(Ricks,2010)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那些在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保障之外从事信用期限转换(maturitytransformation)中介活动的金融机构。波萨尔(Pozsar,2010)的定义更宽泛一些:影子银行是那些从事信用转换(credittransformation)、期限转换(maturitytransformation)和流动性转换(liquiditytransformation)等金融中介活动,但没有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和公共部门(政府或存款保险机构)信用保证的金融中介机构。影子银行通过一条很长的信用媒介链条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影子银行体系,使用广泛的证券化和担保融资技术从事信用中介活动。尽管这两个定义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揭示了影子银行的本质特征:具有传统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但在金融安全网(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的保护之外。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特殊目的公司(SPV)、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政府支持企业(如美国“两房”)等都属于影子银行。有些影子银行的产生是为了规避监管,但也有一些影子银行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上个世纪末以来,资产证券化作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推动美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子银行随之发展和壮大。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流通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一个由发起人、SPV、承销商、投资银行、信用增级或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托管人、投资者等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过程。最早被证券化的资产是美国的银行和储蓄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产品就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此后,市场又推出了种类繁多的资产支持证券(ABS),标的资产包括:汽车消费贷款、学生贷款、信用卡应收款、贸易应收款、设备租赁费、基础设施收费、保险费收入、中小企业贷款等等。一切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成为证券化的标的,“如果你有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句华尔街流行语生动地表明了资产证券化的广泛流行。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美国市场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发行额为19878亿美元,其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额为12531亿美元,二者合计32409亿美元,占当年全部证券发行额的52%,这一比例比1996年上升了20个百分点(见表1)。资产证券化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培育了一个庞大的影子银行系统。图1是美国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的比较,影子银行没有明确的统计口径,这里包括了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共同基金和ABS发行商等几类主要的影子银行。从图中可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到2006年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传统商业银行。

二、美国影子银行的信用中介过程与特点

传统银行体系中,一家银行就能完成“吸储放贷”的信用中介功能,但在影子银行系统中要经过一系列步骤才能实现,每一个步骤都对应着特定的影子银行和融资技术。波萨尔(2010)把影子银行系统的信用中介过程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见表2)。这是一个说明性的例子,具体的过程可能超过也可能少于这7步。一般来说,贷款的质量越差,需要经历的环节越多。通过这一过程,一些风险较高的长期贷款(如次贷)被转化为看上去毫无信用风险的短期、类现金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影子银行的运行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依赖批发性短期融资。影子银行主要通过发行货币市场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回购交易在货币市场进行批发性短期融资。在美国货币市场上,除了财政部、州政府、市政府和房地美、房利美等政府设立机构,影子银行是最主要的借款人。影子银行的负债以商业票据、回购、银行间贷款等短期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辅以少量的长期债务和股本。在资产方,除了期限很短的隔夜贷款、逆回购等,大多是期限相对更长的资产。相对国债等高流动性产品来说,这些资产的流动性较差。以雷曼兄弟2007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为例(见表3),该公司第一大融资来源是通过证券抵押融入的资金,期限通常是1-2天,长期债务的占比只有18%。主要资产是做多头寸(持有的金融产品存货)和抵押融出资金,其变现能力取决于市场状况。第二,高杠杆运作。影子银行没有传统银行的资本金监管要求,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很多机构的杠杆率高达30倍以上(见表4)。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艾德里安和申,2010),资产价格越高,通过资产抵押可以融入的资金越多,资产负债表越膨胀。一旦资产价格步入下行通道,影子银行不得不收缩资产负债。当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影子银行将陷入危机。第三,交易在场外进行。影子银行的融资和投资活动大都在场外柜台市场进行,交易结构复杂,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监管。

三、影子银行与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依赖短期融资支持长期资产和高杠杆化运作的模式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正如存在“短存长贷”期限错配的传统商业银行会被储户“挤兑”,如果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子银行也会遭到“挤兑”。高杠杆率使影子银行不得不通过收缩资产负债表应对“挤兑”,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将造成一个自我强化的资产价格下降循环,最终演化为危机。假设市场谣传一家影子银行A的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它的债权人要么要求收回贷款,要么要求A增加抵押品。为此,A必须收回自己的短期债权或者出售资产。A向B、C追偿债权又将迫使B、C向它们的债务人追索债权或出售资产,从而在整个体系产生连锁反应。“挤兑”风险的上升使金融机构争相“储存”流动性,一方面使国债等高流动性产品价格上升,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将造成抵押融资的折扣率不断上升,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收缩。问题机构不得不进一步抛售资产,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由于金融机构之间联系紧密,越来越多的机构被卷入,最终演化为系统性风险。戈登和莫特里克(Gordon和Metrick,2010)认为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回购交易市场上的挤兑造成的:“次贷市场的问题怎么会产生系统性的危机?我们的答案是:回购交易市场出现挤兑。回购交易市场的投资者对于交易对手承担的次贷风险情况不清楚,导致大家担心抵押品,特别是非次贷抵押品的流动性也会出现问题。于是回购折扣率(haircut)上升,这相当于银行体系的‘挤兑’。”2010年9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对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证词中这样描述此次危机的触发和传导过程:房价下跌导致次贷的预期损失增加,谨慎的投资者不断抽回资金,即使那些与次贷无关的结构性融资工具也遭到挤提。资金压力传导到这些融资机构的发起者或提供融资保证的大银行。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成本上升、难度增加。接下来,全球货币市场情况更加不稳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功能发挥产生更严重的威胁,银行收缩对实体经济的贷款,这对金融市场和机构造成的破坏远大于次贷损失本身。最终,次贷危机演化为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四、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日益庞大,在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却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标准和体系。金融危机促使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2010年7月美国通过的《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中,涉及影子银行监管的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将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联储的监管范围法案规定,被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StabilityOversightCouncil)认定对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由美联储负责监管,这些机构和资产在5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控股公司在资本金要求、杠杆率限制、流动性要求、短期债务限制、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适用比其他同类机构更严格的审慎监管标准。美联储对这些机构有检查权。

(二)将对冲基金等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在原来的监管法律框架下,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可以利用相应的条款豁免监管。例如,《1933年证券法》特许私募方式汇集资金的机构投资者享有豁免权,免予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1940年投资公司法》规定投资者少于99人的私募基金可以豁免注册登记。《1940年投资顾问法》规定,委托客户少于15人的投资顾问免予注册。新法案废除了现行的投资顾问注册豁免条例,要求管理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上的私募基金作为投资顾问向SEC登记,并有义务披露相关信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或评估系统性风险的需要,SEC或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可以要求它们披露资产管理额、杠杆(包括表外杠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交易和投资头寸、估值方法、持有的资产类型及其他必要信息。

(三)对金融机构的自营交易及其与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影子银行的联系做出限制银行的自营交易许可范围包括:政府及政府设立机构发行的证券,为对冲某些头寸风险进行的交易,向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投资公司的投资。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受到严格限制,投资的总规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级资本的3%,对单一基金的投资要在基金成立1年(经联储批准可以延长到3年)之内缩减到不超过基金所有者权益3%的水平。对于联储监管的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自营交易、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将受到额外的资本要求和数量限制。

(四)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监管

银行革新范文篇2

在农村商业银行中,有效的财务管理是增强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的成本、费用、预算、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外部的经济资金的组织、规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内外部一系列活动的管理从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

一、财务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地位

从农村商业银行日常运营管理的角度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保证银行实现效益最大化及经营活动最优化的重要保证。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促进银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促进银行提高经营效益,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随着目前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局势逐步加剧,致使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在逐渐缩小,与之而来的风险在不断扩大。为了能够使农村商业银行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环境,银行必须要对目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创新,转变战略发展思想和目标,重新制定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以便降低费用开支和成本预算,增加运营收益,控制防范风险,最终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和实力,使农村商业银行得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当属其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职能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财务部门只重视财务核算,却忽视决策支持,只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成本控制,导致其管理职能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财务资金的投放管理不严谨,造成资金的过度浪费;财务管理中对于资金的使用把控不严,没有科学的方法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各部门的成本开支不断增多,营业所得的收入出现跑冒滴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二)成本核算没有科学的方法作为支持

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方法非常简单,还在使用增量预算法,以过去的数据作为基础,进行费用预算的逐年递增,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核算方法,对于过去不合理的费用给予承认,最终造成预算的浪费,与实际相互脱节。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进展迟缓

财务信息化进展迟缓,网络资源开发滞后,内部信息没有统一标准,造成无法共享;缺乏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优秀管理人才;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实现财务信息对财务管理的保障作用。

(四)对于成本的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控制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不设立单独的成本管理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就被分解给财务部门、行政部门及其他办公部门。由财务部门对银行的费用预算进行分析和管控调整,由业务部门负责所涉及到业务范畴的成本控制。因此,这种将成本分散管理控制的方法势必会造成银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混乱。

三、完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建议

(一)扩充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内容

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现状拓展财务的管理范围,将财务管理落实到银行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负债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及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管理。把财务管理落实到银行整个运营过程中,包括银行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等等全部与财务管理进行挂钩,使得财务管理同银行日常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全面运用财务的计划分析管理和控制监督功能,从根本上实现财务管理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指导作用。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1.健全财务部门体系,增设除财务、出纳和会计以外的财务岗位,如:财务数据分析员、电算信息管理员、预算决算编制员等。调动全部财务人员投入到财务管理中去,认真的进行预算、分析、控制和核算,制定科学细致的财务管理流程,细化管理方法,规范具体操作细则。

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农村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方面的垂直管理,实行双线负责制,对于财务领导人进行垂直管理。财务部门的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勇于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支持创新式的财务管理变革。

(三)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前提,对企业的人力成本、物资成本、信息成本进行整合,做出全面预算管理,从而保证实现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农村商业银行对未来竞争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确定适当的授权和分权,明确战略业绩的评价,从而实现银行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及战略目标的达成。全面预算管理要求把银行经济运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所有项目的收支预算都要细分到每个月。利用财务软件,把过去的年度预算,细分到季度和月度预算,把固定预算改成滚动预算,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有秩序规范化的运行,预算人员要加强学习最新的预算编制方法。

(四)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高效性的重要手段,建立财务信息化就是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增进财务的现代化管理,提升财务的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的工作质量。财务部门在进行日常核算时,工作量极大且较为复杂,往往手工做账比较耗费时间,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握财务软件功能,稍一疏忽,就会出现错误,如不能及时发现加以修正就会导致成本数据错误,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最新财务软件,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进而优化财务核算,保证财务信息的正确性,为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提供稳定的信息平台。

(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对于当今日新月异的商业市场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相互制约的岗位机构,制定互相制约的硬性制度,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财务检查队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财务收支、资金支取部门、机构和岗位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例如对资金出纳、划拨环节和岗位,设备用品采购环节和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和异常交易等环节进行有力的监管;实行财务审计制度和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对于日常的办公用品、印刷品、宣传品的购买及会议经费、汽车养护维修和固定设备投资进行审计监控管理,制定制约和监督机制,防微杜渐,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银行财产安全。

银行革新范文篇3

银行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拓宽业务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创造出更多、更新的金融产品,更好的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实现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

按照国际通行原则,一般在评价一家银行或一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时,主要是通过分析银行的收入结构来获得其金融创新水平高低的结论。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甚至还不到30%,还有相当多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1位数徘徊。显然,从当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和能力来看,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大背景之下,中国银监会开始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起草纳入议事日程。

金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银行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包括划向政策性业务转变、去除不良资产、改其结构形式以及促其上市等等。当前,在国内国际的竞争环境中,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越来越市场化,并且越来越看重金融创新的作用,他们在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全面指引下,充分运用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提升自己走向国际金融舞台的核心竞争力。例如:

工行:金融创新再造中国银行业“大哥大”

对于工行这样一家银行信贷业务长期饱满,即使不创新也饿不死的银行来说,对于“创新”难免前瞻后瞩。因此对工行而言,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是创新,是如何引导其广大员工改变其保守的观念。

怎样推动金融创新?工行以个人金融业务作为突破口,改变“一人存款三人服务”的旧式储蓄模式,以电子金融创新来主导这项业务,储蓄业务实现电子化,劳动组织形式实现柜员制。2007年,工行把个人金融推向更深层次的创新和变革,利用“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高新技术,实现“身边银行”到“家中银行”的转变。

对老百姓而言,工行是“身边的银行”,越多越好。但对工行经营而言,过于庞大的网点数量却是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在面对中外股东追求最大利润的压力下,投入产出的最大边际效益,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各大银行全力争夺零售业务市场份额最大化的竞争中,工行坚持把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金融创新作为制胜“武器”,通过制定对核心客户的优惠指导价格、贷款审批流程等用精细化的创新模式来指导管理,以“创新求变”来保持国内“第一零售银行”的地位不动摇。

2007年工行在金融创新上做的另一篇好文章,是以金融产品创新来破解小企业贷款难题。

工行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开展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实施融资产品与投资银行产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综合营销,通过打造对小企业金融产品线的融资品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产品系列,在满足了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多样化理财需要的同时,也为工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市场良机。

工行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引领下,通过金融创新能力凸显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引导力。工行对此总结为用金融创新来保持“再造工行”的创新冲动,目标就是超越工行国内第一的极限,再造世界级的中国银行业老大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

在西方经济学阵营中,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利弊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因为商业银行创新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并且受制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但是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银行创新利大于弊。从创新主体看,商业银行只有当预期创新能为其带来净收益时才会从事创新活动;从社会效果看,商业银行创新不仅增强金融活力和渗透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场机制的灵敏度和作用力,有力推动经济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少数经济学家如亨利?西蒙斯则认为商业银行创新的弊远大于利,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利是眼前的,而弊却是长远而深重的。

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大方向上看,当代商业银行创新虽然有利有弊,而且利弊作用都放大了,但其利始终占主导地位。用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和高水平,就不可能使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巨大的能量和贡献。而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的弊端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弊端是可以通过不同创新活动予以克服或减轻的。

三、国外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市场,同时又给金融机构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全球金融领域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为了应对这种动荡不安的现状而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一个金融体系不断成长、创新的过程。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就是指是指金融机构内部要素的变革。自现代银行出现以来,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还是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系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创新。本文所涉及的金融创新是指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主要包括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以及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以60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流动的加快为背景,以七、八十年代的放松管制为契机,一直保持常盛不变的势头。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围绕着表外业务、筹资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三个方向迅速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创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趋势:1.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2.表外的重要性日趋增强。3.融资方式证券化。4.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

四、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好利器便是金融产品创新。想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在新产品开发上抢占先机。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想,金融产品创新的竞争形势将会十分的激烈,脚步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被人家远远甩在脑后。纵观西方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史,从上世纪60年代的避管型创新,转嫁风险创新,防范风险创新等等,到如今西方金融产品各种各样的创新并举,可以看出历史的积淀和各个阶段创新产品的延续性对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具有多么巨大的意义。我国的商业银行仅有十多年历史,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业性银行转变为现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商业银行,所以在经营管理方面、银行技术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有很多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许多不良资产的问题,如自有资本金不足、坏帐、呆帐等等,承受风险能力很差。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十分不利于金融产品开展创新。中国加入WTO组织,全面履行对WTO的承诺,标志着中国经济金融将全面彻底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将同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这种竞争无疑会非常的激烈。创新能力的差距是中外资银行之间最大的一个差距。一般来说,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其收入结构中体现出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程度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业务多元化。

从过去单一的银行业务发展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基金、租赁等多种业务,这样一来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基本上满足。银行业务也从存款、贷款、汇款三大传统业务发展为贷款、本外币存款、结算、证券、信用卡、外汇业务以及、委托、咨询、保管、评估等多种服务性业务并存的新局面;资产业务从工商企业流动资金信用贷款发展到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款、按揭贷款、贸易循环授信等;中间业务从传统的汇兑结算扩大到银行卡、代客理财、代收代付、代卖保险与投资基金、代售国债等新业务。

(二)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

1979年至1983年,我国恢复和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管理与运作相分离的二级银行体系,1986年,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重新开业,1987年,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发起建立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成立,此后,第一家由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也开始营业,其余十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进入我国金融体系;1990年,我国先后成立了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从此证券公司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4年又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民生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1997年底,有74家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营业;1999年,又先后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初步完善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五、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金融产品研发、交易和风险管理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需要有精通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的。例如,银行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沟通合作是需要依靠既精通信息技术,又要懂得银行业务的人才,为客户提供个性服务,量身定制理财产品需要有专业的个人理财师。另一方面来看,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对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影响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从业人员、机构数量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是不利于金融创新的。另外,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现今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这与在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情况是完全相反的。

另一方面,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够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是较弱的,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截至2010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已达19.7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截止到8月份,居民户存款又相对上半年的统计增加了3404亿元,同比多增3823亿元,由此计算,目前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已超过20万亿元。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个人理财、消费信贷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的淡薄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同时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也就没有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零售性业务。

(三)收入结构仍然单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质推动力仍然以投资增长为主,这就决定了信贷业务在银行业方面存在着相对优势,因此,收入来源依靠利息,利润增长高度依赖利差。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银行管理层和监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但实际收效甚微。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95.4%,银行净利差收入与营业利润的比例更是高达341%。2010年上半年,我市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和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之和近15亿元,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80%以上。其中利息净收入占金融机构业务总收入的87%,利润增长中近九成依赖利差。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大银行利差收入只占50%左右。

对银行产品创新的约束

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是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金融工具的创新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尽管近年来,国有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还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我国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相比于西方金融业中经营的电子化、网络化仍有着很大的差距,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技术应用阶段。由于我国银行业务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融合还不足,各银行之间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仍有所差距,使得银行产品通用性较差,以及使产品深层次的创新受到相对制约。

(五)商业银行体系总体上流动性依然充裕

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超储蓄率持续下滑,银行间本币利率走高,流动性过剩虽较之前两年不断有所改善,但存贷差总量的不断堆积,使得今年上半年,全市存贷差总量达80亿元。这种适当的储蓄水平、仍在堆积的存贷差总量、大幅增长的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量等一系列现象表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从深层次看与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2010年二季度,央行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股市大幅下跌中,居民对储蓄存款的意愿较上季又有所增加。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过剩的产生机制将长期存在,制约着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

(六)金融法规不健全,秩序不规范

我国已出台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滞后于金融实践,这是由于金融业发展的模式是先实践后监管,这种做法故然有其优点,但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例如证券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大量银行资金引入股市,金融机构变相提高和盲目提高存贷款利差,挪用股民保证金等违规操作,扰乱了金融秩序,不利于金融监管。

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发展中坚力量

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需要专家型人才从事创新产品的研发管理、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具有高素质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对创新产品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

金融市场发展之关键是专业人才,正如21世纪发展之最终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养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丰富经验的,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则,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特点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要依托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近八百年的时间内,经济基本上没有增长,科技进步也基本停滞。但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几次大规模的科技进步,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按实际值计算的全球人均收入在19世纪增长了21%,在20世纪增长了85%。特别是以信息处理为主的金融业而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极大的促进。这一趋势已经并且还将深刻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并且还将更加深刻的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进程,对于金融行为的改变、金融产品创新、甚至金融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国金融业也要依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三)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

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业务手段和存款产品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企业银行、个人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多功能、高品位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全方位服务,将现有的客户群稳定。一是要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现在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经营租赁、杠杆租赁、回租租赁业务等。三是要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其业务经营范围。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组合设计、风险控制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四)加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风险管理

针对外汇资金来源、运用不平衡和人民币存贷款期限结构变化的并存,以及紧缩货币带来的资金不稳定,深入分析当前资金形式和存款结构变化,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强资金流动预测预报,强化流动性管理。控制外汇贷款投放,加大外汇存款营销力度,主动防范汇率风险。

(五)加快收入结构转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扩大投资交易收入比例和投资交易规模,抓住股市、债券市场及企业年金市场发展扩容机遇,加快理财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融资性信托产品等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电子银行、资产托管、银行卡、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六)金融创新与法制完善

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必然要反映在金融法律制度上来。金融法的目的是为金融业提供完整的行为规范和构建稳定的市场秩序,因此金融法必须将金融业的发展创新纳入自己的法律框架之中。如果金融法不能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完整的、相对自由的法律空间,及时确认、保护金融创新的合理成果,就会导致一些合理的金融创新违法,或者在法律真空中运作。因此,金融业的创新要求金融法律制度随之发展。这样,金融法才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实际,也才能与金融创新互为促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监管与创新是一对双胞胎,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利用法律手段,完善金融法规体系,保障金融业的规范发展,切实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我国应改善金融监管的重点和金融监管的方式,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中央银行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具体对策:

首先,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展法律所部禁止的金融业务以及建立健全当前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金融法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有些法规的可实施性不强,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缺陷,规范性文件比较混乱,多种交叉相互抵触;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于准入德规定及实施还不协调健全,而又缺乏相关配套法规或操作规程。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相对不完善、为严格执法现象使监管工作落实的并不很有效。针对以上现象,对于我国金融业在新的时期内创新和改革,首先应当鼓励在现行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努力探索进行法律不明令禁止的金融业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探索成功的基础上对法律做适时进行修改,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并逐步地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金融机构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监管严密,内部协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完善先进的金融法律制度是十分紧迫的。

其次,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地方仍存在不足之处,自身的自律能力也比较薄弱,导致金融法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应当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为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而且各国的实践也表明,完全靠法律来规范市场经济是很难奏效的。特别是金融市场自身所带有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因此法律不可能保证其在良好的金融环境下畅通无阻的运行,着就需要金融市场更加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建立一套合理灵活的自律机制。当然,由于自由竞争下的金融市场南面会出现不平等竞争和信息混乱等现象,仅仅靠自律也是难以有效运作的,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调整和规范。可见,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都是金融业有序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再次,应当建立一种有利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法律环境,以增进金融机构在开放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一定要具备一个高效监管的法律制度。但是加强监管不是指加强行政对市场的过多干预,而是要从完善金融立法和执法方面营造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竞争、高度透明、富有效率和秩序的金融市场。

为此,一是要制定新法以弥补旧法空白,如出台有关市场准入,运营以及监管,金融机构的变更终止和破产,以及金融机构整顿重组等方面的立法

二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立法,规范各种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建立统一开放,公开公正,有序竞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以完善金融市场结构,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促进融资活动的发展,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尽快清理、修订、完善现有立法,以消除金融法规与金融业实际发展之间的差距,协调好法律体系内部关系,及时将一些行之有效的重要规章、条例上升为法规、法律,并增强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以提高其在金融业发展创新中的约束力和权威性。总之,当新世纪全球金融业趋向整合的情况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创新就益发迫切和重要,而完善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亦更加急切和任重道远

银行革新范文篇4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金融创新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增长点,是银行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共同关注。凯恩(1984)认为。金融创新是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韩农和麦道威(1984)发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银行业新技术的采用和扩散与市场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认为新技术的采用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希克斯和尼汉斯则提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其首要动机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为获得超额利润和扩大市场份额会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起先一家银行研发出新的衍生工具,投入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其他银行也相继推出类似的金融衍生品,最后达到市场和利润均衡。这时,又有一家银行为扩大市场份额,获得超额收益而进行金融创新。又打破了这一均衡。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增多,衍生产品的标的物便会由优质资产慢慢转为劣质资产,各银行不惜在高成本的情况下将劣质资产打包出售,抢占市场份额。获得超额收益。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40%左右。而2008年比2007年。美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略有增长。而非利息收入为负增长,债券利得降幅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波动是决定其盈利或亏损。以及盈利大小和亏损大小的主要因素。

二、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金融工具创新策略选择

假设某地区市场中只有两家银行A、B,A为大银行,B为小银行。初期两银行经营产品相似,经营成本为零,获得正常收益A。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线形的,都能准确的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对于是否进行金融创新。商业银行A、B的策略选择矩阵如下:

若A、B均选择不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它们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其超额收益为0。若A选择进入市场,而B不进入,则A会获得EPal-Cal的超额利润。其中。Epa为其发行这种产品的超额利润,Ca为发行成本,包括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用(如是否会引起金融市场动荡而使商行声誉下降,遭受资产损失等),而Ca是经济衰退和风险发生可能概率的函数,即Ca=f(P1,p1);同时银行A也因为其规模效应而有可能在危机时获得政府救助从而获得相应隐含利益SP大于等于0.SP是政府可能救助和危机发生可能概率及其规模大小的函数,即SP=f(P1。p2,w)。而这时小银行B若选择不进入,其超额利润为0,但由于银行A的扩张使其市场份额减少,正常利润遭到侵害,超额利润为一P。若银行B选择进入而银行A不进入则情况正相反,但是由于B银行是小银行EPbl-Cbl+SPblPa,由智猪博弈模型可以得出。小银行B金融工具创新的最佳策略是等大银行A金融工具创新后再对其进行模仿。所以,大银行A先进行金融工具创新而小银行B跟风进入,则两者面对的市场规模发生变化,假设A可以获得超额利润EPa2-Ca2+SPa,银行B可以获得超额利润EPb2-Cb2+SPb,SP的大小受制于其在金融系统中的影响大小和政府态度。其中,由于银行A的先进入而获得较大的规模收益,即EPa2>EPb2,最终虽由于对市场的不断瓜分,创新收益趋于一致,但由于先进入市场的银行所获得的规模收益较高,受政府关注程度大,所以其SP相比后进入的要高。显然,大银行为获得收益,其包括超额利润和政府所给与的隐含收益,更趋于先进行金融创新,扩大其经营规模,以抵御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所以大银行更注重对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自己在金融系统中的影响力。而小银行为不被大银行挤出金融市场,并能在金融市场分得一杯羹。也选择跟从大银行进入。

三、大型商业银行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工具创新策略选择

政府对金融衍生品有采取较松监管和较紧监管的两种选择,银行也有选择较多或较少金融创新的两种选择。假设政府在较松和较严的情况下监管成本分别为为GC1。GC2,且GC2>GC1,其包括发生危机时政府的救助成本;商业银行的正常收入为A,其超额收入和因工具创新而付出的成本在较多创造和较少创造下分别为EP1,EP2和CC1,CC2,且EP1在经济增长稳定,人们对未来预期较乐观,即人们普遍认为发生金融动荡的可能性较小时,商业银行是盈利的,即A+EP1>CC1。A+EP2>CC2,而在这种宏观环境下一般来看A+EP1SC1为正数。这时,从表内不难看出,假设银行面对的风险是一定的,在经济稳定增长周期里,作为银行更愿意进行较多的金融创新,因为A+EP2-CC2>A+EP1-CC1:而作为政府更愿意获得较高的社会正效用,由此带动GDP的增长,所以也趋向于较松的监管,因为GP1-GC1>GP1-GC2。这时,银行和政府的选择是较多的金融创新和较少的监管。

四、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济高涨期,商业银行策略的选择为趋向大规模进行金融衍生工具创造。从而抢占市场份额,获得超额利润,扩大自身经营规模,以便在经济发生动荡时获得政府救助,而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其更愿意进行金融创新。而政府处于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的需求下,也放松了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

银行革新范文篇5

动机存在偏差,创新意识不强。其主要表现: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因其特殊背景,金融创新的动因多来自政府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忽视市场特性,很少有由于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主动创新的,二是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机构这种非市场行为破坏了开展有效创新需要的良好金融秩序。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金融创新起步较晚,行动较迟缓,因此这种动机偏差还是较为明显的。

金融创新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目前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较大程度上依然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手段,所谓的创新也无非是用来吸存促贷,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并没有被充分使用,无法通过创新给银行带来实际直接的利润。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从我国金融环境来看,一是金融管制较严格,二是金融公平竞争市场不完善。

2中小银行金融创新中的产品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基础,需求供给分析为前提。好的产品创新一定要是基于制度创新的。只有在政府和区域性中小银行自身花大力气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区域性中小银行又为产品创新理顺了整个创新思路,以及为创新打好组织架构的基础,才能开始谈产品创新。而产品创新的范畴,就是,从哪些着手点入手,进行创新,在哪几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进行哪些产品的创新,诸如此类。当然,要进行产品创新之前,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针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一方面确认自身所处的环境究竟是否适合进行产品创新,适合进行哪类的产品创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确认可以针对怎样的客户群进行怎样范畴的创新活动。

产品创新的目标管理。产品创新的目的,与普通厂商理论中的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有相似之处。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探索自身经济的新增长点,使得新增长点能够在传统业务受到威胁时,能够一定程度的取代传统业务,成为风险的规避方式之一。或是稳步的成为提高自身利润率的一个有力武器。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探索如何通过创新不断巩固自身现有市场,并稳步的进行扩充。如果维持一成不变,则很容易就会造成客户流失。竞争对手先行又恰到好处的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很有可能会让固有的老客户转而投向另外一个阵营。

3产品创新层次分析

根据产品创新所在的层次,可以大致分为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金融工程类产品创新。各区域性中小银行在研究分析自身市场需求后,准确的定位如何创新。金融工程类产品创新,通常和我们目前在较发达城市的理财产品相关。这类理财产品的特点,跨市场经营,如金融期权、期货、外汇、QDII等。这类高风险的产品在金融市场比较成熟,资金比较富裕的地区将会有较大的市场。在这类地区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金融工具,抓紧推出更多特色型的创新产品以吸引客户,从而获取更高的中间业务收入或者投资回报。

但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混业经营未必非常的适合其发展。在开展上述各类业务的时候,可以寻找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如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盲目的进行混业经营准备也将会增大创新风险,在最终发展中有可能得不偿失。金融工具创新,虽然从创新层次上来说并非很高端。但正是金融工具创新,能够搞活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金融,应当被作为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重点创新方向而被考虑。

这里,举几个区域性中小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宁波银行推出的“商盈100”现金管理产品,就是专门针对公司客户而推出的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工具。这一工具实质上是充分组合了银行现有的账户管理,收款,付款,融资管理等,借助网上银行为交易平台,旨在帮客户充分利用资金,使得公司资金流转更加顺畅。这样一种创新产品在长江三角洲这一该银行的主要营运区域应该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集团客户,很方便的利用了银行这一专业的金融平台实现对其集团内部各子公司账户的管理和实时的资金调度,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银行革新范文篇6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肆掠全球,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整个金融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进行反思。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经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已经从中吸取教训,建立了一套完善和严密的金融监管体系,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解开了谜底:从未受到过监管的机构—影子银行而非备受监管的传统银行,是这场危机的核心。〔1〕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设立的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专门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调查,最终也认定: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失误,成为此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2〕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影子银行迅速崛起并成为与传统银行平行的金融体系,甚至在资金规模上一度超过传统银行体系。这一点可用下表来显示:但是,影子银行这一庞大的金融体系却在金融监管体系之外运行,监管部门并未如同监管传统银行一样对影子银行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体系个体性风险加上其迅速膨胀的规模,成为引发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因素。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影子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出现问题,并进一步触发了影子银行自我强化的资产抛售循环。最终结果类似一场大规模的银行挤兑,它造成影子银行系统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传统银行系统的崩溃。影子银行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三家(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破产或被收购,两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由投资银行回归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而被置于美联储的严密监管之下。此外,大量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影子银行机构纷纷倒闭,包括拍卖利率证券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影子银行的创新工具和产品元气大伤甚至从市场上消失。次贷危机对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影子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又加剧了危机的恶化,并波及到传统银行体系。最终,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在美国乃至全球蔓延开来。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一个长期潜伏在金融体系内的庞大体系,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不仅存在于美国,同时也存在于诸多其他国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制变革的重要方面。

二、影子银行及其金融监管

(一)影子银行的内涵与特点

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是在过去30多年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人们才开始认识和重视到它。影子银行或影子银行体系是对传统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种信用中介集合的一种形象称呼,并非法律概念。这一术语一般认为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McCulley)于2007年首次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5〕尽管还存在诸如“平行银行系统”(parallelbankingsystem)〔6〕或“准(类)银行实体”(near-bankentities)〔7〕的称呼,但目前国际社会通用的还是影子银行或影子银行体系这一术语。尽管影子银行的称呼已为国际社会所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并未形成对它的统一、清晰的定义。现有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资料对影子银行概念的介绍,大都是以描述性分析代替严谨定义。例如,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报告《影子银行》对此的定义是:从事期限、信用和流动性转换,但不能获得中央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担保或是公共部门提供信贷担保的金融中介,包括财务公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通道、有限目的财务公司、结构化投资工具(SIVs)、信贷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券机构以及政府支持企业等。〔8〕在我国,学者对影子银行也未形成一致性意见。有从狭义角度进行定义的,即将影子银行限定为传统银行之外的实体,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履行银行职能、逃避银行监管的类似银行的实体”。〔9〕也有从相对宽泛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将影子银行限定为包括传统银行在内的金融实体,认为“影子银行是指通过高度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等复杂金融工具,但却无足够资本及复杂的监督机制在背后作为支撑的金融中间机构”。〔10〕也有人将相关实体和工具或产品都囊括进影子银行体系内,认为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市场型非银行机构,这些机构和相关产品形成的市场统称为影子银行体系”。〔11〕出现上述众说纷纭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影子银行是一个新生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并且由于各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和监管政策不一致,导致在不同的国家中影子银行呈现的状态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影子银行机构及其活动本身非常复杂,随着金融创新和监管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不断发展。因此,影子银行的概念难于清楚统一地界定。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实现监管的有效性角度出发,本文认为,采用最宽泛的定义,将影子银行界定为“涉及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的信用中介体系”,涵盖传统银行之外的影子银行机构、应用影子银行方法的传统银行机构以及影子银行工具或产品,相对而言较为合理。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与传统银行极其相似。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也有三个主要参与方:投资者、非银行信贷中介机构(影子银行机构)与借款方。影子银行从投资者那里吸收资金形成其负债,并将这些资金提供给借款人形成其资产。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影子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影子银行从事信用中介活动但不吸收存款,它是从证券市场上获得资金供应。相应地,影子银行与资金的提供方—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受证券法律的调整,而不受银行法律的调整,这使得影子银行在吸收资金链条上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一方面,证券市场本身充满风险并且推崇“风险自担”,在银行法律中通行的关于存款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如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不适用于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这使得投资者的资金供应并不稳固。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证券交易,往往还发生在证券法律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子银行开发出各类复杂多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向投资者兜售,大都在监管较少、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的场外市场交易。因此,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识别和掌握程度极为有限,对影子银行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总之,相比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更容易受到挤兑和资金溃逃的打击。第二,影子银行及其活动不受监管或所受监管较小。不受监管存在三种情况:首先,法律上的不受监管,即影子银行运行于法律监管豁免条款之内。其次,监管状态不明所导致的不受监管,即影子银行的机构及活动基于其创新性而处于法律尚未识别的领域,在新的针对性法律出台之前,依据现有法律无法确定其监管状态因而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最后,事实上的不受监管,即法律设定了相关禁止性要求但现实中仍存在的违反法律规定运行但尚未为监管部门所监控到的“影子银行”。当然,最后一种情况本质上属于法律的执行问题。所受监管较小,表明现有法律对影子银行已有监管规定,但是相比于影子银行机构及其活动可能导致的风险,现有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无法控制相关风险。总之,相比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不受审慎性监管。因此,影子银行可以将从投资者那里吸取的资金投资于大量风险高、流动性较低的长期资产,并且通过高杠杆率的运用,以获得高额收益。而对于传统银行而言,相关银行法律是禁止其进行高杠杆率、高风险的投资的。这意味着,影子银行能够使用同样多的资本从事更加高收益的业务活动,但同时也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二)对影子银行疏于监管的危害性

尽管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很少有人关注影子银行,但是它确实像幽灵一样存在于金融体系之中,并逐渐成为与传统商业银行并驾齐驱的另一个银行系统,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威胁。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1年4月的一项报告认为,影子银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是最大也是最需要予以关注的威胁。〔12〕1.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与其运作方式密不可分。影子银行采取借短贷长的方式进行运作,从证券市场上获取短期资金投资于高风险、流动性低的长期资产。这种运作方式使其承担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由于运行在监管体系之外,因而影子银行无法获得法律设置的安全网(如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保护,这使得它们在面对挤兑时不堪一击。此外,影子银行因未受到如同传统银行一样的审慎性监管,这使得它们可以采取高杠杆操作经营。高杠杆率在经济繁荣之时会给影子银行带来高额收益,但是在经济不景气时会扩大损失。尤其是,信贷市场的崩溃将使得影子银行迅速去杠杆化,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出售长期资产以支付债务,而出售资产将导致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以及被迫出售更多的资产,从而形成一个损失的自我强化、愈演愈烈的循环。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影子银行本身是惧怕风险的,它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进行防控,将自身的风险通过技术手段(例如证券化)转移到整个金融体系之中,最终经过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银行通常是影子银行业务链上的一环,或者为影子银行进行期限/流动性转换提供支持,或者成为影子银行的交易对手,购买影子银行发行的产品),使得影子银行的风险还可能被迅速传导至传统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2.监管套利监管套利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利用不同监管机构在监管规则和标准上的不同,选择监管环境最宽松的市场进行经营活动,从而获得因降低监管成本、规避管制而获取的超额收益。〔13〕影子银行从事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贷中介活动,但是却并未如同传统银行一样受到法律监管的约束,容易成为监管套利的工具。这种监管套利包括两种方式:一方面,从主体身份转换入手,从原先受审慎性监管的机构转换成监管豁免或者少受监管的主体;另一方面,从业务形式转换入手,设计不受法律监管的业务形式从事原本受到法律限制的业务。FSB在其2011年4月的报告中对影子银行引发的监管套利进行了分析:如果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无需将其风险的真实成本内部化,那么这种相对于传统银行的优势(监管立法通常要求银行消化其真实成本)可能会带来监管套利。〔14〕事实上,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监管套利的结果。因为在监管体系外运行,影子银行不受监管部门的种种规定的限制,尤其是不需要按规定详细披露财务状况,不需要考虑资本充足率,在杠杆、衍生品等方面也没有严格限制,这使其在金融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一特性使得影子银行成为了监管套利的重灾区,流入影子银行体系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监管套利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传统银行可以将风险转移到影子银行,利用影子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活动,规避监管法律对其自身施加的资本或流动性要求,这无疑使得相关监管法律无法达到其防范风险和危机的目的,同时又给整个金融体系增加了额外的风险。

(三)危机前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失误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尽管影子银行体系在规模上已经与传统银行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传统银行,但是美国相关的监管立法却并未对金融体系的这一变化作出回应,没有设置监管机构和确立监管规则以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有效监管。从影子银行机构方面来看,最重要的几类影子银行机构都游离于监管之外。美国《1933年银行法》将投资银行从传统商业银行分离,投资银行因从事传统证券经纪业务而处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之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混业经营,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证券经纪业务。但是,危机前SEC对投资银行的监管范围仍旧局限于传统的证券经纪及相关活动,投资银行从事的大量资产证券化和场外衍生品交易则不受监管。同时,由于投资银行属于证券投资机构,因而也不受传统资本充足率的限制。此外,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获得《1940年投资顾问法》的注册豁免,从而免于受到联邦政府的监管。事实上,大部分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都获得注册豁免,逃离了联邦政府监管。从影子银行工具或活动来看,它们大都也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在美国,由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根据衍生品的属性是“商品”还是“证券”而分别对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由于衍生品日益复杂,对其属性的准确划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出现SEC和CFTC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的情况。2000年颁布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还将部分衍生品交易排除在监管当局的管辖范围之外,尤其是将场外交易排除在监管之外,而影子银行使用的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都是场外交易。例如,引爆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子银行工具—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危机前并未被纳入监管体系,造成过度交易,留下巨大隐患。当然,美国出现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盲区,客观上与影子银行刻意利用最复杂的技术和手段(影子银行甚至还将数学和物理模型大量引入)制造出相关产品和工具,以躲避或少受监管息息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忽视。美国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在美国盛行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即经济人做选择的目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为核心,是金融危机前主流金融监管理念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对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因为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并且市场是有效的,金融监管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排除造成市场非有效的因素,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或不监管。〔15〕新古典经济学深刻地影响着立法和监管部门,导致金融立法不足和管制放松。此外,影子银行代表着一种金融创新,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繁荣,因此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不愿意对影子银行进行严厉监管。美国监管当局一方面对于市场消化风险的能力过于自信,另一方面沉迷于影子银行带来的金融繁荣假象,因此放松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事实证明,市场消化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系统性风险,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也缺乏动力去解决的。同时,对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差别化监管(金融安全稳定主导型的审慎监管模式对于非银行机构的监管,相较于商业银行更为宽松),使得监管套利有机可寻,这更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16〕如果没有外部立法的监管,影子银行的消极作用最终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将是不可估量的。总之,在危机前,影子银行借助监管方面存在的灰色地带,在宽松的环境里,使用金融创新及高科技手段发明赚钱机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监管部门本应意识到,影子银行的壮大正在使当年诱发“大萧条”的金融脆弱局面重新出现。他们本应采取对策,扩大监管,将金融风险防范网覆盖这些新金融机构。但是,当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扩大监管,相反却在对“金融创新”大唱赞歌。美国金融体系与整个经济遭遇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而这些风险却被置之不理。于是,危机爆发了。〔17〕

三、后危机时代因应影子银行监管不力的法制变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进行了各种反思,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建构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填补监管漏洞,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法制变革中的重要话题。

(一)美欧监管变革的立法

2008年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对美欧等发达金融体的冲击最大,因此美欧改革对影子银行监管法律体制的行动最为迅速,力度也最大。影子银行的监管漏洞,在危机进行过程中,就受到美国监管当局的注意。2009年7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率先了《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启示》的报告,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建议在后危机时代加强监管。〔18〕除此之外,其它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开始对影子银行进行剖析。其中,2009年经美国国会授权设立并负责查明金融危机起因的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对影子银行也非常关注。在历时一年半的调查过程中,FCIC专门就影子银行的议题举行听证会并对证人进行访谈。2010年5月4日,FCIC就影子银行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了一份初步报告,认定影子银行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之一,并对美国影子银行的内涵与外延、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在金融危机中的崩溃过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19〕在2011年1月的关于金融危机成因的最终调查报告中,FCIC单列一个章节对影子银行的发展、监管状况和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阐述。〔20〕相关的研究受到立法部门的重视,在2010年7月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下称“《多德-弗兰克法》”)中,尽管该法案没有明确提出监管影子银行体系,但却在多个条款中涉及对影子银行机构和活动的监管改革。在欧洲,尤其在英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早在2009年3月,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就了一份报告,将迅速崛起但游离于银行业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归结为金融危机的起源之一,并建议在未来应根据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来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监管者应当有权识别影子银行并且在必要情况下对影子银行进行审慎性监管或限制影子银行对受监管实体的影响。〔21〕危机发生后,在欧盟层面,诸多法案纷纷出台,以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从美欧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具体立法情况来看,尽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而言,立法的思路和方向大同小异,即围绕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防范来设计相关的监管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成立相关的政府机构,系统性地审视和评估影子银行体系,识别和监控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并作出相应处置。美国根据《多德-弗兰克法》设立了一个由多方参与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FSOC的主要职责是识别、监测和处理危及美国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如果FSOC认为某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质性金融风险或其性质、规模、集中度、关联度或其金融活动的混同程度可能对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则可认定其为“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SystemicallyImportantFinancialInstitutions)从而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畴。这使得影子银行受到类似银行的严格监管,美联储有权对这些机构实施更严格的资本、杠杆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它规定。在欧盟,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机构—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ESRB的职能为宏观性地监控整个欧盟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并在重大风险出现时及时发出预警,在必要情况下提出包含应对措施的建议。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受到ESRB的监控。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通过对影子银行机构、活动及其与传统银行关联的规制填补影子银行监管的漏洞,防范监管套利并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首先,加强对原先不受监管或者少受监管的影子银行实体的监管。在美国,《多德-弗兰克法》将大型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投资顾问机构纳入监管体系,要求其在SEC注册登记,披露交易信息并接受定期检查。对于其他影子银行机构,根据其是否具有系统重要性,将其纳入美联储的监管之下。在欧盟,欧洲议会于2010年11月通过了《另类投资基金经理人指令》(DirectiveonAlternativeInvestmentFundManagers),对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商品基金,以及其他没有归于原欧盟《可交易集合投资证券指令》监管下的各类基金进行监管。影子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机构,几乎都被纳入监管体系。其次,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各种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如CDO、CDS、ABS、ABCP等),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衍生品在危机之后纷纷被纳入监管。美国《多德-弗兰克法》首次针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行为及市场参与者颁布了监管规定,重点包括:将大部分场外衍生品移入交易所和清算中心进行交易和监管,按照客户要求定制的掉期交易仍可在场外交易,但必须向中央数据库报告并且监管者可以对这种不需集中清算的掉期交易提出保证金要求;对注册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及受联邦银行监管者监管的主要衍生品市场参与者,其审慎监管者要制定资本、保证金、报告、交易纪录和商业行为等方面新的监管规定,对于其他衍生品交易商由负责制定资本和保证金要求。同样地,欧盟也试图将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范围。2010年9月,欧盟委员会了一份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监管的草案。该草案将所有类型的场外衍生品交易纳入其中,以提高交易透明度、减少运营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为核心内容,全面加强对此前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该草案经过反复讨论,预计在2012年将成为欧盟的正式立法。由此,影子银行的业务将受到更加严密的监管。最后,强化对传统银行的监管,减少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联,以防止风险传染。美国《多德-弗兰克法》中引入了“沃尔克规则”,限制传统银行的自营交易,规定传统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不得超过基金资本和银行一级资本的3%,另类投资总规模不能超过银行有形股权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银行将CDS、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等高风险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特定的子公司,自身只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以及金银掉期等业务。在欧盟,欧盟委员会对其2006年出台的《资本金要求指令》(CapitalRequirementDirective)进行多次修改,强化对传统银行的混合资本工具、资产再证券化和复杂证券投资业务的风险约束,进一步分隔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联系。尽管美欧都采取了积极的监管改革措施,但从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强度总体不高,监管思路也不甚清晰,具有试探性特征。〔22〕美欧的改革法案只是将影子银行体系内的部分机构和活动纳入以加强监管,而并未站在整个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角度建立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现有的改革措施并不全面、彻底,诸多存在重大风险和威胁的影子银行机构或活动(例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回购协议和证券化等),并未反映到现有监管法律之中,仍旧游离于监管之外。事实上,美欧监管当局也意识到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作,并计划进一步采取行动,构建系统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23〕可以预见,影子银行的监管法制将进一步朝着纵深方向改革和发展。

(二)国际层面的监管变革

对于影子银行的国际监管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在2009年2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即了《危机的初步教训》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2008年金融危机的基础之上指出:影子银行一直以来都只受到诸多监管机构的轻度监管,并且通常并不受审慎性监管,由此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影子银行)在市场约束制度之下繁荣发展。但是,市场约束机制失败,监管的有效性也丧失了,因为银行通过将风险转移至影子银行体系内的关联实体(监管机构对其活动知之甚少)而规避了资本要求。影子银行迅速膨胀的规模,在本次危机开始已经与传统银行体系相当,这意味着危机将不可避免。IMF的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扩大监管范围以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影子银行应当承担信息披露义务以及受到审慎性规则(可能涵盖资本、流动性、有序清算以及早期干预)的约束,监管标准以及执行监管规定的过程应予以强化,并且为了减少监管套利,应根据活动的风险而非机构的类型来确定不同的监管标准及其执行过程,为了应对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应当确立弹性监管范围等。〔24〕除IMF之外,其他国际组织亦从不同的侧面,对影子银行监管盲区的填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2010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BCBS)、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组成的联合论坛了一份报告。报告分析了不同性质的金融监管产生的问题和监管范围缺口,着重讨论了未受监管或者监管不足的机构和业务,主要内容涉及到银行和保险以及证券行业间的监管差异、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提高抵押贷款承销标准的一致性、扩大对冲基金监管的范围、强化对信贷风险转移产品的监管五个方面。〔25〕该报告强调平衡因分业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法律制度差异,这对填补影子银行的监管漏洞,防范监管套利威胁,尤其具有指导意义。尽管不同的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都表示了关切,但国际层面上致力于解决影子银行监管漏洞的主要机构还要属20国集团(G20)及其设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G20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最重要平台。2009年4月召开的G20伦敦峰会决定加强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监管和协调,在原有金融稳定论坛的基础之上成立FSB,并赋予FSB更广泛的职能,以承担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任。在2010年11月召开的G20首尔峰会上,与会国家达成共识:尽管国际社会在金融监管改革的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仍旧存在一些值得更多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影子银行监管的问题。因此,G20要求FSB“与其他国际标准厘定组织合作,在2011年年中之前形成关于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26〕由此,FSB肩负重任,成为国际社会上关于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迄今为止,FSB已经分别于2011年4月和10月了两份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报告。〔27〕在2011年4月的《影子银行:问题的范围》报告中,FSB对影子银行进行了界定并制定出监测影子银行体系的方法,还探讨了处理影子银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威胁的监管措施。在2011年10月的《影子银行:加强监督和监管》报告中,FSB对监测和监管影子银行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关建议。根据FSB的研究报告,影子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重点涵盖三个方面的问题:

1.影子银行的定义

FSB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可以被宽泛地定义为“涉及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或活动的信贷中介体系”,并建议监管当局采取如下两个步骤对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第一,以系统性眼光审视影子银行体系,将所有非银行信贷中介纳入审查范围,以确保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数据收集和监管覆盖到所有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与影子银行相关的风险的区域;第二,将关注焦点集中于如下的非银行信贷中介:存在系统性风险增加的情况(尤其是期限/流动性转换、不良信贷风险转换和/或杠杆经营)和/或监管套利正在损害金融监管所带来利益。〔28〕可见,FSB报告并未对影子银行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而是主张将信贷中介体系中所有涉及到在通常银行监管体系之外运行并且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实体及活动纳入监管范围,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成为判断是否将某一实体或活动纳入影子银行予以监管的重要标准。

2.影子银行的监测

FSB建议采取如下三个步骤同时改善数据的报告和披露要求以确保监测的有效性:第一,对整个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系统性地扫描和勾画;第二,对影子银行体系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担忧的部分进行识别;第三,对系统性风险和/或监管套利进行详细评估。〔29〕可见,FSB报告对影子银行的监测视野开阔,将整个非银行信贷中介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强调关注影子银行中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担忧的部分,建立风险导向型的监测制度。

3.影子银行监管措施的构建

FSB认为,影子银行体系由多种类型的机构和业务活动组成,采用单一监管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应当根据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风险特征和对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来设计不同的监管制度。因此,FSB提议对影子银行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监管:第一,规制银行与影子银行机构之间的关联(间接监管);第二,对影子银行机构进行监管(直接监管);第三,对影子银行业务活动进行监管;第四,宏观审慎监管措施,致力于化解影子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不是关注单一机构或业务风险。〔30〕上述四个方面,宏观监管措施和微观监管措施相结合,既是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回应,同时也致力于填补监管漏洞,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监管与传统银行监管的差距,缩小监管套利空间。FSB经历一年多才逐步确定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含义、范畴、监管框架和强化监管的实验性措施,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监管影子银行的努力和共识。与巴塞尔协议相同,FSB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建议不具有法律强制意义,意在增加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在相关国家的金融话语权。但是,FSB的监管框架和建议无疑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具有导向性影响,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31〕在《影子银行:加强监督和监管》报告中,FSB表示:随着诸多国内和国际倡议已经付诸执行,另外有一些正在制定之中,当前无需再就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额外的国际倡议。FSB让其设立的执行情况监测网络工作组对G20成员国执行FSB建议的情况进行跟踪,并将任何需要予以关注的成员国的不一致行动标识出来。〔32〕通过这种执行评估机制,FSB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可望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予以推广和执行。

四、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构建

根据FSB于2011年夏天所作的一项数据统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欧元区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以及美国)内,影子银行的总资产在危机之后已经迅速回升至危机之前的水平,于2010年达到约60万亿美元,占整个金融体系资产比例接近30%,相当于传统银行资产的60%。〔33〕对这一规模庞大的金融体系,如果仍旧像危机前一样仅追求金融效率与创新、提高本国的金融竞争力,任其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完全寄望于市场机制的约束,无疑将使整个金融体的运行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此外,随着《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传统银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这无疑将促使更多的风险业务被转移至影子银行体系。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影子银行监管体制,显得必要且急需。

(一)影子银行监管法制的路径与框架

各国金融体系本质上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影子银行的有效规制,除各国加强监管立法之外,还离不开国际层面的监管协作。2008年11月15日召开的G20华盛顿峰会的宣言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金融监管是各国监管机构的首要职责,各国监管机构构成金融市场动荡的第一道防线。但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已经全球一体化,因此增强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强化必须的国际标准并且予以切实执行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才能防止不利的跨边境、跨地区和全球性的影响全球发展的国际性金融混乱的出现。监管者必须确保他们的行动支持市场原则,避免对其它国家产生可能的不利影响,其中包括监管套利行为和支持市场竞争、活力和创新。”〔34〕在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最终应是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同时采取行动,单独的国内立法行动难以完全有效地解决影子银行监管漏洞问题。在国际层面,应当从全球和整体经济的角度识别和评估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建立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或原则,同时确立完善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由此形成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律框架。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由FSB主导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为此,FSB已经初步完成了相关工作。在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确定方面,FSB已经就影子银行的定义和范围、监测方法、监管目标以及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建议。下一步,FSB需要结合影子银行在全球发展的实际情况会同IOSCO、BCBS等国际标准厘定组织进一步细化其监管建议,从而形成国际公认的影子银行监管标准或原则,为各国改革国内金融监管法律提供指导和参照。在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的执行方面,尽管FSB的影子银行监管建议不像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一样构成对成员国的强制性法律约束,但是鉴于FSB被赋予“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各国财长执行G20峰会达成的各项行动计划的情况”的职责,FSB本身的协调、评估机制可被充分利用,以促进FSB相关建议的落实和执行。FSB设有标准执行常务委员会,负责其建议的执行和监督。就影子银行监管问题,FSB还专门责令其设立的执行情况监测网络工作组负责后续执行情况的跟踪。此外,FSB的专题同行评估和国别评估计划,都可以把执行影子银行监管建议的执行纳入,以加强不同国家落实金融和监管政策的一致性,并评估各国取得预期目标的有效性。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展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还可将影子银行监管纳入,为各国就如何应对影子银行挑战开展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推动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或原则在各国的一致性执行和落实。在国内层面,一方面,相关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到推动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中来,推动合理可行的国际监管标准或原则的形成;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社会形成的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标准或原则,对本国金融监管法律予以改革,将相关国际组织(尤其是FSB)关于影子银行监管建议融入到立法之中。不论是美欧等已经采取相关监管措施的国家还是其他尚未采取行动的国家,都应当保持其金融监管法律与政策与国际标准一致,同时还需定期接受评估和监督。国际标准往往是国际社会在妥协的基础之上达成的最低标准。各国根据本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可制定高于国际标准的监管立法,以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总之,国际社会可利用FSB督促各会员国监管当局结合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机构实际状况,接受和执行FSB制定的有关改进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强化国内监管,逐步实现各国监管标准的趋同,形成具有全球一致性的有效的国际监管框架。

(二)我国的启示与应有的对策

尽管我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影子银行缺乏监管而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在我国同样存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逐步放松对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融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传统银行以外的组织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开始参与信贷中介活动。从当前我国监管立法的现状来看,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全部纳入了银监会的监管范围。银监会出台了大量约束性、规范性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在此之外仍然存在大量不受监管或受到监管较轻的实体参与信贷中介活动。此外,即使是受到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能够通过与传统银行展开合作,利用法律的漏洞开发出另类产品,逃避法律的监管。〔35〕这些实体和机构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的主体。由于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其涵盖的范围存在争论,再加上一些影子银行运行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而未被纳入监测体系(如地下钱庄、网络借贷等),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具体规模尚不得而知。根据IMF的2011年《中国金融系统稳定评估报告》,我国影子银行的基本情况如下:我国影子银行同美国的影子银行一样,实质都是通过不同的信贷关系进行无限的信用扩张。影子银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在我国同样适用。影子银行使原有金融调控鞭长莫及,大量资金规避了金融监管,使整个宏观调控效果受到对冲(影子银行成为持续紧缩政策下的放水者,流动性紧缩政策遭遇影子银行的对冲),而由此导致的信用扩张则极易给金融危机埋下祸根。因此,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已引起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注意,相关部门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37〕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填补部分监管盲区。例如,在监测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4月14日起正式引入“社会融资规模”的新统计指标,将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融资渠道纳入监测体系,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测力度;在监管措施方面,自2010年开始,我国逐步明确了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的监管机制,加强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等。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系统性的影子银行监管法律体系。考虑到影子银行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及其对金融体系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强对其监管已势在必行。借鉴国际上相关监管法制变革的发展经验,我国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思考相应的对策:

1.积极参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

当前,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法律框架尚在不断构建过程中,就此我国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利用现有的诸如G20等国际金融治理平台,我国可以推动更多关于影子银行监管共识和建议的达成,进而推动相关国际金融法制的变革,以指导和推动各国监管机构采取一致性的监管行动,将影子银行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纳入监管。目前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对于像我国这样影子银行体系尚处在初级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并不丰富,杠杆化率也不高的国家,少有关注。作为FSB以及其他国际标准厘定组织、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成员,我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推动公平合理的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共识、原则、指南或建议,防止出现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单方面将其国内监管政策向国际延伸,或者几个发达国家组成监管同盟实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垄断。

2.加强国内法律改革,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影子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银行革新范文篇7

建立有序高效运转的业务创新机制,为逐步实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作准备

业务创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文章可做。且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文章。创新就是有破有立,农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必须走一条“扬弃”之路,即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结合现存的业务种类,按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进行大胆创新。一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员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人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要高度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系统培训和突击培训为主要手段,提高全员对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自觉性和创新责任感。二是要成立专司业务创新的“研究室”、“设计院”或“孵育房”。创新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度上,必须站在靠前的起点上。因此要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专职人员、筹措专项费用,专司业务创新。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要本着高效率、高标准、高素质的原则,让那些学历层次高、见多识广、富于创造精神的同志专门搞研究、搞设计。在产品研究上,既要考虑现实市场的需求,又要着眼于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变追随市场和同业走为领导市场新潮流、牵着同业鼻子走。在专职人员的管理和使用上,要避免只用不育的问题,坚决反对“只要马跑,不让马吃草”的错误做法,防止他们资源枯竭,“江郎才尽”,设计出无任何竞争优势的低水平重复产品。要从激发设计欲望和潜能出发,让他们走出去,学习和接受国际先进的金融研究成果,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三是要建互保障业务创新持续不断的激励机制,解决好留人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业务创新课题,可采取在全系统公开、明价的办法招标,以激发全员的聪明才智、创新欲望和参与意识。对专职研究和设计人员,要有明确的责、权、利。既要下达任务目标,又要给予完成这个目标的必备条件,还要挑明完成这个目标给予什么报酬(含现酬和期),尽量避免和减少科技人才跳槽的现象出现,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期酬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企业有“成就感”和“家园感”。

以渐进式改良和革命性变革为主要手段,对现行业务品种进行全面评价和创新

农业银行目前的业务品种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年代沿袭下来的,虽然这几年有所创新和突破,但是与客户的需求相比,与国际上一些全能银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对那些核心业务品种及其流程要进行重新设计,打破常规,实行大刀阔斧的创新。

(一)负债业务品种的不足及其创新。农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品种非常单调、呆板、保守,只能满足一般客户的需求,不适应各阶层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在现行的业务品种上进行改良并新增以下两个品种:(1)本外币一体化账户。即在一个账户上可以存取多种币种的资金,以适应那些有多币种资金又希望能集中保管的客户的需求;(2)夫妻共用账号。即在一个账号下以夫妻双方的名字作为户名,任何一方凭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都可以存取款,以适应那些希望在经济上夫妻相互信任的客户的需求。

(二)资产业务品种和操作流程的不足及其创新。农业银行的贷款种类相对还是多的,但是对如股票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仓储抵押贷款等品种没能做到大面积的推广。同时,在操作流程上,手续繁琐,审批环节多,客户等待时间长。现行的基层处所和县级支行没有贷款审批权的做法,从某种角度看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和经营行职能错位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银行的经营活力和动力。因此,要本着以客户为中心、以安全为目标的原则重新规划和设计贷款种类,同时要对贷款审批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真正做到集约化经营,让客户满意。

(三)新业务品种也有不足和需要创新的地方。(1)信用卡用卡环境不好、使用不方便、安全系数不高的问题要下决心解决好。(2)房地产金融业务应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打产品,逐步推出住房按揭贷款、住房装修贷款、二手房置换贷款、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等系列组合套餐。(3)大胆尝试和积极开拓保理业务。保理是银行作为保理方以融资方式购买供应商对买方的应收账款,并负责应收账户管理和债权回收的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除收取正常的融资利息外,还可以按融资额收取1%左右的手续费。目前,这项业务在我国基本上是一项空白,市场前景广阔,农业银行可在这项业务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经营方式智能化和网络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全球商业银行的发展呈现出经营手段智能化、经营网点虚拟化、经营方式网络化、经营范围全球化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和外资银行即将进入我国市场这一现实,农业银行要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一)要借助因特网等网络平台,建设农业银行系统的业务链接大网络,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存通兑和实时汇兑,以快速的反应能力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增强农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要重点推广和完善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个人电子汇款、个人外汇买卖等为代表的电子金融产品,以方便客户为主要目的,实现机构虚拟化,使农业银行机构网点无处不在、业务活动无时不办。

(三)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金卡工程活动,认真研究和开发金穗卡新产品,努力实现系列化、规范化的目标。同时,要不断改善金穗卡的用卡环境,在各大机构网点和商业服务区增设ATM、POS等终端服务器,让广大客户“手持金穗卡、潇洒走天下”。

研究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寻求农业银行业务在资本领域的新突破

金融自由化和创新已经而且必将进一步冲破原先设在不同种类金融活动之间的障碍。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大原则下,金融监管当局对混业经营的态度逐渐灵活而务实,允许在某些产品经营和金融业务领域进行一些交叉试点。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要审时度势,抢占先机,在资本市场上谋求突破。

一是要抓紧包装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谋求一席之地。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努力探索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股票上市,以期在资本市场上获取大量的资金支持,迅速壮大自己的资金实力。其次,在股票上市以后,要抓住在资本市场运作的机会,以农业银行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一大批优良股东或中长期资金风险投资者参与资本营运活动,逐步改善和调整农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股权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来源结构。

二是要搞好“银证联姻”,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获利能力。农业银行要主动加强与国内几大证券公司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逐步增加合作项目。当前要积极开拓证券商股票质押贷款,证券公司短期拆借资金业务,基金销售,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权,发行企业债券,还要争取在境外发行金融债券,发行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

三是要创新服务功能,通过网络为证券商提供周到服务。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基本上能满足证券商和广大股民的资金在网上支付和结算的需要。但是,由于通讯线路、系统软件、人员业务素质上的问题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网络技术,在服务功能上进行创新,在银证一体化上动脑筋,研究和开发出“银证通”系列产品,开拓为证券公司提供信息咨询、项目评估、财务顾问、资产估价等收费性中间业务,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的优势。同时,要全面规划与国外证券公司的合作和交流。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之路

经过15年的孜孜以求,我国已顺利加入WTO.央行已公布了入世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就是说,外资银行经营的触角将伸到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领域,将对我国银行的优良客户、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展开全面竞争。农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互于不败之地,就要考虑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合作和在工作中竞争这两个问题,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

(一)与国内金融同业的合作。与外资银行相比,农业银行存在着资本不足、规模不大、人才不多、功能不全的问题,而且在组织体制、资源配置、客户开发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也不具有优势。再加上我国金融业是分业经营,而外资银行大多数是“金融百货公司”,业务功能齐全,因此,农业银行加强与国内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基金、保险、证券的合作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目前,农业银行要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互补,来实现服务功能的快速扩大和延伸。通过和被的手段,逐步将农业银行建设成准全能制银行,以适应不同层次客户的业务需求。重点是要依托主体业务,借助网点和网络优势,各级行密切配合,打通关键性技术环节,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在代收代付、资产管理、电子商务、联动营销、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交流。

(二)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外资银行虽然能携着雄厚的资金、成熟的金融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但其自身也存在不少诸如营业网点少、服务领域窄、市场熟悉程度低和人民币来源匮乏等不足之处,也想与我国银行进行合作。农业银行要把握外资银行的合作心理,主动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合作达到业务创新、规避风险、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实现互利和双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领域主要有:(1)共同设立营业机构,包括合资和合作;(2)代为培训人员,包括管理层和操作层;(3)转账和结算,包括国内和国外;(4)相互资金融通,包括人民币和外币等。

银行革新范文篇8

一、国际商业银行国际商业融资立异特点

综不美观西方发家国家商业银行在国际商业融资的成长可以发现,它们在传统的商业融资的基本上,为顺应国际商业成长和外贸企业融资的需要,在国际商业融资体例长进行了不竭的立异,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融资体例加倍矫捷丰硕

国际商业融资立异借鉴了持久资金市场的某些特点,我们可以福费廷营业为例,来剖析其成本市场的特征。在福费廷营业的开展过程中,顺应国际商业转变的需要,其作法和内容被不竭地丰硕和更新,因为紧跟市场,愈加显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首先,呈现了如同成本市场的二级市场包买商买下出口商作为债权凭证的远期单据,也就是做了一笔中短期投资。因为各种原因,包买商可能不愿意将自己年夜量的资金束厄狭隘在这种投资上,是以就需要寻找机缘将一些远期单据转售给其他包买商。这种包买商之间的生意行为形成了包买单据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初级包买商可以向二级包买商出售某笔商品生意的全套远期单据,也可以有选择地出售其中的一期或几期,因为每期单据都是一份自力的、完整的债权凭证。今朝伦敦包买单据的二级市场最为活跃,这是因为那儿那里营业的迅速增添促进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商业融资立异差距剖析了市场的成长。初级包买商在二级市场上转售单据时,有时并不现实交割单据,而仅向二级市场的包买商供给有关生意的需要信息,诸如商品名称、数目、金额、单据种类、到期日、出票人和担保人名称等等,其目的主若是应出口商的要求为其保守商业奥秘。其次,辛迪加的组织形式被运用到福费廷营业中。因为包买和谈涉及的生意往往金额巨年夜,并涉及进口国某一银行担保,包买商出于资力和信用额度的限制或出于分手风险的考虑,往往同其他几家包买商连系起来组成辛迪加,配合对某笔年夜额生意供给包买单据体例的商业融资。这种融资体例近似于辛迪加商业贷款,即银团贷款。在实务中,这种包买辛迪加的组成相当简单,由一家包买商联系其它几家包买商配合告竣一个包买和谈即可。最后,多家银行进行风险介入。风险介入银行供给的担保是自力于进El商银行担保之外的完整的法令文件,对由任何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造成的票款迟付或拒付负有不成裁撤的和无前提的赔付责任,风险介入的本色浸染相当于采办出口信用保险单,初级包买商是以而享有双重保障。

可见,二级市场上的转售以及近似于银团贷款的辛迪加体例无不带有成本市场的特征,而利率的可变也打破了传统福费庭利率固定的做法,多家银行进行的风险介入则近似于再保险。

(二)借鉴证券市场经验进行打点

1.银行自动打点所持有的国际商业融资。投资者一般按期抉择是否继续持有或售出证券,或按照风险身分和市场价钱迅速改变持有量。而银行以往一般将贷款(国际商业融资)持有至到期日,其打点客户履约能力和进行贷款重组之事费时吃力。今朝银行对贷款组合风险的打点日益正视,已起头运用诸如成本资产定价模子来评估风险,经由过程地域分手化来降低整体贷款组合的风险。银行优化贷款组合的体例,搜罗出售其倡议的贷款或将贷款证券化,采办其他的贷款或证券化资产。为便利贷款组合的自动打点,一些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商业融资立异差距剖析年夜银行如高盛、美林等专门成立了贷款生意部。它们为某些贷款(国际商业融资)做农户,将发卖文件和发卖勾当尺度化,以及为贷款(国际商业融资)取得自力的公共评级,以增强贷款(国际商业融资)的市场流动性。虽然到今朝为止贷款(国际商业融资)的流动性仍低于证券,但已获得了较年夜的改善,未来几年内有望迅速成长。

2.按照市场基准来权衡国际商业融资的默示。证券价钱一般可以经由过程市场基准即国库券的价钱来权衡,而以往贷款(国际商业融资)收益只能按照资金成本加利差来计较。此刻喷香港市场上的花旗银行和高盛推出了流动性杠杆贷款指数,作为基准价钱指数,以此为贷款(国际商业融资)默示供给了客不美观的权衡尺度。

(三)与国际商业结算手段慎密连系

1.以解除进出口双方的记挂为手段,以促成商业生意为目的的原则。70年月呈现的国际保理营业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种融资体例的发生是基于在促进商业成交的前提下辅佐进出口双方规避在打点国际商业结算时可能碰着的各类风险,同时给以出口商以融资撑持。国际结算中,出口商面临的最首要的风险是进口商的信用风险,担忧其收到货色后不付款,造成出口商货、款两空。这种担忧使它不敢等闲地以承兑交单或赊账的优惠前提吸引进口商告竣商业合同。而国际保理的呈现,解除了出口商的后顾之忧。国际保理商承担了100%买方信用国际担保,只要出口商在其核准的信用发卖额度内发运合同货色,便可避免到期收不回货款的商业信用风险,削减了坏账的损失踪。同时对进口商而言,因为进口商获得了以承兑交单和赊账体例的优惠付款前提,使其既免交开证押金、有关的银行费用和打点开证、改证等手续,避免资金占用,降低了营运成本,从而降低了进口成本,又获得了资金融通,在收到货色甚至将货色出售后一按刻日再行付款,而在一按刻日内不必动用自有资金。更主要的是,采用国际保理可以保证进口商所收到的货色与合同划定相符,免受出口商的欺诈。正因为此,国际保理在西方国家被普遍接管。

2.以巧妙操作国际商业结算工具的机制为手段,以获利和融资为目的的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商业融资营业立异的现状及策略选择。今世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操作可让渡信用证、背对背约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进行融资和获利。(1)可让渡信用证。对于可让渡信用证,中心商(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将其在该信用证项下的权力与义务全数或部门地让渡给最终供货商或制造商(第二受益人),以便获得信用证所需货色并赚取差价。授信额度或资金就可以从另一方获得,这无形中从原证获得了一笔融资。(2)背对背约用证。背对背约用证涉及统一批货色的两份自力的信用证。(3)假远期信用证。若是出口商不愿意接管远期付款,或者即期付款对买方更为有利,进口商为了融资便利,要求银行开立所谓的假远期信用证,即信用证实晰划定远期汇票、即期付款(议付),承兑费用和贴现利息由申请人承担。卖方装运货色后,签发远期汇票,按照信用证条目向指定银行即期收回全数货款。这样出口商发货后即期收回了货款;而进口商不仅先收到货色,同时,它的银行还代其垫付了货款,从而使进口商获得了资金融通。此外,跟着典质融资比例不竭上升,信用融资比例日益下降,国际商业融资典质品种类多样化,呈现了以应收账款为典质品的商业融资、信任收条、担保提货等多种形式的融资。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商业融资上的立异标的目的瞻望

(一)营业成长理念的立异

商业银行立异的根柢动力是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转变。在比来的10—20年内,国际市场的演变和新的打点理念的开发与实践引起国际商业规模生意各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深刻转变。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跟着买方市场的日益强年夜,买方在合作关系中的议价能力日益增强,尤其在低附加值、无差异化商品的商业中,买方占有了绝对主导地位。是以,更利于买方转移合作风险、削减流动资金占用的赊销体例比例安靖上升。但为了避免供给链因供给商资金流动性不足而断裂并进而影响到国际化年夜出产的顺遂进行,买家需要银行为自己的供给商供给足够的流动资金撑持以保证存货能够顺畅地流动。而在部门国际商业规模,供给链的形成和深化使生意双方结成了日益慎密的合作关系。在良多运用了打点手艺的行业,供给商甚至直接到下旅客户的出产场所工作,并介入拟定出产时刻表及产物设计等关头出产轨范。

树立商业融资处事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据统计,今朝我国中小企业数目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GDP和工业增添值的进献率已分袂达到63%和74%。然而在全数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泛博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也为银行的成长供给了机缘。是以,我国商业银行要改变原本“从年夜从强”的不美观念,树立起从泛博中小型外贸企业中拓展市场的理念,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立异理念,加年夜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跟踪与研究,加年夜投入,放宽融资前提,加年夜放款力度,提高立异效率,最年夜可能地知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又要注重研究客户需求,指导其金融消费行为,挖掘和缔造金融需求,积极扩年夜中小企业市场。

(二)融资体例的立异

1.福费廷即包买单据。这是一种中期的、利率固定、无追索权的出口商业融资体例。Forfeiting来自法文,是抛却或让出某种权力的意思。具体是指出口商向进口商供给货色或处事后,包买商从出口商那儿那里无追索权地采办已经承兑的,并凡是由进口商地址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以此供给融资处事。这里的包买商凡是是商业银行或银行的隶属机构。

2.保付代办署理。简称保理,是为出口商供给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处事,这种综合性表此刻:对进El商进行资信查询拜访及评估、代收账款、账务打点、风险担保和商业融资。

3.结构性商业融资结构性商业融资。这并不是一种具体确定的融资体例,而是一些按照国际商业的非凡要求,缔造性的设计和组合、运用传统的融资体例和非传统的融资体例和体例的统称。它是用识趣而作的体例,在综合考虑借债人的诺言、银行资金来历、可承担的融资成本及可承受的风险、政府律例方面的要求等的基本上,为进口商或出口商专门设计的一个融资方案。结构性商业融资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出口导向的营业,它既是为进口商放置、组织的融资,也是为了让出口商有机缘知足进口方的付款前提,从而在出口竞争中提高成交的机缘,扩年夜出口发卖。因为这种融资体例具有很高的矫捷性,对于很是规、非尺度、复杂、高风险的商业个案,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库存融资。因为市场需求淡,或价钱太低,出口企业惜售等各种原因,造成产物年夜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畅,影响持续再出产。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将库存品典质给商业银行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商业融资立异差距剖析行或将库存品存放专业仓储公司仓库取得仓单向商业银行质押融资。库存品所有权仍属于出口企业,银行按市价的必然百分比供给融资,银行为避免价钱变换的风险,一般抵质押率不跨越70或80%。

(三)推出国际商业融资新品种

福费廷、结构性商业融资、供给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这些新兴的融资品种也如火如荼地在国内开展起来。走在国际商业融资前面的银行有深成长、中国银行、平易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尤其是深成长提出了争做国内专业性商业融资银行的计谋,并率先在我国推出供给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

2007年,占国际结算营业首位的中国银行,也不竭增强产物立异,对客户需求“随需应变”,持续三年获得“中国最佳商业融资银行”奖项,充实反映了市场对中国银行在商业融资规模的高度认可。供给链融资是全球商业融资营业的主要成长标的目的,中国银行已经推出了用于国内商业的“融易达”产物,并将继续加年夜供给链融资产物的研发。

(四)手艺立异

银行革新范文篇9

一、积极稳妥推进县支行改革工作

(一)制定改革方案

以科学管理,精简高效,因地制宜,积极稳妥为原则,以金融服务为重点,深入调查研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维护县域金融稳定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辖内支行职能定位、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好辖区县支行改革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内设机构及岗位设置要求,对人员思想状况、人员流出上下出口进行较为细致的摸查,为改革工作做好调查摸底。集中制定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方案及指导意见,为改革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二)有序调整,推进“整合”工作

结合黑河市中心支行辖区实际,重新调整各县支行职能,并对内设机构、职位、人员重新整合,重构县支行管理模式。

1.整合内设机构,规范内设机构职能未设立外汇局的县支行设一室两部,即办公室、营业部、综合部;设立外汇支局的县支行增设外汇部,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营业部、综合部、外汇部。

2.调整人员结构,合理配置岗位以《中国人民银行黑河市中心支行辖区县支行内设机构及职位设置情况一览表》做为参照,结合各县支行业务结构和人员状况等实际情况,各县支行对职位的名称、主要职责、工作内容等进行重新梳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内设机构及职位设置情况表,合理确定职位。对5家县支行配备合理的人员编制数量,县支行行级领导职数:行长1名,副行长2名(未实行派驻制的单位由一名副行长兼任纪检组长),实行派驻制的单位设纪检组长1名。中层干部按每部室一正一副配置。

3.采取竞争上岗,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此次县支行改革,共建立三个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择优机制、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一是搭建地(市)、县两级人员流动平台,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遵循“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笔试、面试、两级行民主测评、考核、报批等流程,从县支行公开选拔工作人员到中心支行工作。二是实施全员竞争上岗和中层干部竞聘,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各分支机构除行级领导以外的所有职位都以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分层次进行,即分为县支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竞争上岗两类,中心支行就中层干部竞聘和一般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工作分别制定指导意见。县、支行干部竞争上岗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核等环节进行,由中心支行指导、监督。三是强化业绩工资在收入分配中的激励作用,结合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以上一年度业绩工资总额为基础确定业绩工资分配系数,拉开职工业绩工资分配档次,逐步形成“以岗论薪、岗易薪变、离岗薪减、兼岗加薪”的工资动态管理,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原有薪酬体系,实现干部管理由职务管理向职位管理的转变。

二、人民银行县支行机构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县支行的改革,使县支行内部组织协调环节相应减少,信息沟通更加便捷,业务资源得到充分运用。通过对县支行具体运行情况的观察,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一)支行履职存在问题当前基层央行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货币政策意图和基层央行的操作工作不匹配。主要表现为基层央行“窗口指导”作用弱化,道义劝说效果不明显,缺乏操作工具使用的自主权,手段弱化,功效有限。二是金融服务方式相对传统落后,主要表现为基层央行的业务服务内容局限于传统的会计结算、经理国库、货币发行和涉汇业务等基本职能,服务对象局限于金融机构、财政等部门和涉汇企业,传统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很难突出创新的金融服务工作要求。

(二)人员配备存在着问题人民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去后,人员随着业务的分离逐渐减少,近10余年来,县级人民银行普遍没有增加新人员,干部整体状态严重老化,造成人才缺乏,严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现有人员只能保业务开展,很难再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人民银行黑河市中心支行下辖5家县支行,目前共149人,平均年龄47岁。40岁以下的17人,占总人数的11%,年龄在41至45的38人,占总人数的25%,46岁至50之间的53人,占总人数的36%,51以上的41人,占总人数的28%,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5家县支行人员老化问题突出,知识结构同步出现弱化的问题,除了在会计、国库等具体岗位有些年轻工作人员外,其他岗位已经出现只能应付眼前工作,很难再进一步适应搞调研、抓创新等项工作要求。

(三)部分员工思想存在着问题一是对基层央行来说,近年来监管职能弱化,部分业务出现了数据集中到上级行的实际情况,加之10多年来没有增进新人,部分员工出现了思想不集中、心态不稳、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二是改革后,竞争上岗、以岗定薪的管理机制,使有些员工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形成了“画地为牢”的具体问题,即不在其岗,不谋其政,各自独立工作多了,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少了。三是对自己前途无望,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几年,到头来还是科员,顶多是个股级干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相对抱怨多了,进取心少了。

三、对策建议

针对县支行体制改革后的整体工作状态,我们认为应重视人民银行基层机构的职能发挥,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改革后存在问题,使县级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一)加强县支行的履职能力建议出台和实施县支行的“三定”政策,明确县支行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县支行的履职力度,提高县支行的履职能力,提高县支行在地方的权威和形象。一是加强窗口指导工作。科学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投向,激发金融机构办理各项业务的积极性。二是加大自身宣传力度,搭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会、经济形势分析例会等形式开展业务宣传对接活动,搭建银企沟通和联系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谋出路、提建议、想办法,从而提高基层央行在地方党政部门地位。三是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现金管理、反洗钱管理、国库支付、外汇管理等执法职能,依法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行使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公信力。

(二)建立健全县级人民银行的人员配备长效机制目前,县支行出现人员老化现象,可采取四种办法解决:一是通过招录新行员的方式,每年补充到县支行1至2人,通过新行员新生力量的注入,从根本上扭转县支行人员老化、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逐步恢复县支行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中心支行每年可将新录用的行员或需要增加基层工作经验的中心支行机关干部职工,下派到县支行锻炼1-2年。锻炼期间以发放补贴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生活补贴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三是中心支行将根据各县支行人员超缺编情况,统一调配县支行工作人员。四是采取通过招录合同制用工的方式对操作性岗位补充人员,实行“一行两制”。

银行革新范文篇10

一、JBIC总体情况介绍

原JBIC成立于1999年10月1日,由原日本输出入银行和海外协力基金合并成立,定位是政策性融资机构(PolicyBasedFinancingInstitution),是当时的日本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和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简称ODA)主要执行机构。2008年10月,日本政府将ODA业务从原JBIC剥离并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gency,简称JICA)承办;JBIC专门从事国际金融等业务,并与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合并成立JFC。2010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要从“强化灵活性、专业性以及提高对外交涉能力的角度”研究JBIC的业务模式。2011年5月2日,《株式会社国际协力银行法》(简称《JBIC新法案》)公布并开始实施。JBIC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与日本政治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需求紧密结合,持续体现政府意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资金较为紧张,日本输出入银行主要对日本出口产品在生产期间所需资金提供“生产性出口融资”,通过财政资金为船舶、车辆、成套设备等出口项目提供长期信贷支持。1952年,该行增加了进口信贷和担保业务,支持国内短缺的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进口。在日本出口商品日益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背景下,日本输出入银行逐渐转向“延付性出口融资”。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企业由单纯出口转为向海外投资并重;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将出口信贷与ODA整合在一起由JBIC统一承办。进入21世纪以来,在尽量缩减政策职能范围、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机构作用的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将ODA业务又从JBIC分离出来并将JBIC并入JFC。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日本政府从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角度出发,将JBIC从JFC独立出来。此外,JBIC还负责提供为驻日美军再编①提供便利的有关金融服务,这也充分体现了其政策性银行属性。

JBIC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两种。一是日本政府依据JBIC的业务规模发展不断追加资本金。2011财年,日本政府向JBIC追加了355亿日元(等值约4亿美元)的资本金。二是除政府拨付资本外,JBIC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借款和发行JBIC债券(见表1)。根据规定,JBIC可以从政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但从后两者借入的资金仅限于满足资金周转和特定用途的短期借款并必须在同一个经营年度内偿还。3.FILP机构债券自2001财年开始发行,在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以JBIC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无政府担保。JBIC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日本税法,JBIC无论是作为JFC体系内的机构,还是2012年4月以后作为独立的公共法人,都没有交纳法人税的义务,不用交纳所得税和印花税。根据《JBIC新法案》有关规定,JBIC还可以各缴执照税、不动产购置税、车辆购置税和特殊土地持有税等税金。JBIC作为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运营原则着眼于在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同时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JBIC的运营原则分为五方面,一是准确实施政策性金融业务;二是补充民间业务;三是收支相抵;四是维护和提高国际信用;五是专业自主灵活开展业务。

二、JBIC近年来的改革发展

《JBIC新法案》明确了JBIC的职责。JBIC的职责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促进日本在国外重要资源的开发和获取;二是维持并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促进以防止全球变暖等保持环境为目的的海外事业的开展;四是应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前三方面的业务主要是为了直接服务于日本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第四方面的业务则着眼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为日本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或减轻外部因素对于日本经济的不利冲击。此外,以上四方面业务都须在补充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提下进行《JBIC新法案》继承了现行《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法》中对JBIC组织结构和会计方面的规定,强调保持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属性不变。JBIC在任何时候都由日本政府全资拥有,其职责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日本政府的需求,其组织架构仍旧保持不变。为维持JBIC的信用并保持顺利融资,日本政府继续对JBIC发行的债券提供担保并继续向JBIC提供融资便利。由于JBIC为全资国有金融机构,JBIC必须在提留足够的准备金后向日本政府中央财政上缴其剩余利润。JBIC的预算必须提交并由日本国会审批通过后执行,其账户财务状况相关报告必须提交日本国会,由日本政府监督JBIC修订其内部相关规章。《JBIC新法案》将JBIC在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一些临时业务作为常规业务固定下来,扩大了JBIC的业务范围,以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根据《JBIC新法案》,此次业务范围扩展将于2012年4月份正式生效。届时,JBIC将可以向发达国家提供出口信贷,对所有日本企业提供海外收购贷款、短期搭桥贷款,经由日本民间金融机构实施“中间信贷”,为货币互换、应收账款、企业债券和出口信贷提供担保等。

三、有关启示

作为日本成功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工具,JBIC其自成立以来就结合不同阶段国情不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作用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吸收JBIC等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一些正确做法,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政策性金融服务。

一是动态调整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从JBIC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上看,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始终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在应对此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JBIC大幅度增加了业务范围。从实践来看,由于一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政策性金融的边界也在不断调整,某种业务在一段时期内具有政策性,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具有商业性。如果僵硬固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必然束缚其较好的发挥作用。因此要建立完善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通过修订法律或者章程来规范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JBIC在每个阶段的改革发展都通过修订法律得到了法律保障。修订后的相关法律及时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JBIC的管理模式、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补偿和业务范围调整有章可循,而且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外部管理也有法可依。在修订相关法律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可以通过修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章程来阶段性实现这一目的。